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9416A - 双重激活预防 - Google Patents

双重激活预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9416A
CN114599416A CN202080072538.7A CN202080072538A CN114599416A CN 114599416 A CN114599416 A CN 114599416A CN 202080072538 A CN202080072538 A CN 202080072538A CN 114599416 A CN114599416 A CN 114599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member
sleeve
guide
inhaler article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25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9416B (zh
Inventor
O·布莱特勒
O·戴伊奥格鲁
D·P·G·斯特尔
B·克鲁克
P·路泽尔
G·梅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filed Critical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ublication of CN114599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9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9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9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6Inhaling appliances shaped like cigars, cigarettes or pi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2/00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other than electrically operated;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r testing thereof
    • A24F42/20Devices without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2/00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other than electrically operated;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r testing thereof
    • A24F42/6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61M15/0023Mouthpieces therefor retrac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3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61M15/0035Pierc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3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61M15/004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with fixed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6Solids
    • A61M2202/064Powd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27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preventing use
    • A61M2205/273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preventing use preventing reuse, e.g. of dispos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1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audible feedbac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包括定位于壳体腔内的套筒、刺穿元件和锁定机构。套筒包括布置成接收吸入器制品的套筒腔。套筒可在壳体腔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刺穿元件布置成当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刺穿接收在套筒内的吸入器制品。锁定机构包括引导件、联接到套筒的从动构件、和固持区段。从动构件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并且返回到第一位置而沿着引导件移动到固持区段中。固持区段布置成当套筒已返回到第一位置时保持从动构件,因此将套筒固持在第一位置。

Description

双重激活预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助于防止吸入器制品被激活一次以上的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
背景技术
某些吸入器制品固持含有干粉的胶囊。可通过刺穿胶囊壁来激活这些胶囊。通常,用户通常不会接收到胶囊已经刺穿(或“激活”)的指示。这可能导致用户多次激活胶囊。激活胶囊一次以上可以通过增加刺穿的孔的尺寸或增加孔的数目来改变粉末递送,导致增加粉末递送和缩短用户体验。
期望提供在将吸入器制品***到套筒中以供使用时,可以防止用户意外刺穿胶囊或激活吸入器制品一次以上的吸入器制品。
期望提供防止接收在保持器内的吸入器制品粉末胶囊的多次激活的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期望吸入器***向用户提供胶囊被激活的指示。还期望提供便于消费者使用的吸入器制品***。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包括定位于壳体腔内的套筒、刺穿元件和锁定机构。套筒包括布置成接收吸入器制品的套筒腔。套筒可在壳体腔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刺穿元件布置成当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刺穿接收在套筒内的吸入器制品。锁定机构包括引导件、与套筒联接的从动构件、以及固持区段。从动构件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并且返回到第一位置而沿着引导件移动到固持区段中。固持区段布置成当套筒已返回到第一位置时保持从动构件,因此将套筒固持在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包括定位于壳体腔内的套筒、刺穿元件和锁定机构。套筒包括布置成接收吸入器制品的套筒腔。套筒可在壳体腔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刺穿元件布置成当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刺穿接收在套筒内的吸入器制品。锁定机构包括引导件、与套筒联接的从动构件、以及固持区段。从动构件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并且返回到第一位置而沿着引导件移动到固持区段中。固持区段布置成当套筒已返回到第一位置时保持从动构件,因此将套筒固持在第一位置。从动构件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不在套筒腔内时处于中性位置,在中性位置,从动构件不与引导件对接。
有利地,将锁定机构并入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中可以在将吸入器制品***套筒中以供使用时防止吸入器制品激活一次以上。另外,并入包括引导件、与套筒联接的从动构件、和固持区段的锁定机构提供具有简单设计和很少移动部件并且无电子器件的锁定机构。
从动构件可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不在套筒腔内时处于中性位置,在中性位置,从动构件不与引导件对接。从动构件可以相对于套筒移动。从动构件可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到套筒腔中时与吸入器制品对接,使得吸入器制品使从动构件移出中性位置并且与引导件接触。从动构件可以在中性位置在套筒腔内延伸。从动构件可以是柔性的,使得当吸入器制品接收在套筒腔中时,从动构件向外偏转远离套筒的纵向轴线而与引导件接触。从动构件可以被朝向中性位置偏压,使得当从套筒移除吸入器制品时,从动构件移离与引导件或固持区段的接触,因此允许套筒移动。
有利地,当保持器不与吸入器制品一起使用时,具有在套筒腔内的中性位置的从动构件防止锁定机构接合。这可以在套筒中不存在吸入器制品时防止套筒锁定。
从动构件和引导件可布置成当彼此接触时发出可听声音。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使从动构件沿第一侧向方向移离初始侧向定向。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沿着第一路径移动从动构件。从动构件可以被朝向初始侧向定向偏压。引导件可以成形为使得当套筒处于第二位置时,从动构件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从动构件和引导件可布置成当从动构件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时发出可听声音。
有利地,布置成在接合时发出可听声音的从动构件和引导件可以提供锁定机构接合的可听指示。此外,布置成在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时发出可听声音的从动构件和引导件可以提供吸入器制品已移动到适当位置以进行刺穿的可听指示。更进一步,在到达第二位置之后,偏压到初始侧向位置的从动构件可以允许引导件防止从动构件回到第一路径。
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到第一位置,由所述引导件沿第二侧向方向移动从动构件。第二侧向方向可与第一侧向方向相对。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第一位置,沿着第二路径移动从动构件。固持区段可成形为当从动构件到达固持区段时,将从动构件保持在固持区段内以抵抗套筒的移动。固持区段可包括至少一个邻接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邻接表面布置成抵抗从动构件的侧向移动。
有利地,成形为当从动构件到达固持区段时将从动构件保持在固持区段内以抵抗套筒的移动的固持区段可以防止接收在套筒中的吸入器制品的额外刺穿。另外,偏压到初始侧向位置的从动构件可以允许从动构件沿着引导件移动到固持区段,其保留现有设计的形式和功能,同时提供当吸入器制品***到套筒中以供使用时防止意外刺穿胶囊或激活吸入器制品一次以上的机构。
从动构件可以是与套筒联接的细长构件。细长构件可以与套筒一体地形成。细长构件可以是不同于套筒并且附接到套筒的部件。
有利地,与套筒一体地联接或形成的从动构件可以提供具有几个移动部件的简单机构,以防止胶囊或吸入器制品意外刺穿。另外,作为细长构件的从动构件可以允许从动构件的侧向偏压和移动,而不需要套筒的任何复杂额外特征。
引导件可包括突起。引导件可包括通道。引导件可以形成壳体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有利地,形成壳体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引导件可以提供防止胶囊或吸入器制品意外刺穿的机构,而不改变保持器的外观并且不改变其当前形式和功能。
从动构件可以是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杆。第一端可以联接到套筒,并且第二端可以包括从杆延伸的尖端接合特征。尖端接合特征可以限定尖椭圆形形状。尖端接合特征可具有主纵向轴线。主纵向轴线可以与套筒的轴向轴线形成在约30度到约75度的范围内的角度。尖端接合特征可与引导件协作以产生套筒处于第二位置的可听指示。从动构件可以在中性位置具有与套筒的纵向轴线平行的纵向轴线。
有利地,从动构件是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杆可以允许从动构件的侧向偏压和移动,而不需要套筒旋转或改变其当前功能。另外,从杆延伸的尖端接合特征可以允许从动构件与引导件接合,同时仍然允许从动构件的侧向移动而不使套筒旋转。此外,具有尖椭圆形形状的尖端接合特征可以允许从动构件沿着引导件平滑地移动,而不脱离引导件。更进一步,产生套筒处于第二位置的可听指示的尖端接合特征和引导件可以提供胶囊已刺穿或吸入器制品已激活的可听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吸入器***包括如本文所述的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以及吸入器制品。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吸入器制品的胶囊腔内的胶囊。胶囊含有包括尼古丁的药学活性颗粒。
有利地,可以接收和激活吸入器制品,同时防止意外或额外激活,而不改变当前设计的形式和功能。
药学活性颗粒的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可为约5微米或更低,或在约0.5微米到约4微米的范围内,或在约1微米到约3微米的范围内。
胶囊还可以含有第二香精颗粒群,所述第二香精颗粒群的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为约20微米或更大,或约50微米或更大,或在约50到约200微米或约50到约150微米的范围内。
术语“尼古丁”是指尼古丁和尼古丁衍生物,如游离碱尼古丁、尼古丁盐等。
术语“香料”或“香精”是指改变和旨在改变尼古丁在其消耗或吸入期间的味道或芳香特性的感官化合物、组合物或材料。
术语“上游”和“下游”是指当吸入气流通过保持器的本体、吸入器制品和吸入器***时,描述的保持器、吸入器制品和吸入器***的元件相对于吸入气流的方向的相对位置。
术语“近侧”和“远侧”用以描述保持器、吸入器制品或***的部件或部件的部分的相对位置。根据本发明的保持器或形成保持器的元件(如套筒)具有:近端,所述近端在使用中接收吸入器制品;以及相对的远端,所述相对的远端可以是封闭端,或具有更靠近保持器的近端的端部。根据本发明的吸入器制品具有近端。在使用中,尼古丁颗粒离开吸入器制品的近端以递送给用户。吸入器制品具有与近端相对的远端。吸入器制品的近端还可以称为口端。
本文所述的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可与包含胶囊的吸入器制品组合,通过刺穿胶囊激活吸入器制品,提供吸入器制品内的胶囊的可靠激活(通过用保持器的刺穿元件刺破胶囊),并且释放包含在胶囊内的颗粒,并且使制品能够将颗粒递送给消费者。保持器与吸入器制品分离,但消费者可以利用吸入器制品和保持器两者,同时消耗在吸入器制品内释放的颗粒。多个这些吸入器制品可以与保持器组合以形成***或套件。可以在10个或更多个、或25个或更多个、或50个或更多个、或100个或更多个吸入器制品上使用单个保持器,以激活(刺破或刺穿)包含在每个吸入器制品内的胶囊,并且为吸入器制品的激活的每个吸入器制品提供可靠的激活和任选的视觉指示(标记)。
吸入器***包括吸入器制品和如本文所述的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保持器的套筒固持接收在套筒腔中的吸入器制品。胶囊可以设置在吸入器制品本体内。
吸入器制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着吸入器纵向轴线从吸嘴端延伸到远端。胶囊腔可以在本体内限定,所述本体在下游由过滤元件界定并且在上游由限定中心通路的管状元件界定。中心通路可以形成从本体的远端朝向胶囊腔延伸的空气入口孔口。胶囊可以设置在胶囊腔内,其中中心通路可以具有比胶囊更小的直径。因此,胶囊不可穿过中心通路,并且固持在胶囊腔内。
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包括定位于壳体腔内的套筒、刺穿元件和锁定机构。套筒包括布置成接收吸入器制品的套筒腔。套筒可在壳体腔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刺穿元件布置成当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刺穿接收在套筒内的吸入器制品。锁定机构包括引导件、联接到套筒的从动构件、和固持区段。从动构件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并且返回到第一位置而沿着引导件移动到固持区段中。固持区段布置成当套筒已返回到第一位置时保持从动构件,因此将套筒固持在第一位置。
从动构件可以附接到套筒,与套筒联接或与套筒一体地形成。从动构件可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不在套筒腔内时处于中性位置,在中性位置,从动构件不与引导件对接。当吸入器制品不在套筒腔内时,从动构件可以布置在中性位置。在中性位置,从动构件可以朝向纵向轴线延伸到套筒腔中。在将吸入器制品接收在套筒腔内之后,可以移动从动构件以与引导件对接。从动构件可布置成相对于套筒移动,并且从动构件可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到套筒腔中时与吸入器制品对接,使得吸入器制品使从动构件移出中性位置并且与引导件接触。当从动构件处于中性位置时,从动构件可以在套筒腔内远离引导件或保持器的内表面延伸。当吸入器制品***到套筒腔中时,吸入器制品可以将从动构件推出中性位置和套筒腔并且与引导件接触。
从动构件可以是柔性的,使得当吸入器制品接收在套筒腔中时,从动构件向外偏转远离套筒的纵向轴线而与引导件接触。从动构件可以被朝向中性位置偏压,使得当从套筒移除吸入器制品时,从动构件移离与引导件或固持区段的接触,因此允许套筒移动。例如,如果从动构件已移动到固持区段,使得套筒固持在第一位置,则移除吸入器制品并将从动构件返回到中性位置可以允许套筒的移动不受固持区段限制。
从动构件和引导件可布置成当彼此接触时发出可听声音。当将吸入器制品***到套筒中并且使从动构件接触引导件时,从动构件和引导件可以发出可听声音,如咔哒声、弹出声、搭扣声或其它短尖声。可听声音可以向用户提供从动构件正确坐置或放置成与引导件接触的指示。
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使从动构件沿第一侧向方向移离初始侧向定向。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使从动构件沿第一侧向方向移动约0.5毫米到约2毫米的范围内的距离。优选地,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使从动构件沿第一侧向方向移动约1.2毫米的距离。
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沿着第一路径移动从动构件。从动构件可以被朝向初始侧向定向偏压。
引导件可以成形为使得当套筒处于第二位置时,从动构件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引导件可以成形为使得当套筒处于第二位置时,从动构件不能返回到第一路径。从动构件和引导件可布置成当从动构件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时发出可听声音。当套筒移动到第二位置,同时从动构件与引导件接触时,从动构件和引导件可以发出可听声音,如咔哒声、弹出声、搭扣声或其它短尖声。可听声音可以向用户提供套筒已到达第二位置的指示。
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到第一位置,由所述引导件沿第二侧向方向移动从动构件。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使从动构件沿第二侧向方向移动约1毫米到约3毫米的范围内的距离。优选地,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使从动构件沿第二侧向方向移动约1.8毫米的距离。
第二侧向方向与第一侧向方向相对。引导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第一位置,沿着第二路径移动从动构件。从动构件在第二位置处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可以将从动构件置于将通过引导件沿第二侧向方向或沿着第二路径移动的位置。
从动构件可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形成。合适的可弹性变形材料可包括热塑性材料。合适的可弹性变形材料可包括聚醚醚酮、聚酰胺、缩醛(聚缩醛或聚甲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苯乙烯丙烯腈,或可被偏压和弹性变形的其它材料。优选地,从动构件可由缩醛(聚缩醛或聚甲醛)形成。优选地,从动构件可由聚醚醚酮形成。
从动构件可以是可弹性变形的或弯曲的,使得当将吸入器制品接收在套筒中时,从动构件可以在远离纵向轴线向外的约1.0毫米到约2.0毫米的范围内弯曲并且与引导件接触。优选地,从动构件可以向外移动或弯曲约1.5毫米。另外,从动构件可以是可弹性变形的或弯曲的,以适应从动构件沿着引导件的移动,特别是在约0.5毫米到约2.0毫米的范围内的侧向移动。
当移动到固持区段中时,从动构件可沿第一侧向方向移动。固持区段可沿第二侧向方向偏离初始侧向定向。固持区段可成形为当从动构件到达固持区段时,将从动构件保持在固持区段内以抵抗套筒的移动。固持区段可包括至少一个邻接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邻接表面布置成抵抗从动构件的侧向移动。邻接表面可以防止从动构件移动以返回初始侧向定向。
从动构件可以是与套筒联接的细长构件。细长构件可以与套筒一体地形成。细长构件可以是不同于套筒并且附接到套筒的部件。细长构件可构造为随着由引导件移动而弹性变形。
引导件可包括突起。突起可从壳体腔内的壳体的内表面延伸。突起可以联接到壳体的内表面。突起可以布置成偏转从动构件,并且在随着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而沿着第一路径引导从动构件。突起可进一步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而沿着第二路径偏转和引导从动构件。
固持区段可包括固持突起。固持突起可在壳体腔内从壳体的内表面延伸。固持突起可包括邻接表面以防止从动构件的侧向移动。
引导件可包括通道。通道可以延伸到壳体腔内的壳体的内表面中。通道可以联接到壳体的内表面。通道可以构造成在通道内接收或接触从动构件的一部分。通道可包括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随着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通道可布置成偏转从动构件并且沿着第一路径引导从动构件。通道可进一步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而沿着第二路径偏转和引导从动构件。
固持区段可包括固持通道或凹部。固持通道可在壳体腔内从壳体的内表面延伸。固持通道可包括邻接表面以防止从动构件的侧向移动。
引导件可以形成壳体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引导件可以限定壳体腔的内表面的突起。引导件可以限定壳体腔的内表面的通道。
从动构件可以是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杆,其中第一端联接到套筒,并且第二端包括从杆延伸的尖端接合特征。杆可构造为随着其通过引导件侧向移动而从第一端到第二端弯曲或变形。在中性位置,杆可构造为弯曲或曲线状,使得第二端延伸到套筒腔中。杆可构造为当吸入器制品不在套筒腔内时处于中性位置。杆可以是悬臂。
从动构件可以是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悬臂。第一端可以联接到套筒。第二端可以是自由端,使得第二端可以独立于第一端移动。换句话说,第二端可以在不同于第一端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弯曲或移动。第二端可构造成当吸入器制品处于套筒腔中时与引导件接合。悬臂可以构造成随着其由吸入器制品或引导件移动而从第一端到第二端弯曲或变形。
尖端接合特征可以限定尖椭圆形形状。尖端接合特征可具有主纵向轴线。主纵向轴线可以与套筒的轴向轴线形成在约30度到约75度的范围内的角度。优选地,主纵向轴线可以与套筒的轴向轴线形成约55度的角度。尖端接合特征可以具有限定套筒的轴向轴线与尖端接合特征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的接合特征距离。接合特征距离可以在约0.5毫米到约2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地,接合特征距离为约1毫米。尖端接合特征可与引导件协作以产生套筒处于第二位置的可听指示。
从动构件可以在中性位置具有与套筒的纵向轴线平行的纵向轴线。套筒可以构造成接收吸入器制品的远端区域并且设置在该吸入器制品的远端区域周围。套筒可以具有用于接触吸入器制品的远端的底座表面。底座表面可以限定套筒的远端,并且与套筒的开口近端相对。套筒可以从远端延伸到开口近端。套筒可以经由过盈配合固持吸入器制品。
套筒可以包括在套筒的远端处的孔口,并且刺穿元件可以延伸穿过孔口。吸入器制品的远端可以接触套筒的底座表面,并且推动套筒朝向刺穿元件行进。套筒可以与刺穿元件同轴。套筒可以对准吸入器制品,使得刺穿元件可靠地激活吸入器制品内的胶囊。套筒还可以机械地保持刺穿元件并且支撑刺穿元件以防止或减轻刺穿元件的偏转。
套筒可以限定第一空气入口区,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区包括通过所述套筒的至少一个空气孔口。第一空气入口区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三个或更多个、四个或更多个,或从约1至约10个空气孔口,或从约3至约9个空气孔口。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区接近所述套筒的近端。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区构造成允许空气从所述套筒的内部流动到形成在所述套筒与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的气流通道。
套筒可以包括第二空气入口区,所述第二空气入口区包括通过所述套筒的至少一个空气孔口。第二空气入口区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三个或更多个、四个或更多个,或从约1至约10个空气孔口,或从约3至约9个空气孔口。所述第二空气入口区接近所述套筒的远端。所述第二空气入口区构造成允许空气从所述气流通道流动到所述套筒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空气入口区与第二空气入口区之间的内腔的部分可以具有减小的直径。在这些实施例中,空气(吸入空气)无法在套筒与吸入制品之间从套筒的近端传递到套筒的远端。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空气入口区和第二空气入口区的提供有利地允许空气进入保持器的开口端并传递到吸入器制品的远端,同时仍允许制品牢固地保持在套筒中。因此,当吸入器制品包含在保持器内时,吸入器制品可以由用户消耗。
保持器可以包括固定到壳体的开口近端的保持环元件。保持环元件将套筒保持在吸入器制品腔内。保持环具有足以停止或保持套筒在保持器的吸入器制品腔内的移动的厚度。
保持器可以包括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构造成朝向壳体的开口近端在松弛(第一)位置与压缩(第二)位置之间偏压套筒。弹簧元件可以包含在保持器的吸入器制品腔内,并且当可移动套筒和吸入器制品朝向刺穿元件移动时被压缩。弹簧元件可以在套筒与壳体的远端之间并且接触套筒和壳体的远端。弹簧元件可以设置在刺穿元件周围。弹簧元件可以与刺穿元件同轴。弹簧元件可以是锥形弹簧。
弹簧元件可以固定到保持器的远端。弹簧元件可以固定到套筒的远端。弹簧元件可以固定到保持器的远端和套筒的远端两者。弹簧元件可以是锥形弹簧。锥形弹簧可有利地提供薄型设计,使得其可提供更灵活的设计和更小的总体压缩厚度。与圆柱形弹簧相比,锥形弹簧的提供还可以有利地降低弹簧在被压缩时弯曲的可能性。
一旦刺穿元件激活吸入器制品,弹簧元件就会偏压吸入器制品而脱离和远离该刺穿元件。弹簧元件可以设置在刺穿元件周围。弹簧元件可以与刺穿元件同轴。当弹簧元件处于松弛位置时,刺穿元件可以延伸超过弹簧元件。当弹簧元件处于压缩位置时,刺穿元件可以延伸超过弹簧元件。当弹簧元件处于松弛位置和压缩位置两者时,刺穿元件可以延伸超过弹簧元件。当套筒压缩弹簧元件时,刺穿元件可以延伸超过弹簧元件。
使刺穿元件凹入壳体中可防止刺穿元件与不打算接收在刺穿元件内的表面接触。使刺穿元件凹入壳体中还可以保护刺穿元件不被不打算接收在刺穿元件内的表面损坏或修改。
相对于壳体长度,刺穿元件长度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长度。例如,刺穿元件长度可以是壳体长度的约25%至约60%、或约30%至约50%。刺穿元件的远端可以固定到在壳体的远端处或附近的远端。刺穿元件的整个长度可以在壳体长度内共延。
刺穿元件由刚性材料形成。刚性材料具有足够的刚性以刺穿、刺破或活化吸入器制品内包含的胶囊。刺穿元件可以由金属形成。刺穿元件可以由不锈钢例如316不锈钢形成。刺穿元件可以由聚合材料形成。刺穿元件可以由纤维增强聚合材料形成。
壳体可以由任何刚性材料形成。壳体可以由聚合材料形成。例如,可用于形成壳体的聚合材料包括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尼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PBT聚酯、PET聚酯、聚甲醛、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或液晶聚合物。聚丙烯、聚乙烯或它们的共聚物是用于形成壳体的优选材料。
吸入器制品可以接收在保持器中,使得吸入器制品外表面和保持器壳体外表面是同心的。当将吸入器制品接收在保持器内时,刺穿元件纵向轴线可以与壳体纵向轴线和吸入器纵向轴线同轴。当将吸入器制品接收在保持器内时,壳体长度的至少约50%或至少约75%与吸入器长度同延。
保持器可以通过***成型技术形成。举例来说,刺穿元件可以首先通过模塑形成,然后壳体可围绕刺穿元件进行模塑,以粘结到刺穿元件。刺穿元件可以是金属刺穿元件,壳体可围绕金属刺穿元件进行模塑,以将金属刺穿元件固定到壳体上。金属刺穿元件可在刺穿元件的远端处包括凸部或凹部,以增加刺穿元件的远端的表面积并改善壳体模制材料内的固定。
吸入器制品空气通道可延伸穿过吸入器制品的端盖或端件元件,以提供穿过吸入器制品的气流。将气流供应至胶囊腔的空气通道可构造成在吸入器本体的胶囊腔内接收或诱发旋涡气流模式。当空气流动通过空气通道并通过胶囊腔时,空气通道构造可诱发旋转气流或旋涡气流。通过吸入器制品的气流可在吸入器制品的远端进入吸入器制品,并且沿着吸入器制品的纵向轴线移动到吸嘴端。通过吸入器制品的气流可以沿着吸入器本体向上游或沿着胶囊腔进入吸入器制品,并且沿着吸入器制品的纵向轴线移动到吸嘴端。
吸入器本体的大小和形状可类似于吸烟制品或香烟。吸入器本体可具有沿着吸入器制品的纵向轴线延伸的细长本体。吸入器本体沿着细长本体的长度可具有大体上一致的外径。吸入器本体可具有可沿着细长本体的长度一致的圆形横截面。吸入器本体的外径可在约6mm到约10mm、或约7mm到约10mm、或约7mm到约9mm、或约7mm到约8mm的范围内或约为7.2mm。吸入器本体的长度(沿纵向轴线)可以在约40mm到约80mm、或约40mm到约70mm、或约40mm到约50mm的范围内、或约为45mm。
吸入器制品可具有由限定中心通路的管状元件限定的开放远端或最上游端。开放中心通路可限定从胶囊腔延伸到吸入器制品的开放远端或最上游端的圆柱形开口孔口。限定开放中心通路的开放管状元件的长度可在约3mm到约12mm,或在约3mm到约7mm,或在约4mm到约6mm的范围内,或为约5mm。
限定开放中心通路的开放管状元件可以由纤维素材料形成。限定开放中心通路的开放管状元件可由乙酸纤维素材料形成。优选地,开放管状元件由可生物降解材料形成。限定开放中心通路的开放管状元件可以具有在约0.5mm到约1.5mm或约0.5mm到约1mm的范围内的厚度。
位于胶囊腔下游的过滤元件可以从胶囊腔延伸到吸入器制品的吸嘴端。过滤元件的长度可以在约10mm到约30mm,优选约15mm到约25mm,并且更优选约20mm到约22mm的范围内。
胶囊腔可以限定构造成容纳胶囊(例如,胶囊可具有长圆形或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空间。胶囊腔沿着胶囊腔的长度可具有大体上一致或一致的直径。胶囊腔可具有固定的腔长度。胶囊腔具有正交于纵向轴线的腔内径,且胶囊具有胶囊外径。胶囊腔可以被尺寸设定为包含长圆形胶囊。胶囊腔沿着胶囊腔的长度可具有大体上圆柱形或圆柱形的横截面。胶囊腔可具有均匀内径。胶囊的外径可以是胶囊腔的内径的约80%到约95%。胶囊腔相对于胶囊的构造可在胶囊的活化或刺穿期间促进胶囊的有限运动。
胶囊腔可由开放管状元件限定。开放管状元件可以连结在形成吸入器制品的远端的开放管状元件与过滤元件之间,并且与开放管状元件和过滤元件邻接对准。这些元件可以利用包裹材料连结。限定胶囊腔的开放管状元件可以由可生物降解材料(如硬纸板或纸板)形成。
胶囊腔相对于胶囊的构造可以促进胶囊在胶囊腔内稳定地旋转。在吸入期间,胶囊的纵向轴线可与吸入器本体的纵向轴线同轴地稳定旋转。胶囊腔相对于胶囊的构造可以促进胶囊在胶囊腔内以一定晃动旋转。
稳定旋转是指吸入器本体的纵向轴线大体上平行于胶囊的旋转轴线或与胶囊的旋转轴线同轴。稳定旋转可以指旋转胶囊不存在行进。优选地,吸入器本体的纵向轴线可大体上与胶囊的旋转轴线同延。胶囊的稳定旋转可以在消费者两次或更多次、或者五次或更多次、或者十次或更多次的“抽吸”或吸入时从胶囊中均匀地夹带尼古丁颗粒的一部分。
在消耗前,胶囊可密封在吸入器制品内。吸入器制品可容纳于密封或气密容器或袋内。吸入器制品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剥离或可移除密封层,用于覆盖吸入器制品的一个或多个空气入口通道或空气出口或吸嘴。
胶囊可在空气流动通过吸入器制品时围绕其纵向或中心轴线旋转。胶囊可由气密材料形成,所述气密材料可被刺穿元件刺穿或刺破,所述刺穿元件可以是单独的或与吸入器组合。胶囊可由金属或聚合材料形成,所述金属或聚合材料用于保持胶囊不受污染又可在消耗胶囊内的尼古丁颗粒之前被刺穿元件刺穿或刺破。胶囊可由聚合物材料形成。聚合物材料可以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胶囊可以是1号大小到4号大小的胶囊,或为3号大小的胶囊。
如本文所述的单独的保持器形成穿过接收在胶囊腔中的胶囊的单个孔口。
胶囊可含有包括尼古丁的尼古丁颗粒(也称为“尼古丁粉末”或“尼古丁颗粒”),并且可选地含有包括香精的颗粒(也称为“香精颗粒”)。胶囊可含有预定量的尼古丁颗粒和任选的香精颗粒。胶囊可含有足够尼古丁颗粒以提供至少2次吸入或“抽吸”、或至少约5次吸入或“抽吸”、或至少约10次吸入或“抽吸”。胶囊可含有足够尼古丁颗粒以提供约5次到约50次吸入或“抽吸”、或约10次到约30次吸入或“抽吸”。每次吸入或“抽吸”可将约0.1mg到约3mg的尼古丁颗粒递送到用户的肺,或将约0.2mg到约2mg的尼古丁颗粒递送到用户的肺,或将约1mg的尼古丁颗粒递送到用户的肺。
基于所用的具体调配,尼古丁颗粒可具有任何适用的尼古丁浓度。尼古丁颗粒可具有至少约1%wt的尼古丁直到约30%wt的尼古丁,或约2%wt到约25%wt的尼古丁,或约3%wt到约20%wt的尼古丁,或约4%wt到约15%wt的尼古丁,或约5%wt到约13%wt的尼古丁。优选地,每次吸入或“抽吸”可将约50到约150微克的尼古丁递送到用户的肺。
胶囊可容纳或含有至少约5mg的尼古丁颗粒或至少约10mg的尼古丁颗粒。胶囊可容纳或含有不到约900mg的尼古丁颗粒,或不到约300mg的尼古丁颗粒,或不到150mg的尼古丁颗粒。胶囊可容纳或含有约5mg到约300mg的尼古丁颗粒或约10mg到约200mg的尼古丁颗粒。
当香精颗粒与尼古丁颗粒在胶囊内掺混或组合时,香精颗粒可以向递送给用户的每次吸入或“抽吸”提供所需香味的量存在。
尼古丁颗粒可具有任何有用的粒度分布,以优选地将吸入递送到用户的肺中。胶囊可包括除尼古丁颗粒以外的颗粒。尼古丁颗粒和其它颗粒可形成粉末***。
胶囊可容纳或含有至少约5mg的干粉(也称作粉末***)或至少约10mg的干粉。胶囊可容纳或含有不到约900mg的干粉,或不到约300mg的干粉,或不到约150mg的干粉。胶囊可容纳或含有约5mg到约300mg的干粉,或约10mg到约200mg的干粉,或约25mg到约100mg的干粉。
干粉或粉末***可使至少约40重量%,或至少约60重量%,或至少约80重量%的粉末***包括在具有约5微米或更低,或在约1微米到约5微米的范围内的粒度的尼古丁颗粒中。
包括尼古丁的颗粒的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可为约5微米或更低,或在约0.5微米到约4微米的范围内,或在约1微米到约3微米的范围内,或在约1.5微米到约2.5微米的范围内。优选地,利用级联冲击器测量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
包括香精的颗粒的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可为约20微米或更大,或约50微米或更大,或在约50到约200微米的范围内,或在约50到约150微米的范围内。优选地,利用级联冲击器测量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
干粉的平均直径可为约60微米或更低,或在约1微米到约40微米的范围内,或在约1.5微米到约25微米的范围内。平均直径是指单位质量的平均直径,且优选的是通过激光衍射、激光漫射或电子显微镜测量。
粉末***或尼古丁颗粒中的尼古丁可以是医药学上可接受的游离碱尼古丁或尼古丁盐或尼古丁水合盐。适用的尼古丁盐或尼古丁水合盐包含例如尼古丁丙酮酸盐、尼古丁柠檬酸盐、尼古丁天冬氨酸盐、尼古丁乳酸盐、尼古丁酒石酸氢盐、尼古丁水杨酸盐、尼古丁延胡索酸盐、尼古丁单丙酮酸盐、尼古丁谷氨酸盐或尼古丁盐酸盐。与尼古丁组合形成盐或水合盐的化合物可基于其预期药理效应来选择。
优选地,尼古丁颗粒包含氨基酸。优选地,氨基酸可以是亮氨酸,如L-亮氨酸。向包括尼古丁的颗粒提供诸如L-亮氨酸的氨基酸可减小包括尼古丁的颗粒的粘附力,并且可减小尼古丁颗粒之间的引力且因此减少尼古丁颗粒的附聚。类似地,还可减小与包括香精的颗粒的粘附力,由此还减少尼古丁颗粒与香精颗粒的附聚。因此,即使在尼古丁颗粒与香精颗粒组合时,本文中所描述的粉末***也可以是自由流动材料且每种粉末组分都具有稳定的相对粒度。
优选地,尼古丁可以是表面改性的尼古丁盐,其中尼古丁盐颗粒包括包覆或复合颗粒。优选的包覆或复合材料可为L-亮氨酸。一种尤其适用的尼古丁颗粒可以是结合L-亮氨酸的尼古丁酒石酸氢盐。
粉末***可包含香精颗粒群。香精颗粒可具有适用于吸入选择性地递送到用户的口中或颊腔中的任何粒度分布。
粉末***可使粉末***的香精颗粒群的至少约40重量%,或至少约60重量%,或至少约80重量%包括在具有约20微米或更大粒度的颗粒中。粉末***可使粉末***的香精颗粒群的至少约40重量%,或至少约60重量%,或至少约80重量%包括在具有约50微米或更大粒度的颗粒中。粉末***可使粉末***的香精颗粒群的至少约40重量%,或至少约60重量%,或至少约80重量%包括在粒度在约50微米到约150微米的范围内的颗粒中。
包括香精的颗粒可包含用于减小粘着力或表面能量以及所引起的附聚的化合物。香精颗粒可利用减小粘附的化合物进行表面改性以形成包覆的香精颗粒。一种优选的减小粘附的化合物可以是硬脂酸镁。向香精颗粒提供如硬脂酸镁的减小粘附的化合物,尤其是包覆香精颗粒,可减小包括香精的颗粒的粘附力且可减小香精颗粒之间的引力,且因此减少香精颗粒的附聚。因此,也可减少香精颗粒与尼古丁颗粒的附聚。因此,即使在尼古丁颗粒与香精颗粒组合时,本文中所描述的粉末***也可拥有包括尼古丁的颗粒与包括香精的颗粒的稳定的相对粒度。优选地,粉末***可自由流动。
由于活性颗粒可能太小而不受通过吸入器的单纯气流影响,因此用于干粉吸入的常规制剂含有用以增大活性颗粒的流体化的载体颗粒。粉末***可包括载体颗粒。这些载体颗粒可以是可具有大于约50微米粒度的糖,例如乳糖或甘露醇。载体颗粒可用于通过充当制剂中的稀释剂或疏松剂来提高剂量的均一性。
结合本文中所描述的尼古丁粉末递送***使用的粉末***可不含载体或基本不含如乳糖或甘露醇的糖。不含载体或基本不含如乳糖或甘露醇的糖可允许以类似于典型吸烟方式吸入速率或气流速率的吸入速率或气流速率将尼古丁吸入且递送到用户的肺中。
尼古丁颗粒和香精可以在单个胶囊中组合。如上文所描述,尼古丁颗粒和香精可各自具有减小的粘附力,从而产生稳定的颗粒制剂,其中每个组分的粒度在组合时大体上不改变。备选地,粉末***包括单个胶囊内所含的尼古丁颗粒和第二胶囊内所含的香精颗粒。
尼古丁颗粒和香精颗粒可以任何有用的相对量组合,使得香精颗粒在与尼古丁颗粒一起消耗时可被用户察觉到。优选地,尼古丁颗粒和香精颗粒形成粉末***的总重量的至少约90%wt,或至少约95%wt,或至少约99%wt或100%wt。
相比于常规干粉吸入器,吸入器和吸入器***可能不太复杂,并且具有简化的气流路径。有利地,胶囊在吸入器本体内的旋转使尼古丁颗粒或粉末***雾化,并且可有助于维持自由流动的粉末。因此,吸入器制品可能无需常规吸入器通常利用的较高吸入速率来深入地将上文所描述的尼古丁颗粒递送到肺中。
吸入器制品可使用低于约每分钟5L,或低于约每分钟3L,或低于约每分钟2L,或约每分钟1.6L的流速。优选地,流速可在约每分钟1L到约每分钟3L的范围内,或约每分钟1.5L到约每分钟2.5L的范围内。优选地,吸入速率或流速可类似于加拿大***(HealthCanada)吸烟方式的速率,即,约每分钟1.6L。
消费者可像抽吸常规香烟或吞吐电子香烟一样使用吸入器***。此类吸烟或吸电子烟的特征可在于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其中将含有消费者所要的全部量尼古丁的小量抽吸到口腔中;接着是第二步骤,其中通过新鲜空气进一步稀释含有包括所需量的尼古丁的气溶胶的所述小量并将其更深地吸入肺中。两个步骤都由消费者控制。在第一吸入步骤期间,消费者可确定待吸入的尼古丁量。在第二步骤期间,消费者可确定用于稀释第一量以更深地吸入肺中的量,从而使递送到呼吸道上皮表面的活性剂的浓度最大化。此吸烟机制有时被称作“抽吸-吸入-呼出”。
本文中用到的所有科学和技术术语均具有本领域中常用的含义,除外另有指出。本文提供的定义是为了便于理解本文频繁使用的某些术语。
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和“该/所述”涵盖具有复数指代物的实施例。
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示,否则“或”一般以其包含“和/或”的意义采用。术语“和/或”意指所列出元件的一种或全部或者所列出元件中的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如本文中所使用,“具有”、“包含”、“包括”等等以其开放的意义使用,并且一般意味着“包含(但不限于)”。应理解,“基本由……组成”、“由……组成”等归入“包括”等中。
词语“优选的”和“优选地”指在某些环境下可提供某些益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其他实施例在相同或其他情况下也可以是优选的。此外,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的叙述不意味着其他实施例是无用的,并且不旨在从包括权利要求在内的本公开的范围内排除其他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保持器可包括定位于壳体腔内的套筒。保持器可包括刺穿元件。保持器可包括锁定机构。套筒可包括布置成接收吸入器制品的套筒腔。套筒可能够在壳体腔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刺穿元件布置成当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刺穿容纳在套筒内的吸入器制品。锁定机构可包括引导件。锁定机构可包括与套筒联接的从动构件。锁定机构可包括固持区段。从动构件可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并且返回到第一位置而沿着引导件移动到固持区段中。固持区段可布置成当套筒已返回到第一位置时保持从动构件,因此将套筒固持在第一位置。
下面提供了非限制性实例的非详尽编号列表。这些实例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与本文描述的另一实例、实施例或方面的任何其它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
1:一种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包括定位在壳体腔内的套筒,其中套筒包括布置成接收吸入器制品的套筒腔,并且套筒可在壳体腔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刺穿元件,所述刺穿元件布置成当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刺穿接收在套筒内的所述吸入器制品;以及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引导件、与套筒联接的从动构件、以及固持区段;其中从动构件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并且返回到第一位置而沿着引导件移动到固持区段中;并且其中固持区段布置成当套筒已返回到第一位置时保持从动构件,因此将套筒固持在第一位置。
2:根据实例1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不在套筒腔内时处于中性位置,在中性位置,从动构件不与引导件对接。
3:根据实例2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可相对于套筒移动,并且从动构件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到套筒腔中时与吸入器制品对接,使得吸入器制品使从动构件移出中性位置并且与引导件接触。
4:根据实例2或实例3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在中性位置在套筒腔内延伸。
5:根据实例4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是柔性的,使得当吸入器制品接收在套筒腔中时,从动构件向外偏转远离套筒的纵向轴线而与引导件接触。
6:根据实例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被朝向中性位置偏压,使得当从套筒移除吸入器制品时,从动构件移离与引导件或固持区段的接触。
7: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和引导件布置成当彼此接触时发出可听声音。
8: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引导件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使从动构件沿第一侧向方向移离初始侧向定向。
9:根据实例8所述的保持器,其中引导件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沿着第一路径移动从动构件。
10:根据实例8或实例9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被朝向初始侧向定向偏压;并且其中引导件成形为使得当套筒处于第二位置时从动构件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
11:根据实例10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和引导件布置成当从动构件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时发出可听声音。
12:根据实例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引导件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到第一位置,由引导件沿第二侧向方向移动从动构件。
13:根据实例12所述的保持器,其中第二侧向方向与第一侧向方向相对。
14:根据实例12或实例13所述的保持器,其中引导件布置成随着套筒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到第一位置,沿着第二路径移动从动构件。
15: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固持区段成形为当从动构件到达固持区段时,将从动构件保持在固持区段内以抵抗套筒的移动。
16:根据实例15所述的保持器,其中固持区段包括至少一个邻接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邻接表面布置成抵抗从动构件的侧向移动。
17: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是与套筒联接的细长构件。
18:根据实例17所述的保持器,其中细长构件与套筒一体地形成。
19:根据实例17所述的保持器,其中细长构件是不同于套筒并且附接到套筒的部件。
20: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引导件包括突起。
21:根据实例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引导件包括通道。
22: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引导件形成壳体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23: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是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杆,其中第一端联接到套筒,并且第二端包括从杆延伸的尖端接合特征。
24:根据实例23的保持器,其中尖端接合特征限定尖椭圆形形状。
25:根据实例23或实例24的保持器,其中尖端接合特征具有主纵向轴线,主纵向轴线与套筒的轴向轴线形成在约30度到约75度范围内的角度。
26:根据实例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尖端接合特征与引导件协作以产生套筒处于第二位置的可听指示。
27: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从动构件在中性位置具有与套筒的纵向轴线平行的纵向轴线。
28:一种包括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和吸入器制品的吸入器***,所述***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吸入器制品的胶囊腔内的胶囊,其中胶囊含有包含尼古丁的药学活性颗粒。
29:根据实例28所述的吸入器***,其中药学活性颗粒的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为约5微米或更低,或在约0.5微米到约4微米的范围内,或在约1微米到约3微米的范围内。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吸入器***,其中胶囊进一步含有第二香精颗粒群,所述第二香精颗粒群的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为约20微米或更大,或约50微米或更大,或在约50到约200微米或约50到约150微米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示范性吸入器***的俯视图;
图2A和2B是图1的示范性吸入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示范性吸入器制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A是示范性套筒的部分等距视图;
图4B是吸入器制品的示范性保持器的部分等距视图;
图4C是图4B的示范性保持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A是吸入器制品的示范性保持器的部分等距视图;
图5B是图5A的示范性保持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C是图5A和5B的示范性保持器的局部透视图;
图6A–6F是示范性引导件的示意图;
图7A是示范性保持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B是图7A的示范性保持器的另一横截面示意图;
图7C是示范性吸入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A–8F是示范性锁定机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A–9C是示范性引导件的示意图;
图10A是示范性套筒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0B是示范性从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11A–11F是另一个示范性锁定机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2A–12C是示范性引导件的示意图;
图113A是示范性套筒的横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13B是示范性从动构件的透视图。
示意图不一定按比例描绘并出于示范性而非限制性目的呈现。附图描绘了本公开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然而,应当理解附图中未描绘的其他方面落入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和精神内。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范性吸入器***100的透视图。图2A是图1的示范性吸入器***100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套筒120处于第一位置。图2A是图1的示范性吸入器***100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套筒处于第一位置,并且图2B是示范性吸入器***100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套筒120处于第二位置。图3是图1、2A和2B的示范性吸入器制品150的横截面示意图。
吸入器***100包括吸入器制品150和单独的保持器110。吸入器制品150接收在保持器110内,以激活或刺穿设置在吸入器制品150内的胶囊160。在由消费者使用期间,吸入器制品150固持在保持器110中。保持器110和吸入器制品150可构造成提供通过所接收的吸入器制品150的涡旋吸入气流。
吸入器***100包括吸入器制品150和保持器110。吸入器制品150包括沿着吸入器纵向轴线LA从吸嘴端154延伸到远端156的本体151。胶囊160设置在吸入器制品本体151内。保持器110包括固持接收在套筒腔122中的吸入器制品150的可移动套筒120。
用于吸入器制品150的保持器110包括:包括用于接收吸入器制品150的壳体腔112的壳体111,以及构造成将吸入器制品150固持在壳体腔112内的套筒120。套筒120从开口近端126延伸到相对的远端124。套筒120限定套筒腔122,并且在壳体腔112内沿着壳体111的纵向轴线LA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在这些实例中,保持器110包括固定到壳体内表面109并且从壳体内表面延伸的刺穿元件101。刺穿元件101构造成沿着壳体111的纵向轴线延伸穿过套筒120的第二相对端124,并且进入套筒腔122中。保持器110包括弹簧元件102,所述弹簧元件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将套筒120偏压远离刺穿元件101或朝向保持器110的开口端。
吸入器制品150包括本体151,所述本体沿着吸入器纵向轴线LA从吸嘴端154延伸到远端156。胶囊腔155设置于本体151内并且在下游由过滤元件157界定,并且在上游由限定中心通路152的管状元件153界定。中心通路152形成从本体的远端156朝向胶囊腔155延伸的空气入口孔口。胶囊160设置在胶囊腔155内。中心通路152具有比胶囊160更小的直径。
壳体110可以具有在约40mm至约60mm的范围内的总纵向长度。套筒120可以具有在约15mm至约30mm的范围内的总纵向长度。弹簧元件102可以具有在约15mm至约30mm的范围内的总纵向长度。套筒120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行进或可移动约15mm至约30mm的范围内的总纵向距离。弹簧102可以压缩约15mm至约30mm的范围内的总纵向距离。
在第一位置,刺穿元件101不在胶囊腔155内延伸,使得当套筒120处于第一位置时,当吸入器制品150定位在套筒腔122中时,胶囊160不被刺穿。在第二位置,刺穿元件101在胶囊腔155内延伸,使得当套筒120处于第二位置时,当吸入器制品150定位在套筒腔122中时,胶囊160被刺穿。
第一位置可称为“松弛位置”,并且第二位置可称为“压缩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入器制品150具有约45mm的纵向长度,并且保持器110具有约50mm至约55mm的纵向长度。一旦接收在保持器110中(并且套筒120和弹簧元件102处于第一或松弛位置),吸入器制品150就具有接收在保持器110内的其纵向长度的约50%以及从保持器110延伸的其纵向长度的约50%。在此实施例中,消费者可以将吸入器制品150推到刺穿元件上,压缩弹簧元件102并且将套筒移动到第二位置,刺破胶囊160以激活胶囊160。在第二位置或压缩位置,小于约20%的吸入器制品150纵向长度从保持器110延伸,或约1mm至约5mm的吸入器制品150纵向长度从保持器110延伸。在松弛位置与压缩位置之间的线性或纵向距离可以是约15mm至约25mm,或约20mm。
图4A是示范性套筒120和从动构件170的部分等距视图。图4B是图4A中包括套筒120和从动构件170的示范性吸入器***100的部分等距视图。图4C是图4B的示范性吸入器***100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A–4C示出了在***吸入器制品150之前的套筒120。图5A是图4B和4C中的示范性吸入器***100的部分等距视图。图5B是图5A的示范性吸入器***100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C是图5A和5B的示范性吸入器***100的局部透视图。图5A–5C示出了吸入器制品完全***到套筒120中并且与从动构件170接触,由此将从动构件170移动到引导件180中。图5A–5C示出套筒120处于第一位置。
从动构件170从第一端172延伸到第二端174。从动构件170在第一端172处联接到套筒120。第二端174可称为自由端。在此实例中,从动构件170与套筒120一体地形成。然而,从动构件170可以是例如围绕铰链连接到套筒120的单独部件。
图4A示出了处于中性位置的从动构件170,其中从动构件170沿轴向延伸到套筒腔122中。从动构件170可以被朝向采取中性位置偏压,使得当吸入器制品150尚未接收在套筒腔122中时,从动构件170可以处于中性位置。当处于中性位置时,从动构件170可以不接合在引导件180中。在此实例中,引导件180是壳体111的内表面113中的通道或凹槽。
从动构件170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接收在套筒腔122中时与吸入器制品150对接。吸入器制品150可以将从动构件170移动或偏压离开中性位置,并且与壳体111的内表面113上的引导件180接触。从动构件170是柔性或弹性的,使得从动构件170向外偏转远离套筒的纵向轴线,并且在壳体111的内表面113上与引导件180接触。
图6A–6F是图1、2、4B–4C和5A–5C的示范性保持器110的示范性锁定机构190的示意图。图6A是当套筒120在吸入器制品150激活之前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190的示意图。图6B是随着套筒12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示范性锁定机构190的示意图。图6C是当套筒120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190的示意图。图6D是当套筒120从第二位置移动返回第一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190的示意图。图6E是当套筒120已返回到第一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190的示意图。图6F是当吸入器制品150已从套筒120移除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190的示意图。
在图6A处,已在套筒120中接收吸入器制品150,并且从动构件170已移动到与引导件180接触并且驻留在初始侧向定向182。引导件180布置成发出从动构件170已移动成与引导件180接触的可听指示。在图6B处,随着套筒12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引导件180沿着第一路径移动从动构件170(特别是第二端174)。随着套筒12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引导件180沿第一侧向方向将从动构件170移动远离初始侧向定向182。
在图6C处,套筒120处于第二位置,并且引导件180成形为使得从动构件170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182。引导件180布置成当从动构件170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182时发出可听声音。可听声音向消费者指示胶囊已激活。
在图6D处,随着套筒120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第一位置,引导件180沿第二侧向方向移动从动构件170。第二侧向方向与第一侧向方向相对。引导件180布置成随着套筒120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第一位置,沿着第二路径移动从动构件170。
在图6E处,从动构件已返回到第一位置,并且现在保持在固持区段192中。固持区段192成形为当从动构件170到达固持区段192时,将从动构件170保持在固持区段192内以抵抗套筒120的移动。固持区段192包括布置成抵抗从动构件170的侧向移动的邻接表面194。因此,邻接表面194防止从动构件170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182,这防止套筒120在吸入器制品150激活之后移动。
在图6F处,吸入器制品150已从套筒120移除,并且从动构件170已移离与引导件的接触,因此允许套筒120移动。此外,从动构件170已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182,使得接收诸如吸入器制品150的吸入器制品将锁定机构190置于图6A中所示的布置,并且该过程可以在附加吸入器制品中重复。
在此实例中,引导件180是通道。如图所示,引导件180形成于壳体111的内表面113上。在此实例中,从动构件170的第二端174包括尖端接合特征。从动构件170的第二端174布置成当在套筒120中接收到吸入器制品时接触引导件180。第二端174布置成随着套筒1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而沿着引导件180的路径移动,同时第二端174与引导件180接触。
图7A是未***吸入器制品150的示范性保持器210的横截面示意图。图7B是图7A的示范性保持器210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没有***吸入器制品150。图7C是包括图7A和7B中的示范性保持器210的示范性吸入器***200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吸入器制品150被***并且推动从动构件270与引导件280接触。
从动构件270从第一端272延伸到第二端274。从动构件270在第一端272处联接到套筒220并且延伸到第二端或自由端274。在此实例中,从动构件270与套筒220一体地形成。当处于中性位置时,从动构件270沿轴向延伸到套筒腔222中。当吸入器制品150尚未接收在套筒腔222中时,从动构件270在中性位置被偏压,使得从动构件270处于中性位置。当处于中性位置时,从动构件270未接合在引导件280中。如图所示,引导件280是壳体211的内表面213中的突起。
保持器210包括套筒220和从动构件270。在此实例中,保持器210进一步包括沿着保持器210的纵向长度延伸的细长狭槽292。套筒220进一步包括从套筒220的外表面延伸的对准销291。对准销291构造成与细长狭槽292配合。细长狭槽和对应对准销291的这种设置可以有利地引导套筒220在壳体腔212中的纵向移动。具体而言,一个或多个对准销291防止套筒220在壳体腔212中旋转。
从动构件270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接收在套筒腔222中时与吸入器制品150对接。吸入器制品150使从动构件270移出中性位置并且与引导件280接触。从动构件270是柔性的,使得从动构件270向外偏转远离套筒的纵向轴线并且与引导件280接触。
图8A–8F是图7A–7C中的示范性保持器210的示范性锁定机构290的示意图。图8A是当套筒220在吸入器制品150激活之前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290的示意图。图8B是随着套筒22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示范性锁定机构290的示意图。图8C是当套筒220移动到刚好在第二位置之前的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290的示意图。图8D是当套筒220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290的示意图。图8E是当套筒220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第一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290的示意图。图8F是当套筒220已返回到第一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290的示意图。
在图8A处,已在套筒220中接收吸入器制品150,并且从动构件270已移动到与引导件280接触并且驻留在初始侧向定向282。从动构件270在第一端272处固定到套筒220,并且延伸到自由端或第二端274。引导件280可布置成发出从动构件270已移动到与引导件280接触的可听指示。
在图8B处,随着套筒22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引导件280沿着第一路径或引导件280的边缘移动从动构件第二端274。随着套筒22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引导件280沿第一侧向方向将从动构件第二端274移动远离初始侧向定向282。
在图8C处,套筒220移动到刚好在第二位置之前的位置,并且引导件280防止从动构件第二端274移动到初始侧向定向282。在图8D处,套筒220处于第二位置,并且引导件280成形为使得从动构件第二端274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282。引导件280可布置成当从动构件第二端274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282时发出可听声音。可听声音由从动构件第二端274轻弹过或离开引导件280而产生。可听声音向消费者指示胶囊已激活。
在图8E处,随着套筒220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第一位置,引导件280沿第二侧向方向移动从动构件第二端274。第二侧向方向与第一侧向方向相对。引导件280布置成随着套筒220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第一位置,沿着第二路径移动从动构件第二端274。
在图8F处,从动构件已返回到第一位置,并且现在保持在固持区段292中。固持区段292可成形为当从动构件第二端274到达固持区段292时,将从动构件第二端274保持在固持区段292内以抵抗套筒220的移动。固持区段292包括布置成抵抗从动构件第二端274的侧向移动的邻接表面294。因此,邻接表面294防止从动构件第二端274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282,这防止套筒220在吸入器制品150激活之后移动。
在从套筒220移除吸入器制品150之后,从动构件第二端274移动而脱离与引导件的接触,因此允许套筒220移动。此外,从动构件270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282,使得接收诸如吸入器制品150的吸入器制品将锁定机构290置于图8A中所示的布置,并且该过程可以在附加吸入器制品中重复。
在此实例中,引导件280包括突起。例如,引导件280形成于保持器210的内表面上,或引导件280是附接到保持器210的内表面的单独部件。在此实例中,从动构件270的第二端274包括尖端接合特征。如图所示,尖端接合特征限定尖椭圆形形状。该形状可以减小尖端接合特征卡在引导件280的表面上的几率,同时便于保持在固持区段292中。从动构件270的第二端274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接收在套筒220中时接触引导件280。第二端274布置成随着套筒2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而沿着引导件280的周边移动,同时第二端274与引导件280接触。
图9A是示范性引导件280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示意图,其可称为“边缘”。第一部分是从动构件270在从动构件270第一次接触引导件280时与之接触的引导件280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从动构件270在从动构件270已离开与引导件280的第一部分的接触时与之接触的引导件280的部分。第三部分是从动构件270在从动构件270已离开与引导件280的第二部分的接触时与之接触的引导件280的部分。第四部分是从动构件270在从动构件270在与固持区段接触之前已离开与引导件280的第三部分的接触时与之接触的引导件280的部分。
图9A示出了从动构件张紧率角A1和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1。张紧率角A1是引导件28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角度。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1是由从动构件270沿着第一部分行进的侧向距离。
图9B是图9A的示范性引导件280的示意图,包括从动构件张紧率角A2和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2。张紧率角A2是引导件280的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之间的角度。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2是由从动构件270沿着第三部分行进的侧向距离。
图9C是图9A和9B的示范性引导件280的示意图,包括从动构件张紧率角A3和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3。从动构件张紧率角A3是第四部分与固持区段表面之间的角度。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3是由从动构件270沿着固持区段表面行进的侧向距离。
激活角A1在约10度至约3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激活角A1为约20度。激活距离D1在约0.5毫米至约2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地,激活距离D1为约1.2毫米。
返回角A2在约10度到约3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返回角A2为约18度。返回距离D2在约1毫米到约3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地,返回距离D2为约1.8毫米。
固持器角A3在约0度到约9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固持器角A3为约53度。固持器距离D3在约0.2毫米到约1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地,固持器距离D3为约0.45毫米。
图10A是示范性套筒220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0B是图10A的从动构件270的第二端274的透视图。
从动构件270在第一端272与第二端274之间延伸。从动构件270沿着套筒轴线276延伸。第一端272可以联接到套筒220或与所述套筒一体地形成。从动构件270的第二端274包括尖端接合特征277。如图所示,尖端接合特征277具有尖椭圆形形状。尖椭圆形形状具有主纵向轴线278。从尖端接合特征277的边缘到套筒轴线276的接合特征距离D4可以在约0.5毫米到约2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地,接合特征距离D4可为约1毫米。接合特征角度A4是接合特征277的长度从垂直于从动构件270的长度的轴线偏移的角度,其可以在约30度到约75度的范围内。优选地,接合特征角度A4可为约56度。
图11A–11F是图7A–7C中的示范性保持器210的示范性锁定机构390的示意图。图11A是当套筒220在吸入器制品150激活之前(见图7C)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390的示意图。图11B是随着套筒22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示范性锁定机构390的示意图。图11C是当套筒220移动到刚好在第二位置之前的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390的示意图。图11D是当套筒220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390的示意图。图11E是当套筒220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第一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390的示意图。图11F是当套筒220已返回到第一位置时的示范性锁定机构390的示意图。
在图11A处,已在套筒220中接收吸入器制品150(见图7C),并且从动构件270已移动到与引导件380接触并且驻留在初始侧向定向282。从动构件270在第一端272处固定到套筒220,并且延伸到自由端或第二端274。引导件380可布置成发出从动构件270已移动到与引导件380接触的可听指示。
在图11B处,随着套筒22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引导件380沿着第一路径或引导件380的边缘移动或偏转从动构件第二端274。随着套筒22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引导件380沿第一侧向方向将从动构件第二端274移动远离初始侧向定向282。
在图11C处,套筒220移动到刚好在第二位置之前的位置,并且引导件380防止从动构件第二端274移动到初始侧向定向282。在图11D处,套筒220处于第二位置,并且引导件380成形为使得从动构件第二端274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282。引导件380可布置成当从动构件第二端274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282时发出可听声音。可听声音由从动构件第二端274轻弹过或离开引导件380而产生。可听声音向消费者指示胶囊已激活。
在图11E处,随着套筒220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第一位置,引导件380沿第二侧向方向移动或偏转从动构件第二端274。第二侧向方向与第一侧向方向相对。引导件380布置成随着套筒220从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第一位置,沿着第二路径移动从动构件第二端274。
在图11F处,从动构件已返回到第一位置,并且现在保持在固持区段292中。固持区段292可成形为当从动构件第二端274到达固持区段292时,将从动构件第二端274保持在固持区段292内以抵抗套筒220的移动。固持区段292包括布置成抵抗从动构件第二端274的侧向移动的邻接表面294。因此,邻接表面294防止从动构件第二端274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282,这防止套筒220在吸入器制品150激活之后移动。
在从套筒220移除吸入器制品150之后,从动构件第二端274移动而脱离与引导件的接触,因此允许套筒220移动。此外,从动构件270返回到初始侧向定向282,使得接收诸如吸入器制品150的吸入器制品将锁定机构390置于图11A中所示的布置,并且该过程可以在附加吸入器制品中重复。
在此实例中,引导件380包括突起。例如,引导件380形成于保持器210的内表面上,或引导件380是附接到保持器210的内表面的单独部件。在此实例中,从动构件270的第二端274包括尖端接合特征377。如图所示,尖端接合特征377限定四边形形状。该形状可以减小尖端接合特征卡在引导件280的表面上的几率,同时便于保持在固持区段292中。从动构件270的第二端274布置成当吸入器制品接收在套筒220中时接触引导件380。第二端274布置成随着套筒2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而沿着引导件380的周边移动,同时第二端274与引导件380接触。
图12A是示范性引导件380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示意图,其可称为“边缘”。第一部分是从动构件270在从动构件270第一次接触引导件380时与之接触的引导件380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从动构件270在从动构件270已离开与引导件380的第一部分的接触时与之接触的引导件380的部分。第三部分是从动构件270在从动构件270已离开与引导件380的第二部分的接触时与之接触的引导件380的部分。第四部分是从动构件270在从动构件270在与固持区段接触之前已离开与引导件380的第三部分的接触时与之接触的引导件380的部分。
图12A示出了从动构件张紧率角A1和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1。张紧率角A1是引导件38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角度。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1是由从动构件270沿着第一部分行进的侧向距离。
图12B是图12A的示范性引导件380的示意图,包括从动构件张紧率角A2和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2。张紧率角A2是引导件380的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之间的角度。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2是由从动构件270沿着第三部分行进的侧向距离。
图12C是图12A和12B的示范性引导件380的示意图,包括从动构件张紧率角A3和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3。从动构件张紧率角A3是第四部分与固持区段表面之间的角度。从动构件张紧率距离D3是由从动构件270沿着固持区段表面行进的侧向距离。
激活角A1在约10度至约3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激活角A1为约15度。激活距离D1在约0.5毫米至约2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地,激活距离D1为约1.2毫米。
返回角A2在约10度到约3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返回角A2为约15度。返回距离D2在约1毫米到约3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地,返回距离D2为约1.7毫米。
固持器角A3在约10度到约9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固持器角A3为约65-70度。固持器距离D3在约0.2毫米到约1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地,固持器距离D3为约0.45毫米。
图13A是示范性套筒220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3B是图13A的从动构件270的第二端274的透视图。
从动构件270在第一端272与第二端274之间延伸。从动构件270沿着套筒轴线延伸。第一端272可以联接到套筒220或与所述套筒一体地形成。从动构件270的第二端274包括尖端接合特征377。如图所示,尖端接合特征377具有四边形形状。四边形形状具有主纵向轴线278。接合特征角度A4是接合特征277的长度从垂直于从动构件270的长度的轴线偏移的角度,其可以在约0度到约45度的范围内。优选地,接合特征角度A4可为约10至15度。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定位于壳体腔内,其中所述套筒包括布置成接收所述吸入器制品的套筒腔,并且所述套筒能够在所述壳体腔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刺穿元件,所述刺穿元件布置成当所述套筒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刺穿接收在所述套筒内的所述吸入器制品;以及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引导件、与所述套筒联接的从动构件、和固持区段;
其中所述从动构件布置成随着所述套筒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并且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而沿着所述引导件移动到所述固持区段中;以及
其中所述固持区段布置成当所述套筒已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时保持所述从动构件,因此将所述套筒固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且所述从动构件布置成当所述吸入器制品不在所述套筒腔内时处于中性位置,在所述中性位置,所述从动构件不与所述引导件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从动构件能够相对于套筒移动,并且所述从动构件布置成当所述吸入器制品***到所述套筒腔中时与所述吸入器制品对接,使得所述吸入器制品使所述从动构件移出所述中性位置并且与所述引导件接触。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从动构件在所述中性位置在所述套筒腔内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从动构件是柔性的,使得当所述吸入器制品接收在所述套筒腔中时,所述从动构件向外偏转远离所述套筒的纵向轴线而与所述引导件接触。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从动构件被朝向所述中性位置偏压,使得当从所述套筒移除所述吸入器制品时,所述从动构件移离与所述引导件或所述固持区段的接触。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引导件布置成随着所述套筒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使所述从动构件沿第一侧向方向移离初始侧向定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从动构件被朝向所述初始侧向定向偏压;并且
其中所述引导件成形为使得当所述套筒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从动构件返回到所述初始侧向定向。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保持器,其中所述从动构件和所述引导件布置成当所述从动构件返回到所述初始侧向定向时发出可听声音。
9.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引导件布置成随着所述套筒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以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由所述引导件沿第二侧向方向移动所述从动构件。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固持区段成形为当所述从动构件到达所述固持区段时,将所述从动构件保持在所述固持区段内以抵抗所述套筒的移动。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从动构件是与所述套筒联接的细长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细长构件与所述套筒一体地形成。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突起。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通道。
CN202080072538.7A 2019-11-08 2020-11-02 双重激活预防 Active CN1145994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208176 2019-11-08
EP19208176.8 2019-11-08
PCT/IB2020/060270 WO2021090143A1 (en) 2019-11-08 2020-11-02 Double activation preven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9416A true CN114599416A (zh) 2022-06-07
CN114599416B CN114599416B (zh) 2023-12-22

Family

ID=6850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2538.7A Active CN114599416B (zh) 2019-11-08 2020-11-02 双重激活预防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7406A1 (zh)
EP (1) EP4054683B1 (zh)
JP (1) JP2023501143A (zh)
KR (1) KR20220093107A (zh)
CN (1) CN114599416B (zh)
IL (1) IL292606A (zh)
WO (1) WO2021090143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2275A (zh) * 2011-06-17 2014-04-16 Shl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注射设备
CN103889484A (zh) * 2011-08-31 2014-06-25 Shl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注射装置
CN107847694A (zh) * 2015-05-12 2018-03-27 希普拉欧洲有限公司 吸入器设备
CN108495679A (zh) * 2015-11-27 2018-09-04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药物注射装置
CN108697850A (zh) * 2015-11-27 2018-10-23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药剂输送装置
CN109328083A (zh) * 2016-07-07 2019-02-12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尼古丁吸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28459B (it) * 1989-02-23 1991-06-19 Phidea S R L Inalatore con svuotamento regolare e completo della capsula.
PT2782463T (pt) * 2011-11-21 2016-08-02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Extrator para um dispositivo gerador de aerosso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2275A (zh) * 2011-06-17 2014-04-16 Shl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注射设备
CN103889484A (zh) * 2011-08-31 2014-06-25 Shl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注射装置
CN107847694A (zh) * 2015-05-12 2018-03-27 希普拉欧洲有限公司 吸入器设备
CN108495679A (zh) * 2015-11-27 2018-09-04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药物注射装置
CN108697850A (zh) * 2015-11-27 2018-10-23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药剂输送装置
CN109328083A (zh) * 2016-07-07 2019-02-12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尼古丁吸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54683C0 (en) 2024-01-03
EP4054683B1 (en) 2024-01-03
WO2021090143A1 (en) 2021-05-14
US20220347406A1 (en) 2022-11-03
JP2023501143A (ja) 2023-01-18
KR20220093107A (ko) 2022-07-05
EP4054683A1 (en) 2022-09-14
IL292606A (en) 2022-07-01
CN114599416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90522B (zh) 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
EP4048105B1 (en) Inhaler article with open distal end, and inhaler system
US20220387737A1 (en) Inhaler article with folded distal end
CN114599416B (zh) 双重激活预防
EP4048354B1 (en) Inhaler article with tangential airflow end element
US20240122239A1 (en) Holder with double activation prevention
CN114502223B (zh) 用于吸入器制品的保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