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6390A -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6390A
CN114976390A CN202210676245.0A CN202210676245A CN114976390A CN 114976390 A CN114976390 A CN 114976390A CN 202210676245 A CN202210676245 A CN 202210676245A CN 114976390 A CN114976390 A CN 114976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battery
film
reg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62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6390B (zh
Inventor
陈秀
袁铖
杨伟
张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62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6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6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6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12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31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e.g. gas permeability, size or heat resist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该电池包括底壁、侧壁以及顶壁,电池的包膜方法包括:将外包膜放在电池的下方,使得外包膜与底壁相贴合;将外包膜位于底壁的宽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将外包膜位于底壁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在侧壁均与外包膜贴合之后,外包膜形成有沿电池厚度方向的两侧向外突出的四个重合段,沿电池高度方向裁剪四个重合段以形成四个连接区;将靠近第三侧壁处的两个连接区均翻折至第三侧壁上并与其贴合连接,将靠近第四侧壁处的两个连接区均翻折至第四侧壁上并与其贴合连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池模组无法在满足绝缘效果的同时降低加工成本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是电动汽车关键且不可缺少的器件之一。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电池的绝缘防护是关系到电池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相关技术中,电池的绝缘主要通过包一层蓝膜,蓝膜包覆电池底部,预留一小段蓝膜折上电池侧壁,蓝膜在侧壁重叠并再折上顶盖。在非全封闭风冷模组中,由于汽车应用工况存在高低温循环,会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露珠。露珠会通过蓝膜在电池侧壁的折角间隙渗入并与电池的铝壳接触,导致电池外部绝缘失效,此种现象称为结露失效。
为防止露水从蓝膜折角缝隙进入,在电池包好蓝膜后会通过喷一层胶将电池侧壁蓝膜的折角处和重叠处完全覆盖住。但此种方法对胶喷涂的工艺要求较高,为保证不干涉模组的装配,胶不仅要覆盖住蓝膜的折叠角,还需保证不能溢出电池侧壁和底面太多。因需兼顾多种尺寸,当前产线涂覆胶的良率较低,高返工率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池模组无法在满足绝缘效果的同时降低加工成本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包括底壁、侧壁以及顶壁,侧壁包括沿底壁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沿底壁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电池的包膜方法包括:将外包膜放在电池的下方,使得外包膜与底壁相贴合;将外包膜位于底壁的宽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使得外包膜分别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贴合;将外包膜位于底壁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使得外包膜分别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贴合;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均与外包膜贴合之后,外包膜形成有沿电池厚度方向的两侧向外突出的四个重合段,沿电池高度方向裁剪四个重合段以使得四个重合段在裁剪后的剩余部分形成四个连接区;将靠近第三侧壁处的两个连接区均翻折至第三侧壁上并与第三侧壁贴合连接,将靠近第四侧壁处的两个连接区均翻折至第四侧壁上并与第四侧壁贴合连接。
进一步地,当外包膜与侧壁全部贴合之后,外包膜的上端均位于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以上的部分。
进一步地,当外包膜与侧壁全部贴合之后,外包膜的上端均位于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以上的部分,具体包括:外包膜的上端翻折至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的上方,并使外包膜的上端位于顶壁的下方,以将外包膜包覆于侧壁和底壁;或者,外包膜的上端翻折至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的上方,并使外包膜的上端位于顶壁,以将外包膜包覆于顶壁的边沿、侧壁以及底壁。
进一步地,将靠近第三侧壁处的两个连接区均翻折至第三侧壁上并与第三侧壁贴合连接,将靠近第四侧壁处的两个连接区均翻折至第四侧壁上并与第四侧壁贴合连接,具体包括:沿电池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连接区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电池厚度,在将沿电池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连接区均翻折至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其中一个上之后,相邻两个连接区间隔设置或相抵接,相邻两个连接区分别与外包膜的对应连接区的部分连接;或者,沿电池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连接区的宽度之和大于电池厚度,在将沿电池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连接区均翻折至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其中一个上之后,相邻两个连接区相叠置并与外包膜的对应连接区的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在将外包膜的对应连接区的部分与连接区连接时,采用热熔的方式连接,或者采用贴胶的方式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壳体,壳体的下表面形成电池的底壁,壳体的外侧壁形成电池的侧壁,侧壁包括沿底壁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沿底壁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顶盖,盖设在壳体的上端,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的上端均延伸至顶盖,顶盖的上表面形成电池的顶壁;外包膜,包括底模区和侧膜区,底模区包裹在电池的底壁上,侧膜区向上翻折到电池的侧壁上,侧膜区的上端的高度高于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侧膜区向上翻折之后形成四个重合段,壳体的相邻两个外侧壁的连接处为壳体的边角,四个重合段分别位于壳体的四个边角处;其中,侧膜区包括第一侧膜、第二侧膜、第三侧膜以及第四侧膜,第一侧膜包括第一贴附区以及与第一贴附区连接的第一重叠区,第二侧膜包括第二贴附区以及与第二贴附区连接的第二重叠区,第三侧膜包括第三贴附区以及与第三贴附区连接的第三重叠区,第四侧膜包括第四贴附区以及与第四贴附区连接的第四重叠区,第一贴附区与第一侧壁相贴合,第二贴附区与第二侧壁相贴合,第三贴附区与第三侧壁相贴合,第四贴附区与第四侧壁相贴合,第一重叠区与第四重叠区重叠形成第一重合段,第四重叠区与第二重叠区重叠形成第二重合段,第二重叠区与第三重叠区重叠形成第三重合段,第三重叠区与第一重叠区重叠形成第四重合段,沿电池的高度方向裁剪四个重合段以使得四个重合段在裁剪后的剩余部分形成四个连接区,连接区盖设于第三贴附区并与第三贴附区连接,或者,连接区盖设于第四贴附区并与第四贴附区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宽度为电池的厚度,连接区的宽度与电池的厚度的比值为A,其中,0<A≤0.9。
进一步地,侧膜区的上端高于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并低于顶盖。
进一步地,侧膜区的上端与顶盖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0mm至20mm之间。
进一步地,侧膜区的上端盖设于顶盖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顶盖上设置有极柱,第一侧膜和第二侧膜的边沿与极柱的距离在0mm至50mm之间,第三侧膜和第四侧膜的边沿与极柱的距离在0mm至80mm之间。
进一步地,外包膜设置有粘胶,或者外包膜包括热缩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上述提供的电池。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对电池进行包膜时,将外包膜放在电池的下方,使得外包膜与电池的底壁相贴合,将外包膜位于底壁的宽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至电池的上部,使得外包膜分别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贴合,将外包膜位于底壁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至电池的上部,使得外包膜分别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贴合。外包膜与侧壁全部贴合之后,外包膜形成有沿电池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向外突出的四个重合段,沿电池的高度方向裁剪四个重合段以得到四个连接区,将靠近第三侧壁处的两个连接区均翻折至第三侧壁上并与第三侧壁贴合连接,将靠近第四侧壁处的两个连接区均翻折至第四侧壁上并与第四侧壁贴合连接。采用上述包膜方法,先将外包膜包裹电池的底壁,然后将外包膜向上翻折至电池的上部,使得外包膜包裹电池的全部侧壁,实现电池上部到底部的整个侧壁完全封闭,阻止水汽进入,能够满足绝缘效果。并且,采用上述包膜方法,可消除打胶工序,能够提高电池的生产总体良率,从而能够节省材料、降低制造和返工成本,进而降低电池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包膜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包膜放在电池的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外包膜的对应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部分向上翻折至电池的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外包膜的对应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部分向上翻折至电池的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沿上下方向裁剪多个重合段以得到多个连接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沿上下方向裁剪多个重合段以得到多个连接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剩余外包膜(连接区)折上电池侧壁不重叠/不折上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剩余外包膜(连接区)折上电池侧壁不重叠/不折上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剩余外包膜(连接区)折上电池侧壁不重叠/折上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剩余外包膜(连接区)折上电池侧壁不重叠/折上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剩余外包膜(连接区)折上电池侧壁重叠/不折上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剩余外包膜(连接区)折上电池侧壁重叠/不折上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剩余外包膜(连接区)折上电池侧壁重叠/折上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剩余外包膜(连接区)折上电池侧壁重叠/折上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电池;11、侧壁;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第三侧壁;114、第四侧壁;12、顶壁;15、极柱;
20、外包膜;21、重合段;211、第一重合段;212、第二重合段;213、第三重合段;214、第四重合段;22、连接区;23、侧膜区;231、第一侧膜;2311、第一贴附区;2312、第一重叠区;233、第三侧膜;2331、第三贴附区;2332、第三重叠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包膜方法,利用该包膜方法对电池进行包膜。其中,电池10包括底壁、侧壁11以及顶壁12,侧壁11包括沿底壁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以及沿底壁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具体地,电池的包膜方法包括:
将外包膜20放在电池10的下方,使得外包膜20与底壁相贴合;
将外包膜20位于底壁的宽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至电池10的上部,使得外包膜20分别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相贴合;
将外包膜20位于底壁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至电池10的上部,使得外包膜20分别与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相贴合;
在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以及第四侧壁114均与外包膜20贴合之后,外包膜20形成有沿电池10厚度方向的两侧向外突出的四个重合段21,沿电池10高度方向裁剪四个重合段21以使得四个重合段21在裁剪后的剩余部分形成四个连接区22;
将靠近第三侧壁113处的两个连接区22均翻折至第三侧壁113上并与第三侧壁113贴合连接,将靠近第四侧壁114处的两个连接区22均翻折至第四侧壁114上并与第四侧壁114贴合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包膜方法,先将外包膜20包裹电池10的底壁,然后将外包膜20向上翻折至电池10的上部,使得外包膜20包裹电池10的全部侧壁,实现电池10上部到底部的整个侧壁完全封闭,阻止水汽进入,能够满足绝缘效果。并且,采用上述包膜方法,可消除打胶工序,能够提高电池的生产总体良率,从而能够节省材料、降低制造和返工成本,进而降低电池的加工成本。
其中,重合段21的形成过程如下:在利用该包膜方法对电池进行包膜时,如图3所示,首先将外包膜20放在电池10的下方,如图4所示,然后将外包膜20位于底壁的宽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至电池10的上部,接着将外包膜20位于底壁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至电池10的上部(图中未示出),如图5所示,在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及第四侧壁114均与外包膜20贴合之后,外包膜20的未与电池10贴合的部分折弯形成向外突出的四个重合段21。
具体地,外包膜20包括底模区和侧膜区23,底模区包裹在电池的底壁上,侧膜区23向上翻折到电池的侧壁11上,侧膜区23向上翻折之后形成四个重合段21,壳体的相邻两个外侧壁的连接处为壳体的边角,四个重合段21分别位于壳体的四个边角处。侧膜区23包括第一侧膜231、第二侧膜、第三侧膜233以及第四侧膜,第一侧膜231包括第一贴附区2311以及与第一贴附区2311连接的第一重叠区2312,第二侧膜包括第二贴附区以及与第二贴附区连接的第二重叠区,第三侧膜233包括第三贴附区2331以及与第三贴附区2331连接的第三重叠区2332,第四侧膜包括第四贴附区以及与第四贴附区连接的第四重叠区,第一贴附区2311与第一侧壁111相贴合,第二贴附区与第二侧壁112相贴合,第三贴附区2331与第三侧壁113相贴合,第四贴附区与第四侧壁114相贴合,第一重叠区2312与第四重叠区重叠形成第一重合段211,第四重叠区与第二重叠区重叠形成第二重合段212,第二重叠区与第三重叠区2332重叠形成第三重合段213,第三重叠区2332与第一重叠区2312重叠形成第四重合段214。
在本实施例中,沿电池的高度方向裁剪四个重合段21以使得四个重合段21在裁剪后的剩余部分形成四个连接区22,连接区22盖设于第三贴附区2331并与第三贴附区2331连接,或者,连接区22盖设于第四贴附区并与第四贴附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10的上部指的是电池10的二分之一高度以上的部分,当外包膜20与侧壁11全部贴合之后,外包膜20的上端均位于电池10的上部,实现电池10上部到底部的整个侧壁完全封闭,阻止水汽进入,能够满足绝缘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池的包膜方法相比传统包膜方式,此种包膜预留相对较长的蓝膜(外包膜),在电池10的侧壁一直折到电池的上部。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10为方壳电池,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为方壳电池的两个长边所对的大面,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为方壳电池的两个短边所对的两个小面。
如图8至图15所示,当外包膜20与侧壁11全部贴合之后,外包膜20的上端均位于电池10的上部,具体包括:
外包膜20的上端的第一种包覆结构:外包膜20的上端翻折至电池10的二分之一高度的上方,并使外包膜20的上端位于顶壁12的下方,以将外包膜20包覆于侧壁11和底壁;或者,
外包膜20的上端的第二种包覆结构:外包膜20的上端翻折至电池10的二分之一高度的上方,并使外包膜20的上端位于顶壁12,以将外包膜20包覆于顶壁12的边沿、侧壁11以及底壁。
当外包膜20的上端采用第一种包覆结构时,将外包膜20向上翻折至电池10的上部之后,外包膜20的上端刚好翻折到电池10的侧壁11的上部,便于实现外包膜20与侧壁11的贴合,便于加工。当外包膜20的上端采用第二种包覆结构时,将外包膜20向上翻折至电池10的上部之后,外包膜20的上端刚好翻折到电池10的顶壁12的边沿,能够提升外包膜20的包覆效果,进而提升电池的防护性能。
如图8至图15所示,将靠近第三侧壁113处的两个连接区22均翻折至第三侧壁113上并与第三侧壁113贴合连接,将靠近第四侧壁114处的两个连接区22均翻折至第四侧壁114上并与第四侧壁114贴合连接,具体包括:
相邻两个连接区22与外包膜20的第一种连接方式:沿电池10的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连接区22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电池10的厚度,在将沿电池10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连接区22均翻折至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的其中一个上之后,相邻两个连接区22间隔设置或相抵接,相邻两个连接区22分别与外包膜20的对应连接区22的部分连接;或者,
相邻两个连接区22与外包膜20的第二种连接方式:沿电池10的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连接区22的宽度之和大于电池10的厚度,在将沿电池10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连接区22均翻折至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的其中一个上之后,相邻两个连接区22相叠置并与外包膜20贴合连接。
当相邻两个连接区22与外包膜20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相邻两个连接区22的端部间隔设置或相抵接,相邻两个连接区22分别与外包膜20贴合连接,外包膜20的重叠层数较少,使得外包膜20对电池10的外形尺寸影响较小,便于电池10的装配。当相邻两个连接区22与外包膜20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相邻两个连接区22相叠置并与外包膜20的对应连接区22的部分连接,能够简化加工步骤,便于实现连接区22的连接固定,能够提升加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连接区22的宽度尺寸相同,第三侧壁113的宽度及第四侧壁114的宽度相同。
其中,电池10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端的顶盖,壳体包括铝壳。
具体地,该外包膜包括蓝膜,蓝膜是指在电池外表面包覆一层蓝色的保护膜。蓝膜一般是在电池出货前包在电池表面的。其能够保证电池外表面良好的绝缘性,因此是电池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电池包蓝膜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保护电池表面不被划伤和电解液腐蚀,也可以使得电池的外观更加美观。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包膜方法,下面结合包膜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说明,由于外包膜20的上端具有两种包覆结构,相邻两个连接区22与外包膜20具有两种连接方式,因此该包膜方法包括以下四种具体方式:
1)剩余外包膜(连接区22)折上电池侧壁不重叠/不折上顶盖:预留相对较长的蓝膜,在侧壁一直折到铝壳上方;剪裁掉由顶盖到铝壳底部多余的蓝膜,将剩下的蓝膜从电池底部一直折到顶盖部位,实现电池侧壁底部完全封闭。并且,由顶盖到铝壳底部多余的外包膜剪裁折到电池侧壁上后,同一侧壁左边和右边折叠处不重合,外包膜不折叠上顶盖;
2)剩余外包膜(连接区22)折上电池侧壁不重叠/折上顶盖:预留相对较长的蓝膜,在侧壁一直折到铝壳上方;剪裁掉由顶盖到铝壳底部多余的蓝膜,将剩下的蓝膜从电池底部一直折到顶盖部位,实现电池侧壁底部完全封闭。并且,由顶盖到铝壳底部多余的外包膜剪裁折到电池侧壁上后,同一侧壁左边和右边折叠处不重合,外包膜折叠上顶盖;
3)剩余外包膜(连接区22)折上电池侧壁重叠/不折上顶盖:预留相对较长的蓝膜,在侧壁一直折到铝壳上方;剪裁掉由顶盖到铝壳底部多余的蓝膜,将剩下的蓝膜从电池底部一直折到顶盖部位,实现电池侧壁底部完全封闭。并且,由顶盖到铝壳底部多余的外包膜剪裁折到电池侧壁上后,同一侧壁左边和右边折叠处重合,外包膜不折叠上顶盖;
4)剩余外包膜(连接区22)折上电池侧壁重叠/折上顶盖:预留相对较长的蓝膜,在侧壁一直折到铝壳上方;剪裁掉由顶盖到铝壳底部多余的蓝膜,将剩下的蓝膜从电池底部一直折到顶盖部位,实现电池侧壁底部完全封闭。并且,由顶盖到铝壳底部多余的外包膜剪裁折到电池侧壁上后,同一侧壁左边和右边折叠处有重合,外包膜折叠上顶盖。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外包膜20的对应连接区22的部分与连接区22连接时,采用热熔的方式连接,或者采用贴胶的方式连接,具有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装配的优点。
其中,采用热熔的方式连接,指的是,外包膜20的对应连接区22的部分与连接区22连接时,外包膜20受热熔化,使得外包膜20的对应连接区22的部分与连接区22连接。采用贴胶的方式连接,指的是利用胶纸将外包膜20的对应连接区22的部分与连接区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1的宽度和第二侧壁112的宽度相等,第三侧壁113的宽度和第四侧壁114的宽度相等。
如图2至图15所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顶盖以及外包膜20,顶盖盖设在壳体的上端。壳体的下表面形成电池的底壁,壳体的外侧壁形成电池的侧壁11,侧壁11包括沿底壁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以及沿底壁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其中,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以及第四侧壁114的上端均延伸至顶盖,顶盖的上表面形成电池的顶壁12。外包膜20包括底模区和侧膜区23,底模区包裹在电池的底壁上,侧膜区23向上翻折到电池的侧壁11上,侧膜区23的上端的高度高于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侧膜区23向上翻折之后形成四个重合段21,壳体的相邻两个外侧壁的连接处为壳体的边角,四个重合段21分别位于壳体的四个边角处。其中,侧膜区23包括第一侧膜231、第二侧膜、第三侧膜233以及第四侧膜,第一侧膜231包括第一贴附区2311以及与第一贴附区2311连接的第一重叠区2312,第二侧膜包括第二贴附区以及与第二贴附区连接的第二重叠区,第三侧膜233包括第三贴附区2331以及与第三贴附区2331连接的第三重叠区2332,第四侧膜包括第四贴附区以及与第四贴附区连接的第四重叠区,第一贴附区2311与第一侧壁111相贴合,第二贴附区与第二侧壁112相贴合,第三贴附区2331与第三侧壁113相贴合,第四贴附区与第四侧壁114相贴合,第一重叠区2312与第四重叠区重叠形成第一重合段211,第四重叠区与第二重叠区重叠形成第二重合段212,第二重叠区与第三重叠区2332重叠形成第三重合段213,第三重叠区2332与第一重叠区2312重叠形成第四重合段214,沿电池的高度方向裁剪四个重合段21以使得四个重合段21在裁剪后的剩余部分形成四个连接区22,连接区22盖设于第三贴附区2331并与第三贴附区2331连接,或者,连接区22盖设于第四贴附区并与第四贴附区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包膜20能够包裹电池10的全部侧壁,由于外包膜20为一体结构,能够实现电池10上部到底部的整个侧壁完全封闭,阻止水汽进入,能够满足绝缘效果。并且,采用上述结构,可消除打胶工序,能够提高电池的生产总体良率,从而能够节省材料、降低制造和返工成本,进而降低电池的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以上的部分为电池的上部,侧膜区23的上端包覆于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以上的部分,包括以下两种结构:1)侧膜区23的上端高于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并低于顶盖;2)侧膜区23的上端盖设于顶盖的上表面。
其中,该电池采用上述电池的包膜方法加工而成。
其中,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的宽度为电池的厚度,连接区22的宽度与电池的厚度的比值为A,其中,0<A≤0.9。将连接区22的宽度与电池的厚度的比值设置在上述范围,相邻两个连接区22与外包膜20具有两种连接方式:剩余外包膜(连接区22)折上电池侧壁不重叠,以及剩余外包膜(连接区22)折上电池侧壁重叠。
具体地,当连接区22的宽度与电池的厚度的比值A=0.5时,相邻两个连接区22相抵接;当连接区22的宽度与电池的厚度的比值0<A<0.5时,相邻两个连接区22间隔设置;当连接区22的宽度与电池的厚度的比值0.5<A≤0.9时,相邻两个连接区22相叠置。
具体地,侧膜区23的上端高于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并低于顶盖,指的是,剩余外包膜(连接区22)折上电池侧壁后,不折上顶盖。侧膜区23的上端盖设于顶盖的上表面,指的是,剩余外包膜(连接区22)折上电池侧壁后,折上顶盖。
具体地,当剩余外包膜(连接区22)折上电池侧壁后,不折上顶盖时,侧膜区23的上端与顶盖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0mm至20mm之间。将侧膜区23的上端与顶盖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既能够保证密封防护性能,又便于加工。若侧膜区23的上端与顶盖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20mm,则外包膜无法起到应有的密封防护性能。
其中,侧膜区23的上端与顶盖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mm、5mm、10mm、15mm、20mm以及0mm至20mm之间的其它任一值。
具体地,当剩余外包膜(连接区22)折上电池侧壁后,折上顶盖时,顶盖上设置有极柱15,第一侧膜231和第二侧膜的边沿与极柱15的距离在0mm至50mm之间,第三侧膜233和第四侧膜的边沿与极柱15的距离在0mm至80mm之间。将侧膜与极柱的距离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升外包膜的防护性能。若侧膜与极柱的距离大于上述范围,则侧膜易与极柱发生干涉。
其中,第一侧膜231和第二侧膜的边沿与极柱15的距离可以为0mm、10mm、20mm、30mm、40mm、50mm以及0mm至50mm之间的其它任一值。第三侧膜233和第四侧膜的边沿与极柱15的距离可以为0mm、10mm、20mm、30mm、40mm、50mm、60mm、70mm、80mm以及0mm至80mm之间的其它任一值。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连接区22与外包膜20的两种连接方式,以及侧膜区23的上端包覆于电池的上部的两种包覆方式,两种连接方式和两种包覆方式两两组合,包括四种电池的包膜结构,具体结构及包膜方法可参考包膜方法的实施例。
其中,外包膜20设置有粘胶(利用胶纸将外包膜20与连接区22连接),或者外包膜20为热缩膜(外包膜20受热熔化,使得外包膜20的对应连接区22的部分与连接区22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及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上述提供的电池。因此,该电池模组同样能够利用外包膜20包裹电池10的全部侧壁,能够实现电池10上部到底部的整个侧壁完全封闭,阻止水汽进入,能够满足绝缘效果。并且,还可消除打胶工序,能够提高电池的生产总体良率,从而能够节省材料、降低制造和返工成本,进而降低电池的加工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池的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10)包括底壁、侧壁(11)以及顶壁(12),所述侧壁(11)包括沿所述底壁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以及沿所述底壁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所述电池的包膜方法包括:
将外包膜(20)放在所述电池(10)的下方,使得所述外包膜(20)与所述底壁相贴合;
将所述外包膜(20)位于所述底壁的宽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使得所述外包膜(20)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所述第二侧壁(112)相贴合;
将所述外包膜(20)位于所述底壁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向上翻折,使得所述外包膜(20)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壁(113)和所述第四侧壁(114)相贴合;
在所述第一侧壁(111)、所述第二侧壁(112)、所述第三侧壁(113)以及所述第四侧壁(114)均与所述外包膜(20)贴合之后,所述外包膜(20)形成有沿所述电池(10)厚度方向的两侧向外突出的四个重合段(21),沿所述电池(10)高度方向裁剪四个所述重合段(21)以使得四个所述重合段(21)在裁剪后的剩余部分形成四个连接区(22);
将靠近所述第三侧壁(113)处的两个所述连接区(22)均翻折至所述第三侧壁(113)上并与所述第三侧壁(113)贴合连接,将靠近所述第四侧壁(114)处的两个所述连接区(22)均翻折至所述第四侧壁(114)上并与所述第四侧壁(114)贴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包膜(20)与所述侧壁(11)全部贴合之后,所述外包膜(20)的上端均位于所述电池(10)的二分之一高度以上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包膜(20)与所述侧壁(11)全部贴合之后,所述外包膜(20)的上端均位于所述电池(10)的二分之一高度以上的部分,具体包括:
所述外包膜(20)的上端翻折至所述电池(10)的二分之一高度的上方,并使所述外包膜(20)的上端位于所述顶壁(12)的下方,以将所述外包膜(20)包覆于所述侧壁(11)和所述底壁;或者,
所述外包膜(20)的上端翻折至所述电池(10)的二分之一高度的上方,并使所述外包膜(20)的上端位于所述顶壁(12),以将所述外包膜(20)包覆于所述顶壁(12)的边沿、所述侧壁(11)以及所述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靠近所述第三侧壁(113)处的两个所述连接区(22)均翻折至所述第三侧壁(113)上并与所述第三侧壁(113)贴合连接,将靠近所述第四侧壁(114)处的两个所述连接区(22)均翻折至所述第四侧壁(114)上并与所述第四侧壁(114)贴合连接,具体包括:
沿所述电池(10)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区(22)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池(10)厚度,在将沿所述电池(10)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区(22)均翻折至所述第三侧壁(113)和所述第四侧壁(114)的其中一个上之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区(22)间隔设置或相抵接,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区(22)分别与所述外包膜(20)的对应所述连接区(22)的部分连接;或者,
沿所述电池(10)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区(22)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电池(10)厚度,在将沿所述电池(10)厚度方向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区(22)均翻折至所述第三侧壁(113)和所述第四侧壁(114)的其中一个上之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区(22)相叠置并与所述外包膜(20)的对应所述连接区(22)的部分连接。
5.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形成所述电池的底壁,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形成所述电池的侧壁(11),所述侧壁(11)包括沿所述底壁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以及沿所述底壁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
顶盖,盖设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第一侧壁(111)、所述第二侧壁(112)、所述第三侧壁(113)以及所述第四侧壁(114)的上端均延伸至所述顶盖,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电池的顶壁(12);
外包膜(20),包括底模区和侧膜区(23),所述底模区包裹在所述电池的底壁上,所述侧膜区(23)向上翻折到所述电池的侧壁(11)上,所述侧膜区(23)的上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所述侧膜区(23)向上翻折之后形成四个重合段(21),所述壳体的相邻两个外侧壁的连接处为所述壳体的边角,四个所述重合段(21)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四个所述边角处;
其中,所述侧膜区(23)包括第一侧膜(231)、第二侧膜、第三侧膜(233)以及第四侧膜,所述第一侧膜(231)包括第一贴附区(2311)以及与所述第一贴附区(2311)连接的第一重叠区(2312),所述第二侧膜包括第二贴附区以及与所述第二贴附区连接的第二重叠区,所述第三侧膜(233)包括第三贴附区(2331)以及与所述第三贴附区(2331)连接的第三重叠区(2332),所述第四侧膜包括第四贴附区以及与所述第四贴附区连接的第四重叠区,所述第一贴附区(2311)与所述第一侧壁(111)相贴合,所述第二贴附区与所述第二侧壁(112)相贴合,所述第三贴附区(2331)与所述第三侧壁(113)相贴合,所述第四贴附区与所述第四侧壁(114)相贴合,所述第一重叠区(2312)与所述第四重叠区重叠形成第一重合段(211),所述第四重叠区与所述第二重叠区重叠形成第二重合段(212),所述第二重叠区与所述第三重叠区(2332)重叠形成第三重合段(213),所述第三重叠区(2332)与所述第一重叠区(2312)重叠形成第四重合段(214),沿所述电池的高度方向裁剪四个所述重合段(21)以使得四个所述重合段(21)在裁剪后的剩余部分形成四个连接区(22),所述连接区(22)盖设于所述第三贴附区(2331)并与所述第三贴附区(2331)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区(22)盖设于所述第四贴附区并与所述第四贴附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113)和所述第四侧壁(114)的宽度为所述电池的厚度,所述连接区(22)的宽度与所述电池的厚度的比值为A,其中,0<A≤0.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膜区(23)的上端高于所述电池的二分之一高度并低于所述顶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膜区(23)的上端与所述顶盖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0mm至2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膜区(23)的上端盖设于所述顶盖的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极柱(15),所述第一侧膜(231)和所述第二侧膜的边沿与所述极柱(15)的距离在0mm至50mm之间,所述第三侧膜(233)和所述第四侧膜的边沿与所述极柱(15)的距离在0mm至80mm之间。
1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CN202210676245.0A 2022-06-15 2022-06-15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114976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6245.0A CN114976390B (zh) 2022-06-15 2022-06-15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6245.0A CN114976390B (zh) 2022-06-15 2022-06-15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390A true CN114976390A (zh) 2022-08-30
CN114976390B CN114976390B (zh) 2023-08-15

Family

ID=8296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6245.0A Active CN114976390B (zh) 2022-06-15 2022-06-15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63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99595A (zh) * 2022-11-28 2023-03-14 深圳市誉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方壳电池回型包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09845A (ja) * 2011-11-17 2013-06-0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動車のバッテリーパック構造
CN109904353A (zh) * 2019-01-31 2019-06-18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外壳绝缘膜的包膜方法和方形锂离子电池
CN211555947U (zh) * 2020-03-25 2020-09-22 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锂电池包膜结构
CN212676358U (zh) * 2020-09-11 2021-03-09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09845A (ja) * 2011-11-17 2013-06-0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動車のバッテリーパック構造
CN109904353A (zh) * 2019-01-31 2019-06-18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外壳绝缘膜的包膜方法和方形锂离子电池
CN211555947U (zh) * 2020-03-25 2020-09-22 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锂电池包膜结构
CN212676358U (zh) * 2020-09-11 2021-03-09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南希;: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防爆盖结构设计", 电源技术, no. 0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99595A (zh) * 2022-11-28 2023-03-14 深圳市誉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方壳电池回型包膜方法
CN115799595B (zh) * 2022-11-28 2023-08-08 深圳市誉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方壳电池回型包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390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2735B2 (en) Pouch type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9904353A (zh) 外壳绝缘膜的包膜方法和方形锂离子电池
JP2003187762A (ja) ラミネート外装体を用いた非水電解質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17630B2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
CN114976390A (zh)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TW201304950A (zh) 邊緣絕緣之電池袋用片狀物
CN208062159U (zh) 二次电池
CN107275562A (zh) 电池及其盖板结构
JP5676172B2 (ja) 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外装積層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9671983B (zh) 电池单元
CN211980650U (zh)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JP4413338B2 (ja) 電池用袋体
CN108428812B (zh) 包装壳及软包电池
JPH11297280A (ja) ラミネートシートを外装ケースとする電池
CN212625797U (zh) 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Mylar膜结构
JP3931983B2 (ja) 電気リード部の構造、該リード部構造を有する電気デバイス、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CN209418560U (zh) 一种电芯包膜用绝缘膜结构及电池
CN103672302A (zh) 无边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11605332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封装结构
JP7479197B2 (ja) 電池セル
CN217468540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装置
CN218602706U (zh) 绝缘膜与电池模组
JP2009032451A (ja) ラミネート外装電池
EP3073543A1 (en)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JP4443259B2 (ja) ラミネート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18, Tangjia south,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