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8621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8621B
CN114578621B CN202210447141.2A CN202210447141A CN114578621B CN 114578621 B CN114578621 B CN 114578621B CN 202210447141 A CN202210447141 A CN 202210447141A CN 114578621 B CN114578621 B CN 114578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electrodes
sub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71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78621A (zh
Inventor
李雅缨
杨雁
李俊谊
王海亮
周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471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8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8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8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78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8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位于第一显示区,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至少部分不交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第一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场,或者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场,以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沿第一方向,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5微米。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衍射现象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时显示技术的发展,高屏占比的显示面板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青睐。为了实现更高屏占比,显示面板通常在显示区域内设置一个高透光区,并在该高透光区设置功能组件,如摄像组件。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面板在进行摄像时,高透光区内的液晶分子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旋转,外界环境光透过液晶分子射入摄像组件,实现对外界环境光的采集,进而实现成像。
然而,经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基于目前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外界环境光射入后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衍射现象,从而对成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降低衍射现象对于成像质量的影响。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至少部分液晶层位于第一显示区,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至少部分不交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第一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第一电极与相邻且不交叠的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场,或者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场,以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其中,沿第一方向,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5微米。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至少部分液晶层位于第一显示区,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至少部分不交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第一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第一电极与相邻且不交叠的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场,或者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场,以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其中,沿第一方向,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5微米。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增大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的距离,或者增大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的距离,使得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沿第一方向的最小距离大于5微米。这样一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第一电场是强度均一的横向电场(或称水平电场),从而使得不同位置处的液晶分子的旋转程度趋于相同,有效消除了液晶分子的周期性旋转排列,进而改善甚至消除了第一显示区的衍射现象,降低了衍射现象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1'-A2'方向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电极不加电时产生的衍射条纹的示意图;
图4为相关技术中第一显示区内的液晶分子的一种旋转示意图;
图5为相关技术中电极加电时产生的衍射条纹的示意图;
图6为相关技术中第一显示区内的液晶分子的另一种旋转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7沿B1-B2方向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7沿B1-B2方向的另一种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一种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另一种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又一种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一种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另一种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5为相关技术中像素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又一种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又一种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8为图7沿B1-B2方向的又一种剖视示意图;
图19为图7沿B1-B2方向的又一种剖视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又一种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电连接”可以是指两个组件直接电连接,也可以是指两个组件之间经由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电连接。
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在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前,为了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理解,本申请首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说明:
如前所述,经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存在较强的衍射现象,导致摄像组件的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显示面板存在较强的衍射现象,导致摄像组件的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首先对于导致上述技术问题的根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具体的研究和分析过程如下:
图1为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沿A1'-A2'方向的一种剖视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1'和第二显示区2',第一显示区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2'的透光率,因而第一显示区1'又可以称作高透光区。第一显示区1'的下方可以设置摄像头(Camera under Panel,CUP)。
液晶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3'和彩膜基板4',阵列基板3'和彩膜基板4'之间设有液晶分子5'。液晶显示面板内设有多个像素单元6',像素单元6'包括位于阵列基板3'的像素电极7'和公共电极8'。在摄像时,第一显示区1'内的像素电极7'接收驱动电压,液晶分子5'在像素电极7'和公共电极8'所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旋转,外界环境光透过液晶分子5'射入摄像组件。
经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区1'内原有的像素单元6'的开口区已经呈周期性排布,即使不给电极加电,外界环境光进入这种周期性排布后也会产生衍射现象,出现图3所示的衍射条纹。而对电极加电后,液晶分子5'在电极所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会呈更密集的周期性旋转排布,外界环境光进入这种更密集的周期性排布后,衍射现象更加明显。
继续参见图1和图2,以边缘场开关模式(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为例,在该种模式下,像素电极7'和公共电极8'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交叠,以像素电极7'为梳状结构为例,像素电极7'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电极条9',对像素电极7'加电后,像素电极7'中的每个电极条9'均会和两侧的公共电极8'形成不同方向的电场,结合图4所示的液晶分子的旋转示意图,液晶分子5'在不同方向电场的作用下沿不同方向旋转,多列液晶分子5'形成了密集的周期性旋转排布。而且,液晶分子5'的排布周期T1'很小,仅近似为电极条9'的排布周期T2'的一半,外界环境光在进入液晶分子5'这种密集的周期性排布后,射出的光具有一定的相位差,在后续传输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周期性干涉,导致衍射现象加剧,从而产生如图5所示的衍射条纹。相比图3和图5可见,对电极加电后,外界环境光产生的衍射条纹更加明显,因而会对成像质量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
简单来讲,如图6所示,受电场分布的影响,由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曲率较大,所以不同区域(或不同位置)的液晶分子5'所偏转的方向和/或角度差异较大,如图6中的区域A中液晶分子5'会向“右上方”偏移,区域B中液晶分子5'会向“右下方”偏移,区域C中液晶分子5'会向“左下方”偏移,区域D中液晶分子5'会向“左上方”偏移。这样,由于不同位置的液晶分子之间存在角度差,所以多组存在角度差的液晶分子之间便会在显示面板上形成多个的光栅结构(平行狭缝)。外界光线通过显示面板上的光栅结构会发生衍射,影响屏下摄像头的成像分辨率以及带来“星芒”的摄像效果,进而导致屏下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存在质量较差。
鉴于发明人的上述研究发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显示面板存在较强的衍射现象,导致摄像组件的成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构思在于:通过增大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的距离,或者增大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的距离,使得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沿第一方向的最小距离大于5微米。其中,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这样一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第一电场是强度均一的横向电场,从而使得不同位置处的液晶分子的旋转程度趋于相同,有效消除了液晶分子的周期性旋转排列,有效避免不同液晶分子之间形成光栅结构,进而改善了第一显示区的衍射现象,降低了衍射现象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介绍。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8为图7沿B1-B2方向的一种剖视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第一显示区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2的透光率。示例性地,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均可以包括像素单元,第一显示区A1的像素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A2的像素密度。第一显示区A1的下方可以设置光感元件,例如可以为摄像头,故而第一显示区A1又可以被称作CUP区(Camera under Panel)。当第一显示区A1下方设置摄像头时,有利于外界光线透过显示面板进入摄像头,保证摄像头具有较好的摄像功能和成像质量。
结合图7和图8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液晶层801,至少部分液晶层801位于第一显示区A1。其中,液晶层801中设置有液晶分子。示例性地,液晶层801同时位于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802和多个第二电极803,第一方向X为平行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示例性地,第一方向X包括但不限于显示面板10的行方向或者列方向。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至少部分不交叠。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可以完全不交叠。在另一些示例中,可选地,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可以其中一部分交叠,另一部分不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可以位于第一显示区A1。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也可以既位于第一显示区A1,又位于第二显示区A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见图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沿第一方向X,第一电极802可以与相邻且不交叠的第二电极803之间形成第一电场,以驱动液晶层801中的液晶分子偏转。其中,沿第一方向X,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之间的最小距离L1大于5微米。
本申请实施例之所以将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在第一方向X的最小距离L1增大至5微米以上,主要是因为:经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在第一方向X的最小距离L1小于5微米时,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曲率较大,导致不同区域(或不同位置)的液晶分子所偏转的方向和/或角度差异较大,进而导致衍射现象加剧。而将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在第一方向X的最小距离L1增大至5微米以上,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之间会形成强度均一的横向电场(即第一电场的曲率较小),从而使得不同位置处的液晶分子的旋转程度趋于相同,因而可以有效消除液晶分子的周期性旋转排列,有效避免不同液晶分子之间形成光栅结构,进而改善了第一显示区的衍射现象,降低了衍射现象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图9为图7沿B1-B2方向的另一种剖视示意图。如图9所示,与图8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803之间形成第一电场,以驱动液晶层801中的液晶分子偏转。其中,沿第一方向X,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803之间的最小距离L2大于5微米。
类似地,本申请实施例之所以将形成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803在第一方向X的最小距离L2增大至5微米以上,主要是因为:经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将形成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803在第一方向X的最小距离L2增大至5微米以上时,两个第二电极803之间会形成强度均一的横向电场(即第一电场的曲率较小),从而使得不同位置处的液晶分子的旋转程度趋于相同,因而可以有效消除液晶分子的周期性旋转排列,有效避免不同液晶分子之间形成光栅结构,进而改善甚至消除了第一显示区的衍射现象,降低了衍射现象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通过增大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的距离,或者增大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的距离,使得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沿第一方向的最小距离大于5微米。这样一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第一电场是强度均一的横向电场,从而使得不同位置处的液晶分子的旋转程度趋于相同,有效消除了液晶分子的周期性旋转排列,进而改善甚至消除了第一显示区的衍射现象,降低了衍射现象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实施例对于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的膜层分布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示例性地,第一基板01中可以设置有晶体管等驱动器件,故而第一基板01又可以被称作阵列基板。第二基板02中可以设置有色阻单元,故而第二基板02又可以被称作彩膜基板。液晶层801可以夹设于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之间,第一基板01可以包括第一导电层110和第二导电层11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二导电层111可以位于液晶层801与第一导电层110之间。示例性地,第一导电层110的材料和第二导电层111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材料,如氧化铟锡,从而进一步增大第一显示区A1的透光率。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电极802可以位于第一导电层110,第二电极803可以位于第二导电层111。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的位置可以调换,例如第一电极802可以位于第二导电层111,第二电极803可以位于第一导电层110。
继续参见图10,经本申请的发明人进一步发现,由于第一导电层110中的电极(第一电极802或者第二电极803)呈图案化,即在第一导电层110中,部分区域有电极,另一部分区域没有电极(如另一部分区域为与电极的折射率差异较大的第一介质)。那么,光线以一定角度入射或者出射时,可能会先经过第一介质后经过电极,或者先经过电极后经过第一介质,即光线会先后穿过折射率相差较大的两种或多种介质而进一步发生衍射,加重衍射现象。
有鉴于此,本申请考虑设置钝化层覆盖第一导电层110,或者说填充第一导电层110中未设置电极的区域,钝化层可以选用折射率与第一导电层110的材料的折射率相近的材料制备,以减少光线先后穿过的两种或多种介质之间的折射率差异,弱化衍射现象。
如图11所示,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钝化层112。示例性地,钝化层112可以选用折射率与第一导电层110的材料的折射率相近的材料制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氧化硅SiO或者氮化硅SiNx。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钝化层112可以位于第一导电层110与第二导电层111之间,且钝化层112覆盖第一导电层110。钝化层112的厚度的取值范围可以包括500~6000埃。其中,厚度为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的最小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之所以将钝化层112的厚度设置在500~6000埃之间,主要是因为:经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一方面,在钝化层112的厚度小于500埃时,由于钝化层112比较薄,所以无法较好的覆盖第一导电层110;另一方面,在钝化层112的厚度大于6000埃时,会浪费较多的制备钝化层112的材料,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又一方面,在钝化层112的厚度设置在500~6000埃之间时,可以起到较好的弱化衍射现象的作用或效果。
如此一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增设钝化层112覆盖第一导电层110,或者说填充第一导电层110中未设置电极的区域,由于钝化层112的折射率与第一导电层110的材料的折射率差异较小,因而可以减少光线先后穿过第一导电层110时的两种或多种介质之间的折射率差异,进一步弱化衍射现象,提高成像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一电极802可以与显示面板10中的公共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用于传输公共电压信号(恒定电压信号)。第二电极803可以与显示面板10中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用于传输数据信号。也就是说,第一电极802可以为公共电极,第二电极803可以为像素电极。
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在第一电极802位于第二导电层111,第二电极803位于第一导电层110时,即采取公共电极在上(top com)设计时,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多个子像素px,第二电极803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子电极803a和第二子电极803b。其中,第二方向Y为平行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且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
沿第一方向X,第一子电极803a和第二子电极803b可以分别位于子像素px的第一侧w和第二侧e,且位于子像素px第一侧w的第一子电极803a与位于子像素px第二侧e的第二子电极803b之间形成第一电场,第一侧w与第二侧e沿第一方向X相对。
如此一来,位于子像素px第一侧w的第一子电极803a与位于子像素px第二侧e的第二子电极803b之间形成强度均一的横向电场,从而使得不同位置处的液晶分子的旋转程度趋于相同,有效消除了液晶分子的周期性旋转排列,进而改善甚至消除了第一显示区的衍射现象,降低了衍射现象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子像素px第一侧w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子电极803a,每个子像素px第二侧e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子电极803b,从而实现各个子像素px的独立驱动。
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在相邻的子像素px之间设置两个像素电极(第一子电极803a和第二子电极803b)的好处在于:
对于任意一个子像素px而言,该子像素px第一侧的一个第二电极803与该子像素px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二电极803之间形成横向电场。如果该子像素想要写黑,需要该子像素px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第二电极803均为“0”。如图14所示,以中间的子像素px为例,当右侧的子像素px正常发光时,中间的子像素px第二侧的第二电极803为“正(+)”,此时中间的子像素px无法写黑。而如图13所示,如果子像素px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有两个像素电极(第一子电极803a和第二子电极803b),中间的子像素px第一侧的第一子电极803a和第二侧的第二子电极803b均可以为“0”,使得中间的子像素px可以保持黑态。
此外,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即便子像素px不写黑,而在正常发光时,因为两侧相邻子像素px对应的第二电极803的干扰,可能会使得中间的子像素px无法达到预期亮度。而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子像素px第一侧的第一子电极803a和第二侧的第二子电极803b通电时,第一子电极803a和第二子电极803b可以起到较好的屏蔽作用,屏蔽两侧相邻子像素px对应的第二电极803的干扰,保证子像素px能够达到预期亮度。
继续参见图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二基板02可以包括色阻层120和黑矩阵121,色阻层120可以包括多个色阻单元。示例性地,色阻层120可以包括红色色阻单元120a、蓝色色阻单元120b和绿色色阻单元120c。沿第一方向X,黑矩阵121可以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色阻单元之间。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中的至少一者与黑矩阵121至少部分交叠。即,在一些示例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电极802或者第二电极803与黑矩阵121至少部分交叠。在另一些示例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均与黑矩阵121至少部分交叠。其中,至少部分交叠可以理解为完全交叠或者部分交叠。
如此一来,由于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中的至少一者与黑矩阵121至少部分交叠,即,将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在原本透光率较低或者不透光的区域,而不占用透光率较高的区域,所以可以进一步提升第一显示区A1的透光率。
如图15所示,相关技术中像素电极呈“爪状结构”或称“多畴结构”。如图1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区别于相关技术中像素电极呈“爪状结构”,公共电极呈“面状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803(像素电极)呈“条状结构”,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802可以呈“条状结构”或者“梳状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均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方向Y为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且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
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160,第一连接部160可以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连接部160用于将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电极80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160的材料与第一电极802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连接部160可以与第一电极802位于同一膜层,也可以位于不同膜层。在第一连接部160与第一电极802位于同一膜层时,第一连接部160可以与第一电极802同一道工艺制备。
如此一来,通过增设第一连接部160将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电极802连接,可以减少为第一电极802提供电压信号的走线或者电子器件的数量,有利于节省布线空间。
如图17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第一电极802,多个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第一电极802可以电连接。
如此一来,多个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第一电极802电连接,第一连接部160将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802连接,第一电极802构成“网状结构”,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为第一电极802提供电压信号的走线或者电子器件的数量,有利于节省布线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位于不同膜层时,第一连接部160可以与第一电极802位于同一膜层。举例而言,当第一电极802位于第一导电层110、第二电极803位于第二导电层111时,或者当第一电极802位于第二导电层111、第二电极803位于第一导电层110时,第一连接部160可以与第一电极802位于同一膜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可以位于同一膜层,第一连接部160可以与第一电极802位于不同膜层。
举例而言,如图18所示,第一基板01可以包括衬底180和导电层18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导电层181可以位于衬底180与液晶层801之间,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均可以位于导电层181。示例性地,导电层181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材料,如氧化铟锡,从而进一步增大第一显示区A1的透光率。
如此一来,在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处于同一膜层时,由于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之间沿第一方向的最小距离大于5微米,所以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之间形成的第一电场是强度均一的横向电场,从而使得不同位置处的液晶分子的旋转程度趋于相同,有效消除了液晶分子的周期性旋转排列,进而改善甚至消除了第一显示区的衍射现象,降低了衍射现象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如图19所示,在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位于同一膜层时,第一连接部160与第一电极802可以位于不同膜层,且第一连接部160与第一电极802通过过孔h1电连接。
如此一来,可以避免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60与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像素电极电连接发生短路,保证显示面板显示的稳定性。
如图20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显示面板10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类子像素201和第二类子像素202,第一类子像素201和第二类子像素202可以位于第一显示区A1。其中,第一类子像素201的透光率可以大于第二类子像素202的透光率。示例性地,第一类子像素201可以为白色子像素,第二类子像素202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多个第一电极802和多个第二电极802至少位于第一类子像素201之中。例如,多个第一电极802和多个第二电极802可以仅位于第一类子像素201之中。或者,多个第一电极802和多个第二电极802既可以位于第一类子像素201之中,也可以位于第二类子像素202之中。
可选的,在第一显示区A1中,第一类子像素201所在的面积要大于第二类子像素202所在的面积。因此,仅在第一类子像素201设置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2时,即可实现改善第一显示区A1中大部分区域的衍射问题。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在第一类子像素201之中或者同时在第一类子像素201和第二类子像素202中设置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见图8,在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之间形成第一电场时,沿第一方向X,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802与第二电极803之间的最小距离L1可以小于或等于40微米。
类似地,继续参见图9,在两个第二电极803之间形成第一电场时,沿第一方向X,在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803之间的最小距离L2可以小于或等于40微米。
本申请实施例之所以使得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40微米,主要是因为:经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沿第一方向X,在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40微米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横向电场的强度较弱,无法较好的驱动液晶分子偏转;而在形成第一电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第一电场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40微米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或者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可以形成强度较好的横向电场,较好的驱动液晶分子偏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一电极802(公共电极)上的电压的取值范围可以包括0V~5V,第二电极803(像素电极)上的电压的取值范围可以包括6V~40V。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之所以选用上述范围的电压,主要是因为:经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驱动芯片通常输出的公共电压即为0V~5V,若第二电极803上的电压小于6V,那么因为第一电极802上的电压与第二电极803上的电压的压差较小,因而形成的电场强度较弱,无法较好的驱动液晶分子偏转;而若第二电极803上的电压大于40V,一方面会超出常用驱动芯片输出的数据电压的极限,另一方面显示面板的功耗较大,也不利于显示面板电路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一电极802的厚度的取值范围可以包括300~1500埃,第二电极803的厚度的取值范围可以包括300~1500埃。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之所以选用上述范围的厚度,主要是因为:经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的厚度小于300埃时,一方面,由于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的厚度较薄,所以不同区域的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的膜层均一性较差,另一方面,形成的电场强度较弱,无法较好的驱动液晶分子偏转;在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的厚度大于1500埃时,会浪费较多制备第一电极802和第二电极803的材料,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请参考图21,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1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图21实施例例如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可穿戴产品、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选地,显示装置1000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附图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具体结构以及显示面板的版图结构仅仅是一些示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另外,在不矛盾的情况下,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至少部分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至少部分不交叠,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电极与相邻且不交叠的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场,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场,以驱动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所述第一电场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所述第一电场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5微米;
所述第一显示区用于设置摄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液晶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或者,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钝化层,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钝化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且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
所述钝化层的厚度的取值范围包括500~6000埃,所述厚度为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的最小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用于传输公共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二方向为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分别位于所述子像素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位于所述子像素第一侧的所述第一子电极与位于所述子像素第二侧的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电场,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
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
黑矩阵,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黑矩阵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色阻单元之间;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黑矩阵至少部分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为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将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用于传输公共电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所述第一电极,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位于同一膜层,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位于不同膜层,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通过过孔电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位于不同膜层,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位于同一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液晶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衬底和导电层,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位于所述导电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类子像素和第二类子像素,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透光率;
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至少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像素之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所述第一电场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或者形成所述第一电场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40微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用于传输公共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电压的取值范围包括0V~5V,所述第二电极上的电压的取值范围包括6V~40V。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的取值范围包括300~1500埃,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的取值范围包括300~1500埃,所述厚度为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的最小距离。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447141.2A 2022-04-26 2022-04-2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578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7141.2A CN114578621B (zh) 2022-04-26 2022-04-2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7141.2A CN114578621B (zh) 2022-04-26 2022-04-2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8621A CN114578621A (zh) 2022-06-03
CN114578621B true CN114578621B (zh) 2023-12-05

Family

ID=8177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7141.2A Active CN114578621B (zh) 2022-04-26 2022-04-2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862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17397A (ko) * 2002-08-21 2004-02-2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10061120A (ko) * 2009-12-01 2011-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629039A (zh) * 2011-12-16 2012-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10673387A (zh) * 2019-10-15 2020-01-10 浙江晶鲸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光学衍射元件
CN110854296A (zh) * 2019-11-22 2020-0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2859463A (zh) * 2021-01-19 2021-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87360A (zh) * 2021-03-22 2021-06-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67042A (zh) * 2021-09-30 2021-12-3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01848B1 (ko) * 2006-02-20 2012-11-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변환패널 및 이를 갖는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KR20150102132A (ko) * 2014-02-27 2015-09-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복합 기판,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17397A (ko) * 2002-08-21 2004-02-2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10061120A (ko) * 2009-12-01 2011-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629039A (zh) * 2011-12-16 2012-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10673387A (zh) * 2019-10-15 2020-01-10 浙江晶鲸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光学衍射元件
CN110854296A (zh) * 2019-11-22 2020-0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2859463A (zh) * 2021-01-19 2021-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87360A (zh) * 2021-03-22 2021-06-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67042A (zh) * 2021-09-30 2021-12-3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8621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68675B1 (ko) 액정장치 및 전자기기
US6466290B2 (en) Fringe field switching mode LCD
CN102549487B (zh) 液晶显示面板
KR10039395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배선 패턴,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CN11298736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0170452B1 (ko) 액티브 매트릭스형 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6005449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023419A (zh) 液晶器件和电子装置
US2012006245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900824A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structure thereof
JP2001117118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CN216351676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759903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457862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3636192B2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7005811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olor fil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H115242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50041010A (ko) 박막 다이오드 표시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6083350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7690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347870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230258989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07731196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100925471B1 (ko) 반투과형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박막 다이오드 표시판
JP2001194681A6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