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9875A - 无线收听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收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9875A
CN114979875A CN202111529757.6A CN202111529757A CN114979875A CN 114979875 A CN114979875 A CN 114979875A CN 202111529757 A CN202111529757 A CN 202111529757A CN 114979875 A CN114979875 A CN 114979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earpiece
portable wireless
wireless listening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97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P·勒
R·奥特
R·A·博伊德
C·J·斯米乔夫斯基
K·F·埃克曼
廖雨帆
庄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979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9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25Accumulators or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0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binet
    • H04B1/086Portabl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607Supply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8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ortable, e.g. battery operat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3Combination of monophonic or stereophonic headphones with audio players, e.g. integrated in the head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11Aspects relating to vents, e.g. shape, orientation, acoustic properties in ear tips of hearing devices to prevent occlu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无线收听设备。一种便携式收听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该设备外壳限定内部腔体;声学端口,该声学端口通过该设备外壳形成;音频驱动器,该音频驱动器被设置在该设备外壳内并且对准以通过该声学端口发射声音;多功能输入按钮,该多功能输入按钮被耦接到该设备外壳,该多功能输入按钮具有远侧端部和近侧端部、该远侧端部与该近侧端部之间的中心线、以及位于该中心线与该近侧端部之间的旋转轴线;电子电路,该电子电路被设置在该设备外壳内,该电子电路需要电力以进行操作并且被配置为检测该按钮的激活;和电池,该电池被设置在该设备外壳内并且能够***作以向该电子电路提供电力。

Description

无线收听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1年2月26日提交的名称为“无线收听设备(Wireless ListeningDevi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3/154,406;以及2021年4月6日提交的名称为“无线收听设备(Wireless Listening Device)”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7/223,655的优先权权益;这两个申请据此出于所有目的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便携式收听设备(诸如耳机)能够与各种电子设备一起使用,诸如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立体声***和其他类型的设备。便携式收听设备历史上包括被配置成放置在用户耳朵上、耳朵内或耳朵附近的一个或多个小型扬声器,将扬声器保持就位的结构部件,以及将便携式收听设备电连接到音频源的电缆。
不包括缆线而是无线地从无线音频源接收音频数据流的无线便携式收听设备已经变得无所不在。此类无线便携式收听设备可包括例如无线耳塞设备或无线入耳式听力设备,其成对(针对每个耳朵有一个)或单独操作以向用户输出声音以及从用户接收声音。
虽然无线便携式收听设备具有优于有线便携式收听设备的许多优点并且已经在消费者中变得非常普遍,但期望改进的无线便携式收听设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描述了便携式收听设备的各种实施方案,该便携式收听设备可使得用户能够体验高端声学性能和令人愉悦的积极用户体验,以及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便携式收听设备和/或对其进行充电的壳体的各种实施方案。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一种便携式收听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该设备外壳限定内部腔体;声学端口,该声学端口通过该设备外壳形成;音频驱动器,该音频驱动器设置在该设备外壳内并且对准以通过该声学端口发射声音;多功能输入按钮,该多功能输入按钮耦接到该设备外壳,该多功能输入按钮具有远侧端部和近侧端部、该远侧端部与该近侧端部之间的中心线,以及位于该中心线与该近侧端部之间的旋转轴线;电子电路,该电子电路设置在该设备外壳内,该电子电路需要电力以进行操作并且被配置为检测该按钮的激活;和电池,该电池设置在该设备外壳内并且可操作以向该电子电路提供电力。
在各种具体实施中,该便携式收听设备还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多者。该多功能按钮可包括耦接到按钮外壳元件的面板。该面板可限定该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外表面,并且该按钮外壳元件可以是该设备外壳的一部分。该面板可通过该多功能按钮的该远侧端部处的保持夹具以及通过该多功能按钮的该近侧端部处的线形轴来耦接到该底部外壳元件。该面板可包括位于该中心线与该远侧端部之间的柱塞,并且该多功能输入按钮可包括设置在该柱塞下方的开关。该面板可具有大体上平面的外表面和椭圆形形状。该多功能输入按钮还可包括在该中心线和该接近侧端部之间的位置处设置在该面板和该按钮外壳元件之间的垫片。该垫片可在该面板和该按钮外壳元件之间提供内部间隔并且可被可操作地耦接以将该面板偏置远离该按钮外壳元件。该垫片可在该垫片的相对端部处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并且该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该第一支腿与该第二支腿之间的网格以及在该网格正下方通过按钮外壳元件形成的麦克风端口。该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可包括设置在该面板和该按钮外壳元件之间的无线天线。该内部腔体可包括该音频驱动器的前体积和后体积。反馈麦克风可定位在该前体积内。语音麦克风和前馈麦克风可定位在该后体积内。该设备外壳可包括在该设备外壳的第一端部处限定该声学端口的喷嘴以及可以可移除地耦接到该喷嘴的可变形耳插物(ear tip)。该多功能输入按钮可设置在该设备外壳的与该喷嘴所位于的该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处。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充电壳体包括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具有被配置为该接收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凹座(pocket)。该凹座可包括在该壳体主体的上表面处的开口、从该开口延伸到在该壳体主体内的第一深度的上区段、从该开口延伸到该壳体主体内的比该第一深度更大的第二深度的下区段,以及以向下角度从该上区段延伸到该下区段的槽。该充电壳体还可包括盖,该盖附接到该壳体主体并且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在该闭合位置中该盖在该凹座上方对准,该打开位置使得该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能够放置在该凹座中或从该凹座移除;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该第一电触点和该第二电触点被设置在该凹座内该槽的相对两侧上;电池;和充电***,该充电***可操作地耦接到该电池并且被配置为通过该第一电触点和该第二电触点对该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进行充电。
在各种具体实施中,壳体可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多者。该凹座可以是在该壳体主体的该上表面处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凹座,并且该壳体主体可包括第二凹座,该第二凹座具有在该壳体主体的该上表面处的与该第一开口间隔开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凹座可包括从该第二开口延伸到该壳体主体内的该第一深度的第二上区段、从该第二开口延伸到该壳体主体内的该第二深度的第二下区段,以及以向下角度从该第二上区段延伸到该第二下区段的第二槽。用户接口按钮可设置在该壳体主体的上表面处介于该第一凹座和该第二凹座之间。该用户接口按钮可被配置为当被激活时并且当该入耳式耳机存储在该壳体内时,发起允许该入耳式耳机与主机设备配对的配对例程。该盖可通过双稳态铰链耦接到该主体,该双稳态铰链具有第一稳定状态和第二稳定状态,在该第一状态中该盖相对于该主体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在该第二状态中该盖相对于该主体处于闭合位置。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线收听***。该***可包括:一对听筒(earphone),该对听筒包括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以及壳体,该壳体用于存储该对听筒并对其进行充电。该第一听筒和该第二听筒中的每一者可包括:听筒设备外壳,该听筒设备外壳限定该听筒的内部腔体;声学端口,该声学端口通过该听筒外壳形成;音频驱动器,该音频驱动器设置在该听筒外壳内并且对准以通过该声学端口发射声音;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该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设置在该听筒外壳内,该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需要电力以进行操作;电池,该电池设置在该听筒外壳内并且可操作以向该电子电路提供电力;和保持磁体,该保持磁体设置在该听筒外壳内,其中该第一听筒的该保持磁体定位在该第一听筒外壳内以使得其北极和南极在第一取向上对准,并且该第二听筒的该保持磁体定位在该第二听筒外壳内以使得其北极和南极在与该第一取向相反的第二取向上对准。该壳体可包括: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具有第一凹座和第二凹座,该第一凹座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该第一听筒,该第二凹座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该第二听筒;盖,该盖附接到该壳体主体并且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在该闭合位置中该盖在该第一凹座和该第二凹座上方对准,该打开位置使得该第一听筒和该第二听筒能够放置在其相应凹座中或从该相应凹座移除;壳体电池;充电***,该充电***可操作地耦接到该电池并且被配置为当该听筒位于其相应的凹座内时对该第一听筒和该第二听筒进行充电;和第一保持元件和第二保持元件,该第一保持元件定位在该壳体主体内邻近该第一凹座,并且被对准以便当该听筒放置在该第一凹座中时与该对听筒中的该听筒中的一者的该保持磁体磁耦接,该第二保持元件定位在该壳体主体内邻近该第二凹座,并且被对准以便当该听筒放置在该第二凹座中时与该对听筒中的一者磁耦接。当该第一听筒放置在该第一凹座中时,该第一保持元件生成吸引该第一保持磁体的磁场,并且当该第二听筒放置在该第一凹座中时,该第一保持元件生成排斥该第二听筒的磁场;并且当该第二听筒放置在该第二凹座中时,该第二保持元件生成吸引该第二保持磁体的磁场,并且当该第一听筒放置在该第二凹座中时,该第二保持元件生成排斥该第一听筒的磁场。
在各种具体实施中,该便携式收听设备***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多者。该第一保持元件和该第二保持元件中的每一者包括分流器以及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彼此间隔开并且设置在该分流器与其相应凹座之间。该第一保持元件和该第二保持元件中的每一者的该分流器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相对于该第一部分以一定角度弯曲的第二部分,并且其中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中的一者耦接到该分流器的该第一部分,并且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中的另一者耦接到该分流器的该第二部分,从而使得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大体与其相应凹座的弯曲对准。该第一保持元件中的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相对于该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可以镜像关系定位,其中该第一保持元件中的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的该磁极相对于该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的该磁极翻转。该第一保持元件和该第二保持元件中的每一者还可包括设置在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之间的第三磁体。该第三磁体可具有磁极性,该磁极性被对准以拉出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中的一者的通量并且将所拉出的通量推入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中的另一者。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和优点,应参考以下描述及附图。然而,应当理解,每个附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被提供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的定义。而且,作为一般性规则,且除非明显与描述相反,若在不同图中的元件使用相同附图标号,则元件在功能或目的上一般是相同或至少类似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示例性便携式电子收听设备***的简化图示,该***具有被配置为智能电话的主机设备、壳体,以及被配置为听筒的一对无线收听设备;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便携式无线收听***的各种部件的简化框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简化图示;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简化分解图;
图5A和图5B是图4中描绘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沿不同平面截取的简化剖视图;
图6A是朝向多功能按钮330观察的图4中描绘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简化视图;
图6B是从按钮的底部部分观察的图4中描绘的面板组件的底部部分的简化透视图;
图7A至图7C是图6A中描绘的面板组件的沿不同平面截取的简化剖视图;
图8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一对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充电壳体的简化前侧视图,其中充电壳体的盖处于打开位置;
图8B是图8B中描绘的充电壳体的简化前侧视图,其中其盖处于闭合位置;
图9A是图8A和图8B中描绘的充电壳体的简化顶视图,该充电壳体被示为没有其盖并且具有存储在充电壳体的凹座中的一者中的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
图9B和图9C是图9A中描绘的充电壳体中的凹座中的一者的底部部分的简化截面透视图。
图10是定位在图10中描绘的充电壳体的凹座内的无线入耳式耳机的简化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便携式无线收听,其可向用户递送高端声学性能以及令人愉悦且直观的用户体验。其他实施方案涉及用于充电和存储一个或多个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壳体。又一些其他实施方案涉及包括以下两者的***:一对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和设备的充电壳体。
如本文所用,术语“便携式收听设备”包括被配置为由用户佩戴并且被放置成使得便携式收听设备的扬声器邻近用户耳朵或在用户耳朵中的任何便携式设备。“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是便携式收听设备,其能够使用例如无线通信协议从第二设备接收音频数据流和/或向第二设备发送音频数据流,而无需将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连接到第二设备的线。
耳机是一种类型的便携式收听设备,头戴式受话器(耳机和附接的麦克风的组合)是另一种类型的便携式收听设备,并且助听器(被设计成增强来自周围环境的声音以改进用户听力的入耳式设备)仍然是附加类型的便携式收听设备。术语“耳机”表示被设计成佩戴在用户头部上或周围的一对小型便携式收听设备。它们将电信号转换为能够由用户听到的对应声音。耳机包括传统耳机,该传统耳机佩戴在用户头部上方并且包括通过头带彼此连接的左耳杯和右耳杯,以及听筒(被设计成直接适配在用户耳朵中的非常小的耳机)。传统耳机包括以下两者:耳罩式耳机(有时称为罩耳式或全尺寸式耳机),其具有完全包住用户耳朵的耳垫;以及耳挂式耳机(有时也称为贴耳式耳机),其具有可压靠用户耳朵而不是围绕耳朵的耳垫。
术语“听筒”(也可称为配耳式耳机)包括以下两者:小型耳机(有时称为“耳塞”),其适配在用户的外耳内从而面向耳道而不***耳道中;以及入耳式耳机(有时称为耳道式耳机),其***耳道本身中。因此,听筒可以是另一种类型的便携式收听设备,其被配置为基本上定位在用户的耳朵内。如本文所用,术语“耳插物”(也可称为耳模)包括至少部分地适配在耳道内的预成形、后成形或定制模制的声音引导结构。耳插物可被形成为具有能够在长时间段内佩戴的舒适适配。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以实现与用户的耳道和/或耳腔的更好密封。
示例性无线收听***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无线收听***100的示例。***100可包括主机设备110、一对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和充电壳体150。主机设备110在图1中被描绘为智能电话,但可以是可将音频数据传输到便携式收听设备130的任何电子设备。合适主机设备110的其他非限制性示例包括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音频***、视频播放器等。
如图1中图形描绘的,主机设备110可通过无线通信链路160和162与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和充电壳体150可无线通信地耦接。类似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可经由无线通信链路164可通信地耦接到充电壳体150。无线通信链路160、162和164中的每一者可以是已知和建立的无线通信协议,诸如蓝牙协议、WiFi协议或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彼此无线通信的任何其他可接受的协议。因此,主机设备110可直接与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交换数据,诸如可通过无线链路160传输到无线收听设备130以便回放给用户的音频数据,以及可由主机设备110接收(如从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中的麦克风记录/输入)的音频数据。主机设备110还可经由无线链路162与充电壳体150可无线通信地耦接,使得主机设备110可与充电壳体交换数据,诸如指示壳体150的电池充电水平数据的数据、指示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的电池充电水平的数据、指示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的配对状态的数据。
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可存储在壳体150内,该壳体可在设备不使用时保护设备130免受丢失和/或损坏,并且还可提供电力以对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的电池进行再充电,如下所讨论。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每个单独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可包括外壳132,该外壳具有处于外壳的一个端部处的耳插物134和定位在外壳的相对端部处的多功能按钮136。外壳132可由整体外部结构形成,并且可包括耳插物134可以可移除地附接到的喷嘴(在图1中不可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132可限定通过喷嘴的声学端口,该声学端口可将来自内部音频驱动器的声音引导出外壳132、引导通过耳插物134并引导到用户耳道中。耳插物134可以是可变形耳插物,其可***用户耳道中,从而在用户耳道内产生密封并且使得无线收听设备130能够具有如下所述的噪声消除特征。
如本文将理解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可以是足够小的和轻的,使得设备将由用户舒适地佩戴持续延长的时间段和甚至整天。无线收听设备130可向主机设备110提供音频接口,使得用户可能不需要利用主机设备110的图形接口。换句话说,无线收听设备130可以是足够复杂的,以至于其可使得用户仅通过与无线收听设备130的交互来从主机设备110执行某些日常操作。这可通过不要求用户与主机设备110进行物理交互和/或查看该主机设备的显示屏来创建与主机设备110的进一步独立,特别是当无线收听设备130的功能与主机设备110的语音控制能力相结合时。因此,无线收听设备130可为用户实现真正的免提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到无线收听设备130并且因此到主机设备110的用户输入可通过一个或多个麦克风(图1中未示出)和/或多功能按钮136来实现。多功能按钮136可以是例如摇杆开关,其允许用户基于用户触摸摇杆按钮的位置和多功能按钮被按下的持续时间输入不同命令。
外壳132还可包括沿着外壳的外表面设置的电触点142、144,其用于与充电壳体150中的对应电触点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触点142、144可与外壳132的外表面齐平并且与外壳紧密密封以防止水分或颗粒通过触点的开口进入外壳。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无线收听***200的各种部件的简化框图,该无线收听***包括主机设备210、一对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PWLD)230(例如,右PWLD 230和左PWLD230)和充电壳体250。***200可表示图1中所示的***100,并且主机设备210、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和充电壳体250可分别表示主机设备110、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130和充电壳体150。每个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可接收和生成声音以提供针对主机设备210的增强型用户接口。为了方便起见,以下讨论是指单个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但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对便携式收听设备可一起协作以分别用于用户的左耳和右耳,并且该对中的每个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可包括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可包括计算***231,该计算***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库(未示出)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用于执行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的多个功能。计算***23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合适的计算设备,诸如微处理器、计算机处理单元(CPU)、数字信号处理单元(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
计算***231可以可操作地耦接到用户接口***232、通信***234和传感器***236,以使得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能够执行一个或多个功能。例如,用户接口***232可包括用于向用户输出声音的驱动器(例如,扬声器)、用于输入来自环境和用户的声音的一个或多个麦克风、用于向用户提供视觉通知的一个或多个LED、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压力传感器或触摸传感器(例如,电阻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输入或输出设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接口232可包括多功能按钮,诸如多功能按钮136。
通信***234可包括无线和有线通信部件以用于使得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能够发送数据/命令以及从主机设备210接收数据/命令。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234可包括使得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能够经由蓝牙或其他无线通信协议通过无线链路260与主机设备210通信的电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234还可使得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能够经由无线链路264与充电壳体250无线通信。传感器***236可包括光学传感器、加速度计、麦克风和可测量外部实体和/或环境的参数的任何其他类型的传感器。
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还可包括电池238,该电池可以是能够存储能量并释放存储能量以操作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的任何合适的能量存储设备,诸如锂离子电池。放电能量可用于对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的电气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池238可以是可再充电电池,其使得电池能够根据需要重复充电以补充其存储能量。例如,电池238可耦接到电池充电电路(未示出),该电池充电电路被可操作地耦接以从充电壳体接口239接收电力。壳体接口239可继而与充电壳体250的PWLD接口252电耦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触点可经由壳体接口239内的电触点(例如,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的外表面处的触点142、144)从充电壳体250接收电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可经由壳体接口239内的无线电力接收线圈无线地接收电力。
充电壳体250可包括电池258,该电池可存储和释放能量以对充电壳体250内的电路供电并且对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的电池238进行再充电。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PWLD接口252内的电路可通过充电壳体250中的触点之间的有线电连接将电力传递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这些触点电耦接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50中的触点以对电池238进行充电。虽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250可以是通过与设备230的有线接口提供电力以对电池238进行充电的设备,但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代替有线连接或除有线连接之外,壳体250可通过无线电力传递机制提供电力以对电池238进行充电。例如,PWLD接口252可包括无线电力发射器线圈,其可与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内的无线电力接收线圈耦接。
除了向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提供电力之外,充电壳体250还可经由电力接收电路253从外部电源接收电力。壳体电力接收电路253可包括有线和/或无线电力接收接口。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充电壳体250可包括插座连接器(例如,USB-C或闪电连接器),其使得外部能量源能够直接连接到充电壳体以对电池258充电或经由适当的电源适配器连接到充电壳体。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充电壳体250可包括无线电力接收线圈,该无线电力接收线圈可从充电壳体外部的电源中的对应无线电力发射器线圈无线地接收电力。
充电壳体250也可包括壳体计算***255和壳体通信***251。壳体计算***255可以是用于操作壳体250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ASIC、FPGA、微处理器等。壳体计算***255可耦接到PWLD接口252,并且可控制壳体250的充电功能以对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的电池238进行再充电,并且壳体计算***255也可耦接到壳体通信***251,以用于操作壳体250与其他设备(包括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的交互式功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通信***251包括蓝牙部件或其他合适的无线通信部件,其与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的通信***234无线地发送和接收数据。为此目的,充电壳体250和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中的每一者可包括由导电主体形成的天线以发送和接收此类信号。
壳体250还可包括用户接口256,该用户接口可以可操作地耦接到壳体计算***255以向用户警告各种通知,以及传感器***25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接口256可包括可发射能够由用户听到的可听噪声的扬声器,和/或可发射可由用户看到的光的一个或多个LED或类似灯(例如,以指示便携式收听设备230是否由壳体250充电,或指示壳体电池258是否在能量上是低的或正被充电)。传感器***257可包括光学传感器、加速度计、麦克风和可测量外部实体和/或环境的参数的任何其他类型的传感器。
主机设备210(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是其附件)可以是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或膝上型计算机。主机设备210可包括耦接到电池214和主机存储器库134的主机计算***212,该主机存储器库包含能够由主机计算***212执行以用于操作主机设备210的代码行。主机设备210还可包括主机传感器***215和用户接口216。传感器***215可包括例如用于允许主机设备210感测环境的加速度计、陀螺仪、光传感器等中的一者或多者,而主机用户接口***216可包括例如用于向用户输出信息以及从用户接收输入的显示器、扬声器、按钮、触摸屏等中的一者或多者。
另外,主机设备210也可包括主机通信***218,以用于允许主机设备210经由无线通信(例如,无线保真(WiFi)、长期演进(LTE)、码分多址(CDMA)、全球移动***(GSM)、蓝牙等)从互联网或蜂窝塔发送和/或接收数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主机通信***218还可经由无线通信链路262与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中的通信***234进行通信,使得主机设备210可将音频数据发送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以输出声音,并且从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接收数据以接收用户输入。通信链路26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无线通信线路,诸如蓝牙连接。通过启用主机设备210与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230之间的通信,无线收听设备230可增强主机设备210的用户接口。
入耳式耳机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可包括许多不同的特征,与许多先前已知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相比,其向用户提供改进的音频质量和优异的用户体验。为了说明和解释一些此类特征,参考图3A和图3B,其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无线入耳式耳机300的简化视图。具体地,图3A是入耳式耳机300的第一侧面的简化平面图,并且图3B是入耳式耳机300的第二侧面(其大体上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简化平面图。入耳式耳机300可表示相对于图1讨论的个人无线收听设备130的实施方案。
如图3A和图3B所示,入耳式耳机300可包括外壳310,该外壳具有处于外壳的一个端部处的耳插物320和定位在外壳的相对端部处的多功能按钮330。外壳310可由整体外部结构形成,并且可包括耳插物320可以可移除地附接到的喷嘴322(在图3B中以虚线描绘)。声学端口324可通过喷嘴322形成以将来自内部音频驱动器(未示出)的声音引导出外壳310、引导通过耳插物320的远侧端部处的开口326到用户耳道中。耳插物320可以是可变形耳插物,其可***用户耳道中,从而在用户耳道内产生密封并且使得入耳式耳机300能够具有如下所述的噪声消除特征。
入耳式耳机300可包括第一麦克风端口312和第二麦克风端口314,每个麦克风端口提供从外部环境到设置在外壳内的麦克风的声学路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麦克风端口312可以是通过外壳310的外壁的相对小的开口,并且前馈麦克风(图3A或图3B中未示出)可以可操作地耦接以通过麦克风端口312接收音频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通过多功能输入按钮形成第二麦克风端口314,并且语音麦克风可以可操作地耦接以通过第二麦克风端口314接收音频波。例如,麦克风端口314可通过底部按钮外壳412(图4和图5中示出)形成,并且通向语音麦克风的声学路径可延伸通过面板412与主外壳432之间的间隙512(图5A中示出)并通过麦克风端口314。前馈麦克风可在音频波到达用户的耳朵之前接收音频波,并且向入耳式耳机300内的噪声消除电路提供输入以实现入耳式耳机的主动噪声消除特征。主动噪声消除特征可通过输出一定声音来选择性地最小化来自环境的分散注意力的噪声,该声音特异性地取消由前馈麦克风从外部环境接收的声音。
语音麦克风可被定位成接收当用户正在说话时生成的音频波,使得用户的语音可被充分捕获并传输到主机设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可将来自语音麦克风的输入馈送到主动噪声消除单元中以改进噪声消除特征。另外,第一麦克风端口和第二麦克风端口可定位在沿外壳310的使前馈麦克风和语音麦克风的性能最大化的位置处。例如,第一麦克风端口312可沿着外壳侧壁的面向后的部分定位,当入耳式耳机300***耳道中时,该部分不太可能与用户耳朵的任何部分进行物理接触,并且在与耳机接合时呈现通过用户手指进行的阻碍的减小可能性。另外,在外壳310的相对两侧面上具有间隔开的前馈麦克风和语音麦克风使得入耳式耳机300内的音频处理器(例如,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计算***231)能够在捕获用户语音或其他声音(通过例如将用户语音与背景噪声隔离)时利用波束形成技术来改进信噪比。
外壳310还可包括沿外壳的外表面设置的电触点316、318。电触点可被定位成使得当入耳式耳机300存储在适当的充电壳体中时,电触点316、318可与设置在充电壳体内的电触点进行物理接触和电耦接,从而使得入耳式耳机能够从充电壳体接收电力以对入耳式耳机300内的可再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
内部部件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无线入耳式耳机400的简化分解视图,其可表示无线入耳式耳机300。如图4中描绘,无线入耳式耳机400包括组合在一起以形成入耳式耳机的三个主要子组件,包括:面板组件410、主外壳组件430和音频驱动器外壳组件450。虽然在图4中未这样标记,但当完全组装时,无线入耳式耳机400可包括上文相对于无线入耳式耳机300讨论的相同主要部件,包括外壳310、耳插物320(图4中未示出)和多功能按钮330。
面板外壳组件410包括限定多功能按钮的各种部件,该多功能按钮可以可操作以接收用户输入(如相对于多功能按钮330所描述)。面板外壳组件410可包括顶部按钮外壳412(在本文中有时称为“面板412”)和底部按钮外壳414。底部按钮外壳可永久地附连到下文描述的主外壳432,并且面板412可通过保持特征420和422来耦接到底部外壳414,如下文所讨论。
无线天线柔性件416可定位在底部外壳414与面板412之间的空间中。将天线柔性件416放置在入耳式耳机的外部末端附近(即,面板412的顶部部分附近)会在天线与入耳式耳机内的处理部件的大部分之间提供间距。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天线柔性件416可设置在面板组件410的在密封腔体之外并且因此部分暴露于环境的部分中。如图4所示,天线柔性件416可包括在一个端部处的圆形开口,密封面板412的柱塞部分(在图7A中示为柱塞622)的垫片424可延伸通过该圆形开口,如下文所讨论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部按钮外壳414和垫片424可通过两次注射工艺来形成,其中第一次注射形成底部按钮外壳414,并且第二次注射形成垫片424。在一些特定具体实施中,底部按钮外壳可以是刚性塑料材料,并且形成垫片424的第二次注射可以是例如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当多功能按钮被按下时,该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允许面板组件中的一定柔性。
面板外壳组件还可包括垫片418和网格419。垫片418向上偏置面板412并且提供顶部和底部按钮外壳之间的内部间隔。可适配在垫片418的两个相对支腿内的网格419覆盖声学开口(例如,第二麦克风端口314),其延伸通过底部外壳414到达语音麦克风438,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防止水分或其他污染物穿过声学开口而进入。保持特征420和422可将面板412耦接到底部外壳4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保持特征420可以是提供多功能开关的旋转轴线的轴,并且保持特征422可以是如关于图7A至图7C更详细讨论的夹具。
主外壳组件430包括主外壳432,除了粘结到底部按钮外壳414之外,其还可粘结到扬声器外壳组件450的扬声器外壳452部分。主外壳432、扬声器外壳452和底部按钮外壳414一起限定无线入耳式耳机400的主要内部腔体(相对于图5A和图5B讨论的腔体505),其中定位有主外壳组件430和扬声器外壳组件450的其他各种部件。
主外壳组件430还可包括:桥接柔性电路434,该桥接柔性电路由桥接框架436支撑;网格444,该网格覆盖麦克风端口(例如,第一麦克风端口312)以保护前馈麦克风446;以及一组元件440,这些元件作为语音麦克风堆叠的部分并且帮助限定语音麦克风端口314的几何形状。桥接框架436可抵靠主外壳432的侧壁适配并且产生前馈麦克风446的内部几何形状。桥接柔性件434可分别包括多功能按钮的开关448、语音麦克风438和前馈麦克风446,以及回接到下面讨论的主逻辑板462的板间连接器442。
除了上文讨论的扬声器外壳452之外,扬声器外壳组件450还包括音频驱动器456(即,换能器)、可再充电电池454和多层板462以及其他元件。音频驱动器456可位于换能器框架460内,该换能器框架将音频驱动器456与喷嘴465对准以使得由音频驱动器456生成的声音被引导出喷嘴465。保护网格466可覆盖喷嘴465并且防止颗粒和水分穿透到主要内部腔体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保护网格466可以是多层网格,该多层网格包括使得网格466能够抵抗水和其他类型的水分进入外壳的疏水网格以及结构网格。
柔性电路464坐置在电池454与音频驱动器456之间并且提供针对电触点470、472的安装点,这些电触点可表示上文讨论的触点316、318。电触点470、472被对准以适配在驱动器外壳452中的对应接触开口474内(在图4中仅可见其中的一者)。反馈麦克风468也可安装在柔性电路464上并且定位在音频驱动器456的前体积内,如下面相对于图5A和图5B所讨论。柔性电路464还可包括两个板间连接器476、478,其分别提供柔性电路464与主逻辑板462和桥接柔性电路434之间的连接。
单独的MLB框架458可支撑框架458的第一侧上的多层板462,并且可适配在框架458的第二侧上的电池454上方。并且,保持磁体480可定位成抵靠扬声器外壳452适配。保持磁体480可被对准以与对应充电壳体内的磁体配合,并且充当无线入耳式耳机400的主要保持特征以将入耳式耳机保持在充电壳体内,如下文所讨论。
声学体积
如上所述,主外壳432、扬声器外壳452和底部按钮外壳414限定无线入耳式耳机400的主要内部腔体505(其在图5A和图5B中更清楚地示出),这些图是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400的沿着不同平面截取的简化剖视图。各种外壳部件(底部按钮外壳414、主要外壳432和扬声器外壳452)可以使得整体听筒内外壳(例如,外壳310)基本上是可具有基本上无缝外观的一体式整体结构的方式,在环形接合部502和504处化学粘结或以其他方式粘附在一起。例如,底部按钮外壳414可在环形接合部502处粘结到主要外壳432,并且主要外壳432可在环形接合部504处粘结到扬声器外壳45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形接合部502、504可具有进一步强化相邻部分之间的粘结的舌部和凹槽几何形状。
内部腔体505容纳电池454、音频驱动器456和其他部件,并且为无线入耳式耳机400的后体积510和前体积520提供空间。换能器框架460抵靠音频驱动器456和喷嘴465进行密封,从而限定前体积520的边界,该前体积通过喷嘴465在用户耳道(当入耳式耳机使用时)和音频驱动器456之间延伸。O形环526提供扬声器外壳452和换能器框架460的壁之间的密封,并且内部麦克风522可定位在喷嘴465内并且附接到驱动器外壳的一部分。气压式通风口524可延伸通过喷嘴465的侧壁,从而将外部环境流体地耦接到前体积520。气压式通风口524使得能够允许原本可能被捕获在耳道中并且对于用户而言不舒服的前体积内的压力通过通风口524泄漏。
后体积510从换能器框架460的外边缘延伸经过驱动器456的侧壁和后表面,并且涵盖主要腔体505内的空间的不填充有部件的其余部分。
多功能按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无线入耳式耳机400可包括多功能按钮330,其使得用户能够用单个按钮而不是多个单独输入按钮来控制无线入耳式耳机的某些特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功能按钮330可以是摇杆开关,该摇杆开关可基于按钮被快速连续按下的次数和/或按钮被按下的时间长度而被激活,以调用由被无线耦接以与耳机400进行通信的主机设备控制的不同功能。例如,在一个特定具体实施中,按压按钮持续单个相对短的时间(单击)可通过主机设备调用针对流式传输到入耳式耳机的音乐的“播放/暂停”命令,连续两次快速按下按钮(双击)可调用“下一曲目”命令,连续三次快速按下按钮(三击)可调用“先前曲目”命令,并且按下按钮持续相对长的连续时间量(例如,半秒钟或更多)可激活数字语音助理,该数字语音助理可经由耳机400上的麦克风中的一者来接受来自用户的附加命令。
多功能按钮330的一个具体实施在图6A、图6B和图7A至图7C中示出,其中图6A是翻转的多功能按钮330的简化视图(即,从多功能按钮的内部朝向按钮的外面板412观察);图6B是从按钮的底部部分朝向面板412观察的多功能按钮330的简化内部透视图;并且图7A至图7C是图6A中指示的面板组件的沿不同平面截取的简化剖视图。
首先参考图6A和图6B,面板412包括两个肋612、614,这些肋具有对应孔,线形轴420延伸通过该孔并且抵靠下外壳414平接。线形轴420设置通过肋612、614的多功能按钮330的枢轴点6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枢轴点朝向按钮330的一个端部偏移并且可与指示图7C所示的横截面的位置的虚线重合。在按钮330的另一端部,多功能按钮330的开关可定位在分别指示图7A和图7B的横截面的位置的虚线的交叉点正下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功能按钮330可具有位于按钮的远侧端部610与近侧端部615之间的中心线605。枢轴点600可远离中心线610朝向近侧端部615定位,并且因此可被称为位于中心线与近侧端部之间的多功能按钮的部分内。具有朝向按钮330的一个端部定位的枢轴点600(与位于中心线上相比)实现了在从按钮330的枢轴点600到远侧端部610的任何位置的按钮的激活区域620。
保持夹具422和线形轴420永久性地将底部按钮外壳414附连到面板412,并且整个面板组件410可通过例如机械舌部和凹槽接口502(图5A中示出)以及适当粘合剂来附连到主要外壳432。可形成为部分面板412的塑料柱塞622远离面板412朝向底部外壳414突出并且坐置在垫片424与分隔片624之间。当在多功能按钮的激活区域620中按下面板412时,柱塞622被推向底部外壳414并激活开关448。在图6B中还示出了关闭用于前馈麦克风446的无线天线柔性件和麦克风端口628的辅助缆线626。
图7A和图7B是通过包括柱塞622和开关448的区域截取的多功能按钮330的剖视图,其中图7B中的剖视图从图7A的剖视图旋转90度。如图7A和图7B中的每一者所示,开关448安装在桥接柔性件434上,该桥接柔性件位于顶部并且可通过PSA层粘结到桥接框架436。虽然图7A或图7B中未示出,但桥接框架436可为前馈麦克风创建几何形状。柱塞622的底边缘定位在开关448正上方,使得当面板412被按下时,柱塞622与开关448进行物理接触并激活开关。柱塞622坐置在提供两个部件之间的密封的垫片424的环形开口内。
图7C是通过枢轴点600截取的多功能按钮330的剖视图。线形轴420在图7C中被示为突出通过两个肋612、614。允许在面板412的枢轴端部处的恒定预载荷的垫片418用于确保轴420硬存放到面板的下侧,以帮助设置面板和底部按钮外壳414之间的间隙。
充电盒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涉及可存储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或一对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诸如一对入耳式耳机300)以及对其进行充电的充电壳体。充电壳体可保护无线收听设备免受物理损坏,以及提供用于为无线收听设备充电的电源。
图8A和图8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可存储一对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诸如入耳式耳机300)的充电壳体800的简化平面图。如图8A和图8B中的每一者所示,充电壳体800可包括盖810和主体820,该主体形成用于容纳一对入耳式耳机或其他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其可分别佩戴在用户的左耳和右耳中)的内部腔体。图8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其中充电壳体的盖810处于打开位置的充电壳体800的简化前侧视图,并且图8B是其中盖810处于闭合位置的充电壳体800的简化前侧视图。
盖810可通过铰链(图8A或图8B中未示出)附接到主体820,该铰链使得盖能够在打开位置(其中一对入耳式耳机可***壳体800或从该壳体移除)与闭合位置(其中盖810覆盖一对入耳式耳机,由此将耳机完全包封在充电壳体800内)之间移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可包括将盖810偏置到打开位置的扭转弹簧。盖和主体中的磁性元件协作以将盖保持在闭合位置。一旦盖足够打开以使扭转弹簧力克服磁体的强度,扭转弹簧将盖翻转到完全打开位置。而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铰链可以是双稳态铰链,其具有两种稳定状态: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铰链可具有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处其不会拉动以打开或闭合盖,但一旦盖沿一个方向移动经过中间位置,双稳态铰链将拉动盖打开或拉动盖闭合,这取决于盖在哪个方向上移动远离中间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充电壳体800可包括主体820内的内部框架(在图8A或图8B中的任一者中不可见),包括被设计成提供轮廓和表面特征的部分,该一对入耳式耳机可抵靠轮廓和表面特征搁置在策略性位置以最小化壳体800的尺寸。内部框架还可建立主体820的上表面822(参见图9A),该上表面包括分别针对左入耳式耳机和右入耳式耳机的两个轮廓化凹座。类似地,充电壳体还可包括内部框架,该内部框架适配在盖810内以向盖提供下表面,该下表面包括两个轮廓化上凹座814a、814b,在盖810闭合时,左入耳式耳机和右入耳式耳机的上部分分别适配在这些上凹座中。
壳体800可被配置为当入耳式耳机容纳在充电壳体内时对一对无线入耳式耳机进行充电。为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800可包括两对电触点(例如,一对触点912和914在图9A中示出),其用于与每个入耳式耳机耳塞的外表面处的相应触点进行电接触,使得电荷可从充电壳体800的内部电池(未示出)流动到入耳式耳机的内部电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充电壳体触点中的每一者可包括导电引脚,该导电引脚坐置在可围绕引脚包覆模制的圆形垫片内。垫片和引脚可由接触外壳的一侧支撑,该接触外壳具有可操作地耦接到外壳的相对侧的弹簧以将引脚偏置到凹座中并且确保与入耳式耳机上的对应触点的强物理和电连接。
充电壳体的内部电池可通过外部电源充电,该外部电源经由连接器830电耦接到壳体800。连接器830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物理连接器接口,诸如由Apple开发的闪电连接器端口、USB-C端口、微型USB端口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充电壳体800还包括无线电力接收线圈(未示出)以无线接收可用于对内部电池进行充电的电力,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
充电壳体800还可包括被配置为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视觉指示器832。取决于壳体的充电状态,视觉指示器832可改变颜色。作为示例,指示器832可在壳体被充电时发射绿光,在充电壳体电池正充电时和/或在充电壳体电池小于完全充电时发射橙光,和/或在充电壳体电池耗尽时发射红光。当从壳体800的外部观察时,视觉指示器832可具有圆形形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诸如正方形、矩形、卵形等。壳体800还可包括用户接口834(参见图9A),诸如按钮,其在被激活时并且当入耳式耳机在盖810打开的情况下存储在壳体800内时,发起允许入耳式耳机与主机设备配对的配对例程。
凹座槽
现在参考图9A至图9C,其中图9A是在没有盖810的情况下并且在入耳式耳机300存储在充电壳体的凹座中的一者中的情况下示出的充电壳体800的简化顶视图,并且图9B和图9C是充电壳体800中的凹座中的一者的底部部分的简化截面透视图。充电壳体800包括用于分别存储左入耳式耳机和右入耳式耳机的两个凹座824a、824b。如图9A所示,入耳式耳机300存储在凹座824a中,而凹座824b是空的并且准备好接受第二入耳式耳机300。
充电壳体800和无线入耳式耳机300可被按比例设计并且设计成使得存储在充电壳体中的每个入耳式耳机300的面板330设置在入耳式耳机的顶部(即,面板呈现给用户),并且当无线入耳式耳机300存储在充电壳体中时,充电触点316、318设置在入耳式耳机的底部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凹座824a、824b被轮廓化以使得凹座包括上区段920和下区段940。另外,槽930可靠近充电壳体触点912、914形成在上区段920的底表面处。槽930可提供从上区段920延伸到下区段940的连续倾斜表面,以促进汗液或可在无线入耳式耳机上收集并且滴入凹座中的其他液体移动远离入耳式耳机300上的触点316、318并且远离充电壳体800中的触点912、914。以这种方式将水分运输远离两组触点可帮助防止触点的可能腐蚀。另外,返回参考图3B,充电触点316、318可以尽可能远离彼此地定位,如外壳310允许的那样(例如,在外壳的相对边缘处),同时仍然面向相同的一般方向。当入耳式耳机存储在充电壳体中时,充电触点的这种定位允许触点位于入耳式耳机300的底部处以及槽930的相对两侧上,并且允许槽930的宽度尽可能合理地宽,以收集较高体积的水分并将其运输远离触点。
保持磁体
图10是定位在充电壳体800的凹座824(例如,凹座824a、824b中的一者)内的无线入耳式耳机300的简化部分剖视图。如图10所示,无线入耳式耳机300的保持磁体452沿着外壳310的底表面定位并且与保持元件1000对准,该保持元件邻近形成凹座824的上部分920的壁设置在充电壳体内。当无线入耳式耳机300定位在凹座824内时,保持元件1000和保持磁体452协作以形成将入耳式耳机保持在凹座内的磁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保持元件1000可包括左磁体1012和右磁体1014、中心磁体1016和分流器1018。磁体1012和1016可对准以使得每个磁体的磁极被吸引到保持磁体452的相对端部处的磁极。例如,如图10所示,保持磁体452可具有与磁体1012对准的磁体452的上端部处的北极,以及与磁体1016对准的磁体452的下端部处的南极。磁体1012和1016的磁极可被布置成使得南极位于磁体1012的上部分处,并且北极位于磁体1016的上表面处。这种布置产生磁路,其中通量从保持磁体452的北极流过磁体1012,流入磁体1016,并且返回到保持磁体452的南极。
中心磁体1014可被布置成推动磁路中的通量并且将通量取向在正确方向上,由此增加由磁路生成的磁场的强度。例如,中心磁体1014可将通量从左磁体1012拉出并将通量推入右磁体1016中。因此,中心磁体1014可加强在保持元件1000与保持磁体452之间形成的磁路,而不直接作用在保持磁体452上。
磁体1012、1014、1016可设置在分流器1018上并且定位在分流器1018与凹座824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磁体1012、1014、1016可通过粘合剂层(未示出)诸如压敏粘合剂耦接到分流器1018。分流器1018收集离开磁体的非作用磁极的通量并且将通量重新引导到磁路中,从而允许磁路中的磁体小于生成相同量的保持力原本可能需要的磁体。分流器1018可包括弯曲部,使得磁体1012和磁体1016以不同角度耦接到分流器,从而使得磁体能够与磁体被定位成邻近于的凹座824的弯曲更紧密地对准。
充电壳体800可包括在凹座824a、824b中的每一者下方的充电壳体的外壳内的保持元件10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凹座824a、824b下方的保持元件被布置为彼此的镜像,其中磁体的极性翻转。类似地,对应于充电壳体800的左无线入耳式耳机和右无线入耳式耳机可具有在两个耳机之间切换的保持磁体452的极性。因此,例如,旨在存储在凹座824a中的入耳式耳机300中的一者(例如,左耳机)可具有其中磁极如图10所示的那样布置的保持磁体452,而邻近凹座824a的保持元件1000包括具有也如图10中示出的磁极的磁体1012、1014和1016。旨在存储在凹座824b中的入耳式耳机300中的另一者(例如,右耳机)可具有其中磁极与图10所示的磁极相反(例如,南极在保持磁体的上端部处并且北极在保持磁体的下端部处)的保持磁体452,而邻近凹座824b的保持元件1000包括磁体1012、1014和1016,这些磁体还具有与图10所示的磁极相反地布置的磁极(例如,磁体1012可在磁体的上端部处具有其南极,并且磁体1016可在磁体的上端部处具有其北极)。在此类实施方案中,磁体的镜像和翻转布置有助于用户正确地将左入耳式耳机和右入耳式耳机放置在其专用和相应的凹座中,因为在每个凹座中,保持元件1000将吸引旨在存储在该凹座中的入耳式耳机的保持磁体452,并且排斥旨在储存在另一凹座中的入耳式耳机的保持磁体452。
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具体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具体细节,以便实践所述实施方案。因此,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前述描述。它们并非意在穷举或将实施方案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另外,虽然上文公开了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案,但特定实施方案的具体细节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相结合。另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鉴于上面的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行的。
最后,众所周知,使用个人识别信息应遵循公认为满足或超过维护用户隐私的行业或政府要求的隐私政策和做法。具体地,应管理和处理个人可识别信息数据,以使无意或未经授权的访问或使用的风险最小化,并应当向用户明确说明授权使用的性质。

Claims (20)

1.一种便携式收听设备,包括:
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限定内部腔体;
声学端口,所述声学端口通过所述设备外壳形成;
音频驱动器,所述音频驱动器被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并且被对准以通过所述声学端口发射声音;
多功能输入按钮,所述多功能输入按钮被耦接到所述设备外壳,所述多功能输入按钮具有远侧端部和近侧端部、所述远侧端部与所述近侧端部之间的中心线、以及位于所述中心线与所述近侧端部之间的旋转轴线;
电子电路,所述电子电路被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所述电子电路需要电力以进行操作并且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按钮的激活;和
电池,所述电池被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并且能够操作以向所述电子电路提供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其中所述多功能按钮包括被耦接到按钮外壳元件的面板,其中所述面板限定所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外表面,并且所述按钮外壳元件是所述设备外壳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其中所述面板通过所述多功能按钮的所述远侧端部处的保持夹具以及通过所述多功能按钮的所述近侧端部处的线形轴来被耦接到所述底部外壳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其中所述面板包括位于所述中心线与所述远侧端部之间的柱塞,并且所述多功能输入按钮包括被设置在所述柱塞之下的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其中所述多功能输入按钮还包括在所述中心线和所述近侧端部之间的位置处被设置在所述面板和所述按钮外壳元件之间的垫片,其中所述垫片在所述面板和所述按钮外壳元件之间提供内部间隔并且被能够操作地耦接以将所述面板远离所述按钮外壳元件偏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其中所述垫片在所述垫片的相对端部处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并且其中所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还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第二支腿之间的网格以及在所述网格正下方通过按钮外壳元件形成的麦克风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还包括被设置在所述面板和所述按钮外壳元件之间的无线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其中所述内部腔体包括所述音频驱动器的前体积和后体积,并且所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还包括被定位在所述前体积内的反馈麦克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还包括被定位在所述后体积内的语音麦克风和前馈麦克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其中所述面板具有大体平面的外表面和椭圆形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外壳包括在所述设备外壳的第一端部处限定所述声学端口的喷嘴以及被可移除地耦接到所述喷嘴的可变形耳插物,并且其中所述多功能输入按钮被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处。
12.一种用于存储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并对所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进行充电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的凹座,所述凹座具有在所述壳体主体的上表面处的开口、从所述开口延伸到在所述壳体主体内的第一深度的上区段、从所述开口延伸到所述壳体主体内的比所述第一深度更大的第二深度的下区段、以及以向下角度从所述上区段延伸到所述下区段的槽;
盖,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壳体主体并且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闭合位置处所述盖在所述凹座之上对准,所述打开位置使得所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能够被放置在所述凹座中或从所述凹座中被移除;
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被设置在所述凹座内所述槽的相对两侧上;
电池;
充电***,所述充电***被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所述电池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对所述便携式无线收听设备进行充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凹座是在所述壳体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处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凹座,并且所述壳体主体包括第二凹座,所述第二凹座具有在所述壳体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处的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开的第二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凹座包括从所述第二开口延伸到所述壳体主体内的所述第一深度的第二上区段、从所述第二开口延伸到所述壳体主体内的所述第二深度的第二下区段、以及以向下角度从所述第二上区段延伸到所述第二下区段的第二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其中还包括用户接口按钮,所述用户接口按钮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的上表面处介于所述第一凹座和所述第二凹座之间,并且所述用户接口按钮被配置为当被激活时并且当所述入耳式耳机被存储在所述壳体内时,发起允许所述入耳式耳机与主机设备配对的配对例程。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盖通过双稳态铰链被耦接到所述主体,所述双稳态铰链具有第一稳定状态和第二稳定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盖相对于所述主体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盖相对于所述主体处于闭合位置。
16.一种便携式无线收听***,包括:
一对听筒,所述一对听筒包括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所述第一听筒和所述第二听筒中的每一者包括:
听筒设备外壳,所述听筒设备外壳限定所述听筒的内部腔体;
声学端口,所述声学端口通过所述听筒外壳形成;
音频驱动器,所述音频驱动器被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内并且被对准以通过所述声学端口发射声音;
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被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内,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需要电力以进行操作;
电池,所述电池被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内并且能够操作以向所述电子电路提供电力;和
保持磁体,所述保持磁体被设置在所述听筒外壳内,其中所述第一听筒的所述保持磁体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听筒外壳内以使得其北极和南极在第一取向上对准,并且所述第二听筒的所述保持磁体被定位在所述第二听筒外壳内以使得其北极和南极在与所述第一取向相反的第二取向上对准;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存储所述一对听筒并对所述一对听筒进行充电,所述壳体包括:
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第一凹座和第二凹座,所述第一凹座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所述第一听筒,所述第二凹座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所述第二听筒;
盖,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壳体主体并且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闭合位置处所述盖在所述第一凹座和所述第二凹座之上对准,所述打开位置使得所述第一听筒和所述第二听筒能够被放置在其相应凹座中或从所述相应凹座中被移除;
电池;
充电***,所述充电***被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所述电池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听筒位于其相应的凹座内时对所述第一听筒和所述第二听筒进行充电;和
第一保持元件和第二保持元件,所述第一保持元件被定位在所述壳体主体内邻近所述第一凹座,并且所述第一保持元件被对准以便当所述听筒被放置在所述第一凹座中时与所述一对听筒中的所述听筒中的一者的所述保持磁体磁耦接,所述第二保持元件被定位在所述壳体主体内邻近所述第二凹座,并且被对准以便当所述听筒被放置在所述第二凹座中时与所述一对听筒中的一者磁耦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听筒被放置在所述第一凹座中时,所述第一保持元件生成吸引所述第一保持磁体的磁场,并且当所述第二听筒被放置在所述第一凹座中时,所述第一保持元件生成排斥所述第二听筒的磁场;和
其中当所述第二听筒被放置在所述第二凹座中时,所述第二保持元件生成吸引所述第二保持磁体的磁场,并且当所述第一听筒被放置在所述第二凹座中时,所述第二保持元件生成排斥所述第一听筒的磁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和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每一者包括分流器以及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彼此间隔开并且被设置在所述分流器与其相应凹座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和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分流器包括第一部分和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以一定角度弯曲的第二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一者被耦接到所述分流器的所述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另一者被耦接到所述分流器的所述第二部分,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大体与其相应凹座的弯曲对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中的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以镜像关系定位,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中的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相对于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翻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听***,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和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每一者还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磁体具有磁极性,所述磁极性被对准以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一者拉出通量并且将所拉出的通量推入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另一者。
CN202111529757.6A 2021-02-26 2021-12-14 无线收听设备 Pending CN1149798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54406P 2021-02-26 2021-02-26
US63/154,406 2021-02-26
US17/223,655 2021-04-06
US17/223,655 US11606637B2 (en) 2021-02-26 2021-04-06 Wireless listen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9875A true CN114979875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9757.6A Pending CN114979875A (zh) 2021-02-26 2021-12-14 无线收听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6637B2 (zh)
CN (1) CN11497987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6474B2 (en) * 2016-09-06 2019-02-19 Apple Inc. Inductively chargeable earbud case
USD955982S1 (en) * 2019-10-11 2022-06-28 Google Llc Charging case for wireless earbuds
USD932428S1 (en) * 2019-10-11 2021-10-05 Google Llc Charging case for wireless earbu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4353A1 (en) * 2001-10-10 2003-05-22 Soren Ravnkilde Multifunctional switch
DE102006018631A1 (de) * 2006-04-21 2007-10-25 Siemens Audiologische Technik Gmbh Schaltvorrichtung und damit versehenes Hörhilfegerät
DE102006024412A1 (de) * 2006-05-24 2007-11-29 Siemens Audiologische Technik Gmbh Hörvorrichtung mit wippenartigem Steller zum Ein/Ausschalten
US8249287B2 (en) 2010-08-16 2012-08-21 Bose Corporation Earpiece positioning and retaining
US20090073950A1 (en) * 2007-09-19 2009-03-19 Callpod Inc. Wireless Audio Gateway Headset
DE102007055672A1 (de) * 2007-11-21 2009-05-28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Hörgerät mit einer Bedieneinrichtung
DE102008038212A1 (de) * 2008-08-18 2009-12-10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Schaltvorrichtung und damit versehenes Hörhilfegerät
DE102009012630A1 (de) * 2009-03-11 2010-09-16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Tastschalter für Hörhilfe und Hörhilfe
US8314354B2 (en) * 2009-07-27 2012-11-20 Apple Inc. Accessory controll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10176699A1 (en) 2010-01-21 2011-07-21 Pi-Fen Lin Earphone with a fixed function and earplug with a fixed function
US9131311B2 (en) * 2010-10-07 2015-09-08 Polk Audio, Llc Canal phones with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passing or blocking environmental ambient sound and switch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s
US20140088504A1 (en) * 2011-05-25 2014-03-27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Handheld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with dose button
DE102012211583A1 (de) * 2012-07-04 2013-08-29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Gehörgang-Hörinstrument mit Entnahmevorrichtung
NO2690883T3 (zh) 2012-07-27 2018-03-10
US9712932B2 (en) * 2012-07-30 2017-07-18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User interface control of multiple parameters for a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WO2015041639A1 (en) * 2013-09-18 2015-03-26 Advanced Bionics Ag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s and user interfaces for use with same
CN106165450B (zh) * 2014-03-24 2019-06-04 索诺瓦公司 Ite助听器和制造ite助听器的方法
US9854345B2 (en) 2014-06-03 2017-12-26 Bose Corporation In-ear headphone with cable exit positioned for improved stability
CN106797522B (zh) * 2014-08-15 2020-08-07 智听医疗公司 耳道内助听器和无线遥控器使用方法
US9955249B2 (en) 2014-09-05 2018-04-24 Bose Corporation Earpiece with movable joint
US9980063B2 (en) * 2015-02-09 2018-05-22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a living-hinge in a hearing instrument
US9596532B2 (en) * 2015-03-09 2017-03-14 Motorola Mobility Llc Headphone device and a knuckle for facilitating an adjustable connection between an ear pod and headband
US10433045B2 (en) 2015-09-30 2019-10-01 Apple Inc. Earbud stability anchor feature
US10097913B2 (en) 2015-09-30 2018-10-09 Apple Inc. Earbud case with charging system
CN109076277B (zh) 2016-09-06 2020-10-23 苹果公司 具有用于固定到用户的翼尖的耳机组件
US10206474B2 (en) * 2016-09-06 2019-02-19 Apple Inc. Inductively chargeable earbud case
US11102563B2 (en) 2018-09-28 2021-08-24 Apple Inc.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eartips
DE102019214158A1 (de) * 2019-09-17 2020-06-25 Sivantos Pte. Ltd. Hörvorrichtung
US11245989B2 (en) * 2019-12-11 2022-02-08 Gn Hearing A/S Hearing aid for placement in a user's ear canal
EP3836558A1 (en) * 2019-12-11 2021-06-16 GN Hearing A/S A hearing aid for placement in a user´s ear canal
CN210670516U (zh) * 2019-12-31 2020-06-02 东莞市誉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组件、耳机及耳机盒
CN111526449B (zh) * 2020-05-11 2022-02-01 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及无线耳机控制方法
US11425479B2 (en) * 2020-05-26 2022-08-23 Logitech Europe S.A. In-ear audio device with interchangeable faceplate
US11375058B2 (en) * 2020-06-24 2022-06-28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status indicators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70210B (zh) * 2021-01-05 2023-04-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79263A1 (en) 2022-09-01
US11606637B2 (en)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68367B1 (ko) 휴대용 청취 디바이스
CN110972005B (zh) 附接机构、入耳式听力设备和无线聆听设备
US11606637B2 (en) Wireless listen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