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0941A - 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0941A
CN115130941A CN202110316547.2A CN202110316547A CN115130941A CN 115130941 A CN115130941 A CN 115130941A CN 202110316547 A CN202110316547 A CN 202110316547A CN 115130941 A CN115130941 A CN 115130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ration
waybill
determining
time length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65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uyou Online E 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uyou Online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uyou Online E 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uyou Online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65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09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0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09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后,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若是,则结束运单监控;若否,则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如果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则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如果不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则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然后根据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得到下一次监控时间点,当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继续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以及后续的监控流程,直到车辆到达卸货地结束监控。本申请解决现有的运单监控***消耗资金及***资源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流领域,尤其是干线卡车货运领域,由于购置卡车来组建车队及形成运输网络的成本极高,加之货运订单的产生时间和运输地点的随机性较强,即使是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也无法在该领域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因此干线货运领域主要依靠的是平台方为承运方和发货方提供交易信息及物流信息,使得干线物流得以正常运转。
由于货物在地区内或城市内的运输都需要根据干线运输的时间来进行安排,因此发货方十分重视物流信息中货物在干线运输的时效,而为了能够为发货方提供时效信息,平台方则需要对货物的运单进行监控,监控过程需要获取车辆的定位数据,行驶线路的导航数据、行驶线路的路况数据等相关数据,这些数据都需要平台方付出资金从对应的数据提供方获取;当平台方中存在大量正在执行的运单时,平台方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来获取对应的数据,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后台***资源来处理这些数据。因此如何在减少这些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快速准确的确定运单的时效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的运单监控***消耗资金及***资源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运单在途监控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包括:
S101: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
S102: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
若否,则执行S103;若是,则结束运单监控;
S103: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
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执行步骤S105;
S104: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后执行步骤S106;
S105:则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后执行步骤S106;
S106:根据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得到下一次监控时间点,当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执行S102。
可选的,所述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包括:
将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相加作为间隔时长;
所述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包括:
将基础时长作为间隔时长。
可选的,所述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包括:
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与提前时长相加作为间隔时长;
所述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包括:
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间隔时长。
可选的,所述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包括:
若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大于预设阈值,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间隔时长;
若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将预设时长作为间隔时长。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所述基础时长。
可选的,所述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所述基础时长包括:
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行驶里程;
根据行驶里程的大小确定基础时长,基础时长与行驶里程成正比,基础时长随行驶里程的增长而增长。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剩余里程与行驶里程的比值确定所述调整系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运单在途监控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运单在途监控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结束模块,用于若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为是时,则结束运单监控;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为否时,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为是时,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为否时,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得到下一次监控时间点;
执行模块,用于当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第一判断模块执行判断。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相加作为间隔时长;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基础时长作为间隔时长。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与提前时长相加作为间隔时长;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间隔时长。
可选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大于预设阈值,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间隔时长;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将预设时长作为间隔时长。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所述基础时长。
可选的所述第五确定模块包括:
里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行驶里程;
基础时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行驶里程的大小确定基础时长,基础时长与行驶里程成正比,基础时长随行驶里程的增长而增长。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剩余里程与行驶里程的比值确定所述调整系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中,在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后,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若是,则结束运单监控;若否,则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如果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则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如果不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则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然后根据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得到下一次监控时间点,当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继续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以及后续的监控流程,直到车辆到达卸货地为止结束监控。可以看到,本申请在对运单进行监控时,会根据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动态的调整监控的间隔时长,针对不晚点的运单,监控的间隔时长会增加,即可以减少计算次数,减少***资源的消耗,并还可以减少调取高德货车导航或其他导航的次数,节省费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单在途监控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单在途监控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运单在途监控装置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能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能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单在途监控方法,该方法应用在平台方的后台服务器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S101.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
具体的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的方式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及其组合:
1、当接收到发货地的车辆管理员通过其客户端向平台方的***发送的运单中执行任务的车辆驶离发货地的信息(或车辆已出发,或车辆已开始执行运单中的运输任务的信息,等)时,为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
2、当接收到车辆的驾驶员通过其客户端向平台方的***发送的运单中执行任务的车辆驶离发货地的信息(或车辆已出发,或车辆已开始执行运单中的运输任务的信息,等)时,为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
3、当平台方的***根据车辆的定位数据确定车辆已驶离发货地时,为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这里可以利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来确定车辆是否已驶离发货地,具体的,电子围栏技术可以为车辆有效设置未驶离发货地的区域。
当平台方的***确定运单中执行任务的车辆驶离发货地后,就可以开始执行S102了,即对运单开始进行监控。
S102.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
具体的,平台方的***会存储车辆的定位数据(该定位数据可以由车辆上安装的定位设备或驾驶员携带的具体定位功能的设备获取到,并上传到平台方的服务器或数据提供商的服务器)及获取到该定位数据的时间点(或者是接收到这个定位数据的时间点),这样可以根据车辆的定位数据来得到车辆的行驶轨迹等相关信息,而***可以根据存储的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来判断该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同样的可以使用电子围栏的技术来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即,可以利用电子围栏技术来设置有效的进入卸货地的区域,若根据车辆定位数据检测到车辆已进入卸货地的区域,则可以判定车辆已经抵达卸货地,否则没有抵达卸货地。
对于该步骤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S103;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结束运单监控。
S103.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
具体的,每一个运单中,发货方都会指明其需要货物到达卸货地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就是发货方需求时间点,由于已经知晓了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因此可以利用现有技术,结合车辆当前位置,卸货地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线路的路况,得到车辆从当前位置到达卸货地的行驶时长,将当前时间点与行驶时长相加就得到抵达时间点,若抵达时间点早于或等于发货方需求时间点,则说明车辆可以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反之则说明车辆不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可以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的这一过程,无论是获取数据后自行处理还是将处理过程交由数据提供方处理,均需要消耗***资源和资金。
另外,此步骤中由于已经得到了运单的最新时效信息(如是否准时抵达及预计抵达的时间点等),因此,可以对运单的时效信息进行更新,方便发货方在查看运单信息时及时了解运单的时效。对于可能会存在晚点,不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的运单,也会向司机发送预警,以便于司机进行调整。
对于该步骤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105。
S104.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后执行步骤S106。
具体的,将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相加得到间隔时长,其中提前时长是抵达时间点与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基础时长为人为提前设置的时长,可以是定值也可以是动态的数值。
S105.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后执行步骤S106。
具体的,将基础时长确定为间隔时长。
S106.根据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得到下一次监控时间点,当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执行S102。
由于前述步骤中已经得到了间隔时长,则可以将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相加得到监控时间点,即下一次监控时间点,当时间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重新执行步骤S102。按照上述步骤的流程,循环执行直到车辆到达卸货地为止,结束运单监控。
从以上的描述中,能看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中,在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后,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若是,则结束运单监控;若否,则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如果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则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如果不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则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然后根据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得到下一次监控时间点,当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继续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以及后续的监控流程,直到车辆到达卸货地为止结束监控。可以看到,本申请在对运单进行监控时,会根据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动态的调整监控的间隔时长,针对不晚点的运单,监控的间隔时长会增加,即可以减少计算次数,减少***资源的消耗,并还可以减少调取高德货车导航或其他导航的次数,节省费用。
进一步的,作为上述图1实施例的补充或细化,对于上述步骤S104中的基础时长的确定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的,基础时长可以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包括:
首先,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行驶里程;
在实际应用中,在已知发货地和卸货地的位置的情况下,行驶里程也不是唯一的,因此需要从中选择一个行驶里程进行后续基础时长的确定。具体的选择一个行驶里程的方式可以为选择多个行驶里程中路程最短的;或者根据具有相同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的已完成历史运单的实际行驶里程进行选择,具体的可以将所有已完成历史运单的实际行驶里程进行求平均值得到本步骤中所需要的进行基础时长确定的行驶里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根据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行驶里程的方式不做限定,还可以现有技术中任意的可以确定行驶里程的方式。
然后,根据行驶里程的大小确定基础时长。
具体的,将行驶里程与预设的里程值进行比较,若当行驶里程小于预设的里程值,则基础时长为第一固定时长,当行驶里程大于等于预设的里程值,则基础时长为第二固定时长。其中,优选的,预设里程值可以为300KM,第一固定时长可以为0.5小时,第二固定时长为1小时。在实际应用中,预设里程值、第一固定时长、第二固定时长可以适应性调整。
另外,对于行驶里程大于等于预设的里程值时,还可以对基础时长进行动态的调整。具体的,基础时长可以随着行驶里程的增长而增长,即基础时长与行驶里程成正比。比如,可以按照下述公式进行基础时长的动态调整:
基础时长=第二固定时长+(行驶里程-预设的里程值)*比例系数
优选的,比例系数可以为0.001,各种时长的单位为小时,各种里程的单位为KM,实际应用中比例系数可以适应的调整。
进一步的,对于上述每种确定基础时长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增加天气情况和/或定位设备信号状态等影响因素。具体的,可以为当天气情况差(雨天、雪天、雾霾、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可以在根据前述方式计算得到的基础时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缩短(比如减少0.1小时等)。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基础时长的进一步的调整,可以得到更为精准的时效信息,一旦发生意外或者紧急情况,发货方可以更快的获知并及时的采取对应的措施。方便发货方进行后续的安排,所以间隔时长也会较小。还可以为当定位设备(有定位功能的设备)信号状态差(过隧道、走山路等)的情况下,可以在根据前述方式计算得到的基础时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长(比如增加0.1小时等),尽量在信号好的情况下,获取高质量的定位信息,减少一些低质量信息的获取,也可以减少计算资源。
进一步的,作为上述图1实施例的补充或细化,对于上述步骤S104中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提供了另一种可选的方式:
具体的,是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与提前时长相加作为间隔时长。其中调整系数可以根据剩余里程与行驶里程的比值确定,如下述公式所示:
调整系数=剩余里程/行驶里程
其中,可以看到调整系数随车辆剩余行驶里程的减小而减小。调整系数与剩余里程的关系设置是由于干线运输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在运输的前期可以将监控的间隔时间拉长,运输的后期可主要依靠剩余时长来决定间隔时长,若剩余时长的数值较大,间隔时长也会较大,若剩余时长的数值较小,则需要为发货方提供更为精准的时效信息,方便发货方进行后续的安排,所以间隔时长也会较小。
对应于上述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的另一种方式,对应的步骤S105中的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的方式可以为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间隔时长。
对应与上述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的另一种方式,对应的步骤S105中的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的方式还可以为根据运单历史查看率,分为两种方式进行间隔时长的确定。具体为,若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大于预设阈值,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间隔时长;若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将预设时长作为间隔时长。优选的,预设阈值可以为0.042,预设时长可以为0.25小时。在实际应用中,预设阈值、预设时长的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的调整。
对上述中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进行说明:可以按小时将一天分为24个时间段(也可以分为其他数量的时间段),之后针对运单中的发货方,利用其在历史上的运单查看数据,得到每个时间段内的运单历史查看次数,之后在将每个时间段内的运单历史查看次数分别除以总的运单历史查看次数,就得到了每个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而在将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做判断时,只需要根据当前时间点所在的时间段,找到对应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即得到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
最后,对本申请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的有益效果进行总结:
根据实际需求,在保证用户体验及满足发货方可以及时有效的了解运单时效的同时,减少获取数据的次数和减少计算次数,进而达到节约资金和减少后台***资源消耗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能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能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图1方法的运单在途监控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201,用于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
第一判断模块202,用于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
结束模块203,用于若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为是时,则结束运单监控;
第二判断模块204,用于若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为否时,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
第二确定模块205,用于若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为是时,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
第三确定模块206,用于若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为否时,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
第四确定模块207,用于根据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得到下一次监控时间点;
执行模块208,用于当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第一判断模块执行判断。
从以上的描述中,能看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运单在途监控装置中,在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后,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若是,则结束运单监控;若否,则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如果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则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如果不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则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然后根据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得到下一次监控时间点,当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继续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以及后续的监控流程,直到车辆到达卸货地为止结束监控。可以看到,本申请在对运单进行监控时,会根据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动态的调整监控的间隔时长,针对不晚点的运单,监控的间隔时长会增加,即可以减少计算次数,减少***资源的消耗,并还可以减少调取高德货车导航或其他导航的次数,节省费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205还用于:
将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相加作为间隔时长;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206还用于:
将基础时长作为间隔时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205还用于:
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与提前时长相加作为间隔时长;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206还用于:
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间隔时长。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确定模块206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2061,用于若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大于预设阈值,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间隔时长;
第二确定单元2062,用于若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将预设时长作为间隔时长。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209,用于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所述基础时长。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五确定模块209包括:
里程确定单元2091,用于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行驶里程;
基础时长确定单元2092,用于根据行驶里程的大小确定基础时长,基础时长与行驶里程成正比,基础时长随行驶里程的增长而增长。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2010,用于根据剩余里程与行驶里程的比值确定所述调整系数。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中各单元、模块实现其功能的具体过程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能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能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能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能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能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01: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
S102: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
若否,则执行S103;若是,则结束运单监控;
S103: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
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执行步骤S105;
S104: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后执行步骤S106;
S105:则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后执行步骤S106;
S106:根据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得到下一次监控时间点,当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执行S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包括:
将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相加作为间隔时长;
所述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包括:
将基础时长作为间隔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包括:
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与提前时长相加作为间隔时长;
所述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包括:
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间隔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包括:
若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大于预设阈值,将基础时长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间隔时长;
若发货方在当前时间段的运单历史查看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将预设时长作为间隔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所述基础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所述基础时长包括:
根据运单中的发货地和卸货地确定行驶里程;
根据行驶里程的大小确定基础时长,基础时长与行驶里程成正比,基础时长随行驶里程的增长而增长。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剩余里程与行驶里程的比值确定所述调整系数。
8.一种运单在途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车辆驶离发货地;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抵达卸货地结束模块,用于若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为是时,则结束运单监控;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为否时,根据最新的车辆定位数据,判断车辆是否能在发货方需求时间点之前抵达卸货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为是时,根据提前时长与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为否时,根据基础时长确定间隔时长;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间隔时长与当前时间点得到下一次监控时间点;
执行模块,用于当到达下一次监控时间点时,第一判断模块执行判断。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运单在途监控方法。
CN202110316547.2A 2021-03-24 2021-03-24 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1309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547.2A CN115130941A (zh) 2021-03-24 2021-03-24 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547.2A CN115130941A (zh) 2021-03-24 2021-03-24 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0941A true CN115130941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4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6547.2A Pending CN115130941A (zh) 2021-03-24 2021-03-24 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09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1775B2 (en) Travel route selection system for electric truck and travel route selection method for electric truck
CN110447045B (zh) 用于设定路线和控制货运车辆的***
US10627831B2 (en) Fleet vehicle feature activation
US20070001873A1 (en) Travel time database generating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CN108133345B (zh) 一种基于货车海量轨迹数据判断回程车的方法及***
US11269326B2 (en)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mode of operation of vehicles to determine services
JP6898714B2 (ja) 電気トラックの走行ルート選定システム、電気トラックの走行ルート選定方法
CN112906949A (zh)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435248A (zh) 一种机动车续航里程仪表计算方法
CN104240529A (zh) 一种预测公交到站时间的方法及***
CN112749740A (zh) 确定车辆目的地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815096A (zh) 共享汽车投放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936827B2 (ja) 電気トラックの走行ルート選定システム、電気トラックの走行ルート選定方法
CN115655301A (zh) 车辆导航路线的选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Horbury Using non-real-time automatic vehicle location data to improve bus services
CN113808414A (zh) 道路荷载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100809A1 (en) Battery distribut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equipment and medium
CN104040604A (zh) 中心侧***及车辆侧***
EP3533675A1 (en) Electric vacuum pump control apparatus and electric vacuum pump control method
CN114005294A (zh) 一种路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130941A (zh) 运单在途监控方法及装置
US202202524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aviga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CN106846078A (zh) 防争议打车定价***
JP2018025401A (ja) 電気トラックの走行ルート選定システム、電気トラックの走行ルート選定方法
Taniguchi et al.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n City Logis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