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4164B - 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4164B
CN114954164B CN202110215504.5A CN202110215504A CN114954164B CN 114954164 B CN114954164 B CN 114954164B CN 202110215504 A CN202110215504 A CN 202110215504A CN 114954164 B CN114954164 B CN 1149541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driving
gear
moving par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155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4164A (zh
Inventor
周青
程锦
黄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155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4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4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4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4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4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 B60N2/42736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of the whol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09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residual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of the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前后移动件、左右移动件及座椅安装座;前后移动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及可沿前、后方向在固定框内移动的前后移动部,左右移动件包括第二驱动部及可沿左、右方向在所述固定框内移动的左右移动部,前后移动部与左右移动部交叉分布;座椅安装座设置于前后移动部与左右移动部间的交叉处;当汽车具有碰撞危险时,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前后移动部沿前、后方向移动,和/或,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左右移动部沿左、右方向滑动件移动,以将座椅安装座带动至预设位置。该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在汽车受到任一方向的碰撞时可实现对乘员的有效防护。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车辆和乘员动能的耗散与迁移对汽车碰撞安全保护有重要作用,乘员受损伤的程度与乘员的姿态调控、不同结构所吸收动能的程度以及耗散动能时的做功行程有关。通过碰撞时触发座椅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乘员以及车辆的部分动能能够被有关吸能机构吸收,从而降低由乘员身体所吸收的动能占比,提高由车辆结构吸收动能占比,即提高乘降效率。
其中,利用汽车座椅滑动吸收碰撞能量,减少追尾碰撞中挥鞭伤的座椅设计已经通过检验。例如,专利文献(CN203496713U)公开了一种用于追尾碰撞下自适应的智能型平动吸能座椅,在追尾碰撞情况下该汽车座椅可利用乘员所受的惯性力进行滑动,在滑动过程中,碰撞动能部分转移到滑动行程中,再通过外部阻尼器的塑性变形和滑动中与导轨等结构的摩擦等机制吸收。
除上述所述的可前后方向移动的汽车座椅外,允许汽车座椅在侧面碰撞时横向移动吸收能量的技术也在相关的专利文献中进行公开,甚至得到了进一步应用,例如沃尔沃公司在1991年已将相似的技术作为侧面碰撞保护***(SIPS)的一部分市场化: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位置的汽车座椅被固定在横向的高强度管上,在侧面撞击时允许座椅被机械装置推向车身中部,且在两个汽车座椅的中间安装有能量吸收装置,通过塑性变形吸收能量。
目前市面上和已公开的汽车座椅设计集中在仅允许一个自由度滑动的设计,还没有一种设计允许座椅在碰撞时在平面上沿多方向任意移动,因此无法在非正侧面碰撞的多角度碰撞情况下提供有效地吸能保护,因此并不能够满足多碰撞工况下对乘员的保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一种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前后移动件、左右移动件及座椅安装座;
所述前后移动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及可沿前、后方向在所述固定框内移动的前后移动部,所述左右移动件包括第二驱动部及可沿左、右方向在所述固定框内移动的左右移动部,所述前后移动部与所述左右移动部交叉分布;
所述座椅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前后移动部与所述左右移动部间的交叉处;
当汽车具有碰撞危险时,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前后移动部沿前、后方向移动,和/或,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左右移动部沿左、右方向滑动件移动,以将所述座椅安装座带动至预设位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的驱动齿条、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
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轮在所述驱动齿条上移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锥形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上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其中,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的左、右两侧的框边上均设置有容纳槽;
所述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轮的数目均为2个,所述驱动齿条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左、右两侧并与对应的所述驱动齿条相啮合。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后移动件还包括第一锁止部;
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的第一锁止齿轮、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锁止电机、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第一锁止齿条以及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条啮合的第二锁止齿轮;
所述锁止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止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锁止齿条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直至所述第一锁止齿条的端部***至所述第一锁止齿轮的齿间隙中或从所述齿间隙中移出。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部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锁止轴、设置在所述锁止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三锥形齿轮、设置在所述锁止轴上并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上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锁止齿轮设置在所述锁止轴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后移动件还包括第二锁止部及柔性材质的牵引部;
所述牵引部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前后移动部上,所述牵引部的头部由所述前后移动部的前端伸出并与所述固定框相连接,所述牵引部的尾部由所述前后移动部的后端伸出并与所述固定框相连接;
所述第二锁止部用于将所述牵引部的中部锁止于所述前后移动部上或解除对所述牵引部中部的锁止,其中所述牵引部的中部与所述第一锁止齿轮位于所述前后移动部的前、后两侧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止部包括:与所述第二锁止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三锁止齿轮、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第二锁止齿条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约束瓣;
所述约束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锁止齿条啮合的第四锁止齿轮,当所述第三锁止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锁止齿条在前后方向运动时,所述第四锁止齿轮用于带动所述约束瓣转动,进而将所述牵引部锁止或解除对所述牵引部的锁止。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止齿条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轮齿,所述约束瓣的数目为两个并分布在所述第二锁止齿条的左右两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部的头部、尾部位于所述前后移动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前后移动件还包括:第一吸能部、第二吸能部,所述第一吸能部连接于所述牵引部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框之间,所述第二吸能部连接于所述牵引部的尾部与所述固定框之间;
当所述汽车的碰撞强度大于强度阈值时,所述第一锁止齿条断裂且所述前后移动部带动所述第一吸能部与所述第二吸能部变形进而吸能。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能部、所述第二吸能部为U状的金属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右移动件与所述前后移动件的结构相同。
一种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座椅。
上述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当汽车受到水平面内的任一方向碰撞的危险时,通过第一驱动部和/或第二驱动部的配合,可驱动座椅安装座带动汽车座椅沿前、后方向和/或左、右方向移动,在汽车座椅移动过程中,碰撞动能部分转移至移动行程中,再结合相关吸能结构的吸能,可降低由乘员身体吸收的动能占比,进而在汽车受到任一方向的碰撞时可实现对乘员的有效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前后移动部、左右移动部与固定框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前后移动件、左右移动件与固定框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前后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部、第一锁止部、第二锁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00、固定框;110、上固定框;120、下固定框;130、下固定框;200、前后移动件;210、第一驱动部;211、驱动齿条;212、驱动电机;213、驱动齿轮;214、驱动轴;215、第一锥形齿轮;216、第二锥形齿轮;220、前后移动部;230、第一锁止部;231、第一锁止齿轮;232、锁止电机;233、第二锁止齿轮;234、锁止轴;235、第三锥形齿轮;236、第四锥形齿轮;237、第一锁止齿条;240、第二锁止部;241、第三锁止齿轮;242、第二锁止齿条;244、约束瓣;250、牵引部;260、第一吸能部;270、第二吸能部;300、左右移动件;310、第二驱动部;320、左右移动部;400、座椅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该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100、前后移动件200、左右移动件300及座椅安装座400;前后移动件200包括第一驱动部210及可沿前、后方向在固定框100内移动的前后移动部220,左右移动件300包括第二驱动部310及可沿左、右方向在固定框100内移动的左右移动部320,前后移动部220与左右移动部320交叉分布(参见图2);座椅安装座400设置于前后移动部220与左右移动部320间的交叉处;当汽车具有碰撞危险时,第一驱动部210用于驱动前后移动部220沿前、后方向移动,和/或,第二驱动部310用于驱动左右移动部320沿左、右方向滑动件移动,以将座椅安装座400带动至预设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前、后、左、右对应指汽车的前、后、左、右,即图1中所示出的前、后、左、右。
可以理解的是,汽车座椅固定装置的座椅安装座400用于将汽车座椅安装在汽车内,其中座椅安装座400可采用紧固件(例如螺钉)与汽车座椅相连,固定框100采用紧固件(例如螺钉)与汽车的底板相连。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所示,固定框1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上固定框110、中固定框120及下固定框130;上固定框110与中固定框120间具有第一导向槽,左右移动部320沿第一导向槽移动;中固定框120与下固定框130之间具有第二导向槽,前后移动部220沿第二导向槽移动。如此设置固定框100的结构,避免左右移动部320、前后移动部220影响彼此移动。其中,座椅安装座400的上、下端部均伸出至前后移动部220与左右移动部320间的交叉处的外部且设置有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如此,可以实现座椅安装座400的固定。
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当汽车受到水平面内的任一方向碰撞的危险时,通过第一驱动部210和/或第二驱动部310的配合,可驱动座椅安装座400带动汽车座椅沿前、后方向和/或左、右方向移动,在汽车座椅移动过程中,碰撞动能部分转移至移动行程中,再结合相关吸能结构的吸能,可降低由乘员身体吸收的动能占比,进而在汽车受到任一方向的碰撞时可实现对乘员的有效防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驱动部210包括:设置在固定框100上的驱动齿条211、设置在前后移动部220上的驱动电机212以及与驱动齿条211啮合的驱动齿轮213;驱动电机212用于驱动驱动齿轮213在驱动齿条211上移动。
可选地,驱动齿条211可采用螺钉、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固定框100上。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21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前后移动部220上的驱动轴214、设置在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锥形齿轮215、设置在驱动轴214上并与第一锥形齿轮215上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216,其中,驱动齿轮213设置在驱动轴214上。当驱动电机212运行时,第一锥形齿轮215转动,第二锥形齿轮216也随之转动,进而通过驱动轴214带动驱动齿轮213转动,驱动齿轮213便通过驱动齿条211的啮合在驱动齿条211上移动。第一锥形齿轮215与第二锥形齿轮216的转轴相垂直,如此可以根据前后移动部220的结构对驱动齿轮213与驱动电机212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使得前后移动件200的结构紧凑化,例如参见图5,驱动齿轮213的转轴沿左、右方向分布,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分布。当然了,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齿条211可直接与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轴相连,且驱动齿轮213的转轴与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轴的方向相同,例如均沿左、右方向分布。
可选地,如图4所示,前后移动部220为板状结构,前后移动部220上具有容纳驱动电机212的第一通孔,驱动电机212可采用紧固件(例如螺钉)固定在第一通孔内;前后移动部220上还具有用于使座椅安装座400穿设的第二通孔。
可选地,如图4所示,固定框100的左、右两侧的框边上均设置有容纳槽;驱动齿条211、驱动齿轮213的数目均为2个,驱动齿条211设置在对应的容纳槽中,驱动齿轮213位于第二锥形齿轮216的左、右两侧并与对应的驱动齿条211相啮合。驱动电机212可以同时带动两个驱动齿轮213转动,既可以节省能源,也可以有效带动座椅安装座40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可选地,容纳槽为左、右贯通的槽状结构,前后移动部220的左、右两端部可伸出,不妨碍自身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
更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后移动件200还包括第一锁止部230;第一锁止部230包括:设置在驱动轴214上的第一锁止齿轮231、设置在前后移动部220上的锁止电机232、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前后移动部220上的第一锁止齿条237以及与第一锁止齿条237啮合的第二锁止齿轮233;锁止电机232用于驱动第二锁止齿轮233转动,以带动第一锁止齿条237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直至第一锁止齿条237的端部***至第一锁止齿轮231的齿间隙中或从齿间隙中移出。当锁止电机232正方向转动时,第二锁止齿轮233带动第一锁止齿条237向靠近第一锁止齿轮231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锁止齿条237的端部***至第一锁止齿轮231的齿间隙中,进而阻止驱动轴214带动驱动齿轮213转动,使前后移动部220停止移动,如此可以实现汽车座椅的锁止;同样地,当锁止电机232反方向转动时,第二锁止齿轮233带动第一锁止齿条237向远离第一锁止齿轮231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锁止齿条237的端部从第一锁止齿轮231的齿间隙中脱离出来,如此可以实现接触对汽车座椅的锁止,可以对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整。
可选地,前后移动部220上具有容纳锁止电机232的第三通孔,驱动锁止可采用紧固件(例如螺钉)固定在第三通孔内。
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部23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前后移动部220上的锁止轴234、设置在锁止电机232的输出轴上的第三锥形齿轮235、设置在锁止轴234上并与第三锥形齿轮235上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236,其中第二锁止齿轮233设置在锁止轴234上。当锁止电机232运行时,第三锥形齿轮235转动,第四锥形齿轮236也随之转动,进而通过锁止轴234带动第二锁止齿轮233转动,第一锁止齿条237便通过第二锁止齿轮233的啮合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第三锥形齿轮235与第四锥形齿轮236的转轴相垂直,如此可以根据前后移动部220的结构对第二锁止齿轮233与锁止电机232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使得前后移动件200的结构紧凑化,例如参见图5,第二锁止齿轮233的转轴沿左、右方向分布,锁止电机232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分布。当然了,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止齿轮233可直接与锁止电机232的输出轴相连,且第二锁止齿轮233的转轴与锁止电机232的输出轴的方向相同,例如均沿左、右方向分布。
在上述前后移动件200包括第一锁止部230的前提下,如图3及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后移动件200还包括第二锁止部240及柔性材质的牵引部250;牵引部250可滑动地穿设于前后移动部220上,牵引部250的头部由前后移动部220的前端伸出并与固定框100相连接,牵引部250的尾部由前后移动部220的后端伸出并与固定框100相连接;第二锁止部240用于将牵引部250的中部锁止于前后移动部220上或解除对牵引部250中部的锁止,其中牵引部250的中部与第一锁止齿轮231位于前后移动部220的前、后两侧上。在第二锁止部240解除对牵引部250中部的锁止之后,当前后移动部220移动时,柔性材质的牵引部250中穿设于前后移动部220的部位也在一直发生变化;当第二锁止部240对牵引部250中部进行锁止时,牵引部250中穿设于前后移动部220的部位将不再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前后移动部220无法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对前后移动部220的锁止。第二锁止部240通过与第一锁止部230的配合,可实现在前、后方向上对前后移动部220的双向锁止。
可选地,牵引部250可以类似登山静力绳的一种绳索,具备密度小但可承受较大拉力的优点,且拉伸过程中形变较小。因为其不能够储存弹性能量,在拉伸第一吸能部260、第二吸能部270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回弹,其直径也可以根据具体机构空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锁止部240包括:与第二锁止齿轮233同轴设置的第三锁止齿轮241、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前后移动部220上的第二锁止齿条242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前后移动部220上的约束瓣244;约束瓣244上设置有与第二锁止齿条242啮合的第四锁止齿轮(附图中未示出),当第三锁止齿轮241驱动第二锁止齿条242在前后方向运动时,第四锁止齿轮用于带动约束瓣244转动,进而将牵引部250锁止或解除对牵引部250的锁止。当锁止电机232正方向转动时,第二锁止齿轮233带动第一锁止齿条237向靠近第一锁止齿轮231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锁止齿条237的端部***至第一锁止齿轮231的齿间隙中,与此同时,第三锁止齿轮241带动第二锁止齿条242向远离牵引部250的中部的方向移动,约束瓣244便通过第四锁止齿轮与第二锁止齿条242的啮合将牵引部250的中部收紧,如此便实现了对前后移动部220的前、后锁止;当锁止电机232反方向转动时,第二锁止齿轮233带动第一锁止齿条237向远离第一锁止齿轮231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锁止齿条237的端部从第一锁止齿轮231的齿间隙中脱离,与此同时,第三锁止齿轮241带动第二锁止齿条242向靠近牵引部250的中部的方向移动,约束瓣244便通过第四锁止齿轮与第二锁止齿条242的啮合松开牵引部250的中部,如此便解除了对前后移动部220的前、后锁止。
可选地,约束瓣244与第四锁止齿轮一体成型或采用焊接等方式相邻。其中第四锁止齿轮的转轴可设置在前后移动部220上,该转轴的方向为上、下方向。
可选地,第二锁止齿条242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轮齿,如图4及图5所示,约束瓣244的数目为两个并分布在第二锁止齿条242的左右两侧。可以理解的是,当锁止电机232正方向转动时,两个约束瓣244相向运动,以实现对牵引部250的锁止;当锁止电机232反方向转动时,两个约束瓣244相背运动,以实现解除对牵引部250的锁止。
在前后移动件200还包括牵引部250的前提下,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牵引部250的头部、尾部位于前后移动部220的左、右两侧;前后移动件200还包括:第一吸能部260、第二吸能部270,第一吸能部260连接于牵引部250的头部与固定框100之间,第二吸能部270连接于牵引部250的尾部与固定框100之间;当汽车的碰撞强度大于强度阈值时,第一锁止齿条237断裂且前后移动部220带动第一吸能部260与第二吸能部270变形进而吸能。当汽车的碰撞强度(例如碰撞加速度)大于强度阈值时,第一锁止齿条237断裂,此时牵引部250的中部仍然穿设于前后移动部220上,且由于惯性,座椅安装座400将在前、后方向上发生滑动,从而拉动牵引部250头、尾部连接的第一吸能部260、第二吸能部270,第一吸能部260、第二吸能部270发生变形进而吸能,达到限力目的。
可选地,牵引部250的形状为Z形(参见图4及图5)。
可选地,第一锁止齿条237的前、后两端的宽度不同,当汽车的碰撞强度大于强度阈值时,第一锁止齿条237的前、后两端的交界处发生断裂。其中,第一锁止齿条237的前、后两端的交界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设置。
可选地,第一吸能部260、第二吸能部270为U状的金属片(例如钢片)。第一吸能部260、第二吸能部270的一端部绕固定框100上的固定圆柱(附图中未示出)拉伸弯曲能够提供稳定的平台力,当移动行程用完后,由于固定框100的限制,座椅安装座400便不再滑动,至此碰撞过程结束。钢片拉弯有较好的可靠性,并且易通过控制钢片的宽度和固定圆柱的直径较好的控制限力大小,具有较高的可控性。第一吸能部260、第二吸能部270的另一端部可采用金属制的倒刺状接管与牵引部250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左右移动件300与上述所描述的前后移动件200的结构相同。如此,便于左右移动件300、前后移动件200批量生产。
下面就配置有上述汽车座椅固定装置的汽车的控制流程进行描述,其中汽车上配置有环境感知与风险预判模块及控制模块,参见图6:
第一阶段为乘员入座后的座椅位置舒适度调整,此阶段可以由乘员自主控制或者由控制模块预测。在行车过程中,乘员能够继续对座椅位置舒适度进行控制调节。
当车辆启动后,即进入第二阶段,环境感知与风险预判模块对环境感知后实时评估行车风险。当风险达到一定阈值后,发出预警信号。此时控制模块已获得座椅位置,可根据风险高低和剩余吸能行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调整,若需要调整,则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锁止部230、第二锁止部240解除对座椅的锁止后调整,调整完成后锁止。若车辆通过减速或者转弯避开风险后车辆停止,则乘员可以离座;若避开风险后继续行驶,则返回第二阶段。
若碰撞无法避免,则进入第三阶段。若在碰撞过程中,未达到第一锁止部230的限力,则碰撞结束后乘员离座;若达到限力,第一锁止部230解除锁止或破坏,座椅进入滑动吸能状态,滑动行程用完后,座椅不再移动,直到碰撞结束,乘员离座。
其中,环境感知与风险预判模块包括道路环境感知单元与风险预判单元,道路环境感知单元可以为摄像头、距离传感器、雷达等组件构成,可以获取车辆与四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障碍物的速度及运行方向等参数。风险预判单元可以通过建模、计算的方式来判断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控制模块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将与舒适度有关的调节行程和滑动吸能行程合为同一段行程后,舒适性调节结束后的座椅位置将会影响滑动吸能的行程,可能使得滑动吸收的能量不足。为解决此问题可以采用三种方法:1)在第一阶段限制舒适度可调范围,预留出一定的滑动吸能行程,但这样将会降低舒适度调节对可调行程的利用率;2)在第二阶段调节座椅位置,预留出滑动吸能行程,这样做不能保证预留的滑动行程足够,但是增大了舒适度可调整的范围;3)采用前面两种方式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该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
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当汽车受到水平面内的任一方向碰撞的危险时,通过汽车座椅固定装置的第一驱动部210和/或第二驱动部310的配合,可驱动座椅安装座400带动汽车座椅沿前、后方向和/或左、右方向移动,在汽车座椅移动过程中,碰撞动能部分转移至移动行程中,再结合相关吸能结构的吸能,可降低由乘员身体吸收的动能占比,进而在汽车受到任一方向的碰撞时可实现对乘员的有效防护。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座椅。
作为一种示例,该汽车可以为无人驾驶汽车。
如上所述的汽车,当汽车受到水平面内的任一方向碰撞的危险时,通过汽车座椅固定装置的第一驱动部210和/或第二驱动部310的配合,可驱动座椅安装座400带动汽车座椅沿前、后方向和/或左、右方向移动,在汽车座椅移动过程中,碰撞动能部分转移至移动行程中,再结合相关吸能结构的吸能,可降低由乘员身体吸收的动能占比,进而在汽车受到任一方向的碰撞时可实现对乘员的有效防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前后移动件、左右移动件及座椅安装座;
所述前后移动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及可沿前、后方向在所述固定框内移动的前后移动部,所述左右移动件包括第二驱动部及可沿左、右方向在所述固定框内移动的左右移动部,所述前后移动部与所述左右移动部交叉分布;所述前后移动件还包括第二锁止部及柔性材质的牵引部;所述牵引部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前后移动部上,所述牵引部的头部由所述前后移动部的前端伸出并与所述固定框相连接,所述牵引部的尾部由所述前后移动部的后端伸出并与所述固定框相连接;所述第二锁止部用于将所述牵引部的中部锁止于所述前后移动部上或解除对所述牵引部中部的锁止;所述牵引部的头部、尾部位于所述前后移动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座椅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前后移动部与所述左右移动部间的交叉处;
当汽车具有碰撞危险时,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前后移动部沿前、后方向移动,和/或,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左右移动部沿左、右方向滑动件移动,以将所述座椅安装座带动至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的驱动齿条、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
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轮在所述驱动齿条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锥形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上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其中,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的左、右两侧的框边上均设置有容纳槽;
所述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轮的数目均为2个,所述驱动齿条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左、右两侧并与对应的所述驱动齿条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件还包括第一锁止部;
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的第一锁止齿轮、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锁止电机、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第一锁止齿条以及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条啮合的第二锁止齿轮;
所述锁止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止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锁止齿条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直至所述第一锁止齿条的端部***至所述第一锁止齿轮的齿间隙中或从所述齿间隙中移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锁止轴、设置在所述锁止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三锥形齿轮、设置在所述锁止轴上并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上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锁止齿轮设置在所述锁止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的中部与所述第一锁止齿轮位于所述前后移动部的前、后两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止部包括:与所述第二锁止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三锁止齿轮、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第二锁止齿条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部上的约束瓣;
所述约束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锁止齿条啮合的第四锁止齿轮,当所述第三锁止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锁止齿条在前后方向运动时,所述第四锁止齿轮用于带动所述约束瓣转动,进而将所述牵引部锁止或解除对所述牵引部的锁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止齿条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轮齿,所述约束瓣的数目为两个并分布在所述第二锁止齿条的左右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后移动件还包括:第一吸能部、第二吸能部,所述第一吸能部连接于所述牵引部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框之间,所述第二吸能部连接于所述牵引部的尾部与所述固定框之间;
当所述汽车的碰撞强度大于强度阈值时,所述第一锁止齿条断裂且所述前后移动部带动所述第一吸能部与所述第二吸能部变形进而吸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部、所述第二吸能部为U状的金属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移动件与所述前后移动件的结构相同。
13.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
14.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座椅。
CN202110215504.5A 2021-02-26 2021-02-26 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Active CN114954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5504.5A CN114954164B (zh) 2021-02-26 2021-02-26 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5504.5A CN114954164B (zh) 2021-02-26 2021-02-26 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4164A CN114954164A (zh) 2022-08-30
CN114954164B true CN114954164B (zh) 2023-09-26

Family

ID=8297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5504.5A Active CN114954164B (zh) 2021-02-26 2021-02-26 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416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2919A (ja) * 2002-10-02 2004-04-22 Namba Press Works Co Ltd 座席を前後左右に移動可能にする機構
CN104924930A (zh) * 2015-07-20 2015-09-23 王陆峰 汽车主动防撞座椅
CN105438023A (zh) * 2015-11-24 2016-03-30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碰撞时可自动调节的座椅及其工作方法
CN205668505U (zh) * 2016-05-27 2016-11-02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CN106257096A (zh) * 2015-06-18 2016-12-28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打印机的钢绳传动***及其调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5595A (ja) * 2001-01-31 2002-08-14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2919A (ja) * 2002-10-02 2004-04-22 Namba Press Works Co Ltd 座席を前後左右に移動可能にする機構
CN106257096A (zh) * 2015-06-18 2016-12-28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打印机的钢绳传动***及其调整装置
CN104924930A (zh) * 2015-07-20 2015-09-23 王陆峰 汽车主动防撞座椅
CN105438023A (zh) * 2015-11-24 2016-03-30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碰撞时可自动调节的座椅及其工作方法
CN205668505U (zh) * 2016-05-27 2016-11-02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4164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9393B2 (en) Load limiting (energy management) child restraint seat
EP1266792B1 (en) Vehicle occupant side crash protection system
US10011200B2 (en) Child saftety seat
US3438674A (en) Safety seat belt device with shear strip energy absorbing means
US7118133B2 (en) Seat belt pretensioner
US7611197B2 (en) Occupant restraint passenger seat assembly with load-sensing energy absorption feature
CN101863238B (zh) 用于追尾碰撞的颈部保护的平动吸能座椅
US20190351794A1 (en) Vehicle Seat Console
US11807138B2 (en) Seat rail module for a vehicle seat for vehicle seat deceleration in the event of a crash
US20190291685A1 (en) Vehicle seatbelt device
US20070228784A1 (en) Vehicle safety seat
CN114954164B (zh) 汽车座椅固定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US6578894B2 (en) Automotive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EP2058165B1 (en) Seat restraining device
US11850979B2 (en) Seat mounted knee bolster
JPS5943339B2 (ja) 自動車
KR101235628B1 (ko) 안전벨트 충격완충장치
JP2010173631A (ja) 積載空間カバー、及び自動車
JP2003025939A (ja) 乗員保護装置
CA2574586C (en) Seat belt pretensioner
CN115027560B (zh) 基于线控底盘的车身悬置***
RU2602003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кресло с адаптивным углом поворота
KR100435382B1 (ko) 자동차용 로드리미터
KR100986420B1 (ko) 자동차용 버클 프리텐셔너 장치
KR20240090374A (ko) 에너지 변환 디바이스를 갖는 수동 안전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