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5642A -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 Google Patents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5642A
CN114765642A CN202110039421.5A CN202110039421A CN114765642A CN 114765642 A CN114765642 A CN 114765642A CN 202110039421 A CN202110039421 A CN 202110039421A CN 114765642 A CN114765642 A CN 114765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user
state
testing func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94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星
周泰立
徐华苹
王玉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 K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 K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 K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 K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394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56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1158 priority patent/WO202215209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5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5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含使用者状态检测***,使用者状态检测***含信息采集***和分析反馈***;信息采集***能采集手机使用者状态信息并传输给分析反馈***,分析反馈***对信息进行分析后判断使用者使用状态是否科学健康,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手机进行提示或操作干预,以预防使用者长时间采取不正确的手机使用姿势,避免造成视力下降、出现颈椎疾病等不良现象。信息采集***外接在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上、或内置在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上、或共用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摄像***。分析反馈***是内置在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内的功能模块或能下载在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上的软件***。

Description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特别是一种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正常状态下,手机使用时需距离人眼30-40cm,但是,随着人们日常使用手机的时间日益加长,手机距离人眼的距离会不自觉的越来越近,由于姿势不正确、距离太近、使用时间太长等不正确的使用状态,长时间使用手机也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近视、颈椎病、过度疲劳等健康问题。
尤其是随着手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日益普及,上述健康问题的危害也日益凸显。现在的手机虽然通过护眼模式、蓝光过滤、青少年模式等方式以期保护使用者的眼睛健康,但对于距离太近、姿势不正确等带来用眼不健康的因素没有办法进行警示和干预,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手机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设计有使用者状态检测***,当使用者状态检测***检测到使用者有距离太近、用眼疲劳、颈椎姿势不正确等状态时,能通过信息反馈及时通过手机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检测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
A、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
B、所述信息采集***21能采集手机使用者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对信息进行分析后判断使用者使用状态是否科学健康,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提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信息采集***21能对使用者的眼部、颈椎等部位的使用状态进行信息采集,所述分析反馈***22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判断使用者的使用状态是否科学、健康,当出现距离太近、用眼疲劳、颈椎姿势不正确、手机屏幕光强不合适等不正确的手机使用状况时,能及时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的警示和提示,特定情况下还可以采取黑屏、闪屏、自动关机等方式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操作干预,以预防使用者长时间采取不正确的手机使用姿势,避免造成视力下降、出现颈椎疾病等不良现象。
所述信息采集***21能采集的手机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眼睛和手机的距离、和/或瞳孔(300)图像、和/或眼睑图像、和/或使用者脸部姿态,以达到保护使用者视力的目的。视力受损,如近视、散光等现象是长时间不正确使用最容易造成的伤害,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通过对手机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有效避免使用者长时间采用不正确的手机使用姿势造成视力损失,有效保护使用者的视力。
所述信息采集***21能采集的手机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以达到保护使用者颈椎的目的。当头部或身体姿势不正确时,如长时间低头、侧头等,使用者的颈椎将处于一种不健康的姿势,长期处于这种不正确的姿势,容易引起各种颈椎疾病,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通过对手机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有效避免使用者长时间采用不正确的手机使用姿势造成颈椎疾病,有效保护使用者的颈椎健康。
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的信息采集***21外接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或内置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或共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
所述信息采集***21可以是外接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的独立装置,也可以是集成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的功能模块,实际应用中,直接共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是最简单、有效的设置方式。
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能对手机使用过程中眼部状态,如手机屏幕距离瞳孔300的远近、手机屏幕的光强是否合适、用眼是否疲劳等和用眼健康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在手机进行警示和提示或对手机进行操作干预,达到保护使用者视力的目的。
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的信息采集***21设置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所述信息采集***21可以通过外接、集成或共用手机自带摄像头的形式设置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
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的信息采集***21是摄像机构21-1、和/或电磁波雷达测距机构21-2、和/或激光测距机构、和/或红外测距机构、和/或光线强度检测传感器、和/或陀螺仪传感器。申请人在此只列举了上述几种信息采集方式,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的信息采集方式和***,都并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至少含1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可以是外接摄像头,更直接、简便地是共用手机的自带摄像头。
所述摄像机构21-1含2个摄像头21-11。2个所述摄像头21-11的设计,可以利用2个所述摄像头21-11之间的间距L直接计算出所述摄像头21-11和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不需要额外输入瞳距。
2个所述摄像头21-11是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自带的前置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可以直接采用手机自带的前置摄像头21-11,不需要额外增加配件,可以更好地兼容现有的手机***,实际应用成本更低,适用面广。
所述电磁波雷达测距机构21-2是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21-21。所述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21-21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的优点,尤其是77GHz频段的所述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21-21精度可以达到1mm。
所述分析反馈***22含数据分析***22-1和信息反馈***22-2;所述数据分析***22-1能对采集的使用者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并判断使用者的使用状态是否科学健康,所述信息反馈***22-2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提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分析反馈***22是内置在所述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内的功能模块或能下载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的软件***。所述分析反馈***22可以是功能模块,也可以是独立的软件***,尤其是可以下载的软件***,只需要将软件***下载到手机上,同时所述信息采集***21共用手机自带的所述摄像头21-11,就可以进行使用者状态的检测和分析,使用简单,非常容易投入实际应用。
所述数据分析***22-1采用人工智能A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述人工智能AI软件的智能学习和强大的计算、分析功能可以对采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快速的智能学习和智能分析,数据分析过程更加快速、有效。
所述人工智能(AI)软件能下载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能计算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和/或分析用眼疲劳程度、和/或分析使用者脸部照射光强是否合适、和/或分析颈椎姿态是否正确。所述人工智能(AI)软件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地对一种或多种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
所述信息反馈***22-2是报警装置22-21或手机使用状态控制装置22-22。
所述报警装置22-21是声音报警装置22-21-1、和/或图像报警装置22-21-2、和/或数据提示装置22-21-3。申请人在此只列举了上述三种最容易在手机上进行实现的警示方法,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的报警装置,申请人在此不一一列举,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手机使用状态控制装置22-22给出的处置方式是手机屏幕设定时间黑屏、或手机休眠或手机关机。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的手机操作干预方式,申请人在此不一一列举,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含1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2个瞳孔300的图像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的数据分析***22-1基于使用者输入的瞳距值计算出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含1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瞳孔300图像、眼睑姿态、面部表情和光线强度,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的数据分析***22-1基于使用者输入的瞳距值计算出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同时结合采集的瞳孔300大小、眼睑姿态和脸部表情信息判断使用者的用眼疲劳程度和使用者脸部光强是否合适,并将分析结果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或疲劳程度超过设定的安全状态、或光强不合适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含2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2个瞳孔300的图像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的数据分析***22-1基于2个所述摄像头21-11之间的间距L计算出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含2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瞳孔300图像、眼睑姿态、面部表情和光线强度,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的数据分析***22-1基于2个所述摄像头21-11之间的间距L计算出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同时结合采集的瞳孔300大小、眼睑姿态和脸部表情信息判断使用者的用眼疲劳程度,并将分析结果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或疲劳程度超过设定的安全状态、或光线强度不合适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颈椎状态测试***202。
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的信息采集***21是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至少含1个摄像头21-11。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颈椎状态测试***202,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头21-11采集使用者的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通过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判断使用者手机使用过程中颈椎姿态是否正确,当处于非正确姿势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含眼部状态测试***201和颈椎状态测试***202。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含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和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和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的信息采集***21是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至少含1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瞳孔300图像、和/或眼睑姿态、和/或光线强度、和/或面部表情、和/或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计算出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和瞳孔300的距离,结合采集的瞳孔300大小、眼睑姿态和脸部表情信息判断使用者的疲劳程度,并通过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判断使用者手机使用过程中颈椎姿态是否正确,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或用眼疲劳程度超过设定的安全状态、或光线强度不合适、或使用者的颈椎处于非正确姿势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使用者状态检测***2可以是单独的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或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也可以同时具有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或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的功能,根据需要,可以单独测试使用者的某一使用状态,如手机屏幕和瞳孔之间的距离H,保证手机使用过程的安全距离;或测试使用者的用眼疲劳程度,提醒使用者控制使用时长,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测试使用者的多个使用状态,如手机屏幕和瞳孔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安全距离范围以内、用眼疲劳状态是否存在、手机光强是否合适、颈椎姿势是否正确等。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具有历史数据记忆功能,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再次开机时,会自动校对使用者状态数据与存储的正确使用状态数据是否一致,并经所述分析反馈***22对使用者进行提示。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可以进行使用者状态预设,根据预设状态判断使用者状态是否科学健康。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在比较近的舒适使用范围标识为第1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第1状态标识;在较远的舒适使用范围标识为第2状态,也拍摄图像作为第2状态标识。通过状态图片的对比可自动识别是否处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范围内,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头21-11监测到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人眼的距离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内,则不报警,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人眼的距离近于第1状态或远于第2状态,则进行报警提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将头部向左侧倾斜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左倾第1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第1状态标识;将头部向右侧倾斜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右倾第2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第2状态标识;通过状态图片的对比可自动识别是否处在左倾第1状态和右倾第2状态范围内,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头21-11监测到头部倾斜角度在左倾第1状态和右倾第2状态内,则不报警,如果头部倾斜角度超出左倾第1状态或右倾第2状态,则进行报警提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将头部前倾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前倾第1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前倾第1状态标识;将头部向后仰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后仰第2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后仰第2状态标识;通过状态图片的对比可自动识别是否处在前倾第1状态和后仰第2状态范围内,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头21-11监测到头部倾斜角度在前倾第1状态和后仰第2状态内,则不报警,如果头部倾斜角度超出前倾第1状态或后仰第2状态,则进行报警提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预设状态可以是上述预设状态中单独的1种,也可以是1种以上状态的组合。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预设状态方式通过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实时识别,可以非常方便地判断是否在预设的状态之外,使用非常简便,有效确保健康使用手机。
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能采集手机使用者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对信息进行分析后判断使用者使用状态是否科学健康,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提示或操作干预,以预防使用者长时间采取不正确的手机使用姿势,避免造成视力下降、出现颈椎疾病等不良现象。所述信息采集***21外接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或内置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或共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所述分析反馈***22是内置在所述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内的功能模块或能下载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的软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的A-A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B处放大图。
图1-3是分析反馈***是可下载的软件***的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含1个摄像头的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1是图2的摄像头至瞳孔距离的几何方位示意图。
图3是含2个摄像头的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1是图3的摄像头至瞳孔距离的几何方位示意图。
图4是外接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的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头部侧歪时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低头时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上述图中:
100为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300为瞳孔;201为眼部状态测试***,202为颈椎状态测试***。
2为使用者状态检测***,21为信息采集***,22为分析反馈***;21-1为摄像机构,21-2为电磁波雷达测距机构,22-1为数据分析***,22-2为信息反馈***;21-11为摄像头,21-21为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22-21为报警装置,22-22为手机使用状态控制装置;22-21-1为声音报警装置,22-21-2为图像报警装置,22-21-3为数据提示装置。
D为瞳距,L为摄像头之间的间距,H为摄像头与瞳孔之间的距离,H1、H2分别为2个摄像头水平线C1C2与瞳孔之间的垂直距离。
α1、α2分别为摄像头和瞳孔之间连线CT1、CT2与双瞳水平线T1T2之间的夹角;θ为鼻梁延伸线和两肩连线之间的夹角,δ为头部沿颈部延伸线与身体中垂线之间的夹角,γ1、γ2分别为2个摄像头和瞳孔之间连线C1T1、C2T1与摄像头水平线C1C2之间的夹角,β1、β2分别为2个摄像头和瞳孔之间连线C1T2、C2T2与摄像头水平线C1C2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含1个摄像头的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参考图1至图2-1,本实施例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含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
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能采集手机使用者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对信息进行分析后判断使用者使用状态是否科学健康,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提示或操作干预。
本实施例中,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所述信息采集***21能采集的手机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眼睛和手机的距离、和/或瞳孔(300)图像、和/或眼睑图像、和/或使用者脸部姿态,以达到保护使用者视力的目的。
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的信息采集***21可以外接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或内置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或共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21是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含1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共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的摄像头。
所述分析反馈***22含数据分析***22-1和信息反馈***22-2;所述数据分析***22-1能对采集的使用者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并判断使用者的使用状态是否科学健康,所述信息反馈***22-2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提示或操作干预。
参考图1和图1-3,所述分析反馈***22可以是内置在所述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内的功能模块或能下载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的软件***。所述分析反馈***22可以是功能模块,也可以是独立的软件***,尤其是可以下载的软件***,只需要将软件***下载到手机上,同时所述信息采集***21共用手机自带的所述摄像头21-11,就可以进行使用者状态的检测和分析,使用简单,非常容易投入实际应用。
所述数据分析***22-1采用人工智能A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述人工智能AI软件的智能学习和强大的计算、分析功能可以对采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快速的智能学习和智能分析,数据分析过程更加快速、有效。
参考图1-3,所述人工智能(AI)软件能下载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能计算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和/或分析用眼疲劳程度、和/或分析使用者脸部照射光强是否合适、和/或分析颈椎姿态是否正确。所述人工智能(AI)软件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地对一种或多种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
所述信息反馈***22-2是报警装置22-21或手机使用状态控制装置22-22。
参考图1、图3和图4,所述报警装置22-21是声音报警装置22-21-1、和/或图像报警装置22-21-2、和/或数据提示装置22-21-3。申请人在此只列举了上述三种最容易在手机上进行实现的警示方法,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的报警装置,申请人在此不一一列举,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6,所述手机使用状态控制装置22-22给出的处置方式是手机屏幕设定时间黑屏、或手机休眠或手机关机。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的手机操作干预方式,申请人在此不一一列举,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2-1,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先自行输入瞳距D,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2个瞳孔300的图像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可以分别获得所述摄像头21-11和瞳孔之间连线CT1、CT2与双瞳水平线T1T2之间的夹角α1、α2,经过下列几何计算,可算出所述摄像头21-11与双瞳水平线T1T2之间的垂直距离H:
∵H/T1E=tanα1,H/T2E=tanα2
∴T1E·tanα1=T2E·tanα2
∴T1E=T2E·tanα2/tanα1
∵T1E+T2E=D
∴T2E·tanα2/tanα1+T2E=D
∴T2E=D/(1+tanα2/tanα1)
∴H=D·tanα2/(1+tanα2/tanα1)
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如通过所述声音报警装置22-21-1进行声音提醒,或通过图像报警装置22-21-2进行图像提醒,或通过数据提示装置22-21-3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实测距离,也可以多个警示方式同时工作,如长时间警示后使用者仍未进行纠正,所述信息反馈***22-2会启动所述手机使用状态控制装置22-22,利用黑屏、或手机休眠或手机关机等方式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操作干预。
除了进行眼部距离的检测与提醒外,所述摄像头21-11还可以采集眼睑姿态、面部表情和光线强度等信息,通过对所述通孔300大小的分析,同时结合采集的眼睑姿态和面部表情,可以分析判断用眼疲劳程度,也可以通过光强分析确定手机屏幕的光强是否合适,当疲劳程度超过设定的安全状态、或光强不合适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也会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参考图5和图6,所述摄像头21-11还可以采集使用者的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通过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判断使用者手机使用过程中颈椎姿态是否正确,当处于非正确姿势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使得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构成颈椎状态测试***202。
参考图5,所述摄像头21-11采集使用者头部和身体的姿态,所述分析反馈***22对使用者鼻梁延伸线和两肩连线之间的夹角θ进行测量和计算,当所述夹角θ偏离设定的安全值范围时,所述分析反馈***22判定为头部偏移过大,即会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参考图6,所述摄像头21-11采集使用者头部和身体的姿态后,所述分析反馈***22对头部沿颈部延伸线与身体中垂线之间的夹角δ进行测量和计算,当所述夹角δ偏离设定的安全值范围时,所述分析反馈***22判定为低头幅度过大,即会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本实施例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使用者状态检测***2可以是单独的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或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也可以同时具有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或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的功能,根据需要,可以单独测试使用者的某一使用状态,如手机屏幕和瞳孔之间的距离H,保证手机使用过程的安全距离;或测试使用者的用眼疲劳程度,提醒使用者控制使用时长,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测试使用者的多个使用状态,如手机屏幕和瞳孔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安全距离范围以内、用眼疲劳状态是否存在、手机光强是否合适、颈椎姿势是否正确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还具有历史数据记忆功能,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再次开机时,会自动校对使用者状态数据与存储的正确使用状态数据是否一致,并经所述分析反馈***22对使用者进行提示。
本实施例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由于设置有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能对使用者的眼部、颈椎等部位的使用状态进行信息采集,所述分析反馈***22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判断使用者的使用状态是否科学、健康,当出现距离太近、用眼疲劳、颈椎姿势不正确、手机屏幕光强不合适等不正确的手机使用状况时,能及时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的警示和提示,特定情况下还可以采取黑屏、闪屏、自动关机等方式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操作干预,以预防使用者长时间采取不正确的手机使用姿势,避免造成视力下降、出现颈椎疾病等不良现象。
实施例2:含2个摄像头的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参考图3和图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构21-1含2个所述摄像头21-11。2个所述摄像头21-11的设计,可以利用2个所述摄像头21-11之间的间距L直接计算出所述摄像头21-11和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不需要额外输入瞳距。
2个所述摄像头21-11是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自带的前置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可以直接采用手机自带的前置摄像头21-11,不需要额外增加配件,可以更好地兼容现有的手机***,实际应用成本更低,适用面广。
参考图3-1,2个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第1个瞳孔300的图像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可以分别获得2个所述摄像头21-11和瞳孔之间连线C1T1、C2T1与所述摄像头21-11水平线C1C2之间的夹角γ1、γ2,经过下列几何计算,可算出所述摄像头21-11水平线C1C2与所述瞳孔300之间的垂直距离H1
∵H1/C1F=tanγ2,H1/C2F=tanγ1
∴C1F·tanγ2=C2F·tanγ1
∴C1F=C2F·tanγ1/tanγ2
∵C2F-C1F=L
∴C2F-C2F·tanγ1/tanγ2=L
∴C2F=L/(1-tanγ1/tanγ2)
∴H=L·tanγ1/(1-tanγ1/tanγ2)
然后,2个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第2个瞳孔300的图像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可以分别获得2个所述摄像头21-11和瞳孔之间连线C1T2、C2T2与所述摄像头21-11水平线C1C2之间的夹角β1、β2,经过下列几何计算,可算出所述摄像头21-11水平线C1C2与所述瞳孔300之间的垂直距离H2
∵H2/C1G=tanβ1,H2/C2G=tanβ2
∴C1G·tanβ1=C2G·tanβ2
∴C1G=C2G·tanβ2/tanβ1
∵C1G–C2G=L
∴C2G·tanβ2/tanβ1-C2G=L
∴C2G=L/(tanβ2/tanβ1-1)
∴H2=L·tanβ2/(tanβ2/tanβ1-1)
将H1和H2求平均值即可得到所述摄像头21-11与所述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
本实施例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双摄像头的设计方案,可以通过2个所述摄像头21-11之间的间距L计算出所述摄像头21-11和所述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不需要使用者再另行输入瞳距D,使用过程更加方便,而且,2个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计算出的距离H1和H2还可以兼具复核功能,进一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当然,本实施例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的使用者状态检测***2也可以是单独的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或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也可以同时具有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或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的功能,根据需要,可以单独测试使用者的某一使用状态,如手机屏幕和瞳孔之间的距离H,保证手机使用过程的安全距离;或测试使用者的用眼疲劳程度,提醒使用者控制使用时长,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测试使用者的多个使用状态,如手机屏幕和瞳孔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安全距离范围以内、用眼疲劳状态是否存在、手机光强是否合适、颈椎姿势是否正确等。
实施例3:含电磁波雷达测距机构的本发明之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参考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信息采集***21是电磁波雷达测距机构2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波雷达测距机构21-2是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21-21。所述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21-21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的优点,尤其是77GHz频段的所述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21-21精度可以达到1mm。
所述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21-21是外接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的独立装置,使用时将所述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21-21连接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即可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和所述瞳孔300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使用非常方便、灵活。
本实施例之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还可以同时配有所述摄像机构21-1,除了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和所述瞳孔300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外,还可以通过所述摄像机构21-1对眼睑姿态、面部表情、光线强度、头部姿态、身体姿态等使用者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分析。
申请人在此只具体举例说明了所述摄像机构21-1和所述电磁波雷达测距机构21-2两种具体的信息采集***,所述信息采集***21还可以是激光测距机构、和/或红外测距机构、和/或光线强度检测传感器、和/或陀螺仪传感器等其它各种信息采集装置,申请人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信息采集***21可以是单独一种信息采集装置,也可以是多种信息采集装置的组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需要的各种组合形式,申请人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此外,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可以进行使用者状态预设,根据预设状态判断使用者状态是否科学健康。
例如,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在比较近的舒适使用范围标识为第1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第1状态标识;在较远的舒适使用范围标识为第2状态,也拍摄图像作为第2状态标识。通过状态图片的对比可自动识别是否处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范围内,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头21-11监测到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人眼的距离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内,则不报警,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人眼的距离近于第1状态或远于第2状态,则进行报警提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将头部向左侧倾斜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左倾第1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第1状态标识;将头部向右侧倾斜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右倾第2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第2状态标识;通过状态图片的对比可自动识别是否处在左倾第1状态和右倾第2状态范围内,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头21-11监测到头部倾斜角度在左倾第1状态和右倾第2状态内,则不报警,如果头部倾斜角度超出左倾第1状态或右倾第2状态,则进行报警提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将头部前倾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前倾第1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前倾第1状态标识;将头部向后仰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后仰第2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后仰第2状态标识;通过状态图片的对比可自动识别是否处在前倾第1状态和后仰第2状态范围内,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头21-11监测到头部倾斜角度在前倾第1状态和后仰第2状态内,则不报警,如果头部倾斜角度超出前倾第1状态或后仰第2状态,则进行报警提示或操作干预。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预设状态可以是上述预设状态中单独的1种,也可以是1种以上状态的组合。
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预设状态方式通过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实时识别,尤其是利用人工智能(AI)图像识别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判断是否在预设的状态之外,使用非常简便,有效确保健康使用手机。
应该注意,本文中公开和说明的结构可以用其它效果相同的结构代替,同时本发明所介绍的实施例并非实现本发明的唯一结构。虽然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已在本文中予以介绍和说明,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都清楚知道这些实施例不过是举例说明而己,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无数的变化、改进和代替,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因此,应按照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来的界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3)

1.带使用者状态检测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
A、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
B、所述信息采集***(21)能采集手机使用者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对信息进行分析后判断使用者使用状态是否科学健康,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提示或操作干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21)能采集的手机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眼睛和手机的距离、和/或瞳孔(300)图像、和/或眼睑图像、和/或使用者脸部姿态,以达到保护使用者视力的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21)能采集的手机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以达到保护使用者颈椎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的信息采集***(21)外接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或内置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或共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的信息采集***(21)设置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的信息采集***(21)是摄像机构(21-1)、和/或电磁波雷达测距机构(21-2)、和/或激光测距机构、和/或红外测距机构、和/或光线强度检测传感器、和/或陀螺仪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至少含1个摄像头(2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构(21-1)含2个摄像头(21-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摄像头(21-11)是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自带的前置摄像头(21-11)。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雷达测距机构(21-2)是毫米波雷达测距机构(21-2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反馈***(22)含数据分析***(22-1)和信息反馈***(22-2);所述数据分析***(22-1)能对采集的使用者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并判断使用者的使用状态是否科学健康,所述信息反馈***(22-2)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提示或操作干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反馈***(22)是内置在所述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内的功能模块或能下载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的软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22-1)采用人工智能(A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智能(AI)软件能下载在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上,能计算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和/或分析用眼疲劳程度、和/或分析使用者脸部照射光强是否合适、和/或分析颈椎姿态是否正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反馈***(22-2)是报警装置(22-21)或手机使用状态控制装置(22-22)。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22-21)是声音报警装置(22-21-1)、和/或图像报警装置(22-21-2)、和/或数据提示装置(22-21-3)。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使用状态控制装置(22-22)给出的处置方式是手机屏幕设定时间黑屏、或手机休眠或手机关机。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含1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2个瞳孔(300)的图像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的数据分析***(22-1)基于使用者输入的瞳距值计算出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含1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瞳孔(300)图像、眼睑姿态、面部表情和光线强度,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的数据分析***(22-1)基于使用者输入的瞳距值计算出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同时结合采集的瞳孔(300)大小、眼睑姿态和脸部表情信息判断使用者的用眼疲劳程度和使用者脸部光强是否合适,并将分析结果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或疲劳程度超过设定的安全状态、或光强不合适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含2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2个瞳孔(300)的图像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的数据分析***(22-1)基于2个所述摄像头(21-11)之间的间距(L)计算出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眼部状态测试***(201),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含2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瞳孔(300)图像、眼睑姿态、面部表情和光线强度,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的数据分析***(22-1)基于2个所述摄像头(21-11)之间的间距(L)计算出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同时结合采集的瞳孔(300)大小、眼睑姿态和脸部表情信息判断使用者的用眼疲劳程度,并将分析结果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或疲劳程度超过设定的安全状态、或光线强度不合适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2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颈椎状态测试***(202)。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的信息采集***(21)是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至少含1个摄像头(21-11)。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是颈椎状态测试***(202),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含信息采集***(21)和分析反馈***(22);所述信息采集***(21)是所述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头(21-11)采集使用者的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通过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判断使用者手机使用过程中颈椎姿态是否正确,当处于非正确姿势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含眼部状态测试***(201)和颈椎状态测试***(202)。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含使用者状态检测***(2);所述使用者状态检测***(2)含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和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所述眼部状态测试***(201)和所述颈椎状态测试***(202)的信息采集***(21)是摄像机构(21-1),所述摄像机构(21-1)至少含1个摄像头(21-11),所述摄像头(21-11)分别采集瞳孔(300)图像、和/或眼睑姿态、和/或光线强度、和/或面部表情、和/或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所述分析反馈***(22),所述分析反馈***(22)计算出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和瞳孔(300)的距离,结合采集的瞳孔(300)大小、眼睑姿态和脸部表情信息判断使用者的疲劳程度,并通过头部姿态和/或身体姿态判断使用者手机使用过程中颈椎姿态是否正确,当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瞳孔(300)之间的距离(H)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或用眼疲劳程度超过设定的安全状态、或光线强度不合适、或使用者的颈椎处于非正确姿势时,所述分析反馈***(22)的信息反馈***(22-2)对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进行警示或操作干预。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具有历史数据记忆功能,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再次开机时,会自动校对使用者状态数据与存储的正确使用状态数据是否一致,并经所述分析反馈***(22)对使用者进行提示。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可以进行使用者状态预设,根据预设状态判断使用者状态是否科学健康。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在比较近的舒适使用范围标识为第1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第1状态标识;在较远的舒适使用范围标识为第2状态,也拍摄图像作为第2状态标识。通过状态图片的对比可自动识别是否处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范围内,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头(21-11)监测到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人眼的距离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内,则不报警,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与人眼的距离近于第1状态或远于第2状态,则进行报警提示或操作干预。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将头部向左侧倾斜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左倾第1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第1状态标识;将头部向右侧倾斜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右倾第2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第2状态标识;通过状态图片的对比可自动识别是否处在左倾第1状态和右倾第2状态范围内,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头(21-11)监测到头部倾斜角度在左倾第1状态和右倾第2状态内,则不报警,如果头部倾斜角度超出左倾第1状态或右倾第2状态,则进行报警提示或操作干预。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将头部前倾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前倾第1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前倾第1状态标识;将头部向后仰的最大舒适角度标识为后仰第2状态,并拍摄图像作为后仰第2状态标识;通过状态图片的对比可自动识别是否处在前倾第1状态和后仰第2状态范围内,如果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摄像头(21-11)监测到头部倾斜角度在前倾第1状态和后仰第2状态内,则不报警,如果头部倾斜角度超出前倾第1状态或后仰第2状态,则进行报警提示或操作干预。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100)的预设状态含权利要求30至权利要求32的1种或1种以上状态的组合。
CN202110039421.5A 2021-01-12 2021-01-12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Pending CN1147656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9421.5A CN114765642A (zh) 2021-01-12 2021-01-12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PCT/CN2022/071158 WO2022152095A1 (zh) 2021-01-12 2022-01-11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9421.5A CN114765642A (zh) 2021-01-12 2021-01-12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5642A true CN114765642A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3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9421.5A Pending CN114765642A (zh) 2021-01-12 2021-01-12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5642A (zh)
WO (1) WO20221520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19045A1 (en) * 2021-04-01 2022-10-06 MohammadSado Lulu System For Posture Detection Using The Camera Of A Hand-Held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1324A (zh) * 2017-01-09 2017-05-31 海南易成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眼护脊椎提醒***及灯具
CN107198505A (zh) * 2017-04-07 2017-09-26 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机的视功能检测***及方法
CN107967794A (zh) * 2017-11-22 2018-04-27 李海波 一种通过电子设备监测使用者姿势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875B (zh) * 2012-06-25 2016-01-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提醒移动终端的使用者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93335B (zh) * 2013-01-04 2016-08-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02435A (zh) * 2013-04-02 2014-10-1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在使用设备时调整用户姿势的方法及设备
CN105022981B (zh) * 2014-04-18 2019-08-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人眼健康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168384B (zh) * 2014-08-22 2016-09-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健康提醒控制方法
CN106919250A (zh) * 2015-12-28 2017-07-04 ***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933338B (zh) * 2015-12-29 2020-01-17 ***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阅读状态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18875B (zh) * 2016-01-15 2017-11-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视觉疲劳检测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7426423A (zh) * 2017-07-17 2017-12-0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使用姿势的提示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1324A (zh) * 2017-01-09 2017-05-31 海南易成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眼护脊椎提醒***及灯具
CN107198505A (zh) * 2017-04-07 2017-09-26 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机的视功能检测***及方法
CN107967794A (zh) * 2017-11-22 2018-04-27 李海波 一种通过电子设备监测使用者姿势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52095A1 (zh)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9990B2 (en) Shape discrimination vision assessment and tracking system
EP3641624B1 (en) Determining eye openness with an eye tracking device
EP3649577B1 (en) Application to determine reading/working distance
US20150045012A1 (en) Ophthalmic adapter for personal electronics
US11246482B2 (en) Visual acuity examination
US20170112378A1 (en) Photorefraction method and product
US202003836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 modal deception test scored by machine learning
KR20130031120A (ko) 올바른 기기사용자세 유도 장치 및 방법
EP365414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line of sight, and wearable eye movement device
US20220238220A1 (en) Headset integrated into healthcare platform
CN105938258A (zh) 一种姿势矫正眼镜
WO2020186230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of determin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a person's eyes
CN114765642A (zh) 带使用者状态测试功能的手机
EP313694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intrusive drug impairment detection
CN105380590B (zh) 一种具有眼位检测功能的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US10667681B2 (en) Vision testing device
CN114846788A (zh) 使用用于移动设备的附加结构的增强型动眼神经测试设备和方法
CN213218193U (zh) 多功能面罩
US20230218159A1 (en) System, Method, and Head-Mounted Device for Visual Field Testing
CN109800618A (zh) 一种检测是否佩戴美瞳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15862300B (zh) 监控脑卒中风险预警方法和脑卒中风险预警的智能眼镜
KR102189783B1 (ko) 이석증의 질병예측정보 표시방법
CN211633233U (zh) 一种用于视力检测和筛选的识别装置
KR102204112B1 (ko) 동공과 홍채를 이용한 이석증 질병예측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TWI700456B (zh) 具眼球角度辨識功能之手機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