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0845B - 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0845B
CN115100845B CN202210496410.4A CN202210496410A CN115100845B CN 115100845 B CN115100845 B CN 115100845B CN 202210496410 A CN202210496410 A CN 202210496410A CN 115100845 B CN115100845 B CN 1151008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traffic
state
urban
tun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64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0845A (zh
Inventor
孙庆文
齐杰
卜占新
贾雷霆
王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n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64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0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0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0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0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0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G08G1/0133Traffic data processing for classifying traffic situ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65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by counting the vehicles in a section of the road or in a parking area, i.e. comparing incoming count with outgoing cou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难以实现多个隧道间的联动管控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获取隧道的地理位置,根据地理位置确定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根据城市辐射区间,确定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以通过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基于预设的隧道组网,从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分别获取隧道与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以对隧道和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根据隧道监测参数,计算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并根据第一通行状态以及状态补偿系数,对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隧道是国家基础建设中的重要设施,也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大部分隧道管理工程中,各隧道独立存在,且对于隧道的管理也是独立进行的。然而,不同隧道的通行状态通常情况下存在关联,比如,在某一隧道出现异常通行状况时,与该隧道相关联的其他隧道往往也会受其影响而产生异常。
但是,由于隧道数量众多,目前仍存在信息同步不及时、调控不到位的情况,很难实现对于隧道的联动管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包括:获取隧道的地理位置,根据地理位置确定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城市辐射区间与隧道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关;
根据城市辐射区间,确定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以通过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
基于预设的隧道组网,从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
分别获取隧道与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以对隧道和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根据隧道监测参数,计算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并根据第一通行状态以及状态补偿系数,对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城市辐射区间包括隧道以及与隧道存在关联关系的至少一个关联隧道;
从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具体包括:
在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内,以隧道为起点,按照隧道的行进方向确定位于隧道上游和下游的其他隧道;
针对由隧道和其他隧道连接而成的多个路径,根据隧道与其他隧道之间的连接段长度,对多个路径进行节选或延伸,以从其他隧道中,选取隧道的关联隧道。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隧道与其他隧道之间的连接段长度,对多个路径进行节选或延伸,具体包括:
确定不同城市辐射区间内的隧道密集程度;
根据隧道所在城市辐射区间对应的隧道密集程度,确定城市辐射区间对应的隧道关联等级,以及隧道关联等级对应的路径总长;路径总长为隧道与隧道的关联隧道连接而成的路径长度,关联等级与路径总长呈正相关;
根据路径总长以及连接段长度,从多个路径中,选择与隧道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关联隧道。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分别获取隧道与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具体包括:
从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中,筛选出与当前监测时刻相匹配的目标影响因子;目标影响因子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交通态势、行车环境;
根据目标影响因子,获取隧道与关联隧道所在行车区段的区段空间特征,和/或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地理空间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空间特征,根据空间特征,对隧道和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以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区段空间特征,确定隧道和关联隧道所在区段的区段长度以及区段包含的路段数量;关联隧道位于隧道的上游;
确定车辆在区段内的自由流速度,以及区段内设置的若干红绿灯对应的通行时长范围,以根据自由流速度、通行时长范围和区段长度,计算车辆在区段内的通行总时长范围;
根据隧道监测参数,计算隧道的基本通行能力;
获取隧道在通行总时长范围内的实际车辆通行量,并将基本通行能力和通行总时长范围之间的乘积,作为隧道的标准车辆通行量;
根据标准车辆通行量和实际车辆通行量之间的比值,得到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隧道组网内的各隧道入口和出口均设有内光照传感器、外光照传感器;
根据空间特征,对隧道和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以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将地理空间特征输入至预先构建的环境补偿模型中,输出相应的状态补偿系数,以根据状态补偿系数,确定设置于关联隧道的内光照传感器和外光照传感器对应的检测光强,对关联隧道的光照进行相应的状态补偿;地理空间特征包括: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纬度差,隧道和关联隧道的天气状况。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通行状态包括隧道车流类型和隧道光强;
根据隧道监测参数,计算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隧道监测参数,分别确定隧道各行进方向对应的交通密度,以及对应的车流类型;隧道监测参数包括各行进方向的车流速度、车辆数、隧道长度和车道数,车流类型包括正常车流和饱和车流;和/或
获取隧道出入口处的内环境光强和外环境光强;
根据设置于隧道出入口处的内光照传感器和外光照传感器照射过程中所形成的照射面,确定照射面相对于隧道出入口处的内边界和外边界,以根据内边界和外边界,确定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
根据光照缓和距离以及内环境光强、外环境光强,确定隧道在光照缓和距离内的光强渐变趋势。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通行状态以及状态补偿系数,对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具体包括:
在隧道的车流类型为饱和车流的情况下,根据状态补偿系数,调整位于隧道上游的关联隧道的监测参数,以控制关联隧道流入隧道的车辆通行量;和/或
根据隧道和关联隧道的地理空间特征,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分别对应的日出时段和日落时段,以根据当前监测时刻确定状态补偿类型;状态补偿类型包括正向补偿和负向补偿;
根据状态补偿系数,对光强渐变趋势进行正向补偿或负向补偿,并根据补偿后的光强渐变趋势,调整关联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设备,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隧道的地理位置,根据地理位置确定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城市辐射区间与隧道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关;
根据城市辐射区间,确定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以通过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
基于预设的隧道组网,从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
分别获取隧道与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以对隧道和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根据隧道监测参数,计算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并根据第一通行状态以及状态补偿系数,对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获取隧道的地理位置,根据地理位置确定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城市辐射区间与隧道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关;
根据城市辐射区间,确定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以通过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
基于预设的隧道组网,从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
分别获取隧道与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以对隧道和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根据隧道监测参数,计算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并根据第一通行状态以及状态补偿系数,对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
通过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隧道的地理位置,确定其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进而根据所在城市辐射区间对应的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使得采集到的隧道监测参数具有区域针对性;对隧道及其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以得到相应的状态补偿系数,充分考虑了隧道所在空间特征对于其通行状态的影响,建立起了不同隧道之间的空间关联;根据状态补偿参数,对关联隧道进行状态补偿,能够根据某一隧道的通行状态,对其相关联的关联隧道的通行状态进行调节,实现了不同隧道之间的联动管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包括:
S101:获取隧道的地理位置,根据地理位置确定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城市辐射区间与隧道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关。
本申请实施例设有隧道云管控平台,该隧道云管控平台可以根据某一隧道的通行状态,对该隧道的关联隧道进行状态补偿,以实现多个隧道之间的联动管控。在多隧道所形成的的隧道组网中,部分隧道位于自然环境中,部分隧道位于城市环境中。以城市中心为原点向四周辐射所形成的区域为城市辐射区间,城市辐射区间可根据隧道与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的不同,分为市区、近市区和远市区。云管控平台根据隧道的地理位置,能够确定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需要说明的是,城市中心可根据建筑物的密集程度确定,密集程度最大的位置即为城市中心。
S102:根据城市辐射区间,确定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以通过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
处于不同城市辐射区间内的隧道,其所处的环境也相应存在不同,通常情况下,市区和近市区对应的为城市环境,远市区对应的为自然环境。在不同的城市辐射区间下,影响隧道运行的主要因素也存在不同,因此,根据城市辐射区间,确定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从而根据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对于距离城市中心较近的城市辐射区间来说,影响该区域下隧道运行的主要因素为交通因素,而对于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城市辐射区间来说,影响该区域下隧道运行的主要因素为自然因素,比如光照、温度等。
在确定出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后,根据该影响因子对应的采集设备,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其中,采集设备包括设置于隧道内部的激光雷达、摄像头、湿度传感器等,以及设置于隧道出入口的光照传感器、交通机等,通过采集设备可以采集到隧道的环境监测参数以及交通监测参数。
S103:基于预设的隧道组网,从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
隧道组网包括各隧道以及连接各隧道的至少部分边组成,根据各隧道之间的可通行情况,可判断任意两个隧道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若存在关联关系,则隧道之间可达。城市辐射区间包括隧道以及与该隧道存在关联关系的至少一个关联隧道,根据隧道的关联关系,能够在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内,筛选出该隧道的关联隧道。
具体地,以某一隧道为起点,按照该隧道的行进方向确定位于隧道上游和下游的其他隧道,从而得到由该隧道与其他隧道连接而成的多个路径。针对连接而成的多个路径,根据隧道与其他隧道之间的连接段长度,对多个路径进行节选或延伸,这样,最终得到的路径中包含的其他隧道便作为该隧道的关联隧道。
需要说明的是,隧道所处的城市辐射区间不同,对应的隧道密集程度也存在不同。密集程度可根据单位面积内存在的隧道数量确定,比如,受市区占地面积影响,同等数量的隧道在市区的密集程度会较高。不同的城市辐射区间由于隧道密集程度的不同,所对应的隧道关联等级也不同,根据隧道关联等级,可确定该隧道关联等级对应的路径总长。该路径总长表示隧道与该隧道的关联隧道连接而成的路径长度,隧道密集程度较高,路径总长也就越高。在得到路径总长后,根据该路径总长、隧道与其他隧道之间的连接段长度,对上述得到的多个路径进行延伸或是节选,从而确定出与该隧道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关联隧道。可以理解的是,隧道密集程度越大,路径总长越大,假设在不同城市辐射区间下隧道与其他隧道之间的连接段长度均相同,则城市辐射区间距离城市中心越远,隧道的关联隧道数量也就越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隧道与其他隧道之间的连接段长度,筛选该隧道的关联隧道,在此筛选过程中,隧道密集程度决定了隧道的关联路径长度,对于隧道更为集中的区域比如市区,在对隧道进行联动控制时,为保证联动控制效果,所需联动的关联隧道数量也就越多。而对于隧道较为分散的区域比如远市区,由于各隧道之间的距离较远,需对隧道的关联隧道数量进行限制,以降低隧道之间的距离对于联动准确度造成的影响。
S104:分别获取隧道与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以对隧道和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由于隧道所处位置的不同,其对应的空间特征也存在不同,因此,根据某一隧道对与其相关联的关联隧道进行联动管控时,需根据隧道和关联隧道的空间特征,确定相应的状态补偿系数,从而根据该状态补偿系数,对关联隧道进行状态补偿。状态补偿可以是正向补偿,也可以是负向补偿,具体的补偿类型需根据实际的空间特征进行替换。
具体地,不同的城市辐射区间在不同时间段内,所涉及的主要影响因子也存在不同。比如,以市区这一城市辐射区间为例,在出行高峰期其主要影响因子为交通态势,在日出日落阶段其主要影响因子为行车环境(比如,光照等)。基于影响因子的不同,根据当前监测时刻相匹配的目标影响因子,获取隧道与关联隧道的空间特征,当目标影响因子为交通态势时,所获取的空间特征为区段空间特征,比如,区段长度、区段包含的各路段数量等;当目标影响因子为行车环境时,所获取的空间特征为地理空间特征,比如纬度值等。当然,随着季节的更替,若出行高峰期与日出日落阶段存在重合,那么所需获取的空间特征即为区段空间特征和地理空间特征。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获取的空间特征为区段空间特征时,表明当前影响隧道联动的主要因素为交通态势,可根据以下步骤求得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首先,根据区段空间特征,确定隧道和该隧道的关联隧道所在区段的区段长度以及区段包含的路段数量,此处的区段指的是连接隧道与关联隧道的一条完整路径,关联隧道位于隧道的上游。
进一步地,确定车辆在区段内的自由流速度,自由流速度为不受区段上下游条件影响的交通流运行速度,与区段道路条件有关。确定区段内设置的若干红绿灯对应的通行时长范围,该通行时长范围的最小值为全绿灯对应的通行时间,最大值为全红灯对应的通行时间。在确定出自由流速度和通行时长范围后,计算区段长度与自由流速度之间的比值,根据该比值和通行时长范围的总和,得到车辆在区段内的通行总时长范围。
进一步地,计算车辆平均长度、预设的车辆安全间隔以及预设的安全制动距离之间的总和,根据车辆在该隧道下的自由流速度与上述总和之间的比值,计算隧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用于表示车辆在该隧道单位时间(每小时)内可通行的车辆数。
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于隧道出入口的交通机,获取隧道在上述通行总时长范围内的实际车辆通行量。在确定隧道实际车辆通行量之后,根据隧道基本通行能力和通行总时长范围之间的乘积,计算该隧道的标准车辆通行量,标准车辆通行量表示车辆在未发生拥堵的情况下车辆的理想通行量。
最终,将标准车辆通行量和实际车辆通行量之间的比值,作为隧道与其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参数,该状态补偿参数用于在隧道发生拥堵的情况下,调整关联隧道的车辆通行量,以减缓上游关联隧道对当前隧道造成的通行压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获取的空间特征为地理空间特征时,表明当前影响隧道联动的主要因素为行车环境。其中,地理空间特征包括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纬度差,隧道与关联隧道的天气状况。由于隧道与关联隧道地理位置的不同,其对应的纬度值或天气状况也会存在不同,因此,在进行隧道的联动管控时,需将地理空间特征输入至预先构建的环境补偿模型中,输出相应的状态补偿参数,该状态补偿参数可用于确定隧道的内外光强,这样,通过调整设置于隧道出入口的内光照传感器、外光照传感器的亮度,便能够对关联隧道的光照进行状态补偿。
需要说明的是,若当前时刻恰好处于需考虑区段空间特征和地理空间特征的监测时刻,那么在求得区段空间特征和地理空间特征分别对应的状态补偿参数后,需对上述两种状态补偿参数进行加权,从而将加权且求和后得到的值作为最终的状态补偿参数。加权系数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比如,监测时刻既属于日出日落时段,也属于交通高峰期,可根据该监测时刻在上述时间段内的位置确定具体的加权系数,如果当前正属于日出时段后期和交通高峰期初期,则可对区段空间特征对应的状态补偿参数赋予较大的加权系数。
S105:根据隧道监测参数,计算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并根据第一通行状态以及状态补偿系数,对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
隧道监测参数包括环境监测参数和交通监测参数,其中,环境监测参数,比如光照,用于补偿关联隧道的光照条件,以使进出隧道的车辆能够快速适应隧道内外的光照强度差;交通监测参数,比如车辆数,车流速度等,用于对当前隧道的上游隧道进行交通补偿,以降低或增加上游隧道流向当前隧道的车辆通行量。
隧道云管控平台在获取到隧道监测参数后,根据隧道监测参数计算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且第一通行状态的类型与S104所提到的影响因子也相关。在得到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后,根据第一通行状态和相应的状态补偿系数,对关联隧道相应的监测系数进行状态补偿,实现隧道的联动调整。
具体地,根据隧道监测参数,分别确定隧道各行进方向对应的交通密度,以及对应的车流类型;隧道监测参数包括各行进方向的车流速度、车辆数、隧道长度和车道数,车流类型包括正常车流和饱和车流。和/或
通过设置于隧道出入口的内光照传感器和外光照传感器,获取隧道出入口处的内环境光强和外环境光强。根据设置于隧道出入口处的内光照传感器和外光照传感器照射过程中所形成的照射面,确定照射面相对于隧道出入口处的内边界和外边界,从而根据所内边界和外边界,确定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该光照缓和距离表示车辆能够接收到的光照范围。在确定出光照缓和距离之后,根据光照缓和距离以及内环境光强、外环境光强,确定隧道在光照缓和距离内的光强渐变趋势。可以理解的是,以夜间进入隧道为例,光强渐变趋势为强-弱-强。
进一步地,若车辆类型为饱和车流,说明当前该隧道的车流量已经到达上限,为防止交通溢流和拥堵,需根据状态补偿参数,调整位于该隧道上游的关联隧道的监测参数,从而控制关联隧道流入该隧道的车辆通行量。需要说明的是调整监测参数可通过限制车流量、对关联隧道内的车辆进行限速等方式实现。和/或
若需对关联隧道进行光照补偿,首先根据隧道和关联隧道的地理空间特征,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分别对应的日出时段和日落时段,从而根据当前监测时刻确定状态补偿类型。状态补偿类型包括正向补偿和负向补偿,若当前监测时刻属于日出时段,为降低隧道内外环境的光强差,需根据状态补偿参数,对光强渐变趋势进行负向补偿,该过程相当于降低光照强度;若当前监测时刻属于日落时段,随着外界光强的不断降低,为降低隧道内外环境的光强差,需根据状态补偿参数,对光强渐变趋势进行正向补偿,该过程相当于增加光照强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程均是针对隧道外环境进行的。在得到补偿后的光强渐变趋势,根据该光强渐变趋势,反演出关联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从而通过调控关联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使得车辆在进出关联隧道时能够适应当前地理空间特征下的光照条件,保证行车安全。
以上为本申请提出的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的思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对应的设备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隧道的地理位置,根据地理位置确定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城市辐射区间与隧道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关;
根据城市辐射区间,确定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以通过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
基于预设的隧道组网,从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
分别获取隧道与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以对隧道和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根据隧道监测参数,计算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并根据第一通行状态以及状态补偿系数,对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获取隧道的地理位置,根据地理位置确定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城市辐射区间与隧道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关;
根据城市辐射区间,确定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以通过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
基于预设的隧道组网,从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
分别获取隧道与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以对隧道和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隧道与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根据隧道监测参数,计算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并根据第一通行状态以及状态补偿系数,对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和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和介质与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设备和介质也具有与其对应的方法类似的有益技术效果,由于上面已经对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这里不再赘述设备和介质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隧道的地理位置,根据所述地理位置确定所述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述城市辐射区间与所述隧道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关;
根据所述城市辐射区间,确定所述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以通过所述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
基于预设的隧道组网,从所述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
分别获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以对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一通行状态以及所述状态补偿系数,对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
分别获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具体包括:
从所述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中,筛选出与当前监测时刻相匹配的目标影响因子;所述目标影响因子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交通态势、行车环境;
根据所述目标影响因子,获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所在行车区段的区段空间特征,和/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地理空间特征;
对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区段空间特征,确定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所在区段的区段长度以及所述区段包含的路段数量;所述关联隧道位于所述隧道的上游;
确定车辆在所述区段内的自由流速度,以及所述区段内设置的若干红绿灯对应的通行时长范围,以根据所述自由流速度、所述通行时长范围和所述区段长度,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区段内的通行总时长范围;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基本通行能力;
获取所述隧道在所述通行总时长范围内的实际车辆通行量,并将所述基本通行能力和所述通行总时长范围之间的乘积,作为所述隧道的标准车辆通行量;
根据所述标准车辆通行量和所述实际车辆通行量之间的比值,得到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所述第一通行状态包括隧道车流类型和隧道光强;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分别确定所述隧道各行进方向对应的交通密度,以及对应的车流类型;所述隧道监测参数包括各行进方向的车流速度、车辆数、隧道长度和车道数,所述车流类型包括正常车流和饱和车流;和/或
获取所述隧道出入口处的内环境光强和外环境光强;
根据设置于所述隧道出入口处的内光照传感器和外光照传感器照射过程中所形成的照射面,确定所述照射面相对于所述隧道出入口处的内边界和外边界,以根据所述内边界和所述外边界,确定所述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
根据所述光照缓和距离以及所述内环境光强、所述外环境光强,确定所述隧道在所述光照缓和距离内的光强渐变趋势;
根据所述第一通行状态以及所述状态补偿系数,对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隧道的车流类型为饱和车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状态补偿系数,调整位于所述隧道上游的关联隧道的监测参数,以控制所述关联隧道流入所述隧道的车辆通行量;和/或
根据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的地理空间特征,确定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分别对应的日出时段和日落时段,以根据当前监测时刻确定状态补偿类型;所述状态补偿类型包括正向补偿和负向补偿;
根据所述状态补偿系数,对所述光强渐变趋势进行正向补偿或负向补偿,并根据补偿后的光强渐变趋势,调整所述关联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辐射区间包括所述隧道以及与所述隧道存在关联关系的至少一个关联隧道;
从所述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具体包括:
在所述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内,以所述隧道为起点,按照所述隧道的行进方向确定位于所述隧道上游和下游的其他隧道;
针对由所述隧道和所述其他隧道连接而成的多个路径,根据所述隧道与所述其他隧道之间的连接段长度,对所述多个路径进行节选或延伸,以从所述其他隧道中,选取所述隧道的关联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隧道与所述其他隧道之间的连接段长度,对所述多个路径进行节选或延伸,具体包括:
确定不同城市辐射区间内的隧道密集程度;
根据所述隧道所在城市辐射区间对应的所述隧道密集程度,确定所述城市辐射区间对应的隧道关联等级,以及所述隧道关联等级对应的路径总长;所述路径总长为所述隧道与所述隧道的关联隧道连接而成的路径长度,所述关联等级与所述路径总长呈正相关;
根据所述路径总长以及所述连接段长度,从所述多个路径中,选择与所述隧道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关联隧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组网内的各隧道入口和出口均设有内光照传感器、外光照传感器;
根据所述空间特征,对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以确定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将所述地理空间特征输入至预先构建的环境补偿模型中,输出相应的状态补偿系数,以根据所述状态补偿系数,确定设置于所述关联隧道的内光照传感器和外光照传感器对应的检测光强,对所述关联隧道的光照进行相应的状态补偿;所述地理空间特征包括: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纬度差,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的天气状况。
5.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隧道的地理位置,根据所述地理位置确定所述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述城市辐射区间与所述隧道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关;
根据所述城市辐射区间,确定所述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以通过所述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
基于预设的隧道组网,从所述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
分别获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以对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一通行状态以及所述状态补偿系数,对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
分别获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具体包括:
从所述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中,筛选出与当前监测时刻相匹配的目标影响因子;所述目标影响因子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交通态势、行车环境;
根据所述目标影响因子,获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所在行车区段的区段空间特征,和/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地理空间特征;
对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区段空间特征,确定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所在区段的区段长度以及所述区段包含的路段数量;所述关联隧道位于所述隧道的上游;
确定车辆在所述区段内的自由流速度,以及所述区段内设置的若干红绿灯对应的通行时长范围,以根据所述自由流速度、所述通行时长范围和所述区段长度,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区段内的通行总时长范围;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基本通行能力;
获取所述隧道在所述通行总时长范围内的实际车辆通行量,并将所述基本通行能力和所述通行总时长范围之间的乘积,作为所述隧道的标准车辆通行量;
根据所述标准车辆通行量和所述实际车辆通行量之间的比值,得到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所述第一通行状态包括隧道车流类型和隧道光强;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分别确定所述隧道各行进方向对应的交通密度,以及对应的车流类型;所述隧道监测参数包括各行进方向的车流速度、车辆数、隧道长度和车道数,所述车流类型包括正常车流和饱和车流;和/或
获取所述隧道出入口处的内环境光强和外环境光强;
根据设置于所述隧道出入口处的内光照传感器和外光照传感器照射过程中所形成的照射面,确定所述照射面相对于所述隧道出入口处的内边界和外边界,以根据所述内边界和所述外边界,确定所述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
根据所述光照缓和距离以及所述内环境光强、所述外环境光强,确定所述隧道在所述光照缓和距离内的光强渐变趋势;
根据所述第一通行状态以及所述状态补偿系数,对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隧道的车流类型为饱和车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状态补偿系数,调整位于所述隧道上游的关联隧道的监测参数,以控制所述关联隧道流入所述隧道的车辆通行量;和/或
根据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的地理空间特征,确定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分别对应的日出时段和日落时段,以根据当前监测时刻确定状态补偿类型;所述状态补偿类型包括正向补偿和负向补偿;
根据所述状态补偿系数,对所述光强渐变趋势进行正向补偿或负向补偿,并根据补偿后的光强渐变趋势,调整所述关联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
6.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获取隧道的地理位置,根据所述地理位置确定所述隧道所在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述城市辐射区间与所述隧道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关;
根据所述城市辐射区间,确定所述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以通过所述影响因子采集相应的隧道监测参数;
基于预设的隧道组网,从所述隧道对应的城市辐射区间所覆盖的多个隧道中,筛选得到关联隧道;
分别获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以对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一通行状态以及所述状态补偿系数,对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
分别获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空间特征,具体包括:
从所述隧道对应的影响因子中,筛选出与当前监测时刻相匹配的目标影响因子;所述目标影响因子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交通态势、行车环境;
根据所述目标影响因子,获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所在行车区段的区段空间特征,和/或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地理空间特征;
对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进行空间特征评估,确定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区段空间特征,确定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所在区段的区段长度以及所述区段包含的路段数量;所述关联隧道位于所述隧道的上游;
确定车辆在所述区段内的自由流速度,以及所述区段内设置的若干红绿灯对应的通行时长范围,以根据所述自由流速度、所述通行时长范围和所述区段长度,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区段内的通行总时长范围;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基本通行能力;
获取所述隧道在所述通行总时长范围内的实际车辆通行量,并将所述基本通行能力和所述通行总时长范围之间的乘积,作为所述隧道的标准车辆通行量;
根据所述标准车辆通行量和所述实际车辆通行量之间的比值,得到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之间的状态补偿系数;
所述第一通行状态包括隧道车流类型和隧道光强;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第一通行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隧道监测参数,分别确定所述隧道各行进方向对应的交通密度,以及对应的车流类型;所述隧道监测参数包括各行进方向的车流速度、车辆数、隧道长度和车道数,所述车流类型包括正常车流和饱和车流;和/或
获取所述隧道出入口处的内环境光强和外环境光强;
根据设置于所述隧道出入口处的内光照传感器和外光照传感器照射过程中所形成的照射面,确定所述照射面相对于所述隧道出入口处的内边界和外边界,以根据所述内边界和所述外边界,确定所述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
根据所述光照缓和距离以及所述内环境光强、所述外环境光强,确定所述隧道在所述光照缓和距离内的光强渐变趋势;
根据所述第一通行状态以及所述状态补偿系数,对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监测参数进行状态补偿,以调节所述关联隧道对应的第二通行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隧道的车流类型为饱和车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状态补偿系数,调整位于所述隧道上游的关联隧道的监测参数,以控制所述关联隧道流入所述隧道的车辆通行量;和/或
根据所述隧道和所述关联隧道的地理空间特征,确定所述隧道与所述关联隧道分别对应的日出时段和日落时段,以根据当前监测时刻确定状态补偿类型;所述状态补偿类型包括正向补偿和负向补偿;
根据所述状态补偿系数,对所述光强渐变趋势进行正向补偿或负向补偿,并根据补偿后的光强渐变趋势,调整所述关联隧道的光照缓和距离。
CN202210496410.4A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5100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6410.4A CN11510084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6410.4A CN11510084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0845A CN115100845A (zh) 2022-09-23
CN115100845B true CN115100845B (zh) 2024-02-23

Family

ID=83287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6410.4A Active CN11510084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084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724A (zh) * 2008-02-02 2008-08-06 西南交通大学 高速公路毗邻隧道联动通风控制方法
KR100873722B1 (ko) * 2008-05-30 2008-12-12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다중 터널 통합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06710220A (zh) * 2017-03-14 2017-05-24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城市道路分层动态协调控制算法及控制方法
CN113905491A (zh) * 2021-10-10 2022-01-07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用于隧道照明***的功率和能源自动补偿方法
CN114241772A (zh) * 2021-12-24 2022-03-25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异常事件实时监测的区域路网联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724A (zh) * 2008-02-02 2008-08-06 西南交通大学 高速公路毗邻隧道联动通风控制方法
KR100873722B1 (ko) * 2008-05-30 2008-12-12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다중 터널 통합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06710220A (zh) * 2017-03-14 2017-05-24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城市道路分层动态协调控制算法及控制方法
CN113905491A (zh) * 2021-10-10 2022-01-07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用于隧道照明***的功率和能源自动补偿方法
CN114241772A (zh) * 2021-12-24 2022-03-25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异常事件实时监测的区域路网联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0845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22454A1 (en) Road traffic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Muñoz et al. Methodological calibration of the cell transmission model
US11908321B2 (en) Regional dynamic perimeter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queuing overflow of boundary links
US10826808B2 (en) Vehicle application enabling and network routing systems implemented based on latency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jection
CN110956807B (zh) 基于多源数据与滑动窗口组合的高速公路流量预测方法
CN105390000A (zh) 一种基于路况交通大数据的交通信号控制***及方法
CN109300316B (zh) 一种道路缓堵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3947900A (zh) 一种智能网联快速路匝道协同控制***
Keyvan-Ekbatani et al. Perimeter traffic control via remote feedback gating
CN116824862B (zh) 一种智慧隧道交通运行管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Wismans et al. Real time traffic models, decision support for traffic management
CN114241772B (zh) 一种基于异常事件实时监测的区域路网联动控制方法、***
CN113112789B (zh) 城市快速路突发事件的影响预测及管控方法
CN115100845B (zh) 一种多隧道联动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KR20210092036A (ko) 독립형 신호등 제어장치
CN112885120B (zh) 一种提高道路通畅的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及***
CN114926988A (zh) 一种路段拥堵疏导方法及设备
CN114842648B (zh) 一种基于交通流的隧道运行状态预警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2233431A (zh) 一种城市智慧交通网络***信号指引方法
CN113505346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路灯数据处理及联合调控***
CN114186747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事故分析决策方法、***
CN113744546A (zh) 一种基于v2x的路测单元的信号灯控制方法、***
CN112967507A (zh) 一种基于绿波智能诊断***的智慧交通管控方法及***
Afandizadeh Zargari et al. Improving SCATS operation during congestion periods using internal/external traffic metering strategy
CN112017452B (zh) 一种信号灯的协调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