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5523A -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5523A
CN115035523A CN202210679114.8A CN202210679114A CN115035523A CN 115035523 A CN115035523 A CN 115035523A CN 202210679114 A CN202210679114 A CN 202210679114A CN 115035523 A CN115035523 A CN 115035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canning
check code
check
ident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91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浩
卞雪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91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55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5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552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1360 priority patent/WO202324124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2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e.g. by rescanning the patter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4Image acqui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haracter Discr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用于在扫描显示设备显示的待识别数据时,通过校验码对扫描数据进行校验,从而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率。该方法包括: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其中每次扫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本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本次的校验码,利用本次的校验码对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当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另一显示终端,并利用OCR(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Character Recognition)识别显示终端上显示的字符的场景下,与扫描文件、墙壁、植物等情况不同,扫描显示设备会受到各类环境因素影响,包括操作用户手抖导致扫描的图片不清晰;摄像头分辨率与显示设备分辨率差异产生的摩尔纹,使扫描的图片噪点较多;显示终端存在反光、倒影等光污染;显示设备本身发光不稳定。
由于上述各类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利用OCR识别显示的字符时,识别率较低,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用于在扫描显示设备显示的待识别数据时,通过校验码对扫描数据进行校验,从而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包括:
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
其中每次扫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本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本次的校验码,利用本次的校验码对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当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当校验未通过时继续扫描,直至利用下一次的校验码对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并确定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
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校验码:
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
其中所述预设校验算法是根据生成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的校验算法确定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个字符进行ASCII码转换后,进行预设进制的转换,得到转换数据;
利用所述转换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包括:
基于信息摘要算法或安全哈希算法,根据第一数据生成校验数据;
利用所述校验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的校验码对每次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比对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校验通过:
当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一致时,确定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的校验通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
对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像进行OCR识别,确定扫描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包括:
通过移动终端对显示设备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其中所述待识别数据是所述显示设备根据出厂信息生成的,所述待识别数据用于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防伪信息。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如下步骤:
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
其中每次扫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本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本次的校验码,利用本次的校验码对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当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还被配置为执行:
当校验未通过时继续扫描,直至利用下一次的校验码对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并确定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
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被配置为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校验码:
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
其中所述预设校验算法是根据生成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的校验算法确定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对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个字符进行ASCII码转换后,进行预设进制的转换,得到转换数据;
利用所述转换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基于信息摘要算法或安全哈希算法,根据第一数据生成校验数据;
利用所述校验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被配置为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的校验码对每次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比对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被配置为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校验通过:
当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一致时,确定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的校验通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被配置为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
对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像进行OCR识别,确定扫描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通过移动终端对显示设备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其中所述待识别数据是所述显示设备根据出厂信息生成的,所述待识别数据用于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防伪信息。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识别装置,包括:
扫描单元,用于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
校验单元,用于其中每次扫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本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本次的校验码,利用本次的校验码对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确定单元,用于当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当校验未通过时继续扫描,直至利用下一次的校验码对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并确定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
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校验码:
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
其中所述预设校验算法是根据生成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的校验算法确定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个字符进行ASCII码转换后,进行预设进制的转换,得到转换数据;
利用所述转换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信息摘要算法或安全哈希算法,根据第一数据生成校验数据;
利用所述校验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的校验码对每次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比对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校验通过:
当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一致时,确定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的校验通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
对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像进行OCR识别,确定扫描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扫描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移动终端对显示设备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其中所述待识别数据是所述显示设备根据出厂信息生成的,所述待识别数据用于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防伪信息。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识别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显示防伪标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扫描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CR识别的方法实施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识别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是指电子设备(例如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检查纸上打印的字符,通过检测暗、亮的模式确定其形状,然后用字符识别方法将形状翻译成计算机文字的过程。
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其中,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另一显示终端,并利用OCR(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识别显示终端上显示的字符的场景下,与扫描文件、墙壁、植物等情况不同,扫描显示设备会受到各类环境因素影响,需要说明的是,OCR允许计算机自动分析打印或手写的文档,并将文本数据准备成可编辑的格式,以便计算机进行有效处理。计算机如果像人眼一样识别各种文字、图案或样式,通常需要图像采集、预处理、分割、特征提取、训练模型、后处理等几个步骤。在图像质量高的情况下,OCR识别准确率一般可以达到95%以上,但在扫描显示设备显示的内容,并识别特定字符的场景下,比如利用手机扫描电脑屏幕上的字符进行识别时,容易受到各类环境因素影响,OCR识别率会下降。其中,各类环境因素包括操作用户手抖导致扫描的图片不清晰;摄像头分辨率与显示设备分辨率差异产生的摩尔纹,使扫描的图片噪点较多;显示终端存在反光、倒影等光污染;显示设备本身发光不稳定。由于上述各类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利用OCR识别显示的字符时,识别率较低,用户体验较差。另外,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另一显示终端的场景可以应用于显示屏的防伪检验,针对市场存在冒用一些拼接屏品牌的显示屏,目前没有设备查询工具,无法核验真假和查验设备出厂信息,所以可以应用于能生成并显示校验码的显示终端,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对显示校验码的显示终端进行防伪校验,保护品牌合法权益。
为了解决智能移动设备扫描并识别显示设备显示的字符时识别率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识别方法,通过校验码进行校验的方式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识别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引入校验码,通过对扫描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校验码的方式,利用校验码对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从而保证输出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的准确率,另外,由于本实施例在扫描并验证的过程中并不需要用户进行人工干预,因此能够自动实现对扫描数据的校验并输出的过程,整个过程用户无感知,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具体实施流程如下所示:
步骤100、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待识别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字符、文字、图像、二维码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其中字符包括数字、字母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过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待识别数据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数据和第一校验码,其中移动终端和显示设备提前约定第一数据和第一校验码的位置或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能够从扫描数据中区分出扫描到的第一数据和第一校验码。其中,第一校验码的位数小于第一数据的位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可以对待识别的数据进行多次扫描,扫描的次数是根据对第一数据的校验是否通过确定的,如果第一次扫描时,计算得到的校验码对第一数据的校验通过,则停止扫描,否则会继续进行扫描直至校验通过或扫描时长超出设定时长时停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
通过移动终端对显示设备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
其中,所述待识别数据是所述显示设备根据出厂信息生成的,所述待识别数据用于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防伪信息。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是配置有摄像单元,具有扫描功能的终端。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是指安装了Android、IOS智能操作***的移动设备,比如手机,且配置摄像头,并具备利用摄像头扫描文档、图片、显示屏显示的内容等能力。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是指配置显示屏,能进行显示的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对显示设备显示的防伪标识进行识别判断的场景,该场景下,显示设备会利用出厂信息(包括厂商信息、设备标识等信息)生成防伪码(即待识别数据),其中防伪码可以是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并将防伪码的最后两位作为校验位,将最后两位上的字符作为第一校验码,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显示防伪标识的示意图,当移动终端扫描显示设备显示的防伪码后,会根据除第一校验码以外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如果校验码和第一校验码一致,则说明显示设备是正品,如果不一致则可以持续扫描,当预设时间内再次确定生成的校验码和第一校验码一致时,则说明显示设备是正品,如果超出预设时间仍未校验通过,则说明该显示设备是伪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移动终端安装APP程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扫描界面,通过APP扫描显示设备并利用预设校验算法生成校验码对第一数据进行校验,将校验结果返回APP以用于后续处理。其中移动终端使用的预设校验算法和显示设备生成第一校验码时使用的算法是一致的。
步骤101、其中每次扫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本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本次的校验码,利用本次的校验码对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
对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像进行OCR识别,确定扫描数据。
实施中,每次扫描时都会对扫描到的扫描图像进行OCR识别,得到扫描数据,从而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判断校验码和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是否一致,并在一致时确定校验通过,将第一数据作为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多次扫描时,每次扫描都会根据本次扫描的扫描数据生成校验码,并对本次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待识别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和第一校验码,和经过扫描后得到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和第一校验码可能会不相同,但是由于第一校验码的位数较少,受到影响的程度远小于第一数据,因此,可以利用扫描到的第一数据计算校验码和扫描到的第一校验码进行比对,从而对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校验码:
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
其中所述预设校验算法是根据生成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的校验算法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至少两种生成校验码的方式:
方式1)对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个字符进行ASCII码转换后,进行预设进制的转换,得到转换数据;利用所述转换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预设进制包括但不限于高于十进制的高进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数据包括一个或多个字符;将每个字符都进行ASCII码转换后,能够将第一数据中的字符都转换为数字,得到一个全部都是数字的第一数据,然后将该第一数据视为十进制的数字,进行高进制转换。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高进制包括0-9的10个数字、A-Z的26大写英文字母共36个字符,去掉容易造成识别混淆的I和O,组成的34进制。十进制数字转换为34进制数字后,可以取最后两位作为校验码。
方式2)基于信息摘要算法或安全哈希算法,根据第一数据生成校验数据;利用所述校验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可选的,利用MD5、SHA128、SHA256中的任一种签名算法,根据第一数据生成校验数据,将校验数据中的后两位上的字符作为校验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的校验码对每次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比对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实施中,在每次扫描时,都会比对本次扫描生成的校验码和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判断是否一致,从而当一致时确定校验通过,不一致时确定校验未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一致时,确定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的校验通过;当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不一致时,确定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的校验未通过。
步骤102、当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实施中,每次扫描都会比对生成的校验码和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是否一致,当一致时确定校验通过并停止扫描,从而确定识别结果为第一数据,否者会继续扫描,通过多次扫描不断对扫描到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最大程度地去除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校验未通过时继续扫描,直至利用下一次的校验码对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并确定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校验未通过时继续扫描,如果扫描时长超出阈值时校验仍未通过,则停止扫描,确定输出校验未通过的信息。
实施中,移动终端在扫描的过程中,自动执行OCR识别得到扫描结果,并根据扫描结果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比对校验码和扫描结果中的第一校验码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会执行下一次扫描,直至扫描通过或扫描时长达到阈值时停止。通过多次发起OCR识别的方式,达到提升OCR识别准确率的效果,并且移动终端在整个过程处于扫描状态,用户感知不到,但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多次识别,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OCR识别的方法,该方法的实施流程如下所示:
步骤400、通过移动终端对显示设备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扫描;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待识别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一校验码;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是配置有摄像单元,具有扫描功能的终端。
步骤401、对本次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像进行OCR识别,确定本次的扫描数据;
其中扫描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一校验码。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中,本实施例中的扫描数据和待识别数据可能是不一致的,也可能是一致的。即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和待识别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可能是一致的或不一致的。
步骤402、利用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本次的校验码;
步骤403、判断本次的校验码和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步骤404,否则执行步骤405;
步骤404、停止扫描,确定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步骤405、判断扫描时长是否达到阈值,若是执行步骤406,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00;
步骤406、确定校验未通过。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利用待识别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和预设校验算法,计算出第一校验码,并同时显示第一数据和第一校验码。移动终端扫描显示的待识别数据并进行OCR识别得到扫描数据,并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其中扫描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比对第一校验码和校验码,如果不一致可以再次扫描并发起OCR识别。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提升OCR识别的准确率和用户的扫描识别体验。
实施例2、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由于该终端即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终端,并且该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该方法相似,因此该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500和存储器501,所述存储器501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500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50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501中的程序并执行如下步骤:
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
其中每次扫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本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本次的校验码,利用本次的校验码对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当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500具体还被配置为执行:
当校验未通过时继续扫描,直至利用下一次的校验码对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并确定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
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500具体被配置为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校验码:
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
其中所述预设校验算法是根据生成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的校验算法确定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500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对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个字符进行ASCII码转换后,进行预设进制的转换,得到转换数据;
利用所述转换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500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基于信息摘要算法或安全哈希算法,根据第一数据生成校验数据;
利用所述校验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500具体被配置为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的校验码对每次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比对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500具体被配置为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校验通过:
当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一致时,确定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的校验通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500具体被配置为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
对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像进行OCR识别,确定扫描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500具体被配置为执行:
通过移动终端对显示设备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其中所述待识别数据是所述显示设备根据出厂信息生成的,所述待识别数据用于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防伪信息。
实施例3、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识别的装置,由于该装置即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装置,并且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该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扫描单元600,用于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
校验单元601,用于其中每次扫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本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本次的校验码,利用本次的校验码对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确定单元602,用于当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确定单元602还用于:
当校验未通过时继续扫描,直至利用下一次的校验码对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并确定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
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601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校验码:
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
其中所述预设校验算法是根据生成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的校验算法确定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601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个字符进行ASCII码转换后,进行预设进制的转换,得到转换数据;
利用所述转换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601具体用于:
基于信息摘要算法或安全哈希算法,根据第一数据生成校验数据;
利用所述校验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601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的校验码对每次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比对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601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校验通过:
当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一致时,确定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的校验通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校验单元601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
对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像进行OCR识别,确定扫描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扫描单元600具体用于:
通过移动终端对显示设备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其中所述待识别数据是所述显示设备根据出厂信息生成的,所述待识别数据用于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防伪信息。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
其中每次扫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本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本次的校验码,利用本次的校验码对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当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设备。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设备的制造品,该指令设备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
其中每次扫描执行如下步骤:利用本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本次的校验码,利用本次的校验码对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当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本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当校验未通过时继续扫描,直至利用下一次的校验码对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并确定校验通过时,停止扫描;
确定所述待识别数据的识别结果为下一次的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生成校验码:
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
其中所述预设校验算法是根据生成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的校验算法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个字符进行ASCII码转换后,进行预设进制的转换,得到转换数据;
利用所述转换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预设校验算法,利用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校验码,包括:
基于信息摘要算法或安全哈希算法,根据第一数据生成校验数据;
利用所述校验数据中的预设位上的字符,生成校验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每次的校验码对每次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比对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进行校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校验通过:
当所述校验码和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校验码一致时,确定对所述扫描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的校验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数据:
对每次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像进行OCR识别,确定扫描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包括:
通过移动终端对显示设备显示的待识别数据进行至少一次扫描;其中所述待识别数据是所述显示设备根据出厂信息生成的,所述待识别数据用于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防伪信息。
10.一种移动终端,其中,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679114.8A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50355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9114.8A CN115035523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PCT/CN2023/091360 WO2023241242A1 (zh) 2022-06-15 2023-04-27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9114.8A CN115035523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5523A true CN115035523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25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9114.8A Pending CN115035523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5523A (zh)
WO (1) WO202324124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1242A1 (zh) * 2022-06-15 2023-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5046B (zh) * 2015-04-20 2018-03-16 信码互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二维码安全校验的数据鉴伪方法
CN107563245A (zh) * 2017-08-24 2018-0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形码的生成与校验方法、装置及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12937A (zh) * 2021-06-25 2021-08-2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条形码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5035523A (zh) * 2022-06-15 2022-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1242A1 (zh) * 2022-06-15 2023-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1242A1 (zh)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59619B2 (ja) 画像比較解析を用いた印刷文書における変更の検出方法
CN110287125B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软件例行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US20190102649A1 (en) Methods fo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
CN111368574A (zh) 一种条形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274957A (zh) 网页页面验证码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485620A (zh) 水印数据的嵌入及提取方法
US9575935B2 (en) Document file generating device and document file generation method
US20140183854A1 (en)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printed document
KR101587501B1 (ko) 식별 코드 이미지를 이용한 객체 진위 여부 확인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장치
WO2017141802A1 (ja) 画像処理装置、文字認識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WO2023241242A1 (zh) 一种数据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311550A (zh) 伪造证件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60933A (zh) 一种水印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16012767A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8483449B2 (en) Registration device, checking device, program, and data structure
CN116029777A (zh) 一种防伪单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766244B (zh) 防伪元件验证方法及***
CN112286780A (zh) 识别算法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0046736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110615B (zh) 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和图像信息处理***
CN116547944A (zh) 署名生成装置、认证装置和程序
JP4958868B2 (ja) 文書特徴量抽出装置及び方法
JP6310314B2 (ja) 携帯型光学式読取装置、該携帯型光学式読取装置を用いる光学式読取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5293309B (zh) 图形码验证方法和装置、图形码注册方法和装置
US11872832B2 (en) Texture-based authentication of digital identity docu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