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7059B -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7059B
CN114827059B CN202110129143.2A CN202110129143A CN114827059B CN 114827059 B CN114827059 B CN 114827059B CN 202110129143 A CN202110129143 A CN 202110129143A CN 114827059 B CN114827059 B CN 114827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message
antenna
distance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91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7059A (zh
Inventor
时锐
薛清风
杨嘉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91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705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1790 priority patent/WO20221610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7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7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7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7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9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involving random numbers or see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群组成员或好友添加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用于运行社交应用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分别为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通过第二天线发送包含随机密钥的第一消息;接收到第二消息,用随机密钥解密,获取到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用户帐号;向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包含用户帐号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还包括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电子设备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接收到应用服务器的响应消息,提示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添加好友成功。本申请保证通信安全,减少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
背景技术
社交类应用具有添加好友、群组成员的功能。例如,在社交类应用中,通过搜索用户帐号、二维码扫一扫等方式,用户就可以添加为好友、添加群组成员。不过,这些方式仍需要用户打开社交类应用,多次手动操作,才能完成。如此,导致用户之间添加好友、群组成员的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不利于社交类应用的推广,尤其不利于新上市的社交类应用的推广,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好友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用户之间添加好友、群组成员的操作,缩短耗时时长,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一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第二天线,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随机密钥;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一电子设备使用随机密钥解密所述第二消息,获取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用户帐号;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社交应用和第一天线,向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户帐号;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一响应消息,第一电子设备提示,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上述方法中,一方面,第一电子设备使用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处于预设距离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该第一消息,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用户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操作,只需确保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到第一消息即可添加好友或添加群组成员,有效地减少了繁琐的手动操作。该方法在保证通信安全的基础上,有助于降低用户之间添加好友或群组成员的难度,提升沟通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第一消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该方法中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提升通信的效率,节省蜂窝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包括: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第一电子设备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响应消息,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
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未接入同一个路由器的场景下,两个电子设备也可以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实现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第一消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
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未接入同一个路由器的场景下,两个电子设备也可以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实现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关联。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该方法中,处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该第二消息,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与第二电子设备相关联。
该方法中,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采用第一天线发送第二消息。该方法可以减少用户之间添加好友、群组成员的操作,缩短耗时时,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包括:通过第一社交应用的加密机制,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并通过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第一响应消息。
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之间是通过加解密机制进行通信的,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天线,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从第一消息中获取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用户帐号,并提示对用户帐号进行确认;接收到用于确认添加的第二用户输入;响应于第二用户输入,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一社交应用,向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户帐号;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一响应消息,第一电子设备提示,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该方法中,可以减少用户之间添加好友、群组成员的操作,缩短耗时时长,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该方法通过接收用户的第二用户输入,可以避免添加非法用户的用户帐号或避免添加至非法用户的群组帐号,进一步提高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以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包括:以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该方法中以Wi-Fi感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提升通信的效率,节省蜂窝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包括:通过第一社交应用的加密机制,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并通过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第一响应消息。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之间是通过加解密机制进行通信的,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一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第二天线,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天线,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安全距离;响应于第一消息,从第一消息中获取到一个随机密钥,使用随机密钥加密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群组标识或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一响应消息,第一电子设备提示,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上述方法中可以减少用户之间添加好友、群组成员的操作,缩短耗时时长,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第二电子设备使用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处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该第一消息,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第一响应消息。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之间是通过加解密机制进行通信的,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同一个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芯片、蓝牙芯片和ZigBee芯片中的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Wi-Fi芯片、蓝牙芯片或ZigBee芯片,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中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连接所述Wi-Fi芯片、所述蓝牙芯片或所述ZigBee芯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一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随机密钥;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响应于第二消息,第一电子设备使用随机密钥解密第二消息,获取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用户帐号;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户帐号;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一响应消息,第一电子设备提示,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一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一天线,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第一消息;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一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一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一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第一消息;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关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关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加密机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第一响应消息。
第四方面中的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消息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一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响应于第一消息,从第一消息中获取到一个随机密钥,使用随机密钥加密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发布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群组标识;接收到来自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一响应消息,第一电子设备提示,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第五方面中的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消息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第三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第四天线,第四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其中,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为不同的天线;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响应于第一消息,从第一消息中获取到随机密钥,并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使用随机密钥加密用户帐号;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电子设备提示,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该方法可以减少用户之间添加好友、群组成员的操作,缩短耗时时长,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使用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处于预设距离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该第一消息,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包括: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第二消息。该方法中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提升通信的效率,节省蜂窝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响应于所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所述添加好友服务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三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未接入同一个路由器的场景下,两个电子设备也可以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实现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包括: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未接入同一个路由器的场景下,两个电子设备也可以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实现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第二响应消息。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之间是通过加解密机制进行通信的,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响应于第一消息,从第一消息中获取到随机密钥,并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使用随机密钥加密用户帐号;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三天线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请求消息;接收到用于确认添加的第一用户操作;响应于第一用户操作,第二电子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回复消息;回复消息用于指示确认添加;其中,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该方法可以减少用户之间添加好友、群组成员的操作,缩短耗时时长,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该方法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用于确认添加的第一用户操作才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回复消息,可以避免添加非法用户的用户帐号或避免添加至非法用户的群组帐号,进一步提高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包括: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第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响应于所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所述添加好友服务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三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响应消息。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未接入同一个路由器的场景下,两个电子设备也可以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实现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包括: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未接入同一个路由器的场景下,两个电子设备也可以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实现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请求消息;
第二电子设备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回复消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加密机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回复消息。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之间是通过加解密机制进行通信的,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第三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第四天线,第四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其中,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为不同的天线;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响应于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天线,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电子设备提示,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第二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示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三天线。
第八方面中的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消息可以参见上述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第三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第四天线,第四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其中,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为不同的天线;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响应于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第二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随机密钥;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使用随机密钥解密所述第二消息,获取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群组标识,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并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三天线和第一社交应用,向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群组标识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电子设备提示,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第二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为Wi-Fi感知、蓝牙和ZigBee中的一种。
第九方面中的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消息可以参见上述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第三天线在第三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三天线在第四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响应于第一消息,从第一消息中获取到随机密钥,并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使用随机密钥加密用户帐号;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电子设备提示,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包括: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三天线发送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三天线,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第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响应于所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所述添加好友服务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三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包括: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三天线发送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三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第二响应消息。
第十方面中的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消息可以参见上述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第三天线在第三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三天线在第四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响应于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电子设备提示,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第二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示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三天线的发射功率调整为第三发射功率。
第十一方面中的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消息可以参见上述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第三天线在第三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三天线在第四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响应于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第二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随机密钥;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使用随机密钥解密第二消息,获取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群组标识,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并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三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和第一社交应用,向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群组标识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电子设备提示,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解密机制,获取到解密后的第二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为Wi-Fi感知、蓝牙和ZigBee中的一种。
第十二方面中的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消息可以参见上述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一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第二天线,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第三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第四天线,第四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其中,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为不同的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随机密钥;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响应于第一消息,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一消息中获取到随机密钥,并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第二电子设备使用随机密钥加密用户帐号;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用户帐号;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一电子设备使用随机密钥解密第二消息,获取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用户帐号;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社交应用和第一天线,向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户帐号;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响应于第一响应消息,第一电子设备提示,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其中,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第十三方面中的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消息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六方面,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该通信***可以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和如第六方面所示的第二电子设备,或如第二方面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和如第七方面所示的第二电子设备,或如第三方面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和如第八方面所示的第二电子设备,或如第四方面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和如第十方面所示的第二电子设备,或如第五方面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和如第十一方面所示的第二电子设备。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当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实现上述第一电子设备所执行的任意方面及任意方面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当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实现上述第二电子设备所执行的任意方面及任意方面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的模块/单元。这些模块/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方面及任意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方面及任意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方面及任意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方面及任意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二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或芯片***,所述芯片或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意方面及任意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以上第十四方面至第二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中的各种设计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各个设计分别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描述,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D为提供的一组好友添加方法的界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模块及天线的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模块及天线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5A至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模块及天线的三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模块及天线的发射距离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群组或好友添加方法中用户操作的示意图;
图8A至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好友添加方法示意图;
图9A至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好友添加方法示意图;
图10A至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好友添加方法示意图;
图11A至图11D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群组成员添加方法示意图;
图12A至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群组成员添加方法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群组成员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群组成员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好友添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以下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术语“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除非另外说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131
应用下的添加好友为例,通过用户的操作及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 interface,GUI)的显示及切换,对图1A至图1D进行介绍。为了介绍方便,在后续介绍时,以移动设备为手机为例。在图1A的(a)中,用户Alisa点击其手机的用户界面100上的/>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132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133
应用图标101,之后图1A的(a)中的用户界面101切换为图1A的(b)中的用户界面110。在图1A的(b)中,用户Alisa点击其手机的用户界面110上的控件111,弹出窗口1100。当用户Alisa点击添加好友控件1101的操作后,手机可以进行好友的添加。
示例性地,当用户Alisa点击添加好友控件1101的操作后,手机显示如图1A中的(c)所示的用户界面120。用户Alisa可以在用户界面120中的搜索输入框控件121中,输入需要添加的好友的微信号或者好友的手机号等,来查找需要添加的好友。假设,用户Alisa在用户界面120中的搜索输入框控件121中,输入了好友的手机号,手机显示如图1A中的(d)所示的用户界面130。当手机检测到作用于搜索控件131的操作后,手机向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134
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搜索请求,以及手机从/>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135
应用的应用服务器获取搜索结果。
假设手机从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136
应用的应用服务器成功获取好友的账户信息,参见图1B中的(e)所示的用户界面140。用户界面140包括待添加好友Lucas的微信帐号信息。当用户Alisa作用于添加到通讯录控件141的操作后,手机显示如图1B中的(f)所示的用户界面150。用户Alisa可以在用户界面150输入用于对方进行验证的信息,以及对权限进行设置等。用户Alisa设置完成后,点击发送控件151,用户Alisa的手机100向/>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137
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好友添加请求。
进一步地,当用户Lucas收到来自用户Alisa的好友添加请求后,用户Lucas的手机可以显示如图1C中的(g)所示的用户界面160。用户界面160为好友添加请求的界面,包括对方用户Alisa发送的验证信息和用户Alisa的微信帐号信息。当用户Lucas点击用户界面160中的前往验证控件161的操作后,显示如图1C中的(h)所示的用户界面170。若用户Lucas同意该添加请求,则用户Lucas可以点击用户界面170中的完成控件171,手机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好友添加请求通过消息。
进一步地,用户Alisa的手机100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的好友添加请求通过消息,然后手机显示如图1D中的(i)所示的用户界面180。在用户Alisa作用于用户界面180中的Lucas好友控件181的点击操作后,手机显示如图1D中的(j)所示的用户界面190。用户界面190包括用于提示用户Alisa的手机100验证通过的消息,用户Alisa可以在用户界面190中向对方发送即时消息和接收来自对方的即时消息。
可见,在上述用户Alisa添加好友Lucas的过程中,用户Alisa打开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138
应用之后需要经过多次手动操作,才能够完成好友添加,导致用户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用户体验较差,不利于社交类应用的推广,尤其不利于新上市的社交类应用的推广。/>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群组或好友添加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超短距帧以及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感知技术添加群组成员或添加好友,因为超短距帧仅能与发送方在预设的安全距离之内的电子设备接收,可保证通信的安全性。此外,该方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降低用户之间添加好友的复杂度,改善用户体验,提高沟通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好友添加方法可以适用于如图2所示的通信***架构中。如图2所示,多个电子设备(包含但不限于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200…)中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能够支持发送超短距帧。比如,电子设备100能够发送超短距帧。在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电子设备200能够接收到来自电子设备100的超短距帧。这样可以保证超短距帧中的内容不被其它电子设备获取,电子设备200从超短距帧中获取用户帐号或群组帐号,然后可以进行好友添加或群组成员添加。
可以理解地,上述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在图2中均以手机为例进行示意性举例。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还可以为诸如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电视(也称为智慧屏)、智能家居设备等任意电子设备。图2所示的***还可以包括其它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2中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与服务器相互通信。该通信网络可以是局域网,也可以是通过中继(relay)设备转接的广域网,或者由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的混合组网等。
其中,当该通信网络为局域网时,示例性的,该通信网络可以是Wi-Fi热点网络、Wi-Fi点到点(peer to peer,P2P)网络、蓝牙网络、Zigbee网络或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网络等近距离通信网络。当该通信网络为广域网时,示例性的,该通信网络可以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3G)网络、***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因特网等。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不同电子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帐号或群组帐号、图片、文本、视频,或者电子设备对图片、文本或视频等对象处理后的结果中的至少一种。
以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于这样的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以及用于使用这样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计算机(Laptop)、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也可以不是便携式电子设备,而是固定式电子设备(比如,台式计算机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家居设备,诸如智能音箱等。
示例性地,图3A示出了电子设备100的硬件结构。如图3A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310、外部存储器接口320、内部存储器3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330、充电管理模块340、电源管理模块341,电池3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350、无线通信模块360、音频模块370、扬声器370A、受话器370B、麦克风370C、耳机接口370D、传感器模块380、按键390、马达391、指示器392、摄像头393、显示屏3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3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3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380A、陀螺仪传感器380B、气压传感器380C、磁传感器380D、加速度传感器380E、距离传感器380F、接近光传感器380G、指纹传感器380H、温度传感器380J、触摸传感器380K、环境光传感器380L、骨传导传感器380M等。
处理器3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3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电子设备通过GPU,显示屏3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3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3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电子设备可以通过ISP、摄像头3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3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SIM卡接口3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SIM卡接口395,或从SIM卡接口3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3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395可以同时***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3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3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
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350、无线通信模块3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3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3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3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3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3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线(infrared radiation,IR)技术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3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310。无线通信模块360还可以从处理器3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3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3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
可以理解的是,图3A所示的部件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此外,图3A中的部件之间的组合/连接关系也是可以调整修改的。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软件***分为三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服务层、操作***(operatingsystem,OS)层。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如图3B所示,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社交应用,联系人,日历,短信等程序。
服务层包括但不限于超短距服务等多种服务。应用程序层中的应用可以向服务层的超短距服务发起注册,然后就能够接收到来自超短距服务的超短距事件通知。其中,超短距服务包括超短距事件注册、超短距事件通知、收发超短距包等服务。超短距服务是为了能够给支持超短距服务的应用提供使用超短距的能力,以及为了让未启动的应用依旧能够接收到订阅的超短距包,所以该软件结构在服务层设有超短距服务。示例性地,社交应用向超短距服务注册自己所关注的超短距包的特征,比如使用Wi-Fi感知(NAN)的服务名(servicename)和包的特征值(某个字段值为多少)。超短距包可以是比如Wi-Fi感知(NAN)的服务发现帧(service discovery frame,SDF),也可以是蓝牙的广播信标(beacon)帧,当然也可以不限于上述两种帧。
操作***层包括协议栈和驱动。其中,协议栈包括BLE协议栈、Wi-Fi协议栈、NAN协议栈。驱动包括超短距模式管控、超短距传输控制、超短距占空比控制、Wi-Fi驱动、蓝牙驱动和超短距包收发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Wi-Fi芯片、蓝牙芯片和Zigbee芯片等中的至少一种。当Wi-Fi、蓝牙芯片或Zigbee芯片等任一芯片接收到超短距帧后,会通过操作***层传递给服务层中的超短距服务,超短距服务匹配超短距包的特征,再传递给应用程序层中的社交应用。如果社交应用未启动,超短距服务还能够通过超短距事件通知调用社交应用,然后再将超短距包传递给社交应用。而当社交应用需要发送超短距包时,可以使用超短距服务提供的接口发送超短距包,经由操作***层通过Wi-Fi或者蓝牙芯片发出。
在一种示例中,图4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及天线的一种原理结构。如图4A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310,无线通信模块360,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进一步的,无线通信模块360将从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接收的电磁波转换为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处理器310进行处理;或者无线通信模块360从处理器3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经由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工作时的无线发射距离大于第二天线工作时的无线发射距离。第一天线发射信号的第一发射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距离,第二天线发射信号的第二发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例如,第一天线的第一发射距离的取值范围可以是(4米,20米),第二天线的第二发射距离的取值范围可以是(3cm,2米)。第一发射距离的取值范围可以根据第一天线工作时的无线发射功率覆盖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确定的,也可以是开发人员预先设定的;第二发射距离的取值范围可以是根据第二天线工作时的无线发射功率覆盖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确定的,也可以是开发人员预先设定的。其中,预设的安全距离为电子设备之间交互秘密信息的安全距离。预设的安全距离可以是根据第二天线工作时的无线发射功率覆盖的最大距离确定的,也可以是开发人员预先设定的距离。比如,预设的安全距离可为10cm、5cm等。示例性地,预设的安全距离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cm,30cm)。这样,在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电子设备200能够接收到电子设备100发送的秘密信息。这样,降低了安全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控制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的切换。当电子设备100采用第一天线时,在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发射距离时,电子设备100能够接收到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消息;当电子设备200采用第二天线时,在电子设备100与另一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发射距离,电子设备100能够接收到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射距离和第二发射距离也可分别称为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在另一种示例中,图4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及天线的另一种原理结构。如图4B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310,无线通信模块360和第一天线;其中,无线通信模块360包括无线模块3601和可变阻抗电路模块3602。第一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示例性地,可变阻抗电路模块3602可为由可变阻抗组成的电路或者集成线路等。处理器310通过控制调整可变阻抗电路模块3602的阻抗值,调节加载于第一天线的无线发射功率,从而控制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时的发射距离。示例性地,可变阻抗电路模块3602的阻抗值为第一阻抗值时,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为第一发射功率,此时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距离为第一发射距离(实现图4A中“第一天线”的功能);可变阻抗电路模块3602的阻抗值为第二阻抗值时,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为第二发射功率,此时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距离为第二发射距离(实现图4A中“第二天线”的功能)。其中,第一发射功率大于第二发射功率;第一发射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距离,第二发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射距离和第二发射距离可分别称为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图4A对应的一种示例和图4B对应的另一种示例中示意的原理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中的无线通信模块360及天线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中的无线通信模块360及天线的结构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应理解,图4A所示的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是Wi-Fi芯片、蓝牙芯片或者ZigBee芯片,也可以是Wi-Fi芯片、蓝牙芯片或者ZigBee芯片及与其匹配的电路。图4B所示的无线模块3601可以是Wi-Fi芯片、蓝牙芯片或者ZigBee芯片,图4B所示的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是Wi-Fi芯片、蓝牙芯片或者ZigBee芯片及与其匹配的电路。
示例性地,图5A-图5C示出了图4A中第二天线的三种实现方式。如图5A-图5C所示,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共用一部分走线。其中,第一天线也可称为真天线或强天线,第二天线也可称为假天线或弱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通过射频开关进行切换。物理上可以将第二天线与射频开关(如图5A-图5C中虚线框中所示为第二天线)都置于屏蔽罩内或者将第二天线置于芯片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天线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减小发射距离。构造第二天线的原理可以是:
(1)减小天线长度,从而减小辐射到空气中的电磁波;
(2)减小辐射效率,通过阻抗将一部分的电磁波辐射转化为热能消耗掉;
(3)降低回波损耗,将部分射频能量反射回芯片内部等。
第二天线具体的实现可以采用:
(i)将天线变短;
(ii)将真天线路径中某点断开,或者在该点通过电阻、电感或者电容接地;
(iii)使用屏蔽罩等。
应理解,上述第二天线具体的实现(i)和(ii)可以在PCB板上或者芯片(Wi-Fi芯片、蓝牙芯片或者ZigBee芯片)内部实现。
还应理解,上述屏蔽罩的作用是减小对外辐射信号的强度,以达到削弱辐射的目的。
还应理解,上述将天线变短是指第二天线相比于第一天线来说,第二天线更短。图5A至图5C所示的三种第二天线的结构,第二天线如图5A至图5C的虚线框中的结构所示。图5A至图5C中第一天线的结构都是通过射频输入输出(radio frequency input/output,RFIO)引脚连接滤波电路(例如,π型电路)、匹配电路(例如,π型电路)以及匹配电路外的天线体(例如,该天线体可以是一段金属走线)。图5A中虚线框所示的第二天线a、图5B中虚线框所示的第二天线b以及图5C中虚线框所示的第二天线c的长度不同,但是相比于第一天线都更短。滤波电路的作用是防止干扰,匹配电路是用来与第一天线匹配。
示例性的,如图5A所示,第二天线a可以位于屏蔽罩内。其中,第二天线a可以包括屏蔽罩内芯片(Wi-Fi芯片、蓝牙芯片或者ZigBee芯片)的RFIO引脚和2路开关中的第一路开关(第一路开关不连接任何器件)。有时,第二天线a还可包括在RFIO引脚和第一路开关之间的走线。其中,2路开关指的是走线或RFIO引脚与滤波电路之间的开关。通过该2路开关可以将走线或RFIO引脚,与滤波电路连通或者断开。第一路开关为图5A所示的与RFIO引脚或走线相连、且与滤波电路之间断开的开关。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2路开关可以是单刀双掷开关。
示例性的,如图5B所示,第二天线b可以位于屏蔽罩内。其中,第二天线b可以包括屏蔽罩内芯片(Wi-Fi芯片、蓝牙芯片或者ZigBee芯片)的RFIO引脚、2路开关的第一路开关(第一路开关连接电阻)和匹配器件。有时,第二天线b还可包括在RFIO引脚和第一路开关之间的第一走线。有时,第二天线b还可包括匹配器件与地之间的第二走线。匹配器件可以为电阻。通过电阻接地可以将一部分的电磁波辐射转化为热能消耗掉,从而减小了第二天线b的辐射效率。其中,所述2路开关指的是RFIO引脚或第一走线与电阻、滤波电路之间的开关,通过该开关,可以将RFIO引脚或第一走线与电阻相连、与滤波电路断开,或者可以将RFIO引脚或第一走线与电阻断开、而与滤波电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路开关为所述2路开关中与匹配器件相连、且与滤波电路断开的开关。
示例性的,如图5C所示,第二天线c可以位于屏蔽罩内。其中,经由芯片匹配的滤波电路后接匹配器件(例如,电阻)到地。第二天线c可以包括屏蔽罩内芯片(Wi-Fi芯片、蓝牙芯片或者ZigBee芯片)的RFIO引脚、滤波电路、2路开关的第一路开关(第一路开关连接电阻)和匹配器件(比如,电阻)。有时,第二天线c还可以包括RFIO引脚与滤波电路之间的第一走线。有时,第二天线c还可以包括滤波电路与匹配器件之间的第二走线。通过匹配器件(比如,电阻)接地可以将一部分的电磁波辐射转化为热能消耗掉,从而减小了第二天线c的辐射效率。其中,所述2路开关指的是屏蔽罩内的滤波电路与匹配器件、屏蔽罩外的匹配电路之间的开关。通过该2路开关,可以将屏蔽罩内的滤波电路与匹配器件相连、与屏蔽罩外的匹配电路断开;或者,可以将屏蔽罩内的滤波电路与匹配器件断开、而与屏蔽罩外的匹配电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路开关为用于连接屏蔽罩内的滤波电路与匹配器件的开关。
应理解,上述图5A至图5B中的第一天线可以包括RFIO引脚、2路开关中的第二路开关,滤波电路、匹配电路以及匹配电路外连接的天线体。有时,图5A至图5B中的第一天线还可以包括RFIO引脚与所述2路开关中的第二路开关之间的走线。所述第二路开关为用于连接RFIO引脚与滤波电路的开关。
上述图5C中的第一天线可以包括RFIO引脚、滤波电路、2路开关中的第二路开关、匹配电路以及匹配电路外连接的天线体。有时,图5C中的第一天线还可以包括RFIO引脚与滤波电路之间的走线。所述第二路开关为用于连接屏蔽罩内的滤波电路与屏蔽罩外的匹配电路的开关。
应理解,上述图5A至5C为物理上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物理上只有一根天线,但是逻辑上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例如,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调节寄存器的值来屏蔽芯片内部的多级放大器,从而使得物理上的天线的发射功率为第一发射功率,此时可以认为是逻辑上的第一天线;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调节寄存器的值从而使得物理上的天线的发射功率为第二发射功率,此时可以认为是逻辑上的第二天线;其中,第一发射功率大于第二发射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芯片内部寄存器的值来切换逻辑上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与通过射频开关来切换物理上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以上不同的第二天线结构配合Wi-Fi芯片、蓝牙芯片或者ZigBee芯片的不同发射功率(Tx power)的设置,可以达到不同的超短距通讯的要求(例如,从10cm到2m)。
示例性的,表1示出了几种不同的第二天线结构配合Wi-Fi芯片的不同发射功率的通讯距离。
表1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191
示例性的,表2示出了几种不同的第二天线结构配合蓝牙芯片时不同发射功率的通讯距离。
表2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201
示例性的,表3示出了几种不同的第二天线结构配合ZigBee芯片时不同发射功率的通讯距离。
表3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202
由于芯片内物理器件的特性,天线最大发射功率和最小发射功率之差是相关联的。如果把电子设备的最小发射功率降得很低,则最大发射功率也会被降低,这样就不满足正常工作时的距离要求。由于不同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不同以及对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不同,所以电子设备的生产厂商可以采用不同的第二天线结构以及发射功率来保证电子设备的通讯距离。示例性的,对于不同的电子设备生产厂商,其电子设备外壳的厚度可能不同,那么在第二天线结构相同以及发射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能够被发现的通讯距离也可能不同。不同的电子设备生产厂商可以根据其电子设备本身的结构,配合第二天线的结构以及一定的发射功率,从而结合测试,得出对应安全距离的发射功率。用户可根据实际采用的Wi-Fi芯片、蓝牙芯片、ZigBee芯片,参考表1、表2和表3,对三种第二天线(第二天线a、第二天线b和第二天线c)设置发射功率,并结合测试结果,调整发射功率,使得第二天线在发射时达到对应的安全距离。
结合上述示例,如图6所示,下文以位于位置0的电子设备100,以及位于位置1或位置2的电子设备200,第一发射距离是5米,第二发射距离是3cm为例。
当电子设备100在位置0通过第一天线发射信号时,电子设备200位于位置1,此时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发射距离,电子设备200可接收到电子设备100发射的无线信号。当电子设备100在位置0通过第二天线发射信号时,电子设备200位于位置1,此时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发射距离,电子设备200无法接收到电子设备100发射的无线信号;而在电子设备200位于位置2,此时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发射距离,电子设备200可以接收到电子设备100发射的无线信号。第一发射距离、第二发射距离可分别为第一距离、第二距离。
相应地,当电子设备100在位置0通过第一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发射信号时,电子设备200位于位置1,此时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发射距离,电子设备200可接收到电子设备100发射的无线信号。当电子设备100在位置0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发射信号时,电子设备200位于位置1,此时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发射距离,电子设备200无法接收到电子设备100发射的无线信号;而在电子设备200位于位置2,此时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发射距离,电子设备200可以接收到电子设备100发射的无线信号。第一发射距离、第二发射距离可分别为第一距离、第二距离。
应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到的预设的安全距离(比如,30cm)内,即使使用抓包器连错误包也无法抓到。实际中,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实际的距离可能比预设的安全距离还要小。比如,预设的安全距离为30cm;在电子设备100发送的超短距帧被电子设备200接收到时,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实际距离小于30cm。
具体地,可以通过设置发射功率的大小来设置不同的发射距离。比如,要求对应于第一天线的无线发射功率,比对应于第二天线的无线发射功率,要多至少一定的功率。
另外,对于第二天线的无线发射功率,可以要求产品表面含外置天线任一点无线发射功率不超过预设的功率(比如,-65dBm等),以满足预设的安全距离的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7所示,Alisa的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100,Lucas的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200。Alisa和Lucas为用户的示意性举例。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碰一碰或相互靠近一下,即可加入群组或添加好友。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需要指出的是,第三天线与第一天线属于同一种天线,第四天线和第二天线属于同一种天线。
对于电子设备200来说,第四天线属于电子设备200的“第二天线”。这是为了避免出现“第二天线”在使用上的混淆,使用“第四天线”来表达。相应地,第三天线属于电子设备200的“第一天线”。也是出于避免混淆的原因,使用“第三天线”来表达。也就是说,使用“第四天线”来表达,不是说电子设备200至少包括四条天线;而是为了避免表达上的混淆。即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两条天线,并不要求移动设备具有四条天线。
可替换地,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电子设备200包括第三天线。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天线,按照图4B所示的机制,分别以第一发射功率和第二发射功率来发射信号,以分别实现强天线或弱天线的功能。
可选地,电子设备200的第三天线,也可以按照图4B所示的机制,分别以第三发射功率和第四发射功率来发射信号,以分别实现强天线或弱天线的功能。此时,对于电子设备200来说,第四发射功率属于电子设备200的“第二发射功率”。这是为了避免出现“第二发射功率”在使用上的混淆,使用“第四发射功率”来表达。相应地,第三发射功率属于电子设备200的“第一发射功率”。也是出于避免混淆的原因,使用“第三发射功率”来表达。也就是说,使用“第四发射功率”来表达,不是说电子设备200包括的天线有四个发射功率;而是为了避免表达上的混淆。即电子设备200可以使用“第三发射功率”和“第四发射功率”的天线,并不要求电子设备200的天线具有四个发射功率。
为了更为清楚地阐述,下面分为场景一和场景二分别阐述,并将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分别具体为手机100和手机200。其中,场景一示例性地阐述了Alisa和Lucas在社交应用上互相添加好友的过程;场景二示例性地阐述了在社交应用上,Lucas经Alisa介绍加入群组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是以非全面屏为示例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也适用于全面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场景一
下面通过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来具体阐述场景一下的好友添加方法的交互流程。
实施例一涉及图8A至图8C。图8A示出了场景一下好友添加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8A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8700,手机100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该操作用于添加好友。
该用户的操作可以是触控操作,也可以语音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参见图8B中的(a),该用户界面800为用户Alisa的手机100的桌面。其中,用户Alisa的手机100桌面上包括时钟、图库、
Figure BDA0002924900840000221
相册、天气、浏览器、设置以及社交应用等应用程序。当检测到点击社交应用的控件801的操作后,手机100可以显示如图8B中的(b)所示的用户界面810。
参见图8B中的(b),用户界面810为社交应用的显示界面,用户界面810显示有用户Alisa的目前已有的联系人的信息。示例性地,该社交应用的用户界面810上包括扩展控件811,当手机100检测到点击扩展控件811的操作后,显示弹出框8100。当检测到点击添加好友控件8101的操作后,手机100就会通过第一天线发布添加好友服务。
另外,当检测到点击添加好友控件8101的操作后,手机100还可以进一步提示用户Alisa碰一碰用户Lucas的手机200,即手机100显示如图8B的(c)示出的界面820。界面820包括提示用户与好友设备碰一碰的提示框。在收到提示后,用户Alisa可以将手机100靠近或碰触用户Lucas的手机200。
S8701,手机100通过第一天线发布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示例性地,当用户Alisa打开手机100的社交应用801中的“添加好友”控件8101,手机100就会发布添加好友服务消息,用于发现周围订阅了该服务的电子设备。
示例性地,S8701中的“发布”是以广播的形式。该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包括手机100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唯一标识地址。可选地,该好友添加服务消息还包括社交应用801的标识。通过该标识可唯一识别社交应用801。可选地,该好友添加服务消息还包括用户Alisa在该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S8702,手机200通过第三天线发送响应消息(例如确认(acknowledge,ACK)信息),该响应消息用于通知手机100已经接收到该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200预先已订阅添加好友服务。示例性地,用户Lucas的手机200在打开社交应用时就自动订阅添加好友服务,或者是社交应用作为常驻后台的应用启动时自动订阅添加好友服务。
示例性地,在手机200接收到添加来自手机100的好友服务消息后,获取到手机100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唯一标识地址以及社交应用801的标识。
可选地,该响应消息包括手机200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唯一标识地址。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上述S8701和S8702,手机100可以获取手机200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唯一标识地址,手机200也可以获取手机100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唯一标识地址以及社交应用801的标识,后续手机100和手机200之间可以根据上述的唯一标识地址,通过同一社交应用向对方发送消息。
S8703,手机100收到响应消息后,随机生成密钥,获取到包含密钥的第一消息。
S8704,手机100从第一天线切换至第二天线。
S8705,手机100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
示例性地,当手机100收到响应消息之后,手机1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一天线切换至第二天线,然后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此时第一消息属于超短距帧;这样,手机100发送的第一消息不会被距手机100预设安全距离之外的电子设备接收到。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是Wi-Fi感知帧或信标帧。Wi-Fi感知帧为发布(Publish)帧、跟踪(Follow-up)帧或者订阅(Subscribe)帧。若第一消息为Follow-up帧,那么用户Alisa的手机100的密钥可以携带在Follow-up帧的payload(负载)字段中。Wi-Fi感知帧基于Wi-Fi感知技术。Wi-Fi感知技术既可以支持手机100和手机200在未接入同一个路由器场景下的点到点通信,也可以支持手机100和手机200接入同一个路由器场景下的点到点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机100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其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成功率有可能会降低,那么手机100可以重复多次发送密钥。
S8706,在手机200距手机100第二距离内,手机200接收到第一消息,从第一消息中获取到密钥。
示例性地,在手机200与手机100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后,手机200可以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从中获取密钥。
S8707,手机200获取手机200中社交应用的用户帐号。
示例性地,手机200的使用用户Lucas打开社交应用,手机200可以从运行的社交应用获取使用用户Lucas的用户帐号。手机200的社交应用与手机100的社交应用相同。
示例性地,S8707中的“社交应用的用户帐号”包括上一次登录该社交应用的用户帐号。
S8708,手机200使用该密钥加密手机200中社交应用的用户帐号,生成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用户帐号。
示例性地,手机200获取手机200的社交应用的用户帐号,由于手机200为用户Lucas的手机,故一般来说,获取到的手机200的社交应用的用户帐号为Lucas在该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使用该密钥加密Lucas在该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示例性地,若用户Lucas同意用户Alisa添加好友,则用户Lucas会将手机200靠近用户Alisa的手机100;或者说,用户Lucas同意用户Alisa的手机100主动靠近自己的手机200;这样,手机200与手机100之间的距离就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如30cm),手机200就可以接收到来自手机100的密钥,然后手机200使用该密钥加密用户Lucas的用户帐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手机200和手机100靠近的时长或碰在一起的时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Alisa点击添加好友控件8101的操作后,靠近或碰一下用户Lucas的手机200之后,用户Alisa就可以移走手机1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Alisa点击添加好友控件8101的操作后,靠近或碰一下用户Lucas的手机200之后,当用户Alisa的手机收到S8716所示的响应消息,和/或用户Lucas的手机收到S8714所示的响应消息,用户Alisa就可以移走手机100。
S8709,手机200将第三天线切换至第四天线。
S8710,手机200通过第四天线向手机100发送第二消息。
也就是说,当用户Lucas的手机200收到第一消息之后,手机2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三天线切换至第四天线,然后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此时第二消息属于超短距帧;这样手机200发送的第二消息不会被预设安全距离之外的电子设备100接收到。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可以是Wi-Fi感知帧或信标帧。Wi-Fi感知帧为发布(Publish)帧、Follow-up帧或者订阅(Subscribe)帧,若第二消息为Follow-up帧,那么加密后的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可以携带在Follow-up帧的payload(负载)字段中。
S8711,手机100接收来自手机200的第二消息之后,手机100将第二天线切换至第一天线。
示例性地,在手机200与手机10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用户Alisa的手机100可以接收来自手机200的第二消息。
示例性地,当用户Alisa的手机100收到第二消息后,手机1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二天线切换至第一天线。
S8712,手机100通过第一天线向手机200发送确认消息。
S8713,接收到确认消息后,手机200从第四天线切换至第三天线。
也就是说,当用户Lucas的手机200收到确认消息后,手机2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四天线切换至第三天线。
S8714,手机100使用密钥解密第二消息,得到用户帐号。
手机100在S8703中随机生成密钥后,本地保存该密钥,此时手机100可以使用密钥解密第二消息,获取到用户Lucas在该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对于S8714与S8713的前后顺序,本申请不作限定。
S8715,手机100通过第一天线向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包括双方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示例性地,手机100向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消息包括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和用户Alisa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用户Alisa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与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互相加为好友。
与图1A至图1D所示的好友添加过程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好友控件8101,将手机100靠近或碰触好友的手机200即可获取好友帐号,手机200的用户无需任何操作;或者,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好友控件8101,手机200的用户只需将手机200靠近或碰触手机100即可;这样,有效地减少了界面操作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
S8716,应用服务器向手机200发送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示例性地,在该步骤中,手机200接收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之后,手机200还可以显示接收到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好友添加成功。
该步骤中,用户Lucas不需要再手动确认,即可收到来自应用服务的添加好友成功的消息。应理解,在用户Lucas同意用户Alisa添加好友情况下,手机100和手机200的距离才会小于预设的反射距离(如30cm),所以手机200才能接收到来自手机100的密钥,相当于用户Lucas已经主动授权用户Alisa可以添加其为好友,所以无需用户Lucas的手动确认操作。
示例性地,手机200还可以仅显示接收到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例如,如图8C所示的用户界面830,界面830显示来自社交应用的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Lucas已经添加了一个新的好友。
可替换地,手机200还可以仅发出接收到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的提示音。
可替换地,手机200还可以既发出接收到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的提示音,又显示接收到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
S8717,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虽然在图8A中S8717位于S8716之后,但实际中应用服务器可以并行地执行S8717和S8716,也可以先执行S8717后执行S8716,还可以先执行S8716后执行S8717。
S8718,手机100接收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后,手机100显示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
可替换地,手机100接收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后,手机100可以仅发出接收到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的提示音。
可选地,手机100接收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后,手机100可以既发出接收到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的提示音,又显示接收到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
可选地,手机100接收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后,手机100可以仅显示接收到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
当手机100接收该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后,用户Alisa和用户Lucas可以进行即时通信;具体可参见图1D所示的示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8A示出的流程中,S8710之所以都采用弱天线来发送,是为了提高安全性。因为在该实施例中,需要考虑到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虽然不在手机200的附近,但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以通过外接放大器等方式来模拟手机100,即S8700至S8701、S8703、S8705中的“发送第一消息”、S8711至S8712、S8714、S8718等中的全部或部分,均可能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来模拟。即使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模拟了手机100,执行了S8700至S8701、S8703、S8705中的“发送第一消息”、S8711至S8712、S8714、S8718等中的全部或部分,但由于S8710中手机200通过弱天线发送第二消息,所以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就无法在S8711接收到第二消息,从而无法利用自身生成的密钥解密,也就无法获取到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这样,就避免了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获取,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体验。
而在S8710中,若手机200通过第三天线(即强天线)发送第二消息,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能接收到第二消息;而之前的S8700至S8701、S8703至S8705中的“发送第一消息”也是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执行的,故在S8714中,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以用自身先前生成的密钥来解密,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进而,可以执行后续的S8715和S8718,应用服务器会执行后续的S8716和S8717;手机100就会收到被陌生人添加好友的消息,进而影响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使用,给用户带来不便。
需要说明的是,S8715、S8716和S8717涉及到手机100、手机200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交互,这种通信交互是通过社交应用自身的加密机制和解密机制,来保证通信安全的。
需要说明的是,S8701和S8702是在手机100和手机200采用Wi-Fi信号(Wi-Fi感知)进行交互的前提下才需要的。若手机100和手机200采用蓝牙信号、ZigBee信号进行交互,则可以不设置S8701和S8702。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在执行S8700之前,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并未添加好友,则该响应消息可以是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成功添加,或添加失败。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在执行S8700之前,已经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好友,则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用于提示重复添加,或者响应消息用于提示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好友,不用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手机100默认通过第一天线,直至手机100切换至第二天线,手机100切换至第二天线之后,手机100均通过第二天线发送消息,直至手机100切换至第一天线。同样地,手机200默认通过第三天线,直至手机200切换至第四天线。手机200切换至第四天线之后,手机200均通过第四天线发送消息,直至手机200切换至第三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是以用户Alisa和用户Lucas为例,示例性地说明好友添加的过程。应理解,该好友添加方式同样适用于其它用户之间的好友添加,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和手机200之间可以通过Wi-Fi感知技术建立了Wi-Fi感知通道,那么手机100和手机200无需接入同一路由器。手机100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手机200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即手机100和手机200均支持超短距帧的收发。因此,处于预设的安全距离之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该超短距帧,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与儿童手表的碰一碰加好友的方式相比,儿童手表采用长距通信,很容易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所以相比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基于超短距帧的收发,安全性更高。
与图1A至图1D所示的好友添加过程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好友控件8101,将手机100靠近或碰触好友的手机200即可获取好友帐号,手机200的用户无需任何操作;或者,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好友控件8101,手机200的用户只需将手机200靠近或碰触手机100即可;这样,有效地减少了界面操作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
场景一还可通过实施例二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手机200并不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而是通过第三天线发送第二消息;因此在实施例二所示的好友添加过程中,为了提高好友添加结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手机200的使用用户参与确认。
实施例二涉及图9A至图9B。在实施例二中,手机1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手机200可以包括第三天线;此处的第三天线相当于强天线或真天线。图9A示出了场景一下好友添加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9A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9700至S9708:分别与S8700至S8708相同,请参见S8700至S8708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9709,手机200通过第三天线向手机100发送第二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S9709与S8710的区别在于,手机200是通过第三天线发送的第二消息。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并不要求手机200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只需要手机100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即可。
S9710至S9712:分别与S8711至S8713相同,请参见S8711至S871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9713,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向手机200转发该请求消息。
S9714,在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后,手机200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该操作用于确认同意或拒绝被添加为好友。
之所以需要应用服务器执行S9713和手机200执行S9714以及S9715,是因为在该实施例中需要考虑到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虽然不在手机200的附近,但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以通过外接放大器等方式来模拟手机100,即S9700至S9701、S9703、S9705中的“发送第一消息”、S9711至S9712、S9717等的全部或部分,均可能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来模拟。这样,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在S9709可以接收到第二消息,从而利用自身生成的密钥解密,进而获取到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这样,就使得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获取,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形,应用服务器需要执行S9713,手机200需要执行S9714以及S9715,这样S9714就提供给了手机200的用户Lucas进一步确认的步骤。若手机200接收到的操作用于确认同意,则表明用户Lucas确认请求添加的是用户Lucas确认的用户(比如,Alisa);若手机200接收到的操作用于拒绝被添加为好友,则表明用户Lucas获悉请求添加的不是用户Lucas确认的用户(比如,Alisa以外的陌生人)。即通过手机200的用户Lucas进一步确认,来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示例性地,手机200接收到应用服务器转发的请求消息后,手机200显示如图9B所示的界面940。界面940显示新的朋友的用户帐号,甚至还显示用户图像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此时用户Lucas可以辨析确认是否是希望添加的用户帐号(比如,Alisa);若是,用户Lucas可以触摸同意控件941;否则,用户Lucas可以触摸拒绝控件942。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此时用户Lucas可以向用户Alisa展示手机200上所显示的用户头像或用户帐号等信息;若用户Alisa确认是自己的帐号和头像,则会向用户Lucas作出肯定的回应(比如,在二人对话中回答用户Lucas“是我的帐号,没错”)。当用户Alisa向用户Lucas确认界面上显示的头像或用户帐号无误后,用户Lucas才点击操作图9B所示的同意控件941。假设,当用户Alisa确认界面上显示的头像并非用户Alisa的头像时,用户Alisa会告知用户Lucas,这样用户Lucas就会点击操作图9B所示的拒绝控件942,就可以避免被非法用户添加为好友。
假设,当用户Lucas确认界面上显示的头像并非用户Alisa的头像时,或者,当用户Lucas经与用户Alisa协商后,确认界面上显示的头像并非用户Alisa的头像时,用户Lucas点击操作图9B中所示的拒绝控件942,就可以避免添加非法用户为好友。
S9714,手机200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该操作用于指示用户同意或拒绝被添加为好友。
S9715,手机200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回复消息,该回复消息用于通知好友添加结果。
S9716,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S9717,在手机100接收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后,若响应消息指示好友添加成功,则手机100显示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若响应消息指示好友添加失败,则手机100显示好友添加失败的提示消息。
示例性地,当手机100接收该好友添加成功的响应消息后,手机100可以显示如图1D中的(j)所示的用户界面190。用户界面190包括用于提示用户Alisa的手机100验证通过的消息,用户Alisa可以在用户界面190中向对方发送即时消息和接收来自对方的即时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S9712、S9713、S9715和S9716等涉及到手机100、手机200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交互,这种通信交互是通过社交应用自身的加密机制和解密机制,来保证通信安全的。
需要说明的是,S9701和S9702是在手机100和手机200采用Wi-Fi信号(Wi-Fi感知)进行交互的前提下才需要的。若手机100和手机200采用蓝牙信号、ZigBee信号进行交互,则可以不设置S9701和S9702。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97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并未添加为好友,则该响应消息可以是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成功添加,或添加失败。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97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好友,则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好友添加请求的响应消息用于提示用户重复添加,或者提示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好友,不用重复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0默认通过第一天线,直至该实施例中手机100切换至第二天线,手机100切换至第二天线之后,手机100通过第二天线发送消息,直至手机100切换至第一天线。手机200一直通过第三天线发送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和手机200之间可以通过Wi-Fi感知技术建立了Wi-Fi感知通道,那么手机100和手机200无需接入同一路由器。手机100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即支持超短距帧的收发。手机200包括第三天线,即支持长距通信,不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或者,即使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但不使用。因此,处于预设的安全距离之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手机100所发送的超短距帧,并且还有手机200的确认操作,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与儿童手表的碰一碰加好友的方式相比,儿童手表采用长距通信,很容易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所以相比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基于超短距帧的收发,安全性更高。
与图1A至图1D所示的好友添加过程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好友控件8101,将手机100靠近或碰触好友的手机200即可获取好友帐号,手机200的用户只需确认操作;或者,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好友控件8101,手机200的用户只需将手机200靠近或碰触手机100,以及确认操作即可;这样,有效地减少了界面操作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特别指出以及没有出现矛盾的前提下,实施例二的相关内容均与实施例一的相关内容相同。
场景一还可通过实施例三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三中手机100并不随机生成及发送密钥,手机200向手机100直接发送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因此在该实施例所示的好友添加过程中,为提高好友添加结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手机100的使用用户参与确认。实施例三中,手机1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手机200可以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此处的第一天线相当于强天线或真天线。
实施例三涉及图10A至图10B。图10A示出了场景一下另一种好友添加方法的交互流程。如图10A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00至S1001:分别与S9700至S9701相同,请参见S9700至S970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1002,手机200获取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生成第一消息20,该第一消息20包括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Lucas的手机200预先已订阅添加好友服务,所以可以接收到手机100所发布的添加好友服务。示例性地,手机200在运行社交应用时就自动订阅添加好友服务,或者是社交应用作为常驻后台的服务启动时订阅添加好友服务。
示例性地,手机200的使用用户Lucas打开社交应用,手机200可以从运行的社交应用获取使用用户Lucas的用户帐号。手机200的社交应用与手机100的社交应用相同。
示例性地,S1002中的“社交应用的用户帐号”包括上一次登录该社交应用的用户帐号。
S1003,手机200从第三天线切换至第四天线。
S1004,手机200通过第四天线向手机100发送第一消息20。
示例性地,用户Lucas的手机200收到手机发布的好友添加服务消息之后,手机2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三天线切换至第四天线,然后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一消息20,这时第一消息20属于超短距帧,使得手机200发送的第一消息20不会被安全距离之外的手机接收到。
S1005,手机100接收到第一消息20,通过第一天线发送确认消息;
S1006,手机100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并显示。
示例性地,在手机200与手机100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后,手机100可以接收到第一消息20,然后从第一消息20中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也就是说,若用户Lucas同意用户Alisa添加好友,则用户Lucas会将手机200靠近用户Alisa的手机100,或者说,用户Lucas同意用户Alisa的手机100靠近自己的手机200,这样,手机100与手机200之间的距离就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如30cm),手机100就可以接收到第一消息。
在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后,手机100显示该用户帐号。
S1007,手机200接收到确认消息后,切换至第三天线。
也就是说,在手机200收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后,手机2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二天线切换至第一天线。
S1008,手机100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该操作用于确认同意或拒绝添加好友。
具体地,当接收到用户的操作用于确认同意添加好友,则执行后续步骤;否则,流程结束,不再执行后续步骤。
示例性地,在用户Alisa点击同意控件后,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在用户Alisa点击拒绝控件后,则结束流程。
如果不设置S1008,则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虽然不在手机100的附近,但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以通过外接放大器等方式来模拟手机200,即S1002、S1004中的“发送第一消息”等的全部或部分,均可能均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执行。这样,就会出现,虽然用户Alisa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想添加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好友,但实际上用户Alisa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了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好友。这显然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导致用户不便。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形,手机100需要执行S1008。这样,S1008就提供给了手机100的用户Alisa进一步确认的步骤。若手机100接收到的操作用于确认同意,则表明用户Alisa确认是在添加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比如,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若手机100接收到的操作用于拒绝,则表明用户Alisa确认不是在添加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而是在添加一个陌生人的用户帐号(比如,用户Lucas以外的陌生人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这样,通过手机100的用户Alisa进一步确认,来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示例性地,手机100接收来自手机200的第一消息后,手机100可以显示如图10B所示的界面1020。界面1020显示新的朋友的用户帐号,甚至还显示对应的用户图像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此时用户Alisa可以辨析确认是否是希望添加的用户帐号(比如,Lucas);若是,用户Alisa可以触摸同意控件1021;否则,用户Alisa可以触摸拒绝控件1022。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此时用户Alisa可以向用户Lucas展示手机100上所显示的用户头像或用户帐号等信息;若用户Lucas确认是自己的帐号和头像,则会向用户Alisa作出肯定的回应(比如,在二人对话中回答用户Alisa“是我的帐号,没错”)。当用户Lucas向用户Alisa确认界面上显示的头像或用户帐号无误后,用户Alisa才点击操作图10B所示的同意控件1021。假设,当用户Lucas确认界面上显示的头像并非用户Alisa的头像时,用户Lucas会告知用户Alisa,这样用户Alisa就会点击操作图10B所示的拒绝控件1022,就可以避免被非法用户添加为好友。
进一步地,当用户Alisa点击同意控件1021后,手机200还可以显示如图8C所示的界面830,提醒用户Lucas已经添加了一个新的好友。手机100也可以显示类似的界面。
S1009,当手机100接收到用户的操作用于确认同意添加好友,手机100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好友,该请求消息包括双方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示例性地,该请求消息包括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和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S1010,在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应用服务器向手机2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示例性地,该步骤中,在手机200接收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后,手机200还可以显示接收到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好友添加成功。
可替换地,还可以通过诸如语音的音频等进行提示。
可替换地,还可以通过诸如语音的音频等和显示的提示消息,共同提示。
S1011,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10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并未添加为好友,则该响应消息可以是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成功添加,或添加失败。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10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好友,则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好友添加请求的响应消息用于提示用户重复添加,或者提示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好友,不用重复添加。
S1012,手机100接收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后,手机100显示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
示例性地,当手机100接收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后,用户Alisa和用户Lucas可以进行即时通信。即时通信的具体界面可参见图1D所示的界面,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S1009、S1010和S1011等涉及到手机100、手机200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交互,这种通信交互是通过社交应用自身的加密机制和解密机制,来保证通信安全的。
需要指出的是,该实施例中,手机100默认通过第一天线;手机200默认通过第三天线,直至手机200切换至第四天线,手机200切换至第四天线之后,手机200均通过第四天线发送消息,直至手机200切换至第三天线。
本实施例中,手机200是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的第一消息。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并不要求手机100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只需要手机200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即可。手机100和手机200之间可以通过Wi-Fi感知技术建立了Wi-Fi感知通道,那么手机100和手机200无需接入同一路由器。手机200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即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因此,处于预设的安全距离之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手机200发送的第一消息,并且还有手机100上的确认操作,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与儿童手表的碰一碰加好友的方式相比,儿童手表采用长距通信,很容易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所以相比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基于超短距帧的收发,安全性更高。
与图1A至图1D所示的好友添加过程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好友控件8101,将手机100靠近或碰触好友的手机200以及确认操作,即可获取好友帐号,手机200的用户无需任何操作;或者,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好友控件8101以及确认操作,手机200的用户只需将手机200靠近或碰触手机100即可;这样,有效地减少了界面操作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特别指出以及没有出现矛盾的前提下,实施例三的相关内容均与实施例二的相关内容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是以手机100、手机200举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的是,只要安装有同一社交应用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200均可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是以“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的全部或部分进行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的是,也可将“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的全部或部分分别替换为“第一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第三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第四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上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即为逻辑上的第一天线和逻辑上的第二天线;上述“第三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第四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即为逻辑上的第三天线和逻辑上的第四天线。逻辑上的第一天线和逻辑上的第二天线可通过芯片内部的寄存器来调整发射功率来实现。逻辑上的第三天线和逻辑上的第四天线可通过芯片内部的寄存器来调整发射功率来实现。
场景二
下面通过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来具体阐述场景二下的群组成员添加方法的交互流程。
实施例四涉及图11A至图11D。实施例四中,手机1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手机200可以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图11A示出了场景二下添加群组成员的方法流程。如图11A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0,手机100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该操作用于添加群组成员。
该操作可以是触控操作,也可以是语音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该操作作用于社交应用的群组中的控件(即进入某个群组后,才有的控件),而非群组之外的控件。
示例性地,当用户Alisa打开手机100上的社交应用,在诸如家人群组界面的界面上选择添加群组成员时,手机100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参见图11B中的(a),该用户界面11500为社交应用的显示界面,用户界面11500显示已有的联系人的信息。示例性地,该社交应用的用户界面11500包括家人群组控件11501。当手机100检测到针对家人群组控件11501的操作后,手机100显示如图11B的(b)所示界面11510。界面11510包括扩展控件11511。当手机100检测到针对扩展控件11511的操作后,手机100显示如界面11510所示的弹出框,弹出框包括添加群组成员控件11512。当手机100检测到针对添加群组成员控件11512的操作后,手机100就会通过第一天线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
进一步地,当手机检测到针对添加群组成员控件11512的操作后,手机100还可以通过其界面(比如,手机100显示界面11520),提示用户Alisa碰一碰用户Lucas的手机200。界面11520包括提示用户与好友设备碰一碰的提示框;提示框显示提示消息。用户Alisa在看到提示消息后,可以将手机100靠近或碰触用户Lucas的手机200。
S1101,手机100通过第一天线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
示例性地,当用户Alisa打开手机100的社交应用中的“添加群组成员”控件11512,手机100就会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用于发现周围订阅了添加群组成员服务的电子设备。
示例性地,S1101中的“发布”是以广播的形式。该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包括手机100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唯一标识地址。可选地,该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还包括社交应用的标识。通过该标识可唯一识别社交应用。可选地,该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还包括用户Alisa在该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S1102,手机200在接收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后,手机200向手机100发送响应消息(例如确认(acknowledge,ACK)信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手机100已经接收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Lucas的手机200预先已订阅添加群组成员服务。示例性地,手机200在下载安装社交应用时就自动订阅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或者是社交应用作为常驻后台的服务均被***设置为自动订阅添加群组成员服务。
S1103至S1114:分别与S8703至S8714相同,请参见S8703至S871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S1110后,在用户Lucas同意用户Alisa将其添加至群组成员的情况下,手机100与手机200之间的距离才会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比如,30cm等),所以手机200才能接收到来自手机100的密钥。也就是说,用户Lucas已经主动授权用户Alisa可以添加其为群组成员,所以无需用户Lucas的手动确认操作。
S1115,手机100向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群组成员。
示例性地,该请求消息包括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以及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该请求消息请求将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加入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的群组中。以该群组为“家人群组”为例,手机100在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后,就可以请求将其添加至“家人群组”中。
S1116,应用服务器向手机2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在该步骤中,用户Lucas不需要手动确认,即可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响应消息。
示例性地,手机200还可以显示接收到添加群组成员的提示消息。如图11C所示,用户界面1130显示来自社交应用的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Lucas已经添加入了一个新的群组。
示例性地,在该步骤中,手机200接收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之后,手机200还可以显示接收到添加群组成员成功的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群组成员添加成功。
S1117,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对于S1116与S1117的先后顺序,本申请不作限定。
S1118,手机100接收到响应消息后,手机100显示群组成员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
示例性地,当手机100接收到群组成员添加成功的响应消息后,用户Alisa的手机100可以显示如图11D所示的用户界面1140。界面1140显示有通知。通知的内容可以包括:你邀请Lucas加入了群聊。
需要说明的是,S1115、S1116和S1117等涉及到手机100、手机200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交互,这种通信交互是通过社交应用自身的加密机制和解密机制,来保证通信安全的。
需要说明的是,S1101和S1102是在手机100和手机200采用Wi-Fi信号(Wi-Fi感知)进行交互的前提下才需要的。若手机100和手机200采用蓝牙信号、ZigBee信号进行交互,则可以不设置S1101和S1102。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11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不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则该响应消息可以是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成功添加,或添加失败。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11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则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响应消息用于提示用户重复添加,或者提示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不用重复添加。
需要指出的是,该实施例中,手机100通过第一天线,直至手机100切换至第二天线,手机100切换至第二天线之后,手机100通过第二天线发送消息,直至手机100切换至第一天线。同样地,手机200默认通过第三天线,直至手机200切换至第四天线。手机200切换至第四天线后,手机200通过第四天线发送消息,直至手机200切换至第三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和手机200之间可以通过Wi-Fi感知技术建立了Wi-Fi感知通道,那么手机100和手机200无需接入同一路由器。手机100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手机200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即手机100和手机200均支持超短距帧的收发。因此,处于预设的安全距离之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该超短距帧,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将手机100靠近或碰触好友的手机200即可获取好友帐号,并自动实现群组成员的添加,有效地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特别指出以及没有出现矛盾的前提下,实施例四的相关内容均与实施例一的相关内容相同。
场景二还可通过实施例五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五中手机200并不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而是通过第三天线发送第二消息;因此在实施例五所示的群组成员添加过程中,为了提高群组成员添加结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手机200的使用用户参与确认。实施例五中,手机1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手机200可以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此处的第一天线相当于强天线或真天线。
实施例五涉及图12A和图12B。图12A示出了场景二下添加群组成员的方法的交互流程。如图12A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200至S1208:分别与S1100至S1108相同,请参见S1100至S1108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1209,手机200通过第三天线向手机100发送第二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S1209与上述S1110的区别在于,手机200是通过第三天线发送的第二消息。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并不要求手机200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只需要手机100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即可。
S1210至S1212:分别与S1111至S1113相同,请参见S1111至S111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1213,应用服务器向手机200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群组成员。
S1214,在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后,手机200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该操作用于确认同意或拒绝被添加为群组成员。
之所以需要应用服务器执行S1213和手机200执行S1214以及S1215,是因为在该实施例中需要考虑到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虽然不在手机200的附近,但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以通过外接放大器等方式来模拟手机100,即S1200至S1201、S1203、S1205中的“发送第一消息”、S1211至S1212、S1217等的全部或部分,均可能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来模拟。这样,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在S1209可以接收到第二消息,从而利用自身生成的密钥解密,进而获取到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这样,就使得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获取,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形,应用服务器需要执行S1213,手机200需要执行S1214以及S1215,这样S1214就提供给了手机200的用户Lucas进一步确认的步骤。若手机200接收到的操作用于确认同意,则表明用户Lucas确认请求添加的是用户Lucas确认的群组(比如,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家人群组);若手机200接收到的操作用于拒绝被添加为群组成员,则表明用户Lucas获悉请求添加的不是用户Lucas确认的群组(比如,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家人群组以外的群组)。即通过手机200的用户Lucas进一步确认,来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S1215,手机200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的回复消息,该回复消息用于通知群组成员添加结果。
S1216,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响应消息。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12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不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则该响应消息可以是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成功添加,或添加失败。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12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则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响应消息用于提示用户重复添加,或者提示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不用重复添加。
S1217,手机100接收到响应消息,若响应消息指示群组成员添加成功,则手机100显示群组成员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若响应消息指示群组成员添加失败,则手机100显示群组成员添加失败的提示消息。
示例性地,当手机100接收群组成员添加成功的响应消息后,用户Alisa的手机100可以显示如图11D所示的用户界面1140。界面1140显示有通知。该通知的内容可以包括:你邀请Lucas加入了群聊。
需要说明的是,S1212、S1213、S1215和S1216等涉及到手机100、手机200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交互,这种通信交互是通过社交应用自身的加密机制和解密机制,来保证通信安全的。
需要说明的是,S1201和S1202是在手机100和手机200采用Wi-Fi信号(Wi-Fi感知)进行交互的前提下才需要的。若手机100和手机200采用蓝牙信号、ZigBee信号进行交互,则可以不设置S1201和S1202。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12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不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则该响应消息可以是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成功添加,或添加失败。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12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则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响应消息用于提示用户重复添加,或者提示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不用重复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0默认通过第一天线,直至该实施例中手机100切换至第二天线,手机100切换至第二天线之后,手机100通过第二天线发送消息,直至手机100切换至第一天线。手机200一直通过第三天线发送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和手机200之间可以通过Wi-Fi感知技术建立了Wi-Fi感知通道,那么手机100和手机200无需接入同一路由器。手机100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即支持超短距帧的收发。手机200包括第三天线,即支持长距通信,不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或者,即使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但不使用。因此,处于预设的安全距离之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手机100所发送的超短距帧,并且还有手机200的确认操作,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与儿童手表的碰一碰加好友的方式相比,儿童手表采用长距通信,很容易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所以相比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基于超短距帧的收发,安全性更高。
与图1A至图1D所示的好友添加过程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将手机100靠近或碰触手机200即可获取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手机200的用户只需确认操作;或者,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群组成员控件,手机200的用户只需将手机200靠近或碰触手机100,以及确认操作即可;这样,有效地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特别指出以及没有出现矛盾的前提下,实施例五的相关内容均与实施例四的相关内容相同。
场景二还可通过实施例六进一步阐述。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及实施例四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实施例六中手机100并不随机生成及发送密钥,手机200向手机100直接发送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因此在该实施例所示的群组成员添加过程中,为提高群组成员添加结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手机100的使用用户参与确认。实施例六中,手机1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手机200可以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此处的第一天线相当于强天线或真天线。
实施例六涉及图13。图13示出了场景二下另一种添加群组成员的方法的交互流程。如图13所示,该方法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300至S1301:分别与S1200至S1201相同,请参见S1200至S120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1302,手机200获取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生成第一消息30,该第一消息30包括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Lucas的手机200预先已订阅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所以可以接收到手机100所发布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示例性地,手机200在运行社交应用时就自动订阅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者是社交应用作为常驻后台的服务启动时订阅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
示例性地,手机200的使用用户Lucas打开社交应用,手机200可以从运行的社交应用获取使用用户Lucas的用户帐号。手机200的社交应用与手机100的社交应用相同。
示例性地,S1302中的“社交应用的用户帐号”包括上一次登录该社交应用的用户帐号。
S1303,手机200从第三天线切换至第四天线。
S1304,手机200通过第四天线向手机100发送第一消息30。
示例性地,用户Lucas的手机200收到手机发布的群组成员添加服务消息之后,手机2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三天线切换至第四天线,然后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一消息30,这时第一消息30属于超短距帧,使得手机200发送的第一消息30不会被安全距离之外的手机接收到。
S1305,手机100接收到第一消息30,通过第一天线发送确认消息。
S1306,手机100从第一消息30中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并显示。
示例性地,在手机200与手机100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后,手机100可以接收到第一消息30,然后从第一消息30中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也就是说,若用户Lucas同意用户Alisa添加用户Lucas为一个群组的群组成员,则用户Lucas会将手机200靠近用户Alisa的手机100,或者说,用户Lucas同意用户Alisa的手机100靠近自己的手机200,这样,手机100与手机200之间的距离就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如30cm),手机100就可以接收到第一消息。
在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后,手机100显示该用户帐号。
S1307,手机200接收到确认消息后,切换至第三天线。
也就是说,在手机200收到确认消息后,手机2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四天线切换至第三天线。
S1308,手机100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该操作用于确认同意或拒绝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账号为群组成员。
具体地,当接收到用户的操作用于确认同意添加该用户帐号为群组成员,则执行后续步骤;否则,流程结束,不再执行后续步骤。
示例性地,在点击手机100上的同意控件后,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在点击手机100上的拒绝控件后,则结束流程。
如果不设置S1308,则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虽然不在手机100的附近,但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以通过外接放大器等方式来模拟手机200,即S1302、S1304中的“发送第一消息”等的全部或部分,均可能均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执行。这样,就会出现,虽然用户Alisa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想添加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一个群组的群组成员,但实际上用户Alisa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了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上述群组的群组成员。这显然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导致用户不便。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形,手机100需要执行S1308。这样,S1308就提供给了手机100的用户Alisa进一步确认的步骤。若手机100接收到的操作用于确认同意,则表明用户Alisa确认是在添加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比如,用户Lucas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群组成员;若手机100接收到的操作用于拒绝,则表明用户Alisa确认不是在添加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群组成员,而是在添加一个陌生人的用户帐号(比如,用户Lucas以外的陌生人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群组成员。这样,通过手机100的用户Alisa进一步确认,来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示例性地,手机100接收到来自手机200的第一消息后,手机100显示的界面显示新的朋友的用户帐号,甚至还显示对应的用户图像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此时用户Alisa可以辨析确认是否是希望添加的用户帐号(比如,Lucas);若是,用户Alisa可以触摸同意控件1021;否则,用户Alisa可以触摸拒绝控件1022。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此时用户Alisa可以向用户Lucas展示手机100上所显示的用户头像或用户帐号等信息;若用户Lucas确认是自己的帐号和头像,则会向用户Alisa作出肯定的回应(比如,在二人对话中回答用户Alisa“是我的帐号,没错”)。当用户Lucas向用户Alisa确认界面上显示的头像或用户帐号无误后,用户Alisa才点击操作手机100上的同意控件1021。假设,当用户Lucas确认界面上显示的头像并非用户Alisa的头像时,用户Lucas会告知用户Alisa,这样用户Alisa就会点击操作手机100上的拒绝控件1022,就可以避免被非法用户添加为群组成员。
进一步地,当用户Alisa点击同意控件1021后,手机200还可以显示一个界面,提醒用户Lucas已经添加为一个群组的群组成员。手机100也可以显示类似的界面。
S1309,当手机100接收到用于确认同意添加该用户帐号为群组成员的操作后,手机100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为群组成员。
示例性地,该请求消息包括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以及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该请求消息请求将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加入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的群组中。以该群组为“家人群组”为例,手机100在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后,就可以请求将其添加至“家人群组”中。
S1310,在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应用服务器向手机2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示例性地,手机200还可以显示接收到添加群组成员的提示消息。如图11C所示,用户界面1130显示来自社交应用的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Lucas已经添加入了一个新的群组。
示例性地,在该步骤中,手机200接收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之后,手机200还可以显示接收到添加群组成员成功的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群组成员添加成功。
可替换地,还可以通过诸如语音的音频等进行提示。
可替换地,还可以通过诸如语音的音频等和显示的提示消息,共同提示。
S1311,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对于S1310与S1311的先后顺序,本申请不作限定。
S1312,手机100接收到响应消息后,手机100显示群组成员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
示例性地,当手机100接收到群组成员添加成功的响应消息后,用户Alisa的手机100可以显示如图11D所示的用户界面1140。界面1140显示有通知。通知的内容可以包括:你邀请Lucas加入了群聊。
需要说明的是,S1309、S1310和S1311等涉及到手机100、手机200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交互,这种通信交互是通过社交应用自身的加密机制和解密机制,来保证通信安全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13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不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则该响应消息可以是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成功添加,或添加失败。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200在执行S1300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则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响应消息用于提示用户重复添加,或者提示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不用重复添加。
需要指出的是,该实施例中,手机100默认通过第一天线;手机200默认通过第三天线,直至手机200切换至第四天线,手机200切换至第四天线之后,手机200均通过第四天线发送消息,直至手机200切换至第三天线。
本实施例中,手机200是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的第一消息。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并不要求手机100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只需要手机200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即可。手机100和手机200之间可以通过Wi-Fi感知技术建立了Wi-Fi感知通道,那么手机100和手机200无需接入同一路由器。手机200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即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因此,处于预设的安全距离之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手机200发送的第一消息,并且还有手机100上的确认操作,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将手机100靠近或碰触好友的手机200以及确认操作,即可完成群组成员添加,手机200的用户无需任何操作;或者,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群组成员控件以及确认操作,手机200的用户只需将手机200靠近或碰触手机100即可;这样,有效地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特别指出以及没有出现矛盾的前提下,实施例六的相关内容均与实施例五的相关内容相同。
场景二还可通过实施例七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七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七中手机200随机生成密钥,通过第四天线向手机100发送密钥,手机100通过第二天线向手机200发送加密后的群组帐号,手机200获取到加密后的群组帐号后,请求添加至群组。实施例七中,手机1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手机200可以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实施例七涉及图14A和图14B。
图14A示出了场景二下另一种添加群组成员方法的交互流程。如图14A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400a至S1401a:分别与S1300至S1301相同,请参见S1300至S130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1402a,手机200在接收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后,随机生成密钥,获取到包括密钥的第一消息。
S1403a,手机200从第三天线切换至第四天线。
S1404a,手机200通过第四天线向手机100发送第一消息。
示例性地,手机2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三天线切换至第四天线,然后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一消息;此时第一消息属于超短距帧;这样,手机200发送的第一消息不会被距手机200预设安全距离之外的电子设备接收到。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是Wi-Fi感知帧或信标帧。Wi-Fi感知帧为发布(Publish)帧、跟踪(Follow-up)帧或者订阅(Subscribe)帧。若第一消息为Follow-up帧,那么用户Alisa的手机200的密钥可以携带在Follow-up帧的payload(负载)字段中。Wi-Fi感知帧基于Wi-Fi感知技术。Wi-Fi感知技术既可以支持手机100和手机200在未接入同一个路由器场景下的点到点通信,也可以支持手机100和手机200接入同一个路由器场景下的点到点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机200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其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成功率有可能会降低,那么手机200可以重复多次发送密钥。
S1405a,手机100接收到第一消息,从第一消息中获取密钥。
在手机200与手机10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天线的发射距离后,手机100接收到该第一消息,然后从第一消息中获取手机200的密钥。
S1406a,手机100使用密钥加密手机100中该操作在社交应用上对应群组的群组标识,获取到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上述群组标识。
示例性地,S1400a中的操作对应于一个群组,将该群组的群组标识(比如,群组名、群组帐号等)使用密钥加密,获取到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上述群组标识。
可选地,群组标识为唯一标识群组的标识。该群组在手机100上的目录也可为群组标识。
S1407a,手机100从第一天线切换至第二天线。
S1408a,手机100通过第二天线向手机200发送第二消息。
示例性的,手机100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手机1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一天线切换至第二天线,然后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二消息。此时的第二消息属于超短距帧,与手机100相距距离在预设的安全距离之外的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第二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可以是Wi-Fi感知帧或信标帧。Wi-Fi感知帧为发布(Publish)帧、Follow-up帧或者订阅(Subscribe)帧,若第二消息为Follow-up帧,那么加密后的S1400a中操作在社交应用上对应群组的群组标识可以携带在Follow-up帧的payload(负载)字段中。
S1409a,接收到第二消息后,手机200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确认消息。
S1410a,接收到确认消息后,手机100从第二天线切换至第一天线。
S1411a,手机200使用密钥解密,获取到上述群组标识;手机200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S1412a,手机200从第四天线切换至第三天线。
示例性的,手机200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手机2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四天线切换至第三天线。
S1413a,手机200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包括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至上述群组标识对应的群组中。
示例性,该请求消息包括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和上述群组标识。
可选地,该请求消息还包括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这样,就要求S1408a中的第二消息包括使用密钥加密后的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S1411a中使用密钥解密,获取到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S1414a,应用服务器向手机2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S1415a,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对于S1414a与S1415a的先后顺序,本申请不作限定。
S1416a,手机100显示群组成员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
在图14A示出的流程中,S1408a之所以采用弱天线来发送,是为了提高安全性。因为在该实施例中,需要考虑到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虽然不在手机100的附近,但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以通过外接放大器等方式来模拟手机200,即S1404a的“发送第一消息”,可能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来模拟。即使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模拟了手机200,执行了S1404a的“发送第一消息”,但由于S1408a中手机100通过弱天线发送第二消息,所以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就无法接收到第二消息,从而无法利用自身生成的密钥解密,也就无法获取到S1400a中操作在社交应用上对应群组的群组标识。这样,就避免了用于添加群组成员的群组标识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获取,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体验。
而在S1408a中,若手机100通过第一天线(即强天线)发送第二消息,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能接收到第二消息;而之前的S1404a中的“发送第一消息”也是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执行的,故在S1411a中,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以用自身先前生成的密钥来解密,获取到S1400a中操作在社交应用上对应群组的群组标识。进而,可以执行后续的S1413a,应用服务器会执行后续的S1414a和S1415a;手机100就会收到陌生人添加至群组的消息,进而影响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使用,给用户带来不便。
示例性地,当手机100接收到群组成员添加成功的响应消息后,手机100可以显示如图11D所示的用户界面1140。界面1140显示有通知。通知的内容可以包括:你邀请Lucas加入了群聊。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100在执行S1400a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不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则该响应消息可以是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成功添加,或添加失败。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手机100在执行S1400a之前,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则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响应消息用于提示用户重复添加,或者提示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已经属于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对应的群组标识所在群组的成员,不用重复添加。
需要指出的是,该实施例中,手机100默认通过第一天线,直至手机100切换至第二天线,手机100切换至第二天线之后,手机100均通过第二天线发送消息,直至手机100切换至第一天线;手机200默认通过第三天线,直至手机200切换至第四天线,手机200切换至第四天线之后,手机200均通过第四天线发送消息,直至手机200切换至第三天线。
本实施例中,手机100和手机200之间可以通过Wi-Fi感知技术建立了Wi-Fi感知通道,那么手机100和手机200无需接入同一路由器。手机200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即支持超短距帧的发送。因此,处于预设的安全距离之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手机200发送的第一消息,并且还有手机100上的确认操作,所以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群组成员控件,将手机100靠近或碰触手机200,即可完成群组成员添加,手机200的用户无需任何操作;或者,手机100的用户并不需要主动搜索,手机100的用户只需要触控添加群组成员控件,手机200的用户只需将手机200靠近或碰触手机100即可;这样,有效地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次数,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14B示出了场景一下另一种添加好友方法的交互流程。如图14B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400b至S1401b:分别与S8700至S8701相同,请参见S8700至S870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1402b,手机200在接收到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后,随机生成密钥,获取到包括密钥的第一消息。
S1403b,手机200从第三天线切换至第四天线。
S1404b,手机200通过第四天线向手机100发送第一消息。
示例性地,手机2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三天线切换至第四天线,然后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一消息;此时第一消息属于超短距帧;这样,手机200发送的第一消息不会被距手机200预设安全距离之外的电子设备接收到。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是Wi-Fi感知帧或信标帧。Wi-Fi感知帧为发布(Publish)帧、跟踪(Follow-up)帧或者订阅(Subscribe)帧。若第一消息为Follow-up帧,那么用户Alisa的手机200的密钥可以携带在Follow-up帧的payload(负载)字段中。Wi-Fi感知帧基于Wi-Fi感知技术。Wi-Fi感知技术既可以支持手机100和手机200在未接入同一个路由器场景下的点到点通信,也可以支持手机100和手机200接入同一个路由器场景下的点到点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机200通过第四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其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成功率有可能会降低,那么手机200可以重复多次发送密钥。
S1405b,手机100接收到第一消息,从第一消息中获取密钥。
在手机200与手机10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天线的发射距离后,手机100接收到该第一消息,然后从第一消息中获取手机200的密钥。
S1406b,手机100使用密钥加密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获取到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上述用户帐号。
S1407b,手机100从第一天线切换至第二天线。
S1408b,手机100通过第二天线向手机200发送第二消息。
示例性的,手机100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手机1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一天线切换至第二天线,然后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二消息。此时的第二消息属于超短距帧,与手机100相距距离在预设的安全距离之外的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第二消息。
S1409b,接收到第二消息后,手机200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第二消息。
S1410b,接收到确认消息后,手机100切换至第一天线。
S1411b,手机200接收到第二消息,使用密钥解密,获取到上述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手机200获取到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S1412b,手机200从第四天线切换至第三天线。
示例性的,手机200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手机200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从第四天线切换至第三天线。
S1413b,手机200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为好友。
可选地,该请求消息还包括手机2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S1414b,应用服务器向手机2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S1415b,应用服务器向手机100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对于S1414b和S1415b的先后顺序,本申请不作限定。
S1416b,手机100显示好友添加成功的提示消息。
在图14B示出的流程中,S1408b之所以采用弱天线来发送,是为了提高安全性。因为在该实施例中,需要考虑到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虽然不在手机100的附近,但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以通过外接放大器等方式来模拟手机200,即S1404b的“发送第一消息”,可能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来模拟。即使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模拟了手机200,执行了S1404b的“发送第一消息”,但由于S1408b中手机100通过弱天线发送第二消息,所以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就无法在S1409b接收到第二消息,从而无法利用自身生成的密钥解密,也就无法获取到S1400b中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这样,就避免了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被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获取,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体验。
而在S1408b中,若手机100通过第一天线(即强天线)发送第二消息,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能接收到第二消息;而之前的S1404b中的“发送第一消息”也是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执行的,故在S1409b中,非法的电子设备(攻击设备)可以用自身先前生成的密钥来解密,获取到S1400b中手机100在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特别指出以及没有出现矛盾的前提下,实施例七的相关内容均与实施例六的相关内容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实施例四至实施例七中,是以手机100、手机200举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的是,只要安装有同一社交应用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200均可适用于上述实施例四至实施例七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实施例四至实施例七中,是以“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的全部或部分进行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的是,也可将“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的全部或部分分别替换为“第一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第三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第四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上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一天线”即为逻辑上的第一天线和逻辑上的第二天线;上述“第三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第四发射功率下的第三天线”即为逻辑上的第三天线和逻辑上的第四天线。逻辑上的第一天线和逻辑上的第二天线可通过芯片内部的寄存器来调整发射功率来实现。逻辑上的第三天线和逻辑上的第四天线可通过芯片内部的寄存器来调整发射功率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涉及到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200之间虽然是以Wi-Fi信号(Wi-Fi感知)进行交互的,但诸如蓝牙、ZigBee等短距无线通信方式也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即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之间,也可以蓝牙、ZigBee等短距无线通信方式,结合天线进行通信交互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均可以自由地、任意地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适用于以下的电子设备和***。
图15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500。电子设备15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00(第二电子设备)。示例性地,电子设备1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510、存储器1520和显示屏1530。其中,处理器1510与存储器1520和显示屏153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可以是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具体的,存储器152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显示屏1530用于显示用户界面。处理器1510用于调用存储器15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电子设备150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中由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应理解,该电子设备1500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相关特征可以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屏具有触摸功能时,显示屏又称为触摸显示屏。在触摸显示屏上的操作可以通过虚拟按键实现。在显示屏不具有触摸功能时,显示屏又称为非触摸显示屏。在非触摸显示屏上的操作可以通过物理按键实现。
可选地,电子设备1500可以包含比图15所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此外,图15中的部件之间的组合/连接关系也是可以调整修改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中由第一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中由第一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中由第二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中由第二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硬件实现,或硬件与软件的方式实现。当使用硬件与软件实现,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可以包括服务器1601和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图16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电子设备1602和第二电子设备1603。其中,服务器1601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应用服务器。第一电子设备1602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第二电子设备1603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00。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随机密钥;
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用所述随机密钥解密所述第二消息,获取到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用户帐号;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社交应用和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用户帐号;所述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或者,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
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同一个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芯片、蓝牙芯片和ZigBee芯片中的一种;所述Wi-Fi芯片、所述蓝牙芯片或所述ZigBee芯片,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中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连接所述Wi-Fi芯片、所述蓝牙芯片或所述ZigBee芯片。
8.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天线,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获取到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用户帐号,并提示对所述用户帐号进行确认;
接收到用于确认添加的第二用户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一社交应用,向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用户帐号;所述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以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包括:以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11.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安全距离;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获取到一个随机密钥,使用所述随机密钥加密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所述群组标识或所述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12.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一天线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随机密钥;
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用所述随机密钥解密所述第二消息,获取到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用户帐号;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用户帐号;所述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13.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一天线,发布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获取到一个随机密钥,使用所述随机密钥加密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标识,或者加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账号;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一天线,发布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所述群组标识,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加密后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一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的群组添加群组成员成功,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14.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第四天线,所述第四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其中,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为不同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获取到随机密钥,并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使用所述随机密钥加密所述用户帐号;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所述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确认消息;
响应于所述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三天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响应于所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所述添加好友服务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三天线,以Wi-Fi感知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响应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包括: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发送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以蓝牙或者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第二消息。
18.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获取到随机密钥,并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使用所述随机密钥加密所述用户帐号;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三天线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所述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请求消息;
接收到用于确认添加的第一用户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操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回复消息;所述回复消息用于指示确认添加;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19.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第四天线,所述第四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其中,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为不同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响应于所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确认消息;
响应于所述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三天线。
21.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第四天线,所述第四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其中,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为不同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响应于所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随机密钥;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使用所述随机密钥解密所述第二消息,获取到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群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并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一社交应用,向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群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天线发送确认消息。
23.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在第三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天线在第四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所述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获取到随机密钥,并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使用所述随机密钥加密所述用户帐号;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三天线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加密后的所述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24.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在第三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天线在第四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所述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响应于所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三天线,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25.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运行有第一社交应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在第三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天线在第四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所述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第二安全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
响应于所述添加群组成员服务消息或添加好友服务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生成随机密钥;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四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三天线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随机密钥;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消息,使用所述随机密钥解密所述第二消息,获取到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一个群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并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三发射功率下的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一社交应用,向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群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社交应用上的用户帐号;
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示,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群组成功,或者,所述用户帐号被添加好友成功;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安全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明文交换秘密信息的一个安全距离。
26.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
27.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4-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
CN202110129143.2A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 Active CN114827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9143.2A CN114827059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
PCT/CN2021/141790 WO2022161071A1 (zh) 2021-01-29 2021-12-27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9143.2A CN114827059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7059A CN114827059A (zh) 2022-07-29
CN114827059B true CN114827059B (zh) 2023-06-27

Family

ID=82525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9143.2A Active CN114827059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27059B (zh)
WO (1) WO20221610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5031B (zh) * 2023-04-10 2023-06-20 科讯嘉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Rpa自动加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7801A1 (zh) * 2013-08-29 2015-03-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近场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近场通信设备
WO2017128870A1 (zh) * 2016-01-26 2017-08-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服务器及***
CN108900969A (zh) * 2018-06-07 2018-11-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好友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49269A (zh) * 2019-05-30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服务器和通信***
CN111835530A (zh) * 2020-07-10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群组加入方法及装置
CN112153721A (zh) * 2020-08-05 202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WO2021000696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好友的方法与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17963B1 (en) * 2005-04-25 2010-04-1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Electronic equipmen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onic equipmen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087044A (ja) * 2007-09-28 2009-04-23 Ntt Docomo Inc 通信端末装置、コミュニティ管理装置
CN102521743B (zh) * 2011-11-16 2014-07-09 赵启程 基于无线通道的手机安全支付方法及***
KR101388251B1 (ko) * 2012-11-30 2014-04-24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에서의 미인증 사용자의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US9525753B2 (en) * 2012-12-12 2016-12-20 Netspective Communications Llc Integration of devices through a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US9633496B2 (en) * 2014-01-09 2017-04-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contents inventory system
CN104125485B (zh) * 2014-07-02 2018-03-16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共享的方法、设备及***
CN105681161B (zh) * 2015-08-20 2017-10-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好友账户的方法、装置和***
CN105137750A (zh) * 2015-09-24 2015-12-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手表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智能手表
CN105610949B (zh) * 2015-12-30 2020-04-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数据使用权限的共享方法、装置及***
CN106209604A (zh) * 2016-08-26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添加好友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11716A (zh) * 2016-10-28 2017-02-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好友添加方法和装置
EP3949332A1 (en) * 2019-05-06 2022-02-09 Apple Inc. Standalone wearable device configuration and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7801A1 (zh) * 2013-08-29 2015-03-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近场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近场通信设备
WO2017128870A1 (zh) * 2016-01-26 2017-08-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服务器及***
CN108900969A (zh) * 2018-06-07 2018-11-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好友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49269A (zh) * 2019-05-30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服务器和通信***
WO2021000696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好友的方法与设备
CN111835530A (zh) * 2020-07-10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群组加入方法及装置
CN112153721A (zh) * 2020-08-05 202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1071A1 (zh) 2022-08-04
CN114827059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9332B (zh) 一种蓝牙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360108B (zh) 一种投屏连接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042119A1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0216160A1 (zh) 一种se的自动路由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697058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283931A1 (en) Nfc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697879A (zh) 蓝牙配对方法、电子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14679708A (zh)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38627B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移动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827059B (zh)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
US20230283994A1 (en) Automatic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1037208A1 (zh) 一种蓝牙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844974B (zh) 一种共享通信录的方法、移动设备、电子设备和通信***
EP4336801A1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203409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configuring device
CN114844732B (zh) 一种会议接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51204A1 (zh) 跨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37040A9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051964A1 (zh) 配对方法及设备
WO2023098356A1 (zh) 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
CN116491100A (zh) 数据包传输层安全性协议dtls的预主密钥生成方法、装置
CN117480796A (zh) 为个人物联网设备选择认证机制的方法及装置、ue、网络功能及存储介质
CN117097839A (zh) 通话方法及通信***
CN117349871A (zh) 消息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
CN118283594A (zh) 共享通信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