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4538A -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4538A
CN115084538A CN202210614537.1A CN202210614537A CN115084538A CN 115084538 A CN115084538 A CN 115084538A CN 202210614537 A CN202210614537 A CN 202210614537A CN 115084538 A CN115084538 A CN 115084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llecting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supporting
battery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45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84538B (zh
Inventor
王万胜
王浩
崔日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45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4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4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4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84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4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70Carriers or col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涉及新能源领域,包括:卷芯,所述卷芯的两端均具有极耳;第一集流组件,所述第一集流组件设于所述卷芯的一端;第二集流组件,所述第二集流组件设于所述卷芯的另一端,所述支撑盘的侧表面的一部分为斜面;其中,所述第二集流组件上延伸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集流组件相接触,本发明通过支撑盘和压合盘能够有效地防止极耳揉平面产生翘曲,通过支撑杆使电池的力学结构更加稳定,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有圆柱、方形、软包三大类型,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由于电池内部多余空间小而能量密度高,并且由于其圆形卷芯的膨胀相对较小因而循环寿命长。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中,传统的极耳一般都是在每张极片上焊1~2根,且这1~2根极耳在极片卷绕然后要求呈对齐关系才能对折焊接,这种1~2根极耳结构的圆柱现在仍广泛应用于数码、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等众多领域,但是,随着对功率的需求越来越高,圆柱电池的传统极耳结构无法满足性能需求,圆柱电池开始出现全极耳的结构。
圆柱电池的全极耳一般是需要将极耳揉平形成一个平面后才能再焊接,现在传统的电池结构、仪器无法实现这种工艺,虽然一些新开发出的半成熟的仪器能具有揉平动作,但是,由于其揉平动作单一从而导致极耳受力不均匀,使极耳揉平面很容易产生翘曲,当极耳揉平面朝内翘曲导致太靠近隔膜时容易熔融隔膜,短路风险大,另外,极耳揉平面朝内或朝外的翘曲都会导致极耳揉平面与极柱的接触不均匀从而进一步导致焊接不均匀。
极耳揉平以及后续工作过程中可能由于部分位置应力过大而导致撕裂、脱落,可能造成短路等严重安全问题。
另外,由于全极耳的集流结构比传统极耳的重量更大,动力电池使用工况中常有震动工况,使得集流结构长久用下来由于不稳定而脱落,故需要加强集流结构的力学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增强了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能够防止极耳翘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包括:卷芯,所述卷芯的两端均具有极耳;第一集流组件,所述第一集流组件设于所述卷芯的一端;第二集流组件,所述第二集流组件设于所述卷芯的另一端,所述支撑盘的侧表面的一部分为斜面;其中,所述第二集流组件上延伸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集流组件相接触。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中,所述第二集流组件还包括压合盘,所述支撑盘位于所述压合盘和所述卷芯之间,一部分所述极耳伸入至所述支撑盘和所述压合盘之间,所述支撑盘与所述压合盘连接从而夹住所述极耳,且所述极耳同时与所述支撑盘和所述压合盘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中,所述支撑盘包括主体部和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卷芯延伸;由所述引导部的一端至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所述引导部的外表面逐渐收缩。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中,所述主体部的侧表面为弧面,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引导部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绝缘层,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盘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绝缘层,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中,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第一集流组件相接触。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中,所述支撑杆的中心轴和所述支撑盘的中心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中,所述支撑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卷芯的中心孔9内。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中,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的比为0.01:10~1:10。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中,所述支撑盘和所述压合盘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中,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聚苯醚、聚苯硫醚或聚醚醚酮。
分析可知,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本发明通过支撑盘和压合盘能够有效地防止极耳揉平面产生翘曲,通过支撑杆使电池的力学结构更加稳定,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盘和压合盘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卷芯;2、支撑盘;201、主体部;202、引导部;3、压合盘;4、支撑杆;5、绝缘层;6、第一集流组件;7、第二集流组件;8、支撑机构;9、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示例通过本发明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发明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所附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详细描述使用了数字和字母标记来指代附图中的特征。附图和描述中的相似或类似标记的已经用于指代本发明的相似或类似的部分。如本文所用的那样,用语“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等可互换地使用,以将一个构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且不旨在表示单独构件的位置或重要性。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包括:卷芯1,卷芯1的两端均具有极耳;第一集流组件6,第一集流组件6设于卷芯1的一端;第二集流组件7,第二集流组件7设于卷芯1的另一端,支撑盘2的侧表面的一部分为斜面;其中,第二集流组件7上延伸有支撑机构8,支撑机构8与第一集流组件6相接触,第二集流组件7的一部分为斜面,从而使极耳能够更加顺滑的与第二集流组件7相接触,避免了极耳出现应力过大而断裂脱落的现象,并且极耳与第二集流组件7接触紧密,接触面积小,从而降低电池的阻抗。
优选地,第二集流组件7还包括压合盘3,支撑盘2位于压合盘3和卷芯1之间,一部分极耳伸入至支撑盘2和压合盘3之间,支撑盘2与压合盘3连接从而夹住极耳,且极耳同时与支撑盘2和压合盘3连接。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单一极耳揉平动作带来的极耳揉平面翘曲、焊接部件力学不稳等问题。支撑盘2在本发明中起到了支撑极耳和压合盘3的作用,压合盘3则用于和支撑盘2共同固定住极耳。支撑结构对支撑盘2形成支撑,使得支撑盘2能够更好地对压合盘3形成支撑,通过支撑盘2、压合盘3和支撑结构,最终使得极耳焊接时的有效接触面积大且力学结构稳定,另外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卷芯1中心孔9的位置为中空结构,本发明通过支撑机构8提供了力学支撑,可以耐循环过充中膨胀,力学结构更稳定、循环寿命更长。
优选地,支撑盘2包括主体部201和引导部202,引导部202的一端与主体部201连接,引导部202的另一端向卷芯1延伸;由引导部202的一端至引导部202的另一端,引导部202的外表面逐渐收缩,引导部202整体呈现为凸形,凸形的引导部202能够引导极耳向上延伸,并且通过引导部202也能够控制极耳的弯折角度,从而使极耳以较小的弯折角度弯折,降低极耳断裂的可能性,提升极耳与引导部202的贴合效果。
优选地,主体部201的侧表面为弧面,主体部201与引导部202平滑过渡,引导部202与主体部201平滑过渡够进一步的降低极耳的弯折角度,从而进一步降低极耳断裂的可能。
优选地,支撑机构8包括支撑杆4和绝缘层5,支撑杆4的一端与支撑盘2连接,支撑杆4的另一端设有绝缘层5,支撑杆4通过绝缘层5与第一集流组件6相接触,绝缘层5具有耐高温和微弹性的特点。绝缘层5是防止一个电极的集流结构和另一个电极的部件形成短路。由于本发明的第一集流组件6和第二集流组件7在使用时的电流很大,可能熔融胶体材质,所以绝缘层5的材质可以选用耐高温的高分子材料比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亚胺(PI)、聚苯醚(PPO/PPE)、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并且因为绝缘层5微弹性,可以起到力学缓冲作用(类似于弹簧原理),这种软连接可以避免支撑杆4和正极集流结构接触时造成破坏。
优选地,支撑杆4的中心轴和支撑盘2的中心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支撑杆4的中心轴和支撑盘2的中心轴位于通一条直线上能够提高支撑杆4和支撑盘2整体的力学稳定性。
优选地,支撑杆4的一部分位于卷芯1的中心孔9内,将支撑杆4的一部分伸入至中心孔9中能够有效地利用电池的内部空间,在不影响电池已有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电池整体的力学结构。
优选地,绝缘层5的厚度与支撑杆4的长度的比为0.01:10~1:10。
优选地,支撑盘2和压合盘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支撑盘2和压合盘3能够有效地防止极耳揉平面产生翘曲,极大地降低了极耳揉平后发生翘曲的可能;
通过支撑杆4使电池的整体力学结构更稳定,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支撑杆4的最下端是绝缘层5,绝缘层5耐高温,并具有微弹性,从而避免第一集流组件6和第二集流组件7出现短路,并且由于绝缘层5自身的微弹性形成了力学缓冲连接作用,增强了电池的可制造性;
通过引导部202使极耳能够更加顺滑的与第二集流组件7相接触,避免了极耳出现断裂脱落的现象,并且极耳与第二集流组件7接触紧密,接触面积小,从而降低电池的阻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芯,所述卷芯的两端均具有极耳;
第一集流组件,所述第一集流组件设于所述卷芯的一端;
第二集流组件,所述第二集流组件设于所述卷芯的另一端,所述支撑盘的侧表面的一部分为斜面;
其中,所述第二集流组件上延伸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集流组件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组件还包括压合盘,所述支撑盘位于所述压合盘和所述卷芯之间,一部分所述极耳伸入至所述支撑盘和所述压合盘之间,所述支撑盘与所述压合盘连接从而夹住所述极耳,且所述极耳同时与所述支撑盘和所述压合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包括主体部和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卷芯延伸;
由所述引导部的一端至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所述引导部的外表面逐渐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侧表面为弧面,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引导部平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绝缘层,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盘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绝缘层,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第一集流组件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中心轴和所述支撑盘的中心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卷芯的中心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的比为0.01:10~1:1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和所述压合盘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聚苯醚、聚苯硫醚或聚醚醚酮。
CN202210614537.1A 2022-05-28 2022-05-28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Active CN115084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4537.1A CN115084538B (zh) 2022-05-28 2022-05-28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4537.1A CN115084538B (zh) 2022-05-28 2022-05-28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4538A true CN115084538A (zh) 2022-09-20
CN115084538B CN115084538B (zh) 2023-03-10

Family

ID=83248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4537.1A Active CN115084538B (zh) 2022-05-28 2022-05-28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453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0148A (ja) * 2001-03-13 2002-09-20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円筒密閉型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209133592U (zh) * 2018-11-13 2019-07-19 深圳市天时伟业新能源有限公司 极耳热封装置
US20210265621A1 (en) * 2018-06-22 2021-08-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sitive electrode
CN113851737A (zh) * 2021-08-26 2021-12-2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0148A (ja) * 2001-03-13 2002-09-20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円筒密閉型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US20210265621A1 (en) * 2018-06-22 2021-08-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sitive electrode
CN209133592U (zh) * 2018-11-13 2019-07-19 深圳市天时伟业新能源有限公司 极耳热封装置
CN113851737A (zh) * 2021-08-26 2021-12-2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4538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7628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JP2006302736A (ja) 円筒形電池
CN11508453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CN11503658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CN11513303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CN115000635A (zh) 一种辅助电池极耳揉平的集流盘
CN101515679A (zh) 一种连接器插针
CN220672809U (zh) 一种新型极耳、极片及电池
CN11506484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CN11513322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CN11505111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CN201000799Y (zh) 一种热敏电阻
CN1245774C (zh) 锂电池
CN220253166U (zh) 一种熔断器
CN219696675U (zh) 一种改善短路失效的电芯和锂电池
CN209947961U (zh) 一种可防止极片断裂的电芯
CN220509912U (zh) 一种防变形的树脂极柱
CN220324661U (zh) 电池引脚、盖板结构、单体电池、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08511262A (zh) 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
CN212032966U (zh) 一种小型插拔断路器
CN219350137U (zh) 一种熔断器
CN218783202U (zh) 极片及电芯
CN208954926U (zh) 一种高分断的保护元件
CN216871826U (zh) 一种高压开关导电件触头座
CN220324374U (zh) 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 Chuneng Avenue, Lingang Economic Zone,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51

Patentee after: Chuneng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51 No. 1, Longyang Third Road, Hany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uneng new ener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