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4644A - 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4644A
CN114914644A CN202210570708.5A CN202210570708A CN114914644A CN 114914644 A CN114914644 A CN 114914644A CN 202210570708 A CN202210570708 A CN 202210570708A CN 114914644 A CN114914644 A CN 114914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olyte
sealing structure
channel
external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07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红文
李茂松
徐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07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46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4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46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H01M50/636Closing or sealing filling ports, e.g. using l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H01M50/636Closing or sealing filling ports, e.g. using lids
    • H01M50/645Plu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电池包括电芯、外壳和密封结构。外壳内具有容置腔。电芯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内。密封结构在外壳上形成密封容置腔的密封效果。密封结构被配置为对密封结构的至少部分在被施加第一外力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形变。在至少部分发生形变的条件下,能够使电池形成通道。通道能够用于引导电解液流入电池内。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池,密封结构的部分在受到第一外力时可以发生形变,使得电池上形成通道,电解液可以沿通道注入电池内。而在密封结构未受到第一外力时,电池上则不会由于密封结构发生的形变而形成通道,有利于对电池内部形成封闭,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泄漏。

Description

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经历多次充放电循环,电池内的电解液不可避免会有部分不可逆的反应消耗,若能够补充电解液,则能够有效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然而,在相关技术中,电池为避免电解液外渗以及外界杂质进入电解液,会在完成电解液灌注后对注液孔完全封闭,从而难以对电池二次注液,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外壳和密封结构,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置腔,所述电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外壳上形成密封所述容置腔的密封效果,所述密封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密封结构的至少部分在被施加第一外力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形变,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发生形变的条件下,能够使所述电池形成通道,所述通道能够用于引导电解液流入所述电池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池,密封结构的部分在受到第一外力时可以发生形变,使得电池上形成通道,电解液可以沿通道注入电池内。而在密封结构未受到第一外力时,电池上则不会由于密封结构发生的形变而形成通道,有利于对电池内部形成封闭,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泄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外力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形变的所述至少部分能够恢复以形成所述密封效果。如此,可以避免由于误操作而形成在电池上的通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值为零。如此,形变的至少部分会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对通道的密封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和外界环境不连通。如此,可保证通道对电解液的导入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部分由弹性材料构成。如此,可方便实现密封结构的形变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池形成所述通道的条件下,通过对所述电解液施加第二外力,以将所述电解液导入所述容置腔内。如此,可实现电解液向容置腔内导入的功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至少部分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条件下,所述密封结构内能够形成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的至少部分由所述通道围绕。如此,可方便对电解液向容置腔内的导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和所述端盖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结构位于所述端盖上,所述通道形成于所述端盖侧。如此,可实现外壳的具体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中的一个端盖具有注液孔,所述通道形成于具有所述注液孔的一个端盖上。如此,可实现外壳的具体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向所述外壳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在所述密封结构在形变程度大于预设形变程度的情况下,所述注液孔的至少部分形成所述通道。如此,可方便通道的形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向所述外壳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密封结构在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之前能够封堵且密封所述注液孔;在所述密封结构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结构和所述注液孔的侧壁之间能够形成所述通道。如此,可方便通道的形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向所述外壳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密封结构在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之前能够封堵且密封所述注液孔;在所述密封结构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结构内能够形成所述通道。如此,可方便通道的形成。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电解液的注液方法,用于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外壳和密封结构,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置腔,所述电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外壳上形成密封所述容置腔的密封效果;所述注液方法包括:对所述密封结构的至少部分施加第一外力,所述至少部分在受到所述第一外力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形变,所述电池在所述至少部分发生形变的条件下能够形成通道;引导所述电解液沿所述通道流入所述电池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密封结构的部分在受到第一外力时可以发生形变,使得电池上形成通道,电解液可以沿通道注入电池内。而在密封结构未受到第一外力时,电池上则不会由于密封结构发生的形变而形成通道,有利于对电池内部形成封闭,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泄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外力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能够发生形变的所述至少部分能够恢复以形成所述密封效果。如此,可以避免由于误操作而形成在电池上的通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所述电解液沿所述通道流入所述电池内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电解液施加第二外力,以使得所述电解液导入所述容置腔内。如此,可实现电解液向容置腔内导入的功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向所述外壳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密封结构在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之前能够封堵且密封所述注液孔;在所述密封结构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结构和所述注液孔的侧壁之间能够形成所述通道。如此,可方便通道的形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向所述外壳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密封结构在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之前能够封堵且密封所述注液孔;在所述密封结构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结构内能够形成所述通道。如此,可方便通道的形成。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注液设备,用于对电池进行电解液的注液,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外壳和密封结构,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置腔,所述电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外壳上形成密封所述容置腔的密封效果;所述注液设备用于:对所述密封结构的至少部分施加第一外力,所述至少部分在受到所述第一外力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形变,所述电池在所述至少部分发生形变的条件下能够形成通道;引导所述电解液沿所述通道流入所述电池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注液设备,密封结构的部分在受到第一外力时可以发生形变,使得电池上形成通道,电解液可以沿通道注入电池内。而在密封结构未受到第一外力时,电池上则不会由于密封结构发生的形变而形成通道,有利于对电池内部形成封闭,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泄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形成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形成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解液的注液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池100;
电芯110、外壳120、容置腔121、第一通孔122、壳体123、端盖124、连接处125、第一端盖126、第二端盖127、密封结构130、第二通孔131、通道140、注液孔150;
施力装置200;
注液通道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100,包括电芯110、外壳120和密封结构130。外壳120内具有容置腔121。电芯110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121内。密封结构130在外壳120上形成密封容置腔121的密封效果。密封结构130被配置为对密封结构130的至少部分在被施加第一外力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形变。在至少部分发生形变的条件下,能够使电池100形成通道140。通道140能够用于引导电解液流入电池100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池100,密封结构130的部分在受到第一外力时可以发生形变,使得电池100上形成通道140,电解液可以沿通道140注入电池100内。而在密封结构130未受到第一外力时,电池100上则不会由于密封结构130发生的形变而形成通道140,有利于对电池100内部形成封闭,避免电池100内部的电解液泄漏。
具体地,在图1中,外壳120整体形成容置腔121,使得电芯110能够整体被容置在容置腔121内。密封结构130可以对外壳120上连通容置腔121的通孔进行密封,从而可形成对容置腔121的密封效果。密封结构130也可以与外壳120为一体结构,且密封结构130的其中一部分在密封结构130上能够形成连通容置腔121的通孔,而密封结构130的另外一部分则能够对形成的通孔进行密封,从而可形成对容置腔121的密封效果。
请结合图2,外壳120包括第一通孔122。第一外力表示为F1。密封结构130能够过盈连接第一通孔122以对第一通孔122进行密封。A1方向和A2方向对应外壳120的厚度方向。第一外力朝向A2方向。第一外力的施加可以通过施力装置200来实现。沿A2方向,施力装置200可以从第一通孔122和密封结构130相互贴合的侧面之间进行施力,以对密封结构130进行挤压。在密封结构130受到的挤压的外力为第一外力的情况下,则会使得密封结构130发生形变,在施力装置200于密封结构130上施力的位置,密封结构130逐渐远离第一通孔122而形成间隙,使得施力装置200能够沿A2方向向间隙内伸入,最终能够在密封结构130的外表面和第一通孔122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通道140。
请结合图3,密封结构130能够在未受到第一外力的情况下配合外壳120对容置腔121进行封闭。第一外力表示为F1。A1方向和A2方向对应外壳120的厚度方向。第一外力朝向A2方向。第一外力的施加可以通过施力装置200来实现。沿A2方向,施力装置200可以在密封结构130的表面对密封结构130进行施力,以对密封结构130进行挤压。在密封结构130受到的挤压的外力为第一外力的情况下,则会使得密封结构130发生形变,在施力装置200于密封结构130上施力的位置,密封结构130的表面逐渐凹陷并最终形成能够连通至容置腔121的第二通孔131,使得施力装置200能够沿A4方向向第二通孔131内伸入,最终能够在第二通孔131内形成通道140。
另外,可以理解,密封结构130的其中一部分可以在受到第一外力的挤压下形变,从而有利于实现通道140的形成,密封结构130的其他部分则可以在受到第一外力的挤压下不会形变,或形变的程度小于用于形成通道140的部分。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会以密封结构130整体能够发生形变的情况进行说明。可以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将密封结构130配置为至少部分能够发生形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结构130的其他部分可以用于实现密封结构130在外壳120上的固定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外力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密封结构130的至少部分能够恢复以形成密封效果。
如此,可以避免由于误操作而形成在电池100上的通道140。
具体地,在第一外力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则可以表示当前施加第一外力的主体不进行电解液的引导,且可能为电池100周围的其他结构对密封结构130的误触导致,密封结构130则不会形变,从而会保持对容置腔121的密封效果。
密封结构130的至少部分能够恢复以形成密封效果,可以为密封结构130的至少部分在受到小于预设值的第一外力的前后,保持自身的结构尺寸而不会发生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值为零。如此,形变的至少部分会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对通道140的密封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道140和外界环境不连通,从而可以避免电解液自通道140向外泄漏。如此,可保证通道140对电解液的导入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由弹性材料构成。如此,可方便实现密封结构130的形变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结构130上能够发生形变的部分可以通过橡胶制成。
请参考图2和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电池100形成通道140的条件下,通过对电解液施加第二外力,以将电解液导入容置腔121内。
如此,可实现电解液向容置腔121内导入的功能。
具体地,请结合图2和图3,在施力装置200伸入容置腔121内的情况下,A1方向和A2方向对应施力装置200的长度方向。对电解液施加第二外力,可以使得电解液沿A2方向通过施力装置200流入容置腔121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施力装置200可以包括活塞(图未示)和储液槽(图未示),电解液可以被存储在储液槽内,通过对活塞施加第二外力,可对储液槽内的电解液进行挤压,从而驱动电解液沿A2方向向容置腔121内流动。
请参考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至少部分受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条件下,密封结构130内能够形成连通容置腔121的注液通道210,注液通道210的至少部分由通道140围绕。
如此,可方便对电解液向容置腔121内的导入。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施力装置200可以为注射结构的针头。通道140对应第二通孔131。针头内具有注液通道210。在施力装置200伸入容置腔121内的情况下,施力装置200会形成对密封结构130的穿设,使得施力装置200内部的注液通道210形成在密封结构130内。在驱动电解液沿A2方向向容置腔121内流动的情况下,电解液可以沿注液通道210流入容置腔121内,以方便电解液向容置腔121内的导入。
请参考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壳120包括壳体123和端盖124。壳体123和端盖124密封连接。密封结构130位于端盖124上。通道140形成于端盖124侧。
如此,可实现外壳120的具体结构。
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端盖124位于外壳120朝向B1方向的一侧,壳体123位于外壳120朝向B2方向的一侧。壳体123和端盖124之间具有连接处125,壳体123和端盖124在连接处125进行密封连接。密封结构130沿B1方向位于端盖124上。由于外壳120通过壳体123和端盖124密封连接形成,可不需要将外壳120设计成一体结构,方便在端盖124上设置密封结构130和通道140的形成。其中,壳体123和端盖124在连接处125可以通过粘合的方式进行密封连接。
请参考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端盖124包括第一端盖126和第二端盖127。第一端盖126和第二端盖127分别位于壳体123的两端。第一端盖126和第二端盖127中的一个端盖124具有注液孔150。通道140形成于具有注液孔150的一个端盖124上。
如此,可实现外壳120的具体结构。
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端盖126位于外壳120朝向B1方向的一端,第二端盖127位于外壳120朝向B2方向的一端。在图4中,注液孔150设置在第一端盖126上,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注液孔150可以设置在第二端盖127上。密封结构130设置在注液孔150内。在密封结构130受到第一外力的情况下,密封结构130会在注液孔150内发生形变,从而会在注液孔150内形成通道140。
请参考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壳120具有用于向外壳120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150。在密封结构130在形变程度大于预设形变程度的情况下,注液孔150的至少部分形成通道140。
如此,可方便通道140的形成。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结构130可以根据受到的第一外力的力度进行相应程度的形变。在第一外力大于预设力度的情况下,密封结构130会直接脱离注液孔150,从而失去对注液孔150的密封效果,进而能够沿注液孔150的孔洞朝向向容置腔121内导入电解液。其中,电解液可以通过针头进行导入,从而使得注液孔150的部分结构形成通道140,电解液也可以直接从注液孔150处倒入容置腔121内,使得注液孔150整体形成通道140。
请参考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壳120具有用于向外壳120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150。密封结构130在受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之前能够封堵且密封注液孔150。在密封结构130受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密封结构130和注液孔150的侧壁之间能够形成通道140。
如此,可方便通道140的形成。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密封结构130受到第一外力的情况下,可使得密封结构130在注液孔150内发生形变,使得注液孔150的内侧壁和密封结构130之间产生间隔,进而通过间隔来形成通道14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壳120具有用于向外壳120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150。密封结构130在受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之前能够封堵且密封注液孔150。在密封结构130受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密封结构130内能够形成通道140。
如此,可方便通道140的形成。
具体地,请结合图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密封结构130受到第一外力的情况下,可在密封结构130上形成凹陷,凹陷能够最终形成连通容置腔121内的第二通孔131,通过第二通孔131可向容置腔121内导入电解液,从而可使得第二通孔131能够形成通道140,进而可在密封结构130内形成通道140。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电解液的注液方法,用于电池100。电池100包括电芯110、外壳120和密封结构130。外壳120内具有容置腔121。电芯110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121内。密封结构130在外壳120上形成密封容置腔121的密封效果。
请参考图6,注液方法包括:
01:对密封结构130的至少部分施加第一外力,至少部分在受到第一外力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形变,电池100在至少部分发生形变的条件下能够形成通道140;
02:引导电解液沿通道140流入电池100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密封结构130的部分在受到第一外力时可以发生形变,使得电池100上形成通道140,电解液可以沿通道140注入电池100内。而在密封结构130未受到第一外力时,电池100上则不会由于密封结构130发生的形变而形成通道140,有利于对电池100内部形成封闭,避免电池100内部的电解液泄漏。
具体地,请结合图2和图3,其中,被施加第一外力的密封结构130的至少部分,可以是密封结构130与第一通孔122之间相互贴合的部分,也可以是密封结构130的内部。在密封结构130与第一通孔122之间相互贴合的部分被施加第一外力的情况下,可使得密封结构130与第一通孔122之间逐渐远离,从而在密封结构130和第一通孔122之间形成通道140。在密封结构130的表面被施加第一外力的情况下,密封结构130的表面会向密封结构130内形变,从而会在密封结构130的内部形成通道140。在形成通道140后,则可以自通道140将电解液引入容置腔121内。
其中,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注液设备(图未示)来实现。具体地,注液设备可以用于:对密封结构130的至少部分施加第一外力,至少部分在受到第一外力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形变,电池100在至少部分发生形变的条件下能够形成通道140;引导电解液沿通道140流入电池100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2和图3,注液设备可以通过施力装置200在外壳120对应密封结构130的位置形成通道140,然后可以通过相应的注射结构,将电解液通过通道140注入容置腔121内,以实现对电池100的电解液的补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注液设备,密封结构130的部分在受到第一外力时可以发生形变,使得电池100上形成通道140,电解液可以沿通道140注入电池100内。而在密封结构130未受到第一外力时,电池100上则不会由于密封结构130发生的形变而形成通道140,有利于对电池100内部形成封闭,避免电池100内部的电解液泄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引导电解液沿通道140流入电池100内)包括:
对电解液施加第二外力,以使得电解液导入容置腔121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注液设备来实现。具体地,注液设备可以用于:对电解液施加第二外力,以使得电解液导入容置腔121内。
如此,可实现电解液向容置腔121内导入的功能。
具体地,在已完成通道140的形成的情况下,注液设备可以向电解液施加第二外力,使得电解液被第二外力驱动地沿通道140的朝向自电池100的外界环境导入容置腔121内,从而实现电解液向容置腔121内导入。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包括处理模块的***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而使用。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
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置腔,所述电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外壳上形成密封所述容置腔的密封效果,所述密封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密封结构的至少部分在被施加第一外力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形变,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发生形变的条件下,能够使所述电池形成通道,所述通道能够用于引导电解液流入所述电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力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形变的所述至少部分能够恢复以形成所述密封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和外界环境不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由弹性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形成所述通道的条件下,通过对所述电解液施加第二外力,以将所述电解液导入所述容置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部分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条件下,所述密封结构内能够形成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的至少部分由所述通道围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和所述端盖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结构位于所述端盖上,所述通道形成于所述端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中的一个端盖具有注液孔,所述通道形成于具有所述注液孔的一个端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向所述外壳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在所述密封结构在形变程度大于预设形变程度的情况下,所述注液孔的至少部分形成所述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向所述外壳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密封结构在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之前能够封堵且密封所述注液孔;
在所述密封结构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结构和所述注液孔的侧壁之间能够形成所述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向所述外壳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密封结构在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之前能够封堵且密封所述注液孔;
在所述密封结构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结构内能够形成所述通道。
13.一种电解液的注液方法,用于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电芯;
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置腔,所述电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外壳上形成密封所述容置腔的密封效果;
所述注液方法包括:
对所述密封结构的至少部分施加第一外力,所述至少部分在受到所述第一外力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形变,所述电池在所述至少部分发生形变的条件下能够形成通道;
引导所述电解液沿所述通道流入所述电池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力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能够发生形变的所述至少部分能够恢复以形成所述密封效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所述电解液沿所述通道流入所述电池内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电解液施加第二外力,以使得所述电解液导入所述容置腔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向所述外壳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密封结构在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之前能够封堵且密封所述注液孔;
在所述密封结构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结构和所述注液孔的侧壁之间能够形成所述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向所述外壳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密封结构在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之前能够封堵且密封所述注液孔;
在所述密封结构受所述第一外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结构内能够形成所述通道。
18.一种注液设备,用于对电池进行电解液的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电芯;
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置腔,所述电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外壳上形成密封所述容置腔的密封效果;
所述注液设备用于:
对所述密封结构的至少部分施加第一外力,所述至少部分在受到所述第一外力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形变,所述电池在所述至少部分发生形变的条件下能够形成通道;
引导所述电解液沿所述通道流入所述电池内。
CN202210570708.5A 2022-05-24 2022-05-24 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Pending CN1149146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0708.5A CN114914644A (zh) 2022-05-24 2022-05-24 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0708.5A CN114914644A (zh) 2022-05-24 2022-05-24 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4644A true CN114914644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6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0708.5A Pending CN114914644A (zh) 2022-05-24 2022-05-24 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46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0618A (zh) * 2023-10-13 2023-11-17 广州市颢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电解质电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33179A (ja) * 2014-01-09 2015-07-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蓄電装置の電解液注入装置
CN112838325A (zh) * 2019-11-22 2021-05-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CN214754081U (zh) * 2021-06-30 2021-11-16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注液结构
CN114069168A (zh) * 2021-10-29 2022-02-18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结构及其注液方法
CN216120676U (zh) * 2021-10-29 2022-03-2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盖板组件和电池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33179A (ja) * 2014-01-09 2015-07-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蓄電装置の電解液注入装置
CN112838325A (zh) * 2019-11-22 2021-05-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CN214754081U (zh) * 2021-06-30 2021-11-16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注液结构
CN114069168A (zh) * 2021-10-29 2022-02-18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结构及其注液方法
CN216120676U (zh) * 2021-10-29 2022-03-2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盖板组件和电池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0618A (zh) * 2023-10-13 2023-11-17 广州市颢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电解质电池
CN117080618B (zh) * 2023-10-13 2024-01-16 广州市颢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电解质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4110B (zh) 二次电池盒和包括它的电池模块
US20220352583A1 (en) Sleeve assembly, cover plate assembly, battery, electricity-consuming apparatus and mathod for sealing through hole
JP5690924B2 (ja) 組電池および単電池
JP2012038529A (ja) 電池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する車両,電気機器
CN108352461B (zh) 用于制造储能电池的方法、储能电池、电池模块和机动车
US9960407B2 (en) Sealing arrangement of a battery filling port using a rivet
CN112820987B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KR20130102502A (ko) 배터리 모듈
WO2007069538A1 (ja) コンデンサ
CN114914644A (zh) 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CN110741490A (zh) 电池模块
CN216120676U (zh) 电芯盖板组件和电池包
CN115425374B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2234326A (zh) 一种电池注液口结构及电池盖板
CN213936475U (zh) 一种电池注液口结构及电池盖板
CN106602134A (zh) 高电解液量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KR20150051467A (ko) 자가 밀봉성의 밀봉부재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10265621A (zh) 电池
WO2023083060A1 (zh) 螺钉、连接结构、电池和用电装置
KR20120083681A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의 가스 배출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CN220731755U (zh) 一种防爆电芯
CN218039489U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JP4565862B2 (ja) 電解液の供給方法
CN220652305U (zh) 一种用于电池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和电池
CN217956088U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201-1, Comprehensive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Torch High-tech Zone (Tongxiang) Industrial Bas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6

Applicant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1, Comprehensive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Torch High-tech Zone (Tongxiang) Industrial Bas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6

Applicant befor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