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3914B - 线性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线性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3914B
CN114583914B CN202111429192.4A CN202111429192A CN114583914B CN 114583914 B CN114583914 B CN 114583914B CN 202111429192 A CN202111429192 A CN 202111429192A CN 114583914 B CN114583914 B CN 114583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element
coil
guide
extension
linear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91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3914A (zh
Inventor
藤田尚希
木村优太
新村省悟
富永拓海
内尾祥贵
平田笃范
小林知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295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8696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83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3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3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3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线性致动器。该线性致动器具有:可动件,其具有可动件主体和安装于可动件主体的线圈,并且该可动件能够沿规定的第一方向移动;磁铁,其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线圈对置地配置;弹性部件,其随着可动件的第一方向的移动而弹性变形,对可动件施加第一方向的力;以及布线部件,其具有挠性,在可动件主体的第二方向的一侧与线圈电连接。布线部件从可动件主体的第二方向的一侧通过可动件主体的第一方向的一侧而延伸至可动件主体的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且从可动件主体的第二方向的另一侧比可动件主体向第一方向的一侧引出。

Description

线性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性致动器。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能够沿规定的方向移动的可动件的线性致动器。例如,作为这样的线性致动器,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永磁铁和线圈的线性振动马达。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22349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线性致动器中,例如考虑将线圈设置于可动件的结构。但是,在该情况下,如果想要以避免布线部件与可动件发生干涉的方式来配置向线圈提供电力的布线部件,则考虑到由于在内部收纳可动件和布线部件的壳体会大型化等,而导致线性致动器整体可能会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能够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将线圈设置于可动件的构造的线性致动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线性致动器,其具有:可动件,其具有可动件主体和安装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线圈,并且该可动件能够沿规定的第一方向移动;磁铁,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对置地配置;弹性部件,其随着所述可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而弹性变形,对所述可动件施加所述第一方向的力;以及布线部件,其具有挠性,在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布线部件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通过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而延伸至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且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比所述可动件主体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引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在抑制线性致动器大型化的同时在线性致动器中将线圈设置于可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剖视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剖视立体图,是示出图1中的IV-IV剖面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剖视图,是图3中的V-V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动件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剖视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壳体的一部分的剖视立体图。
图11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剖视立体图。
图12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可动件主体的一部分和布线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可动件主体的一部分和布线部件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剖视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110、210、310、410、510、610、710:线性致动器;20、120、220、320、420、720:壳体;30、130:可动件;31、131:可动件主体;32:线圈;40:磁铁;50:弹性部件;60、560、660、760:布线部件;61:线圈连接部;62、562、662:第一延伸部;62a:宽幅部;63、663:第一连接部;64:第二延伸部;65:第二连接部;66、566、766:第三延伸部;70:阻尼部件;567a:第四延伸部;567b:第三连接部;567c:第五延伸部;567d:第四连接部;661a:第一线圈连接部;661b:第二线圈连接部;668:第六延伸部;669:第五连接部;X:左右方向(第一方向);Y:前后方向(第三方向);Z:上下方向(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各图中示出了X轴、与X轴垂直的Y轴以及与X轴和Y轴垂直的Z轴。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Z”,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Y”,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X”。上下方向Z、前后方向Y以及左右方向X是相互垂直的方向。
将上下方向Z中的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正侧(+Z侧)称为“上侧”,将与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即负侧(-Z侧)称为“下侧”。将前后方向Y中的Y轴的箭头所朝向的正侧(+Y侧)称为“前侧”,将与Y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即负侧(-Y侧)称为“后侧”。将左右方向X中的X轴的箭头所朝向的正侧(+X侧)称为“右侧”,将与X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即负侧(-X侧)称为“左侧”。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X相当于“第一方向”,上下方向Z相当于“第二方向”,前后方向Y相当于“第三方向”。右侧(+X侧)相当于“第一方向的一侧”,左侧(-X侧)相当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上侧(+Z侧)相当于“第二方向的一侧”,下侧相当于“第二方向的另一侧”。
另外,上下方向Z、前后方向Y以及左右方向X、上侧、下侧、前侧、后侧、右侧以及左侧只是用于对各部的配置关系等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由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垂直的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10是线性共振致动器(Linear ResonantActuator:LRA)。线性致动器10例如搭载于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线性致动器10具有壳体20和布线部件60。如图2和图3所示,线性致动器10具有可动件30、弹性部件50以及阻尼部件70。如图4和图5所示,线性致动器10具有磁铁40。
如图1所示,壳体20呈沿左右方向X延伸的长方体箱状。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壳体呈长方体箱状”包括壳体严格地呈长方体箱状的情况和壳体呈大致长方体箱状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呈在上下方向Z上扁平且在左右方向X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箱状。如图2至图4所示,壳体20在内部收纳可动件30、磁铁40、弹性部件50、布线部件60的一部分以及阻尼部件70。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的材料是磁性体。如图4所示,壳体20通过第一壳体部件21和第二壳体部件22彼此在上下方向Z上被固定而构成。
第一壳体部件21位于第二壳体部件22的下侧。第一壳体部件21具有底壁部21a和一对侧壁部21b、21c。即,壳体20具有底壁部21a和一对侧壁部21b、21c。底壁部21a呈板面朝向上下方向Z并在左右方向X上较长的长方形板状。底壁部21a的内壁面即上侧的面是在上下方向Z上与可动件30对置的对置面26a。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具有在与左右方向X交叉的上下方向Z上与可动件30对置的对置面26a。侧壁部21b从底壁部21a的前侧(+Y侧)的缘部向上侧突出。侧壁部21c从底壁部21a的后侧(-Y侧)的缘部向上侧突出。侧壁部21b、21c呈板面朝向前后方向Y的板状。侧壁部21b、21c沿左右方向X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壁部21a相当于在与左右方向X垂直的上下方向Z上配置的“第一壁部”。
侧壁部21b具有引导部24a和壁主体部21d。即,壳体20具有引导部24a和壁主体部21d。引导部24a从底壁部21a的前侧(+Y侧)的缘部朝向上侧且斜前侧突出。引导部24a沿左右方向X延伸。引导部24a具有引导面24c。引导面24c是引导部24a的面中的面向壳体20的内部的面。引导面24c沿左右方向X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面24c朝向后侧且斜上侧。壁主体部21d从引导部24a的上侧的端部向正上方突出。壁主体部21d的内壁面即后侧(-Y侧)的面是在前后方向Y上与可动件30对置的对置面26b。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具有在与左右方向X交叉的前后方向Y上与可动件30对置的对置面26b。在本实施方式中,壁主体部21d经由引导部24a与底壁部21a连接。引导部24a设置于底壁部21a与壁主体部21d的角部。引导部24a位于比壁主体部21d靠壳体20的内侧(后侧)的位置。
侧壁部21c在前后方向Y上与侧壁部21b对称地设置。侧壁部21c具有引导部24b和壁主体部21e。即,壳体20具有引导部24b和壁主体部21e。引导部24b从底壁部21a的后侧(-Y侧)的缘部向上侧且斜后侧突出。即,引导部24a和引导部24b从底壁部21a沿随着朝向上侧而彼此在前后方向Y上远离的朝向突出。引导部24b沿左右方向X延伸。引导部24b具有引导面24d。引导面24d是引导部24b的面中的面向壳体20的内部的面。引导面24d沿左右方向X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面24d朝向前侧且斜上侧。壁主体部21e从引导部24b的上侧的端部向正上方突出。壁主体部21e的内壁面即前侧(+Y侧)的面是在前后方向Y上与可动件30对置的对置面26c。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具有在与左右方向X交叉的前后方向Y上与可动件30对置的对置面26c。
在本实施方式中,壁主体部21e经由引导部24b与底壁部21a相连。引导部24b设置于底壁部21a与壁主体部21e的角部。引导部24b位于比壁主体部21e靠壳体20的内侧(前侧)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壁主体部21d、21e相当于分别位于与左右方向X和上下方向Z双方垂直的前后方向Y的两侧的“一对第二壁部”。
第二壳体部件22位于第一壳体部件21的上侧。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部件22具有顶壁部22a、一对侧壁部22b、22c以及一对引导部23a、23b。顶壁部22a呈板面朝向上下方向Z且在左右方向X上较长的长方形板状。沿上下方向Z观察时,顶壁部22a与底壁部21a大致整体彼此重合。顶壁部22a中的前后方向Y的两缘部与一对侧壁部21b、21c的上端部接触。如图4所示,顶壁部22a的内壁面即下侧的面是在上下方向Z上与可动件30对置的对置面26d。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具有在与左右方向X交叉的上下方向Z上与可动件30对置的对置面26d。
如图1所示,侧壁部22b从顶壁部22a的右侧(+X侧)的缘部向下侧突出。侧壁部22c从顶壁部22a的左侧(-X侧)的缘部向下侧突出。侧壁部22b、22c呈板面朝向左右方向X的板状。侧壁部22b、22c沿前后方向Y延伸。侧壁部22b与底壁部21a的右侧的端部和一对侧壁部21b、21c的右侧的端部接触。侧壁部22c与底壁部21a的左侧的端部和一对侧壁部21b、21c的左侧的端部接触。
一对引导部23a、23b分别设置于顶壁部22a的前后方向Y的两缘部。引导部23a设置于顶壁部22a的前侧(+Y侧)的缘部中的左右方向X的中央部。引导部23b设置于顶壁部22a的后侧(-Y侧)的缘部中的左右方向X的中央部。引导部23a、23b沿左右方向X延伸。
如图4所示,引导部23a从顶壁部22a的前侧(+Y侧)的缘部向下侧且斜前侧突出。更详细而言,引导部23a从顶壁部22a的前侧的缘部中的向后侧(-Y侧)凹陷的凹部22d的内缘部向下侧且斜前侧突出。引导部23a与侧壁部21b中的壁主体部21d的后侧(-Y侧)对置地配置。引导部23a位于引导部24a的上侧。引导部23a和引导部24a沿上下方向Z夹持后述的基部31a的前侧的缘部。引导部23a和引导部24a随着朝向前侧而彼此在上下方向Z上接近。
引导部23a具有引导面23c。引导面23c是引导部23a的面中的面向壳体20的内部的面。引导面23c沿左右方向X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面23c朝向后侧且斜下侧。引导面23c与引导面24c的上下方向Z之间沿上下方向Z夹持后述的基部31a的前侧(+Y侧)的缘部。
引导部23b从顶壁部22a的后侧(-Y侧)的缘部向下侧且斜后侧突出。更详细而言,引导部23b从顶壁部22a的后侧的缘部中的向前侧(+Y侧)凹陷的凹部22e的内缘部向下侧且斜后侧突出。引导部23b与侧壁部21c中的壁主体部21e的前侧(+Y侧)对置地配置。引导部23b位于引导部24b的上侧。引导部23b和引导部24b沿上下方向Z夹持后述的基部31a的后侧的缘部。引导部23b和引导部24b随着朝向后侧而彼此在上下方向Z上接近。
引导部23b具有引导面23d。引导面23d是引导部23b的面中的面向壳体20的内部的面。引导面23d沿左右方向X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面23d朝向前侧且斜下侧。引导面23d与引导面24d的上下方向Z之间沿上下方向Z夹持后述的基部31a的后侧(-Y侧)的缘部。
引导面23c、24c在前后方向Y上比起对置面26b配置在靠近可动件30的一侧(-Y侧)。引导面23d、24d在前后方向Y上比起对置面26c配置在靠近可动件30的一侧(+Y侧)。引导面23c、23d在上下方向Z上比起对置面26d配置在靠近可动件30的一侧(-Z侧)。引导面24c、24d在上下方向Z上比起对置面26a配置在靠近可动件30的一侧(+Z侧)。
如图3所示,壳体20具有凸部25a、25b、25c、25d。凸部25a、25b从侧壁部22b的内壁面即左侧(-X侧)的面向左侧突出。凸部25a和凸部25b设置于侧壁部22b的前后方向Y的两端部。凸部25c、25d从侧壁部22c的内壁面即右侧(+X侧)的面向右侧突出。凸部25c和凸部25d设置于侧壁部22c的前后方向Y的两端部。各凸部25a、25b、25c、25d例如是通过将所设置的各侧壁部22b、22c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X上压接而制成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30沿左右方向X延伸。可动件30能够在壳体20内沿左右方向X移动。可动件30具有可动件主体31和线圈32。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30利用通过向线圈32提供电力而在线圈32与磁铁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和从弹性部件50施加的弹力而沿左右方向X振动。可动件主体31沿左右方向X延伸。可动件主体31具有基部31a和突出部31b、31c。基部31a是保持有线圈32的部分。如图2所示,基部31a呈在上下方向Z上扁平且沿左右方向X延伸的大致长方体状。
基部31a具有从基部31a的上侧的面向下侧凹陷的凹部31d。从上侧观察时,凹部31d的内缘为矩形状。如图6所示,基部31a具有从基部31a的下侧的面向上侧凹陷的凹部31g。从下侧观察时,凹部31g的内缘为矩形状。如图4所示,沿上下方向Z观察时,凹部31d和凹部31g设置于彼此重叠的位置。基部31a具有沿上下方向Z贯穿基部31a的贯通孔31e。贯通孔31e从凹部31d的底面贯穿至凹部31g的底面。如图2所示,贯通孔31e是大致圆形状的孔。线圈32嵌合于贯通孔31e的内侧而被保持。由此,线圈32安装于可动件主体31。
如图4所示,基部31a位于由底壁部21a、顶壁部22a、引导部23a、引导部23b、引导部24a以及引导部24b包围的内侧。基部31a被各引导部23a、23b、24a、24b支承为能够沿左右方向X移动。由此,各引导部23a、23b、24a、24b对可动件30的左右方向X的移动进行引导。基部31a具有被引导面34a、34b、34c、34d。即,可动件主体31具有被引导面34a、34b、34c、34d。
被引导面34a设置于基部31a的前侧(+Y侧)的缘部中的上侧的端部。被引导面34a朝向前侧且斜上侧,并沿左右方向X延伸。被引导面34a例如是通过对基部31a的前侧且上侧的角部进行倒角而制成的。被引导面34a与引导面23c对置地配置。被引导面34a能够与引导面23c接触。
被引导面34b设置于基部31a的前侧(+Y侧)的缘部中的下侧的端部。被引导面34b朝向前侧且斜下侧,并沿左右方向X延伸。被引导面34b例如是通过对基部31a的前侧且下侧的角部进行倒角而制成的。被引导面34b与引导面24c对置地配置。被引导面34b能够与引导面24c接触。
被引导面34c设置于基部31a的后侧(-Y侧)的缘部中的上侧的端部。被引导面34c朝向后侧且斜上侧,并沿左右方向X延伸。被引导面34c是通过对基部31a的后侧且上侧的角部进行倒角而制成的。被引导面34c与引导面23d对置地配置。被引导面34c能够与引导面23d接触。
被引导面34d设置于基部31a的后侧(-Y侧)的缘部中的下侧的端部。被引导面34d朝向后侧且斜下侧,并沿左右方向X延伸。被引导面34d例如是通过对基部31a的后侧且下侧的角部进行倒角而制成的。被引导面34d与引导面24d对置地配置。被引导面34d能够与引导面24d接触。
被引导面34a和被引导面34b沿上下方向Z隔开间隔地配置。被引导面34a和被引导面34b随着朝向前侧(+Y侧)而彼此在上下方向Z上接近。被引导面34a和被引导面34b被引导面23c和引导面24c沿上下方向Z夹持。在被引导面34a与引导面23c接触,并且被引导面34b与引导面24c接触的状态下,基部31a的前侧的端面成为与对置于基部31a的前侧的对置面26b隔着间隙而在前后方向Y上对置的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30在与引导面23c、24c接触的状态下,成为与对置面26b在前后方向Y上隔着间隙而对置的状态。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30不与对置面26b接触。
被引导面34c与被引导面34d的关系除了在前后方向Y上对称这一点以外,与上述的被引导面34a与被引导面34b的关系相同。在被引导面34c、34d与引导面23d、24d接触的状态下,可动件30成为与对置于基部31a的后侧(-Y侧)的对置面26c在前后方向Y上隔着间隙而对置的状态。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30不与对置面26c接触。
在被引导面34a与引导面23c接触,并且被引导面34c与引导面23d接触的状态下,基部31a的上侧的端面成为与对置于基部31a的上侧的对置面26d隔着间隙而在上下方向Z上对置的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30在与引导面23c、23d接触的状态下,成为与对置面26d在上下方向Z上隔着间隙而对置的状态。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30不与对置面26d接触。另外,在被引导面34b、34d与引导面24c、24d接触的状态下,可动件30成为与对置于基部31a的下侧的对置面26a在上下方向Z上隔着间隙而对置的状态。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30不与对置面26a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在可动件30沿左右方向X移动的范围内,则被引导面34a始终与引导部23a的引导面23c的左右方向X的整体对置。只要在可动件30沿左右方向X移动的范围内,则被引导面34b始终与引导部24a的引导面24c的左右方向X的整体对置。只要在可动件30沿左右方向X移动的范围内,则被引导面34c始终与引导部23b的引导面23d的左右方向X的整体对置。只要在可动件30沿左右方向X移动的范围内,被引导面34d始终与引导部24b的引导面24d的左右方向X的整体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23a、23b、24a、24b的整体的左右方向X的位置在可动件30的左右方向X的移动范围内包含于可动件30的左右方向X的位置。更详细而言,引导部23a、23b、24a、24b的整体的左右方向X的位置在可动件30的左右方向X的移动范围内包含于基部31a的左右方向X的位置。
如图2所示,突出部31b从基部31a向右侧(+X侧)突出。突出部31c从基部31a向左侧(-X侧)突出。突出部31b、31c例如呈大致长方体状。突出部31b、31c的前后方向Y的尺寸比基部31a的前后方向Y的尺寸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31b、31c设置于基部31a的前后方向Y的中央部。突出部31b、31c的前后方向Y的两端部位于远离基部31a的前后方向Y的两端部的位置。
如图3所示,突出部31b的前侧部分31h的左右方向X的尺寸比突出部31b的后侧部分31i的左右方向X的尺寸小。前侧部分31h的右侧(+X侧)的端部位于比后侧部分31i的右侧的端部靠左侧(-X侧)的位置。前侧部分31h的左右方向X的尺寸例如比突出部31c的左右方向X的尺寸小。后侧部分31i的左右方向X的尺寸例如与突出部31c的左右方向X的尺寸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部分31i是可动件主体31中的沿上下方向Z观察时与后述的第三延伸部66重叠的部分。
可动件主体31具有凸部33a、33b、33c、33d。凸部33a、33b分别从基部31a的右侧的端部的前后方向Y的两端部向右侧(+X)突出。凸部33a和凸部33b沿前后方向Y夹持突出部31b。凸部33c、33d分别从基部31a的左侧的端部的前后方向Y的两端部向左侧(-X)突出。凸部33c和凸部33d沿前后方向Y夹持突出部31c。凸部33a、33b、33c、33d例如呈长方体状。凸部33a、33b、33c、33d的突出高度比突出部31b、31c的突出高度小。
如图2所示,可动件主体31具有槽部31f。在本实施方式中,槽部31f跨越基部31a和突出部31b的前侧部分31h而设置。槽部31f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的面向下侧凹陷,并沿左右方向X延伸。槽部31f的左侧(-X侧)的端部在凹部31d内开口。槽部31f的右侧(+X侧)的端部在前侧部分31h的右侧的端面开口。槽部31f设置在比可动件主体31的前后方向Y的中心靠前侧(+Y侧)的位置。
线圈32通过绕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中心轴线J卷绕导线而构成。中心轴线J是适当地在图中示出的假想轴线。例如,在可动件30静止的状态下,中心轴线J穿过壳体20的左右方向X的中心且前后方向Y的中心。沿上下方向Z观察时,线圈3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线圈32嵌合于贯通孔31e,并固定于可动件主体31。如图4所示,线圈32的上侧的端部例如比贯通孔31e向上侧突出。线圈32的下侧的端部例如与贯通孔31e的下侧的端部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相同的位置。从线性致动器10的外部经由布线部件60向线圈32提供电力。
如图5所示,磁铁40在壳体20的内部在与左右方向X垂直的上下方向Z上与线圈32对置地配置。在磁铁40与线圈32的上下方向Z之间设置有间隙。磁铁40例如呈板面朝向上下方向Z且在前后方向Y上较长的长方形板状。磁铁40包含第一磁铁41、第二磁铁42、第三磁铁43以及第四磁铁44。
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位于线圈32的上侧。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固定于顶壁部22a的内壁面即对置面26d。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沿左右方向X排列配置。第二磁铁42位于第一磁铁41的左侧(-X侧)。第一磁铁41与第二磁铁42在左右方向X上接触。例如,在可动件30静止的状态下,中心轴线J通过第一磁铁41与第二磁铁42的左右方向X之间。
第三磁铁43和第四磁铁44位于线圈32的下侧。第三磁铁43和第四磁铁44固定于底壁部21a的内壁面即对置面26a。第三磁铁43和第四磁铁44沿左右方向X排列配置。第四磁铁44位于第三磁铁43的左侧(-X侧)。第三磁铁43与第四磁铁44在左右方向X上接触。例如,在可动件30静止的状态下,中心轴线J通过第三磁铁43与第四磁铁44的左右方向X之间。
第一磁铁41和第三磁铁43沿上下方向Z夹持线圈32而配置。沿上下方向Z观察时,第一磁铁41与第三磁铁43彼此重合地配置。第二磁铁42和第四磁铁44沿上下方向Z夹持线圈32而配置。沿上下方向Z观察时,第二磁铁42和第四磁铁44彼此重合地配置。
各磁铁40沿着上下方向Z具有磁极。第一磁铁41在上侧具有作为N极的磁极41N。第一磁铁41在下侧具有作为S极的磁极41S。第二磁铁42在上侧具有作为S极的磁极42S。第二磁铁42在下侧具有作为N极的磁极42N。第三磁铁43在上侧具有作为N极的磁极43N。第三磁铁43在下侧具有作为S极的磁极43S。第四磁铁44在上侧具有作为S极的磁极44S。第四磁铁44在下侧具有作为N极的磁极44N。
沿左右方向X相邻配置的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的N极与S极的配置在上下方向Z上彼此相反。沿左右方向X相邻配置的第三磁铁43和第四磁铁44的N极与S极的配置在上下方向Z上彼此相反。沿上下方向Z夹持线圈32而配置的第一磁铁41和第三磁铁43的沿着上下方向Z的N极与S极的配置彼此相同。沿上下方向Z夹持线圈32而配置的第二磁铁42和第四磁铁44的沿着上下方向Z的N极与S极的配置彼此相同。
弹性部件50是随着可动件30的左右方向X的移动而弹性变形,对可动件30施加左右方向X的力的部件。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50是沿左右方向X延伸的线圈弹簧。弹性部件50包含第一弹性部件51、第二弹性部件52、第三弹性部件53以及第四弹性部件54。
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二弹性部件52位于可动件30的右侧(+X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二弹性部件52位于可动件30与侧壁部22b的左右方向X之间。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二弹性部件52以沿前后方向Y夹持突出部31b的方式配置。第一弹性部件51位于突出部31b的前侧(+Y侧)。第二弹性部件52位于突出部31b的后侧(-Y侧)。第一弹性部件51的右侧的端部和第二弹性部件52的右侧的端部与壳体20的侧壁部22b接触。第一弹性部件51的左侧(-X侧)的端部和第二弹性部件52的左侧的端部与可动件主体31的基部31a接触。在第一弹性部件51的左右方向X的两端部内分别***有凸部25a、33a。在第二弹性部件52的左右方向X的两端部内分别***有凸部25b、33b。由此,抑制了第一弹性部件51的位置和第二弹性部件52的位置在上下方向Z和前后方向Y上发生偏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二弹性部件52相当于位于可动件主体31的右侧(+X侧),并在与左右方向X和上下方向Z双方垂直的前后方向Y上夹持布线部件60而配置的一对弹性部件50。
第三弹性部件53和第四弹性部件54位于可动件30的左侧(-X侧)。第三弹性部件53和第四弹性部件54位于可动件30与侧壁部22c的左右方向X之间。第三弹性部件53和第四弹性部件54沿前后方向Y夹持突出部31c而配置。第三弹性部件53位于突出部31c的前侧(+Y侧)。第四弹性部件54位于突出部31c的后侧(-Y侧)。第三弹性部件53的左侧的端部和第四弹性部件54的左侧的端部与壳体20的侧壁部22c接触。第三弹性部件53的右侧(+X侧)的端部和第四弹性部件54的右侧的端部与可动件主体31的基部31a接触。在第三弹性部件53的左右方向X的两端部内分别***有凸部25c、33c。在第四弹性部件54的左右方向X的两端部内分别***有凸部25d、33d。由此,抑制了第三弹性部件53的位置和第四弹性部件54的位置在上下方向Z和前后方向Y上发生偏移。
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三弹性部件53以沿左右方向X夹持基部31a中的位于比突出部31b、31c靠前侧(+Y侧)的位置的部分的方式配置。第二弹性部件52和第四弹性部件54以沿左右方向X夹持基部31a中的位于比突出部31b、31c靠后侧(-Y侧)的位置的部分的方式配置。
在可动件30比各图所示的位置向右侧(+X侧)移动的情况下,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二弹性部件52沿左右方向X发生压缩弹性变形。由此,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二弹性部件52对可动件30施加使可动件30远离侧壁部22b的朝向即左侧朝向(-X侧朝向)的弹力。
另一方面,在可动件30比各图所示的位置向左侧(-X侧)移动的情况下,第三弹性部件53和第四弹性部件54沿左右方向X发生压缩弹性变形。由此,第三弹性部件53和第四弹性部件54对可动件30施加使可动件30远离侧壁部22c的朝向即右侧朝向(+X侧朝向)的弹力。
阻尼部件70固定于壳体20的内壁面。阻尼部件70与可动件主体31在左右方向X上对置。阻尼部件70是使发生碰撞的对象的动能衰减的部件。阻尼部件70例如是橡胶制的。阻尼部件70例如沿左右方向X观察时为正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阻尼部件70包含第一阻尼部件71和第二阻尼部件72。
第一阻尼部件71固定于侧壁部22b的内壁面即侧壁部22b的左侧(-X侧)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阻尼部件71位于比侧壁部22b的前后方向Y的中心靠后侧(-Y侧)的位置。第一阻尼部件71位于突出部31b的后侧部分31i的右侧(+X侧)。
第二阻尼部件72固定于侧壁部22c的内壁面即侧壁部22c的右侧(+X侧)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阻尼部件72位于比侧壁部22c的前后方向Y的中心靠后侧(-Y侧)的位置。第二阻尼部件72位于突出部31c的后侧部分的左侧(-X侧)。第一阻尼部件71和第二阻尼部件72以沿左右方向X夹持可动件主体31的方式配置。
布线部件60在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与线圈32电连接。布线部件60是具有挠性的部件。布线部件60例如是柔性印刷基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部件60呈带状。带状的布线部件60的宽度方向是与左右方向X和上下方向Z双方垂直的前后方向Y。以下,在布线部件60的说明中,有时将前后方向Y的尺寸简称为“宽度”。
如图2所示,布线部件60具有线圈连接部61、第一延伸部62、第一连接部63、第二延伸部64、第二连接部65以及第三延伸部66。布线部件60通过依次连接线圈连接部61、第一延伸部62、第一连接部63、第二延伸部64、第二连接部65以及第三延伸部66而构成。在线圈连接部61、第一延伸部62、第二延伸部64、第二连接部65以及第三延伸部66中,厚度方向是上下方向Z。在第一连接部63中,厚度方向是与前后方向Y垂直并且与上下方向Z交叉的方向。
线圈连接部61是布线部件60的一端部。从上侧观察时,线圈连接部61为在前后方向Y上较长的圆角的长方形状。线圈连接部61固定于凹部31d的底面中的位于比线圈32靠右侧(+X侧)的位置的部分。从线圈32向右侧引出的线圈引出线32a、32b与线圈连接部61电连接。即,线圈32与线圈连接部61电连接。由此,线圈32与布线部件60电连接。
第一延伸部62是位于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并沿左右方向X延伸的部分。第一延伸部62从线圈连接部61中的靠近前侧(+Y侧)的部分向右侧(+X侧)延伸。第一延伸部62通过槽部31f内而延伸至比突出部31b的前侧部分31h靠右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62具有从线圈连接部61向右侧(+X侧)延伸的宽幅部62a和与宽幅部62a的右侧相连的窄幅部62b。宽幅部62a通过槽部31f内而延伸至比突出部31b的前侧部分31h靠右侧的位置。宽幅部62a的宽度比窄幅部62b的宽度和第一连接部63的宽度大。宽幅部62a的前侧(+Y侧)的缘部比窄幅部62b的前侧的缘部向前侧突出。宽幅部62a的后侧(-Y侧)的缘部与窄幅部62b的后侧的缘部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第一连接部63与第一延伸部62的右侧(+X侧)的端部即窄幅部62b的右侧的端部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63是相对于第一延伸部62向下侧弯曲的部分。第一连接部63成为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如图5所示,例如从后侧(-Y侧)观察时,第一连接部63呈向右侧凸出的圆弧状弯折。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63通过突出部31b中的前侧部分31h的右侧,并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至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呈圆弧状弯折。第一连接部63的下侧的端部与第二延伸部64的右侧的端部相连。由此,第一连接部63连接第一延伸部62中的右侧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64中的右侧的端部。
第二延伸部64是与第一延伸部62之间沿上下方向Z夹持可动件主体31并沿左右方向X延伸的部分。第二延伸部64从第一连接部63的下侧的端部向左侧(-X侧)延伸。第二延伸部64的左侧部分位于突出部31b中的前侧部分31h的下侧。第二延伸部64配置在对置面26a上。
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65连接第二延伸部64中的左侧(-X侧)的端部和第三延伸部66中的左侧的端部。例如,沿上下方向Z观察时,第二连接部65呈在前后方向Y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第二连接部65跨越突出部31b的下侧和基部31a的下侧而配置。第二连接部65跨越前侧部分31h的下侧和后侧部分31i的下侧而配置。第二连接部65比第二延伸部64向后侧(-Y侧)突出。第二连接部65配置在对置面26a上。
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65被设置于壳体20的内壁面的凸部27从左侧支承。由此,抑制了布线部件60在壳体20内向左侧偏移。凸部27从底壁部21a的上侧的面即对置面26a向上侧突出。凸部27例如是通过将底壁部21a的一部分向上侧压接而制成的。
如图3所示,第三延伸部66在与左右方向X和上下方向Z双方垂直的前后方向Y上与第二延伸部64排列地配置。第三延伸部66从第二连接部65的后侧部分向右侧(+X侧)延伸。第三延伸部66比可动件主体31向右侧引出。第三延伸部66沿左右方向X贯穿侧壁部22b并被向壳体20的外部引出。第三延伸部66例如从壳体20向右侧延伸。第三延伸部66中的位于壳体20的内部的部分配置在对置面26a上。在第三延伸部66连接有未图示的外部电源。该外部电源的电力经由布线部件60而被提供给线圈32。
通过第一延伸部62、第一连接部63、第二延伸部64、第二连接部65以及第三延伸部66如上述那样配置,布线部件60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通过可动件主体31的右侧(+X侧)而延伸至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并且,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比可动件主体31向右侧引出。即,布线部件60以沿上下方向Z夹持可动件主体31的右侧部分的方式设置,并且比可动件主体31向右侧引出。因此,与将布线部件60卷绕于可动件主体31的周围而配置的情况等相比,布线部件60不容易与可动件主体31发生干涉。另外,也能够抑制布线部件60变长。由此,与将布线部件60卷绕于可动件主体31的周围而配置的情况等相比,能够抑制收纳可动件主体31和布线部件60的壳体20大型化。因此,能够在抑制线性致动器10大型化的同时将线圈32设置于可动件30。
另外,布线部件60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通过可动件主体31的右侧(+X侧)而延伸至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因此,根据可动件主体31的左右方向X的移动,布线部件60的一部分相对地被引入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或者布线部件60的一部分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相对地被引出。由此,能够依照可动件主体31的左右方向X的移动而使布线部件60相对于可动件主体31相对移动。因此,能够在降低施加于布线部件60的应力的同时允许可动件主体31的左右方向X的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布线部件60断裂。由此,能够抑制无法向线圈32提供电力等不良情况产生。
具体而言,例如,在可动件主体31从图5所示的位置向右侧(+X侧)移动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63的一部分相对地被引入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由此,即使可动件主体31向右侧移动,也能够抑制可动件主体31被较强地拉伸等。另一方面,在可动件主体31向左侧(-X侧)移动的情况下,第二延伸部64相对地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被引出。由此,即使可动件主体31向左侧移动,也能够抑制可动件主体31被较强地拉伸等。由此,即使可动件30沿左右方向X移动,也能够抑制向布线部件60施加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布线部件60断裂等。
另外,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通过可动件主体31的右侧(+X侧)而被布置到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的布线部件60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比可动件主体31向右侧引出。因此,能够在不通过线圈32的下侧的情况下布置布线部件60。由此,与例如延伸至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的布线部件60通过线圈32的下侧并比可动件主体31向左侧(-X侧)引出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线性致动器10在上下方向Z上大型化。另外,能够进一步抑制布线部件60变长。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比可动件主体31向右侧(+X侧)引出的第三延伸部66在与左右方向X和上下方向Z双方垂直的前后方向Y上与第二延伸部64排列地配置。因此,相较于第二延伸部64与第三延伸部66在上下方向Z上重叠配置的情况,能够抑制线性致动器10在上下方向Z上大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63是相对于第一延伸部62向下侧弯曲的部分。因此,通过使布线部件60沿着可动件主体31弯折而制作第一连接部63,能够容易地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至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布置布线部件60。另外,通过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至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布置布线部件60,能够使位于可动件主体31的右侧(+X侧)的第一连接部63呈半径比较大的圆弧状弯曲。因此,即使使第一连接部63相对于第一延伸部62弯曲,也能够使施加于第一连接部63的应力比较小。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布线部件60断裂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延伸部62具有宽度比第一连接部63大的宽幅部62a。因此,容易使第一延伸部62的刚性变大。由此,即使在第一连接部63弯曲的状态下,与第一连接部63相连的第一延伸部62也不易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延伸部62中的与第一连接部63相连的部分浮起,从而抑制第一连接部63向上侧鼓起。因此,能够抑制布线部件60与壳体20发生干涉。另外,能够抑制壳体20大型化。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线性致动器10大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固定于壳体20的内壁面并在左右方向X上与可动件主体31对置的阻尼部件70。因此,在可动件主体31沿左右方向X移动时,可动件主体31与阻尼部件70接触。由此,可动件主体31的动能被阻尼部件70衰减,并且,抑制了可动件主体31与壳体20的内壁面直接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件主体31与壳体20的内壁面直接抵接而产生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阻尼部件70包含位于可动件主体31中的沿上下方向Z观察时与第三延伸部66重叠的部分(即突出部31b的后侧部分31i)的右侧(+X侧)的第一阻尼部件71。通过在沿上下方向Z与第三延伸部66重叠的后侧部分31i的右侧配置第一阻尼部件71,能够抑制第一阻尼部件71与第一连接部63发生干涉,其中,该第三延伸部66在前后方向Y上与第二延伸部64排列地配置。另外,通过在前后方向Y中的相对于第二延伸部64排列地配置有第三延伸部66的一侧(-Y侧),使第一阻尼部件71相对于第一连接部63错开地配置,与将第一阻尼部件71配置于比第一连接部63靠前侧(+Y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线性致动器10在前后方向Y上大型化。
另外,例如在弹性部件是金属制的板簧的情况下,也考虑使与线圈32电连接的导线与板簧电连接,从而经由板簧向线圈32提供电力的结构。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弹性部件50是线圈弹簧。在该情况下,难以将导线等与弹性部件50连接。因此,在弹性部件50是线圈弹簧的情况下,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具有挠性的布线部件60向线圈32提供电力的构造是有用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样弹性部件50是线圈弹簧的构造的线性致动器10中,能够在使用具有挠性的布线部件60以容易向线圈32提供电力的同时,如上述那样抑制线性致动器10大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对弹性部件50的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二弹性部件52以在与左右方向X和上下方向Z双方垂直的前后方向Y上夹持布线部件60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二弹性部件52对可动件主体31适当地施加弹力。另外,即使由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二弹性部件52沿前后方向Y夹持布线部件60,由于布线部件60如上述那样配置,因此也能够抑制布线部件60与第一弹性部件51和第二弹性部件52发生干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线圈弹簧作为弹性部件50,能够采用在可动件主体31的左右方向X的两侧各配置一对弹性部件50,并且在一对弹性部件50彼此之间配置可动件主体31的一部分的构造。具体而言,能够在第一弹性部件51与第二弹性部件52的前后方向Y之间配置突出部31b,并能够在第三弹性部件53与第四弹性部件54的前后方向Y之间配置突出部31c。由此,能够按照设置突出部31b、31c的程度使可动件主体31的质量变大。因此,能够使可动件30沿左右方向X振动时的动能变大。因此,能够通过线性致动器10对搭载有线性致动器10的设备适当地施加振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布线部件60呈带状。因此,容易使布线部件60弯曲地配置。具体而言,容易使第一连接部63呈圆弧状弯曲。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布线部件60的宽度方向是与左右方向X和上下方向Z双方垂直的方向。因此,容易使布线部件60的上下方向Z的厚度变小。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线性致动器10在上下方向Z上大型化。另外,在可动件主体31沿左右方向X移动时,如上所述,能够容易地使布线部件60的一部分相对地被引入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并且,能够容易地使布线部件60的一部分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相对地引出。由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对布线部件60施加应力。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布线部件60断裂。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20的材料是磁性体。因此,在向线圈32提供电力时,壳体20内也有磁通流动,由此更适当地构成通过线圈32和磁铁40的磁路。由此,能够提高在线圈32与磁铁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因此,能够使可动件30更适当地沿左右方向X移动。
这里,例如在磁铁40设置于可动件30,并且线圈32设置于壳体20的情况下,有时磁铁40被磁力吸引在磁性体制的壳体20,从而可动件30与壳体20的内壁面发生摩擦。在该情况下,可动件30难以沿左右方向X移动。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线圈32设置于可动件30,磁铁40固定于磁性体制的壳体20。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件30被壳体20吸引。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件30与壳体20的内壁面发生摩擦。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件30难以沿左右方向X移动的情况。
另外,无论线圈32和磁铁40设置于可动件30和壳体20中的哪一个,均可能因可动件30在壳体20内倾斜等而导致可动件30与壳体20的内壁面发生摩擦。即使在该情况下,可动件30也难以沿左右方向X移动。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20具有对可动件30的左右方向X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23a、23b、24a、24b。因此,通过引导部23a、23b、24a、24b,能够抑制可动件30在壳体20内倾斜。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件30与壳体20的内壁面发生摩擦。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可动件30难以沿左右方向X移动的情况。另外,能够抑制可动件30在壳体20内振动旋转,从而能够抑制产生异常声音。另外,通过在壳体20设置有引导部23a、23b、24a、24b,容易在引导部23a、23b、24a、24b以外的部分减小可动件30与壳体20的间隙。由此,能够在壳体20内使可动件主体31的大小适当地变大,从而能够使可动件主体31的质量变大。因此,能够使可动件30沿左右方向X振动时的动能变大。因此,能够通过线性致动器10对搭载有线性致动器10的设备适当地施加振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导部23a、23b、24a、24b的整体的左右方向X的位置在可动件30的左右方向X的移动范围内包含于可动件30的左右方向X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引导部23a、23b、24a、24b更稳定地沿左右方向X引导可动件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导部24a、24b分别设置于底壁部21a分别与一对壁主体部21d、21e的角部。因此,容易通过引导部24a、24b沿上下方向Z和前后方向Y支承可动件30。由此,通过引导部24a、24b,能够更稳定地沿左右方向X引导可动件30。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导部24a、24b位于比一对壁主体部21d、21e靠壳体20的内侧的位置。因此,通过利用引导部24a、24b支承可动件30,能够抑制可动件30与一对壁主体部21d、21e的内壁面发生摩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20呈沿左右方向X延伸的长方体箱状。沿左右方向X观察时,引导部23a、23b、24a、24b分别设置于壳体20的四角。因此,通过四个引导部23a、23b、24a、24b,能够更稳定地沿左右方向X引导可动件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动件30在与引导面23c、24c接触的状态下,成为与对置面26b在前后方向Y上隔着间隙而对置的状态。因此,通过引导面23c、24c,能够抑制可动件30与对置面26b发生摩擦。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件30难以沿左右方向X移动的情况。
另外,与上述的引导面23c、24c的效果相同,通过引导面23d、24d,能够抑制可动件30与对置面26c发生摩擦。另外,与上述的引导面23c、24c的效果相同,通过引导面23c、23d,能够抑制可动件30与对置面26d发生摩擦。另外,与上述的引导面23c、24c的效果相同,通过引导面24c、24d,能够抑制可动件30与对置面26a发生摩擦。如上所述,能够抑制可动件30与壳体20的内壁面中的上下方向Z的两侧面和前后方向Y的两侧面发生摩擦。因此,能够使可动件30适当地沿左右方向X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面26a、26d与可动件30对置的交叉方向是上下方向Z,对置面26b、26c与可动件30对置的交叉方向是前后方向Y。
<第二实施方式>
在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有时通过适当地标注相同的标号等而省略说明。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110的壳体120具有第一壳体部件121和第二壳体部件122。第二壳体部件122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壳体部件22不同,不具有引导部23a、23b。在第一壳体部件121的侧壁部121b设置有引导部128a。在侧壁部121c设置有引导部128b。引导部128a、128b通过各侧壁部121b、121c的上下方向Z的中央部向壳体120的内部侧(-Y侧)凹陷而构成。虽然省略了图示,引导部128a、128b沿左右方向X延伸。
可动件130具有设置于可动件主体131的被引导凹部137a、137b。被引导凹部137a从可动件主体131的前侧(+Y侧)的面向后侧(-Y侧)凹陷。被引导凹部137b从可动件主体131的后侧的面向前侧凹陷。虽然省略了图示,被引导凹部137a、137b沿左右方向X延伸。在被引导凹部137a嵌合有引导部128a。在被引导凹部137b嵌合有引导部128b。由此,能够通过引导部128a、128b容易并且稳定地支承可动件130。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130被引导部128a、128b沿上下方向Z支承。在被引导部128a、128b支承的状态下,可动件130配置于沿上下方向Z远离底壁部21a和顶壁部22a的位置。由此,抑制了可动件130与底壁部21a和顶壁部22a发生摩擦。
在引导部128a、128b嵌合于被引导凹部137a、137b的状态下,可动件130在前后方向Y上隔着间隙与侧壁部121b、121c中的设置有引导部128a、128b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对置地配置。由此,抑制了可动件130与侧壁部121b、121c发生摩擦。线性致动器110的其他结构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10的其他结构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210的壳体220具有第一壳体部件221和第二壳体部件222。第一壳体部件221呈在上侧开口的箱状。如图9所示,第一壳体部件221具有底壁部221a、从底壁部221a的前后方向Y的两缘部分别向上侧突出的一对侧壁部221b、221c以及从底壁部221a的左右方向X的两缘部分别向上侧突出的一对侧壁部221f、221g。侧壁部221f连接一对侧壁部221b、221c的右侧(+X侧)的端部彼此。侧壁部221g连接一对侧壁部221b、221c的左侧(-X侧)的端部彼此。侧壁部221b、221c、221f、221g从底壁部221a的周缘部向上侧垂直地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壁部221a相当于“第一壁部”,一对侧壁部221b、221c相当于“一对第二壁部”。
第二壳体部件222固定于第一壳体部件221的上侧。第二壳体部件222封闭第一壳体部件221的上侧的开口。第二壳体部件222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不具有侧壁部22b、22c。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部件222由板面朝向上下方向Z的大致长方形板状的顶壁部222a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壳体部件221设置有侧壁部221f来代替侧壁部22b。在第一壳体部件221设置有侧壁部221g来代替侧壁部22c。
壳体220具有设置于底壁部221a的前后方向Y的缘部中的左右方向X的一部分的孔部221h、221i。孔部221h、221i沿左右方向X延伸。孔部221h设置于底壁部221a的前侧(+Y侧)的缘部中的左右方向X的中央部。孔部221h跨越底壁部221a和侧壁部221b而设置。孔部221h设置于底壁部221a与侧壁部221b相连的角部。孔部221i设置于底壁部221a的后侧(-Y侧)的缘部中的左右方向X的中央部。孔部221i跨越底壁部221a和侧壁部221c而设置。孔部221i设置于底壁部221a与侧壁部221c相连的角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224a与孔部221h的内缘部中的位于前后方向Y的第一缘部221j相连。第一缘部221j是孔部221h的内缘部中的位于后侧(-Y侧)的缘部。第一缘部221j设置于底壁部221a。引导部224a从第一缘部221j向上侧并且在前后方向Y上接近侧壁部221b的朝向(+Y朝向)倾斜地突出。引导部224a的左右方向X的两端部在左右方向X上与孔部221h的内缘部中的位于左右方向X的两侧的一对第二缘部221m隔着间隔而配置。如图10所示,在引导部224a与第二缘部221m之间设置有间隙G1。引导部224a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部24a的形状相同。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224b与孔部221i的内缘部中的位于前后方向Y的第一缘部221k相连。第一缘部221k是孔部221i的内缘部中的位于前侧(+Y侧)的缘部。第一缘部221k设置于底壁部221a。引导部224b从第一缘部221k向上侧并且在前后方向Y上接近侧壁部221c的朝向(-Y朝向)倾斜地突出。引导部224b的左右方向X的两端部在左右方向X上与孔部221i的内缘部中的位于左右方向X的两侧的一对第二缘部221p隔着间隔而配置。在引导部224b与第二缘部221p之间设置有间隙。引导部224b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部24b的形状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23a与设置于顶壁部222a的前侧(+Y侧)的缘部的凹部222d的后侧(-Y侧)的内缘部相连。凹部222d的左右方向X的两缘部在左右方向X上远离引导部23a的左右方向X的两缘部地设置。如图10所示,在引导部23a与凹部222d的左右方向X的内缘部的左右方向X之间设置有间隙G2。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23b与设置于顶壁部222a的后侧(-Y侧)的缘部的凹部222e的前侧(+Y侧)的内缘部相连。凹部222e的左右方向X的两缘部在左右方向X上远离引导部23b的左右方向X的两缘部地设置。在引导部23b与凹部222e的左右方向X的内缘部的左右方向X之间设置有间隙。本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210的其他结构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10的其他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220具有设置于底壁部221a的前后方向Y的缘部中的左右方向X的一部分的孔部221h、221i。引导部224a、224b与孔部221h、221i的内缘部中的位于前后方向Y的第一缘部221j、221k相连。因此,通过在设置从底壁部221a的前后方向Y的缘部直接垂直地突出的一对侧壁部221b、221c的同时在底壁部221a局部地设置孔部221h、221i,能够在孔部221h、221i的第一缘部221j、221k设置引导部224a、224b。由此,例如与成为像第一实施方式的侧壁部21b、21c那样侧壁部的下侧部分在轴向的整体范围内相对于上下方向Z斜向倾斜的引导部的情况相比,容易使侧壁部221b、221c相对于上下方向Z的刚性变大。因此,即使在例如利用磁铁40与线圈32之间产生的磁力对壳体220施加上下方向Z的压缩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壳体220在上下方向Z上发生压缩变形。因此,能够抑制顶壁部222a与可动件30的间隙以及底壁部221a与可动件30的间隙变得过小。由此,能够抑制壳体220发生变形而被按压于可动件30,从而能够抑制可动件30难以移动的情况。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导部224a从第一缘部221j向上侧并且在前后方向Y上接近侧壁部221b的朝向倾斜地突出。因此,通过引导部224a,能够在上下方向Z和前后方向Y上支承可动件30。由此,通过引导部224a,能够稳定地沿左右方向X引导可动件30。通过引导部224b也同样地得到该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导部224a的左右方向X的两端部在左右方向X上与孔部221h的内缘部中的位于左右方向X的两侧的一对第二缘部221m隔着间隔而配置。因此,在引导部224a与第二缘部221m的左右方向X之间设置有间隙G1。由此,例如在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制作第一壳体部件221的情况下,在使对该金属板的一部分进行了冲裁而得到的板状部分向上侧倾斜地弯折而制作引导部224a时,能够抑制该板状部以外的部分被板状部分影响而变形。因此,容易使该板状部分弯折,从而容易制作引导部224a。通过引导部224b也同样地得到该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导部23a的左右方向X的两端部在左右方向X上与凹部222d的内缘部中的位于左右方向X的两侧的缘部隔着间隔而配置。因此,在引导部23a与凹部222d的缘部的左右方向X之间设置有间隙G2。由此,例如在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制作第二壳体部件222的情况下,在使对该金属板的一部分进行了冲裁而得到的板状部分向下侧倾斜地弯折而制作引导部23a时,能够抑制该板状部以外的部分被板状部分影响而变形。因此,容易使该板状部分弯折,从而容易制作引导部23a。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23b,也同样地得到该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310中,壳体320的第一壳体部件321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部件221不同,不具有孔部221h、221i。在第一壳体部件321设置有引导部328a、328b、328d、328f来代替第三实施方式的引导部224a、224b。第一壳体部件321的其他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部件221的其他结构相同。
引导部328a设置于第一壳体部件321中的前侧(+Y侧)的侧壁部321b。引导部328a设置于侧壁部321b中的上下方向Z的中央部且左右方向X的中央部。引导部328a沿左右方向X延伸。引导部328a例如通过将侧壁部321b的一部分向后侧(-Y侧)压接而制成。引导部328a从侧壁部321b的后侧的面向后侧突出。沿左右方向X观察时,引导部328a呈朝向可动件30向后侧凸出的圆弧状。
引导部328b设置于第一壳体部件321中的后侧(-Y侧)的侧壁部321c。引导部328b设置于侧壁部321c中的上下方向Z的中央部且左右方向X的中央部。引导部328b沿左右方向X延伸。引导部328b例如通过将侧壁部321c的一部分向前侧(+Y侧)压接而制成。引导部328b从侧壁部321c的前侧的面向前侧突出。沿左右方向X观察时,引导部328b呈朝向可动件30向前侧凸出的圆弧状。一对引导部328a、328b以在与左右方向X垂直的垂直方向即前后方向Y上夹持可动件30的基部31a的方式配置。
引导部328d、328f设置于第一壳体部件321中的下侧的底壁部321a。引导部328d和引导部328f在前后方向Y上隔着间隔而配置。引导部328d位于比线圈32靠前侧(+Y侧)的位置。引导部328f位于比线圈32靠后侧(-Y侧)的位置。引导部328d、328f设置于底壁部321a中的左右方向X的中央部。引导部328d、328f沿左右方向X延伸。引导部328d、328f例如通过将底壁部321a的一部分向上侧压接而制成。引导部328d、328f从底壁部321a的上侧的面向上侧突出。沿左右方向X观察时,引导部328d、328f呈朝向可动件30向上侧凸出的圆弧状。
在第二壳体部件322设置有引导部328c、328e来代替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引导部23a、23b和凹部222d、222e。第二壳体部件322的其他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壳体部件222的其他结构相同。
引导部328c、328e设置于第二壳体部件322的顶壁部322a。引导部328c和引导部328e在前后方向Y上隔着间隔而配置。引导部328c位于比线圈32靠前侧(+Y侧)的位置。引导部328e位于比线圈32靠后侧(-Y侧)的位置。引导部328c、328e设置于顶壁部322a中的左右方向X的中央部。引导部328c、328e沿左右方向X延伸。引导部328c、328e例如通过将顶壁部322a的一部分向下侧压接而制成。引导部328c、328e从顶壁部322a的下侧的面向下侧突出。沿左右方向X观察时,引导部328c、328e呈朝向可动件30向下侧凸出的圆弧状。
一对引导部328c、328d以在上下方向Z上夹持可动件30的基部31a中的位于比线圈32靠前侧(+Y侧)的位置的部分的方式配置。一对引导部328e、328f以在上下方向Z上夹持可动件30的基部31a中的位于比线圈32靠后侧(-Y侧)的位置的部分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310的其他结构能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其他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导部包含以在与左右方向X垂直的垂直方向即前后方向Y上夹持可动件30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引导部328a、328b和以在与左右方向X和前后方向Y双方垂直的上下方向Z上夹持可动件30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引导部328c、328d。因此,能够通过各引导部在上下方向Z和前后方向Y上稳定地支承可动件30。另外,引导部包含以在上下方向Z上夹持可动件30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引导部328e、328f。即,引导部包含两对以在上下方向Z上夹持可动件30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引导部。因此,能够通过各引导部在上下方向Z和前后方向Y上更稳定地支承可动件30。
<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410的壳体420具有第一壳体部件421和第二壳体部件422。第一壳体部件421具有第一壳体部件主体421m和引导部428a、428d。第二壳体部件422具有第二壳体部件主体422m和引导部428c。引导部428a、428d与第一壳体部件主体421m是分体的。引导部428c与第二壳体部件主体422m是分体的。
壳体420具有由第一壳体部件主体421m和第二壳体部件主体422m构成的壳体主体420m。在壳体主体420m安装有引导部428a、428c、428d。虽然省略了图示,引导部428a、428c、428d沿左右方向X延伸。构成引导部428a、428c、428d的材料与构成壳体主体420m的材料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壳体主体420m的材料是金属。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引导部428a、428c、428d的材料是树脂。
第一壳体部件主体421m相对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部件321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有贯通孔421k来代替引导部328a,设置有贯通孔421j来代替引导部328d。贯通孔421k沿前后方向Y贯穿侧壁部421b。贯通孔421j沿上下方向Z贯穿底壁部421a。虽然省略了图示,贯通孔421k、421j沿左右方向X延伸。虽然省略了图示,第一壳体部件主体421m相对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部件321的不同点还在于,设置有与贯通孔421k、421j相同的贯通孔来代替引导部328b、328f。第一壳体部件主体421m的其他结构与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部件321的其他结构相同。
第二壳体部件主体422m相对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壳体部件322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有贯通孔422f来代替引导部328c。贯通孔422f沿上下方向Z贯穿顶壁部422a。虽然省略了图示,贯通孔422f沿左右方向X延伸。另外,第二壳体部件主体422m相对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壳体部件322的不同点还在于,设置有与贯通孔422f相同的贯通孔来代替引导部328e。第二壳体部件主体422m的其他结构与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壳体部件322的其他结构相同。
引导部428a具有嵌合于贯通孔421k内而被固定的固定部428g和与固定部428g的后侧(-Y侧)相连的主体部428h。固定部428g可以通过压入来固定,也可以通过粘接剂来固定。主体部428h位于壳体主体420m的内部。主体部428h比固定部428g和贯通孔421k向上下方向Z的两侧突出。主体部428h具有朝向后侧的引导面428p。引导面428p是与前后方向Y垂直的平坦面。引导面428p与基部31a的前侧(+Y侧)的端面对置。引导面428p能够与基部31a的前侧的端面接触。在图12中,示出了引导面428p与基部31a的前侧的端面接触的状态,但也可以在引导面428p与基部31a的前侧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
引导部428c具有嵌合于贯通孔422f内而被固定的固定部428i和与固定部428i的下侧相连的主体部428j。固定部428i可以通过压入来固定,也可以通过粘接剂来固定。主体部428j位于壳体主体420m的内部。主体部428j比固定部428i和贯通孔422f向前后方向Y的两侧突出。主体部428j具有朝向下侧的引导面428q。引导面428q是与上下方向Z垂直的平坦面。引导面428q与基部31a的上侧的端面对置。引导面428q能够与基部31a的上侧的端面接触。在图12中,示出了引导面428q与基部31a的上侧的端面隔着微小的间隙而对置的状态,但引导面428q与基部31a的上侧的端面也可以接触。
引导部428d具有嵌合于贯通孔421j而被固定的固定部428k和与固定部428k的上侧相连的主体部428m。固定部428k可以通过压入来固定,也可以通过粘接剂来固定。主体部428m位于壳体主体420m的内部。主体部428m比固定部428k和贯通孔421j向前后方向Y的两侧突出。主体部428m具有朝向上侧的引导面428r。引导面428r是与上下方向Z垂直的平坦面。引导面428r与基部31a的下侧的端面对置。引导面428r能够与基部31a的下侧的端面接触。在图12中,示出了引导面428r与基部31a的下侧的端面隔着微小的间隙而对置的状态,但引导面428r与基部31a的下侧的端面也可以接触。引导部428c的引导面428q和引导部428d的引导面428r以在上下方向Z上夹持基部31a中的位于比线圈32靠前侧(+Y侧)的位置的部分的方式配置。
虽然省略了图示,代替第四实施方式的引导部328b、328e、328f而设置的贯通孔分别安装有与引导部428a、428c、428d相同的引导部。线性致动器410的其他结构能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其他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引导部428a、428c、428d的材料与构成壳体主体420m的材料不同。因此,例如,在使构成壳体主体420m的材料为强度比较高的材料来提高壳体420的刚性的同时使构成引导部428a、428c、428d的材料为能够减小与可动件30之间的摩擦力的材料,由此能够减小引导部428a、428c、428d与可动件30之间的摩擦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壳体主体420m的材料是金属,构成引导部428a、428c、428d的材料是树脂。因此,在容易适当地提高壳体主体420m的刚性的同时减小引导部428a、428c、428d与可动件30之间的摩擦力。由此,通过引导部428a、428c、428d,能够适当地沿左右方向X引导可动件30。另外,通过使引导部428a、428c、428d与壳体主体420m为分体,能够自由地决定引导部428a、428c、428d的形状。因此,容易使引导部428a、428c、428d的引导面428p、428q、428r的面积变大。由此,能够使引导面428p、428q、428r的面积变大,从而通过引导面428p、428q、428r稳定地支承可动件30。
<第六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510的布线部件560具有线圈连接部61、第一延伸部562、第一连接部63、第二延伸部64、第二连接部65、第三延伸部566、第四延伸部567a、第三连接部567b、第五延伸部567c以及第四连接部567d。第一延伸部562除了前后方向Y的宽度均匀一致这一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延伸部62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延伸部566除了位于线性致动器510的前后方向Y的中央这一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延伸部66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部件560呈在前后方向Y上对称的形状。另外,布线部件560也可以呈在前后方向Y上非对称的形状。
第四延伸部567a位于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第四延伸部567a沿左右方向X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562和第四延伸部567a在前后方向Y上隔着间隔而配置。第四延伸部567a位于第一延伸部562的后侧(-Y侧)。第四延伸部567a的形状与第一延伸部562的形状相同。第一延伸部562和第四延伸部567a隔着第三延伸部566的前后方向Y的中心而在前后方向Y上对称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562和第四延伸部567a从线圈连接部61向右侧(+X侧)延伸。第一延伸部562从线圈连接部61的前侧(+Y侧)的端部向右侧延伸。第四延伸部567a从线圈连接部61的后侧的端部向右侧延伸。
第五延伸部567c位于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第五延伸部567c沿左右方向X延伸。第五延伸部567c与第四延伸部567a之间沿上下方向Z夹持可动件主体31。第五延伸部567c与第二延伸部64的后侧(-Y侧)隔着间隔而配置。第二延伸部64和第五延伸部567c以沿前后方向Y夹持第三延伸部566的方式配置。第二延伸部64和第五延伸部567c隔着第三延伸部566的前后方向Y的中心在前后方向Y上对称地配置。第五延伸部567c的形状除了在前后方向Y上反转这一点以外,与第二延伸部64的形状相同。
第三连接部567b连接第四延伸部567a中的右侧(+X侧)的端部和第五延伸部567c中的右侧的端部。第三连接部567b与第一连接部63的后侧(-Y侧)隔着间隔而配置。第三连接部567b的形状与第一连接部63的形状相同。第一连接部63与第三连接部567b隔着第三延伸部566的前后方向Y的中心而在前后方向Y上对称地配置。
第四连接部567d连接第五延伸部567c中的左侧(-X侧)的端部和第三延伸部566中的左侧的端部。第四连接部567d与第二连接部65的后侧(-Y侧)相连。第二连接部65与第四连接部567d在前后方向Y上彼此相连,而构成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带状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延伸部566从第二连接部65与第四连接部567d的连接部分向右侧(+X侧)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布线部件560的未图示的布线中的与线圈引出线32a电连接的布线依次通过第四延伸部567a、第三连接部567b、第五延伸部567c以及第四连接部567d而延伸至第三延伸部566。设置于布线部件560的布线中的与线圈引出线32b电连接的布线依次通过第一延伸部562、第一连接部63、第二延伸部64以及第二连接部65而延伸至第三延伸部566。线性致动器510的其他结构能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其他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布线部件560除了第一延伸部562、第一连接部63、第二延伸部64以及第二连接部65之外,还具有第四延伸部567a、第三连接部567b、第五延伸部567c以及第四连接部567d。第一延伸部562与第四延伸部567a在前后方向Y上隔着间隔而配置,并且从线圈连接部61向右侧(+X侧)延伸。因此,能够在布线部件560设置两个连接线圈连接部61和第三延伸部566的路径。由此,能够将分别与一对线圈引出线32a、32b电连接的布线经由不同的路径而引绕至第三延伸部566。
<第七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610的布线部件660具有第一线圈连接部661a、第一延伸部662、第一连接部663、第二延伸部64、第二连接部65、第三延伸部66、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第六延伸部668以及第五连接部669。
第一线圈连接部661a在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与线圈32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连接部661a配置于凹部31d的底面。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在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与线圈32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配置于凹部31g的底面。第一线圈连接部661a与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以沿上下方向Z夹持可动件主体31的方式配置。虽然省略了图示,在第一线圈连接部661a和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分别连接有从线圈32引出的一对线圈引出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662从第一线圈连接部661a向右侧(+X侧)延伸。第一延伸部662的其他结构与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一延伸部562的其他结构相同。第六延伸部668从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向右侧(+X侧)延伸。第六延伸部668位于比第二延伸部64靠前侧(+Y侧)的位置。
第一连接部663连接第一延伸部662中的右侧(+X侧)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64中的右侧的端部。第五连接部669连接第一延伸部662中的右侧的端部和第六延伸部668中的右侧的端部。第一连接部663和第五连接部669在前后方向Y上排列地配置。第五连接部669位于第一连接部663的前侧(+Y侧)。第五连接部669的形状与第一连接部663的形状相同。第一连接部663的前后方向Y的尺寸和第五连接部669的前后方向Y的尺寸比第一延伸部662的前后方向Y的尺寸小。第一连接部663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63的其他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布线部件660的未图示的布线中的设置于第一线圈连接部661a的布线与一对线圈引出线的一方电连接,依次通过第一延伸部662、第一连接部663、第二延伸部64以及第二连接部65而延伸至第三延伸部66。设置于布线部件660的未图示的布线中的设置于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的布线与一对线圈引出线的另一方电连接,依次通过第六延伸部668、第五连接部669、第一延伸部662、第一连接部663、第二延伸部64以及第二连接部65而延伸至第三延伸部66。线性致动器610的其他结构能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其他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布线部件660具有在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与线圈32电连接的第一线圈连接部661a和在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与线圈32电连接的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因此,即使在从线圈32引出的一对线圈引出线中的一方从线圈32的上侧引出,另一方从线圈32的下侧引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使一对线圈引出线分别与第一线圈连接部661a和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各自连接。由此,能够容易地使一对线圈引出线彼此从上下方向Z的相反侧引出的线圈32与布线部件660电连接。
一对线圈引出线彼此从上下方向Z的相反侧引出的线圈32例如是单层卷绕的线圈和层数为奇数的多层卷绕的线圈等。在线圈32为多层卷绕的线圈的情况下,构成线圈32的线材通过从上下方向Z的一方向另一方卷绕而成的层与从上下方向Z的另一方向一方卷绕而成的层交替地层叠而构成。在该情况下,在线圈32的层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一对线圈引出线从上下方向Z的相同的一侧引出,在线圈32的层数为奇数的情况下,一对线圈引出线分别从上下方向Z的不同的一侧引出。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布线部件660具有从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向右侧(+X侧)延伸的第六延伸部668以及连接第一延伸部662中的右侧的端部和第六延伸部668中的右侧的端部的第五连接部669。因此,能够使从第二线圈连接部661b延伸的第六延伸部668与从第一线圈连接部661a延伸的第一延伸部662合流。由此,能够抑制布线部件660的布置复杂化。
<第八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710的布线部件760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布线部件60的不同在于,第三延伸部766所引出的朝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延伸部766从第二延伸部64中的左侧(-X侧)的端部沿与左右方向X交叉的方向延伸。更详细而言,第三延伸部766从第二延伸部64中的左侧的端部向后侧(-Y侧)延伸。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延伸部766从第二延伸部64中的左侧的端部沿与左右方向X和上下方向Z双方垂直的前后方向Y延伸。第三延伸部766经由壳体720的第一壳体部件721中的设置于后侧的侧壁部721c的贯通孔721m而从壳体720的内部向壳体720的外部引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延伸部766通过第二弹性部件52的下侧和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而向壳体720的外部引出。布线部件76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布线部件60的其他结构相同。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部件760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上侧通过可动件主体31的右侧(+X侧)而延伸至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并且从可动件主体31的下侧沿与左右方向X交叉的方向引出。线性致动器710的其他结构能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线性致动器的其他结构相同。
即使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第三延伸部766沿与左右方向X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下,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相同,与在可动件主体31的周围卷绕配置布线部件760的情况等相比,能够抑制收纳可动件主体31和布线部件760的壳体720大型化。因此,能够在抑制线性致动器710大型化的同时将线圈32设置于可动件3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三延伸部766从第二延伸部64中的左侧(-X侧)的端部沿与左右方向X垂直的前后方向Y延伸。因此,与第三延伸部766沿相对于左右方向X斜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相比,容易从长方体箱状的壳体720的侧壁部721c将第三延伸部766向壳体720的外部引出。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也能够采用其他结构。布线部件可以由任何材料构成。布线部件也可以不具有挠性。布线部件可以为任何形状,也可以任意布置。第一延伸部也可以不具有宽幅部。第三延伸部也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延伸部重叠地配置。第三延伸部可以沿任何方向延伸。第三延伸部也可以沿上述实施方式的上下方向Z延伸。例如,在第八实施方式中,第三延伸部766也可以从第二延伸部64的左侧(-X侧)的端部向下侧延伸。布线部件也可以为线状。
弹性部件只要随着可动件的第一方向(左右方向X)的移动而弹性变形,对可动件施加第一方向(左右方向X)的力,就可以为任何种类的弹性部件。弹性部件也可以是板簧。弹性部件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弹性部件也可以仅设置有一个。
可动件主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磁铁的数量、形状以及配置没有特别限定。线性致动器也可以为在可动件设置有磁铁,在壳体固定有线圈的结构。阻尼部件可以是任何种类的阻尼部件。也可以不设置阻尼部件。壳体的材料也可以是非磁性体。壳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引导部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引导部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在引导部和可动件中的被引导部支承的部分的至少一方实施氟树脂涂层等固体润滑涂层。也可以在引导部与可动件中的被引导部支承的部分之间设置有润滑脂等润滑剂。也可以不设置引导部。
线性致动器的其他方式也可以是如下方式:该线性致动器具有:可动件,其能够沿规定的第一方向移动,具有可动件主体和安装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线圈;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可动件;以及磁铁,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对置地配置,所述磁铁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材料是磁性体。
线性致动器的又一方式也可以是如下方式:该线性致动器具有:可动件,其能够沿规定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及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可动件,所述壳体具有引导所述可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的引导部。在该线性致动器的又一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壳体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可动件对置的对置面,所述引导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起所述对置面配置在靠近所述可动件的一侧的引导面,所述可动件在与所述引导面接触的状态下,成为与所述对置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的状态。
应用了本发明的线性致动器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线性致动器可以搭载于任何设备。以上,在本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的结构和方法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
[附记]
(附记1)
一种线性致动器,其具有:
可动件,其能够沿规定的第一方向移动,具有可动件主体和安装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线圈;
磁铁,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对置地配置;
弹性部件,其随着所述可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而弹性变形,对所述可动件施加所述第一方向的力;以及
布线部件,其具有挠性,在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所述布线部件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通过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而延伸至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且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引出。
(附记2)
根据附记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布线部件具有:
第一延伸部,其位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夹持所述可动件主体,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以及
第三延伸部,其从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附记3)
根据附记2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第三延伸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附记4)
根据附记3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第三延伸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双方垂直的第三方向延伸。
(附记5)
一种线性致动器,其具有:
可动件,其能够沿规定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及
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可动件;
所述壳体具有引导所述可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的引导部。
(附记6)
根据附记5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引导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引导部的整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在所述可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范围内包含于所述可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
(附记7)
根据附记5或附记6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
第一壁部,其位于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以及
一对第二壁部,该一对第二壁部分别位于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双方垂直的第三方向的两侧,
所述引导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部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二壁部的角部,并位于比所述一对第二壁部靠所述壳体的内侧的位置。
(附记8)
根据附记7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孔部,该孔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部中的所述第三方向的缘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部分,
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孔部的内缘部中的位于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缘部相连。
(附记9)
根据附记8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引导部从所述第一缘部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接近所述第二壁部的朝向倾斜地突出。
(附记10)
根据附记8或附记9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引导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孔部的内缘部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的一对第二缘部隔着间隔而配置。
(附记11)
根据附记7至附记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壳体呈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方体箱状,
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引导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四角。
(附记12)
根据附记5或附记6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可动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被引导凹部,
所述引导部嵌合于所述被引导凹部。
(附记13)
根据附记5至附记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引导部包含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夹持所述可动件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引导部以及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垂直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上夹持所述可动件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引导部。
(附记14)
根据附记5至附记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安装有所述引导部的壳体主体,
构成所述引导部的材料与构成所述壳体主体的材料不同。
(附记15)
根据附记14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构成所述壳体主体的材料是金属,
构成所述引导部的材料是树脂。
(附记16)
根据附记5至附记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所述可动件对置的对置面,
所述引导部具有在所述交叉方向上比起所述对置面配置在靠近所述可动件的一侧的引导面,
所述可动件在与所述引导面接触的状态下,成为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隔着间隙而与所述对置面对置的状态。

Claims (9)

1.一种线性致动器,其具有:
可动件,其能够沿规定的第一方向移动,具有可动件主体和安装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线圈;
磁铁,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对置地配置;
弹性部件,其随着所述可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而弹性变形,对所述可动件施加所述第一方向的力;以及
布线部件,其具有挠性,在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所述布线部件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通过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而延伸至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并且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比所述可动件主体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引出,
所述布线部件具有:
第一延伸部,其位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延伸部,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夹持所述可动件主体,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
第三延伸部,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双方垂直的第三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排列地配置,并比所述可动件主体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引出;以及
第二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相对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弯曲的部分,
所述第一延伸部具有宽度比所述第一连接部大的宽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该线性致动器还具有:
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可动件;以及
阻尼部件,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可动件主体对置,
所述阻尼部件包含位于所述可动件主体中的沿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第三延伸部重叠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阻尼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布线部件具有:
线圈连接部,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第四延伸部,其位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五延伸部,其与所述第四延伸部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夹持所述可动件主体,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三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第四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五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以及
第四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第五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四延伸部沿所述第三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从所述线圈连接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布线部件具有:
第一线圈连接部,其在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线圈电连接;以及
第二线圈连接部,其在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延伸,
所述布线部件具有:
第六延伸部,其从所述第二线圈连接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延伸;以及
第五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六延伸部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是线圈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包含位于所述可动件主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一对弹性部件,
所述一对弹性部件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双方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夹持所述布线部件的方式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中,
所述布线部件呈带状,
所述布线部件的宽度方向是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双方垂直的第三方向。
CN202111429192.4A 2020-11-30 2021-11-29 线性致动器 Active CN114583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9069 2020-11-30
JP2020-199069 2020-11-30
JP2021029531A JP2022086964A (ja) 2020-11-30 2021-02-26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1-029531 2021-0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3914A CN114583914A (zh) 2022-06-03
CN114583914B true CN114583914B (zh) 2024-04-19

Family

ID=81770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9192.4A Active CN114583914B (zh) 2020-11-30 2021-11-29 线性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391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08608A (ja) * 2015-04-17 2016-12-0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CN107710572A (zh) * 2015-07-01 2018-02-16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马达
WO2019102704A1 (ja) * 2017-11-22 2019-05-31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CN110868037A (zh) * 2018-08-27 2020-03-06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促动器以及电子设备
CN110997166A (zh) * 2017-08-03 2020-04-10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JP2020185503A (ja) * 2019-05-10 2020-11-1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08608A (ja) * 2015-04-17 2016-12-0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CN107710572A (zh) * 2015-07-01 2018-02-16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马达
CN110997166A (zh) * 2017-08-03 2020-04-10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WO2019102704A1 (ja) * 2017-11-22 2019-05-31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CN110868037A (zh) * 2018-08-27 2020-03-06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促动器以及电子设备
JP2020185503A (ja) * 2019-05-10 2020-11-1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3914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6164B2 (en) Vibration generator moving vibrator by magnetic field generated by coil and holder used in vibration-generator
JP6411392B2 (ja) 振動発生器
US10367402B2 (en) Vibration motor
KR102202568B1 (ko) 진동 발생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213581561U (zh)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583914B (zh) 线性致动器
CN212460149U (zh)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2210810U (zh) 线性马达
US10396645B2 (en) Vibration motor
CN110799273B (zh) 致动器
CN213581554U (zh)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396644B2 (en) Vibration motor
JP2022086964A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4583919A (zh) 线性致动器
JP7222058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22139489A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32482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329030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202415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324825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22187283A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5622355A (zh) 振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