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4733A - 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4733A
CN114844733A CN202110131446.8A CN202110131446A CN114844733A CN 114844733 A CN114844733 A CN 114844733A CN 202110131446 A CN202110131446 A CN 202110131446A CN 114844733 A CN114844733 A CN 114844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data packet
uplink data
vlan
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14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14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4733A/zh
Priority to EP21922466.4A priority patent/EP4277211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31364 priority patent/WO202216087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4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4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78Access multiplexer, e.g. DSLAM
    • H04L12/2887Access multiplexer, e.g. DSLAM characterised by the offered subscriber services
    • H04L12/2889Multiservice, e.g. MS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78Access multiplexer, e.g. DSLAM
    • H04L12/2879Access multiplexer, e.g. DSLA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type on the uplink side, i.e. towards the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 H04L12/2885Arrangements interfacing with optica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该方法中接入用户设备可以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为属于同一业务等级的上行数据包。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且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不同。可见,接入用户设备通过将同一业务等级的数据包设置为相同的源IP地址且不同的VLAN值,可以实现基于不同VLAN的上行数据传输,有利于降低IP资源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业务的多样性发展,家庭宽带的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但是在宽带物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网络需要为一些高品质要求的业务提供品质保证,目前提出了下一代接入网网络切片的概念。其中,网络切片可以视为一种基于特定应用,实现可承诺品质的独立网络。网络切片一般需要端到端的切分,例如,对于光接入网(opticalaccessnetwork,OAN)来说,光网络终端(opticalnetworkterminal,ONT)设备可以视为网络切片的一个端点。现有方案中,ONT中的每一个独立的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口都需要配置不同的网络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用于传输高品质要求的业务。该方案中运营商需要针对多个网络切片规划新的IP地址资源池和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VLAN)资源,导致IP地址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导致IP网络变得更加复杂,提高网络运营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该方法有利于降低IP地址资源消耗,降低IP网络复杂度,降低网络运营维护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其中,接入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具有同一业务等级。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且第一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不同。
可见,在上行传输场景(终端向业务服务器传输数据的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同一业务等级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并将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设置为同一个源IP地址。接入用户设备还可以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即通过不同的VLAN来区分同一业务等级下的不同业务类型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基于上述对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设置,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有利于降低IP地址资源消耗,从而降低IP网络复杂度,降低网络运营维护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可见,接入用户设备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上行端口分别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不同的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用户设备根据确定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一业务类型,且第二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二业务类型。
可见,接入用户设备在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后,需要鉴别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分别对应的业务类型,以便将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不同的VLAN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用户设备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第一IP地址,并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可见,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同一个指定的IP地址,并且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当承载第一上行数据包或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端口失效时,有利于接入用户设备重新通过具有相同IP地址的端口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或第二上行数据包,有利于降低业务切换失败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用户设备通过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一上行端口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且通过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二上行端口发送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端口和第二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相同,第一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发出,第二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发出。
可见,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IP的路由、基于VLAN的路由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统一转发规则,接入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新的统一转发规则进行数据转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不同,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从任意两个上行端口发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其中,任意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第一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相同目的IP地址和不同VLAN值。接入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下行路径向终端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
可见,在下行传输场景(业务服务器向终端传输数据的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任意两个上行端口接收属于同一业务等级的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其中,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相同IP地址和不同VLAN值,即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为不同业务类型的下行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VLAN值来区分不同业务类型的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用户设备通过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包,并通过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接收第二下行数据包。
可见,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分别通过属于不同VLAN的不同上行端口接收不同业务类型的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用户设备,该接入用户设备包括下行端口、处理器和至少两个上行端口。其中,下行端口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具有同一业务等级。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处理器用于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设置为第一IP地址,且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用于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用于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还用于确定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一业务类型,且第二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二业务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还用于:
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第一IP地址;
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一上行端口用于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且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二上行端口用于发送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端口和第二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相同,第一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发出,第二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发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不同,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从任意两个上行端口发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上行端口还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任意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第一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相同目的IP地址和不同VLAN值。下行端口还用于通过不同的下行路径向终端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用于接收第二下行数据包。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用户设备,该设备具有实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该芯片或者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进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方法。
其中,芯片中的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上述方面中的芯片***可以是片上***(system on chip,SOC),也可以是基带芯片等,其中基带芯片可以包括处理器、信道编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调制解调器和接口模块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本申请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代码或指令,当代码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家庭场景级新应用网络承载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光网络终端的WAN口配置信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场景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用户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网络场景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用户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网络场景的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用户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网络场景的示意图;
图6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用户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网络场景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相同IP地址不同VLAN的数据转发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服务器向接入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场景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服务器向接入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场景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二”、“第一”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二”、“第一”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中术语“至少两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大于两个。
应理解,在本文中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如在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形式“一个(“a”,“an”)”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示。
还应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且涵盖相关联的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的任何和全部可能的组合。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各个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还应理解,术语“包括”(也称“includes”、“including”、“comprises”和/或“comprising”)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部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其分组。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目前,家庭宽带网络主要用于提供管道能力。例如,现网中的各种业务使用同一个网络管道,各种业务以抢占的方式使用网络管道。请参见图1,图1为一种家庭场景级新应用网络承载的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家庭场景中包括了网络协议电视(Internet protocoltelevision,IPTV)全网专线和普通互联网两类网络,还包括IPTV。其中,对于IPTV业务来说,IPTV头端建立与IPTV全网专线,IPTV全网专线经过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network,CDN)和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到达家庭网关(home gateway,HG)。HG可以向终端传输各种业务,如图1所示。
随着网络业务的多样性发展,家庭宽带的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例如,家庭成为了娱乐室,在线游戏数量持续增加;家庭成了工作室,在线办公人数持续增加;家庭成了教室,在线教育人数不断攀升。但是,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在线游戏业务对时延的要求较高,在线办公业务或在线教育业务对带宽的需求比较大。
为了向不同服务质量需求的业务提供差异化服务,目前提出了下一代接入网网络切片的概念。其中,网络切片可以视为一种基于特定应用,实现可承诺品质的独立网络。网络切片一般需要端到端的切分。下面以光接入网(opticalaccessnetwork,OAN)以及OAN中的光网络终端(opticalnetworkterminal,ONT)为例来进行说明。
一方面,OAN中的ONT可以视为网络切片的一个端点,ONT中的每一个独立的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口都需要配置不同的网络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各个独立高速WAN口用于承载不同类型的业务,如图2所示。其中,图2所示的ONT中包括多个WAN口,带阴影的WAN口表示现有协议或标准已规定的WAN口。例如,普通上网使用的WAN口为WAN1,令WAN 1的IP地址为1.1.1.1;IPTV使用的WAN口为WAN 2,令WAN 2的IP地址为2.2.2.2;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使用的WAN口为WAN 3,令WAN 3的IP地址为3.3.3.3;TR-069协议使用的WAN口为WAN 4,令WAN 4的IP地址为4.4.4.4,如图2所示。上述四个WAN口可以用于承载对应的业务数据,例如,WAN 1用于承载普通上网业务,WAN2用于承载IPTV业务。
当ONT需要承载新应用业务时,现有协议或标准已规定的WAN口不能用于承载新应用业务,ONT需要配置新的独立高速WAN口来承载新应用业务。目前,由于ONT的每一个独立WAN口都需要配置不同的IP地址,运营商需要针对新应用业务规划新的IP地址资源池和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VLAN)资源。但是,IP地址的资源消耗将持续增加,并且导致三层网络变得更加复杂,提高网络运维成本。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新应用业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大视频业务、在线教育业务、在线游戏业务、在线办公业务等。
另一方面,新应用业务初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应用识别等方式确定新应用业务的路径映射,但是很难保证100%的精确实时映射,一旦报文目标IP失效等问题发生,新应用业务的承载将中断。当新应用业务异常时,需要回切到传统上网WAN口恢复业务。但是新应用业务使用传统上网WAN口时,由于新应用业务的IP地址与传统上网WAN口的IP不同,业务服务器认为用户变更,导致新应用业务中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该方法有利于降低IP地址资源消耗,降低IP网络复杂度,降低网络运营维护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以下几种不同的网络场景中。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场景。其中,该网络场景中包括用户终端、光网络终端ONT、光线路终端OLT、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NG、交换机/路由器、业务服务器等设备,各个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
其中,图3中的用户终端用于提供不同类型的业务,例如,用户终端作为在线教育终端,可以为用户提供在线教育业务。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smartphone)、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pad)、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车辆、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等。各个用户终端可以与ONT的一个或多个WAN口相连接。
光网络终端ONT(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用户设备)是光纤到户(fiber tothe home,FTTH)的末端单元,俗称“光猫”。ONT向下与用户终端相连接,用于承载用户终端的数据;向上与OLT相连接,用于通过OLT向上层服务器发送用户终端的数据。本实施例中,ONT主要用于将承载的数据设置为相同IP不同VLAN的数据包。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ONT具备基于相同IP,不同VLAN的转发能力。
可选的,图3所示的网络场景中还可以包括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ONU用于提供数据、IPTV、VoIP等业务。通常来说,ONT就是ONU,是一种用于用户端的光网络终端。严格地说,ONT应该属于ONU的一部分。ONT和ONU的区别在于ONT是光网终端,直接位于用户端;而ONU是光网单元,与用户终端之间还可能有其它的网络,比如以太网。ONU可以接入以太网的网关设备,之后再接入到用户终端。
光线路终端OLT用于连接光纤干线,其作用相当于传统通信网络中的交换机或路由器。例如,OLT可以提供流量调度,缓冲区控制等功能,以及提供面向用户的无源光纤网络接口和分配带宽。其中,在本实施例中,OLT主要用于将IP地址转换为VLAN,从而实现通过VLAN的数据转发。
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NG用于连接OLT和上层网络中的交换机/路由器,并向上层网络中的交换机/路由器转发数据包。交换机/路由器用于基于二层/三层协议转发数据包,本实施例中的交换机/路由器构成的转发路径可以是根据所转发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进行划分的。业务服务器用于提供下行传输的业务,例如,向用户终端发送下行业务数据。
在一种示例中,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场景。其中,该网络场景中包括用户终端、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核心网路由器、业务服务器等设备。其中,图4实施例中的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实现与图3实施例中的ONT类似的功能,即用于承载用户终端的数据,并且将承载的数据设置为相同IP不同VLAN的数据包,即具备基于相同IP,不同VLAN的转发能力。图4实施例中的核心网路由器可以实现与图3实施例中的OLT类似的功能,即实现基于IP地址选择转发路径。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该方法由接入用户设备所执行,本实施例中的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ONT、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01,接入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具有同一业务等级;
502,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且第一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不同。
其中,上述步骤501和步骤502主要描述了上行传输场景(即用户终端向业务服务器发送数据的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所执行的相关操作。接入用户设备可以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其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具有同一业务等级。
例如,在图3所示的网络场景中,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用于提供大视频业务,用户终端3用于提供在线教育业务。其中,大视频业务和在线教育业务都可以视为高品质要求的业务,即大视频业务和在线教育业务具有同一业务等级。用户终端1、用户终端2和用户终端3均可以向接入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对应的,接入用户设备分别接收来自用户终端1、用户终端2和用户终端3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可选的,接入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后,可以通过AI分析方法确定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分别的业务类型。例如,若来自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的上行数据包包括的是大视频业务数据,接入用户设备可以通过AI分析确定来自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的上行数据包为第一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大视频业务类型。若来自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包括的是在线教育业务数据,接入用户设备可以通过AI分析确定来自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为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二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在线教育业务类型。
可选的,接入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分别的目的IP地址确定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分别的业务类型。例如,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的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为B,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为C。接入用户设备根据各个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确定来自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的上行数据包为第一上行数据包,来自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为第二上行数据包。
接入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后,可以将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同一个源IP地址(即第一IP地址),且将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也就是说,接入用户设备将同一业务等级的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相同的IP地址,并且将同一业务等级中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按照不同业务类型,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分别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也就是说,同一业务等级的数据包对于上层网络来说,可以被视为同一源IP地址发出的数据包,同一业务等级中的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分别根据各自的VLAN值沿不同的VLAN路径传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用户设备对接收到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进行处理,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入用户设备接收配置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第一IP地址和VLAN值;
接入用户设备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第一IP地址;
接入用户设备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其中,接入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的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来描述配置诉求。例如,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向配置设备发送配置请求消息,配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分别分配相同的IP地址和不同的VLAN值。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接入用户设备发送的配置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消息、NETCONF协议消息、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协议消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消息,光网络单元管理控制接口(ONU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OMCI)消息、TR-069协议消息等。
配置设备根据接入用户设备发送的配置请求消息,生成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端口的第一IP地址和VLAN值。其中,第一端口为接入用户设备中接入Internet的默认端口,例如第一端口为图3中的WAN 1。配置设备向接入用户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对应的,接入用户设备接收配置信息,获取第一端口的第一IP地址和VLAN值。
接入用户设备根据配置信息,将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第一IP地址,并且将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也就是说,接入用户设备将同一业务等级的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设置为第一IP地址,并且根据同一业务等级中的不同业务类型,将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的VLAN值分别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例如,接入用户设备包括上行端口WAN 1,第一IP地址为1.1.1.1,互联网上网业务数据包的VLAN值为VLAN X。用户终端1、用户终端2和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为9.9.9.9。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大视频业务数据,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将来自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1.1.1.1,并且将来自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VLAN Y。用户终端3的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在线教育业务数据,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将来自用户终端3的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1.1.1.1,并且将来自用户终端3的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VLAN Z,如图6a所示。其中,图6a中的业务1表示大视频业务,业务2表示在线教育业务。注意的是,Internet VLAN X表示传统互联网业务所采用的VLAN,传统互联网业务与本实施例中的新应用业务不同,即通过不同的VLAN传输。
注意的是,接入用户设备将至少两个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相同的IP地址,也可以理解为接入用户设备将不同上行端口的IP地址设置为相同的IP地址,将不同上行端口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同一业务等级中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上行端口发送至上层网络。
例如,接入用户设备包括两个不同上行端口WAN 1和WAN 2,第一IP地址为1.1.1.1。用户终端1、用户终端2和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为9.9.9.9。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在线游戏业务数据,用户终端3的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在线办公业务数据。其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为同一业务等级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包。接入用户设备将WAN 1和WAN 2的IP地址都设置为相同的IP地址1.1.1.1,并且将WAN 1的VLAN值设置为VLAN X,将WAN 2的VLAN值设置为VLAN Y,如图6b所示。基于上述端口配置,图6b中的WAN 1与VLAN X相连接,即属于VLAN X的WAN 1用于传输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图6b中的WAN 2与VLAN Y相连接,即属于VLAN Y的WAN 2用于传输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
可选的,接入用户设备接收配置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一个或多个VLAN值。也就是说,配置设备可以直接为接入用户设备新建的端口配置VLAN值。例如,本实施例中的配置设备可以对IP地址资源池进行改造,将同一个IP地址与不同的VLAN值相关联,如表1所示。其中,配置设备的IP地址资源池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来表示(如表1),在改造后的IP地址资源列表中,一个IP地址对应一个或多个VLAN值,则配置设备向接入用户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表1中的任意一行,即包括IP地址和该IP地址关联的一个或多个VLAN。
表1:配置设备中改造后的IP地址资源列表
Figure BDA0002925458430000091
可见,配置设备改造后的IP地址资源列表中包括了各个IP地址分别关联的VLAN值,当接入用户设备向配置设备发送配置请求消息时,配置设备可以根据配置请求消息,查询IP地址资源列表,直接向接入用户设备发送请求配置的IP地址以及该IP地址关联的VLAN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用户设备对接收到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进行处理,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入用户设备将任意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设置为默认端口的第一IP地址,且将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一上行端口和第二上行端口分别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接入用户设备将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设置为第一IP地址;
接入用户设备将第一上行数据包的第一VLAN值设置为第一上行端口的VLAN值,将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第二VLAN值设置为第二上行端口的VLAN值。
其中,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对接收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的数据和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的数据。其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的数据为同一业务等级的数据,但是可以是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接入用户设备需要创建新的上行端口以传输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具体来说,接入用户设备创建第一上行端口和第二上行端口,将第一上行端口和第二上行端口的IP地址设置为默认端口的第一IP地址,并且将第一上行端口和第二上行端口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第一上行端口、第二上行端口和默认端口的VLAN值各不相同。
例如,接入用户设备包括默认端口WAN 1,第一上行端口WAN 2和第二上行端口WAN3,第一IP地址为1.1.1.1。用户终端1、用户终端2和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为9.9.9.9。用户终端1的上行数据包包括传统互联网业务数据,用户终端2的上行数据包包括大视频业务数据,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包括在线办公业务数据。接入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用户终端1、用户终端2和用户终端3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判断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中的数据为同一业务等级的新应用业务数据,但是为两种业务类型的新应用业务数据。接入用户设备配置两个新的上行端口,分别用于传输两种业务类型的新应用业务数据。
请参见图6c,在图6c所示的网络场景中,WAN 1表示默认端口,IP地址为1.1.1.1,VLAN值为VLAN X。WAN 1用于传输用户终端1的上行数据包,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将用户终端1的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WAN 1的IP地址,并且将用户终端1的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WAN 1的VLAN值,即用户终端1的上行数据包的IP地址为1.1.1.1,VLAN值为VLAN X。
接入用户设备创建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分别为第一上行端口WAN 2和第二上行端口WAN3,分别用于传输用户终端2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用户终端3的第二上行数据包,如图6c所示。其中,接入用户设备创建两个不同上行端口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接入用户设备复制Internet的WAN口(即WAN 1)的IP地址,将WAN 2的IP地址与WAN 3的IP地址均设置为1.1.1.1。接入用户设备为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分别分配不同的VLAN,例如设置WAN 2的VLAN值为VLAN Y,WAN 3的VLAN值为VLAN Z,即WAN1、WAN 2和WAN 3的VLAN值各不相同。
也就是说,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将用户设备2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第一IP地址,并且将用户终端2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WAN 2的VLAN值。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将用户设备3的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第一IP地址,并且将用户终端3的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WAN 3的VLAN值。例如,在图6c所示的网络场景中,用户终端2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IP地址为1.1.1.1,VLAN值为VLAN Y;用户终端3的第二上行数据包的IP地址为1.1.1.1,VLAN值为VLAN Z。其中,对于新应用业务来说,传输新应用业务数据的VLAN(如图6c中的VLAN Y和VLAN Z)可以视为高速WAN网络切片。
可选的,在图6b和图6c所示的网络场景中,若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如图6b所示的WAN 2),或者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上行端口(图6c所示的WAN 2和WAN 3)的切片网络中断,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传输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需要回切到备份端口(如图6b和图6c所示的WAN 1)进行数据传输。由于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和默认端口的第一IP地址相同,则业务回切时业务服务器不会检测到默认端口的业务异常,不会导致业务中断。也就是说,接入用户设备将新建WAN口的IP地址设置为与传统WAN口的IP地址相同,当新建WAN口发生故障时,传统WAN口还可以作为新建WAN口的备份,即回切到传统WAN口恢复业务,并且业务回切时不会中断,有利于保障网络的服务质量。
可选的,请参见图6d,图6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场景。该网络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的WAN 1的IP地址为1.1.1.1,VLAN值为VLAN X,WAN 1用于传输传统互联网上网业务。令用户终端1的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为9.9.9.9,用户终端2和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为8.8.8.8。其中,用户终端1的上行数据包包括传统互联网业务数据和在线游戏业务数据,用户终端2的上行数据包包括在线教育业务数据,用户终端3的上行数据包包括在线办公业务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在线教育业务和在线办公业务对传输资源的需求有类似之处,例如在线教育业务和在线办公业务都要求大带宽的传输资源。
接入用户设备可以针对这四类不同类型的业务,创建多个WAN口来传输同一业务等级中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相较于图6a至图6c实施例中的WAN口配置,图6d中的新建WAN口的IP地址可以与WAN 1的IP地址相同,也可以与WAN 1的IP地址不同。
例如,图6d中的WAN 2的IP地址与WAN 1的IP地址相同,VLAN值与WAN 1的VLAN值不同,即WAN 2的IP地址设置为1.1.1.1,VLAN值设置为VLAN Y,接入用户设备通过WAN 2向目的IP地址9.9.9.9发送在线游戏业务数据。WAN 3和WAN 4的IP地址与WAN 1的IP地址不同,但WAN 3和WAN 4的IP地址相同,且WAN 3和WAN 4的VLAN值不同。例如,WAN 3的IP地址设置为2.2.2.2,VLAN值设置为VLAN M,接入用户设备通过WAN 3向目的IP地址8.8.8.8发送在线教育业务数据;WAN 4的IP地址设置为2.2.2.2,VLAN值设置为VLAN N,接入用户设备通过WAN 4向目的IP地址8.8.8.8发送在线办公业务数据。
可见,基于如图6d所示的ONT中的WAN口的配置,当WAN 2的切片网络中断,由于WAN2的IP地址与WAN 1的IP地址相同,原本通过WAN 2承载的业务可以切换至WAN 1恢复业务传输,即WAN 1可以作为WAN 2的备份通道。类似的,当WAN 3的切片网络中断,由于WAN 3的IP地址与WAN 4的IP地址相同,原来通过WAN 3承载的业务可以切换至WAN 4恢复业务传输,即WAN 4可以作为WAN 3的备份通道。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相较于图6a至图6c实施例中的WAN口配置,图6d中的WAN口配置增加了IP地址的使用量,但还是比每一个WAN口都配置不同的IP地址的方案使用的IP地址少。并且由于图6d中WAN3和WAN 4承载的业务的业务特性类似,其对应的切片网络的传输特性也类似(如都可以提供高带宽的传输),当WAN 3承载的业务切换至WAN 4恢复业务传输时,有利于保障业务服务质量需求。
接入用户设备将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相同的IP地址,且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之后,接入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具有相同IP地址的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上行端口发送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用户设备内部可以配置转发策略,该转发策略用于指示接入用户设备将接收到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至目的IP地址。其中,本实施例中转发策略将目的IP地址的匹配和VLAN值的匹配相结合,从而确定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例如,请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相同IP地址不同VLAN的数据转发的示意图。其中,对于接入用户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接入用户设备可以解析获取各个数据包中的IP报文。若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不同,则该数据包通过默认端口(如图7中的WAN 1)发出,并通过默认的低速网络传输至Internet服务器。若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相同,则基于接入用户设备内部的转发策略,接入用户设备为该数据包选取一个指定端口(如图7中的WAN 2)进行转发。接入用户设备将该数据包的VLAN设置为指定端口的VLAN值(如设置为WAN 2的VLAN值),并且将该数据包的源IP地址替换为指定端口的IP地址(如替换为WAN 2的IP地址),如图7所示。接入用户设备将该数据包设置完成后,可以通过指定端口发出。发出的数据包中的VLAN值用于指示该数据包选择对应的VLAN传输至目的IP地址。
可选的,若接入用户设备中的指定端口发生故障(如图7中的WAN 2发生故障),那么根据转发策略,原本可以通过指定端口发出的数据包优先选择默认端口(如图7中的WAN1)发出。其中,默认端口和指定端口的IP地址是相同的,接入用户设备将数据包的VLAN设置为默认端口的VLAN值,并且将该数据包的源IP地址替换为默认端口的IP地址,如图7所示。也就是说,数据包的源IP地址实际上和发生故障前的指定端口的IP地址是一样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入用户设备通过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一上行端口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且通过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二上行端口发送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端口和第二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
其中,当接入用户设备向相同的目的IP地址发送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时,由于目的IP地址相同,接入用户设备基于转发策略,各个数据包中的VLAN值,选择不同的VLAN转发同一业务等级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包。
例如,在图6a所示的网络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将WAN 1设置成一个IP地址多个VLAN值。同一业务等级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相同且与业务服务器的目的IP地址相同,接入用户设备基于目的IP地址和第一上行数据包的第一VLAN值,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包通过设置为第一VLAN值的端口进行转发;接入用户设备基于目的IP地址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第二VLAN值,确定第二上行数据包通过设置为第二VLAN值的端口进行转发。也就是说,接入用户设备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WAN1的IP地址,并且将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WAN 1的多个VLAN值。从WAN 1发出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分别通过VLAN Y和VLAN Z发送至目的IP地址。
又例如,在图6b所示的网络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将WAN 1和WAN 2设置成相同的IP地址且不同的VLAN值。接入用户设备将第一上行数据包的IP地址设置成WAN 1的IP地址,且将VLAN值设置为WAN 1的VLAN值,通过WAN 1发出并通过VLAN X传输至目的IP地址。类似的,接入用户设备将第二上行数据包的IP地址设置成WAN 2的IP地址,且将VLAN值设置为WAN 2的VLAN值,通过WAN 2发出并通过VLAN X传输至目的IP地址。图6a和图6b中都是向相同的目的IP地址发送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当接入用户设备向不同的目的IP地址发送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时,可以基于路由表确定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分别的转发端口。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情况:同一业务等级中至少两种不同业务类型的目的IP地址不同,或者同一业务等级中存在至少两种不同业务类型的目的IP地址相同且存在至少两种不同业务类型的目的IP地址不同。
例如,在图6d所示的网络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将WAN 1和WAN 2设置成相同的IP地址且不同的VLAN值。其中,从WAN 1和WAN 2发出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分别通过VLAN X和VLAN Y传输至相同的目的IP地址9.9.9.9。接入用户设备将WAN 3和WAN 4设置成相同的IP地址且不同的VLAN值,并且WAN 3和WAN 1的IP地址不同。其中,从WAN 3和WAN 4发出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分别通过VLAN Z和VLAN M传输至相同的目的IP地址8.8.8.8。也就是说,当至少两种不同业务类型的目的IP地址不同时,接入用户设备可以设置IP地址不同的WAN口,分别用于传输不同目的IP地址的业务数据。
可见,在上行传输场景(终端向业务服务器传输数据的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同一业务等级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并将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设置为同一个源IP地址。接入用户设备还可以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即通过不同的VLAN来区分同一业务等级下的不同业务类型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基于上述对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设置,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有利于降低IP地址资源消耗,从而降低IP网络复杂度,降低网络运营维护成本。
在一种示例中,针对下行传输场景(即业务服务器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的场景),图8a和图8b所示的实施例将详细描述下行传输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所执行的相关操作。其中,接入用户设备可以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且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分别包括的是同一业务等级中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
具体来说,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第一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具有同一业务等级,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相同目的IP地址和不同VLAN值。
在情况一中,由于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的是同一个目的IP地址,即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相同。其中,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是指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的上行端口的IP地址,接入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该上行端口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
例如,在图8a所示的网络场景中,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为9.9.9.9,业务服务器将待发送的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9.9.9.9,并将目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IP地址1.1.1.1。接入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为图8a中的WAN 1,WAN 1的IP地址为第一IP地址1.1.1.1。业务服务器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传输设备等将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发送至接入用户设备。对应的,接入用户设备根据路由策略,通过WAN 1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
情况二: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上行端口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其中,接入用户设备通过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包,并通过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接收第二下行数据包。
在情况二中,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上行端口分别接收同一业务等级中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其中,接入用户设备将第一上行端口和第二上行端口设置为相同的IP地址,通过不同的VLAN值来区分不同的第一上行端口和第二上行端口。由于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至少两个上行端口可以接收相同目的IP的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
例如,在图8b所示的网络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将WAN 1和WAN 2的IP地址都设置为第一IP地址1.1.1.1,将WAN 1的VLAN值设置为VLAN X,将WAN 2的VLAN值设置为VLAN Y。业务服务器将待发送的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9.9.9.9,并将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设置为1.1.1.1。接入用户设备根据路由策略,可以通过属于VLAN X的WAN 1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包,通过属于VLAN Y的WAN 2接收第二下行数据包。
其中,接入用户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的不同VLAN值。接入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不同VLAN值,通过不同的下行路径向终端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具体的,接入用户设备根据不同VLAN值,可以通过不同的下行路径向同一终端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或者,通过不同的下行路径向不同终端分别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
例如,在图8a所示的网络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对WAN 1接收的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各个数据包的VLAN值。其中,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一下行数据包的VLAN值为VLAN Y,第二下行数据包的VLAN值为VLAN Z。VLAN Y对应下行路径1,VLAN Z对应下行路径2。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将第一下行数据包通过下行路径1发送至用户终端1,将第二下行数据包通过下行路径2发送至用户终端1。
又例如,在图8b所示的网络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对WAN 1和WAN 2接收的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各个数据包的VLAN值。其中,WAN 1接收的是第一下行数据包,第一下行数据包的VLAN值为VLAN X。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将第一下行数据包通过下行路径1发送至用户终端1。WAN 2接收的是第二下行数据包,第二下行数据包的VLAN值为VLAN Y。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将第二下行数据包通过下行路径2发送至用户终端2。
可见,在下行传输场景(业务服务器向终端传输数据的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任意两个上行端口接收属于同一业务等级的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其中,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相同IP地址和不同VLAN值,即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为不同业务类型的下行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VLAN值来区分不同业务类型的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其中,接入用户设备可以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具有同一业务等级。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包或第二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且第一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不同。可见,在上行传输场景中,接入用户设备将同一业务等级的数据包设置为相同的IP地址,并且将同一业务等级中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分别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可以实现基于不同VLAN的上行数据传输,有利于降低IP资源的消耗。
上文结合图1至图8b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下面结合图9和图10,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接入用户设备。应理解,图9和图10所示的接入用户设备能够实现图5至图8b所示的接口管理方法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的接入用户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图5至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接入用户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包括收发单元901和处理单元902。
其中,收发单元901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具有同一业务等级。其中,收发单元901包括至少两个上行端口,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处理单元902用于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设置为第一IP地址,且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收发单元901还用于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包或第二上行数据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901还用于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902还用于确定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一业务类型,且第二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二业务类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902还用于:
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第一端口的第一IP地址;
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901用于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
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一上行端口用于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且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二上行端口用于发送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端口和第二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相同,第一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发出,第二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发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不同,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从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发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901还用于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任意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第一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相同目的IP地址和不同VLAN值;
收发单元901还用于通过不同的下行路径向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901还用于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
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用于接收第二下行数据包。
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收发单元901不是特指某一个单元,而是指上行传输场景中的收发单元和下行传输场景中的收发单元的集合。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单指上行传输场景中的接入用户设备,即上行传输场景中的收发单元包括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下行端口和用于发送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至少两个上行端口。本实施例中的接入用户设备也可以单指下行传输场景中的接入用户设备,即下行传输场景中的收发单元包括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的至少两个上行端口和用于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的下行端口。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图9中的各个单元所实现的相关功能可以通过端口和处理器来实现。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用户设备可以为具有执行图5至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接口管理功能的设备(例如芯片)。该接入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多个端口1001a至1001c、至少一个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其中,多个端口1001a至1001c、处理器1002和存储器1003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相互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相连接。
其中,多个端口1001a至1001c可以用于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例如,下行端口1001a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上行端口1001b和1001c用于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其中,处理器1002可以用于对接入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将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相同的IP地址且不同的VLAN值。处理器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该处理器100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在处理器1002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其中,存储器1003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存储器10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0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存储器10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其中,上述处理器1002和存储器1003可以通过接口耦合,也可以集成在一起,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上述多个端口1001a至1001c、处理器1002可以用于图5至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下行端口1001a,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具有同一业务等级;
至少两个上行端口,其中,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
处理器1002,用于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设置为第一IP地址,且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1001b或1001c用于发送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1001b和1001c用于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
确定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一业务类型,且第二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二业务类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
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第一IP地址;
将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1001b和1001c用于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
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一上行端口1001b用于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且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二上行端口1001c用于发送第二上行数据包,第一上行端口1001b和第二上行端口1001c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相同,第一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发出,第二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发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不同,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从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发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上行端口1001b和1001c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任意两个上行端口1001b和1001c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第一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第二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相同IP地址和不同VLAN值;
下行端口1001a还用于通过不同的下行路径向终端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上行端口1001b和1001c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
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1001b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数据包,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1001c用于接收第二下行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该芯片或者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进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
其中,芯片中的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上述方面中的芯片***可以是片上***(system on chip,SOC),也可以是基带芯片等,其中基带芯片可以包括处理器、信道编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调制解调器和接口模块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所述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和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具有同一业务等级;
所述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或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所述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处理后的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为所述第一IP地址,且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用户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一业务类型,且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二业务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
所述接入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IP地址;
所述接入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
所述接入用户设备通过所述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一上行端口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且通过所述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二上行端口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上行端口和所述第二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相同,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发出,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发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不同,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从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发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所述任意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所述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所述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相同目的IP地址和不同VLAN值;
所述接入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下行路径向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上行端口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
所述接入用户设备通过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并通过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接收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包。
10.一种接入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端口,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所述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上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和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具有同一业务等级;
至少两个上行端口,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都为第一IP地址;
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都设置为所述第一IP地址,且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所述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一个上行端口用于发送处理后的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或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用于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一业务类型,且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第二业务类型。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VLAN值设置为不同的VLAN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的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用于发送处理后的至少两个上行数据包,包括:
所述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一上行端口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且所述任意两个上行端口中的第二上行端口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上行端口和所述第二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相同,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发出,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从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发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不同,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从任意两个不同上行端口发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所述任意两个上行端口的IP地址相同且VLAN值不同,所述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一业务类型的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包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的数据,所述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中的字段包括相同目的IP地址和不同VLAN值;
所述下行端口还用于通过不同的下行路径向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上行端口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包,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属于第一VLAN的第一上行端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所述至少两个上行端口中属于第二VLAN的第二上行端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包。
1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31446.8A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 Pending CN114844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1446.8A CN114844733A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
EP21922466.4A EP4277211A1 (en) 2021-01-30 2021-11-18 Interface management method for accessed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ed user equipment
PCT/CN2021/131364 WO2022160876A1 (zh) 2021-01-30 2021-11-18 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1446.8A CN114844733A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4733A true CN114844733A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61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1446.8A Pending CN114844733A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77211A1 (zh)
CN (1) CN114844733A (zh)
WO (1) WO20221608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7218A (zh) * 2024-03-04 202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Fttr***的业务隔离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1199C (zh) * 2005-12-16 2009-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关及保障家庭内网络业务终端QoS的方法
CN101345711B (zh) * 2008-08-13 2012-08-08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防火墙设备及网络安全***
US10492207B2 (en) * 2010-07-29 2019-11-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network traffic via a fixed access
CN108881502B (zh) * 2017-05-12 2022-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ip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7218A (zh) * 2024-03-04 202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Fttr***的业务隔离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0876A1 (zh) 2022-08-04
EP4277211A1 (en) 2023-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73052B (zh) 用于基于切片的路由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85491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 based address assignment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raffic in a virtual gateway
US20160337236A1 (en) Data center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and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ddress resolution method, routing controller thereof
US2008010711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essage transmission
US8706908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 proxying
CA2774281C (en) User access method, system, access server, and access device
CN106685827B (zh) 一种下行报文的转发方法及ap设备
CN107809386B (zh) Ip地址转换方法、路由设备和通信***
US20190260812A1 (en) Allocating capacity of a network connection to data streams based on type
CN111193767B (zh) 请求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集群化服务器***
CN11347264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节点、网络管理器及***
CN113726915A (zh) 网络***及其中的报文传输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4844733A (zh) 一种接入用户设备的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入用户设备
CN112019492B (zh)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8305920B2 (en) Method,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determining QoS level
WO2022166465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039680B (zh) 一种切换主宽带网络网关bng和备bng的方法、***和bng
CN110784677A (zh) 一种监控资源的浏览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996993B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232992B (zh)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563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PN Multicast Optimization for Source Handling
US11258720B2 (en) Flow-based isolation in a service network implemented over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CN117097818A (zh)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25504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880184A (zh) 云网络的组播转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