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1259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1259B
CN114761259B CN202080081963.2A CN202080081963A CN114761259B CN 114761259 B CN114761259 B CN 114761259B CN 202080081963 A CN202080081963 A CN 202080081963A CN 114761259 B CN114761259 B CN 114761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transponder
layer
disposed
carcas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19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1259A (zh
Inventor
长桥祐辉
成濑雅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6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1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1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1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9/00Tyre parts or construc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009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 B60C15/0036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with high ply turn-up, i.e. folded around the bead core and terminating radially above the point of maximum section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03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bead filler or apex
    • B60C2015/061Dimensions of the bead filler in terms of numerical values or ratio in proportion to section he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应答器的通信性并且能够改善轮胎的驾驶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充气轮胎。在胎体层(4)具有在各胎圈部的胎圈芯(5)的周围从轮胎内侧向外侧卷起的构造的充气轮胎中,在胎体层(4)与橡胶层之间埋设有抵接于该橡胶层并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应答器(20),该橡胶层在侧壁部中配置于胎体层(4)的外侧,应答器(20)配置为在轮胎径向上从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分离10mm以上。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埋设有应答器(transponder)的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确保应答器的通信性并且能够改善轮胎的驾驶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提出在充气轮胎中,将RFID标签(应答器)埋设于轮胎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将应答器埋设于轮胎内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例如,当将应答器配置于胎体层与胎边芯之间时,胎体层中的胎体线混乱,轮胎的驾驶稳定性恶化。此外,有时根据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位置,应答器与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的距离会变得极小,轮胎会以应答器为起点发生损伤。而且,当将应答器配置于金属制的轮胎构成构件(例如,胎圈芯等)的附近时,存在以下问题:该轮胎构成构件与应答器干扰,应答器的通信性恶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375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应答器的通信性并且能够改善轮胎的驾驶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沿轮胎周向延伸而成为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配置于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在各胎圈部的胎圈芯的外周上配置有胎边芯,在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装架有至少一层胎体层,在所述胎面部的所述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有多层带束层,所述胎体层具有在所述胎圈芯的周围从轮胎内侧向外侧卷起的构造,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胎体层与橡胶层之间埋设有抵接于该橡胶层并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应答器,所述橡胶层在所述侧壁部中配置于所述胎体层的外侧,该应答器配置为在轮胎径向上从所述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分离10mm以上。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胎体层具有在各胎圈部的胎圈芯的周围从轮胎内侧向外侧卷起的构造的充气轮胎中,在胎体层与橡胶层之间埋设有抵接于橡胶层并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应答器,该橡胶层在侧壁部中配置于胎体层的外侧,应答器配置为在轮胎径向上从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分离10mm以上,因此,能够在不会因应答器的配置而使胎体线混乱的情况下改善轮胎的驾驶稳定性。此外,不易产生金属干扰,能够确保应答器的通信性。当应答器与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的距离极小时,有时会产生应力集中且轮胎的耐久性恶化,但是,通过如上所述那样确保该距离,能够改善轮胎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侧壁部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配置于从胎边芯的上端起轮胎径向外侧5mm的位置与从带束层的末端起轮胎径向内侧15mm的位置之间,应答器配置为从胎圈芯的上端向轮胎径向外侧分离15mm以上。通过侧壁部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位于上述的区域,能够有效地改善轮胎的耐久性。此外,通过应答器配置为从胎圈芯的上端向轮胎径向外侧分离15mm以上,不易产生金属干扰,能够充分确保应答器的通信性。
优选的是,应答器的中心配置为在轮胎周向上从轮胎构成构件的接头部分离10mm以上。由此,能够有效地改善轮胎的耐久性。
优选的是,应答器的剖面中心与轮胎外表面的距离为2mm以上。由此,能够有效地改善轮胎的耐久性,并且能够改善轮胎的耐外伤性。
优选的是,应答器由包覆层包覆,包覆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7以下。由此,应答器由包覆层保护,能够改善应答器的耐久性,并且能够确保应答器的电波透过性,有效地改善应答器的通信性。
优选的是,应答器由包覆层包覆,包覆层的厚度为0.5mm~3.0mm。由此,能够在不使轮胎外表面产生凹凸的情况下有效地改善应答器的通信性。
优选的是,应答器具有存储数据的IC基板和收发数据的天线,天线为螺旋状。由此,能够追踪行驶时的轮胎的变形,能够改善应答器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半剖视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剖视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充气轮胎的赤道线剖视图。
图4是放大示出埋设于图1的充气轮胎的应答器的剖视图。
图5的(a)、图5的(b)是表示可埋设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应答器的立体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改进例的子午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试验轮胎中的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的轮胎径向位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图4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成为环状的胎面部1、配置于胎面部1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2以及配置于这些侧壁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3。
在一对胎圈部3之间装架有将多条胎体帘线在径向上排列而成的至少一层(在图1中一层)胎体层4。作为构成胎体层4的胎体帘线,优选使用尼龙、聚酯等有机纤维帘线。在各胎圈部3埋设有环状的胎圈芯5,在该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剖面为三角形的由橡胶组合物构成的胎边芯6。
另一方面,在胎面部1的胎体层4的轮胎外周侧埋设有多层(在图1中两层)带束层7。带束层7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条增强帘线,且增强帘线在层间配置为彼此交叉。在带束层7中,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例如设定在10°~40°的范围。作为带束层7的增强帘线,优选使用钢帘线。
以提高高速耐久性为目的,在带束层7的轮胎外周侧配置有将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例如以5°以下的角度排列而成的至少一层(在图1中两层)带束覆盖层8。在图1中,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带束覆盖层8构成覆盖带束层7的整个宽度的全覆盖件,位于轮胎径向外侧的带束覆盖层8构成仅覆盖带束层7的端部的边缘覆盖层。作为带束覆盖层8的增强帘线,优选使用尼龙、芳纶等有机纤维帘线。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胎体层4的两个末端4e配置为从轮胎内侧向外侧折回至各胎圈芯5的周围,包住胎圈芯5和胎边芯6。胎体层4包括:主体部4A,为从胎面部1经过各侧壁部2到达各胎圈部3的部分;以及卷起部4B,为在各胎圈部3中在胎圈芯5的周围卷起并朝向各侧壁部2侧延伸的部分。
此外,在胎面部1配置有胎冠橡胶层11,在侧壁部2配置有侧壁橡胶层12,在胎圈部3配置有轮辋缓冲橡胶层13。侧壁部2中配置于胎体层4的外侧的橡胶层10包括侧壁橡胶层12和轮辋缓冲橡胶层13。
此外,在上述充气轮胎中,在胎体层4与橡胶层10之间,以抵接于橡胶层10的方式埋设有应答器20。即,作为轮胎宽度方向的配置区域,应答器20配置为在胎体层4与侧壁橡胶层12或轮辋缓冲橡胶层13之间并抵接于该橡胶层。此外,作为轮胎径向的配置区域,应答器20配置为在轮胎径向上从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分离10mm以上。此外,应答器20沿着轮胎周向延伸。应答器20也可以配置为相对于轮胎周向在-10°~10°的范围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和图2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应答器20配置为从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向轮胎径向内侧分离10mm以上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应答器20也可以配置为从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向轮胎径向外侧分离10mm以上。即,在本发明中,只要应答器20配置为在轮胎径向上从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分离10mm以上即可。此外,在图1和图2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配置于侧壁部2的中途的例子,但是,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也可以配置于胎圈芯5的侧方。在像这样的低折起构造(Low-TU)中,应答器20也可以配置为在胎体层4(更具体而言胎边芯6)与侧壁橡胶层12或轮辋缓冲橡胶层13之间并抵接于该橡胶层。
作为应答器20,例如,能够使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如图5的(a)、图5的(b)所示,应答器20具有存储数据的IC基板21和非接触式收发数据的天线22。通过使用像这样的应答器20,能够适时地写入或读出与轮胎有关的信息,能够高效地管理轮胎。需要说明的是,RFID是指由具有天线和控制器的读写器以及具有IC基板和天线的ID标签构成的、可通过无线方式使数据相互通信的自动识别技术。
应答器20整体的形状并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如图5的(a)、图5的(b)所示,可以使用柱状、板状的应答器。特别是,在使用图5的(a)所示的柱状的应答器20的情况下,在能够追踪轮胎的各方向的变形的方面优选。在该情况下,应答器20的天线22分别从IC基板21的两个端部突出,呈螺旋状。由此,能够追踪行驶时的轮胎的变形,能够改善应答器20的耐久性。而且,通过适当变更天线22的长度,能够确保通信性。
在上述的充气轮胎中,在胎体层4与橡胶层10之间埋设有抵接于橡胶层10并且沿着轮胎周向的延伸的应答器20,橡胶层10在侧壁部2中配置于胎体层4的外侧,应答器20配置为在轮胎径向上从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分离10mm以上,因此,能够在不会因应答器20的配置而使胎体线混乱的情况下改善轮胎的驾驶稳定性。此外,不易产生金属干扰,能够确保应答器20的通信性。当应答器20与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的距离极小时,有时会产生应力集中且轮胎的耐久性恶化,但是,通过如上所述那样确保该距离,能够改善轮胎的耐久性。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侧壁部2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配置于从胎边芯6的上端6e起轮胎径向外侧5mm的位置P1与从带束层7的末端7e起轮胎径向内侧15mm的位置P2之间,应答器20配置为从胎圈芯5的上端5e起在轮胎径向外侧分离15mm以上为好。即,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配置于图2所示的区域S1,应答器20配置于比图2所示的位置P3靠轮胎径向外侧且除了区域S2以外的区域为好。其中,关于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将位置P2设定为轮胎径向位置的上限,因此,应答器20的轮胎径向位置的上限与之相应地设为比位置P2向轮胎径向外侧10mm的位置(换言之,从带束层7的末端7e起轮胎径向内侧5mm的位置)为好。
在上述的充气轮胎中,在将侧壁部2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配置于区域S1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改善轮胎的耐久性。此外,在将应答器20配置于比位置P3靠轮胎径向外侧的情况下,不易产生金属干扰,能够充分确保应答器的通信性。在此,当将应答器20配置于比位置P3靠轮胎径向内侧时,有产生与轮辋凸缘的金属干扰、应答器20的通信性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当将胎体层4的卷起部4B的末端4e配置于比位置P1靠轮胎径向内侧或者比位置P2靠轮胎径向外侧时,有轮胎的耐久性恶化的倾向。
如图3所示,在轮胎圆周上,有轮胎构成构件的端部彼此重叠而成的多个接头部。图3中示出各接头部的轮胎周向的位置Q。优选的是,应答器20的中心配置为在轮胎周向上从轮胎构成构件的接头部分离10mm以上。即,应答器20配置于图3所示的区域S3为好。具体而言,构成应答器20的IC基板21在轮胎周向上从位置Q分离10mm以上为好。而且,更优选的是,包括天线22的应答器20整体在轮胎周向上从位置Q分离10mm以上,最优选的是,在由包覆橡胶包覆的状态下的应答器20整体在轮胎周向上从位置Q分离10mm以上。此外,作为与应答器20分离地配置的轮胎构成构件,优选与应答器20邻接配置的侧壁橡胶层12或轮辋缓冲橡胶层13、或者胎体层4。通过像这样以从轮胎构成构件的接头部分离的方式配置应答器20,能够有效地改善轮胎的耐久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各轮胎构成构件的接头部的轮胎周向的位置Q按等间隔配置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轮胎周向的位置Q能够设定于任意的位置,在任一情况下,应答器20都配置为在轮胎周向上从各轮胎构成构件的接头部分离10mm以上。
如图4所示,优选的是,应答器20的剖面中心与轮胎外表面的距离d为2mm以上。通过像这样使应答器20与轮胎外表面分离,能够有效地改善轮胎的耐久性,并且能够改善轮胎的耐外伤性。
此外,应答器20由包覆层23包覆为好。该包覆层23以隔着应答器20的表背侧两面的方式包覆应答器20整体。包覆层23可以由与构成侧壁橡胶层12或轮辋缓冲橡胶层13的橡胶具有相同物性的橡胶构成,也可以由与其具有不同物性的橡胶构成。通过应答器20像这样由包覆层23保护,能够改善应答器20的耐久性。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在应答器20由包覆层23包覆的状态下,包覆层23的相对介电常数优选为7以下,更优选为2~5。通过像这样适度地设定包覆层23的相对介电常数,能够确保应答器20发射电波时的电波透过性,能够有效地改善应答器20的通信性。需要说明的是,构成包覆层23的橡胶的相对介电常数在常温下为860MHz~960MHz的相对介电常数。在此,常温依据JIS规格的标准状态,为23±2℃、60%±5%RH。该橡胶在23℃、60%RH下处理24小时后计测其相对介电常数。上述的860MHz~960MHz的范围符合当前状态的特高(UHF:Ultra High Frequency)频带的RFID的分配频率,但是,在变更上述分配频率的情况下,只要其分配频率的范围的相对介电常数如上规定即可。
此外,在应答器20由包覆层23包覆的状态下,包覆层23的厚度t优选为0.5mm~3.0mm,更优选为1.0mm~2.5mm。在此,包覆层23的厚度t是在包括应答器20的位置的橡胶厚度,例如,如图4所示,是将在从应答器20的中心穿过并与轮胎外表面正交的直线上的厚度t1与厚度t2合计的橡胶厚度。通过像这样适度地设定包覆层23的厚度t,能够在不使轮胎外表面产生凹凸的情况下有效地改善应答器20的通信性。在此,当包覆层23的厚度t比0.5mm薄时,无法得到应答器20的通信性的改善效果,相反,当包覆层23的厚度t超过3.0mm时,在轮胎外表面产生凹凸,在外观上不优选。需要说明的是,包覆层23的剖面形状并没有特别地限定,但是,例如,可以采用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纺锤形。在图4的包覆层23中具有大致纺锤形的剖面形状。
图6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改进例的图。在图6中,对与图1~图4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该部分的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两层胎体层4。胎体层4包括胎面部1中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内周侧胎体层41和胎面部1中位于轮胎径向外侧的外周侧胎体层42。在该情况下,应答器20配置为分别在轮胎径向上从内周侧胎体层41的卷起部41B的末端41e和外周侧胎体层42的卷起部42B的末端42e分离10mm以上。此外,侧壁部2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内周侧胎体层41的卷起部41B的末端41e配置于区域S1,应答器20配置于比位置P3靠轮胎径向外侧且除了区域S2和区域S4以外的区域为好。
实施例
制作比较例1~5和实施例1~18的如下的轮胎,轮胎尺寸265/40ZR20,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成为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以及配置于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在各胎圈部的胎圈芯的外周上配置有胎边芯,在一对胎圈部之间装架有胎体层,在胎面部的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有多层带束层,在胎体层具有在胎圈芯的周围从轮胎内侧向外侧卷起的构造的充气轮胎中,埋设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应答器,应答器的位置(轮胎宽度方向、轮胎径向以及轮胎周向)、卷起部的末端位置、应答器与轮胎外表面的距离、包覆层的相对介电常数、包覆层的厚度、应答器的形态如表1和表2那样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1和表2中,示出在应答器的位置(轮胎宽度方向)为“X”的情况下,应答器配置于胎边芯与胎体层之间,在应答器的位置(轮胎宽度方向)为“Y”的情况下,应答器配置为在胎体层与侧壁橡胶层之间并抵接于侧壁橡胶层,在应答器的位置(轮胎宽度方向)为“Z”的情况下,应答器配置为在胎体层与轮辋缓冲橡胶层之间并抵接于轮辋缓冲橡胶层。应答器的位置(轮胎径向)表示在从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起轮胎径向上测量出的距离[mm]。应答器的位置(轮胎周向)表示在从应答器的中心至轮胎构成构件的接头部的轮胎周向上测量出的距离[mm]。此外,在表1和表2中,卷起部的末端位置分别与图7所示的A~E的位置对应。在图7中,使用卷起部的末端位置为“C”的例子。
关于这些试验轮胎,通过下述试验方法,实施轮胎评价(驾驶稳定性、耐久性、耐外伤性以及外观性)以及应答器评价(通信性和耐久性),将其结果一并示于表1和表2。
驾驶稳定性(轮胎):
将各试验轮胎组装于标准轮辋的车轮并装接于试验车辆,实施由试驾员进行的在测试跑道上的感官评价。对于评价结果,将非常良好的情况示为“◎(优)”,将良好的情况示为“○(良)”,将稍差的情况示为“Δ(可)”的三个阶段。
耐久性(轮胎和应答器):
将各试验轮胎组装于标准轮辋的车轮,在气压120kPa、最大负荷载荷的102%、行驶速度81km的条件下通过转鼓试验机实施行驶试验后,对轮胎产生故障时的行驶距离进行测量。对于评价结果,将行驶距离到达6480km的情况示为“◎(优)”,将行驶距离为4050km以上且小于6480km的情况示为“○(良)”,将行驶距离为3240km以上且小于4050km的情况示为“Δ(可)”,将行驶距离为小于3240km的情况示为“×(不可)”的四个阶段。而且,在行驶结束后目测各试验轮胎的轮胎外表面,确认轮胎的故障是否为以应答器为起点。评价结果示出有无该故障。
耐外伤性(轮胎):
将各试验轮胎组装于标准轮辋的车轮并装接于试验车辆,在气压230kPa、行驶速度20km/h的条件下,实施一边与高度100mm的路边石接触一边行驶的行驶试验。在行驶后通过目测确认有无轮胎外表面的破损。评价结果示出有无轮胎外表面的破损。
外观性(轮胎):
关于各试验轮胎,通过目测确认与应答器的配置处对应的轮胎外表面。评价结果将轮胎外表面中没有由应答器的配置引起的凹凸的情况示为“良好”,将有凹凸的情况示为“不良”。
通信性(应答器):
关于各试验轮胎,使用读写器来实施与应答器的通信作业。具体而言,在读写器中,对作为输出250mW、载波频率860MHz~960MHz可通信的最长距离进行测量。对于评价结果,将通信距离为500mm以上的情况示为“◎(优)”,将通信距离为150mm以上且小于500mm的情况示为“○(良)”,将通信距离为小于150mm的情况示为“Δ(可)”的三个阶段。
根据该表1和表2可以判断,实施例1~18的充气轮胎平衡良好地改善了轮胎的驾驶稳定性、轮胎的耐久性以及应答器的通信性。实施例9的充气轮胎将应答器与轮胎外表面的距离设定得短,因此,轮胎的耐外伤性降低。实施例17的充气轮胎将包覆应答器的包覆层的厚度设定得厚,因此,轮胎的外观性降低。实施例18的充气轮胎使用柱状的应答器,因此,应答器的耐久性提高,没有以应答器为起点的故障。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应答器配置于胎边芯与胎体层之间,因此,轮胎的驾驶稳定性恶化。在比较例1~3中,应答器配置于与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位置相同的高度,因此,轮胎的耐久性恶化。在比较例4中,没有充分确保应答器与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位置的分离距离,因此,轮胎的耐久性恶化。在比较例5中,虽然确保了应答器与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位置的分离距离,但是,应答器配置于胎边芯与胎体层之间,因此,轮胎的驾驶稳定性恶化。
附图标记说明
1 胎面部
2 侧壁部
3 胎圈部
4 胎体层
4A 主体部
4B 卷起部
5 胎圈芯
6 胎边芯
7 带束层
10 橡胶层
12 侧壁橡胶层
13 轮辋缓冲橡胶层
20 应答器
CL 轮胎中心线
P1~P3 位置

Claims (6)

1.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所述胎面部沿轮胎周向延伸而成为环状;一对侧壁部,所述一对侧壁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所述一对胎圈部配置于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在各胎圈部的胎圈芯的外周上配置有胎边芯,在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装架有至少一层胎体层,在所述胎面部的所述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有多层带束层,在所述侧壁部,在所述胎体层的外侧配置有侧壁橡胶层和轮辋缓冲橡胶层,所述胎体层具有在所述胎圈芯的周围从轮胎内侧向外侧卷起的构造,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体层与橡胶层之间埋设有抵接于该橡胶层并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应答器,所述橡胶层在所述侧壁部中配置于所述胎体层的外侧,该应答器配置为在轮胎径向上从所述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分离10mm以上,
所述应答器的中心配置为在轮胎周向上从所述侧壁橡胶层、所述轮辋缓冲橡胶层和所述胎体层的各接头部分离10m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部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所述胎体层的卷起部的末端配置于从所述胎边芯的上端起轮胎径向外侧5mm的位置与从所述带束层的末端起轮胎径向内侧15mm的位置之间,所述应答器配置为从所述胎圈芯的上端向轮胎径向外侧分离15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答器的剖面中心与轮胎外表面的距离为2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答器由包覆层包覆,该包覆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7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答器由包覆层包覆,该包覆层的厚度为0.5mm~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答器具有存储数据的IC基板和收发数据的天线,该天线为螺旋状。
CN202080081963.2A 2019-11-27 2020-11-25 充气轮胎 Active CN114761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4373A JP6683286B1 (ja) 2019-11-27 2019-11-27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214373 2019-11-27
PCT/JP2020/043765 WO2021106916A1 (ja) 2019-11-27 2020-11-25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1259A CN114761259A (zh) 2022-07-15
CN114761259B true CN114761259B (zh) 2024-03-12

Family

ID=70166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1963.2A Active CN114761259B (zh) 2019-11-27 2020-11-25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0640A1 (zh)
JP (1) JP6683286B1 (zh)
CN (1) CN114761259B (zh)
DE (1) DE112020005235T5 (zh)
WO (1) WO20211069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06891A (ja) * 2021-06-30 2023-01-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23006887A (ja) * 2021-06-30 2023-01-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8683A (ja) * 2012-11-30 2014-06-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108684A (ja) * 2012-11-30 2014-06-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884278A (zh) * 2012-12-26 2015-09-0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94648A (zh) * 2014-10-16 2017-05-31 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利用粘合剂固定的嵌入式电子装置的轮胎
JP6594508B1 (ja) * 2018-10-03 2019-10-23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
CN110505965A (zh) * 2017-04-17 2019-11-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3374B2 (ja) * 1992-03-10 2000-11-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3397402B2 (ja) 1993-11-19 2003-04-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トランスポンダを内蔵し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179428B2 (ja) * 1998-10-01 2008-11-1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7009576B2 (en) * 2002-06-11 2006-03-07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for a tire and method for same
AU2002310385A1 (en) * 2002-06-11 2003-12-22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A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embedded in a tire
JP2007049351A (ja) * 2005-08-09 2007-02-2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用電子タグ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274807B1 (en) * 2008-04-29 2018-03-14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In-plane rfid antenna
FR2962374B1 (fr) * 2010-07-08 2012-09-07 Michelin Soc Tech Pneumatique de vehicule comprenant un transpondeur a radiofrequence
FR2963851B1 (fr) * 2010-08-11 2017-04-21 Soc De Tech Micheli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antenne pour un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d'un pneumatique
JP6582106B1 (ja) * 2018-10-03 2019-09-25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8683A (ja) * 2012-11-30 2014-06-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108684A (ja) * 2012-11-30 2014-06-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884278A (zh) * 2012-12-26 2015-09-0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94648A (zh) * 2014-10-16 2017-05-31 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利用粘合剂固定的嵌入式电子装置的轮胎
JP2017537013A (ja) * 2014-10-16 2017-12-14 ブリヂストン アメリカズ タイヤ オペレーションズ、 エルエルシー 接着剤で固定された埋め込み電子デバイスを有するタイヤ
CN110505965A (zh) * 2017-04-17 2019-11-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6594508B1 (ja) * 2018-10-03 2019-10-23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4510A (ja) 2021-06-03
JP6683286B1 (ja) 2020-04-15
WO2021106916A1 (ja) 2021-06-03
CN114761259A (zh) 2022-07-15
US20220410640A1 (en) 2022-12-29
DE112020005235T5 (de)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61258B (zh) 充气轮胎
WO2021106917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4761259B (zh) 充气轮胎
WO2022004477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21241203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5038597B (zh) 充气轮胎
WO2022004479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46959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6075828A (zh) 充气轮胎
JP727967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7922203A (zh) 充气轮胎
CN115087551B (zh) 充气轮胎
JP745725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21241202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46483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5066342A (zh) 充气轮胎
JP202112708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