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9434A -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9434A
CN115079434A CN202210806024.0A CN202210806024A CN115079434A CN 115079434 A CN115079434 A CN 115079434A CN 202210806024 A CN202210806024 A CN 202210806024A CN 115079434 A CN115079434 A CN 115079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backlight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60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江波
张晶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60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9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9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94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中,包括背光源、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其中,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分别设置于背光源的两侧。其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不仅包括2D显示面板,还包括3D显示面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用于2D显示,也可以用于3D显示。其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分别设置于背光源的两侧,因此2D显示面板不会影响3D显示面板的显示,且3D显示面板不会影响2D显示面板的显示。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同一个显示装置上,可以兼容2D显示和3D显示,使其互不影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当前显示产业的发展浪潮下,越来越多的新型显示技术被开发出来并迅速投入商用。例如业已十分成熟的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技术和硬屏主动矩阵有机光二极管(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技术,正处在蓬勃发展中的柔性AMOLED技术和迷你液晶显示(Mini-Liquid Crystal Display,Mini-LED)、微型液晶显示(Micro-Liquid Crystal Display,Micro-LED)等技术。针对上述多种显示技术,也有越来越多的自显示形态和应用被开发出来。例如柔性屏、透明屏等。针对这些新的形态,出现了折叠、环绕、3D显示、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多种应用方式。这其中,折叠经过各大终端品牌商的推动已逐渐越来越成为潮流,对着像素密度和尺寸的进一步提升,沉寂了一小段时间的3D显示,尤其是裸眼3D显示以其可以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和至高的视觉享受等特点又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其中,由于全息影响技术尚不成熟,目前的3D显示主要利用二维显示屏幕在人左右眼形成不同的图像,以产生视差,使得人眼产生3D感,从原理角度来说,其分辨率(时空间)至少需要提升一倍,实际上3D显示同样需要较宽广的视角,3D显示器在设计上需要设计多个视点,即同时显示多个视差图以满足角度需求,或搭载人眼追踪技术牺牲分辨率以扩大视角。以上导致了2D、3D在同一个装置上的显示兼容性不佳。
因此,如何提高2D显示和3D显示在同一个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兼容性是现有面板厂家需要努力攻克的难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解决2D显示和3D显示在同一个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兼容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2D显示面板,所述2D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第一面上;
3D显示面板,所述3D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第二面上。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背光源、反射板以及第二子背光源;其中,第一子背光源位于所述2D显示面板靠近所述3D显示面板的一面上,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第一子背光源靠近所述3D显示面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子背光源位于所述反射板靠近所述3D显示面板的一面上。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子背光源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子背光源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同一侧。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以及第二侧,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第二侧。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子背光源包括第三导光板以及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成矩阵阵列排布,且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三导光板靠近所述3D显示面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子背光源包括第四导光板以及多个第四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成矩阵阵列排布,且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四导光板远离所述3D显示面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源还包括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位于所述第一子背光源以及所述第二子背光源之间。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与所述2D显示面板以及所述3D显示面板均连接。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3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以及3D透镜层,所述3D透镜层设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通讯模块以及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显示装置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中,包括背光源、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其中,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分别设置于背光源的两侧。其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不仅包括2D显示面板,还包括3D显示面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用于2D显示,也可以用于3D显示。其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分别设置于背光源的两侧,因此2D显示面板不会影响3D显示面板的显示,且3D显示面板不会影响2D显示面板的显示。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同一个显示装置上,可以兼容2D显示和3D显示,使其互不影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包括背光源101、2D显示面板102以及3D显示面板103。背光源1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01c以及第二面101d。2D显示面板102设置于背光源101的第一面101c上,3D显示面板103设置于背光源101的第二面101d上。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背光源101位于2D显示面板102以及3D显示面板103之间,背光源101用于给2D显示面板102以及3D显示面板103提供背光,以使2D显示面板102以及3D显示面板103正常显示。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其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不仅包括2D显示面板102,还包括3D显示面板103。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可以用于2D显示,也可以用于3D显示。
其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2D显示面板102以及3D显示面板103分别设置于背光源101的两侧。因此,当显示装置10需要实现2D显示时,背光源101给2D显示面板102提供背光。光线由背光源101射向2D显示面板102,并经2D显示面板102射出,从而实现2D显示。在此过程中,并没有经过3D显示面板103。因此,3D显示面板103不会影响2D显示面板102的显示。同理,当显示装置10需要实现3D显示时,背光源101给3D显示面板103提供背光。光线由背光源101射向3D显示面板103,并经3D显示面板103射出,从而实现3D显示。在此过程中,并没有经过2D显示面板102。因此,2D显示面板102不会影响3D显示面板103的显示。
因此,综上所述,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在同一个显示装置10上,可以兼容2D显示和3D显示,使其互不影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3D显示面板103包括显示模组1031以及3D透镜层1032,3D透镜层1032设于显示模组1031的出光面。具体地,显示模组1031包括多个成矩阵排布的像素。3D透镜层1032为多个彼此相连的凸透镜,且凸透镜的凸面远离背光源101。其中,3D透镜层1032用于改变显示模组1031出射的光线的角度,从而可以实现3D显示。
另外,3D显示面板103还可以采用狭缝、指向性发光或指向性背光等方式来实现3D显示。具体地,可以通过柱镜光栅,狭缝光栅,纳米光栅或液晶狭缝和液晶光栅来实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2D显示面板102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显示面板结构,包括多个成矩阵排布的像素,可以用于实现2D显示。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与图1提供的显示装置10的区别在于:背光源10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背光源1011、反射板1012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其中,第一子背光源1011位于2D显示面板102靠近3D显示面板103的一面上。反射板1012位于第一子背光源1011靠近3D显示面板103的一面上。第二子背光源1013位于反射板1012靠近3D显示面板103的一面上。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背光源101包括两个背光源,即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其中,第一子背光源1011用于给2D显示面板102提供背光,第二子背光源1013用于给3D显示面板103提供背光。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之间设置反射板1012,可以反射第一子背光源1011射向第二子背光源1013的光线,还可以反射第二子背光源1013射向第一子背光源1011的光线。从而可以避免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实现2D显示时,由于第一子背光源1011发出的光线会经过3D显示面板103射出,从而导致3D显示面板103也会显示。同理,还可以避免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实现3D显示时,由于第二子背光源1013发出的光线会经过2D显示面板102射出,从而导致2D显示面板102也会显示。从而可以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实现显示时,可以自由切换2D显示以及3D显示。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反射板1012的主要结构为镀铝或银的一层塑料薄膜。具体地,可以将反射板1012镀在背光源101本身的金属外壳内侧,或者背光源101本身的塑料外壳内部,从而可以尽可能地减薄显示装置10的厚度。当然,为了提高反射效果,反射板1012也可以设置为金属层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与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10的区别在于:第一子背光源1011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1011a以及第一导光板1011b。第一发光二极管1011a位于第一导光板1011b的一侧。第二子背光源1013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1013a以及第二导光板1013b。第二发光二极管1013a位于第二导光板1013b的一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均采用的侧入式背光。当采用侧入式背光时,第一发光二极管1011a位于第一子背光源1011侧边,且第二发光二极管1013a位于第二子背光源1013侧边。从而可以降低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的厚度,且可以降低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的制程难度,有助于降低显示装置10的制作成本。
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1011a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13a设置于背光源101的同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发光二极管1011a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13a设置于背光源101的同一侧,可以降低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的制程难度,有助于降低显示装置10的制作成本。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二极管1011a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13a均呈带状设置。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与图3提供的显示装置10的区别在于:背光源1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01a以及第二侧101b。第一发光二极管1011a设置于背光源101的第一侧101a。第二发光二极管1013a设置于背光源101的第二侧101b。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发光二极管1011a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1013a。分别设置在背光源101相对的两侧。可以避免第一发光二极管1011a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1013a在发光时相互影响,提高在同一个显示装置10上,2D显示与3D显示的兼容性,有助于提升显示装置10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与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10的区别在于:第一子背光源1011包括第三导光板1011c以及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1011d。第三发光二极管1011d成矩阵阵列排布,且第三发光二极管1011d位于第三导光板1011c靠近3D显示面板103的一面上。第二子背光源1013包括第四导光板1013c以及多个第四发光二极管1013d。第四发光二极管1013d成矩阵阵列排布,且第四发光二极管1013d位于第四导光板1013c远离3D显示面板103的一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均采用的直下式背光,从而提升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发出光线的均匀性,从而可以提升2D显示面板102以及3D显示面板103显示的均匀性,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6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与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区别在于:背光源101还包括散热层1014,散热层1014位于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之间。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101采用双向背光。因此,与现有的背光源相比,散发出的热量更多。因此,通过在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之间设置散热层1014,在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发光时,可以更好地散去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的热量,避免第一子背光源1011以及第二子背光源1013因过热而损坏,或者因过热而影响其发光效率,从而可以提升显示装置10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7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与图1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区别在于:显示装置10还包括翻转结构104,翻转结构104与2D显示面板102以及3D显示面板103均连接。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翻转结构104,可以在用户想观看3D显示时,将3D显示面板103的出光面正对用户,在用户想观看2D显示时,将2D显示面板102的出光面正对用户,当然,还可以将2D显示面板102的出光面以及3D显示面板103的出光面均正对用户,使用户可以同时观看2D显示以及3D显示,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包括背光源、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其中,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分别设置于背光源的两侧。其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不仅包括2D显示面板,还包括3D显示面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用于2D显示,也可以用于3D显示。其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分别设置于背光源的两侧,因此2D显示面板不会影响3D显示面板的显示,且3D显示面板不会影响2D显示面板的显示。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同一个显示装置上,可以兼容2D显示和3D显示,使其互不影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包括显示装置10以及通讯模块20。显示装置10与通讯模块20连接。其中,上述实施例已经对显示装置10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显示装置10不做过多赘述。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移动终端100的类型,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以为智能手机(smartphone)、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移动电话(mobile phone)、视频电话机、电子书阅读器(e-book reader)、台式计算机(desktop PC)、手提电脑(laptop PC)、上网本(netbook computer)、工作站(workstation)、服务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ultimediaplayer)、MP3播放器、移动医疗机器、照相机、游戏机、数码相机、车载导航仪、电子广告牌、自动取款机或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包括背光源、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其中,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分别设置于背光源的两侧。其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不仅包括2D显示面板,还包括3D显示面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用于2D显示,也可以用于3D显示。其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2D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面板分别设置于背光源的两侧,因此2D显示面板不会影响3D显示面板的显示,且3D显示面板不会影响2D显示面板的显示。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同一个显示装置上,可以兼容2D显示和3D显示,使其互不影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2D显示面板,所述2D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第一面上;
3D显示面板,所述3D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第二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背光源、反射板以及第二子背光源;其中,第一子背光源位于所述2D显示面板靠近所述3D显示面板的一面上,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第一子背光源靠近所述3D显示面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子背光源位于所述反射板靠近所述3D显示面板的一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背光源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子背光源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以及第二侧,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第二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背光源包括第三导光板以及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成矩阵阵列排布,且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三导光板靠近所述3D显示面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子背光源包括第四导光板以及多个第四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成矩阵阵列排布,且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四导光板远离所述3D显示面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位于所述第一子背光源以及所述第二子背光源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与所述2D显示面板以及所述3D显示面板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以及3D透镜层,所述3D透镜层设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讯模块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显示装置连接。
CN202210806024.0A 2022-07-08 2022-07-08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50794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6024.0A CN115079434A (zh) 2022-07-08 2022-07-08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6024.0A CN115079434A (zh) 2022-07-08 2022-07-08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9434A true CN115079434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9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6024.0A Pending CN115079434A (zh) 2022-07-08 2022-07-08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9434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305A (zh) * 2014-01-03 2014-03-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CN203595872U (zh) * 2013-11-21 2014-05-1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双屏显示装置
CN104765157A (zh) * 2015-05-06 2015-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105264425A (zh) * 2013-06-03 2016-01-20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多视图显示设备
CN105629541A (zh) * 2015-12-30 2016-06-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
CN107085259A (zh) * 2017-06-06 2017-08-2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340638A (zh) * 2017-08-09 2017-11-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282576A (zh) * 2017-01-05 2018-07-13 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背光源的控制方法
CN109613738A (zh) * 2019-02-26 2019-04-12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及显示装置
CN114545649A (zh) * 2020-11-24 2022-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4425A (zh) * 2013-06-03 2016-01-20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多视图显示设备
CN203595872U (zh) * 2013-11-21 2014-05-1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双屏显示装置
CN103676305A (zh) * 2014-01-03 2014-03-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CN104765157A (zh) * 2015-05-06 2015-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105629541A (zh) * 2015-12-30 2016-06-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
CN108282576A (zh) * 2017-01-05 2018-07-13 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背光源的控制方法
CN107085259A (zh) * 2017-06-06 2017-08-2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340638A (zh) * 2017-08-09 2017-11-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613738A (zh) * 2019-02-26 2019-04-12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及显示装置
CN114545649A (zh) * 2020-11-24 2022-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6032B2 (en) Scanning display systems with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CN107924059B (zh) 在头戴式显示器中显示双眼重叠图像
US10712569B2 (en) Technologies for efficient head-mounted display with pancake lenses
CN105511181B (zh) 窄边框平板显示器
US1012020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244456A1 (en) Display modul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apparatus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cross-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s
US10535319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images in rotated display regions of display screens
CN205982840U (zh) 真三维全息显示头戴式可视设备
CN106097895A (zh) 显示单元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WO2015130996A1 (en) A display interposing a physical object within a 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space
CN107003563A (zh) 定向背光源
US10983347B2 (en)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
CN110376802A (zh) 具有低区域可视性的薄型二维调光背光
CN109188803B (zh) 一种3d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323611U (zh) 一种高亮度增强现实3d显示装置
US20230204949A1 (en) Color-selective effective focal length optics
CN115079434A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180013591A (ko) 가상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헤드 마운티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1426960U (zh) 一种透明显示器及一种显示***
CN212230433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241820A1 (zh) 显示装置
KR101243552B1 (ko) 3차원 영상 표시장치
CN213659140U (zh) 显示装置
US2023008939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831061B1 (en) Gradient backlight illumin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