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9523B - 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 Google Patents

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9523B
CN114859523B CN202210764985.XA CN202210764985A CN114859523B CN 114859523 B CN114859523 B CN 114859523B CN 202210764985 A CN202210764985 A CN 202210764985A CN 114859523 B CN114859523 B CN 1148595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system
lens element
image
refr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49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9523A (zh
Inventor
乐宇明
朱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49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9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9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9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9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9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光学***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六透镜,及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光学***的最大视场角为FOV,光学***的光学总长为TTL,光学***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为Y,且420.0deg<(FOV×TTL)/Y<510.0deg。该光学***具有高像素和高分辨率。

Description

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对安全及监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车载行业中,ADAS(高级驾驶辅助***,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DMS(防疲劳预警***,Driver Monitor Status)、OMS(车内人员***,Occupancy Monitor System)等技术逐渐成熟。
其中,OMS的取像模组在DMS的取像模组的基础上进行延伸,OMS的取像模组通常安装在内后视镜上方、顶灯下方之间的区域,OMS的取像模组不只用于车内监控驾驶员,还可以用于监控全车人员。OMS的取像模组作为监控全车的摄像头,需要实时监测车内人员,特别对监控车内儿童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应用于OMS的取像模组,且具有高像素、高分辨率的光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能够应用于OMS的取像模组,且具有高像素和高分辨率,有利于车内监控全车人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该光学***包括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中,光学***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七片,光学***的最大视场角为FOV,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即光学总长),光学***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为Y,且FOV、TTL和Y满足条件式:
420.0deg<(FOV×TTL)/Y<510.0deg。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通过设计第一透镜的屈折力为负,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有利于对大角度入射的光线实现偏折,以实现该光学***的大广角特性;通过将第二透镜设计成具有负屈折力,且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有利于分担第一透镜的负屈折力,使穿过第一透镜的大角度入射的光线能够合理的射入第二透镜,借此可以修正因大视场角光线所产生的像差;通过将第三透镜设计成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为光学***提供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收缩光线,降低光学***的光学总长;通过将第四透镜设计成具有正屈折力,且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可以进一步汇聚光线,降低光学***的场曲像散;通过将第五透镜设计成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可以控制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光线的进光量,增加相对照度,以提升该光学***的成像亮度;通过将第六透镜设计成具有负屈折力,且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有利于与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组合以减小色差;通过将第七透镜设计成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均为凸面,利于实现该光学***的大像高效果、减小边缘光线弯折以及减小场曲风险;当420.0deg<(FOV×TTL)/Y<510.0deg时,通过参数的设计控制FOV、TTL和Y使(FOV×TTL)与Y的比值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大像高效果,利于使用时用于与取像模组的图像传感器匹配,提升该光学***的成像面的亮度;当(FOV×TTL)/Y≤420.0deg时,该光学***的视场角较小,达不到车内OMS所需的视场角,故不利于安全监控;当(FOV×TTL)/Y≥510.0deg时,该光学***的最大像高较小,无法与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匹配而难以实现高像素成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像模组,该取像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及上述的光学***,图像传感器设置于光学***的像侧。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取像模组,具有上述光学***的取像模组,能够应用于OMS上,且具有高像素和高分辨率,有利于车内监控全车人员。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安装结构及上述的取像模组,取像模组设置于安装结构上。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有上述取像模组的电子设备,能够应用于OMS上,且具有高像素和高分辨率,有利于车内监控全车人员。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具,该载具包括连接结构及上述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设置于连接结构上。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载具,具有上述电子设备的载具,能够应用于OMS上,且具有高像素和高分辨率,有利于车内监控全车人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学***的纵向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学***的纵向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光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光学***的纵向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光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光学***的纵向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光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光学***的纵向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取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为车载摄像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载具为汽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光学***;110、第一透镜;120、第二透镜;130、第三透镜;STO、光阑;140、第四透镜;150、第五透镜;160、第六透镜;170、第七透镜;180、滤光片;S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3、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5、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7、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9、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2、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3、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4、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5、第一表面;S16、第二表面;S17、成像面;200、取像模组;210、图像传感器;300、电子设备;310、安装结构;400、载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以下首先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像差;像差(aberration)是指光学镜组中,由非近轴光线追迹所得的结果和近轴光线追迹所得的结果不一致,与高斯光学(一级近似理论或近轴光线)的理想状况的偏差。像差又分为两大类: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或称色像差)与单色像差(monochromatic aberration)。色差是由于透镜材料的折射率是波长的函数,不同波长的光通过透镜时因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像差,色差又可分为位置色像差和倍率色像差两种。色差是一种色散现象,所谓色散现象是指介质中的光速或折射率随光波波长变化的现象,光的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小的色散可称为正常色散,而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加的色散可称为负色散(或称负反常色散)。单色像差是指即使在高度单色光时也会产生的像差,按产生的效果,单色像差又分成“使成像模糊”和“使成像变形”两类;前一类有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可简称球差)、像散(astigmatism)等,后一类有像场弯曲(field curvature,可简称场曲)、畸变(distortion)等。像差还包括彗差,彗差是指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镜组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线,经该光学镜组折射后,在理想平面处不能结成清晰点,而是结成拖着明亮尾巴的彗星形光斑。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对安全及监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车载行业中,ADAS(高级驾驶辅助***,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DMS(防疲劳预警***,Driver Monitor Status)、OMS(车内人员***,Occupancy Monitor System)等技术逐渐成熟。
其中,OMS的取像模组在DMS的取像模组的基础上进行延伸,OMS的取像模组通常安装在内后视镜上方、顶灯下方之间的区域,OMS的取像模组不只用于车内监控驾驶员,还可以用于监控全车人员。OMS的取像模组作为监控全车的摄像头,需要实时监测车内人员,特别对监控车内儿童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应用于OMS的取像模组,且具有高像素、高分辨率的光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照图1-图10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光学***100,能够应用于OMS的取像模组200,且具有高像素和高分辨率,有利于车内监控全车人员。
该光学***100包括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
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可以是凸面、凹面或平面。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可以是凸面、凹面或平面。
第五透镜150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160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七透镜170具有正屈折力,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进一步地,光学***100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七片,也即上述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来自被拍摄物体的光线经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后光线的传播路径能够发生偏折(汇聚或者发散),当然,该光学***100还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第八透镜(图中未示出)或者第九透镜(图中未示出),这里对第八透镜或者第九透镜在光学***100中的排布位置不做限定,且可以理解的是,光线经第八透镜或者第九透镜后的传播路径不会发生改变。
进一步地,光学***100的最大视场角为FOV,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至光学***100的成像面S17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即光学总长),光学***100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为Y,且FOV、TTL和Y满足条件式:420.0deg<(FOV×TTL)/Y<510.0deg。具体地,(FOV×TTL)/Y的取值可以但不仅限于是420.001、421.000、433.000、445.000、457.000、469.000、481.000、493.000、505.000或509.999等,其单位是deg。
综上,通过设计第一透镜110的屈折力为负,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有利于对大角度入射的光线实现偏折,以实现该光学***100的大广角特性;通过将第二透镜120设计成具有负屈折力,且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有利于分担第一透镜110的负屈折力,使穿过第一透镜110的大角度入射的光线能够合理的射入第二透镜120,借此可以修正因大视场角光线所产生的像差;通过将第三透镜130设计成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为光学***100提供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收缩光线,降低光学***100的光学总长;通过将第四透镜140设计成具有正屈折力,且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可以进一步汇聚光线,降低光学***100的场曲像散;通过将第五透镜150设计成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可以控制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的光线的进光量,增加相对照度,以提升该光学***100的成像亮度;通过将第六透镜160设计成具有负屈折力,且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和像侧面均为凹面,有利于与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150组合以减小色差;通过将第七透镜170设计成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和物侧面均为凸面,利于实现该光学***100的大像高效果、减小边缘光线弯折以及减小场曲风险;当420.0deg<(FOV×TTL)/Y<510.0deg时,通过参数的设计控制FOV、TTL和Y使(FOV×TTL)与Y的比值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大像高效果,利于使用时用于与取像模组200的图像传感器210匹配,提升该光学***100的成像面S17的亮度;当(FOV×TTL)/Y≤420.0deg时,该光学***100的视场角较小,达不到车内OMS所需的视场角,故不利于安全监控;当(FOV×TTL)/Y≥510.0deg时,该光学***100的最大像高较小,导致该光学***100的视场范围缩小,无法与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210(下文有介绍)匹配而难以实现高像素成像。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胶合以形成胶合透镜。例如,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使得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直接贴合以形成胶合透镜。该设计中,通过将第五透镜150和第六透镜160设计成胶合透镜,有利于减小该光学***100的色差以及校正该光学***100的球差,以提高光学***100的分辨率,实现高像素。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的光学有效半口径为SD1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口径处的矢高为SAGs11,其中,SD11和SAGs11满足条件式:2.0<SD11/SAGs11<5.5。具体地,SD11/SAGs11的取值可以但不仅限于是2.001、2.500、3.000、3.500、4.000、4.500、5.000或5.499等。其中,矢高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中心(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与光轴的交点位置)至该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口径处于平行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且当该值为正值时,在平行于光学***100的光轴的方向上,该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相较于该面的中心处更靠近光学***100的像侧,当该值为负值时,在平行于光学***100的光轴的方向上,该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相较于该面的中心处更靠近光学***100的物侧。该设计中,当2.0<SD11/SAGs11<5.5时,通过参数的设计控制SD11和SAGs11使SD11与SAGs11的比值得到合理配置,能够有效避免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的面型过弯,降低第一透镜110的加工难度,同时有利于控制光学***100的头部口径,压缩光学***100的体积,利于取像模组200应用于车内OMS;当SD11/SAGs11≤2.0时,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的矢高过大,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过于弯曲,提升第一透镜110的加工难度;当SD11/SAGs11≥5.5时,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的光学有效口径过大,取像模组200的体积过大,从而不利于装配于OMS内。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的组合焦距为f12,光学***100的有效焦距为f,其中f12和f满足条件式:0.6<|f12/f|<1.6。具体地,|f12/f|的取值可以但不仅限于是0.601、0.700、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或1.599等。该设计中,当0.6<|f12/f|<1.6时,通过参数的设计控制f12和f使f12与f的比值得到合理配置,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所组成的前透镜组在光学***100中的屈折力占比能够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校正光学***100的像差,提升光学***100的光学性能,同时也有利于控制光学***100的前透镜组对光束的发散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大角度视场光线射入,从而实现光学***100的广角化的设计;当|f12/f|≤0.6时,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所组成的前透镜组在光学***100中的屈折力过强,容易产生较强的像散和色差,不利于实现该光学***100的高分辨成像的特性;当|f12/f|≥1.6时,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所组成的前透镜组在光学***100中的屈折力过弱,大角度光线难以入射至该光学***100内,则不利于扩大该光学***100的视场角范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120的色散系数为V2,第四透镜140的色散系数为V4,第七透镜170的色散系数为V7,其中,V1、V2、V4和V7满足条件式:125.0<V1+V2+V4+V7<165.0。具体地,V1+V2+V4+V7的取值可以但不仅限于是125.001、130.000、135.000、140.000、145.000、150.000、155.000、160.000或164.999等。该设计中,当125.0<V1+V2+V4+V7<165.0时,通过参数的设计控制V1、V2、V4和V7使V1+V2+V4+V7的值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减小该光学***100的像散色差。当V1+V2+V4+V7≤125.0时,或者,当V1+V2+V4+V7≥165.0时,不利于减小该光学***100的像散色差。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光学***100的有效焦距为f,其中,f3和f满足条件式:5.0<f3/f<9.5。具体地,f3/f的取值可以但不仅限于是5.001、5.500、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或9.499等。该设计中,当5.0<f3/f<9.5时,通过参数的设计控制f3和f使f3与f的比值得到合理配置,第三透镜130在光学***100的屈折力占比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该光学***100的广角化和高像质设计;当f3/f≤5.0时,第三透镜130的焦距过小,导致第三透镜130的屈折力过强,面型过于弯曲,容易产生较强的像散和色差,不利于实现该光学***100的高分辨成像的特性;当f3/f≥9.5时,第三透镜130的焦距过大,导致第三透镜130的屈折力不足,经过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的边缘视场的光线难以入射至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不利于扩大该光学***100的视场角范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100的物面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于光轴上的距离为OD,光学***100的有效焦距为f,其中,OD和f满足条件式:245.0<OD/f<270.0。具体地,OD/f的取值可以但不仅限于是245.001、250.000、255.000、260.000、265.000或269.999。该设计中,当245.0<OD/f<270.0时,通过参数的设计控制OD和f使OD与f的比值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保证该光学***100的景深范围,满足车内前后排监控的景深需求;当OD/f≤245.0时,光学***100的物距过小,导致该光学***100的景深范围过小,难以实现前后排兼顾监控;当OD/f≥270.0时,光学***100的有效焦距过小,不利于各透镜之间的屈折力的分配,不利于该光学***100更好地聚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透镜17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7,其中,TTL和CT7满足条件式:9.0<TTL/CT7<13.5。和/或,第二透镜120和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为AT2,其中,TTL和AT2满足条件式:7.0<TTL/AT2<14.0。具体地,TTL/CT7的取值可以但不仅限于是9.001、9.500、10.000、10.500、11.000、11.500、12.000、12.500、13.000或13.499,TTL/AT2的取值可以但不仅限于是7.001、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11.000、11.500、12.000、12.500、13.000、13.500或13.999。该设计中,当9.0<TTL/CT7<13.5时,通过参数的设计控制TTL和CT7使TTL与CT7的比值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控制该光学***100的光学总长,使得该光学***100的结构紧凑,同时还有利于实现该光学***100的大像高需求;当TTL/CT7≤9.0时,第七透镜170的中心厚度过大,边缘视场的主光线出射角过大,导致成像面S17边缘的相对照度偏低,易出现暗角,降低该光学***100的成像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实现该光学***100的大像高效果;当TTL/CT7≥13.5时,光学***100的光学总长过长,导致取像模组200的体积过大,难以安装于OMS内。当7.0<TTL/AT2<14.0时,通过参数的设计控制TTL和AT2使TTL与AT2的比值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控制该光学***100的光学总长,以使该光学***100的结构紧凑,同时降低第二透镜120和第三透镜130之间的空气间隔厚度,降低公差敏感,以减小场曲风险。当TTL/AT2≤7.0时,第二透镜120和第三透镜130之间的空气间隔过大,导致场曲加大,且各视场的离焦加大,不利于提升该光学***100的成像质量;当TTL/AT2≥14.0时,该光学***100的光学总长过长,则不利于缩小该光学***100的光学总长。
进一步地,为减小该光学***100中的杂光以提升该光学***100的成像品质,该光学***100还包括光阑STO,光阑STO可以是孔径光阑,也可以是视场光阑,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均采用孔径光阑。光阑STO位于该光学***100的物侧与成像面S17之间,例如,可以在光学***100的物侧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之间、第一透镜110至第七透镜170中的任两个透镜之间、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与光学***100的成像面S17之间的任意位置设置光阑STO,为节约成本,也可以在任一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上设置光阑STO。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阑STO设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之间。该设计中,通过光阑STO的设置,可有效地减少鬼影产生的风险,以提升该光学***100的成像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透镜的物侧面指代透镜的朝向物面一侧的表面,透镜的像侧面指代透镜的朝向像面一侧的表面,例如,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指代第一透镜110的朝向(靠近)物侧一侧的表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指代第一透镜110的朝向(靠近)像侧一侧的表面。以上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为正表示该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朝向物面凸设,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为负表示该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朝向像面凸设。
考虑到光学***100的成像品质不仅与光学***100中的各透镜之间的配合有关,还与各透镜的材质密切相关,为提高光学***100的成像品质,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以及第七透镜170可以全部采用玻璃材质制成,也可以全部采用塑料材质(例如聚碳酸酯、树胶等)制成,还可以部分采用玻璃材质部分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第三透镜130、第五透镜150和第六透镜160采用玻璃材质制成,第二透镜120、第四透镜140和第七透镜170采用塑料材质制成。通过将第二透镜120、第四透镜140、第七透镜170的制备材料设计成塑料,有利于提高透镜自由度减小透镜的体积,从而有利于缩短该光学***100的光学总长。
被拍摄的物体所发射或者反射的光束由物侧依次穿过光学***100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以及第七透镜170后到达光学***100的成像面S17,并在成像面S17上成像,为保证被拍摄物体在光学***100的成像面S17上的成像清晰度,光学***1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180。其中,滤光片180可以是红外截止滤光片或红外带通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用于滤除红外光,红外带通滤光片仅允许红外光通过。在本申请中,滤光片180为红外截止滤光片,设置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与光学***100的成像面S17之间,并与光学***100中的各透镜相对固定设置,用于防止红外光到达光学***100的成像面S17而干扰正常成像。滤光片180可与各透镜一同装配以作为光学***100中的一部分,滤光片180也可以为独立于光学***100外的元件,滤光片180可以在光学***100与图像传感器210装配时,一并安装至光光学***100与图像传感器210之间,此时,滤光片180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表面S15以及靠近像侧的第二表面S16。可以理解的是,滤光片180可以是光学玻璃镀膜制成的,也可以是有色玻璃制成的(也即滤光片180可与保护玻璃一体设置),或者其他材质的滤光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当然,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在第一透镜110至第七透镜170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上设置滤光镀层以实现滤除红外光的作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滤光片180设置在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与光学***100的成像面S17之间。
根据上述各实施例的描述,以下提出更为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予以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学***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学***100的纵向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光学***100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光阑STO、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七透镜170、滤光片180、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五透镜150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六透镜160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亦为凹面。
第七透镜170具有正屈折力,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其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相胶合以形成胶合透镜,例如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使得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直接贴合以形成胶合透镜。
实施例一中,各透镜的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000nm,阿贝数和折射率的参考波长均为587.56nm。光学***100的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表1中的“面序号S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面序号S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其他透镜的面序号同理表示,且同一透镜中,面序号较小的表面为透镜的物侧面,面序号较大的表面为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为相应面序号的物侧面或者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第一透镜110的“厚度”参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值为第一透镜110于光轴上的厚度,第二个数值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像侧方向的后一表面(例如第二透镜120的物侧面S3)于光轴上的距离(其他透镜的“厚度”参数同理表示);“f”表示该光学***100的有效焦距,“FNO”表示光圈值,“FOV”表示光学***100的最大视场角,需要注意的是,焦距、曲率半径以及厚度均以毫米为单位。
表1
Figure 24458DEST_PATH_IMAGE00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将该光学***100的各参数的具体数值带入对应的条件式得出表2。
表2
Figure 346986DEST_PATH_IMAGE002
光学***100的透镜的表面可能是非球面,对于这些非球面的表面,非球面表面的非球面方程为:
Figure 67818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Z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与表面顶点相切的平面的距离,r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光轴的距离,c为非球面顶点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分别表示4阶、6阶、8阶、10阶、12阶、14阶、16阶、18阶、20阶对应阶次的非球面系数。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以及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均为非球面,各透镜所对应的非球面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170903DEST_PATH_IMAGE004
图2中的(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在波长为435.000nm、510.000nm、555.000nm、610.000nm以及660.000nm的光学***100的纵向球差曲线图,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束经由光学***100的各透镜后的汇聚焦点的偏离,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量,其单位为mm,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视场。由图2中的(A)可以看出给出的波长分别在435.000nm、510.000nm、555.000nm、610.000nm以及660.000nm时,不同视场的焦点偏移量均在±0.100mm以内,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光学***100的球差较小、成像质量较好。
图2中的(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光学***100的像散曲线图,像散曲线图表示子午方向的像面弯曲和弧矢方向的像面弯曲,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量,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视场角,其单位为mm。图2中的(B)中的S曲线代表参考波长为555.000nm的弧矢方向的像面弯曲,T曲线代表参考波长为555.000nm的子午方向的像面弯曲。由图2中的(B)可以看出给出的波长在555.00nm时,子午方向的像面弯曲的焦点偏移量和弧矢方向的像面弯曲的焦点偏移量均在±0.050mm以内,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光学***100的像散较小、成像质量较好。
图2中的(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光学***100的畸变曲线图,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畸变,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视场角,单位为deg。由图2中的(C)可以看出给出的波长在555.00nm时畸变率在±80%以内,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光学***100的畸变得到了较好的矫正、成像质量较好。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至图4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学***10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学***100的纵向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光学***100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光阑STO、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七透镜170、滤光片180、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五透镜150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六透镜160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亦为凹面。
第七透镜170具有正屈折力,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其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相胶合以形成胶合透镜,例如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使得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直接贴合以形成胶合透镜。
实施例二中,各透镜的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000nm,阿贝数和折射率的参考波长均为587.56nm。光学***100的相关参数如表4所示,关于表4中的相关参数的介绍可参照表1中的相关参数的介绍,这里将不做赘述。
表4
Figure 877959DEST_PATH_IMAGE005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将该光学***100的各参数的具体数值带入对应的条件式得出表5。
表5
Figure 710786DEST_PATH_IMAGE006
光学***100的透镜的表面可能是非球面,对于这些非球面的表面,非球面表面的非球面方程为:
Figure 271692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Z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与表面顶点相切的平面的距离,r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光轴的距离,c为非球面顶点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分别表示4阶、6阶、8阶、10阶、12阶、14阶、16阶、18阶、20阶对应阶次的非球面系数。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以及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均为非球面,各透镜所对应的非球面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799757DEST_PATH_IMAGE007
由图4中的(A)为纵向球差曲线图,图4中的(B)为像散曲线图,图4中的(C)为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4中的(A)、图4中的(B)以及图4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实施例一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以及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5至图6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光学***100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光学***100的纵向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光学***100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光阑STO、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七透镜170、滤光片180、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五透镜150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六透镜160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亦为凹面。
第七透镜170具有正屈折力,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其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相胶合以形成胶合透镜,例如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使得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直接贴合以形成胶合透镜。
实施例三中,各透镜的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000nm,阿贝数和折射率的参考波长均为587.56nm。光学***100的相关参数如表7所示,关于表7中的相关参数的介绍可参照表1中的相关参数的介绍,这里将不做赘述。
表7
Figure 700717DEST_PATH_IMAGE00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将该光学***100的各参数的具体数值带入对应的条件式得出表8。
表8
Figure 794575DEST_PATH_IMAGE009
光学***100的透镜的表面可能是非球面,对于这些非球面的表面,非球面表面的非球面方程为:
Figure 998154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Z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与表面顶点相切的平面的距离,r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光轴的距离,c为非球面顶点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分别表示4阶、6阶、8阶、10阶、12阶、14阶、16阶、18阶、20阶对应阶次的非球面系数。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以及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均为非球面,各透镜所对应的非球面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9所示:
表9
Figure 872569DEST_PATH_IMAGE010
由图6中的(A)为纵向球差曲线图,图6中的(B)为像散曲线图,图6中的(C)为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6中的(A)、图6中的(B)以及图6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实施例一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以及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7至图8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光学***100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光学***100的纵向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光学***100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光阑STO、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七透镜170、滤光片180、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150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六透镜160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亦为凹面。
第七透镜170具有正屈折力,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其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相胶合以形成胶合透镜,例如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使得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直接贴合以形成胶合透镜。
实施例四中,各透镜的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000nm,阿贝数和折射率的参考波长均为587.56nm。光学***100的相关参数如表10所示,关于表10中的相关参数的介绍可参照表1中的相关参数的介绍,这里将不做赘述。
表10
Figure 452586DEST_PATH_IMAGE011
在本申请实施例四中,将该光学***100的各参数的具体数值带入对应的条件式得出表11。
表11
Figure 666530DEST_PATH_IMAGE012
光学***100的透镜的表面可能是非球面,对于这些非球面的表面,非球面表面的非球面方程为:
Figure 900065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Z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与表面顶点相切的平面的距离,r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光轴的距离,c为非球面顶点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分别表示4阶、6阶、8阶、10阶、12阶、14阶、16阶、18阶、20阶对应阶次的非球面系数。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以及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均为非球面,各透镜所对应的非球面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12所示:
表12
Figure 402722DEST_PATH_IMAGE013
由图8中的(A)为纵向球差曲线图,图8中的(B)为像散曲线图,图8中的(C)为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8中的(A)、图8中的(B)以及图8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实施例一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以及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请参照图9至图10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光学***100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光学***100的纵向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光学***100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光阑STO、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七透镜170、滤光片180、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五透镜150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第六透镜160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亦为凹面。
第七透镜170具有正屈折力,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于近光轴处亦为凸面。
其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相胶合以形成胶合透镜,例如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使得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直接贴合以形成胶合透镜。
实施例五中,各透镜的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000nm,阿贝数和折射率的参考波长均为587.56nm。光学***100的相关参数如表13所示,关于表13中的相关参数的介绍可参照表1中的相关参数的介绍,这里将不做赘述。
表13
Figure 317588DEST_PATH_IMAGE014
在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将该光学***100的各参数的具体数值带入对应的条件式得出表14。
表14
Figure 713934DEST_PATH_IMAGE015
光学***100的透镜的表面可能是非球面,对于这些非球面的表面,非球面表面的非球面方程为:
Figure 810983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Z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与表面顶点相切的平面的距离,r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光轴的距离,c为非球面顶点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分别表示4阶、6阶、8阶、10阶、12阶、14阶、16阶、18阶、20阶对应阶次的非球面系数。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以及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均为非球面,各透镜所对应的非球面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15所示:
表15
Figure 535356DEST_PATH_IMAGE016
由图10中的(A)为纵向球差曲线图,图10中的(B)为像散曲线图,图10中的(C)为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10中的(A)、图10中的(B)以及图10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实施例一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以及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取像模组200,请参照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取像模组200的结构示意图。该取像模组200包括图像传感器210以及上述的光学***100,图像传感器210设于光学***100的像侧,其中,光学***100用于接收被拍摄物体所发射的光束并投射至图像传感器210上,图像传感器210用于将光束的光信号转化成图像信号。具有上述光学***100的取像模组200,能够应用于OMS上,且具有高像素和高分辨率,有利于车内监控全车人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0,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300包括安装结构310以及上述的取像模组200,取像模组200设于安装结构310上,其中,安装结构310用于承载取像模组200,安装结构310可以直接是电子设备300的外壳,也可以是将取像模组200固定在电子设备300的外壳上的一个中间连接结构,这里对该中间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赘述,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电子设备300可以但不仅限于手机、摄像机、电脑等具有摄像功能的设备。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300为车载摄像头。具有上述取像模组200的电子设备300,能够应用于OMS上,且具有高像素和高分辨率,有利于车内监控全车人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载具400,如图13所示,该载具400包括连接结构(图中未示出)以及上述的电子设备300(图中未示出),电子设备300设于连接结构上,其中,连接结构用于承载电子设备300,连接结构可以直接是载具400的外壳,也可以是将电子设备300固定在载具400的外壳上的一个中间连接结构,这里对该中间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赘述,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载具400可以但不仅限于汽车、飞行器等具有摄像功能的车载设备。如图13所示,载具400为汽车。具有上述电子设备300的载具400,能够应用于OMS上,且具有高像素和高分辨率,有利于车内监控全车人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光学***,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其中,所述光学***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七片,所述光学***的最大视场角为FOV,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所述光学***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为Y,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光学***的有效焦距为f,其中,f3和f,FOV、TTL和Y满足条件式:
5.0<f3/f<9.5;
420.0deg<(FOV×TTL)/Y<510.0de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光学有效半口径为SD11,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口径处的矢高为SAGs11,其中,SD11和SAGs11满足条件式:
2.0<SD11/SAGs11<5.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f12,所述光学***的有效焦距为f,其中f12和f满足条件式:
0.6<|f12/f|<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所述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所述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4,所述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7,其中,V1、V2、V4和V7满足条件式:
125.0<V1+V2+V4+V7<16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的物面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OD,所述光学***的有效焦距为f,其中,OD和f满足条件式:
245.0<OD/f<27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7,其中,TTL和CT7满足条件式:
9.0<TTL/CT7<13.5;
和/或,
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为AT2,其中,TTL和AT2满足条件式:
7.0<TTL/AT2<14.0。
7.一种取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及
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光学***的像侧。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结构;及
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像模组,所述取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上。
9.一种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结构;及
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上。
CN202210764985.XA 2022-07-01 2022-07-01 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Active CN114859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4985.XA CN114859523B (zh) 2022-07-01 2022-07-01 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4985.XA CN114859523B (zh) 2022-07-01 2022-07-01 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9523A CN114859523A (zh) 2022-08-05
CN114859523B true CN114859523B (zh) 2022-11-15

Family

ID=82625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4985.XA Active CN114859523B (zh) 2022-07-01 2022-07-01 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95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2842B (zh) * 2023-06-19 2023-09-22 协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摄像装置及具有其的驾驶工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85484A (ja) * 2008-09-29 2010-04-15 Kyocera Optec Co Ltd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3589486A (zh) * 2021-08-13 2021-11-02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4002825A (zh) * 2021-12-24 2022-02-01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鱼眼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5086B2 (ja) * 2005-12-07 2012-04-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11722356B (zh) * 2019-03-18 2022-04-19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85484A (ja) * 2008-09-29 2010-04-15 Kyocera Optec Co Ltd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3589486A (zh) * 2021-08-13 2021-11-02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取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4002825A (zh) * 2021-12-24 2022-02-01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鱼眼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9523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2540B2 (en) Imaging len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40134157A1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13640971B (zh) 摄像镜头
CN113238343B (zh) 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CN112394479B (zh) 摄像镜头
US10698178B2 (en)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000035B2 (en) Wide-angle lens,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cusing
CN113433675B (zh) 光学***、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965205B (zh) 成像透镜组、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CN113625423A (zh) 一种成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965212A (zh) 成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835201B (zh) 光学***、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859523B (zh) 光学***、取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CN114488473A (zh) 光学***、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777751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0948690B2 (en)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56718A (zh) 光学成像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135048U (zh) 成像用光学镜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00230A (zh) 光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6203699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3238345B (zh) 光学***、取像装置、电子设备及载具
CN113777752B (zh) 光学***、取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2835185B (zh) 光学***、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CN216622814U (zh) 光学成像***
CN115469438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