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8071B -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8071B
CN114608071B CN202210247668.0A CN202210247668A CN114608071B CN 114608071 B CN114608071 B CN 114608071B CN 202210247668 A CN202210247668 A CN 202210247668A CN 114608071 B CN114608071 B CN 114608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compressor
liquid
liquid storage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76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08071A (zh
Inventor
刘丽芳
赵旭敏
刘海军
贺申淦
田永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2476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08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08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8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08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8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08Compres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8Exceeding a certain temperature value in a refrigeration component 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换热***制冷或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调温***工作于冷媒储存模式下;温度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以及,若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高于预设值,则控制调温***工作于降温执行模式。该方案,通过利用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自动调节压缩机壳内温度,能够避免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有利于提升空调***的运行性能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压缩机壳内温度自调节的空调***的控制装置、转子压缩机壳内温度自调节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转子压缩机壳内温度自调节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空调***(即转子压缩机壳内温度自调节的空调***)。
背景技术
压缩机排气温度对空调***的运行性能及可靠性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影响空调***的运行性能及可靠性。但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的难度较大,所以,安全、可靠、智能的调节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以解决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会影响空调***的运行性能及可靠性的问题,达到通过利用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自动调节压缩机壳内温度,能够避免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有利于提升空调***的运行性能及可靠性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空调***,包括:换热***和调温***;所述换热***,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调温***,能够工作于冷媒储存模式或降温执行模式;在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下,所述调温***,将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中,作为冷凝器的一个换热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引流至所述压缩机的高压腔内;在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下,利用自所述冷凝器出口引流出来的液态冷媒对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进行降温;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换热***制冷或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下;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以及,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高于所述预设值,则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还包括:节流单元;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至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一端口;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所述调温***,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具有进口、出口和气压平衡口;所述储液罐的气压平衡口,用于平衡所述储液罐的进口和所述储液罐的出口的气压;所述储液罐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高压腔接管;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凝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储液罐的进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储液罐的气压平衡口之间的管路接通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凝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储液罐的进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储液罐的气压平衡口之间的管路关闭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罐的进口和所述储液罐的气压平衡口,均位于所述储液罐的顶部;所述储液罐的出口,位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在竖直位置上,所述储液罐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腔接管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还包括:切换单元和开关单元;其中,
所述切换单元,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出口;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凝器的第一端口,连通至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进口;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凝器的第二端口,连通至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进口;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储液罐的进口;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经所述开关单元后连通至所述储液罐的气压平衡口;在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进口与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开关单元关闭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在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进口与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开关单元开启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三通换向阀;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电磁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还包括:第一单向单元和第二单向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单向单元,设置在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液罐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二单向单元,设置在所述储液罐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腔接管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阀口,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在所述空调***能够通过所述四通阀的换向,切换地工作于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切换单元的数量为两套;在两套所述切换单元中,第一套所述切换单元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储液罐的进口之间,第二套所述切换单元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储液罐的进口之间;相应地,在所述调温***还包括第一单向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单向单元的数量也为两套;在两套所述第一单向单元的情况下,第一套所述第一单向单元设置在第一套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液罐的进口之间;第二套所述第一单向单元设置在第二套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液罐的进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单元;所述液位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之后,确定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若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未高于所述预设值,或者若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并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开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之后,确定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若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关闭,并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若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继续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并继续确定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与上述空调***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中,在所述换热***制冷或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下;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确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以及,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高于所述预设值,则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在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之后,确定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若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未高于所述预设值,或者若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并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开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之后,确定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若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关闭,并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若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继续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并继续确定所述储液罐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重新改进空调***的制冷管路,对压缩机排气温度进行监控,在压缩机排气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利用重新改进的空调***的制冷管路,将空调***中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分流至压缩机高压腔内,能够调节压缩机壳内温度,有利于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从而,通过利用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自动调节压缩机壳内温度,能够避免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有利于提升空调***的运行性能及可靠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制冷工况下空调***的运行管路示意图;
图3为制热工况下空调***的运行管路示意图;
图4为空调***的控制流程示意图(以制冷工况为例);
图5为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在控制降温执行模式后确定冷媒储存液位是否低于最低液位阈值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在控制降温执行模式关闭之后确定冷媒储存液位是否高于最高液位阈值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0-压缩机(如转子压缩机);200-室外换热器;300-室内换热器;400-节流阀;500-储液罐;600-四通阀;101-压缩机吸气口;102-压缩机排气口;103-压缩机的高压腔接管;1041-第一温度传感器;1042-第二温度传感器;5011-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2-控制器;503-电磁阀;5041-第一单向阀;5042-第二单向阀;5043-第三单向阀;505-浮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会造成一些危害,比如:会造成压缩机过热、过载,严重时会造成压缩机缸体破损,对安全造成隐患;会造成压缩机所在的制冷***的输气系数降低、轴功率上升,长期温度过高会引起润滑油粘度下降,导致后续气缸磨损、烧瓦等严重事故,损失巨大;过热的环境温度,会造成压缩机构件异常膨胀,严重会造成在气缸中卡死,引起封闭压缩机内置电动机的故障;造成制冷剂和润滑油变质,高温条件下,制冷剂和润滑油会发生催化热分解,在压缩机内形成有害酸性物质,碳化合物和水分,集聚在排气阀上,会造成密封不良,流动阻力增加,金属等异物会堵塞管道、阀门、毛细管或干燥器等构件,严重威胁制冷***安全;蒸汽排气温度过高,会直接影响压缩机工作寿命,等等。
对于全封闭压缩机来讲,合理的排气温度,能使空调***处于合适的运行状况。一些方案中,对于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主要通过喷液降温法来实现的。喷液降温法,又可分为节流阀前喷液降温法和节流阀后喷液降温法。其中,节流阀前喷液降温法,即在空调***的节流装置前引出一部分低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即经过冷凝器冷凝后的液体冷媒)向压缩机吸气口处喷液,虽然能够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但在应用中往往会由于在***运行时流量控制不佳,导致吸气带液,进而影响压缩机的寿命和可靠性。
节流阀后喷液降温法,即在空调***的节流装置后引出部分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但在实际应用中空调***的节流装置后面的压力几乎与压缩机吸气基本相当,液体流量不易控制,所以在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很少采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空调***,包括:换热***和调温***。所述换热***,包括:压缩机100、室外换热器200和室内换热器300。所述压缩机100、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通过管路连通,构成换热流路。所述调温***,能够工作于冷媒储存模式或降温执行模式。在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下,更具体是在所述换热***运行于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即在所述换热***制冷或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将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作为冷凝器的一个换热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引流至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内。在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下,更具体是在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高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利用自所述冷凝器出口引流出来的液态冷媒对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进行降温。
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如第一温度传感器1041、第二温度传感器1042等,控制单元如控制器502。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换热***制冷或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下,以将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作为冷凝器的一个换热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引流至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内。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若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高于所述预设值,则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以利用自所述冷凝器出口引流出来的液态冷媒对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进行降温。
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一种压缩机壳体温度自调节的空调***及其控制逻辑,通过重新改进制冷空调***管路,运用传感、电控等技术,可实现自调节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并设计了空调***对应工况下的控制逻辑,实现了空调***控制的智能化。通过对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监控,结合重新改进的制冷空调***管路,可实现在压缩机100排气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将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分流至压缩机100高压腔内,自动调节压缩机100壳内温度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还包括:节流单元,如节流阀400。所述节流单元,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200与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之间的管路中。具体地,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口102,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200的第一端口。所述压缩机100的吸气口101,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所述室外换热器200的第二端口,连通至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一端口。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二端口。
所述调温***,包括:储液罐500。所述储液罐500,具有进口、出口和气压平衡口。所述储液罐500的气压平衡口,用于平衡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和所述储液罐500的出口的气压。所述储液罐500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接管103。
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的冷凝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气压平衡口之间的管路接通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
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的冷凝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气压平衡口之间的管路关闭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调节压缩机100壳内温度,能够有效地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减少由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过高而带来的压缩机100运行故障,提高了压缩机100的可靠性,进而也保证了空调***的运行性能、提高了空调***的可靠性。并且,利用空调***中冷凝器冷凝过后的液态冷媒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和压缩机100壳内温度,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和压缩机100壳内温度,还能减少冷媒的加热损失,提高压缩机100能效。还有,利用空调***中冷凝器冷凝过后的液态冷媒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和压缩机100壳体温度,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100高压腔,不参与压缩过程,有利于降低压缩机100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和所述储液罐500的气压平衡口,均位于所述储液罐500的顶部。所述储液罐500的出口,位于所述储液罐500的底部。在竖直位置上,所述储液罐500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接管103的高度。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重新改进制冷空调***管路,在空调***的管路中设置储液罐500,储液罐500的左上端的端口为储液罐500的进口,储液罐500的右上端的端口为储液罐500的平衡口,储液罐500的底端的端口为储液罐500的出口。这样,在空调***内增加一个储液罐500,通过引入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制冷剂,并将其导入压缩机100高压腔内,从而达到降低压缩机100壳内温度的目的,使得压缩机100的能效更高、可靠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还包括:切换单元和开关单元,切换单元如两位三通换向阀,开关单元如电磁阀503。
其中,所述切换单元,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出口。
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的冷凝器的第一端口,连通至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进口。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的冷凝器的第二端口,连通至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进口。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经所述开关单元后连通至所述储液罐500的气压平衡口。
在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进口与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开关单元关闭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
在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进口与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开关单元开启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等。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电磁阀503。
本发明的方案中,将冷凝器后的液态冷媒存储于储液罐500中,增设温度传感器、两路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单向电磁阀(如第一单向阀5041、第二单向阀5042、第三单向阀5043、电磁阀503)等部件,可以实现对空调***更加安全可靠的控制,以满足对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要求。这样,通过温度传感器的采集温度自动控制降温模块的启停,使得空调***的控制更加智能、可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还包括:第一单向单元和第二单向单元,第一单向单元如第一单向阀5041,第二单向单元如第二单向阀5043。
其中,所述第一单向单元,设置在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一单向单元在开启的情况下,能够限定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的流向为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至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
所述第二单向单元,设置在所述储液罐50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接管103之间。所述第二单向单元在开启的情况下,能够限定所述储液罐50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接管103之间的流向为所述储液罐500的出口至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接管103。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重新改进制冷空调***管路,具体包括:设置储液罐500,将冷凝器后的液态冷媒存储于储液罐500中,并通过重力的组作用,将储液罐500内的冷媒经过单向阀(如第三单向阀5043)流入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从而实现直接高效的降低压缩机100的壳内温度的目的。通过将空调***中冷凝器冷凝过后的液态冷媒引流至储液罐500,再通过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换向,使得储液罐500进出口压力平衡,从而引起液态冷媒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压缩机(如转子压缩机)100高压腔,与压缩机100高压腔内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混合,可直接有效地降低压缩机100的壳内温度,进而降低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
其中,储液罐500底端设置有支管,储液罐500底端的支管连接至压缩机100壳体内部。储液罐500底端的支管上安装有止回阀(如第三单向阀5043),防止压缩机100高压端气体逆流至储液罐500。该储液罐500底端要高于压缩机100壳体上的管路接口(即压缩机100壳体上与储液罐500底端连接的管路接口),这样设计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冷媒液体引入压缩机100壳体内,压缩机100内的高温高压气体与该支路的高压液体(即自储液罐500流入压缩机100的液态制冷剂)混合,高效、可靠地降低压缩机100壳体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还包括:四通阀600。所述四通阀600的第一阀口,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200的第一端口。所述四通阀600的第二阀口,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0的吸气口101。所述四通阀600的第三阀口,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所述四通阀600的第四阀口,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口102。
在所述空调***能够通过所述四通阀600的换向,切换地工作于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切换单元的数量为两套。在两套所述切换单元中,第一套所述切换单元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200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第二套所述切换单元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
相应地,在所述调温***还包括第一单向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单向单元的数量也为两套。在两套所述第一单向单元的情况下,第一套所述第一单向单元设置在第一套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第二套所述第一单向单元设置在第二套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重新改进制冷空调***管路,具体还包括:设置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并与储液罐500、压缩机100排气口和冷凝器出口相连接,该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与压缩机100排气口102的温度传感器(如第一温度传感器1041、第二温度传感器1042),通过控制器502相连接,通过将压缩机100排气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502,控制器502做出判断,并将动作信号传递给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从而控制该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的流通方式,使得空调***的控制更加精准化、智能化。
这样,添加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分别与压缩机100排气口102、冷凝器出口和储液罐500进口连接,通过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将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引至储液罐500进口,然后通过切换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位置,使得压缩机100排气口102与储液罐500进口连通,因为储液罐500出口通过压缩机100高压腔接管103与压缩机100高压腔连接,此时储液罐500进出口压力平衡,液态冷媒通过重力作用由储液罐500出口流入压缩机100高压腔中。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重新改进制冷空调***管路,具体还包括:空调***的节流装置(如节流阀400)末端与储液罐500平衡口通过管路连接,该管路上接有电磁阀503,当电磁阀503打开,由于节流阀400后(即节流阀400靠近电磁阀503的一端)压力较小,形成的负压带动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流入储液罐500中。
这样,通过在节流阀400节流后的管路上引出支管至储液罐500平衡口,在该支路安装有电磁阀503,当电磁阀503打开,由于节流阀400后压力较小,形成的负压带动冷凝器后的液态冷媒流入储液罐500。在压缩机100排气口102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如第一温度传感器1041、第二温度传感器1042),该温度传感器(如第一温度传感器1041、第二温度传感器1042)与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与控制器502相连,可以实现通过监测压缩机100排气口102的排气温度来自动调节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的流动方式和流量,从而使空调***中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调节更加智能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单元,如设置在储液罐500内的浮球阀505。
其中,所述液位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之后,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若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未高于所述预设值,或者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调温***停止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即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并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开启,以控制所述调温***重新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也就是说,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切换为所述冷媒储存模式。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重新改进制冷空调***管路,具体还包括:储液罐500内置有浮球阀505,该浮球阀505一方面控制了电磁阀503的开启与关闭,另一方面控制了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的换向。
这样,使用浮球阀505,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状态及储液罐500内液位的情况,灵活调控储液罐500内的冷媒量,切实保证空调***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方案的空调***中,室外换热器200的第一端口连通至四通阀600的第一阀口,四通阀600的第二阀口连通至压缩机100排气口102,四通阀600的第三阀口连通至压缩机100吸气口101,四通阀600的第四阀口连通至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室外换热器200的第二端口连通至节流阀400的第一端口,节流阀400的第二端口连通至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二端口。室外换热器200的第一端口连通至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的第一阀口,室外换热器200的第二端口连通至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的第二阀口。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的第三阀口经第一单向阀5041后,一方面连通至储液罐500进口,另一方,经第二单向阀5042后连通至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的第三阀口。节流阀400的第二端口,经电磁阀503后,连通至储液罐500平衡口。储液罐500出口,经第三单向阀5043后,连通至压缩机100高压腔接管103。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的第一阀口连通至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的第二阀口连通至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二端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之后,继续控制所述换热***运行,并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被配置为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关闭,并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被配置为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继续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并继续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
图2为制冷工况下空调***的运行示意图,图3为制热工况下空调***的运行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对本发明的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以图2所示的制冷工况下空调***的运行示意图为例,该空调***拥有两条副流路。其中,副流路,是相对于主管路而言的。本发明的方案中,对单制冷/热的热泵空调中所必须的管路为主管路,除此之外的管路流路统称为副流路。该两条副流路,具体是冷媒储存流路和降温执行流路。
其中,以室外换热器200为冷凝器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冷媒储存流路中,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5011处于关闭状态,开启电磁阀503,使得室外换热器200出口端的冷媒经过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进入储液罐。在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5011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一单向阀5041开启的情况下,室外换热器200的冷媒出口与储液罐500进口之间的管路接通。电磁阀503开启,使得节流阀400的冷媒出口与储液罐500连通,由于节流阀400的冷媒出口的压力较低,使得储液罐500内部的压力也较低,室外换热器200的冷媒出口的冷媒能够流入储液罐500内部。
仍然以室外换热器200为冷凝器进行示例性说明,在降温执行流路中,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处于开启状态,电磁阀503关闭,压缩机100排气口102与储液罐500进口相连通,此时从压缩机100排气口102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流入储液罐500内,因此储液罐500进出口的压力平衡,储液罐500内的液态制冷剂通过重力的作用流入压缩机100壳体内,达到降低压缩机100泵体上端的温度(即降低压缩机100壳体温度),进而实现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目的。在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一单向阀5041开启的情况下,压缩机100排气口102与储液罐500进口之间的管路接通。电磁阀503关闭,使得储液罐500内部的压力不会降低,在储液罐500内部的压力较高的情况下,储液罐500内的液态制冷剂通过重力的作用经第三单向阀5043流入压缩机100高压腔接管103内。
基于冷媒储存流路和降温执行流路,调节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具体操作方式是:通过在空调***中增加一个储液罐500,在冷媒储存流路开启时,储液罐500内可以收集室外换热器200出口的冷媒液体。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储液罐500底端的位置要高于储液罐500与压缩机(如转子压缩机)100的连接位置处,因此在降温执行流路开启时,室外换热器200出口的冷媒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压缩机100的高压腔。
其中,在储液罐500底端与压缩机100的高压腔接管103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第三单向阀5043。设置该第三单向阀5043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室外换热器200出口的冷媒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压缩机100的高压腔的冷媒液体逆流回储液罐500。
同时,在空调***调节的过程中,通过增加阀门及传感器等部件,如电磁阀503、浮球阀505、单向阀(如第一单向阀5041、第二单向阀5042和第三单向阀5043)和温度传感器(如第一温度传感器1041、第二温度传感器1042)等部件,可以实现整个空调***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冷媒储存流路开启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5011处于关闭状态,而电磁阀503则处于开启状态,由于此时储液罐500进出口存在压差,所以室外换热器200出口端的冷媒经过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进入储液罐500的进口,执行冷媒储存功能。储液罐500进出口存在的压差,主要是由于在空调***运行时,储液罐500右上端管段的电磁阀503处于开启状态,与节流阀400出口(即节流阀400后)的低压部位相连接。而此时储液罐500左上端连接管与节流阀400进口(即节流阀400前)的高压部位连通,使得储液罐500进出口处存在压差。
其中,在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与储液罐500进口(即储液罐500左上端)之间,接有第一单向阀5041,目的是防止切换运行工况导致室外换热器200冷媒液体逆流至室内换热器30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降温执行流路开启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处于开启状态,电磁阀503关闭,压缩机(如转子压缩机)100的排气口102与储液罐500相连通,此时从压缩机(如转子压缩机)100的排气口102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流入储液罐500内,因此储液罐500进出口的压力平衡,储液罐500内的液态制冷剂通过重力的作用流入压缩机100壳体内,执行降温功能。
进一步地,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102间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41,第一温度传感器1041可检测压缩机(如转子压缩机)100的排气口102的排气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02。控制器502通过内置程序,控制着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的开启与关闭。
具体地,当控制器502接收到的温度信号高于预设值时,控制器502控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处于开启状态,进而使空调***流入储液罐500内的冷媒流出,流出的液态冷媒与压缩机100高压腔体内冷媒混合,从而实现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效果。当控制器502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502控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处于关闭状态,空调***正常运行。
其中,上述预设值作为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判断阈值,可以根据空调***不同的运行状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根据空调***不同的运行状态,将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判断阈值(即预设值),分为不同的温度等级。如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值最大不超过120℃。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可将制冷时的压缩机100排气温度设置为75~100℃。制热时的压缩机100排气温度设置略高于制冷时的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制热时的压缩机100排气温度设置为85~110℃。
当控制器502接收到的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温度信号高于预设值时,控制器502控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处于开启状态。在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执行降温功能,降温执行流路接通。在降温执行流路中,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处于开启状态,电磁阀503关闭,第三单向阀5043开启,压缩机100排气口102与储液罐500相连通,此时从压缩机100排气口102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流入储液罐500内,储液罐500内的液态制冷剂通过重力的作用经过第三单向阀5043,流入压缩机100壳体内,达到降低压缩机100泵体上端的温度,进而实现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储液罐500内置有一浮球阀505,该浮球阀505是采用化学性质稳定、与冷媒及冷冻油不发生化学反应的黄铜、高级不锈钢等材料精铸制作得到的,当然,浮球阀505的材质不限于黄铜、高级不锈钢。
该浮球阀505能够控制电磁阀503的开启与关闭。其中,室外换热器200出口处的冷媒,经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和第一单向阀5041流入储液罐500的,也经节流阀400和电磁阀503流入储液罐500。当储液罐500内的冷媒液体过多时,关闭电磁阀503,此时储液罐500内的冷媒不会再增加。而当储液罐500内的冷媒液体不够多时,开启电磁阀503,储液罐500内冷媒继续存储,以此来控制储液罐500内冷媒在一定的范围要求内。
其中,冷媒液体过多,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指的是在冷媒液体到达整个储液罐500(高度方向)的第一设定刻度如2/3刻度线处。冷媒液体过少,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指储液罐500内冷媒到达冷媒管(高度方向)的第二设定刻度如1/3刻度线处。具体地,当储液罐500内的冷媒液位达到2/3刻度线处,储液流程(即冷媒储存功能)不再继续,即储液罐500内液位不再增加;当储液罐500内的冷媒液位减少到1/3处时,储液罐500冷媒的存储流程启动,储液罐500内的冷媒增加。
该浮球阀505还能够控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的换向,当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开启、但是储液罐500内的液体冷媒过低时,浮球阀505的输出信号控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关闭,则储液罐500内的液体冷媒停止减少。换向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的开启与关闭由浮球阀505和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并联控制,当两者条件都满足开启状态时,则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处于开启状态。如若有其中任意一条不满足条件则该浮球阀505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浮球阀500的具体控制流程可以是:在储液罐500内的液体冷媒中内置有浮球液位变送器,可以将储液罐500内的液位信息反馈至控制器502中,由控制器502进一步控制对应电磁阀503的启闭。
以图3所示的制冷工况下空调***的运行示意图为例。在制热工况下,四通阀600(即四通换向阀)发生动作,空调***运行示意图如图3所示。空调***的室外换热器200由制冷工况下的冷凝器变为制热工况下的蒸发器,空调***的室内换热器300由制冷工况下的蒸发器变为制热工况下的冷凝器。此时,在第二温度传感器1042与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的共同调控下,实现制热工况下,储液罐500的储液功能以及向压缩机100的输液功能,以实现降低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
进一步地,第二单向阀5042与第一单向阀5041的作用是防止空调***在进行工况切换时,导致冷凝器冷媒液体逆流至蒸发器,即防止冷凝器节流前的冷媒逆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磁阀503,也可设置为普通阀门,通过人为进行控制。其次浮球阀505为优选的改进点,可通过将储液罐500设置为可视液位的储液罐500,进行人为调控。另外,浮球阀505页可改为磁翻板捆绑式液位变送器,可以将储液罐500内的冷媒液位信息进行远程反馈,通过该液位信息增设负反馈电控装置来控制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的启闭,该种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储液罐500内的冷媒液位情况,实现更好的对空调***运行做出评估。
本发明的方案,在重新改进制冷空调***管路时,设置了储液罐500、两位三通换向阀(如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5012)、电磁阀503、浮球阀505,还有单向阀(如第一单向阀5041、第二单向阀5042、第三单向阀5043),以及新增的副流路(管路),在管路上主要通过在原基础上增设管路连接,以实现在制热、制冷两种运行方式下,均能实现对压缩机排气温度的良好调控。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重新改进空调***的制冷管路,对压缩机排气温度进行监控,在压缩机排气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利用重新改进的空调***的制冷管路,将空调***中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分流至压缩机高压腔内,能够调节压缩机壳内温度,有利于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从而,通过利用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自动调节压缩机壳内温度,能够避免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有利于提升空调***的运行性能及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控制装置的一种空调***。该空调***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重新改进空调***的制冷管路,对压缩机排气温度进行监控,在压缩机排气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利用重新改进的空调***的制冷管路,将空调***中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分流至压缩机高压腔内,能够调节压缩机壳内温度,有利于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减少由于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而带来的压缩机运行故障,提高了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空调***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40。
在步骤S110处,在所述换热***制冷或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下,以将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作为冷凝器的一个换热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引流至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内。
在步骤S120处,获取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
在步骤S130处,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以及,
在步骤S140处,若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高于所述预设值,则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以利用自所述冷凝器出口引流出来的液态冷媒对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进行降温。
图4为空调***的控制流程示意图(以制冷工况为例)。如图4所示,为空调***在制冷运行时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以制冷工况为例,空调***的控制流程,包括:
步骤S600、开始作为起点,执行空调***在制冷工况下的控制流程。
步骤S601、空调***在制冷工况下运行。
步骤S602、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1041,实时监测压缩机100排气温度。
步骤S603、判断压缩机100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604。否则,执行步骤S606。
步骤S604、当监测到压缩机100排气温度高于预设值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开启。
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一种压缩机壳体温度自调节的空调***及其控制逻辑,通过重新改进制冷空调***管路,运用传感、电控等技术,可实现自调节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并设计了空调***对应工况下的控制逻辑,实现了空调***控制的智能化。通过对压缩机100排气温度的监控,结合重新改进的制冷空调***管路,可实现在压缩机100排气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将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分流至压缩机100高压腔内,自动调节压缩机100壳内温度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降温执行模式后确定冷媒储存液位是否低于最低液位阈值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6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在控制降温执行模式后确定冷媒储存液位是否低于最低液位阈值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在控制降温执行模式后确定冷媒储存液位是否低于最低液位阈值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40。
步骤S210,获取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
步骤S220,在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之后,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
步骤S230,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
步骤S240,若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未高于所述预设值,或者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调温***停止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即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并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开启,以控制所述调温***重新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也就是说,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切换为所述冷媒储存模式。
如图4所示,以制冷工况为例,空调***的控制流程,还包括:
在步骤S603中,判断压缩机100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若否,则执行步骤S606。
在步骤S604中,当监测到压缩机100排气温度高于预设值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开启,之后执行步骤S605。
步骤S605、判断储液罐500内液位是否过低:若是,则执行步骤S606。否则,返回步骤S603,冷媒继续进入储液罐500。
步骤S606、如果压缩机100排气温度不高于预设值,或者储液罐500液位过低,则关闭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之后,执行步骤S607和步骤S610。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调节压缩机100壳内温度,能够有效地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减少由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过高而带来的压缩机100运行故障,提高了压缩机100的可靠性,进而也保证了空调***的运行性能、提高了空调***的可靠性。并且,利用空调***中冷凝器冷凝过后的液态冷媒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和压缩机100壳内温度,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和压缩机100壳内温度,还能减少冷媒的加热损失,提高压缩机100能效。还有,利用空调***中冷凝器冷凝过后的液态冷媒降低压缩机100排气温度和压缩机100壳体温度,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100高压腔,不参与压缩过程,有利于降低压缩机100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降温执行模式关闭之后确定冷媒储存液位是否高于最高液位阈值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7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在控制降温执行模式关闭之后确定冷媒储存液位是否高于最高液位阈值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在控制降温执行模式关闭之后确定冷媒储存液位是否高于最高液位阈值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30。
步骤S310,在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之后,继续控制所述换热***运行,并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
步骤S320,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关闭,并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
步骤S330,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继续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并继续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
如图4所示,以制冷工况为例,空调***的控制流程,还包括:
在步骤S606中,如果压缩机100排气温度不高于预设值,或者储液罐500液位过低,则关闭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之后,执行步骤S607和步骤S610。
步骤S607、判断储液罐500液位是否过高:若是,则执行步骤S609。否则,执行步骤S608。
步骤S608、如果储液罐500液位不高,则开启电磁阀503,此时从室外换热器200出来的冷媒液体则可进入到储液罐500内,之后返回步骤S607。
步骤S609、如果储液罐500液位过高,则需要关闭电磁阀503,使得室外换热器200出来的液体在压力作用下无法流入储液罐500,再重新回到步骤S602。
步骤S610、在经步骤S603判断后,如果压缩机100排气温度不高于预设值,则执行步骤S606关闭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5011,之后空调***正常运行,直至执行步骤S611。
步骤S611、空调***控制流程结束。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重新改进制冷空调***管路,在空调***的管路中设置储液罐500,储液罐500的左上端的端口为储液罐500的进口,储液罐500的右上端的端口为储液罐500的平衡口,储液罐500的底端的端口为储液罐500的出口。这样,在空调***内增加一个储液罐500,通过引入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制冷剂,并将其导入压缩机100高压腔内,从而达到降低压缩机100壳内温度的目的,使得压缩机100的能效更高、可靠性更好。
由于本实施例的方法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空调***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重新改进空调***的制冷管路,对压缩机排气温度进行监控,在压缩机排气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利用重新改进的空调***的制冷管路,将空调***中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分流至压缩机高压腔内,能够调节压缩机壳内温度,有利于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使得压缩机100的能效更高、可靠性更好。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换热***和调温***;所述换热***,包括:压缩机(100)、室外换热器(200)和室内换热器(300);所述调温***,能够工作于冷媒储存模式或降温执行模式;在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下,所述调温***,将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作为冷凝器的一个换热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引流至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内;在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下,利用自所述冷凝器出口引流出来的液态冷媒对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进行降温;
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换热***制冷或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下;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以及,
若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高于所述预设值,则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
所述换热***,还包括:节流单元;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口(102),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200)的第一端口;所述压缩机(100)的吸气口(101),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所述室外换热器(200)的第二端口,连通至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一端口;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二端口;
所述调温***,包括:储液罐(500);所述储液罐(500),具有进口、出口和气压平衡口;所述储液罐(500)的气压平衡口,用于平衡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和所述储液罐(500)的出口的气压;所述储液罐(500)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接管(103);
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的冷凝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气压平衡口之间的管路接通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
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的冷凝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气压平衡口之间的管路关闭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和所述储液罐(500)的气压平衡口,均位于所述储液罐(500)的顶部;所述储液罐(500)的出口,位于所述储液罐(500)的底部;在竖直位置上,所述储液罐(500)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接管(10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还包括:切换单元和开关单元;其中,
所述切换单元,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出口;
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的冷凝器的第一端口,连通至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进口;所述室外换热器(200)和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中的冷凝器的第二端口,连通至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进口;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所述节流单元的第二端口,经所述开关单元后连通至所述储液罐(500)的气压平衡口;
在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进口与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开关单元关闭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
在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进口与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之间的管路接通、且所述开关单元开启的情况下,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三通换向阀;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电磁阀(50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还包括:第一单向单元和第二单向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单向单元,设置在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
所述第二单向单元,设置在所述储液罐(50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00)的高压腔接管(10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还包括:四通阀(600);所述四通阀(600)的第一阀口,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200)的第一端口;所述四通阀(600)的第二阀口,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0)的吸气口(101);所述四通阀(600)的第三阀口,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所述四通阀(600)的第四阀口,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口(102);
在所述空调***能够通过所述四通阀(600)的换向,切换地工作于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切换单元的数量为两套;在两套所述切换单元中,第一套所述切换单元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200)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第二套所述切换单元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
相应地,在所述调温***还包括第一单向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单向单元的数量也为两套;在两套所述第一单向单元的情况下,第一套所述第一单向单元设置在第一套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第二套所述第一单向单元设置在第二套所述切换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液罐(500)的进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单元;
所述液位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之后,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
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
若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未高于所述预设值,或者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并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之后,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
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关闭,并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
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继续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并继续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换热***制冷或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冷媒储存模式下;
获取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
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以及,
若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高于所述预设值,则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
在控制所述调温***工作于所述降温执行模式之后,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
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
若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未高于所述预设值,或者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并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开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降温执行模式关闭之后,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
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关闭,并返回以继续确定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值;
若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未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则继续控制所述冷媒储存模式,并继续确定所述储液罐(500)内液态冷媒的液位是否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阈值。
CN202210247668.0A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Active CN114608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7668.0A CN114608071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7668.0A CN114608071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8071A CN114608071A (zh) 2022-06-10
CN114608071B true CN114608071B (zh) 2023-11-14

Family

ID=81863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7668.0A Active CN114608071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80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1549B (zh) * 2022-09-14 2023-01-10 扬州港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高压的igbt芯片高压电流检测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3964A (ja) * 1993-11-10 1995-05-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装置
JP2002130845A (ja) * 2000-10-18 2002-05-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装置
CN101738037A (zh) * 2008-11-24 2010-06-1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防止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的保护装置
CN201547953U (zh) * 2009-10-30 2010-08-11 杭州锦江百浪新能源有限公司 喷液冷却空气源热水器
CN203454465U (zh) * 2013-08-09 2014-02-26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带两级喷液***的风冷螺杆机组
CN203657079U (zh) * 2013-11-27 2014-06-1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
JP2014181869A (ja) * 2013-03-21 2014-09-29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6642787A (zh) * 2016-09-10 2017-05-10 赵向辉 冷媒循环量可调的制冷或热泵***
CN209801682U (zh) * 2018-11-23 2019-12-17 南阳市一通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特高温空调
CN111023484A (zh) * 2019-12-16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
KR20210096481A (ko) * 2020-01-28 2021-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14061183A (zh) * 2021-11-08 2022-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3964A (ja) * 1993-11-10 1995-05-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装置
JP2002130845A (ja) * 2000-10-18 2002-05-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装置
CN101738037A (zh) * 2008-11-24 2010-06-1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防止空调器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的保护装置
CN201547953U (zh) * 2009-10-30 2010-08-11 杭州锦江百浪新能源有限公司 喷液冷却空气源热水器
JP2014181869A (ja) * 2013-03-21 2014-09-29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3454465U (zh) * 2013-08-09 2014-02-26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带两级喷液***的风冷螺杆机组
CN203657079U (zh) * 2013-11-27 2014-06-1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
CN106642787A (zh) * 2016-09-10 2017-05-10 赵向辉 冷媒循环量可调的制冷或热泵***
CN209801682U (zh) * 2018-11-23 2019-12-17 南阳市一通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特高温空调
CN111023484A (zh) * 2019-12-16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
KR20210096481A (ko) * 2020-01-28 2021-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14061183A (zh) * 2021-11-08 2022-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8071A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06615A2 (en) Multi air-conditioner for simultaneously cooling/heating room ai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03396150U (zh) 冷冻循环装置
KR101479458B1 (ko) 냉동 장치
CN106288488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2135345B (zh) 水-制冷剂循环***
CN102095279A (zh) 与制冷剂***联动的水环流装置
CN114608071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KR100903148B1 (ko) 다실형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842743A (zh) 热泵
CN105402936A (zh) 空调热水机及其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5072342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084547B (zh) 空调***及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0579036A (zh)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及其控制方法
KR20060090548A (ko) 공기조화장치
EP3604972B1 (en) Hybrid chiller system
CN101086372A (zh) 中央空调室内机液冷媒防止滞留控制方法
CN108387031B (zh) 一种热泵***的控制方法
CN115427744B (zh) 空调装置
CN11077911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1625627U (zh) 空调外机及空调
KR20150123586A (ko) 공기조화장치
CN110779111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09944800U (zh) 用于热泵机组的自动补水***
KR101160351B1 (ko) 멀티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9037061U (zh) 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