CN115132078B - 柔性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2078B
CN115132078B CN202210645329.8A CN202210645329A CN115132078B CN 115132078 B CN115132078 B CN 115132078B CN 202210645329 A CN202210645329 A CN 202210645329A CN 115132078 B CN115132078 B CN 1151320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state
support
flexible screen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53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2078A (zh
Inventor
何广辉
白嘉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53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20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2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2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2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2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屏设备,柔性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柔性屏;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三支撑板具有第三表面;在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柔性屏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邻设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形成用于支撑柔性屏的支撑面;在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柔性屏处于第二展开状态,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三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形成用于支撑柔性屏的支撑面。

Description

柔性屏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柔性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对柔性屏幕技术的探索,折叠屏、卷轴屏等柔性屏幕拓展方案被提出并实施。柔性屏幕的应用能很好地实现在同一设备上切换屏幕的大小,从而实现柔性屏设备的形态切换。
相关技术中,柔性屏幕通常采用的支撑结构中,会出现在展开后屏幕背面支撑结构存在架空的部分,导致了对柔性屏幕支撑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柔性屏设备,至少解决对柔性屏幕支撑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柔性屏设备,柔性屏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支撑板具有第三表面;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形成用于支撑柔性屏的支撑面;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形成用于支撑柔性屏的支撑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柔性屏展开时,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远离,通过支撑组件的第二状态使第三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提供支撑,以使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形成用于支撑柔性屏的支撑面,这样能够提高柔性屏展开后支撑组件对柔性屏的支撑效果。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图6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与第二驱动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与第二驱动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第三驱动装置与卷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第一主体;111、卡扣;12、第二主体;121、卡扣槽;
21、第一支撑板;210、第一表面;22、第二支撑板;220、第二表面;23、第三支撑板;230、第三表面;
411、第一推杆;412、第二推杆;421、第一同步齿;422、第二同步齿;431、第一伸缩杆;4311、第一传动杆;4312、第一升降杆;432、第二伸缩杆;4321、第二传动杆;4322、第二升降杆;44、第一电机;
45、第一滑轨;451、第一滑轨部;452、第一弯折部;46、第二滑轨;461、第二滑轨部;462、第二弯折部;47、第一滑块;48、第二滑块;
491、第一支撑杆;492、第二支撑杆;
5、柔性屏;
61、第三驱动组件;611、第二电机;612、第二齿轮轴;62、卷轴;621、第一齿轮轴;63、齿形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10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柔性屏设备,柔性屏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柔性屏5;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和第三支撑板23;
所述第一支撑板21具有第一表面210;所述第二支撑板22具有第二表面220,所述第一表面210与所述第二表面220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支撑板23具有第三表面230。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柔性屏5处于第一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表面210和所述第二表面220形成用于支撑柔性屏5的支撑面。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柔性屏5处于第二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展开状态的展开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展开状态的展开面积,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板2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表面210、所述第二表面220和所述第三表面230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表面210、所述第二表面220和所述第三表面230形成用于支撑柔性屏5的支撑面。例如,柔性屏5的第一展开状态和第二展开状态为柔性屏5的两个不同展开位置。柔性屏5由第一展开状态调整至第二展开状态时,使柔性屏5展开,柔性屏5的面积增大。柔性屏5由第二展开状态调整至第一展开状态时,使柔性屏5收缩,柔性屏5的面积减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柔性屏5展开时,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远离,通过支撑组件的第二状态使第三支撑板23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提供支撑,以使第一表面210、第二表面220和第三表面230形成用于支撑柔性屏5的支撑面,这样能够提高柔性屏5展开后支撑组件对柔性屏5的支撑效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设备主体可以包括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能够相对滑动。例如,第一主体11上设有卡扣111,第二主体12设有卡扣槽121,卡扣111与卡扣槽121滑动配合。
在柔性屏设备展开的过程中,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远离,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远离。在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远离,第三支撑板23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以使第一表面210、第二表面220和第三表面230处于同一平面,从而形成支撑柔性屏5的支撑面。
第三支撑板23位于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对柔性屏5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架空位置形成支撑,从而减少了架空的位置,避免了对柔性屏5支撑不足的问题。
在柔性屏设备收纳的过程中,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接近,第三支撑板23脱离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例如,第三支撑板23向设备主体的内部移动,以收纳第三支撑件。
例如,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的接近和远离的过程中,可以是通过手动驱动,也可以通过设置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的接近或远离。
可选地,在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相邻部分接触,以对柔性屏5形成完整的支撑面。在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第三支撑板23与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相邻的部分均接触,以对柔性屏5形成完整的支撑面。
可选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的过程中,第三支撑板23同步移动。例如,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远离的过程中,第三支撑板23向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移动,至少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能够容纳第三支撑板23时,第三支撑板23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
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接近的过程中,第三支撑板23脱离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至少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无法容纳第三支撑板23时,第三支撑板23脱离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
可选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的过程与驱动第三支撑板23不同步。
例如,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远离,至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能够容纳第三支撑板23后,驱动组件驱动第三支撑板23移动至位于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
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在驱动组件驱动第三支撑板23脱离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后,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接近。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2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支撑板23连接。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移动。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第三支撑板23移动。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板23向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移动。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接近,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板23脱离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远离,以增加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形成的支撑范围,从而提高柔性屏5展开的尺寸,实现柔性屏5展开的过程。第三驱动组件驱动第三支撑板23移动,以位于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以使第三支撑板23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为柔性屏5提供支撑。
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接近,以减少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形成的支撑范围,从而减小柔性屏5展开的尺寸,实现柔性屏5的收缩过程。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三支撑板23移动,以脱离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以取消第三支撑板23对柔性屏5的支撑。
可选地,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同步进行。例如,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移动的同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三支撑板23移动。
可选地,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不同步进行。例如,在柔性屏5展开时,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远离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三支撑板23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
在柔性屏5收缩时,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三支撑板23脱离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接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7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推杆411和第二推杆412,所述第一推杆41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连接,所述第二推杆41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连接,所述第一推杆411设有第一同步齿421,所述第二推杆412设有第二同步齿422,所述第一同步齿421与所述第二同步齿422啮合;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推杆411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21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一推杆411通过第一同步齿421带动所述第二同步齿422,以驱动所述第二推杆412,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2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一侧移动;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推杆411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21向接近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一推杆411通过第一同步齿421带动所述第二同步齿422,以驱动第二推杆412,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2向接近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一侧移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通过第一推杆411带动第一支撑板21移动。第一推杆411能够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二推杆412,以使第二推杆412带动第二支撑板22移动。
在需要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远离时,第一推杆411带动第一支撑板21远离第二支撑板22,并且第一推杆411能够带动第一同步齿421转动,通过齿传动的作用带动第二同步齿422与第一同步齿421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推杆412,使第二推杆412带动第二支撑板22远离第一支撑板。
在需要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接近时,第一推杆411带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接近,第二推杆412带动第二支撑板22与第一支撑板21接近。
可选地,第一推杆411的一端与设备主体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21可转动连接。第二推杆412的一端与设备主体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2可转动连接。通过使第一推杆411与第一支撑板21连接的一端摆动带动第一支撑板21移动,第二推杆412在第一推杆411的带动下能够摆动以带动第二支撑板22移动。例如,第一同步齿421位于第一推杆411的偏向与设备主体连接的一端的一侧位置。第二同步齿422位于第二推杆412的偏向与设备主体连接的一端的一侧位置。
例如,第一推杆411在摆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同步齿421转动,通过齿传动的作用带动第二同步齿422与第一同步齿421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推杆412与第二支撑板22连接的一端摆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三支撑板23连接;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组件展开,以带动所述第三支撑板23向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移动;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组件收缩,以带动所述第三支撑板23脱离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三支撑板23收缩于设备主体内部,位于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形成的支撑结构的内侧。通过伸缩组件带动第三支撑板23收缩和展开,以使第三支撑板23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以及使第三支撑板23脱离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7所示,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431和第二伸缩杆432,所述第一伸缩杆431包括第一传动杆4311和第一升降杆4312,第一传动杆4311与第一升降杆431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4311与所述第一推杆411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4312与所述第三支撑板23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432包括第二传动杆4321和第二升降杆4322,所述第二传动杆4321与所述第二升降杆432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4321与所述第二推杆412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4322与所述第三支撑板23可转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推杆411摆动能够带动第一传动杆4311摆动,第一传动杆4311与第一升降杆4312形成能够折叠的伸缩结构。当第一传动杆4311与第一升降杆4312摆动至长度方向沿同一方向分布时,第一伸缩杆431形成最大长度。第一传动杆4311摆动至不同位置能够与第一升降杆4312形成不同的角度,从而使第一伸缩杆431具有不同的长度。通过第一传动杆4311与第一升降杆4312之间的位置配合关系能够带动第三支撑板23升降移动。同理,第二传动杆4321与第二升降杆4322配合能够使第二伸缩杆432具有不同长度,以能够带动第三支撑板23升降移动。
可选地,在设备主体内设有用于第三支撑板23移动的轨道,第一伸缩杆431和第二伸缩杆432能够带动第三支撑板23沿轨道移动,从而实现支撑组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三支撑板23的移动。
可选地,如图6,图7所示,第一传动杆4311与第一推杆411的端部形成固定,第二传动杆4321与第二推杆412的端部形成固定。以使第一推杆411能够带动第一传动杆4311摆动,第二推杆412能够带动第二传动杆4321摆动。这样能够使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同步运动,从而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远离至能够容纳第三支撑板23时,第三支撑板23能够准确移动至位于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摆动可以是构件的第一端不发生位移,第二端以第一端为中心移动,以形成摆动。例如,第一推杆411的第一端设于设备主体,第一推杆411的第二端设于第一支撑板21,在第一推杆411摆动的过程中,以第一端为中心转动,第二端移动带动第一支撑板21移动。
或者摆动还可以是,构件的第一端能够滑动,第二端移动,以形成摆动。例如,第一推杆411的第一端设于设备主体,第一推杆411的第二端设于第一支撑板21,第一推杆411的第一端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滑动,在第一推杆411摆动的过程中,第一端在设备主体上滑动,第二端带动第一支撑板21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柔性屏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机44,所述第一电机44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第一电机4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推杆411传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机44为驱动组件提供动力。第一电机44能够驱动第一推杆411摆动。例如,第一推杆411设于设备主体的一端设有齿轮,第一电机44的输出端设有齿轮,通过齿轮传动使第一电机44带动第一推杆411与第一支撑板21连接的一端发生摆动。第一推杆411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二推杆412摆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一滑轨45和第二滑轨46,所述第一滑轨45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所述第二滑轨46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2;
所述第一滑轨45包括第一滑轨部451和第一弯折部452,所述第一弯折部452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部451向所述第一支撑板21所在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二滑轨46包括第二滑轨部461和第二弯折部462,所述第二弯折部462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轨部461向所述第二支撑板22所在的一侧弯折;
所述第二驱动件还包第一滑块47和第二滑块48,所述第一滑块47和所述第二滑块48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板23,所述第一滑块47与所述第一滑轨4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48与所述第二滑轨46滑动连接;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滑块47与所述第一滑轨部451配合,所述第二滑块48与所述第二滑轨部461配合;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滑块47与所述第一弯折部452配合,所述第二滑块48与所述第二弯折部462配合。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滑轨45和第二滑轨46形成第三支撑板23的移动轨道。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远离的过程中,第一滑块47沿第一滑轨部451向第一弯折部452移动,第二滑块48沿第二滑轨部461向第二弯折部462移动。因第一弯折部452相对于第一滑轨部451向第一支撑板21弯折,第二弯折部462相对于第二滑轨部461向第二支撑板22弯折。当第一滑块47从第一滑轨部451移动至第一弯折部452时,能够带动第三支撑板23靠近第一支撑板21。反之,第一滑块47从第一弯折部452移动至第一滑轨部451时,能够带动第三支撑板23远离第一支撑板21。第一弯折部452形成的轨道结构由第一滑轨部451所在的一侧向第一支撑板21所在的一侧逐渐接近。
同样地,当第二滑块48从第二滑轨部461移动至第二弯折部462时,能够带动第三支撑板23接近第二支撑板22。反之第二滑块48从第二弯折部462移动至第二滑轨部461时,能够带动第三支撑板23远离第二支撑板22。第二弯折部462形成的轨道结构由第二滑轨部461所在的一侧向第二支撑板22所在的一侧逐渐接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所述柔性屏设备还包括第一支撑杆491和第二支撑杆492,所述第一支撑杆49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92均与所述设备主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9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9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可转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491为第一支撑板21提供支撑,随着第一支撑板21的移动,第一支撑杆491摆动。第二支撑杆492位第二支撑板22提供支撑,随着第二支撑板22的移动,第二支撑杆492摆动。
可选地,第一支撑杆491和第二支撑杆492与设备主体连接的一端均配置有滑动结构,以使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支撑杆491保持对第一支撑板21形成的支撑高度不变,第二支撑杆492保持对第二支撑板22形成的支撑高度不变。支撑高度不变指的是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第一表面210和第二表面220所处的平面不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8,图9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21具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支撑板22具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三支撑板23具有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三导向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四导向部配合。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板23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时,所第一导向部与第三导向部配合,第二导向部与第四导向部配合,以便于第三支撑板23导向进入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柔性屏设备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61、卷轴62和柔性屏5,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1和所述卷轴62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1的输出端与所述卷轴62传动连接,所述柔性屏5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柔性屏5的部分结构卷绕于所述卷轴62;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1驱动所述卷轴62向第一方向转动,以展开所述柔性屏5;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1驱动所述卷轴62向第二方向转动,以收纳所述柔性屏5。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三驱动组件61控制柔性屏5的展开和收缩。在柔性屏5展开的状态下,保持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以使第三支撑板23为展开的柔性屏5增加支撑结构,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和第三支撑板23组成更大面积的支撑结构。在柔性屏5收缩的状态下,保持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仅通过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为柔性屏5提供支撑。
可选地,通过第三驱动组件61与驱动组件的配合,在柔性屏5展开或收缩的过程中,支撑组件进行状态切换。这样能够在柔性屏5展开或收缩后,支撑组件完成增加第三支撑板23提供支撑的第二状态,或完成取消第三支撑板23提供支撑的第一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卷轴62具有第一齿轮轴621,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1包括第二电机611和第二齿轮轴612,所述第二电机611与所述第二齿轮轴6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612与所述第一齿轮轴621通过齿形皮带63传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齿轮轴完成将第二电机611的动能传输至卷轴62的方案。第一齿轮轴621与第二齿轮轴612之间通过齿形皮带63传动,齿形皮带63既有远距传动、简化齿轮组的作用,又能提供过载保护、防止人力拉出或推入时较大的力突变造成电机损坏。
第二电机611所提供的力经由多组齿轮配合传递至卷轴62,从而使得卷轴62的表面能时刻保持与柔性屏5紧贴。
第二电机611可以集成传感器,通过柔性屏设备将第二电机611的转动状态换算至卷轴62便能得出柔性屏5所处的状态和位置,进而控制第二电机611转动方向、力矩、角度、速度等,从而使得柔性屏5的外露部分能够始终贴合支撑组件的支撑面。
可选地,通过设置第一电机44与第二电机611的转动状态,能够实现柔性屏5在展开或收缩的状态下,与支撑组件的状态对应匹配。例如,当第二电机611带动柔性屏5展开后,第一电机44带动第三支撑板23位于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位置。
可选地,本申请的柔性屏设备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柔性屏;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支撑板具有第三表面;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柔性屏处于第一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形成用于支撑柔性屏的支撑面;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柔性屏处于第二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展开状态的展开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展开状态的展开面积,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形成用于支撑柔性屏的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板向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移动;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接近,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板脱离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推杆设有第一同步齿,所述第二推杆设有第二同步齿,所述第一同步齿与所述第二同步齿啮合;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推杆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一推杆通过所述第一同步齿带动所述第二同步齿,以驱动所述第二推杆,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移动;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推杆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向接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一推杆通过所述第一同步齿带动所述第二同步齿,以驱动所述第二推杆,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向接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组件展开,以带动所述第三支撑板向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移动;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组件收缩,以带动所述第三支撑板脱离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一升降杆,第一传动杆与第一升降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推杆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传动杆和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第二推杆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滑轨包括第一滑轨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部向所述第一支撑板所在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二滑轨包括第二滑轨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轨部向所述第二支撑板所在的一侧弯折;
所述第二驱动件还包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部配合;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弯折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弯折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设备还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与所述设备主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三支撑板具有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
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三导向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四导向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设备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卷轴和柔性屏,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和所述卷轴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卷轴传动连接,所述柔性屏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柔性屏的部分结构卷绕于所述卷轴;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卷轴向第一方向转动,以展开所述柔性屏;
在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卷轴向第二方向转动,以收纳所述柔性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具有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齿轮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轴通过齿形皮带传动连接。
CN202210645329.8A 2022-06-08 2022-06-08 柔性屏设备 Active CN115132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5329.8A CN115132078B (zh) 2022-06-08 2022-06-08 柔性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5329.8A CN115132078B (zh) 2022-06-08 2022-06-08 柔性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2078A CN115132078A (zh) 2022-09-30
CN115132078B true CN115132078B (zh) 2023-10-10

Family

ID=83378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5329.8A Active CN115132078B (zh) 2022-06-08 2022-06-08 柔性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207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3975A1 (zh) * 2018-11-05 2020-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屏扩展机构、可扩展的柔性屏组件及终端
WO2021185096A1 (zh) * 2020-03-16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2001833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屏用折叠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216012A (zh) * 2021-12-08 2022-03-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3975A1 (zh) * 2018-11-05 2020-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屏扩展机构、可扩展的柔性屏组件及终端
WO2021185096A1 (zh) * 2020-03-16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2001833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屏用折叠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216012A (zh) * 2021-12-08 2022-03-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2078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32021B (zh) 电子设备
CN107256679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09881844U (zh) 可折叠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3411427B (zh) 电子设备
EP4006887A1 (en) Double-sided display apparatus
CN107170371B (zh) 一种可收展柔性显示器
CN112599009B (zh) 电子设备
CN112797277A (zh) 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CN113347293B (zh) 壳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0191207B (zh) 一种具有展开式柔性屏的智能终端主机及堆叠智能终端
CN114216012A (zh)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3129758A (zh) 显示装置
CN113163034A (zh) 壳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3176813A (zh) 电子设备
CN115132078B (zh) 柔性屏设备
CN111899647A (zh) 柔性屏应用的自动抽拉式展缩机构
CN114373392B (zh) 柔性显示装置
WO2023226982A1 (zh) 电子设备
CN115604376A (zh) 折叠机构、卷曲屏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124294B (zh) 电子设备
CN113409691B (zh) 电子设备
CN113890915A (zh) 电子装置
CN113808491A (zh) 显示装置
CN114170914A (zh) 支撑组件及显示设备
CN215186849U (zh) 折叠机构、卷曲屏结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