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3504A -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3504A
CN114743504A CN202210539325.1A CN202210539325A CN114743504A CN 114743504 A CN114743504 A CN 114743504A CN 202210539325 A CN202210539325 A CN 202210539325A CN 114743504 A CN114743504 A CN 114743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light emitting
pixel circuit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93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3504B (zh
Inventor
卢慧玲
曹培轩
齐栋宇
楼均辉
胡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93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3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3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3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3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3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电路应用于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透明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中的部分像素电路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输出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一走线与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切换模块,其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其第一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其第二端连接第一走线;在发光阶段,第一复位模块关断,切换模块导通,驱动电流通过切换模块和第一走线传输至发光元件的第一极。本申请实施例能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

Description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全面屏显示已经成为手机等移动显示装置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显示面板通常具有较高的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且多数显示装置会配置前置摄像头等模组。为了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兼顾前置摄像头,通常会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一个PPI较低且部分透明的显示区域,这个区域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区。为了提高透光率,透明显示区一般仅设置发光元件,而将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的像素电路设置在其他区域(称作第一显示区),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电路通过走线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
经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受限于目前的布线方式,目前第一显示区存在布线空间不足,走线较难布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显示区的走线布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应用于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显示区和透明显示区,透明显示区包括发光元件,位于第一显示区中的部分像素电路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该部分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第一复位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走线与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切换模块,切换模块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切换模块的第一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切换模块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走线与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在发光阶段,第一复位模块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提供的截止电平而关断,切换模块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提供的导通电平而导通,驱动模块输出的驱动电流通过导通的切换模块和第一走线传输至发光元件的第一极。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第一走线与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切换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目标节点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第一走线与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如此一来,在初始化阶段,第一晶体管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的导通电平而导通,第二晶体管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的截止电平而关断,参考电压信号线传输的参考电压信号经第一晶体管和第一走线传输至发光元件的第一极,实现对于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的复位;在发光阶段,第一晶体管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的截止电平而关断,第二晶体管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的导通电平而导通,驱动模块输出的驱动电流通过导通的第二晶体管和第一走线传输至发光元件的第一极,驱动发光元件发光。这样,通过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分时复用第一走线,即通过将在发光阶段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提供驱动电流的走线(可称作阳极走线)复用对发光元件的第一极进行复位的第一走线,可以减少第一显示区中阳极走线的数量,从而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显示区的走线布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晶体管包括双栅晶体管,双栅晶体管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第一子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二子晶体管的栅极均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子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目标节点电连接,第一子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子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子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第一走线与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如此一来,由于第二晶体管为双栅晶体管,所以可以减少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即第一节点)向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的漏电流,保证发光元件的亮度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像素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目标节点电连接。
如此一来,像素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即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7T1C、7T2C或者9T1C等多种类型的像素电路。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显示区包括主屏区和过渡区,过渡区的透光率大于主屏区的透光率,过渡区的至少部分区域未设置发光元件,像素电路位于过渡区。
如此一来,由于过渡区距离透明显示区较近,所以将像素电路设置在过渡区,可以缩短像素电路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之间的走线长度,从而可以进一步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显示区的走线布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透明显示区,透明显示区包括发光元件;第一显示区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显示区包括主屏区和过渡区,过渡区的透光率大于主屏区的透光率,过渡区的至少部分区域未设置发光元件,过渡区内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为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二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排布;第二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第二走线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
如此一来,由于每条第一走线可以与一行像素电路电连接,一行像素电路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所以若多个像素电路的阳极走线均复用同一条第一走线,可能会导致透明显示区的发光元件无法独立驱动;因此,过渡区通过设置第二像素电路,每个第二像素电路均可以通过对应的第二走线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这样,一行像素电路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一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可以实现在减少阳极走线数量的同时,实现透明显示区的发光元件的独立驱动。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过渡区包括M个第二像素电路,M个第二像素电路与M条第二走线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像素电路中的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对应的第二走线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有源层和金属层;在至少过渡区,位于金属层中的发光控制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发光控制信号线中的第一部分与有源层交叠;切换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与有源层交叠的第一部分形成第二晶体管的栅极。
如此一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可以通过同一道工艺制备,有利于生产工艺的简化,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晶体管包括双栅晶体管,双栅晶体管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第一部分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子部分和第二子部分,与有源层交叠的第一子部分形成第一子晶体管的栅极,与有源层交叠的第二子部分形成第二子晶体管的栅极。
如此一来,由于第二晶体管为双栅晶体管,所以可以减少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即第一节点)向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的漏电流,保证发光元件的亮度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有源层和金属层;位于金属层中的第一扫描信号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本体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一本体部与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像素电路及多个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延伸部与有源层交叠;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与有源层交叠的第一延伸部形成第一晶体管的栅极。
如此一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可以通过同一道工艺制备,有利于生产工艺的简化,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主屏区围绕过渡区,沿第一方向,第一像素电路位于同一行第二像素电路靠近主屏区的一侧。
如此一来,由于第一像素电路位于过渡区与主屏区的交界处,即第一像素电路位于一行像素电路的首端,所以一行像素电路中其他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可以以重复单元紧密排布,便于过渡区中晶体管和走线的布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电路应用于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显示区和透明显示区,透明显示区包括发光元件,位于第一显示区中的部分像素电路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该部分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第一复位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走线与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切换模块,切换模块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切换模块的第一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切换模块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走线与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在发光阶段,第一复位模块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提供的截止电平而关断,切换模块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提供的导通电平而导通,驱动模块输出的驱动电流通过导通的切换模块和第一走线传输至发光元件的第一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分时复用第一走线,即通过将在发光阶段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提供驱动电流的走线(可称作阳极走线)复用对发光元件的第一极进行复位的第一走线,可以减少第一显示区中阳极走线的数量,从而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显示区的走线布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一种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所应用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又一种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又一种电路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像素电路的一种时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又一种电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所应用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版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的版图中第一像素电路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版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晶体管以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P型晶体管,也可以替换为N型晶体管。对于N型晶体管来说,导通电平为高电平,截止电平为低电平。即,N型晶体管的栅极为高电平时,其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N型晶体管的栅极为低电平时,其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对于P型晶体管来说,导通电平为低电平,截止电平为高电平。即,P型晶体管的控制极为低电平时,其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P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时,其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在具体实施时,上述各晶体管的栅极作为其控制极,并且,根据各晶体管的栅极的信号以及其类型,可以将其第一极作为源极,第二极作为漏极,或者将其第一极作为漏极,第二极作为源极,在此不做区分,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通电平和截止电平均为泛指,导通电平是指任何能够使晶体管导通的电平,截止电平是指任何能够使晶体管截止/关断的电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电连接”可以是指两个组件直接电连接,也可以是指两个组件之间经由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和目标节点只是为了便于描述电路结构而定义的,第一节点和目标节点并不是一个实际的电路单元。
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在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前,为了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理解,本申请首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说明:
目前的显示面板通常具有较高的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且多数显示装置会配置前置摄像头等模组。为了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兼顾前置摄像头,通常会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一个PPI较低且部分透明的显示区域,这个区域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区。为了提高透光率,透明显示区一般仅设置发光元件,而将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的像素电路设置在其他区域(称作第一显示区),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电路通过走线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
图1为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显示区10中的像素电路100通过阳极走线L(即为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驱动电流的走线)与透明显示区20中的发光元件的阳极电连接,从而为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元件发光。其中,阳极走线L可以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条阳极走线L可以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经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在透明显示区20中的发光元件较多时,阳极走线L也越多,但由于可作为阳极走线L的膜层只有有限几个膜层(如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或者阳极层),且阳极走线L需满足一定的间隔和线宽,因而会出现第一显示区布线空间不足,走线较难布置的问题。
经本申请的发明人进一步发现,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阳极走线L会与位于不同膜层的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其他信号线(如电源信号线、数据信号线)交叠而形成耦合电容。而为了排布尽可能多的阳极走线L,相关技术中,通常会将阳极走线L分别设置在不同膜层之中。由于不同列像素电路100连接的阳极走线L所在的膜层不同,所以不同列像素电路100连接的阳极走线L产生的耦合电容存在差异。在低灰阶显示时,不同列像素电路100驱动的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有差异,会出现沿第二方向Y的mura现象。而当阳极走线L的长度较长,阳极走线L之间的间隔较小时,阳极走线L产生的耦合电容会进一步增大,导致沿第二方向Y的mura现象会更加严重。
鉴于发明人的上述研究发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第一显示区布线空间不足,走线较难布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构思在于:增设第一复位模块和切换模块来实现分时复用第一走线,即通过将在发光阶段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提供驱动电流的走线(可称作阳极走线)复用对发光元件的第一极进行复位的第一走线,从而减少第一显示区中阳极走线的数量,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显示区的走线布置。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进行介绍。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一种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所应用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100应用于显示面板01的像素驱动。显示面板01包括但不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显示面板01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显示区10和透明显示区20。这里的第一方向可以是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任意方向。透明显示区20可以包括发光元件D1。其中,发光元件D1包括但不限于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或者蓝色发光元件。需要说明的是,透明显示区20可以仅设置发光元件D1,而未设置像素电路,即将像素电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0,从而保证透明显示区20具有较好的透光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显示区10中的像素电路100与透明显示区20中的发光元件D1电连接,以驱动发光元件D1发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10中除了包括像素电路100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像素电路,其他像素电路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10自身内的发光元件发光。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像素电路100包括驱动模块101、第一复位模块102和切换模块103。驱动模块101的输出端与目标节点Nm电连接。其中,驱动模块101的输出端可以理解为驱动模块101的驱动电流的输出端。
第一复位模块102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102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10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走线L1与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电连接。其中,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可以为发光元件D1的阳极。在初始化阶段,第一复位模块102可以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提供的导通电平而导通,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传输的参考电压信号可以经过第一复位模块102和第一走线L1传输至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以对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进行复位。
切换模块103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电连接,切换模块103的第一端与目标节点Nm电连接,切换模块103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走线L1与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电连接。在初始化阶段,切换模块103可以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EM提供的截止电平而关断,以保证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成功复位。
在发光阶段,第一复位模块102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提供的截止电平而关断,切换模块103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EM提供的导通电平而导通,驱动模块101输出的驱动电流通过导通的切换模块103和第一走线L1传输至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以驱动发光元件D1发光。
也就是说,第一走线L1即可用于在初始化阶段传输参考电压信号,也可以在发光阶段传输驱动模块101输出的驱动电流,即达到分时复用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像素电路,通过增设第一复位模块和切换模块来实现第一走线的分时复用,即通过将在发光阶段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提供驱动电流的走线(可称作阳极走线)复用对发光元件的第一极进行复位的第一走线,可以减少第一显示区中阳极走线的数量,从而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显示区的走线布置。
此外,随着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的增加,第一显示区中阳极走线可以布设在同一膜层中,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第二方向Y(如列反向)的mura现象。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一复位模块102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通过第一走线L1与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电连接。切换模块103可以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目标节点Nm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极通过第一走线L1与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电连接。
在初始化阶段,第一晶体管M1可以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的导通电平而导通,第二晶体管M2可以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的截止电平而关断,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传输的参考电压信号经第一晶体管M1和第一走线L1传输至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实现对于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的复位。在发光阶段,第一晶体管M1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的截止电平而关断,第二晶体管M2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的导通电平而导通,驱动模块101输出的驱动电流通过导通的第二晶体管M2和第一走线L1传输至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驱动发光元件D1发光。
如此一来,通过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分时复用第一走线,即通过将在发光阶段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提供驱动电流的走线(可称作阳极走线)复用对发光元件的第一极进行复位的第一走线,可以减少第一显示区中阳极走线的数量,从而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显示区的走线布置。
继续参见图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二晶体管M2可以为双栅晶体管,双栅晶体管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子晶体管M21和第二子晶体管M22。第一子晶体管M21的栅极和第二子晶体管M22的栅极均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电连接,第一子晶体管M21的第一极与目标节点Nm电连接,第一子晶体管M21的第二极与第二子晶体管M22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子晶体管M22的第二极通过第一走线L1与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电连接。
如此一来,由于第二晶体管M2为双栅晶体管,所以可以减少驱动模块101的控制端(即第一节点N1)向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的漏电流,保证发光元件D1的亮度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又一种电路示意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像素电路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
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3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3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线PVDD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3的第二极与驱动模块101的输入端电连接。示例性地,驱动模块101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M0,驱动模块101的输入端具体可以为驱动晶体管M0的源极或者漏极。
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的第一极与驱动模块10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的第二极与目标节点Nm电连接。其中,当驱动模块101的输入端为驱动晶体管M0的源极时,驱动模块101的输出端为驱动晶体管M0的漏极。反之,当驱动模块101的输入端为驱动晶体管M0的漏极时,驱动模块101的输出端为驱动晶体管M0的源极。
在发光阶段,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EM提供的导通电平而导通,第一电源电压信号线PVDD提供的正向电压信号依次经过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3、驱动晶体管M0、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第二晶体管M2和第一走线L1传输至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以驱动发光元件D1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除上述列出的晶体管之外,像素电路100还可以包括其他晶体管,这些晶体管共同构成多种类型的像素电路。即,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7T1C、7T2C或者9T1C等多种类型的像素电路。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又一种电路示意图。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像素电路100还可以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M5、阈值补偿晶体管M6、第二复位晶体管M7、第三复位晶体管M8和存储电容Cst。
数据写入晶体管M5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2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M5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线data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M5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电连接。
阈值补偿晶体管M6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2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M6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M6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二复位晶体管M7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M7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M7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
第三复位晶体管M8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电连接,第三复位晶体管M8的第一极与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三复位晶体管M8的第二极与第一走线L1电连接。
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线PVDD电连接。发光元件D1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电压信号线PVEE电连接。
图7为图6所示的像素电路的一种时序示意图。如图7所示,每帧包括初始化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在初始化阶段t1,第一扫描信号线S1提供导通电平,第二扫描信号线S2提供截止电平,发光控制信号线EM提供截止电平。第一晶体管M1可以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的导通电平而导通,第三复位晶体管M8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的导通电平而导通,第二晶体管M2可以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的截止电平而关断,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传输的参考电压信号经第一晶体管M1和第一走线L1传输至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实现对于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的复位。第二复位晶体管M7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传输的导通电平而导通,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的参考电压信号通过第二复位晶体管M7传输至第一节点N1,以对第一节点N1进行复位。
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一扫描信号线S1提供截止电平,第二扫描信号线S2提供导通电平,发光控制信号线EM提供截止电平。数据写入晶体管M5和阈值补偿晶体管M6响应于第二扫描信号线S2传输的导通电平而导通,数据电压信号线data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阈值补偿晶体管M6连通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驱动晶体管M0的第二极,完成驱动晶体管M0的阈值电压的补偿。
在发光阶段t3,第一扫描信号线S1提供截止电平,第二扫描信号线S2提供截止电平,发光控制信号线EM提供导通电平。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EM传输的导通电平而导通,第一晶体管M1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的截止电平而关断,第二晶体管M2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的导通电平而导通,驱动晶体管M0响应于存储电容Cst维持的导通电平而导通,第一电源电压信号线PVDD的正向电压信号依次经过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3、驱动晶体管M0、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第二晶体管M2和第一走线L1传输至发光元件D1的第一极,以驱动发光元件D1发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又一种电路示意图。如图8所示,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像素电路100可以不设置第三复位晶体管M8,其他电路结构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此一来,通过去除第三复位晶体管M8,可以简化像素电路的布线,进一步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显示区的走线布置。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所应用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一显示区10可以包括过渡区90和主屏区A2。过渡区90的透光率可以大于主屏区A2的透光率,即,过渡区90的像素密度可以小于主屏区A2的像素密度。过渡区90和透明显示区20可以组成副屏区,副屏区的下方可以设置摄像头等电子器件,主屏区A2又称正常显示区。过渡区90的至少部分区域可以未设置发光元件,而用于设置驱动透明显示区20中的发光元件发光的像素电路100,因而像素电路100可以位于过渡区。
如此一来,由于过渡区距离透明显示区较近,所以将像素电路设置在过渡区,可以缩短像素电路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之间的走线长度,从而可以进一步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显示区的走线布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100,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显示面板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见以下实施例。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1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10和透明显示区20,透明显示区20包括发光元件。第一显示区10可以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100,像素电路100可以与透明显示区20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通过增设第一复位模块和切换模块来实现第一走线的分时复用,即通过将在发光阶段为发光元件的第一极提供驱动电流的走线(可称作阳极走线)复用对发光元件的第一极进行复位的第一走线,可以减少第一显示区中阳极走线的数量,从而节省第一显示区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显示区的走线布置。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结合图9和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一显示区10可以包括过渡区90和主屏区A2。过渡区90的透光率可以大于主屏区A2的透光率,即,过渡区90的像素密度可以小于主屏区A2的像素密度。过渡区90和透明显示区20可以组成副屏区,副屏区的下方可以设置摄像头等电子器件,主屏区A2又称正常显示区。过渡区90的至少部分区域可以未设置发光元件,而用于设置驱动透明显示区20中的发光元件发光的像素电路。过渡区90内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10a和第二像素电路10b,第一像素电路10a为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100,第一像素电路10a与多个第二像素电路10b可以沿第一方向X排布。其中,第一方向X可以为行方向。
第二像素电路10b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M0’和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M4’,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M4’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电连接,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M4’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M4’的第二极通过第二走线L2与透明显示区20中的发光元件D1电连接。
也就是说,过渡区90不仅可以设置第一像素电路10a,还可以设置第二像素电路10b。第二像素电路10b的阳极走线不复用第一走线L1,而是通过单独的第二走线L2与透明显示区20中对应的发光元件D1电连接,从而实现发光元件的独立驱动。
如图10所示,一行像素电路(即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第一像素电路10a和第二像素电路10b)中可以只有一个第一像素电路10a,剩余的均为第二像素电路10b。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由于每条第一走线可以与一行像素电路电连接,一行像素电路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所以若多个像素电路的阳极走线均复用同一条第一走线,可能会导致透明显示区的发光元件无法独立驱动;因此,过渡区通过设置第二像素电路,每个第二像素电路均可以通过对应的第二走线与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这样,一行像素电路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一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可以实现在减少阳极走线数量的同时,实现透明显示区的发光元件的独立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像素电路10b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晶体管,第二像素电路10b包括不限于7T1C、7T2C或者9T1C等多种类型的像素电路,具体电路结构请参见上文图6所示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见图1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过渡区90可以包括M个第二像素电路10b,M个第二像素电路10b与M条第二走线L2一一对应。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第二走线L2可以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条第二走线L2可以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每个第二像素电路10b中的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M4’的第二极均可以通过对应的第二走线L2与透明显示区20中的发光元件D1电连接。
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1的膜层结构和版图结构。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版图。如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显示面板01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有源层P和金属层M。在至少过渡区90,位于金属层M中的发光控制信号线EM沿第一方向X延伸。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发光控制信号线EM中的第一部分110与有源层P交叠。
结合图4和图11所示,切换模块103包括第二晶体管M9,与有源层P交叠的第一部分110形成第二晶体管M9的栅极。
如此一来,第二晶体管M9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可以通过同一道工艺制备,有利于生产工艺的简化,降低生产成本。
结合图4和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二晶体管M2可以为双栅晶体管,双栅晶体管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子晶体管M21和第二子晶体管M22。第一部分110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子部分110a和第二子部分110b,其中,与有源层P交叠的第一子部分110a形成第一子晶体管M21的栅极,与有源层P交叠的第二子部分110b形成第二子晶体管M22的栅极。
如此一来,由于第二晶体管M2为双栅晶体管,所以可以减少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即第一节点)向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的漏电流,保证发光元件的亮度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继续参见图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位于金属层M中的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本体部111a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1b,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例如,第一方向X为显示面板的行方向,第二方向Y为显示面板的列方向。其中,第一本体部111a可以与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第一像素电路10a及多个第二像素电路10b电连接,从而为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第一像素电路10a及多个第二像素电路10b提供第一扫描信号。
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延伸部111b与有源层P交叠。结合图4和图11所示,第一复位模块102包括第一晶体管M1,与有源层P交叠的第一延伸部111b可以形成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
如此一来,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可以通过同一道工艺制备,有利于生产工艺的简化,降低生产成本。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显示面板01可以包括衬底1,位于衬底1一侧的缓冲层02以及设置于缓冲层02远离衬底1一侧的驱动器件层03。驱动器件层03可包括在远离衬底01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及第三金属层M3。第一金属层M1与缓冲层02之间设置有源层P。任意相邻的金属层之间以及有源层P与第一金属层M1之间设置有绝缘层。示例性地,第一金属层M1与有源层P之间设有栅极绝缘层GI,第二金属层M2与第一金属层M1之间设有电容绝缘层IMD,第三金属层M3与第二金属层M2之间设有层间介质层ILD。另外,显示面板01还可以包括平坦化层PLN、像素定义层PDL,发光元件可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RE、发光层OM和阴极SE。
结合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发光控制信号线EM、第一扫描信号线S1、第二扫描信号线S1和各个晶体管的栅极可以位于第一金属层M1。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第一走线L1、第二走线L2、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可以位于第二金属层M2。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和数据信号线data可以位于第三金属层M3。图13为图11所示的版图中第一像素电路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3所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可以通过过孔h1与位于第二金属层M2的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可以通过过孔h2与位于第二金属层M2的第一走线L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极可以通过过孔h3与位于第二金属层M2的第一走线L1电连接。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版图。结合图6和图13所示,与图13所示的版图相比,图14所示的版图中未设置第三复位晶体管M8。具体而言,在图13所示的版图中,第三复位晶体管M8的第一极与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三复位晶体管M8的第二极通过过孔h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连接线x与第一走线L1电连接。在图14所示的版图中,可以去除过孔h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连接线x,以断开第三复位晶体管M8的第二极与第一走线L1之间的连接。图14的其他版图结构与图13所示的版图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此一来,通过去除第三复位晶体管M8,可以简化像素电路的布线,进一步节省过渡区的布线空间,便于过渡区的走线布置。
结合图9和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主屏区A2可以围绕过渡区90。沿第一方向X,第一像素电路10a可以位于同一行第二像素电路10b靠近主屏区A2的一侧。
如此一来,由于第一像素电路位于过渡区与主屏区的交界处,即第一像素电路可以位于一行像素电路的首端,所以一行像素电路中其他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可以以重复单元紧密排布,便于过渡区中晶体管和走线的布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1,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请参考图15,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1。图15实施例例如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可穿戴产品、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1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01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附图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具体结构以及显示面板的版图结构仅仅是一些示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另外,在不矛盾的情况下,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应用于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所述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显示区和透明显示区,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部分所述像素电路与所述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像素电路包括: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
第一复位模块,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走线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目标节点电连接,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在发光阶段,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提供的截止电平而关断,所述切换模块响应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提供的导通电平而导通,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驱动电流通过导通的所述切换模块和所述第一走线传输至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目标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晶体管包括双栅晶体管,所述双栅晶体管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所述第一子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子晶体管的栅极均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子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目标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子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子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子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
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电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目标节点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主屏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主屏区的透光率,所述像素电路位于所述过渡区;优选的,所述过渡区的至少部分区域未设置发光元件。
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透明显示区,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与所述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主屏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主屏区的透光率,所述过渡区的至少部分区域未设置发光元件,所述过渡区内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排布;
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
驱动晶体管;
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第二走线与所述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渡区包括M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M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与M条所述第二走线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中的所述第三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对应的第二走线与所述透明显示区中的发光元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有源层和金属层;
在至少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金属层中的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中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有源层交叠;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与所述有源层交叠的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
优选地,所述第二晶体管包括双栅晶体管,所述双栅晶体管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子部分和第二子部分,与所述有源层交叠的所述第一子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子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有源层交叠的所述第二子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子晶体管的栅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有源层和金属层;
位于所述金属层中的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本体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及多个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有源层交叠;
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与所述有源层交叠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形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屏区围绕所述过渡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位于同一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靠近所述主屏区的一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539325.1A 2022-05-18 2022-05-18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743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9325.1A CN114743504B (zh) 2022-05-18 2022-05-18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9325.1A CN114743504B (zh) 2022-05-18 2022-05-18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3504A true CN114743504A (zh) 2022-07-12
CN114743504B CN114743504B (zh) 2023-12-19

Family

ID=8228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9325.1A Active CN114743504B (zh) 2022-05-18 2022-05-18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35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6744A (zh) * 2023-04-27 2023-07-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补偿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6695A (zh) * 2017-07-31 2017-10-1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83758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及终端
CN112634809A (zh) * 2020-12-24 2021-04-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37065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上海视涯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CN114335074A (zh) * 2021-04-23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82773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46238A (zh) * 2022-01-26 2022-05-0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495825A (zh) * 2022-01-28 2022-05-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6695A (zh) * 2017-07-31 2017-10-1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83758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及终端
WO2022037065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上海视涯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US20220335894A1 (en) * 2020-08-21 2022-10-20 SeeYa Optronics,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WO2022082773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34809A (zh) * 2020-12-24 2021-04-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35074A (zh) * 2021-04-23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46238A (zh) * 2022-01-26 2022-05-0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495825A (zh) * 2022-01-28 2022-05-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6744A (zh) * 2023-04-27 2023-07-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补偿方法、显示面板
CN116486744B (zh) * 2023-04-27 2024-05-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补偿方法、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3504B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0684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03465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6338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51729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78174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6624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93562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0876697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963742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15203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6818344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21642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3069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7126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96588A (zh) 辅助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743504B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10678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783372B (zh)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42802B (zh)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4279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2641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4939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9923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740317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2756A (zh) 一种内嵌触控模组及其驱动方法、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