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7304A - 智能驱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驱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7304A
CN115077304A CN202210745212.7A CN202210745212A CN115077304A CN 115077304 A CN115077304 A CN 115077304A CN 202210745212 A CN202210745212 A CN 202210745212A CN 115077304 A CN115077304 A CN 115077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intelligent
gear
hous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52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理想
郭三学
王明用
王开懂
刘铭
谢建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g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ng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ng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ng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452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7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7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7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3/00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2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2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with approximately constant height, e.g. with constant length of column or of le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3/00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H13/0043Directed energy weapons, i.e. devices that direct a beam of high energy content toward a target for incapacitating or destroying the target
    • F41H13/005Directed energy weapons, i.e. devices that direct a beam of high energy content toward a target for incapacitating or destroying the target the high-energy beam being a laser b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3/00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H13/0043Directed energy weapons, i.e. devices that direct a beam of high energy content toward a target for incapacitating or destroying the target
    • F41H13/0081Directed energy weapons, i.e. devices that direct a beam of high energy content toward a target for incapacitating or destroying the target the high-energy beam being acoustic, e.g. sonic, infrasonic or ultrason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3/00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H13/0043Directed energy weapons, i.e. devices that direct a beam of high energy content toward a target for incapacitating or destroying the target
    • F41H13/0087Directed energy weapons, i.e. devices that direct a beam of high energy content toward a target for incapacitating or destroying the target the high-energy beam being a bright light, e.g. for dazzling or blind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驱散装置,该智能驱散装置包括底座、壳体、探测器、信号发射器和第一转动组件。其中,壳体设于底座上,壳体与底座中的一个设有第一通孔。探测器设于壳体上,探测器用于探测防护区内的可疑对象。信号发射器设于壳体上,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出驱散信号。第一转动组件用于带动壳体相对底座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第一转轴固定于壳体与底座中的一个,第一齿轮固定于壳体与底座中的另一个,且第一齿轮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转轴啮合连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驱散装置,能够实现智能驱散装置实时跟踪可疑对象的设计目的。

Description

智能驱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驱散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驱散装置是用于驱散进入防护区内的可疑对象的装置,当智能驱散装置扫描到有可疑对象侵入防护区时,智能驱散装置会发出驱散信号以将可疑人员驱离防护区。为实现智能驱散装置实时跟进可疑对象是否退出防护区的目的,需保证智能驱散装置能够跟随可疑对象的移动而移动。然而,由于智能驱散装置整体比较笨重,导致上述目的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驱散装置,能够实现智能驱散装置实时跟踪可疑对象的设计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驱散装置,该智能驱散装置用于发出驱散信号以驱散侵入防护区内的可疑对象,所述智能驱散装置包括:
底座;
壳体,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中的一个设有第一通孔;
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防护区内的所述可疑对象;
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出所述驱散信号;以及
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底座沿第一轴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且所述第一齿轮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啮合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具有多个第一锯齿,所述第一锯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接触面为第一弧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相对所述底座绕所述第一轴向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侧壁部,所述主体部可活动连接于所述侧壁部,所述信号发射器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探测器设于所述主体部或所述侧壁部,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侧壁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驱散装置还包括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主体部相对所述底座绕第二轴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
所述侧板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齿轮均固定于所述侧板上,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具有多个第二锯齿,所述第二锯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接触面为第二弧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相对所述底座绕所述第二轴向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90°~9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驱散装置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转盘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中的一者,所述转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器为摄像机、雷达和红外探测器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驱散装置,该智能驱散装置通过设置探测器探测防护区内的情况,当探测器探测到防护区内有可疑对象侵入时,信号发射器会发出驱散信号以将可疑对象驱离防护区。此外,本申请还通过设置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的第一转动组件,其中,第一转轴固定于壳体和底座中的一个,第一齿轮固定于壳体和底座中的另一个,且第一齿轮穿过设于壳体或底座的第一通孔,并与第一转轴啮合连接,使得当第一转轴固定于壳体时,第一转轴能够相对第一齿轮的外周转动,或者当第一转轴固定于底座时,使得第一转轴能够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笨重的壳体相对底座沿第一轴向转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设于壳体上的探测器能够跟随可疑对象的移动而移动,以实现智能驱散装置实时跟踪可疑对象的目的,还能够使得设于壳体上的信号发射器能够对准可疑对象,从而保证驱散信号的强度足以将可疑对象驱离防护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驱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驱散装置的第一转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驱散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的A区域的放大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智能驱散装置;11、底座;12、壳体;121、主体部;122、侧壁部;1221、底板;1222、侧板;13、探测器;14、信号发射器;141、发声件;142、照明灯;143、激光灯;144、补光灯;15、第一转动组件;151、第一转轴;152、第一齿轮;1521、第一锯齿;1522、第一弧面;16、第一通孔;17、第一电机;18、转盘;19、第二转动组件;191、第二转轴;192、第二齿轮;1921、第二锯齿;1922、第二弧面;20、加强肋;21、第二通孔;22、第二电机;z、第一轴向;y、第二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驱散装置,该智能驱散装置100用于发出驱散信号以驱散侵入防护区内的可疑对象。具体地,智能驱散装置100包括底座11、壳体12、探测器13、信号发射器14和第一转动组件15。其中,壳体12设于底座11上,壳体12与底座11中的一个设有第一通孔16,也即壳体12上设有第一通孔16或者底座11上设有第一通孔16。探测器13设于壳体12上,探测器13用于探测防护区内的可疑对象。信号发射器14设于壳体12上,信号发射器14用于发出驱散信号。第一转动组件15用于带动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第一转动组件15包括第一转轴151和第一齿轮152,第一转轴151固定于壳体12与底座11中的一个,第一齿轮152固定于壳体12与底座11中的另一个,且第一齿轮152穿过第一通孔16与第一转轴151啮合连接。举例来说,当第一转轴151固定于壳体12时,第一齿轮152则固定于底座11上;当第一转轴151固定于底座11时,第一齿轮152则固定于壳体1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驱散装置100通过设置探测器13探测防护区内的情况,当探测器13探测到防护区内有可疑对象侵入时,信号发射器14会发出驱散信号以将可疑对象驱离防护区。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驱散装置100还通过设置包括第一转轴151和第一齿轮152的第一转动组件15,其中,第一转轴151固定于壳体12和底座11中的一个,第一齿轮152固定于壳体12和底座11中的另一个,且第一齿轮152穿过设于壳体12或底座11的第一通孔16,并与第一转轴151啮合连接,使得当第一转轴151固定于壳体12时,第一转轴151能够相对第一齿轮152的外周转动,或者当第一转轴151固定于底座11时,使得第一转轴151能够带动第一齿轮152转动,从而带动笨重的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设于壳体12上探测器13能够跟随可疑对象的移动而移动,以实现智能驱散装置100实时跟踪可疑对象的设计目的,还能够使得设于壳体12上的信号发射器14能够对准可疑对象,从而保证驱散信号的强度足以将可疑对象驱离防护区。
为便于说明,以下将以第一转轴151固定于壳体12上,第一齿轮152固定于底座11上,第一通孔16设于壳体12上的方式对智能驱散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一轴向z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例如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一轴向z的转动角度为0°、60°、120°、180°、240°、300°或360°等。也即,壳体12可以相对底座11绕第一轴向z转动任意角度,这样不管可疑人员处于防护区的哪个位置,都能够保证智能驱散装置100可以通过转动壳体12,使得设置于壳体12上的探测器13和信号发射器14能够对准处于任意位置处的可疑对象,从而保证智能驱散装置100能够追踪处于任意位置的可疑对象以及确保信号发射器14发出的驱散信号的强度足以将可疑对象驱离防护区。
由于第一转轴151在相对第一齿轮152的外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转轴151可能脱离第一齿轮152,使得第一转轴151出现打滑的现象,也即使得第一转轴151无法绕第一齿轮152的外周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轴151无法带动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一轴向z转动。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52具有多个第一锯齿1521,第一锯齿1521与第一转轴151的接触面为第一弧面1522。通过将第一锯齿1521与第一转轴151的接触面设计为弧面,能够使得第一转轴151与第一齿轮152的啮合效果更好,从而降低第一转轴151脱离第一齿轮152的概率,进而降低因第一转轴151脱离第一齿轮152而影响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一轴向z转动的概率。
进一步地,第一弧面1522的弧度与第一转轴151的外周面的弧度相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弧面1522由无数条弧度相等的弧线组成,其中,第一弧面1522的弧度是指组成第一弧面1522的弧线的弧度,而第一弧面1522的弧度与第一转轴151的外周面的弧度相等指组成第一弧面1522的弧线的弧度与第一转轴151的外周面的弧度相等。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弧面1522与第一转轴151的外周面完全贴合,能够提高第一滚轴与第一齿轮152的啮合度,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第一转轴151脱离第一齿轮152的概率。
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驱散装置100还包括第一电机17,该第一电机17与第一转动组件15电连接,即第一电机17与第一转轴151电连接,以向第一转轴151提供动力,从而使得第一转轴151能够相对第一齿轮152的外周转动,或者使得第一转轴151能够带动第一齿轮152转动,从而带动笨重的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
由于壳体12的重量较重,其一般超过130kg,若想实现第一转动组件15带动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的目的,要求第一电机17具有较大的功率。因此,为降低对第一电机17的功率要求,从而降低智能驱散装置100的成本,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驱散装置100还包括转盘18,转盘18设于底座11与壳体12之间,转盘18可活动连接于底座11和壳体12中的一者,转盘18固定连接于底座11和壳体12中的另一者。也即是说,当转盘18可活动连接于底座11时,转盘18固定于壳体12上;当转盘18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时,转盘18固定连接于底座11上。这样,当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一轴向z转动时,壳体12与转盘18之间的摩擦力或者底座11与转盘18之间的摩擦力会小于壳体12与底座11直接接触时壳体12与底座11之间的摩擦力,不仅有利于降低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时壳体12和底座11的磨损,还有利于降低对连接第一转动组件15的第一电机17的功率要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转盘18与壳体12或底座11接触的一侧设有润滑油,例如,当转盘18可活动连接于底座11时,转盘18与底座11接触的一侧设有润滑油,这样可以减少转盘18相对底座11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对第一电机17的功率要求以及降低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时底座11的磨损;当转盘18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时,转盘18与壳体12接触的一侧设有润滑油,这样可以减少壳体12相对转盘18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对第一电机17的功率要求以及降低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时壳体12的磨损。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转盘18与壳体12或底座11接触的一侧设有滚珠,例如,当转盘18可活动连接于底座11时,转盘18与底座11接触的一侧设有滚珠,滚珠可以将转盘18与底座11之间的摩擦关系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这样可以减少转盘18相对底座11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对第一电机17的功率要求以及降低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时底座11的磨损;当转盘18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时,转盘18与壳体12接触的一侧设有滚珠,滚珠可以将壳体12与转盘18之间的摩擦关系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这样可以减少壳体12相对转盘18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对第一电机17的功率要求以及降低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时壳体12的磨损。
前述的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可以理解为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水平方向所在的平面转动。由于扫探测器13的视场角和信号发射器14发出的驱散信号的传输角度是有限的,因此,探测器13可能无法探测到位于探测器13盲角处的可疑对象,例如探测器13无法探测到靠近地面且距离智能驱散装置100较近的区域,又或者无法探测到处于较高位置处的可疑对象。同理,信号发射器14可能无法对位于信号发射器14盲角处的可疑对象发射驱散信号,例如信号发射器14无法对靠近地面且距离智能驱散装置100较近的可疑对象发出驱散信号,又或者无法对处于较高位置处的可疑对象发出驱散信号。因此,为降低智能驱散装置100的监控盲点,需实现壳体12能够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转动的设计目的,其中,第二轴向y垂直于第一轴向z,也即,第二轴向y可以理解为壳体12相对底座11沿竖直方向所在的平面转动。
请参阅图3和图4,为实现前述设计目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驱散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转动组件19,第二转动组件19用于带动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转动。
具体地,为合理地布置第一转动组件15和第二转动组件19的位置,以使得第一转动组件15能够带动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一轴向z转动,第二转动组件19能够带动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转动,壳体12包括主体部121和侧壁部122,主体部121可活动连接于侧壁部122,以使得主体部121能相对侧壁部122绕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实现主体部121相对底座11绕第二方向转动,进而实现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二方向转动的目的。其中,信号发射器14设于主体部121,以使得信号发射器14能够随着主体部121相对侧壁部122的位置变化而对不同位置的可疑对象发出驱散信号。探测器13设于主体部121或侧壁部122,当探测器13设于主体部121时,使得探测器13能够随着主体部121相对侧壁部122的位置变化而对防护区内的不同位置进行扫描,从而降低智能驱散装置100的扫描盲点。第一转轴151或第一齿轮152设于侧壁部122,即当第一转轴151设于壳体12时,第一转轴151设于侧壁部122;当第一齿轮152设于壳体12时,第一齿轮152设于侧壁部122。第二转动组件19设于侧壁部122上,以实现带动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转动的设计目的。
进一步地,侧壁部122包括底板1221和设于底板1221上的侧板1222。其中,底板1221用于设置第一转轴151或第一齿轮152,以使得壳体12能够相对底座11沿第一轴向z转动,侧板1222用于设置第二转动组件19,以使壳体12能够相对底座11沿第二轴向y转动。
由于第二转动组件19的重量较大,为加强侧壁部122的结构强度,一些实施例中,侧板1222与底板122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肋20。通过在侧板1222与底板1221的连接处设置加强肋20,能够加强侧壁部122的结构强度,从而加强侧壁部122的结构强度,以使得侧壁部122能够承载前述第二转动组件19。
可选地,加强肋2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者多个。当加强肋20的数量为多个时,相邻的加强肋20之间会形成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用于放置连接第二转动组件19的线路,从而避免连接第二转动组件19的线路杂乱设置而影响第二转动组件19的正常工作。
一些实施例中,侧板1222与主体部12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通孔21,第二转动组件19包括第二转轴191和第二齿轮192,第二转轴191和第二齿轮192均固定于所述侧板1222上,且所述第二转轴191与第二齿轮192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92通过第二通孔21与主体部12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转动组件19能够实现第二转动组件19带动壳体12的主体部121相对底座11沿第二轴向y转动的设计目的。而将第二齿轮192通过第二通孔21与主体部121固定连接,这样,当第二转轴191转动时,第二转轴191可以带动第二齿轮19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192能够带动主体部121相对底座11沿第二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转轴191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转轴191可能脱离第二齿轮192,使得第二转轴191出现打滑的现象,也即使得第二转轴191无法带动第二齿轮19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191无法带动壳体12的主体部121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转动。因此,第二齿轮192具有多个第二锯齿1921,第二锯齿1921与第二转轴191的接触面为第二弧面1922。通过将第二锯齿1921与第二转轴191的接触面设计为弧面,能够使得第二转轴191与第二齿轮192的啮合效果更好,从而降低第二转轴191脱离第二齿轮192的概率,也即降低第二转轴191打滑的概率,进而降低因第二转轴191脱离第二齿轮192而影响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转动的概率。
更进一步地,第二弧面1922的弧度与第二转轴191的外周面的弧度相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弧面1922由无数条弧度相等的弧线组成,其中,第二弧面1922的弧度是指组成第二弧面1922的弧线的弧度,而第二弧面1922的弧度与第二转轴191的外周面的弧度相等指组成第二弧面1922的弧线的弧度与第二转轴191的外周面的弧度相等。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第二弧面1922与第二转轴191的外周面完全贴合,能够提高第二滚轴与第二齿轮192的啮合度,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第二转轴191脱离第二齿轮192的概率。
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2的主体部121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90°~90°,例如壳体12的主体部121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的转动角度可为-90°、-60°、-30°、0°、30°、60°或90°等。将主体部121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的转动幅度设计为-90°~90°,这样能够保证不管可疑人员位于防护区的高处或低处,设于主体部121上的信号发射器14均能对准可疑对象,从而保证驱散信号的强度足以将可疑对象驱离防护区。当探测器13设于主体部121上时,还能够保证探测器13能够对准位于防护区的高处或低处的可疑人员,从而降低智能驱散装置100的探测盲区。
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驱散装置100还包括第二电机22,该第二电机22与第二转动组件19电连接,即第二电机22与第二转轴191电连接,以向第二转轴191提供动力,从而使得第二转轴191能够带动第二齿轮192转动,从而带动主体部121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转动,进而实现壳体12相对底座11绕第二轴向y转动的设计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探测器13为摄像机、雷达和红外探测器中的至少一种,摄像机、雷达和红外探测器可设于壳体12的主体部121或侧壁部122上,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也即是说,探测器13可以是摄像机、雷达或者红外探测器,也可以是摄像机和雷达,或者是摄像机和红外探测器,或者是雷达和红外探测器,或者是摄像机、雷达和红外探测器。如果探测器13为摄像机,那么值班人员可根据摄像机拍摄到的防护区的画面来判断防护区内是否有可疑对象侵入;如果探测器13为雷达,那么智能驱散装置100可以通过雷达自动探测防护区内是否有可疑对象侵入,以提高智能驱散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如果探测器13为红外探测器,那么智能驱散装置100可以通过红外探测器自动探测防护区内是否有可疑人员或动物侵入。本实施例优选探测器13包括摄像机和雷达。这样,智能驱散装置100既能够通过雷达自动探测防护区内是否有可疑对象侵入,该可疑对象可为具有生命特征的人员或动物,也可以是没有生命特征的不明飞行物等,此外,这样设置还能便于值班人员通过摄像机拍摄到的防护区的画面,远程监控防护区的具体情况。
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14包括发声件141和/或照明灯142,即信号发射器14包括发声件141,或者信号发射器14包括照明灯142,又或者信号发射器14包括发声件141和照明灯142。发声件141用于发出声音信号,以警告侵入防护区的可疑对象离开防护区。照明灯142用于发出灯光信号,以将侵入防护区的可疑对象驱离防护区。
进一步地,信号发射器14还可包括激光灯143,激光灯143用于发出激光信号,以进一步加强驱散信号的强度,使得可疑对象感到不适而退出防护区。也即是说,当发声件141发出声音信号后,或者当照明灯142发出灯光信号后,或者当发声件141发出声音信号和照明灯142发出灯光信号后,可疑对象仍未退出防护区的情况下,激光灯143可发出激光信号以加强智能驱散装置100的驱散信号强度,以使可疑对象感到不适而退出防护区。
更进一步地,信号发射器14还包括补光灯144,补光灯144用于发出强光信号,以增强驱散信号的强度,使得可疑对象丧失继续入侵防护区的能力而退出防护区。也即是说,当激光灯143发出激光信号后,可疑对象仍未退出防护区的情况下,补光灯144可发出强光信号以进一步加强智能驱散装置100的驱散信号强度,以使可疑对象丧失继续入侵防护区的能力而退出防护区。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的声音信号、灯光信号、激光信号和强光信号均为非致命性信号。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驱散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智能驱散装置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智能驱散装置用于发出驱散信号以驱散侵入防护区内的可疑对象,所述智能驱散装置包括:
底座;
壳体,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中的一个设有第一通孔;
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防护区内的所述可疑对象;
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出所述驱散信号;以及
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底座沿第一轴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且所述第一齿轮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具有多个第一锯齿,所述第一锯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接触面为第一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相对所述底座绕所述第一轴向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侧壁部,所述主体部可活动连接于所述侧壁部,所述信号发射器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探测器设于所述主体部或所述侧壁部,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侧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驱散装置还包括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主体部相对所述底座绕第二轴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
所述侧板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齿轮均固定于所述侧板上,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具有多个第二锯齿,所述第二锯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接触面为第二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智能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相对所述底座绕所述第二轴向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90°~90°。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驱散装置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转盘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中的一者,所述转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驱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为摄像机、雷达和红外探测器中的至少一种。
CN202210745212.7A 2022-06-29 2022-06-29 智能驱散装置 Pending CN115077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5212.7A CN115077304A (zh) 2022-06-29 2022-06-29 智能驱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5212.7A CN115077304A (zh) 2022-06-29 2022-06-29 智能驱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7304A true CN115077304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5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5212.7A Pending CN115077304A (zh) 2022-06-29 2022-06-29 智能驱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730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16754A2 (en) * 2008-05-07 2009-11-11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screen turning apparatus
CN203702925U (zh) * 2014-03-12 2014-07-09 陈振保 用于自动化机械的刹车装置
CN107606418A (zh) * 2017-10-31 2018-01-19 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手可控的旋转机构及双按旋转机构
WO2018199088A1 (ja) * 2017-04-26 2018-11-01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11047805A (zh) * 2020-01-09 2020-04-21 福建和盛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立体监视技术的多功能光电探测装置
CN212431939U (zh) * 2020-04-30 2021-01-29 广州市声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声光驱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16754A2 (en) * 2008-05-07 2009-11-11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screen turning apparatus
CN203702925U (zh) * 2014-03-12 2014-07-09 陈振保 用于自动化机械的刹车装置
WO2018199088A1 (ja) * 2017-04-26 2018-11-01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07606418A (zh) * 2017-10-31 2018-01-19 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手可控的旋转机构及双按旋转机构
CN111047805A (zh) * 2020-01-09 2020-04-21 福建和盛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立体监视技术的多功能光电探测装置
CN212431939U (zh) * 2020-04-30 2021-01-29 广州市声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声光驱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96120U (zh) 声光定向驱散监视装置
JP5329855B2 (ja) 自動車の視覚支援モジュール
US20120120673A1 (en) Marine Spotlight
CN115077304A (zh) 智能驱散装置
US9022620B2 (en) Orientable tactical light
CN115100808A (zh) 声光智能驱散***
TWI636433B (zh) 太陽能電池單元驅動式之物體感測系統
CN111166235A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其离地传感器
CA3158695C (en) Visual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associated therewith
JP2017124809A (ja) 自律走行車両
JP6821180B2 (ja) 屋外設置型の照明器具
KR102271463B1 (ko) 역주행 차량 방지용 안전유닛
CN105731307B (zh) 一种指示叉车安全通过的照明装置
CN218122240U (zh) 一种扫描效果好的激光雷达
CN220962554U (zh) 一种防触电预警装置
CN214890943U (zh) 一种基于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工程车用led组合灯
KR101441606B1 (ko) 고휘도 led가 구비된 방범로봇
KR101010712B1 (ko) 슬립링
CN109435982B (zh) 一种长寿命、易操作的机车遥控装置
KR101937583B1 (ko) 레이저를 이용한 중장비 차량의 작업 반경 표시 장치
CN112977249A (zh) 具有内置传感器的灯、灯组件、盲区检测***和方法
KR102555982B1 (ko) 쓰레기 무단 투기 방지 장치
JP2007023459A (ja) 発光性ヘルメット
KR20200074720A (ko) 차량용 경광등
JP4034713B2 (ja) 電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