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2329B - 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2329B
CN115032329B CN202110252659.6A CN202110252659A CN115032329B CN 115032329 B CN115032329 B CN 115032329B CN 202110252659 A CN202110252659 A CN 202110252659A CN 115032329 B CN115032329 B CN 1150323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nitoring frequency
monitoring
personnel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26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2329A (zh
Inventor
刘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2526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2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2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2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2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2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6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a particular compon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6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a particular component
    • G01N33/004CO or CO2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6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thod or the display, e.g. intermittent measurement or digital displa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6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thod or the display, e.g. intermittent measurement or digital display
    • G01N33/0063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thod or the display, e.g. intermittent measurement or digital display using a threshold to release an alarm or displaying means
    • G01N33/0065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thod or the display, e.g. intermittent measurement or digital display using a threshold to release an alarm or displaying means using more than one threshol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所述车内人员类型包括成年人、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车辆情况,确定出适用于各种情况的监测频率,针对性更强,保证了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全面可靠监测,且相对于实时监测车内空气质量的方式来说,其监测成本更低,相对于触发某一条件后再监测的方式来说,其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更高。

Description

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车辆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考虑到车辆的密封性较好,并且车内空间相对比较小,如无相应的通风方式,人员长时间在密闭的车内容易造成缺氧,尤其在冬季、高原等空气稀薄地区、城市堵车时或在相对狭小的车库内。如果人员长时间呆在车内,为了保持车内温度,一般会关闭车窗且需要打开暖风或空调,再加上外部空气质量差或尾气超标等情况,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变差。在车内缺氧和空气质量差的情况下,影响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健康,严重的还会影响生命安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以实现在多种情况下,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全面可靠监测,确保车内空气质量优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所述车内人员类型包括成年人、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包括:
根据车型确定第一监测频率,根据车内人员数量确定第二监测频率,根据车速确定第三监测频率,根据车辆通风等级确定第四监测频率,根据车辆位置确定第五监测频率,根据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第六监测频率;
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根据车型确定第一监测频率,根据车内人员数量确定第二监测频率,根据车速确定第三监测频率,根据车辆通风等级确定第四监测频率,根据车辆位置确定第五监测频率,根据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第六监测频率,包括:
根据车型确定车辆内部空间,根据车辆内部空间确定第一监测频率,所述第一监测频率与所述车辆内部空间负相关;
根据车内人员数量确定第二监测频率,所述第二监测频率与所述车内人员数量正相关;
根据车速、预设车速最低值和预设车速最高值,确定第三监测频率;若车速在预设车速最低值和预设车速最高值之间,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为预设频率范围内的任意值;若车速小于预设车速最低值,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与所述车速负相关;若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最高值,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与所述车速正相关;
根据车窗开闭情况和车辆外循环开闭情况,确定车辆通风等级,根据车辆通风等级确定第四监测频率;所述第四监测频率与所述车辆通风等级负相关;
根据车辆位置确定车辆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根据所述海拔高度确定第五监测频率,所述第五监测频率与所述海拔高度正相关;
根据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第六监测频率,若车内人员类型仅为成年人,则所述第六监测频率为预设基准值;若车内人员类型有两种以上,则所述第六监测频率大于所述预设基准值,且与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的种类数量正相关。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包括:
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以及分别与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计算监测频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与第一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二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三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四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五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六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依次提高。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包括:
将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输入到预先训练的监测频率模型中,由所述监测频率模型输出监测频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包括:
若监测到空气质量低于空气质量第一阈值且大于空气质量第二阈值,发出提醒;
若监测到空气质量低于空气质量第二阈值,发出提醒并启动制氧。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装置,包括:
监测频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所述车内人员类型包括成年人、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中的至少一种;
车内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质,所述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综合考虑了多种车辆情况,确定出适用于各种情况的监测频率,针对性更强,保证了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全面可靠监测,且相对于实时监测车内空气质量的方式来说,其监测成本更低,相对于触发某一条件后再监测的方式来说,其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2提供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实施例3提供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1-监测频率确定模块;102-车内空气质量监测模块201-处理器;202-存储器;203-输入装置;204-输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适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其中空气质量包括但不限于氧气浓度和/或二氧化碳浓度。该方法可以由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构成,并一般集成在电子设备中。
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所述车内人员类型包括成年人、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车型是指车辆的类型,例如小型车、微型车、紧凑车型、中等车型、高级车型、豪华车型、三厢车型、CDV(Car Derived Van,基于轿车平台的厢式车)、MPV(Multi-PurposeVehicles,多用途汽车)、SUV(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等。
车内人员数量是指车内驾驶员和乘员的数量之和。
车速是指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从车辆的车速传感器处获得。
车辆通风等级是指车辆与外界通风程度的等级,一般而言,车辆通风设施开启的越多,该车辆通风等级越高。车内通风设施包括车窗和车辆外循环(指车辆空调***开启,实现车内与车外空气的相互流通)。
车辆位置是指车辆所处的经纬度,可通过车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等定位***得知。
上述监测频率是指一定时间内,空气质量监测的次数,监测次数越多,监测频率越大,也即相邻两次监测的时间间隔越小。
具体的,所述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包括:
将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输入到预先训练的模型中,由所述模型输出监测频率。
上述方式采用了预先训练的模型,通过将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输入到该模型中,进而输出监测频率,该方式便捷易行,可快速得到监测频率。
S120、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包括:
监测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若监测到车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车内二氧化碳浓度第一阈值且小于车内二氧化碳浓度第二阈值,发出提醒;
若监测到车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车内二氧化碳浓度第二阈值,发出提醒并启动制氧。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包括:
监测车内氧气浓度,若监测到车内氧气浓度低于车内氧气浓度第一阈值且大于车内氧气浓度第二阈值,发出提醒;
若监测到车内氧气浓度低于车内氧气浓度第二阈值,发出提醒并启动制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包括:
监测车内氧气浓度,若监测到车内氧气浓度低于车内氧气浓度第一阈值且大于车内氧气浓度第二阈值,发出提醒;
若监测到车内氧气浓度低于车内氧气浓度第二阈值,发出提醒并启动制氧;
若监测到车内氧气浓度大于氧气浓度第一阈值且小于氧气浓度第三阈值,关闭提醒且关闭制氧;
若监测到车内氧气浓度高于氧气浓度第三阈值,发出提醒。
上述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综合考虑了多种车辆情况,确定出适用于各种情况的监测频率,针对性更强,保证了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全面可靠监测,且相对于实时监测车内空气质量的方式来说,其监测成本更低,相对于触发某一条件后再监测的方式来说,其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更高。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中的S110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1、根据车型确定第一监测频率,根据车内人员数量确定第二监测频率,根据车速确定第三监测频率,根据车辆通风等级确定第四监测频率,根据车辆位置确定第五监测频率,根据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第六监测频率。
优选地,所述根据车型确定第一监测频率,根据车内人员数量确定第二监测频率,根据车速确定第三监测频率,根据车辆通风等级确定第四监测频率,根据车辆位置确定第五监测频率,根据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第六监测频率,包括:
根据车型确定车辆内部空间,根据车辆内部空间确定第一监测频率,所述第一监测频率与所述车辆内部空间负相关(即车辆内部空间越大,第一监测频率越小)。
根据车内人员数量确定第二监测频率,所述第二监测频率与所述车内人员数量正相关(即车内人员数量越大,第二监测频率越大)。
根据车速、预设车速最低值和预设车速最高值,确定第三监测频率;若车速在预设车速最低值和预设车速最高值之间,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为预设频率范围内的任意值(该预设频率范围可以包括0在内的范围,该预设频率范围可以与车型相关或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若车速小于预设车速最低值,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与所述车速负相关(即车速越小,第三监测频率越大);若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最高值,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与所述车速正相关(即车速越大,第三监测频率越大)。
根据车窗开闭情况和车辆外循环开闭情况,确定车辆通风等级,根据车辆通风等级确定第四监测频率;所述第四监测频率与所述车辆通风等级负相关。可选地,若车窗关闭、车辆外循环关闭,则车辆通风等级为一级;若车窗开启或车辆外循环开启,则车辆通风等级为二级;若车窗和车辆外循环均开启,则车辆通风等级为三级。所述第四监测频率与所述车辆通风等级负相关,即车辆通风等级越大,第四监测频率越小。当然,该车辆通风等级还可进一步根据车窗开启的幅度和车辆外循环开启的幅度进行确定,具体等级的确定方式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
根据车辆位置确定车辆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根据所述海拔高度确定第五监测频率,所述第五监测频率与所述海拔高度正相关(即海拔高度越大,第五监测频率越大)。其中根据车辆位置确定车辆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可以采用本领域或相似领域的任意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即可(例如将车辆所处位置导入到海拔高度搜索引擎中,搜索引擎输出对应的海拔高度),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根据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第六监测频率,若车内人员类型仅为成年人,则所述第六监测频率为预设基准值;若车内人员类型有两种以上,则所述第六监测频率大于所述预设基准值,且与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的种类数量正相关。在车内人员类型仅为成年人时,第六监测频率为预设基准值;一旦车内人员类型有两种以上,那么肯定有不是成年人的类型,即存在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三类人群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即第六监测频率要大于预设基准值,且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的种类越多,第六监测频率越大。以上车内人员类型可以是车辆摄像头等组件分析得出的,也可以由车主输入到车机中。
S112、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
优选地,所述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包括:
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以及分别与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计算监测频率。
本优选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与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来计算监测频率,该方式简单可靠,计算效率高。
优选地,与第一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二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三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四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五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六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依次提高。以上权重依次提高这一条件是预设在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装置中的,该规律充分考虑了各个条件的重要性,根据重要性得出各个权重。
优选地,所述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包括:
将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输入到预先训练的监测频率模型中,由所述监测频率模型输出监测频率。
本优选实施方式直接将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输入到预先训练的监测频率模型中,进而输出监测频率,更加便捷易行,可快速得到监测频率。
S120、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
本实施例中S120与实施例1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首先根据各个条件确定了其对应的监测频率,然后确定出监测频率,本实施例步骤清晰合理,相对于实施例1的方式来说,所得监测频率更加准确。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装置,包括:
监测频率确定模块101,用于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所述车内人员类型包括成年人、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中的至少一种。
车内空气质量监测模块102,用于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
该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因而至少具有与该方法相对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方法。该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因而至少具有与上述方法相同的优势。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中还包括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201为例。
存储器20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装置中的第一参考车速监测频率确定模块101和车内空气质量监测模块102)。处理器2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
存储器2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2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输出装置2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质,所述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该介质上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因而至少具有与上述方法相同的优势。
本发明中的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Radio Frequency,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该理解的是,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所述车内人员类型包括成年人、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
所述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包括:
根据车型确定车辆内部空间,根据车辆内部空间确定第一监测频率,所述第一监测频率与所述车辆内部空间负相关;
根据车内人员数量确定第二监测频率,所述第二监测频率与所述车内人员数量正相关;
根据车速、预设车速最低值和预设车速最高值,确定第三监测频率;若车速在预设车速最低值和预设车速最高值之间,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为预设频率范围内的任意值;若车速小于预设车速最低值,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与所述车速负相关;若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最高值,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与所述车速正相关;
根据车窗开闭情况和车辆外循环开闭情况,确定车辆通风等级,根据车辆通风等级确定第四监测频率;所述第四监测频率与所述车辆通风等级负相关;
根据车辆位置确定车辆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根据所述海拔高度确定第五监测频率,所述第五监测频率与所述海拔高度正相关;
根据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第六监测频率,若车内人员类型仅为成年人,则所述第六监测频率为预设基准值;若车内人员类型有两种以上,则所述第六监测频率大于所述预设基准值,且与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的种类数量正相关;
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包括:
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以及分别与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计算监测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与第一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二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三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四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五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与第六监测频率相关联的权重依次提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包括:
将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输入到预先训练的监测频率模型中,由所述监测频率模型输出监测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包括:
若监测到空气质量低于空气质量第一阈值且大于空气质量第二阈值,发出提醒;
若监测到空气质量低于空气质量第二阈值,发出提醒并启动制氧。
6.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频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所述车内人员类型包括成年人、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根据车型、车内人员数量、车速、车辆通风等级、车辆位置和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监测频率,包括:
根据车型确定车辆内部空间,根据车辆内部空间确定第一监测频率,所述第一监测频率与所述车辆内部空间负相关;
根据车内人员数量确定第二监测频率,所述第二监测频率与所述车内人员数量正相关;
根据车速、预设车速最低值和预设车速最高值,确定第三监测频率;若车速在预设车速最低值和预设车速最高值之间,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为预设频率范围内的任意值;若车速小于预设车速最低值,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与所述车速负相关;若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最高值,则所述第三监测频率与所述车速正相关;
根据车窗开闭情况和车辆外循环开闭情况,确定车辆通风等级,根据车辆通风等级确定第四监测频率;所述第四监测频率与所述车辆通风等级负相关;
根据车辆位置确定车辆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根据所述海拔高度确定第五监测频率,所述第五监测频率与所述海拔高度正相关;
根据车内人员类型确定第六监测频率,若车内人员类型仅为成年人,则所述第六监测频率为预设基准值;若车内人员类型有两种以上,则所述第六监测频率大于所述预设基准值,且与老人、儿童或病弱人员的种类数量正相关;
根据第一监测频率、第二监测频率、第三监测频率、第四监测频率、第五监测频率和第六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
车内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频率,监测车内空气质量。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52659.6A 2021-03-08 2021-03-08 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5032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2659.6A CN115032329B (zh) 2021-03-08 2021-03-08 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2659.6A CN115032329B (zh) 2021-03-08 2021-03-08 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2329A CN115032329A (zh) 2022-09-09
CN115032329B true CN115032329B (zh) 2024-05-03

Family

ID=8311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2659.6A Active CN115032329B (zh) 2021-03-08 2021-03-08 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23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7915B (zh) * 2023-10-11 2024-05-17 迅捷安应急装备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区域消防站车库空气质量的监控方法、装置与***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104123A (ko) * 2003-06-03 2004-12-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실내 환기방법
CN201548485U (zh) * 2009-10-12 2010-08-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内气体安全检测***
CN202033348U (zh) * 2011-03-18 2011-11-09 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 室内、车内空气质量测量用低功耗多指标无线传感网节点
CN102539627A (zh) * 2010-12-18 2012-07-04 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远程参数配置功能的空气质量数据采集仪
DE102013001332A1 (de) * 2013-01-26 2014-07-31 Audi Ag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des Verschmutzungsgrades eines Fahrzeugs
CN104237327A (zh) * 2014-08-07 2014-12-24 富军 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585317A (zh) * 2015-10-20 2017-04-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汽车空气质量智能评估和管理
KR20170080894A (ko) * 2015-12-30 2017-07-11 동서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사용자 주변 미세먼지 농도 측정 시스템, 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주변 미세먼지 농도 제공 방법
CN107515571A (zh) * 2017-07-12 2017-1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监测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08327486A (zh) * 2018-03-28 2018-07-27 常禾(广州)电子有限公司 可监控并保持车内空气净化的***
CN109238931A (zh) * 2018-09-20 2019-01-1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城市污染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
CN110057522A (zh) * 2019-04-12 2019-07-26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加速度信号采集卡采样频率智能升级方法
CN110500510A (zh) * 2019-09-04 2019-11-26 江苏鸣帆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管道的安全性能检测***及检测方法
CN110672148A (zh) * 2019-08-17 2020-01-10 深圳市矽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空间的环境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034135A1 (zh) * 2018-08-16 2020-02-20 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监测报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E102019104760A1 (de) * 2019-02-25 2020-08-27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Luftversorg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und/oder Überwachen einer Luftversorgungsanlage
CN112040468A (zh) * 2020-11-04 2020-12-04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交互的方法、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37876A (zh) * 2017-07-29 2021-03-02 山东诺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客观性的方法及***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30644B2 (en) * 2016-10-05 2019-06-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umidity determination and uses thereof
US10955373B2 (en) * 2016-10-14 2021-03-23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bject quality monitoring
US10525791B2 (en) * 2017-03-28 2020-0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in-vehicle air-quality control
CN110361505B (zh) * 2019-07-25 2021-06-22 中南大学 一种车外大气污染环境下列车乘员健康预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104123A (ko) * 2003-06-03 2004-12-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실내 환기방법
CN201548485U (zh) * 2009-10-12 2010-08-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内气体安全检测***
CN102539627A (zh) * 2010-12-18 2012-07-04 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远程参数配置功能的空气质量数据采集仪
CN202033348U (zh) * 2011-03-18 2011-11-09 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 室内、车内空气质量测量用低功耗多指标无线传感网节点
DE102013001332A1 (de) * 2013-01-26 2014-07-31 Audi Ag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des Verschmutzungsgrades eines Fahrzeugs
CN104237327A (zh) * 2014-08-07 2014-12-24 富军 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585317A (zh) * 2015-10-20 2017-04-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汽车空气质量智能评估和管理
KR20170080894A (ko) * 2015-12-30 2017-07-11 동서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사용자 주변 미세먼지 농도 측정 시스템, 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주변 미세먼지 농도 제공 방법
CN107515571A (zh) * 2017-07-12 2017-1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监测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2437876A (zh) * 2017-07-29 2021-03-02 山东诺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客观性的方法及***
CN108327486A (zh) * 2018-03-28 2018-07-27 常禾(广州)电子有限公司 可监控并保持车内空气净化的***
WO2020034135A1 (zh) * 2018-08-16 2020-02-20 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监测报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38931A (zh) * 2018-09-20 2019-01-1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城市污染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
DE102019104760A1 (de) * 2019-02-25 2020-08-27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Luftversorg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und/oder Überwachen einer Luftversorgungsanlage
CN110057522A (zh) * 2019-04-12 2019-07-26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加速度信号采集卡采样频率智能升级方法
CN110672148A (zh) * 2019-08-17 2020-01-10 深圳市矽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空间的环境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00510A (zh) * 2019-09-04 2019-11-26 江苏鸣帆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管道的安全性能检测***及检测方法
CN112040468A (zh) * 2020-11-04 2020-12-04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交互的方法、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evice for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EnvioDev;Balen, J.; Lenac, K.; Ljepic, S.; Mandzuka, 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20200501;第11卷(第05期);580-590 *
表征室外人体暴露的监测网络设计(待续);池靖;梁富生;;干旱环境监测;20060625;第20卷(第02期);124-128 *
车内红外乘员探测及有害气体监测报警装置;孙彤彤;朱宝全;马小涵;林海涛;孙伟群;毛一鸣;;科学技术创新(第15期);185-18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2329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3877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vehicle braking events using data from fused sensors in mobile devices
Pesé et al. LibreCAN: Automated CAN message translator
WO2019047593A1 (zh) 处理自动驾驶训练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1173927B2 (en) Metho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utonomous driving determination
US20160214482A1 (en) Personalized display system for integrating and varying car content, car content management method of personalized display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erforming car content management method
CN102806823B (zh) 利用智能定位的太阳能车内制冷控制***
US10553119B1 (en) Roadside assistance system
WO2022116662A1 (zh) 车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71497B (zh) 一种驾驶场景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2329B (zh) 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103980A (zh)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2435660A (zh) 车辆控制方法、***及车辆
US1137711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vehicle mass changes
CN112793581B (zh) 一种方向盘脱手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375274A1 (en) Device health code broadcasting on mixed vehic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1352142A (zh) 室内停车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6651133B (zh) 一种使用手机实现基于adas的用户驾驶行为评分方法
CN111785000A (zh) 一种车辆状态数据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65733A1 (en)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245915A1 (en) Device-level fault detection
CN114801632A (zh) 一种悬架高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56981A (zh) 基于车辆行驶数据的报警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805698A (zh) 一种执行指令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0377A (zh) 出行服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48627A (zh) 用于处理地下停车场一氧化碳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701, No. 866 East Changzhi Road,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0

Patentee after: Botai vehicle network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1821 208, building 4, No. 1411, Yecheng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Botai vehicle network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