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7728A - 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7728A
CN114707728A CN202210358972.2A CN202210358972A CN114707728A CN 114707728 A CN114707728 A CN 114707728A CN 202210358972 A CN202210358972 A CN 202210358972A CN 114707728 A CN114707728 A CN 114707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field
production
stable
well
pot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89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07728B (zh
Inventor
代金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2103589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7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7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7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07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7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气田动用潜力;基于气田动用潜力,计算气田钻井潜力;计算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累积新钻生产井数;气田接替稳产期评价。本发明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衔接气田地质和开发研究成果,根据气田地质和开发特征参数(如地质储量、动储量、生产井数和气井综合递减率等),通过4项核心参数(动用潜力、钻井潜力、接替稳产年度新钻井数和接替稳产期)计算,快速评价气田接替稳产潜力。

Description

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油气田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田开发实践表明,无论何种储集类型的气田,无论何种驱动类型和开发方式的气田,就它们开发的全过程而言,都可以划分为上产阶段、稳产阶段和递减阶段,这几个阶段综合构成了气田开发的模式(图1)。其中,稳产阶段是气田开发的重要阶段,也是经济效益最好的阶段。这一阶段储量采出程度越高,气田开发效果越好。尽最大限度延长气田稳产期,保持气田长期高产稳产,既是气田开发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气田高效开发与否的重要标志。
生产实践表明,气田稳产阶段往往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即随着生产时间延长,生产井数逐步增加,而气田产量相对稳定,生产井平均产量不断减小。也就是说,若保持气田长期稳产,必须持续不断补充新井以有效弥补老井综合递减。这种通过补充新井或产能接替来保持气田稳产的方式,称为接替稳产。因此,接替稳产是保持气田长期稳产的基本途径。
实现气田接替稳产一般需要经过三个步骤:首先通过对气田进行深入研究,准确获取气田地质和开发特征参数,如地质储量、动储量、生产井数、气井综合递减率等;其次,进行接替稳产潜力评价,落实关键基础参数,如动用潜力、钻井潜力、接替稳产年度新钻井数、接替稳产期等;最后,根据基础参数进行接替稳产方案规划并付诸实施,从而合理有序释放气田潜能,实现气田长期接替稳产和高效开发目标。其中,地质和开发特征研究是基础,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是关键,接替稳产方案规划和实施是保障。
从公开的文献来看,目前人们对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的研究鲜见报道,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的欠缺不利于接替稳产方案的编制,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气田产能规划节奏和高效开发步伐,这对保障气田长期稳产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影响是重大的。因此,开展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包括:
基于气田前期的生产数据,确定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
基于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和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计算气田期望动储量;
基于气田期望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计算气田动用潜力;
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
基于气田动用潜力和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计算气田钻井潜力;
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
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
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基于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田产量;
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接替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接替稳产阶段气田产量,计算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
基于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绘制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
基于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和气田钻井潜力,读取累积新钻生产井数曲线与钻井潜力直线相交的时间节点,即为预测的接替稳产期。
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优选地,基于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和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计算气田期望动储量,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31
式中:G1—气田期望动储量;Gb—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Nb—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N—气田地质储量。
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优选地,基于气田期望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计算气田动用潜力,具体如下:
ΔG=G1-G2 (2)
式中:ΔG—气田动用潜力;G1—气田期望动储量;G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
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优选地,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32
式中: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41
—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G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x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
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优选地,基于气田动用潜力和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计算气田钻井潜力,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42
式中:Δx—气田钻井潜力;x1—气田期望生产井数;x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G1—气田期望动储量;ΔG—气田动用潜力;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43
—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
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优选地,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44
式中: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45
—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平均产量;Qi—气田稳产第i年气田产量;ni—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数;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优选地,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46
式中:di—气田稳产第i年气井综合递减率;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47
—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平均产量;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48
—气田稳产第i-1年生产井平均产量;Qi—气田稳产第i年气田产量;Qi-1—气田稳产第i-1年气田产量;ni—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数;ni-1—气田稳产第i-1年生产井数;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优选地,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51
式中: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52
—接替稳产评价时的气井综合递减率;di—气田历史稳产第i年气井综合递减率;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优选地,基于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田产量,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53
式中: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54
—接替稳产评价时的气田产量;Qi—气田历史稳产第i年气田产量;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优选地,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接替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接替稳产阶段气田产量,计算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55
式中: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56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wj-1—接替稳产第j-1年生产井数;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
将w0=x2代入(9)式,整理后得到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的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57
式中: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x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58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由(10)式可得接替稳产年度新钻生产井数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59
式中:Δwj—接替稳产第j年的新钻生产井数;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wj-1—接替稳产第j-1年生产井数;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61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由(11)式可得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为: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62
式中:Wj—接替稳产第j年的累积新钻生产井数;Δwj—接替稳产第j年的新钻生产井数;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63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前期的生产数据,确定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和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计算气田期望动储量;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期望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计算气田动用潜力;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动用潜力和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计算气田钻井潜力;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
第七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
第八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第九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田产量;
第十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接替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接替稳产阶段气田产量,计算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
第十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绘制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
第十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和气田钻井潜力,读取累积新钻生产井数曲线与钻井潜力直线相交的时间节点,即为预测的接替稳产期。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能够有效衔接气田地质和开发研究成果,根据气田地质和开发特征参数(如地质储量、动储量、生产井数和气井综合递减率等),通过4项核心参数(动用潜力、钻井潜力、接替稳产年度新钻井数和接替稳产期)计算,快速评价气田接替稳产潜力。
2、本发明填补了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研究的空白。
3、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4项核心评价参数可直接应用于接替稳产方案规划与编制。
4、本发明有利于促进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的理论研究,为气田高效开发和长期稳产规划提供有力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气田开发模式图;
图2为本发明该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靖边气田产量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该具体实施例的靖边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
图5是本发明该具体实施例的靖边气田接替稳产期预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本发明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衔接气田地质和开发研究成果,根据气田地质和开发特征参数(如地质储量、动储量、生产井数和气井综合递减率等),通过4项核心参数(动用潜力、钻井潜力、接替稳产年度新钻井数和接替稳产期)计算,快速评价气田接替稳产潜力。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气井综合递减率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气田动用潜力
①根据气田地质储量、井网完善井区地质储量和动储量,计算气田期望动储量
期望动储量是气田期望井网控制的动态储量,这是一种假想完善井网下的气田动态储量。一般以气田内部开发较为成熟的井网完善典型井区为准,根据典型井区静态地质储量和动态储量计算动静储量比,然后结合气田地质储量求取。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091
式中:G1—气田期望动储量,108m3;Gb—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108m3;Nb—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108m3;N—气田地质储量,108m3
②根据气田期望动储量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计算气田动用潜力
气田动用潜力是指气田期望动储量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的差值。计算公式如下:
ΔG=G1-G2 (2)
式中:ΔG—气田动用潜力,108m3;G1—气田期望动储量,108m3;G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108m3
其中,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是指开展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始时刻气田实际井网控制的动态储量,可根据气田生产动态数据确定。
公式(1)-(2)中,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气田地质储量均为通过前期气田深入研究而确定的参数。
2、气田钻井潜力
①根据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和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
根据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和生产井数,可以确定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01
式中: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02
—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108m3/口;G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108m3;x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口。
②根据气田动用潜力与单井平均动储量,计算气田钻井潜力
气田钻井潜力为气田期望生产井数(即期望井网下的生产井数,与期望动储量相对应)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的差值,在数值上等于动用潜力与单井平均动储量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03
式中:Δx—气田钻井潜力,口;x1—气田期望生产井数,口;x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口;G1—气田期望动储量,108m3;ΔG—气田动用潜力,108m3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04
—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108m3/口。
3、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累积新钻生产井数
①根据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生产井数,计算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
气田历史稳产阶段,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气田产量基本稳定,但实际生产井数却不断增加,生产井平均产量不断减小。生产井平均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05
式中: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06
—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平均产量,104m3/a;Qi—气田稳产第i年气田产量,108m3/a;ni—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数,口;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②根据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计算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减率
由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是递减的,此时生产井平均产量递减速度的快慢可以用气井综合递减率表示。所谓气井综合递减率是单位时间内生产井平均产量的递减百分数。若单位时间取年(a),则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减率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11
式中:di—气田稳产第i年气井综合递减率,%;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12
—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平均产量,104m3/a;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13
—气田稳产第i-1年生产井平均产量,104m3/a;Qi—气田稳产第i年气田产量,108m3/a;Qi-1—气田稳产第i-1年气田产量,108m3/a;ni—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数,口;ni-1—气田稳产第i-1年生产井数,口;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这里由于递减率计算依赖于前一单位时间的产量,故从i=2算起。
③根据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减率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时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考虑到气田接替稳产阶段实际是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的延续,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依赖于气田的稳产历史。因此,可以根据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14
式中: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15
—接替稳产评价时的气井综合递减率,%;di—气田历史稳产第i年气井综合递减率,%;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④根据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田产量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田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1
式中: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2
—接替稳产评价时的气田产量,108m3/a;Qi—气田历史稳产第i年气田产量,108m3/a;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⑤根据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接替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气田产量,计算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
当单独考虑气田接替稳产阶段时,由于气田产量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3
恒定,根据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的定义(6)式,接替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亦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4
式中: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5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wj-1—接替稳产第j-1年生产井数,口;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口;
将w0=x2代入(9)式,整理后得到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的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6
式中: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口;x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口;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7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由(10)式可得接替稳产年度新钻生产井数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8
式中:Δwj—接替稳产第j年的新钻生产井数;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wj-1—接替稳产第j-1年生产井数;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9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由(11)式可得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为: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10
式中:Wj—接替稳产第j年的累积新钻生产井数;Δwj—接替稳产第j年的新钻生产井数;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211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
4、气田接替稳产期评价
①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井数图版
在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计算基础上,绘制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随接替稳产时间变化的图版。
②接替稳产期确定
以钻井潜力为约束,在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上读取累积新钻生产井数曲线与钻井潜力直线相交的时间节点,即为预测的接替稳产期。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靖边气田是一个低渗、低丰度、低产的大型气田,平均埋深3500m,平均孔隙度5.7%、渗透率0.26×10-3μm2、含气饱和度71.7%,储量丰度0.7×108m3/km2,单井平均初期产能3.5×104m3/d。1997年气田采用一套井网多层合采方式开发,经过20余年的开采,气田累产气突破1000×108m3,地质储量采出程度18.4%。
前期究表明(表1):靖边气田地质储量5500×108m3。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2020年),气田生产井数1063口、动储量2100×108m3。靖边气田包括3个开发区。其中,气田本部井区于1997年投入开发,开发较为成熟且井网完善;潜台东部井区2003年投入开发、井网日益完善;***井区2006年投入开发、井网尚不完善。本部井区地质储量2870×108m3,动储量1429×108m3,动静储量比为49.8%。
表1靖边气田地质与开发特征参数表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31
1、气田动用潜力
依据表1参数,将靖边气田地质储量、气田本部井区地质储量和动储量代入(1)式,计算靖边气田期望动储量,结果为2739×108m3;将气田期望动储量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代入(2)式,计算靖边气田动用潜力,结果为639×108m3
2、气田钻井潜力
依据表1参数,将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和生产井数代入(3)式,计算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结果为1.98×108m3/口;将气田动用潜力与单井平均动储量计算结果代入(4)式,计算靖边气田钻井潜力,结果为323口。
表2靖边气田动用潜力和钻井潜力计算结果表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41
3、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累积新钻生产井数
靖边气田产量曲线(图3)表明,以2004年为界,靖边气田经历了上产和稳产两个阶段,目前处于稳产阶段(亦称气田历史稳产阶段)。
根据靖边气田生产数据,统计了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生产井数、历史稳产年数(表3)。从表3可以看出:历史稳产阶段气田生产井数309口~1063口不等,生产井数逐年升高;历史稳产年数17;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在42.927~59.696×104m3/a之间。将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生产井数代入(5)式,计算靖边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结果表明其分布范围在473.8×104m3/a~1771.5×104m3/a之间;将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代入(6)式,计算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减率,结果表明其分布范围在-15.7%~22.4%之间;将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历史稳产年数代入(7)式,计算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时的气井综合递减率,结果为7.3%;将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历史稳产年数代入(8)式,确定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时的气田产量,结果为51.5×108m3/a。
表3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气井综合递减率、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时的气井综合递减率、气田产量计算结果表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51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61
将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时的气井综合递减率和气田产量分别代入(10)-(12)式,计算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表4)。从表4可以看出:在接替稳产评价时的气田产量51.5×108m3/a、气井综合递减率7.3%以及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1063口的条件下,根据(10)-(12)式,预测了接替稳产前8个年度(2021年-2028年)的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其中,生产井数分布范围在1147口~1949口之间;新钻生产井数分布范围在84口~142口之间;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分布范围在84口~886口之间。
表4靖边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累积新钻生产井数计算结果表
Figure BDA0003584163230000171
4、气田接替稳产期评价
在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计算基础上(表4),绘制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随接替稳产时间变化的图版(图4)。以钻井潜力为约束,在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上读取累积新钻生产井数曲线与钻井潜力直线相交的时间节点,即为预测的接替稳产期(图5)。从图5可以看出,靖边气田以气井综合递减率7.3%、51.5×108m3/a产能接替稳产时,接替稳产期为3.5年。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前期的生产数据,确定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和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计算气田期望动储量;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期望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计算气田动用潜力;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动用潜力和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计算气田钻井潜力;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
第七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
第八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第九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田产量;
第十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接替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接替稳产阶段气田产量,计算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
第十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绘制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
第十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和气田钻井潜力,读取累积新钻生产井数曲线与钻井潜力直线相交的时间节点,即为预测的接替稳产期。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是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为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气田前期的生产数据,确定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
基于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和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计算气田期望动储量;
基于气田期望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计算气田动用潜力;
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
基于气田动用潜力和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计算气田钻井潜力;
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
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
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基于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田产量;
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接替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接替稳产阶段气田产量,计算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
基于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绘制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
基于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和气田钻井潜力,读取累积新钻生产井数曲线与钻井潜力直线相交的时间节点,即为预测的接替稳产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和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计算气田期望动储量,具体如下: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21
式中:G1—气田期望动储量;Gb—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Nb—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N—气田地质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气田期望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计算气田动用潜力,具体如下:
ΔG=G1-G2 (2)
式中:ΔG—气田动用潜力;G1—气田期望动储量;G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具体如下: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22
式中: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23
—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G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x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气田动用潜力和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计算气田钻井潜力,具体如下: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24
式中:Δx—气田钻井潜力;x1—气田期望生产井数;x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G1—气田期望动储量;ΔG—气田动用潜力;g—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具体如下: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31
式中: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32
—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平均产量;Qi—气田稳产第i年气田产量;ni—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数;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具体如下: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33
式中:di—气田稳产第i年气井综合递减率;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34
—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平均产量;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35
—气田稳产第i-1年生产井平均产量;Qi—气田稳产第i年气田产量;Qi-1—气田稳产第i-1年气田产量;ni—气田稳产第i年生产井数;ni-1—气田稳产第i-1年生产井数;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具体如下: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36
式中: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37
—接替稳产评价时的气井综合递减率;di—气田历史稳产第i年气井综合递减率;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田产量,具体如下: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41
式中: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42
—接替稳产评价时的气田产量;Qi—气田历史稳产第i年气田产量;m—气田历史稳产的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接替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接替稳产阶段气田产量,计算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具体如下: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43
式中: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44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wj-1—接替稳产第j-1年生产井数;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
将w0=x2代入(9)式,整理后得到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的计算公式: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45
式中: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x2—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46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由(10)式可得接替稳产年度新钻生产井数计算公式: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47
式中:Δwj—接替稳产第j年的新钻生产井数;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wj-1—接替稳产第j-1年生产井数;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48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由(11)式可得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为: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49
式中:Wj—接替稳产第j年的累积新钻生产井数;Δwj—接替稳产第j年的新钻生产井数;
Figure FDA00035841632200000410
—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wj—接替稳产第j年生产井数。
11.一种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前期的生产数据,确定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地质储量、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地质储量和气田井网完善典型井区动储量,计算气田期望动储量;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期望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计算气田动用潜力;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动储量和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动用潜力和气田单井平均动储量,计算气田钻井潜力;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田生产井数,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
第七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生产井平均产量,计算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
第八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历史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井综合递减率;
第九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历史稳产阶段气田产量和历史稳产年数,计算接替稳产阶段的气田产量;
第十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初期生产井数、接替稳产阶段气井综合递减率和接替稳产阶段气田产量,计算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
第十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气田接替稳产年度生产井数、新钻生产井数和累积新钻生产井数,绘制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
第十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接替稳产年度累积新钻生产井数图版和气田钻井潜力,读取累积新钻生产井数曲线与钻井潜力直线相交的时间节点,即为预测的接替稳产期。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的步骤。
CN202210358972.2A 2022-04-07 2022-04-07 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4707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8972.2A CN114707728B (zh) 2022-04-07 2022-04-07 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8972.2A CN114707728B (zh) 2022-04-07 2022-04-07 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7728A true CN114707728A (zh) 2022-07-05
CN114707728B CN114707728B (zh) 2024-06-28

Family

ID=82171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8972.2A Active CN114707728B (zh) 2022-04-07 2022-04-07 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772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4133A1 (ko) * 2016-09-05 2018-03-08 동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비전통가스전에서 누적생산량증가율 지표에 따른 감퇴곡선법 선정 방법
CN110952976A (zh) * 2019-12-19 2020-04-0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气藏开发模式下单井开采稳产潜力评价方法
CN113222240A (zh) * 2021-05-08 2021-08-06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驱开发油田开采潜力预测方法
CN113496301A (zh) * 2020-04-01 2021-10-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田资产评价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4133A1 (ko) * 2016-09-05 2018-03-08 동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비전통가스전에서 누적생산량증가율 지표에 따른 감퇴곡선법 선정 방법
CN110952976A (zh) * 2019-12-19 2020-04-0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气藏开发模式下单井开采稳产潜力评价方法
CN113496301A (zh) * 2020-04-01 2021-10-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田资产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3222240A (zh) * 2021-05-08 2021-08-06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驱开发油田开采潜力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兴文;王峻峰;贺敬聪;唐勇;明永兵;田传元;夏国山;: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生产动态及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中外能源, no. 01, 15 January 2020 (2020-01-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7728B (zh) 2024-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1890B (zh)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海上油藏动态实时生产优化方法
CN105089585B (zh) 中高渗油藏特高含水后期低成本等效水驱方法
CN110439515B (zh) 注采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837289B (zh) 一种确定井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32156A (zh) 一种预估气井产量的方法
CN105822271A (zh) 厚层油藏变流线矢量调整方法
CN104680244B (zh) 一种油气田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392478B (zh) 一种快速预测低渗致密油藏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
CN114997080B (zh) 一种缝洞型气藏未稳定产能测试资料解释方法
CN106194119A (zh) 抽油机井的降载提效的方法
CN114707728A (zh) 气田接替稳产潜力评价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4429023A (zh) 基于平面流动单元划定的分段注采参数优化方法
CN110162867A (zh) 注水井分层配注水量计算新方法
CN104747154A (zh) 一种利用驱油效率比提高蒸汽驱剩余油研究精度的方法
CN102043888A (zh) 一种钻井平台压载水舱阴极保护***的优化设计方法
RU2558093C1 (ru)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разработки нефтяной залежи
CN113496301B (zh) 油气田资产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4757029A (zh) 海上长水平井α-β波多级降排充填施工模拟方法及***
CN113486537A (zh) 一种基于气水交替驱油的井距设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593877B (zh) 一种气藏逐级降压开采方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CN112709547A (zh) 一种产水气井堵水时机的判别方法
CN111980657B (zh) 油藏流场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2240181B (zh) 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98507B (zh) 采油井补孔改层措施工作量预测方法
CN117744897B (zh) 一种分层注采层段组合及层段配注配产一体化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