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7706B - 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7706B
CN114537706B CN202210235554.4A CN202210235554A CN114537706B CN 114537706 B CN114537706 B CN 114537706B CN 202210235554 A CN202210235554 A CN 202210235554A CN 114537706 B CN114537706 B CN 114537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ectional type
scaling
type mixed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55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7706A (zh
Inventor
孙静
杨广珺
李钊
蒋锋
肖京平
安龙
张伟
童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2355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7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7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7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7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7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60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2Wind tunnels
    • G01M9/04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两端的支撑端板,支撑端板垂直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长度方向并通过迎角转轴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连接为一体;每个支撑端板上均安装有两个旋转电机以及两个十字直线导轨;旋转电机分别驱动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过渡变形组件转动,十字直线导轨分别驱动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后部变形组件前后上下移动。本发明通过支撑端板将整个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连接成一体,降低了控制的复杂性,提高了实验效率。支撑端板上的运动部件可以将活动的变形段支撑起来,并且可以随着迎角的变化,连续拼接获得对应于不同迎角状态下的各种不同的混合缩比翼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洞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受风洞尺寸的限制,大尺度翼型风洞实验,需要将模型按照一定准则进行缩比。常用的缩比方法有两种:整体缩比和混合缩比。整体缩比对需要进行实验的模型按比例进行整体缩放,并按照相似准则建立缩放模型。混合缩比的主要特点为保留全尺寸翼型的前缘作为混合模型的前部,后部翼型重新设计,并保证混合翼型前缘区流场信息与全尺寸翼型一致,最终得到与全尺寸翼型相似的混合外形。混合缩比翼型通常用在飞机翼面水滴撞击、积冰以及积冰后翼型绕流和气动等风洞实验中。
例如,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其论文《结冰区流场特征一致的混合缩比翼型设计》(航空动力学报,第36卷第4期,2021年4月,李钊等)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翼型前缘范围流场相似的多控制点混合缩比翼型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缩比翼型与对应的全尺寸翼型在前缘15%弦长范围内的压力系数偏差均在5%以内,翼型绕流相似;在相同时间历程内两者的气动特性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上述现有技术的混合缩比研究多基于单迎角状态,当迎角状态发生变化时,每种迎角状态下的混合缩比模型的状态均不相同,无法做到混合缩比模型的连续变形。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其论文《混合缩比连续翼型设计方法》(飞机设计,第41卷第2期,2021年4月,李钊等)中,提出了一种连续变形混合缩比翼型模型的研究思路。论文中通过实验表明,通过整体蒙皮的柔性变形技术来获得混合缩比翼型,蒙皮的最大应力超过了铝合金蒙皮的最大抗拉强度,不适合混合缩比翼型。因此该论文提出一种设想,可考虑分段式的蒙皮变形策略来设计连续变形混合缩比翼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用于将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支撑在风洞中连续变形,所述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两端的支撑端板,支撑端板垂直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长度方向并通过迎角转轴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连接为一体;每个支撑端板上均安装有两个旋转电机以及两个十字直线导轨;所述旋转电机分别驱动所述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过渡变形组件转动,所述十字直线导轨分别驱动所述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后部变形组件前后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包括前缘定型段,过渡变形组件以及后部变形组件;过渡变形组件包括与前缘定型段固定连接的过渡段以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过渡段的上下表面的内侧的上旋转段以及下旋转段;后部变形组件包括在尾缘处相互铰接的上平移段和下平移段,上平移段和下平移段的前端分别与上旋转段和下旋转段的后端可移动地插接。
优选地,所述两个旋转电机分别包括驱动上旋转段的上旋转电机以及驱动下旋转段的下旋转电机。
优选地,上旋转段和下旋转段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旋转驱动轴和下旋转驱动轴;上旋转电机驱动上旋转驱动轴绕其轴线转动;下旋转电机驱动下旋转驱动轴绕其轴线转动。
优选地,两个十字直线导轨分别包括驱动上平移段前后上下移动的上十字直线导轨以及驱动下平移段的下十字直线导轨。
优选地,上平移段和下平移段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平移杆和下平移杆;上十字直线导轨的上滑动挂架驱动上平移杆前后上下移动,下十字直线导轨的下滑动挂架驱动下平移杆前后上下移动。
优选地,上旋转段和下旋转段的后端分别设置有沿翼型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向后开口的上插接槽和下插接槽;上平移段和下平移段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沿翼型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与上插接槽和下插接槽配合的上插接端和下插接端。
优选地,上平移段和下平移段在尾缘处相互铰接。
优选地,前缘定型段为空心结构,前缘定型段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端板,迎角转轴固定在密封端板的外侧。
本发明通过支撑端板将整个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连接成一体,降低了控制的复杂性,提高了实验效率。支撑端板上的运动部件可以将活动的变形段支撑起来,并且可以随着迎角的变化,连续拼接获得对应于不同迎角状态下的各种不同的混合缩比翼型。另外,本发明的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可以将相同的前缘与活动的过渡变形组件和后部变形组件组合在一起,可以在不中断实验的情况下,连续调整后两者的位置,并针对不同状态,获得对应的混合缩比翼型,无需制备独立状态下的多组翼型,使得本发明的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结构可以完成不同工况的翼型实验,为大尺寸部件在风洞内进行多工况实验提供了高效精确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显示的是可用于本发明的一种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夹持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可用于本发明的一种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可用于本发明的一种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可用于本发明的一种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端面侧视图。
图7a和图7b分别显示的是可用于本发明的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两个不同变形状态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基于混合缩比翼型在飞机翼面水滴撞击、积冰以及积冰后翼型绕流和气动等风洞实验中的应用,在背景技术部分引用的发明人公开的论文中,介绍了现有的混合缩比翼型的发展状况以及设计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关注的都是某种确定迎角状态下的混合缩比翼型的仿真模拟,但是真实情况下的迎角是存在各种不同的状态的,每种迎角状态下的混合缩比翼型的外形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风洞实验过程中,需要针对每种迎角状态均设计一种混合缩比翼型,理论上这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每次风洞实验都需要准备几十、乃至上百种翼型模型,分别在风洞中进行拆装,实验效率太低,是不具备实用价值的。因此,发明人在其论文《混合缩比连续翼型设计方法》(飞机设计,第41卷第2期,2021年4月,李钊等)中,提出了一种分段式的蒙皮变形策略来设计连续变形混合缩比翼型的构思。
由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不同于常规的柔性变形蒙皮,因而本发明针对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提出了一种支撑结构,用于将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各个可以活动的变形段支撑起来,并且随着迎角的变化,这些变形段均可以运动到设定的位置,以连续拼接获得对应于不同迎角状态下的各种不同的混合缩比翼型。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用于将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支撑在风洞中连续变形。其中,有关混合缩比翼型的设计和计算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有理论可以设计提出各种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以用于风洞实验中的连续变形。本发明提出的支撑结构并不仅限用于本发明中记载的特定结构的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任何一种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其采用的支撑结构只要符合本发明记载的基本构思,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两端的支撑端板200,支撑端板200垂直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长度方向并通过迎角转轴101(参见图2和图3)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连接为一体;每个支撑端板200上均安装有两个旋转电机231、241以及两个十字直线导轨751、761;所述旋转电机231、241分别驱动所述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过渡变形组件转动,所述十字直线导轨751、761分别驱动所述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后部变形组件前后上下移动。
图2-6中分别显示了可用于本发明的支撑结构的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几个具体实例。图4-6中所示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包括用于风洞实验项目的前缘定型段10,过渡变形组件以及后部变形组件。其中,过渡变形组件包括与前缘定型段10固定连接的过渡段20以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过渡段20的上下表面的内侧的上旋转段30以及下旋转段40。后部变形组件包括在尾缘处相互铰接的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的前端分别与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的后端可移动地插接。
前缘定型段10可用于例如机翼结冰风洞实验项目,此时要求前缘外形与全尺寸翼型按照等比例缩比尺寸截取,因而前缘外形需要保持不能变化的状态。图中所示具体实施例中,前缘定型段10为空心结构,前缘中部位置加工有多个测压孔,空心结构的内部可以容纳相关实验设备的控制和测量线束等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前缘定型段1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端板102,迎角转轴101固定在密封端板102的外侧,迎角转轴101的中心孔贯通密封端板102与前缘定型段10内部联通以便于线束穿过,风洞实验时用棉纱、胶布等将中心孔封住避免漏气。密封端板102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将空心结构的前缘定型段10密封起来,以便于测压;另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固定迎角转轴101的结构。当然,图中所示样式的密封端板102也不是必需的,例如,空心结构的前缘定型段10的两端本身可以做成密封的结构,或者在试验的过程中采用胶布等密封起来;迎角转轴101也可以是横穿整个前缘定型段10的一根长轴;迎角转轴101的周边与前缘定型段10通过筋板之类的结构连接成一体等等。密封端板102可以通过螺钉等与前缘定型段10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向前缘定型段10中设置测试设备和测量线束等。
后部变形组件用于模拟通过计算得到的后部翼型的外形。不同的前缘迎角状态,对应不同的后部翼型的外形。通过驱动后部变形组件运动改变其外形,可以获得一系列连续变化的后部翼型。如前所述,通过计算得到的后部翼型的外形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来获得,对于不同的前缘迎角状态,都可以计算得到一个对应的外形,这些外形数据可以存储在计算机中,用于控制后部变形组件的变形状态。
过渡变形组件用于在前缘定型段10和后部变形组件之间,维持前后外形近似圆滑过渡。后部变形组件在连续变化过程中,与前缘定型段10之间的距离和夹角会发生显著的变化,通过过渡变形组件的配合,可以弥补二者之间的巨大结构变形,以维持混合缩比翼型的流场尽量接近真实状态。在模拟获得连续变形混合缩比翼型的过程中,虽然后部变形组件是反推计算关注的焦点,但是如果没有过渡变形组件的配合,整个流场会被割裂成两部分,无法维持流场的稳定和真实。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前缘定型段10的后端设置有插接凸缘11;过渡段20的前端设置有包裹固定插接凸缘11的插接凹口21。通过插接凹口21和插接凸缘11的配合,过渡段20可以与前缘定型段10通过诸如紧固件连接之类的方式固定为一个整体。
前缘定型段10的外形因为跟机翼结冰等实验项目密切相关,因此其气动外形需要加工得相对比较精确。过渡段20主要用于安装过渡变形组件的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同时保持与前缘定型段10的外形的圆滑过渡,其气动外形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且对安装结构的加工要求较高。因此,将前缘定型段10和过渡段20分成两个独立的部件制造可以提高综合加工精度和效率。另外,在风洞实验过程中,前缘定型段10有可能针对不同的项目需要更换或加装不同的实验设备而拆装,因此保持与后部结构的可拆装结构也可以节约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过渡段20的后端的上下表面的内侧,加工有开槽以便放置固定耳片22,固定耳片22与过渡段20通过螺钉(图中未示出)紧固连接。
本发明的支撑端板200用于将整个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连接成一体,通过控制支撑端板200绕迎角转轴101的轴线转动,可以带动整个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迎角发生改变。由于支撑端板200和整个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是连接为一体转动的,支撑端板200上用于驱动变形组件的旋转电机和十字直线导轨,这些运动部件如果将支撑端板200作为参照系,则这个参照系就是静止的,这种设定的优点是可以大大降低控制的复杂性,提高了实验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只需要将每个迎角状态对应的外形数据,以迎角转轴101的轴线与一个支撑端板200的交点作为坐标系的原点,将这些外形数据转换成静态坐标,就很容易操纵旋转电机和十字直线导轨的运动轨迹。
在图2所示具体实施例中,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迎角转轴101(由于图形视角的问题,图2中只显示出了一侧的迎角转轴101)。对应于迎角转轴101,支撑端板200上设置有一个转轴孔,转轴孔的侧壁以及迎角转轴101上设置有销孔,通过销轴202***销孔可以将迎角转轴101固定在支撑端板200的转轴孔中。
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两端的支撑端板200的结构完全相同,支撑在支撑端板200上的旋转电机可以选择相同的结构,十字直线导轨也可以选择相同的结构,则整个支撑结构包含四个相同结构的旋转电机和四个相同结构的十字直线导轨。每个十字直线导轨还包含有两个驱动电机,这些驱动电机也可以选择与旋转电机的结构相同。
支撑端板200上的两个旋转电机分别包括驱动上旋转段30的上旋转电机231以及驱动下旋转段40的下旋转电机241。支撑端板200上的两个十字直线导轨分别包括驱动上平移段50前后上下移动的上十字直线导轨751以及驱动下平移段60前后上下移动的下十字直线导轨761。如图2所示,以下十字直线导轨761为例,每个十字直线导轨均包括一个由水平驱动电机7611驱动的与支撑端板200固定连接的水平导轨7612,以及由垂直驱动电机7613驱动的与水平导轨7612上的滑块7614固定连接的垂直导轨7615,垂直导轨7615的滑块7616上连接有一个滑动挂架(下十字直线导轨761对应的滑动挂架为下滑动挂架261,上十字直线导轨751对应的滑动挂架为上滑动挂架251)。
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为了便于理解,有一端的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在图5中进行了分解表示)。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的内侧端部***到固定耳片22的轴孔中,使得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同时还具备铰接轴的功能,因而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可以分别通过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可转动地连接在过渡段20的上下表面的内侧。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的外侧端部可以分别通过联轴器等结构与上旋转电机231和下旋转电机241相连,通过上旋转电机231和下旋转电机241的驱动,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可以分别随着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可以绕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的轴线转动。
相对应的,如图3所示,密封端板102上设置有供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穿过的上轴孔131和下轴孔141。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通过固定块133分别与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固定连接(参见图5),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固定块133转动,进而带动与固定块133固定连接的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转动。密封端板102面向固定块133的一侧设置有避让凹坑134,以便于固定块133可以在避让凹坑134中自由转动(避让凹坑134的范围大于固定块133的外缘尺寸),不至于因为两侧的密封端板102夹持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的力度太大影响固定块133的转动。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是在翼面变形时,仅绕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的轴线进行旋转的硬翼片结构,其气动外形作为过渡性质不需要太复杂的变形,硬翼片结构更容易控制其转动位置,且更容易预测转动之后的流场状态,有利于连续变形时简化控制程序。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平移杆51和下平移杆61。上平移杆51的外侧端部连接在上十字直线导轨751的上滑动挂架251上,通过上滑动挂架251驱动上平移杆51前后上下移动;下平移杆61的外侧端部连接在下十字直线导轨761的下滑动挂架261上,通过下滑动挂架261驱动下平移杆61前后上下移动。从而,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可在上平移杆51和下平移杆61的带动下前后上下移动。
在图示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在尾缘处通过铰接轴80相互铰接。在上平移段50靠近尾缘位置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手动调整杆90,用以在某些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手动方式调整后部变形组件的状态。例如,当按照设定的参数移动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的时候,可能由于铰接位置摩擦力过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之间的夹角未到达理想的状态,此时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操作手动调整杆90进行状态微调。
同样相对应的,如图3所示,密封端板102上设置有供上平移杆51、下平移杆61以及手动调整杆90穿过的窗口156,以便于驱动这几根杆运动的时候不受干扰。
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的后端分别设置有沿翼型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向后开口的上插接槽32和下插接槽42;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沿翼型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与上插接槽32和下插接槽42配合的上插接端52和下插接端62。上插接端52和下插接端62被限制在上插接槽32和下插接槽42的范围内,当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转动一定的角度时,上插接槽32和下插接槽42将拨动上插接端52和下插接端62联动。
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虽然是沿着直线导轨前后上下移动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之间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这是因为上插接端52和下插接端62被限制在上插接槽32和下插接槽42的范围内,因而当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转动的时候,会拨动上插接端52和下插接端62分别绕着上平移杆51和下平移杆61的轴线转动,因而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在铰接轴80位置处的夹角也是会发生改变的,从而通过复杂的综合运动达到改变后部变形组件的外形的目的。这种复杂的综合运动的原理记载在发明人公开的论文中,由于本发明关注的是实现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布局,因此关于数学计算的内容不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获得相关算法的启示,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风洞实验过程中,当实验项目需要测试某个迎角角度的数据时,先转动迎角转轴101并同步转动两侧的支撑端板200,将前缘定型段10转动到该设定的迎角角度,然后调整过渡变形组件和后部变形组件,使翼型发生改变。当需要更换到第二个迎角角度进行测试的时候,就再次转动迎角转轴101并同步转动两侧的支撑端板200,将前缘定型段10转动到该第二个迎角角度,然后再次调整过渡变形组件和后部变形组件,使翼型再次发生改变。以此类推,就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的迎角角度实现混合缩比翼型的连续变形。具体操作步骤可以为,例如,先让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分别在各自的旋转驱动轴的带动下,完成设定角度的变形,之后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在上平移杆51和下平移杆61的带动下,前后上下移动至设定位置。通过旋转段和平移段的运动交错进行,最终可以实现翼型外形的连续变化。
旋转段转动的角度大小和平移段的移动距离,可以事先通过现有技术的已知原理计算获得后将相应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里,之后通过控制软件控制旋转驱动轴的转角以及平移杆的位置。
图7a和图7b所示示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连续变形混合缩比翼型结构中,当各部件按照规定位置和按照方式组合成连续变形混合缩比翼型结构之后,便可以实现各翼面的旋转平移等,从而生成不同的混合缩比翼型外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发明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用于将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支撑在风洞中连续变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两端的支撑端板(200),支撑端板(200)垂直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长度方向并通过迎角转轴(101)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连接为一体;每个支撑端板(200)上均安装有两个旋转电机(231、241)以及两个十字直线导轨(751、761);所述旋转电机(231、241)分别驱动所述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过渡变形组件转动,所述十字直线导轨(751、761)分别驱动所述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的后部变形组件前后上下移动;所述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100)包括前缘定型段(10),过渡变形组件以及后部变形组件;过渡变形组件包括与前缘定型段(10)固定连接的过渡段(20)以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过渡段(20)的上下表面的内侧的上旋转段(30)以及下旋转段(40);后部变形组件包括在尾缘处相互铰接的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的前端分别与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的后端可移动地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旋转电机分别包括驱动上旋转段(30)的上旋转电机(231)以及驱动下旋转段(40)的下旋转电机(2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旋转驱动轴(31)和下旋转驱动轴(41);上旋转电机(231)驱动上旋转驱动轴(31)绕其轴线转动;下旋转电机(241)驱动下旋转驱动轴(41)绕其轴线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十字直线导轨分别包括驱动上平移段(50)前后上下移动的上十字直线导轨(751)以及驱动下平移段(60)的下十字直线导轨(76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平移杆(51)和下平移杆(61);上十字直线导轨(751)的上滑动挂架(251)驱动上平移杆(51)前后上下移动,下十字直线导轨(761)的下滑动挂架(261)驱动下平移杆(61)前后上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旋转段(30)和下旋转段(40)的后端分别设置有沿翼型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向后开口的上插接槽(32)和下插接槽(42);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沿翼型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与上插接槽(32)和下插接槽(42)配合的上插接端(52)和下插接端(62)。
7.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平移段(50)和下平移段(60)在尾缘处相互铰接。
8.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缘定型段(10)为空心结构,前缘定型段(1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端板(102),迎角转轴(101)固定在密封端板(102)的外侧。
CN202210235554.4A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 Active CN114537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5554.4A CN114537706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5554.4A CN114537706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7706A CN114537706A (zh) 2022-05-27
CN114537706B true CN114537706B (zh) 2024-03-29

Family

ID=81663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5554.4A Active CN114537706B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77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9689B (zh) * 2023-06-20 2023-09-0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尺度效应试验用便于拆装的大尺度风洞横梁支撑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5844A (ja) * 1994-11-22 1996-06-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風洞模型支持装置
JP2002082014A (ja) * 2000-06-26 2002-03-22 Kitakiyuushiyuu Techno Center:Kk 高精度非定常空気力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CN106289710A (zh) * 2016-07-26 2017-01-04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翼型模型测力***
CN209014244U (zh) * 2018-10-08 2019-06-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翼型动态实验的平均迎角调节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S58629B1 (sr) * 2012-11-28 2019-05-31 Robert Reginald Bray Krilo i njegova primena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5844A (ja) * 1994-11-22 1996-06-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風洞模型支持装置
JP2002082014A (ja) * 2000-06-26 2002-03-22 Kitakiyuushiyuu Techno Center:Kk 高精度非定常空気力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CN106289710A (zh) * 2016-07-26 2017-01-04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翼型模型测力***
CN209014244U (zh) * 2018-10-08 2019-06-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翼型动态实验的平均迎角调节机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用于结冰风洞试验的混合翼设计;赵克良;陆志良;丁力;谭广琨;冯丽娟;郭同庆;;空气动力学学报(06) *
赵克良 ; 陆志良 ; 丁力 ; 谭广琨 ; 冯丽娟 ; 郭同庆 ; .用于结冰风洞试验的混合翼设计.空气动力学学报.2013,(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7706A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37706B (zh) 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支撑结构
CN107271135A (zh) 用于矢量推进飞机模型试验的风洞***
CN105863955A (zh) 用于转子叶片的涡流发生器
CN111409816B (zh) 一种变弯度机翼前缘结构
CN112179666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可移动插板的多用途畸变发生器
CN112798217B (zh) 一种用于连续变侧滑角风洞试验的随动补偿机构
CN113029576B (zh) 一种平面叶栅亚声速试验装置中喷管与试验段联调方法
CN115031919B (zh) 一种连续式风洞二喉道
CN215726703U (zh) 一种三自由度运动调整装置
CN114608783B (zh) 一种用于分段式混合缩比翼型的风洞安装结构
CN112014059A (zh) 一种风洞实验用背支撑机构
CN114537642B (zh) 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连续变形混合缩比翼型结构
CN111688913B (zh) 一种双驱动可变展长与上下反角的机翼
CN103674474A (zh) 全机风洞实验舵面操纵装置失效模拟装置
CN108100252B (zh) 一种三桨涵道式倾转双模飞行无人机
CN115924060A (zh) 一种基于连杆组件的非对称翼型反转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5371939B (zh) 一种截面可调低速风洞试验段
CN205889166U (zh) 用于风洞试验的六自由度运动装置
CN115649479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襟翼***的低成本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Monner et al. Morphing high lift structures: Smart leading edge device and smart single slotted flap
CN205209737U (zh) 一种舱门控制机构
CN209852563U (zh) 变形翼
Jois et al.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Design of Aero-Propulsive Geometries with Powered Wakes
CN103552684B (zh) 基于翼间气栅***的大迎角飞行气流分离控制装置
CN216861820U (zh) 一种新型可变形飞行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