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6749B - 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6749B
CN114816749B CN202210432629.8A CN202210432629A CN114816749B CN 114816749 B CN114816749 B CN 114816749B CN 202210432629 A CN202210432629 A CN 202210432629A CN 114816749 B CN114816749 B CN 1148167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file
obtaining
information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26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6749A (zh
Inventor
李庭育
陈育鸣
王展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c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c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c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c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26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67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6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6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6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6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G06F9/5016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the resource being the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1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获得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缓存类型信息,根据第一缓存类型信息获得第一存储分配规则;根据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访问粒度信息,根据第一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获得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根据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修正,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根据第一文件获得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根据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方案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通过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存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存储信息进行管理优化,导致存储管理不够智能,不能与存储设备特性准确适应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存智能管理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
背景技术
存储***对于计算机整体性能表现起到了关键作用,常用的存储包括磁盘阵列、磁盘柜、磁带库、闪存等。闪存是一种新型存储介质,具有非易失、低功耗、低成本、优异的读性能的优势,但同样具有写性能差、不可就地更新和寿命问题。现有技术的存储一般为单一模式的存储,导致存储管理不能避免掉常规存储缺陷,存在存储管理不智能的问题。
现有技术在进行存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存储信息进行管理优化,导致存储管理不够智能,不能与存储设备特性准确适应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存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存储信息进行管理优化,导致存储管理不够智能,不能与存储设备特性准确适应的技术问题,通过基于混合存储进行存储信息分析,根据信息分析结果进行智能化存储调整,实现提高存储信息与存储设备的适配性,提高存储效率和存储性能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访问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匹配第一文件;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缓存类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类型信息获得第一存储分配规则;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访问粒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获得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根据所述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所述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所述第二存储分布规则的修正,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根据所述第一文件获得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方案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通过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所述***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访问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匹配第一文件;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缓存类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类型信息获得第一存储分配规则;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访问粒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根据所述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所述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所述第二存储分布规则的修正,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文件获得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方案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第一管理单元,所述第一管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设置混合存储结构,通过解析访问请求信息,根据访问请求信息中的读写类型进行第一存储分配规则,根据访问请求信息中的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基于当前的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第二存储分配规则的优化调整,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并基于访问请求对应的文件进行价值度评价,通过价值度评价结果进行文件存储于混合存储结构的位置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基于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混合存储结构的内存管理。通过基于混合存储进行存储信息分析,根据信息分析结果进行智能化存储调整,实现提高存储信息与存储设备的适配性,提高存储效率和存储性能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的文件大小分析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的文件分割存储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的价值度评价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四获得单元14,第五获得单元15,第一管理单元16,电子设备50,处理器51,存储器52,输入装置53,输出装置54。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存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存储信息进行管理优化,导致存储管理不够智能,不能与存储设备特性准确适应的技术问题,通过基于混合存储进行存储信息分析,根据信息分析结果进行智能化存储调整,实现提高存储信息与存储设备的适配性,提高存储效率和存储性能的技术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申请概述
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NAND闪速存储器,具有包括低功耗、访问速度快、价格偏低以及抗震等特性。相变存储器有着极好的小粒度操作能力,主要用于处理小粒度操作和大部分的读写操作。现有技术的存储一般为单一模式的存储,导致存储管理不能避免掉常规存储缺陷,存在存储管理不智能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设置混合存储结构,通过解析访问请求信息,根据访问请求信息中的读写类型进行第一存储分配规则,根据访问请求信息中的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基于当前的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第二存储分配规则的优化调整,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并基于访问请求对应的文件进行价值度评价,通过价值度评价结果进行文件存储于混合存储结构的位置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基于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混合存储结构的内存管理。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得第一访问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匹配第一文件;
步骤S200: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缓存类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类型信息获得第一存储分配规则;
具体而言,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应用于至少包括两个存储空间的混合缓存存储***,举例而言,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可以为相变存储器,且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单元,第二存储空间可以为闪存存储空间,且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二存储空间可以进行组合调用。
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可以为进行缓存访问的读请求信息、写请求信息等。当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为第一次进行访问存储信息时,即需要进行文件写入,所述第一文件即为对应的要进行写入操作的文件;当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为对已有文件进行访问时,则所述第一文件为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空间或所述第二存储空间内的与访问信息匹配的文件。根据所述湖第一访问请求信息,判断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的类型,即写入型或读取型。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的类型进行存储分配的初步约束,当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为写入型数据时,则优先进行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写入选定。通过进行访问请求的解析,为后续进行准确的缓存管理和存储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步骤S300: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访问粒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
步骤S400:获得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根据所述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所述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所述第二存储分布规则的修正,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
具体而言,当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为写入类型请求时,则继续进行后续分析,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的解析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的访问粒度信息。所述访问粒度为同一维度下,数据统计的粗细程度,计算机领域中粒度指***内存扩展增量的最小值。闪存的操作粒度是以页为单位,因此较为擅长处理大粒度的请求,当处理小粒度操作时,由于请求的操作粒度低于闪存的操作粒度,因此大量的小粒度请求会造成闪存的写性能的严重下降,影响整体存储性能和功耗。而相变存储则比较适宜进行小粒度的数据处理。因此,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中的访问粒度解析结果,可以进行存储分配的优化,根据访问粒度信息获得所述第二存储分配规则。
进一步来说,第二存储分配规则的优先级高于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当第二存储分配规则识别为大粒度请求时(一般为48个磁盘块大小的请求),则首次大粒度请求通过闪存处理,后续操作根据第一存储分配规则确定;当所述第二存储分配规则为小粒度请求时(一般为3个磁盘块大小的请求),则首次小粒度请求通过相变存储器处理,后续处理操作通过第一存储分配规则确定。当请求的粒度信息为中等粒度时,则主要依据第一存储分配规则确定存储方式。
更进一步来说,在进行存储优先级考量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当前缓存压力分布的实际信息进行确定,即根据当前的实际闪存和相变存储器的实际缓存压力,进行适应性的优先级选择调整,以平衡当前缓存中的闪存和相变存储的压力。根据优先级调整结果获得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通过进行缓存压力对于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第二存储分配规则的调整,进而使得获得的缓存管理方案与当前的存储实际情况更加适配,进而达到缓存的智能化管理的技术效果。
步骤S500:根据所述第一文件获得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方案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
步骤S600:通过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
具体而言,所述价值度评价的过程为当所述第一文件存储至第一存储空间或第二存储空间后,结合后续的文件调用信息,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相对于第二存储空间,即闪存空间的价值评价结果。一般的,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为依据文件大小、文件读操作数量、写操作数量、后续访问粒度、访问随机性参数等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获得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当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越大,表明此时的第一文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适配性越高,当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满足一定阈值,或在存储中满足一定需求,则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位置迁移,获得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通过基于混合存储进行存储信息分析,根据信息分析结果进行智能化存储调整,实现提高存储信息与存储设备的适配性,提高存储效率和存储性能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本申请步骤S400还包括:
步骤S410: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匹配第一存储空间;
步骤S420:根据所述第一文件获得文件大小信息,获得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
步骤S430:根据所述文件大小信息和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获得第一存储约束指令;
步骤S440: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一存储约束指令进行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的分布式存储。
具体而言,当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为进行数据写入请求时,且写入数据为小粒度数据,且为首次进行写入请求,则此时匹配第一存储空间,即相变存储器。当进行文件写入存储时,为了保证写入速度,根据文件的大小,及当前相变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的数量进行文件的适应性分布存储,以提高写入速度。
根据读取的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第一文件信息,进行文件大小信息获取,所述文件大小信息表征了所述第一文件的占用空间信息。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为预先设定的存储规则,当所述文件的大小信息超过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则认为此时的第一文件占用过大,需要进行分布式存储。此时根据所述第一文件的实际大小和所述相变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的数量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分割约束,根据分割约束结果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分布式存储。通过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占用大小信息的分析确定,基于分析确定结果结合存储单元数量进行分布式存储,达到提高内存高占用文件的存储速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如图3所示,本申请步骤S440还包括:
步骤S441:判断所述文件大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
步骤S442:当所述文件大小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时,获得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存储器数量信息;
步骤S443:根据所述存储器数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存储文件的文件数据分割,获得第一分割结果;
步骤S444:根据所述第一分割结果进行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的分布式存储。
具体而言,当所述文件大小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时,则表明此时的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占用不满足预期阈值,将此时的所述第一文件按照低占用存储空间文件处理,直接进行文件存储。当所述文件大小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时,此时通过所述存储器数量和所述文件大小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分割,根据分割结果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分布式存储。
进一步来说,判断所述第一文件是否有存储速率或者完整性评价需求,当所述第一文件对于存储速率有特定需求时,此时通过所述存储器数量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均分,以满足最快存储速率的分割需求;当所述第一文件对于存储完整性有需求,则此时依据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作为分割标准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分割,基于分割结果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分布式存储。通过进行完整性和效率两个不同维度的需求调整,使得获得的分割文件分布存储与预期需求更加契合,进而实现智能化存储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申请步骤S500还包括:
步骤S510: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第一历史访问记录;
步骤S520: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访问记录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读操作数据量和写操作数据量;
步骤S530:对所述第一历史访问记录进行访问解析,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
步骤S540:根据所述读操作数据量、所述写操作数据量和所述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获得第二存储空间的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具体而言,当文件存储完成后,通过对于文件的访问信息进行监督,获得文件的访问记录信息。以所述第一文件为例,当所述第一文件完成存储后,通过存储完所述第一文件开始,到目标时间节点中的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访问记录进行提取,获得所述第一历史访问记录,所述第一历史访问记录中包括:访问的类型信息(即读操作或写操作)、访问的次数信息、各个访问信息对应的时间节点、访问的随机性信息等。根据所述读操作数据量、所述写操作数据量和所述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获得第二存储空间的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进一步来说,获得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的过程为通过读操作数据量、写操作数据量和随机访问数据量进行第二存储空间的价值评估的过程。当读操作的数据量越大、写数据量越小、随机访问数据量越大时,表明此时的第一文件比较适配于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空间,即闪存中,此时的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越高。将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作为存储于两个存储空间的内部数据的迁移判断标准,以使得存储数据与访问信息更加适配,达到智能化存储管理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540还包括:
步骤S541:根据所述读操作数据量和所述写操作数据量分别构建读操作时间变化曲线和写操作时间变化曲线;
步骤S542:根据所述读操作时间变化曲线和所述写操作时间变化曲线获得读写特征分析结果;
步骤S543:根据所述读写特征分析结果获得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具体而言,通过所述第一历史访问记录获得所述读操作数据量信息,并调用各个读操作数据量的时间参数。根据各个读操作的各个时间节点的调用频次和时间参数构建读操作数据的时间变化曲线。同样,依据所述第一历史访问记录中的写操作访问数据,获得对应的写操作访问时间和访问次数,构建写操作数据的时间变化曲线。根据所述读操作时间变化曲线和写操作时间变化曲线进行读写特征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读写特征分析是指进行所述第一文件随时间变化的读写的频率规律分析。当写特征集中于靠前时间节点分布,靠后时间节点很少出现写特征时,认为当前的第一文件为现阶段的写特征冷数据,当所述第一文件的读特征一直保持高频率访问量,则所述第一文件为持续读特征热数据。则相对于当前的第一文件的读写特征分析结果
Figure BDA0003610795590000111
a为读特征热数据,b为写特征冷数据。
更进一步来说,所述读写特征分析结果为根据历史读写热度,进行后续读写特征的分布预测的结果,这里不再展开进行说明和计算。通过进行读写特征的分析,使得后续所述第一文件的价值度评价结果更加的准确,进而为获得更加准确的存储迁移依据提供了支持,进而实现智能化存储管理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220还包括:
步骤S221: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附加热度值和访问粒度参数;
步骤S222:通过公式计算获得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610795590000121
其中,Kn为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Figure BDA0003610795590000122
为读写特征分析结果,m为访问粒度参数,Wn为写操作数据量,Rn为读操作数据量,Sn为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Pn为所述第一文件的大小,δ为附加热度值;
步骤S223: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排序结果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位置迁移。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文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价值度还与访问粒度参数和用户的附加热度值相关。所述附加热度值为用户对于当前的第一文件进行计划启用或者计划频繁占用的附加定义值,一般而言,所述附加热度值由两部分构成,即附加写热度值和附加读热度值,附加写热度值越高,则附加热度值δ越小,附加读热度值越高,则附加热度值δ越大。所述访问粒度参数同样为与闪存适配的访问粒度评价结果,当历史访问信息中访问粒度大粒度数量多时,则所述访问粒度参数m值越大,当历史访问信息中访问粒度小粒度数量多时,则所述访问粒度参数m值越小。
通过公式进行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610795590000123
其中,Kn为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Figure BDA0003610795590000124
为读写特征分析结果,m为访问粒度参数,Wn为写操作数据量,Rn为读操作数据量,Sn为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Pn为所述第一文件的大小,δ为附加热度值。根据计算获得的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作为文件存储位置迁移的迁移标准。根据价值度评价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进行文件的存储位置迁移,价值度越大,则越向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移动。通过进行价值度评价参数的计算,使得在内部存储信息与调用信息更加的适配,进而实现智能化的文件管理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10:获得第一存储占用分布信息;
步骤S620: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占用分布信息获得第一存储约束参数;
步骤S630: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约束参数进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调整,获得第二存储调整方案,基于所述第二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存储占用分布信息是指当前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总空间占用信息。为了使得存储调用与实际的存储空间的匹配度更高,通过两个空间的实际占用进行空间的迁移过程的迁移标识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存储占用信息为调整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的迁移标准,当所述第一存储占用信息中第二存储空间的存储占用越高,第一存储空间的存储占用越低,则此时的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的迁移值定义越高,当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存储占用越高,第二存储空间的存储占用越低,则此时的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的迁移值越低。
更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存储占用信息的占用分布信息中,两个存储空间的存储占用值不超过预设阈值(一般设定为15%),则不通过所述第一存储约束参数进行存储调整方案调整;当两个存储空间的存储占用值超过预设阈值时,则需要进行存储方案的平衡调整,以实现智能化存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采用了设置混合存储结构,通过解析访问请求信息,根据访问请求信息中的读写类型进行第一存储分配规则,根据访问请求信息中的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基于当前的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第二存储分配规则的优化调整,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并基于访问请求对应的文件进行价值度评价,通过价值度评价结果进行文件存储于混合存储结构的位置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基于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混合存储结构的内存管理。通过基于混合存储进行存储信息分析,根据信息分析结果进行智能化存储调整,实现提高存储信息与存储设备的适配性,提高存储效率和存储性能的技术效果。
2、通过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占用大小信息的分析确定,基于分析确定结果结合存储单元数量进行分布式存储,达到提高内存高占用文件的存储速率的技术效果。
3、通过进行完整性和效率两个不同维度的需求调整,使得获得的分割文件分布存储与预期需求更加契合,进而实现智能化存储的技术效果。
4、将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作为存储于两个存储空间的内部数据的迁移判断标准,以使得存储数据与访问信息更加适配,达到智能化存储管理的技术效果。
5、通过进行读写特征的分析,使得后续所述第一文件的价值度评价结果更加的准确,进而为获得更加准确的存储迁移依据提供了支持,进而实现智能化存储管理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如图5所示,所述***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获得第一访问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匹配第一文件;
第二获得单元12,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缓存类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类型信息获得第一存储分配规则;
第三获得单元13,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访问粒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
第四获得单元14,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4用于获得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根据所述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所述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所述第二存储分布规则的修正,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
第五获得单元15,所述第五获得单元1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文件获得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方案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
第一管理单元16,所述第一管理单元16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
第一匹配单元,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匹配第一存储空间;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文件获得文件大小信息,获得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文件大小信息和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获得第一存储约束指令;
第一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一存储约束指令进行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的分布式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文件大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文件大小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时,获得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存储器数量信息;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数量信息进行所述第一存储文件的文件数据分割,获得第一分割结果;
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割结果进行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的分布式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第一历史访问记录;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访问记录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读操作数据量和写操作数据量;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历史访问记录进行访问解析,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读操作数据量、所述写操作数据量和所述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获得第二存储空间的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读操作数据量和所述写操作数据量分别构建读操作时间变化曲线和写操作时间变化曲线;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读操作时间变化曲线和所述写操作时间变化曲线获得读写特征分析结果;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读写特征分析结果获得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附加热度值和访问粒度参数;
第一计算单元,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公式计算获得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610795590000171
其中,Kn为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Figure BDA0003610795590000172
为读写特征分析结果,m为访问粒度参数,Wn为写操作数据量,Rn为读操作数据量,Sn为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Pn为所述第一文件的大小,δ为附加热度值;
第一迁移单元,所述第一迁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排序结果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位置迁移。
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存储占用分布信息;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占用分布信息获得第一存储约束参数;
第二管理单元,所述第二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约束参数进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调整,获得第二存储调整方案,基于所述第二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
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前述对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本申请的电子设备。
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可移动设备本身,或与其独立的单机设备,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5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
处理器5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5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5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5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的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53和输出装置5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访问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匹配第一文件;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缓存类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类型信息获得第一存储分配规则;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访问粒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获得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根据所述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所述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所述第二存储分布规则的修正,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根据所述第一文件获得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方案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通过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存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存储信息进行管理优化,导致存储管理不够智能,不能与存储设备特性准确适应的技术问题,通过基于混合存储进行存储信息分析,根据信息分析结果进行智能化存储调整,实现提高存储信息与存储设备的适配性,提高存储效率和存储性能的技术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凡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功能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相应的硬件来实现,而且,用来实现同一功能的具体硬件结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专用电路等。但是,对本申请而言更多情况下软件程序实现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访问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匹配第一文件;
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缓存类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类型信息获得第一存储分配规则;
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访问粒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
获得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根据所述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所述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所述第二存储分布规则的修正,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
根据所述第一文件获得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方案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
通过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附加热度值和访问粒度参数,其中,所述附加热度值为用户对于当前的第一文件进行计划启用或者计划频繁占用的附加定义值,所述附加热度值由两部分构成,即附加写热度值和附加读热度值,附加写热度值越高,则附加热度值越小,附加读热度值越高,则附加热度值越大;
通过公式计算获得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为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为读写特征分析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为访问粒度参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为写操作数据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为读操作数据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为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为所述第一文件的大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为附加热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排序结果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位置迁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匹配第一存储空间;
根据所述第一文件获得文件大小信息,获得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
根据所述文件大小信息和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获得第一存储约束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一存储约束指令进行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的分布式存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文件大小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
当所述文件大小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大小约束阈值时,获得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存储器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存储器数量信息进行第一存储文件的文件数据分割,获得第一分割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分割结果进行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的分布式存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第一历史访问记录;
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访问记录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读操作数据量和写操作数据量;
对所述第一历史访问记录进行访问解析,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
根据所述读操作数据量、所述写操作数据量和所述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获得第二存储空间的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读操作数据量和所述写操作数据量分别构建读操作时间变化曲线和写操作时间变化曲线;
根据所述读操作时间变化曲线和所述写操作时间变化曲线获得读写特征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读写特征分析结果获得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存储占用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占用分布信息获得第一存储约束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存储约束参数进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调整,获得第二存储调整方案,基于所述第二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
7.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访问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匹配第一文件;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缓存类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缓存类型信息获得第一存储分配规则;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信息获得第一访问粒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粒度信息获得第二存储分配规则;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根据所述当前缓存压力分布参数进行所述第一存储分配规则和所述第二存储分布规则的修正,获得第一缓存管理方案;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文件获得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方案调整,获得第一存储调整方案;
第一管理单元,所述第一管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缓存管理方案和所述第一存储调整方案进行内存管理;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文件的附加热度值和访问粒度参数,其中,所述附加热度值为用户对于当前的第一文件进行计划启用或者计划频繁占用的附加定义值,所述附加热度值由两部分构成,即附加写热度值和附加读热度值,附加写热度值越高,则附加热度值越小,附加读热度值越高,则附加热度值越大;
第一计算单元,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公式计算获得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892391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403007DEST_PATH_IMAGE002
为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
Figure 917165DEST_PATH_IMAGE003
为读写特征分析结果,
Figure 781216DEST_PATH_IMAGE004
为访问粒度参数,
Figure 205375DEST_PATH_IMAGE005
为写操作数据量,
Figure 496679DEST_PATH_IMAGE006
为读操作数据量,
Figure 498133DEST_PATH_IMAGE007
为历史访问随机性数量,
Figure 556088DEST_PATH_IMAGE008
为所述第一文件的大小,
Figure 959387DEST_PATH_IMAGE009
为附加热度值;
第一迁移单元,所述第一迁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价值度评价参数排序结果进行所述第一文件的存储位置迁移。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432629.8A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 Active CN114816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2629.8A CN114816749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2629.8A CN114816749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6749A CN114816749A (zh) 2022-07-29
CN114816749B true CN114816749B (zh) 2023-02-10

Family

ID=8250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2629.8A Active CN114816749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67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4505B (zh) * 2022-08-01 2023-05-09 江苏华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感知分类的内存访问方法
CN115174270B (zh) * 2022-09-05 2022-11-29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为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495026B (zh) * 2022-11-21 2023-03-10 杭州字节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内存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27920B (zh) * 2023-07-24 2023-11-07 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存储方法
CN117707990B (zh) * 2024-02-05 2024-05-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接地故障信息的处理装置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1281C (zh) * 2007-06-29 2009-12-16 清华大学 海量数据分级存储方法
CN104346284B (zh) * 2013-08-02 201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管理方法及内存管理设备
KR101914260B1 (ko) * 2014-04-22 2019-01-14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파일 관리 방법 및 파일 시스템
CN109977690A (zh) * 2017-12-28 2019-07-05 ***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2148690A (zh) * 2019-06-26 2020-12-29 深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缓存方法、文件访问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37480A (zh) * 2019-11-07 2020-02-25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367469B (zh) * 2020-02-16 2022-07-0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存储数据迁移方法和***
CN111984188B (zh) * 2020-06-30 2021-09-17 重庆大学 混合内存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06406A (zh) * 2020-10-22 2021-02-02 济南华芯算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存储自动分级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05111A (zh) * 2021-02-05 2021-06-04 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 数据缓存的方法和数据缓存的装置
CN113391765A (zh) * 2021-06-22 2021-09-14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6749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16749B (zh) 一种用于内存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
US112813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torage system
CN105653591B (zh) 一种工业实时数据分级存储及迁移方法
EP3588259B1 (en) Garbage collection method for storage media,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CN111324303B (zh) Ssd垃圾回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8645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139872A (zh) 一种缓存管理方法、缓存控制器以及计算机***
US10853250B2 (en) Storage management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1597125B (zh) 一种非易失内存文件***索引节点的磨损均衡方法及***
CN104268099A (zh) 一种管理数据读写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100463A1 (zh) 一种提升闪存性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34027B (zh) 一种顺序流识别的方法以及装置
JP4973095B2 (ja) Cadデータのロード装置
JP622973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1124295B (zh) 一种基于三元影响因子的农业数据存储处理***及方法
CN113031872A (zh) 一种存储***的数据写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897618B (zh) 一种异构内存架构下基于任务感知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10673788A (zh) 固态硬盘的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67724A (zh) 一种crc校验码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2006031383A (ja) リアルタイム性能向上方式を実装したディスク装置
TWI539368B (zh) 資料寫入方法與系統
CN108984117B (zh) 一种数据读写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2379842A (zh) 一种预测数据冷热属性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29647A1 (en) Distribution of quantities of an increased workload portion into buckets representing operations
JP570805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デフラグメンテ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デフラグメンテ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