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5206B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5206B
CN114935206B CN202210510162.4A CN202210510162A CN114935206B CN 114935206 B CN114935206 B CN 114935206B CN 202210510162 A CN202210510162 A CN 202210510162A CN 114935206 B CN114935206 B CN 114935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umidity
temperature
air supply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01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5206A (zh
Inventor
骆明波
卫鹏云
吴德康
曾华杰
刘文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01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5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5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5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当前的新风温度、新风湿度、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根据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确定新风含湿量,根据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确定回风含湿量;根据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引入了绝对含湿量作为温湿度控制条件,通过对比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Description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相耦合,即湿度会因为温度变化时出现波动,导致需要在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之间反复调节,导致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不利于空调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于,还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在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当前的新风温度、新风湿度、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根据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确定新风含湿量,根据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确定回风含湿量;根据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空调的控制装置,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发明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下面技术方案中以执行主体为空调的控制装置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空调主要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上述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用于指示在新风阀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上述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用于指示在回风阀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上述新风含湿量用于指示新风阀阀口处的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上述回风含湿量用于指示回风阀阀口处的空气的绝对含湿量。
具体地,控制装置获取空调运行过程中的新风温度、回风温度、新风湿度以及回风湿度。具体而言,在上述新风阀口和上述回风阀口分别设置有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回风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空调的新风阀口和回风阀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上述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上述回风温湿度传感器获取上述新风温度、上述回风温度、上述新风湿度以及上述回风湿度。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新风温度和上述新风湿度对新风含湿量进行计算,根据上述回风温度和上述回风湿度对回风含湿量进行计算。
具体而言,根据空气的相对湿度、饱和水蒸气压力和标准大气压能够计算出空气的绝对含湿量,其中,饱和水蒸气压力能够根据空气的干球温度查表确定。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新风含湿量以及上述回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具体而言,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即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与上述新风温度和上述回风温度(即空气的干球温度)关联较小,即空气的干球温度的变化对空气的绝对含湿量基本无影响,所以,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是根据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使得无需在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之间反复调节,提高了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的效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首先根据获取的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计算出新风含湿量,根据获取的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计算出回风含湿量,然后根据新风含湿量与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在本发明的方案中,考虑到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湿度变化,导致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需要反复调节,造成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因此,本发明引入了绝对含湿量作为温湿度控制条件,通过对比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新风含湿量大于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控制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或在确认新风含湿量小于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控制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依据新风含湿量与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过程为: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新风含湿量的值大于上述回风含湿量的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具体地,如果上述新风含湿量大于上述回风含湿量,则表明空调回风的湿度较低,新风的湿度较高,此时需要通过将新风的湿度调高的方式提高回风的湿度,因此,控制装置需要采用第一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高新风的湿度,以调高回风的湿度。
进一步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新风含湿量的值小于上述回风含湿量的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通过第二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具体地,如果上述新风含湿量小于上述回风含湿量,则表明空调回风的湿度较高,新风的湿度较低,此时需要通过将新风的湿度调低的方式降低回风的湿度,因此,控制装置需要采用第二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低新风的湿度,以调低回风的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首先对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当判断出新风含湿量的值高于回风含湿量的值时,控制装置采用第一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当判断出新风含湿量的值低于回风含湿量的值时,控制装置采用第二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根据新风含湿量与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进行精准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第一控制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以确定目标含湿量;获取空调当前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以确定送风含湿量;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空调还包括送风机,上述送风温度和上述送风湿度用于指示在送风机出风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
具体地,控制装置首先获取用户输入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即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和上述目标送风湿度,然后根据该目标送风温度和该目标送风湿度计算出目标含湿量。具体地,根据上述目标温度能够确定出与其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通过该饱和水蒸气压力、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以及标准的大气压力能够计算出目标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获取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然后根据该送风温度和该送风湿度计算出当前的送风含湿量。具体而言,在上述送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送风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上述送风温湿度传感器获取上述送风温度以及上述送风湿度。
具体而言,根据上述送风温度能够确定出与其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通过该饱和水蒸气压力、上述送风湿度以及标准的大气压力能够计算出当前的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具体地,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确定出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能够对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和送风温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时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首先根据目标送风温度以及目标送风湿度计算出目标含湿量,并根据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计算出当前的送风含湿量,然后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对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和送风温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时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时,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大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大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一预设湿度范围;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的差值。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控制装置将第一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高温高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一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上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小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大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二预设湿度范围;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控制装置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低温高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下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二湿度阈值和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大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小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二预设湿度范围;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控制装置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高温低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用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上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即不不小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小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小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三预设湿度范围;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控制装置将第三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低温低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三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三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下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二湿度阈值和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空调当前的送风温度;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送风温度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空调还包括送风机,上述送风温度用于指示在送风机出风口检测得到的温度。
具体地,控制装置首先获取用户输入的送风温度(即上述目标送风温度)、送风湿度(即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以及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即空调的当前送风温度)。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以及上述送风温度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具体地,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上述送风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确定出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能够对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以及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首先获取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以及空调运行过程中送风温度,然后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对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和送风温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时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时,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送风温度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大于目标送风温度的情况下,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时,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高温气体,此时,为了保证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在用户的需求,控制装置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也大于目标含湿量;另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小于目标含湿量。由于这两种情况均是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因此本发明在此不做分开论述。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大小关系确定出采用何种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和上述目标送风湿度能够计算出目标含湿量,该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下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二湿度阈值和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送风湿度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小于目标送风温度的情况下,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时,控制装置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低温气体,此时,为了保证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在用户的需求,控制装置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大于目标含湿量;另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也小于目标含湿量。由于这两种情况均是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因此本发明在此不做分开论述。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大小关系确定出采用何种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和上述目标送风湿度能够计算出目标含湿量,该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用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上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调包括蒸发冷却组件、新风阀和回风阀,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调大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在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为最大的情况下,调大新风阀的开度,在新风阀的开度达到最大开度的情况下,调小回风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空调具体包括有蒸发冷却组件、回风阀以及新风阀,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过程为:控制装置向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发送调大指令,以调大上述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
具体地,在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已经全开(即蒸发组件的喷水量已经为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向上述新风阀发送调大指令,以调大上述新风阀的开度。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还可以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确定是否需要向上述新风阀发送调大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蒸发组件的喷水量已经为最大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对新风阀的开度进行调节时,需要将蒸发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保持在判断时刻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风阀的开度为最大开度时,控制装置向上述回风阀发送调小指令,以调小上述回风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调整空调的新风阀、回风阀以及蒸发冷却组件的开度方式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及送风湿度控制在用户需求的范围内,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调包括蒸发冷却组件、新风阀和回风阀,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调小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在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为0的情况下,调大回风阀的开度,在回风阀的开度达到最大开度的情况下,调小新风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空调具体包括有蒸发冷却组件、回风阀以及新风阀,控制装置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过程为:控制装置向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发送调小指令,以调小上述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
具体地,在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已经全关(即蒸发组件的喷水量为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向上述回风阀发送调大指令,以调大上述回风阀的开度。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还可以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确定是否需要向上述回风阀发送调大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蒸发组件的喷水量为0,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对回风阀的开度进行调节时,需要将蒸发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保持在判断时刻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述回风阀的开度为最大开度时,控制装置向上述新风阀发送调小指令,以调小上述新风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调整空调的新风阀、回风阀以及蒸发冷却组件的开度方式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及送风湿度控制在用户需求的范围内,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该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当前的新风温度、新风湿度、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确定新风含湿量,根据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确定回风含湿量;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空调主要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上述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用于指示在新风阀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上述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用于指示在回风阀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上述新风含湿量用于指示新风阀阀口处的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上述回风含湿量用于指示回风阀阀口处的空气的绝对含湿量。
具体地,通过获取模块获取空调运行过程中的新风温度、回风温度、新风湿度以及回风湿度。具体而言,在上述新风阀口和上述回风阀口分别设置有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回风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空调的新风阀口和回风阀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空气的相对湿度,获取模块可以通过上述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上述回风温湿度传感器获取上述新风温度、上述回风温度、上述新风湿度以及上述回风湿度。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根据上述新风温度和上述新风湿度对新风含湿量进行计算,根据上述回风温度和上述回风湿度对回风含湿量进行计算。
具体而言,根据空气的相对湿度、饱和水蒸气压力和标准大气压能够计算出空气的绝对含湿量,其中,饱和水蒸气压力能够根据空气的干球温度查表确定。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根据上述新风含湿量以及上述回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具体而言,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即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与上述新风温度和上述回风温度(即空气的干球温度)关联较小,即空气的干球温度的变化对空气的绝对含湿量基本无影响,所以,在该技术方案中,处理模块是根据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使得无需在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之间反复调节,提高了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的效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处理模块首先根据获取模块获取的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计算出新风含湿量,根据获取的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计算出回风含湿量,然后根据新风含湿量与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在本发明的方案中,考虑到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湿度变化,导致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需要反复调节,造成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引入了绝对含湿量作为温湿度控制条件,通过对比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处理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如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和/或如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可读存储介质。因而具有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和/或如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可读存储介质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之三;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之四;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之一;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之二;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思路框图之一;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思路框图之二。
其中,图7中标号与器件的对应关系为:702新风阀,704回风阀,706蒸发冷却组件,708送风机,710送风口,712回风口,714送风温湿度传感器,716回风温湿度传感器,718新风温湿度传感器,7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9,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2:获取空调当前的新风温度、新风湿度、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
步骤S104:根据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确定新风含湿量,根据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确定回风含湿量;
步骤S106:根据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空调的控制装置,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发明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下面实施例中以执行主体为空调的控制装置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空调主要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上述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用于指示在新风阀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上述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用于指示在回风阀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上述新风含湿量用于指示新风阀阀口处的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上述回风含湿量用于指示回风阀阀口处的空气的绝对含湿量。
具体地,控制装置获取空调运行过程中的新风温度、回风温度、新风湿度以及回风湿度。具体而言,在上述新风阀口和上述回风阀口分别设置有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回风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空调的新风阀口和回风阀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上述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上述回风温湿度传感器获取上述新风温度、上述回风温度、上述新风湿度以及上述回风湿度。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新风温度和上述新风湿度对新风含湿量进行计算,根据上述回风温度和上述回风湿度对回风含湿量进行计算。
具体而言,根据空气的相对湿度、饱和水蒸气压力和标准大气压能够计算出空气的绝对含湿量,其中,饱和水蒸气压力能够根据空气的干球温度查表确定。
具体地,根据空气的相对湿度、饱和水蒸气压力和标准大气压计算空气的绝对含湿量的公式如下:
其中,d用于指示上述绝对含湿量(对应于上述新风含湿量或上述回风含湿量),RH用于指示空气的相对湿度(对应于上述新风湿度或上述回风湿度),EW用于指示饱和水蒸气压力,可以根据空气的干球温度(对应于上述新风温度和上述回风温度)查表确定,P用于指示标准大气压力。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新风含湿量以及上述回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具体而言,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即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与上述新风温度和上述回风温度(即空气的干球温度)关联较小,即空气的干球温度的变化对空气的绝对含湿量基本无影响,所以,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是根据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使得无需在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之间反复调节,提高了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的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首先根据获取的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计算出新风含湿量,根据获取的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计算出回风含湿量,然后根据新风含湿量与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在本发明的方案中,考虑到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湿度变化,导致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需要反复调节,造成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因此,本发明引入了绝对含湿量作为温湿度控制条件,通过对比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2:获取空调当前的新风温度、新风湿度、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
步骤S204:根据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确定新风含湿量,根据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确定回风含湿量;
步骤S206:在确认新风含湿量大于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控制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步骤S208:在确认新风含湿量小于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控制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依据新风含湿量与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过程为: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新风含湿量的值大于上述回风含湿量的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具体地,如果上述新风含湿量大于上述回风含湿量,则表明空调回风的湿度较低,新风的湿度较高,此时需要通过将新风的湿度调高的方式提高回风的湿度,因此,控制装置需要采用第一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高新风的湿度,以调高回风的湿度。
进一步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新风含湿量的值小于上述回风含湿量的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通过第二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具体地,如果上述新风含湿量小于上述回风含湿量,则表明空调回风的湿度较高,新风的湿度较低,此时需要通过将新风的湿度调低的方式降低回风的湿度,因此,控制装置需要采用第二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低新风的湿度,以调低回风的湿度。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首先对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当判断出新风含湿量的值高于回风含湿量的值时,控制装置采用第一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当判断出新风含湿量的值低于回风含湿量的值时,控制装置采用第二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根据新风含湿量与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进行精准控制。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2:获取空调当前的新风温度、新风湿度、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
步骤S304:根据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确定新风含湿量,根据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确定回风含湿量;
步骤S306:在确认新风含湿量大于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以确定目标含湿量;
步骤S308:获取空调当前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以确定送风含湿量;
步骤S310: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空调还包括送风机,上述送风温度和上述送风湿度用于指示在送风机出风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
具体地,控制装置首先获取用户输入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即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和上述目标送风湿度,然后根据该目标送风温度和该目标送风湿度计算出目标含湿量。具体地,根据上述目标温度能够确定出与其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通过该饱和水蒸气压力、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以及标准的大气压力能够计算出目标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获取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然后根据该送风温度和该送风湿度计算出当前的送风含湿量。具体而言,在上述送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送风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上述送风温湿度传感器获取上述送风温度以及上述送风湿度。
具体而言,根据上述送风温度能够确定出与其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通过该饱和水蒸气压力、上述送风湿度以及标准的大气压力能够计算出当前的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具体地,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确定出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能够对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和送风温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时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示例性的,新风含湿量大于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确定送风温度范围和送风湿度范围的思路框图如图8所示,其中,送风温度用Ts表示,送风湿度用RHs表示;送风含湿量用ds表示,回风含湿量用dr表示,新风含湿量用do表示;目标送风温度用Tss表示,目标送风湿用RHss表示,目标含湿量用dss表示;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为(RHs1,RHs2),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为(ds1,ds2);送风温度控制回差用ΔT表示,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用△RH表示,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用△d表示;Ts00、Ts01、Ts02和Ts03均用于指示当前的送风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首先根据目标送风温度以及目标送风湿度计算出目标含湿量,并根据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计算出当前的送风含湿量,然后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对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和送风温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时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在根据上述实施例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时,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大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大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一预设湿度范围;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的差值。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控制装置将第一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高温高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一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上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小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大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二预设湿度范围;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控制装置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低温高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下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二湿度阈值和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大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小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二预设湿度范围;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控制装置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高温低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用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上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小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小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三预设湿度范围;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控制装置将第三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低温低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三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三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下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二湿度阈值和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402:获取空调当前的新风温度、新风湿度、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
步骤S404:根据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确定新风含湿量,根据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确定回风含湿量;
步骤S406:在确认新风含湿量小于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空调当前的送风温度;
步骤S408: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送风温度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空调还包括送风机,上述送风温度用于指示在送风机出风口检测得到的温度。
具体地,控制装置首先获取用户输入的送风温度(即上述目标送风温度)、送风湿度(即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以及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即空调的当前送风温度)。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以及上述送风温度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具体地,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上述送风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确定出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能够对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以及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示例性的,新风含湿量小于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确定送风温度范围和送风湿度范围的思路框图如图9所示,其中,送风温度用Ts表示,送风湿度用RHs表示;送风含湿量用ds表示,回风含湿量用dr表示,新风含湿量用do表示;目标送风温度用Tss表示,目标送风湿用RHss表示,目标含湿量用dss表示;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为(RHs1,RHs2),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为(ds1,ds2);送风温度控制回差用ΔT表示,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用△RH表示,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用△d表示;Ts04、Ts05、Ts05和Ts07均用于指示当前的送风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首先获取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以及空调运行过程中送风温度,然后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对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和送风温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时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在根据上述实施例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时,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送风温度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大于目标送风温度的情况下,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时,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高温气体,此时,为了保证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在用户的需求,控制装置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也大于目标含湿量;另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小于目标含湿量。由于这两种情况均是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因此本发明在此不做分开论述。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大小关系确定出采用何种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和上述目标送风湿度能够计算出目标含湿量,该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下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二湿度阈值和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送风湿度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送风温度小于目标送风温度的情况下,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控制装置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时,控制装置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低温气体,此时,为了保证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在用户的需求,控制装置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大于目标含湿量;另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也小于目标含湿量。由于这两种情况均是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因此本发明在此不做分开论述。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大小关系确定出采用何种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和上述目标送风湿度能够计算出目标含湿量,该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用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上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
具体地,控制装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控制装置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控制装置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空调包括新风阀702,回风阀704,蒸发冷却组件706,送风机708,送风口710,回风口712,送风温湿度传感器714,回风温湿度传感器716,新风温湿度传感器718,控制器720,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调大蒸发冷却组件706的喷水量;在蒸发冷却组件706的喷水量为最大的情况下,调大新风阀702的开度,在新风阀702的开度达到最大开度的情况下,调小回风阀704的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空调具体包括有蒸发冷却组件、回风阀以及新风阀,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过程为:控制装置向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发送调大指令,以调大上述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
具体地,在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已经全开(即蒸发组件的喷水量已经为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向上述新风阀发送调大指令,以调大上述新风阀的开度。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还可以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确定是否需要向上述新风阀发送调大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蒸发组件的喷水量已经为最大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对新风阀的开度进行调节时,需要将蒸发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保持在判断时刻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风阀的开度为最大开度时,控制装置向上述回风阀发送调小指令,以调小上述回风阀的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调整空调的新风阀、回风阀以及蒸发冷却组件的开度方式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及送风湿度控制在用户需求的范围内,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空调包括蒸发冷却组件706、新风阀702和回风阀704,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调小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在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为0的情况下,调大回风阀的开度,在回风阀的开度达到最大开度的情况下,调小新风阀的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空调具体包括有蒸发冷却组件、回风阀以及新风阀,控制装置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过程为:控制装置向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发送调小指令,以调小上述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
具体地,在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已经全关(即蒸发组件的喷水量为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向上述回风阀发送调大指令,以调大上述回风阀的开度。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还可以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确定是否需要向上述回风阀发送调大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蒸发组件的喷水量为0,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对回风阀的开度进行调节时,需要将蒸发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保持在判断时刻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述回风阀的开度为最大开度时,控制装置向上述新风阀发送调小指令,以调小上述新风阀的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调整空调的新风阀、回风阀以及蒸发冷却组件的开度方式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及送风湿度控制在用户需求的范围内,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实施例二: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该空调的控制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空调当前的新风温度、新风湿度、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处理模块504,用于根据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确定新风含湿量,根据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确定回风含湿量;处理模块504还用于根据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空调主要包括新风阀和回风阀,上述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用于指示在新风阀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上述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用于指示在回风阀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上述新风含湿量用于指示新风阀阀口处的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上述回风含湿量用于指示回风阀阀口处的空气的绝对含湿量。
具体地,通过获取模块502获取空调运行过程中的新风温度、回风温度、新风湿度以及回风湿度。具体而言,在上述新风阀口和上述回风阀口分别设置有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回风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空调的新风阀口和回风阀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空气的相对湿度,获取模块502可以通过上述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上述回风温湿度传感器获取上述新风温度、上述回风温度、上述新风湿度以及上述回风湿度。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新风温度和上述新风湿度对新风含湿量进行计算,根据上述回风温度和上述回风湿度对回风含湿量进行计算。
具体而言,根据空气的相对湿度、饱和水蒸气压力和标准大气压能够计算出空气的绝对含湿量,其中,饱和水蒸气压力能够根据空气的干球温度查表确定。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新风含湿量以及上述回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具体而言,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即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与上述新风温度和上述回风温度(即空气的干球温度)关联较小,即空气的干球温度的变化对空气的绝对含湿量基本无影响,所以,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是根据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使得无需在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之间反复调节,提高了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的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首先根据获取模块502获取的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计算出新风含湿量,根据获取的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计算出回风含湿量,然后根据新风含湿量与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在本发明的方案中,考虑到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湿度变化,导致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需要反复调节,造成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引入了绝对含湿量作为温湿度控制条件,通过对比新风含湿量和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装置500,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确认新风含湿量大于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控制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或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确认新风含湿量小于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控制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依据新风含湿量与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过程为: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上述新风含湿量的值大于上述回风含湿量的值的情况下,处理模块504通过第一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具体地,如果上述新风含湿量大于上述回风含湿量,则表明空调回风的湿度较低,新风的湿度较高,此时需要通过将新风的湿度调高的方式提高回风的湿度,因此,处理模块504需要采用第一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调高新风的湿度,以调高回风的湿度。
进一步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上述新风含湿量的值小于上述回风含湿量的值的情况下,处理模块504通过第二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具体地,如果上述新风含湿量小于上述回风含湿量,则表明空调回风的湿度较高,新风的湿度较低,此时需要通过将新风的湿度调低的方式降低回风的湿度,因此,处理模块504需要采用第二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低新风的湿度,以调低回风的湿度。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首先对上述新风含湿量和上述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当判断出新风含湿量的值高于回风含湿量的值时,处理模块504采用第一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当判断出新风含湿量的值低于回风含湿量的值时,处理模块504采用第二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根据新风含湿量与回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进行精准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获取模块502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以使处理模块504确定目标含湿量;获取模块502还用于获取空调当前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以确定送风含湿量;处理模块504还用于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含湿量、送风温度和送风含湿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空调还包括送风机,上述送风温度和上述送风湿度用于指示在送风机出风口检测得到的温度和湿度。
具体地,首先通过获取模块502获取用户输入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即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和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以使处理模块504根据该目标送风温度和该目标送风湿度计算出目标含湿量。具体地,根据上述目标温度能够确定出与其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通过该饱和水蒸气压力、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以及标准的大气压力能够计算出目标含湿量。
进一步地,通过获取模块502获取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以使处理模块504根据该送风温度和该送风湿度计算出当前的送风含湿量。具体而言,在上述送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送风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空气的相对湿度,获取模块502可以通过上述送风温湿度传感器获取上述送风温度以及上述送风湿度。
具体而言,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送风温度能够确定出与其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通过该饱和水蒸气压力、上述送风湿度以及标准的大气压力能够计算出当前的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具体地,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确定出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能够对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和送风温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时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首先根据目标送风温度以及目标送风湿度计算出目标含湿量,并根据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计算出当前的送风含湿量,然后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对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和送风温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时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在根据上述实施例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时,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送风温度大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大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一预设湿度范围;处理模块504还用于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的差值。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处理模块504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处理模块504将第一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高温高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一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上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
具体地,处理模块504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获取模块502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处理模块504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时,处理模块504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送风温度小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大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处理模块504还用于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处理模块504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处理模块504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大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低温高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下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
具体地,处理模块504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获取模块502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处理模块504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时,处理模块504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二湿度阈值和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送风温度大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小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处理模块504还用于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处理模块504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处理模块504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高温低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二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用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上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
具体地,处理模块504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获取模块502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处理模块504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时,处理模块504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送风温度小于目标送风温度且送风含湿量小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处理模块504还用于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处理模块504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目标含湿量与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时,处理模块504将第三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即送风湿度调节范围)。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含湿量小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低温低湿气体,此时,为了保证送风湿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将第三预设湿度范围设置为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含湿量以及上述送风含湿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湿度的调节范围(即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并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三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下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
具体地,处理模块504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获取模块502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处理模块504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时,处理模块504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二湿度阈值和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获取模块502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空调当前的送风温度;处理模块504还用于根据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送风温度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空调还包括送风机,上述送风温度用于指示在送风机出风口检测得到的温度。
具体地,首先通过获取模块502获取用户输入的送风温度(即上述目标送风温度)、送风湿度(即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以及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即空调的当前送风温度)。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湿度以及上述送风温度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具体地,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上述送风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确定出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能够对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以及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过程中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获取模块502获取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以及空调运行过程中送风温度,然后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空调送风机出风口需要的空气的情况,根据需要的空气的情况对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和送风温度允许范围进行调整,使得空调运行时的送风温度以及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在根据上述实施例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时,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送风温度大于目标送风温度的情况下,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处理模块504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时,处理模块504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高温气体,此时,为了保证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在用户的需求,处理模块504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也大于目标含湿量;另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大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小于目标含湿量。由于这两种情况均是采用第一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因此本发明在此不做分开论述。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大小关系确定出采用何种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和上述目标送风湿度能够计算出目标含湿量,该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下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
具体地,处理模块504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处理模块504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即不大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时,处理模块504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小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二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二湿度阈值和第二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送风温度小于目标送风温度的情况下,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温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温度处于送风温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应有一个送风湿度允许范围,且目标送风湿度处于送风湿度允许范围内。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送风湿度允许范围的下限值与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和,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其中,上述送风湿度控制回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上述送风温度控制回差之差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上述目标送风湿度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为:处理模块504对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时,处理模块504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具体而言,如果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则表明当前空调的送风机的出风口的空气为低温气体,此时,为了保证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均能够满足在用户的需求,处理模块504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大于目标含湿量;另一种是上述送风温度小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同时送风含湿量的值也小于目标含湿量。由于这两种情况均是采用第二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因此本发明在此不做分开论述。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上述送风温度大小关系确定出采用何种调节模式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目标送风温度和上述目标送风湿度能够计算出目标含湿量,该目标含湿量对应有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其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计算得出;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用于上述目标含湿量允许范围上限值与送风含湿量控制回差的差值,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用于指示上述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与上述送风湿度的控制回差的差值。
具体地,处理模块504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调节到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将送风湿度调节到在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为:处理模块504获取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同时计算送风含湿量。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在处理模块504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判断得出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即不小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时,处理模块504通过当前的送风温度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具体而言,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等于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等于当前的送风温度。
具体地,如果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述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当前的送风含湿量接近于送风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当前的送风湿度接近于送风湿度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此时,不再强制要求将送风温度调节到上述目标送风温度,而是根据送风温度对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04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控制在调整后的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将空调的送风湿度控制在上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能够根据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送风湿度和计算得出的送风含湿量与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一含湿量阈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上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空调包括蒸发冷却组件、新风阀和回风阀,处理模块504还用于调大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在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为最大的情况下,调大新风阀的开度,在新风阀的开度达到最大开度的情况下,调小回风阀的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空调具体包括有蒸发冷却组件、回风阀以及新风阀,处理模块504通过第一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过程为:处理模块504向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发送调大指令,以调大上述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
具体地,在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已经全开(即蒸发组件的喷水量已经为最大值)的情况下,处理模块504向上述新风阀发送调大指令,以调大上述新风阀的开度。
具体而言,处理模块504还可以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确定是否需要向上述新风阀发送调大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蒸发组件的喷水量已经为最大值,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大于或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上限值,对新风阀的开度进行调节时,需要将蒸发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保持在判断时刻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风阀的开度为最大开度时,处理模块504向上述回风阀发送调小指令,以调小上述回风阀的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可以通过调整空调的新风阀、回风阀以及蒸发冷却组件的开度方式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及送风湿度控制在用户需求的范围内,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空调包括蒸发冷却组件、新风阀和回风阀,处理模块504还用于调小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处理模块504还用于在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为0的情况下,调大回风阀的开度,在回风阀的开度达到最大开度的情况下,调小新风阀的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空调具体包括有蒸发冷却组件、回风阀以及新风阀,处理模块504通过第二调节模式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过程为:处理模块504向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发送调小指令,以调小上述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
具体地,在上述蒸发冷却组件已经全关(即蒸发组件的喷水量为0)的情况下,处理模块504向上述回风阀发送调大指令,以调大上述回风阀的开度。
具体而言,处理模块504还可以判断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确定是否需要向上述回风阀发送调大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蒸发组件的喷水量为0,或者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小于或等于目标含湿量的允许范围的下限值,对回风阀的开度进行调节时,需要将蒸发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保持在判断时刻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述回风阀的开度为最大开度时,处理模块504向上述新风阀发送调小指令,以调小上述新风阀的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04可以通过调整空调的新风阀、回风阀以及蒸发冷却组件的开度方式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空调的送风温度及送风湿度控制在用户需求的范围内,使得在控制空调调节温湿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持续波动的情况,保证了空调运行的平稳性。
实施例三: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其中,该空调的控制装置600包括:存储器602,存储器602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处理器604,处理器604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本发明上述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四:
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和/或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可读存储介质。因而具有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和/或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可读存储介质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新风温度、新风湿度、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
根据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确定新风含湿量,根据所述回风温度和所述回风湿度确定回风含湿量;
根据所述新风含湿量和所述回风含湿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新风含湿量和所述回风含湿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在确认所述新风含湿量大于所述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控制模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以确定目标含湿量;
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以确定送风含湿量;
在所述送风温度大于所述目标送风温度且所述送风含湿量大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一预设湿度范围;
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所述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所述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所述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新风含湿量和所述回风含湿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还包括:
在确认所述新风含湿量小于所述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控制模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温度、所述目标含湿量、所述送风温度和所述送风含湿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送风温度小于所述目标送风温度且所述送风含湿量大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具体包括:
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所述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所述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所述送风温度更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温度、所述目标含湿量、所述送风温度和所述送风含湿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送风温度大于所述目标送风温度且所述送风含湿量小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具体包括:
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所述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所述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所述送风温度更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温度、所述目标含湿量、所述送风温度和所述送风含湿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送风温度小于所述目标送风温度且所述送风含湿量小于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三预设湿度范围;
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三预设湿度范围,具体包括:
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所述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所述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所述送风温度更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三预设湿度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二控制模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所述空调当前的送风温度;
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温度、所述目标送风湿度和所述送风温度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温度、所述目标送风湿度和所述送风湿度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送风温度大于所述目标送风温度的情况下,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具体包括:
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送风含湿量不大于第二含湿量阈值或者所述送风湿度不大于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所述送风温度更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温度、目标送风湿度和所述送风湿度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送风温度小于所述目标送风温度的情况下,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以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具体包括:
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所述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所述送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所述送风温度更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设湿度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5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蒸发冷却组件、新风阀和回风阀,所述采用第一调节模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调大所述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
在所述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为最大的情况下,调大所述新风阀的开度,在所述新风阀的开度达到最大开度的情况下,调小所述回风阀的开度。
15.根据权利要求3、7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蒸发冷却组件、新风阀和回风阀,所述采用第二调节模式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调小所述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
在所述蒸发冷却组件的喷水量为0的情况下,调大所述回风阀的开度,在所述回风阀的开度达到最大开度的情况下,调小所述新风阀的开度。
16.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新风温度、新风湿度、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确定新风含湿量,根据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确定回风含湿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新风含湿量和所述回风含湿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认所述新风含湿量大于所述回风含湿量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控制模式调节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以使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目标含湿量;以及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以确定送风含湿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送风温度大于所述目标送风温度且所述送风含湿量大于所述目标含湿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湿度调节范围设置为第一预设湿度范围;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认调节过程中的所述送风含湿量不小于第一含湿量阈值或者送所述风湿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的所述送风温度更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调节至更新后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所述第一预设湿度范围。
17.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9. 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和/或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读存储介质。
CN202210510162.4A 2022-05-11 2022-05-11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35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0162.4A CN114935206B (zh) 2022-05-11 2022-05-11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0162.4A CN114935206B (zh) 2022-05-11 2022-05-11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206A CN114935206A (zh) 2022-08-23
CN114935206B true CN114935206B (zh) 2024-04-05

Family

ID=82864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0162.4A Active CN114935206B (zh) 2022-05-11 2022-05-11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520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48945A (ja) * 2013-08-29 2015-03-16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デシカント空調装置、及びデシカント空調方法
CN107990473A (zh) * 2017-11-22 2018-05-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空调器温湿度的调节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8413580A (zh) * 2018-03-07 2018-08-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空调器
CN110260431A (zh) * 2019-05-21 2019-09-20 江苏精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纺织车间空调***控制方法
CN112880122A (zh) * 2021-01-29 2021-06-01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式空调制冷湿度下限的控制方法
JP2021094285A (ja) * 2019-12-19 2021-06-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48945A (ja) * 2013-08-29 2015-03-16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デシカント空調装置、及びデシカント空調方法
CN107990473A (zh) * 2017-11-22 2018-05-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空调器温湿度的调节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8413580A (zh) * 2018-03-07 2018-08-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空调器
CN110260431A (zh) * 2019-05-21 2019-09-20 江苏精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纺织车间空调***控制方法
JP2021094285A (ja) * 2019-12-19 2021-06-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CN112880122A (zh) * 2021-01-29 2021-06-01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式空调制冷湿度下限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206A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1054B2 (en)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dual control ove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650617B1 (en)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EP3165845B1 (en) Ventilation device
US20170097165A1 (en) Ventilation device
JP6330835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152412A (zh) 空调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84419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52411A (zh) 空调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74226A (zh) 一种空调器加湿的控制方法、加湿控制***及空调器
KR20160089598A (ko) 차량 연료전지의 제어방법
CN104930664A (zh) 一种空调送风温度的控制方法及空调送风温度控制***
CN108019896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560049B (zh) 加湿空调及加湿空调的加湿盘水温控制方法
CN114935206B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250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89389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组件和计算机设备
CN113757954B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737275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3028611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2524768A (zh) 一种空调器的除湿控制方法、空调器
KR0177065B1 (ko) 주변 온도값에 의한 히터식 가습기의 동작 제어방법
CN114484784B (zh) 空调器及其加湿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JP4036563B2 (ja) 恒温・恒湿空気供給装置
CN114719343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67916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