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8625A - 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8625A
CN114528625A CN202210144205.1A CN202210144205A CN114528625A CN 114528625 A CN114528625 A CN 114528625A CN 202210144205 A CN202210144205 A CN 202210144205A CN 114528625 A CN114528625 A CN 114528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distance
target
building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42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mi Yunt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mi Yunt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mi Yunt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mi Yunt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42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86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8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86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读取建筑图纸文件中的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楼栋数据包括第一楼栋数据和第二楼栋数据;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间距;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实际楼栋间距;根据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本公开实现了对建筑图纸文件的自动化校验,校验效率高,同时能够及时且全面地定位设计图纸中不符合地方规范的地方,保证了设计图纸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为了保障人们工作、生活的质量与安全,满足必须的日照时长、采光、通风、隔音等要求,通常需要控制楼栋间距在合适的间距范围内。
楼栋间距的设置受属地化规则的影响较大,比如,对于同一地方(或地区) 的不同地段(比如,北京的三环内和三环外),楼栋间距的设置也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规定;对于跨地区(或地方)的楼栋间距的设置的规定,其差异则可能会更加明显。
然而,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这些地方规范的硬性要求(如楼栋间距等)是必须要满足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不同地方(或地区)的建筑规范(如间距规范)较多且复杂,以及设计师的设计经验,所掌握的地方规范的程度等原因,通常设计图纸的核验这一环节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核对图纸中的楼栋间距等方面的设置是否符合当地规范的要求,导致核验工作效率非常低,且还不能及时且全面地找出图纸中不符合地方规范的地方,这无疑还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施工等环节的进度的推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核验建筑规划设计图纸的工作效率低且不能及时且全面地找出图纸中不符合地方规范的地方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包括:
获取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读取建筑图纸文件中的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其中,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包括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
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根据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楼栋间距校验装置,包括:
数据读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读取建筑图纸文件中的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其中,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包括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
理论间距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实际间距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校验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读取建筑图纸文件中的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其中,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包括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根据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实现了对建筑图纸文件的自动化校验,校验效率高,同时能够及时且全面地定位设计图纸中不符合地方规范的地方,准确性高、漏检率低,有助于后续指导设计师对图纸中的不合格项目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保证了设计图纸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后续的施工等环节的进度的顺利推进,节省整体的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楼栋间距校验方法中的一种楼栋包围盒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楼栋间距校验方法中的一种从图2所示的楼栋包围盒提取最外轮廓图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楼栋间距校验方法中的一种在同一页面上展示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相关建筑设计数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楼栋间距校验方法中的一种楼栋间距校验的整体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楼栋间距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公开。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公开的描述。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和装置。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 所示,该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读取建筑图纸文件中的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其中,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包括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
其中,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可以是在地产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项目的相关要求设计好、待验收的建筑规划设计图纸,如2D文件(CAD设计图纸)。还可以是由3D文件(如stp格式的三维图)导出的2D文件(CAD二维图)。
在建筑图纸文件中可预先设置用于存储楼栋数据的存储块,该存储块可以是一隐藏块。
作为一示例,可以通过遍历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中预设的组合表数据,获取到所有已定义的楼栋实体(即所有楼栋),并通过遍历所有楼栋实体,找到存放楼栋数据的隐藏块,然后读取出该隐藏块中记录的楼栋数据。
作为一示例,假设从某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中一共获取到13个楼栋实体,即有13栋楼,并分别编号为楼栋A1~A13。若将其中的楼栋A1确定为目标楼栋,则楼栋A2~A13均属于其他楼栋。在对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的所有楼栋的楼栋间距进行校验时,可以按照组合表数据中的楼栋实体的排列顺序依次确定每次检测的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具体而言,若楼栋实体的排列顺序为楼栋 A1、A2、A3…A13,那么可以目标楼栋可以依次是楼栋A1、A2、A3…A13中的一栋,剩余的楼栋即为其他楼栋。
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具体是指各个地方的地方建筑设计规范标准。比如,《XX省住宅设计标准》,《XX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常日照管理规定》-XX 号令等。
步骤S102,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目标楼栋间距,是指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计算出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的理论值。
步骤S103,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实际楼栋间距,则是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中的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测量值。通常在图纸设计过程中,会按照一定的图例对实体楼栋及其间距等进行缩放,因此,该实际测量值可以是按照一定的图例转换过来的值。
步骤S104,根据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
其中,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可以是上述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的最小间距值。其数值可以根据规则中的具体要求来灵活设置,比如,可以设置为9m、 12m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读取建筑图纸文件中的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其中,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包括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根据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间距阈值,对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实现了对建筑图纸文件的自动化校验,校验效率高,同时能够及时且全面地定位设计图纸中不符合地方规范的地方,准确性高、漏检率低,有助于后续指导设计师对图纸中的不合格项目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保证了设计图纸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后续的施工等环节的进度的顺利推进,节省整体的开发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包括:
提取间距设计规则中的校验项目,校验项目包括楼栋业态校验项、布置方式校验项、楼栋高度校验项和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
对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与校验项目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其中,楼栋业态校验项,其校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住宅”、“高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住宅”、“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多层住宅”、“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高层住宅”、“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非居住建筑”等。布置方式校验项,其校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平行布置、垂直布置和非平行非垂直布置。楼栋高度校验项,其校验内容主要是楼栋高度的范围值。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其校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段(例如,三环内、三环外等)等。
此外,该间距设计规则中还包括了对应的目标楼栋间距的要求值(计算公式),以及最小楼栋间距阈值。
示例性的,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的校验项目包括:楼栋业态校验项,如为“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住宅”;布置方式校验项,如为“平行布置”、建筑夹角为“≤30°”;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如为“三环内、建筑高度(目标楼栋的楼栋高度)≤18m”。此外,还可包括目标楼栋间距的计算公式,如为“目标楼栋间距=1.5H”,其中,H表示目标楼栋的楼栋高度;以及最小楼栋间距阈值,如为“9m”。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楼栋数据包括楼栋高度、楼栋业态、第一楼栋旋转角度;第二楼栋数据包括第二楼栋旋转角度。
上述步骤,对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与校验项目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包括:
将楼栋高度与楼栋高度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
将楼栋业态与楼栋业态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根据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将布置方式与布置方式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
根据第一匹配结果、第二匹配结果、第三匹配结果、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和理论间距要求,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其中,楼栋业态,通常包括建筑类型/用途。其中,建筑类型/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高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居住建筑等;上述建筑类型/用途的细分项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公共建筑、非居住建筑等。
第一楼栋旋转角度、第二楼栋旋转角度,分别是指设计图纸中的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楼栋偏移量,即其transform属性(转换属性,应用于元素的2D 或3D转换,允许将元素旋转、缩放、移动、倾斜等),包括位移和旋转。
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分别是指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最外的轮廓(通常为不规则的多边形)。
在一实施例中,若目标楼栋的楼栋业态为“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公共建筑”、楼栋高度为X米、第一楼栋旋转角度为α1;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旋转角度为α2,则可进一步将该目标楼栋的楼栋高度与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的楼栋高度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将目标楼栋的楼栋业态与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的楼栋业态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根据α1 和α2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再将该布置方式与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的布置方式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具体的,可通过遍历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的各校验项目,查找出其中的楼栋高度校验项中是否存在满足该楼栋高度为X米的内容,得到第一匹配结果;是否存在与“多层建筑 (居住丨非居住)、公共建筑”一致的内容,得到第二匹配结果;是否存在与由α1和α2确定的布置方式一致的内容,得到第三匹配结果。
例如,若目标楼栋的楼栋业态为“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公共建筑”,根据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二者的建筑夹角为30°< X≥60°,布置方式为非平行非垂直。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包括:楼栋业态校验项“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公共建筑”;布置方式校验项“非平行非垂直”、建筑夹角为“30°<X≥60°”;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无。此外,还可包括目标楼栋间距要求为“平行控制”。那么,根据上述匹配结果、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和目标楼栋间距的要求,可以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平行控制,是指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需满足平行布置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或第二楼栋旋转角度来调整二者之间的建筑夹角,使它们之间的建筑夹角≤30°,以满足该规则中的目标楼栋间距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若目标楼栋的楼栋业态为“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公共建筑”,根据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二者的建筑夹角为≤30°,布置方式为平行布置,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包括:楼栋业态校验项“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公共建筑”;布置方式校验项“平行布置”、建筑夹角为“≤30°”;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无;目标楼栋间距要求为“目标楼栋间距=2.0*H”。那么,根据上述匹配结果、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和目标楼栋间距的要求,可以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为2H。
在一实施例中,若目标楼栋的楼栋业态为“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公共建筑”,根据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二者的建筑夹角为>60°,布置方式为垂直布置,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包括:楼栋业态校验项“多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公共建筑”;布置方式校验项“垂直布置”、建筑夹角为“>60°”;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无;目标楼栋间距要求为“目标楼栋间距=1.5*B”,其中,B表示目标楼栋的边面宽。那么,根据上述匹配结果、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和目标楼栋间距的要求,可以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为1.5B。
其中,上述的目标楼栋的边面宽,是指目标楼栋的包围盒的垂直高度。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旋转角度或者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确定其边面宽。例如,第一楼栋旋转角度中的y值即为边面宽的数值。
其中,包围盒的基本原理是用体积稍大且特性简单的几何体(称为包围盒) 来近似地代替复杂的几何对象。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可以采用粗黑色线条所围成的几何体近似地替代复杂的几何对象(目标楼栋的原始几何体形状),得到目标楼栋的包围盒。
在一实施例中,若目标楼栋的楼栋业态为“高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住宅”,目标楼栋的楼栋高度为X米(X≤1.2B),地段在三环内,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包括:楼栋业态校验项“高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住宅”;布置方式校验项,无;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建筑高度≤1.2B,三环内,目标楼栋间距要求为“目标楼栋间距=1.7*H”。那么,根据上述匹配结果、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和目标楼栋间距的要求,可以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为1.7H。
在一实施例中,若目标楼栋的楼栋业态为“高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住宅”,目标楼栋的楼栋高度为Y米(Y>1.2B),地段在三环外,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包括:楼栋业态校验项“高层建筑(居住丨非居住)、住宅”;布置方式校验项,无;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建筑高度>1.2B,三环外,目标楼栋间距要求为“目标楼栋间距=1.5*M”。那么,根据上述匹配结果、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和目标楼栋间距的要求,可以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为1.5M。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旋转角度或者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确定面宽(包围盒的水平宽度)和边面宽(包围盒的垂直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根据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包括:
根据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建筑夹角;
根据建筑夹角,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
具体的,可根据公式:建筑夹角=第一楼栋旋转角度-第二楼栋旋转角度,计算出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建筑夹角。然后,根据建筑夹角与布置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
示例性的,建筑夹角与布置方式的对应关系表如下表1所示。
表1建筑夹角与布置方式的对应关系表
建筑夹角 布置方式
≤30° 平行布置
>60° 垂直布置
30°(不含30°)~60°(含60°) 非平行非垂直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楼栋数据包括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数据包括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上述步骤S103具体包括:
根据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确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结合图3,可以从楼栋包围盒中提取出其中的最外轮廓图形,其中,图3 上方为楼栋包围盒的示意图,下方为从该楼栋包围盒示意图中提取得到的最外轮廓图形。
具体的,可先根据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确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再将最短直线距离确定为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作为一示例,可以根据多边形与多边形的距离计算算法,确定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即可确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包括:
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
当楼栋间距小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时,将最小值确定为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当楼栋间距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小值时,将楼栋间距确定为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作为一示例,可根据上述步骤先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然后,再将该楼栋间距与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中的最小间距阈值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楼栋间距小于该最小间距阈值,那么将该最小间距阈值确定为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否则,将计算结果(楼栋距离)确定为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4包括:
判断实际楼栋间距是否大于目标楼栋间距,且实际楼栋间距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
若实际楼栋间距大于目标楼栋间距,且实际楼栋间距大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则判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的设置合格。
作为一示例,假设根据上述步骤确定的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为30.6米,实际楼栋间距为35米,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为9米,那么实际楼栋间距>目标楼栋间距,且实际楼栋间距>最小间距阈值,则可判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的设置合格。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实际楼栋间距小于或等于目标楼栋间距,和/或,实际楼栋间距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则判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的设置不合格;
对楼栋间距设置不合格的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进行标记,并显示其不符合的间距设计规则。
作为一示例,假设根据上述步骤确定的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为30.6米,实际楼栋间距为25米,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为9米,那么,实际楼栋间距<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最小间距阈值,则可判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的设置不合格。此时,可以在设计图纸中将该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进行标记(如高亮显示等),并显示其中不符合的间距设计规则(可设置一显示窗口显示相关的规则)。在此示例中,不符合的间距设计规则是实际楼栋间距<目标楼栋间距。
结合图4,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分布范围,缩放设计图纸的页面至合适的视图窗口(比如,通过缩放视图窗口使得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一能够在同一视图窗口中展示),同时,还可将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进行连线,并在二者的连线标记出二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同时可在该视图窗口中显示相关的建筑设计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名称、要求距离、实际距离、距离差以及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等),以便于设计师进行对照查看和修改,提高校验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根据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校验结果为不合格的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以及校验结果进行关联存储,并记录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实际楼栋距离的起点和终点。
作为一示例,假设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中一共获取到13个楼栋实体,即有13栋楼,并分别编号为楼栋A1~A13。按照上述步骤,对该文件中的所有楼栋均进行楼栋间距的校验,最终得到的校验结果中的不合格组合如下:A1(目标楼栋)与A2(其他楼栋);A1(目标楼栋)与A8(其他楼栋);A2(目标楼栋)与A4(其他楼栋)。那么,可以将A1(目标楼栋)的楼栋数据与A2 (其他楼栋)的楼栋数据与其校验结果进行关联存储,得到不合格集合01;将 A1(目标楼栋)的楼栋数据与A8(其他楼栋)的楼栋数据与其校验结果进行关联存储,得到不合格集合02;将A2(目标楼栋)的楼栋数据与A4(其他楼栋)的楼栋数据与其校验结果进行关联存储,得到不合格集合03。同时,分别记录上述不合格集合01、02和03中的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实际楼栋距离的起点和终点,以便于设计人员后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不合格集合进行复核和修改,提高设计图纸的校验工作效率,同时可保证图纸的质量。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在建筑图纸文件中的隐藏块内置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和楼栋数据,并通过该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和楼栋数据,可以快速、精确地定位到文件中不符合间距设计规则的楼栋组合以及具体的楼栋位置,并且可在图纸上标记出不合格的楼栋组合以及间距设计规则,可协助设计师们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并且无需再次查阅相关的地方规范,节省了大量的校验修改时间,提高了校验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本公开还能够一键检测,自动生成校验结果,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设计总图的排布门槛,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总图的质量。此外,还可以适配不同地方的地方性规范,灵活性较强。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楼栋间距校验的整体处理流程示意图。为了便于描述,图中仅示出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5所示,该整体处理流程包括:
第一,预先定义好楼栋实体(包括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
第二,遍历CAD文件的组合表数据,获得所有楼栋组合;接着,遍历组合内的所有楼栋实体,找到存放楼栋数据的隐藏块。
第三,读取隐藏块里面的扩展数据得到楼栋数据,其中,楼栋数据包括楼栋高度H、楼栋业态、楼栋旋转角度。
第四,读取隐藏块里面的几何数据得到楼栋包围盒及楼栋外轮廓多边形。
第五,计算目标楼栋的楼栋包围盒,获得包围盒水平宽度,即为面宽M,包围盒垂直高度,即为边面宽B。
第六,根据目标楼栋的楼栋旋转角度和其他楼栋的楼栋旋转角度,计算建筑夹角,并根据该建筑夹角确定布置方式。
第七,取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最外轮廓多边形作为楼栋多边形,计算目标楼栋与被遮挡楼栋(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间距。
第八,根据上述确定的H、B、M、建筑夹角、布置方式、楼栋业态,以及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的建筑位置(如是否在三环内,如沈阳市的三环区域),计算出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第九,对目标楼栋间距和实际间距进行校验,输出校验结果。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楼栋间距校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楼栋间距校验装置包括:
数据读取模块601,被配置为获取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读取建筑图纸文件中的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其中,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包括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
理论间距确定模块602,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实际间距确定模块603,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校验模块604,被配置为根据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数据读取模块601获取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读取建筑图纸文件中的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其中,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包括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理论间距确定模块602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实际间距确定模块603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校验模块604根据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实现了对建筑图纸文件的自动化校验,校验效率高,同时能够及时且全面地定位设计图纸中不符合地方规范的地方,准确性高、漏检率低,有助于后续指导设计师对图纸中的不合格项目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保证了设计图纸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后续的施工等环节的进度的顺利推进,节省整体的开发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理论间距确定模块602包括:
提取单元,被配置为提取间距设计规则中的校验项目,校验项目包括楼栋业态校验项、布置方式校验项、楼栋高度校验项和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
匹配单元,被配置为对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与校验项目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楼栋数据包括楼栋高度、楼栋业态、第一楼栋旋转角度;第二楼栋数据包括第二楼栋旋转角度。
上述匹配单元,具体可被配置为:
将楼栋高度与楼栋高度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
将楼栋业态与楼栋业态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根据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将布置方式与布置方式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
根据第一匹配结果、第二匹配结果、第三匹配结果、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和理论间距要求,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根据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包括:
根据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建筑夹角;
根据建筑夹角,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楼栋数据包括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数据包括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
上述实际间距确定模块603包括: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确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作为一示例,上述确定单元可被配置为:
根据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确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
将最短直线距离确定为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理论间距确定模块60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
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当楼栋间距小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时,将最小间距阈值确定为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第三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当楼栋间距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时,将楼栋间距确定为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校验模块604包括:
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实际楼栋间距是否大于目标楼栋间距,且实际楼栋间距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
合格判定单元,被配置为若实际楼栋间距大于目标楼栋间距,且实际楼栋间距大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则判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的设置合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校验模块604还包括:
不合格判定单元,被配置为若实际楼栋间距小于或等于目标楼栋间距,和/ 或,实际楼栋间距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则判定目标楼栋与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的设置不合格;
标记单元,被配置为对楼栋间距设置不合格的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进行标记,并显示其不符合的间距设计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记录模块,被配置为将校验结果为不合格的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以及校验结果进行关联存储,并记录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实际楼栋距离的起点和终点。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700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702中并且可在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03。处理器701执行计算机程序703 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处理器701执行计算机程序703 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地,计算机程序70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702中,并由处理器701执行,以完成本公开。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703在电子设备700中的执行过程。
电子设备70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电子设备70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700 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处理器7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702可以是电子设备7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70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702也可以是电子设备7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7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 702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7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 7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电子设备所需的其它程序和数据。存储器70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电子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电子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读取所述建筑图纸文件中的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其中,所述楼栋数据包括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根据所述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所述目标楼栋与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校验,获得校验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包括:
提取所述间距设计规则中的校验项目,所述校验项目包括楼栋业态校验项、布置方式校验项、楼栋高度校验项和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
对所述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与所述校验项目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栋数据包括楼栋高度、楼栋业态、第一楼栋旋转角度;所述第二楼栋数据包括第二楼栋旋转角度;
对所述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与所述校验项目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包括:
将所述楼栋高度与所述楼栋高度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
将所述楼栋业态与所述楼栋业态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将所述布置方式与所述布置方式校验项进行匹配,得到第三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匹配结果、第二匹配结果、第三匹配结果、其他地方性规范校验项和理论间距要求,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旋转角度和第二楼栋旋转角度,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建筑夹角;
根据所述建筑夹角,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所述其他楼栋的布置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栋数据包括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所述第二楼栋数据包括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确定所述目标楼栋与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确定所述目标楼栋与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第二楼栋最外轮廓图形,确定所述目标楼栋与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
将所述最短直线距离确定为所述目标楼栋与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
当所述楼栋间距小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时,将所述最小间距阈值确定为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当所述楼栋间距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时,将所述楼栋间距确定为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所述目标楼栋与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包括:
判断所述实际楼栋间距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楼栋间距,且所述实际楼栋间距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
若所述实际楼栋间距大于所述目标楼栋间距,且所述实际楼栋间距大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楼栋与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的设置合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实际楼栋间距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楼栋间距,且所述实际楼栋间距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小间距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实际楼栋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楼栋间距,和/或,所述实际楼栋间距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楼栋与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的设置不合格;
对楼栋间距设置不合格的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进行标记,并显示其不符合的间距设计规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所述目标楼栋与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校验结果为不合格的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以及所述校验结果进行关联存储,并记录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的实际楼栋距离的起点和终点。
11.一种楼栋间距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读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待核验的建筑图纸文件,读取所述建筑图纸文件中的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其中,所述所有楼栋的楼栋数据包括目标楼栋的第一楼栋数据和其他楼栋的第二楼栋数据;
理论间距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和预设的间距设计规则,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目标楼栋间距;
实际间距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楼栋数据、第二楼栋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楼栋和其他楼栋之间的实际楼栋间距;
校验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楼栋间距、实际楼栋间距和预设的最小间距阈值,对所述目标楼栋与所述其他楼栋之间的楼栋间距进行合格校验,获得校验结果。
1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44205.1A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5286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4205.1A CN114528625A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4205.1A CN114528625A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8625A true CN114528625A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23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4205.1A Pending CN114528625A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86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1514A (zh) * 2023-03-10 2023-05-05 成都欢聚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栋间距自动测量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2031Y (zh) * 2008-04-18 2008-11-19 马力 一种规划建筑单位
JP2008310607A (ja) * 2007-06-15 2008-12-25 Sekisui Chem Co Ltd 建築物の図面作成システム
CN109933818A (zh) * 2017-12-15 2019-06-25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间距自动分析***
CN110796304A (zh) * 2019-10-25 2020-02-14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楼栋排布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63290A (zh) * 2020-04-30 2020-08-21 深圳集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栋排布方法及装置
CN112529075A (zh) * 2020-12-10 2021-03-19 重庆大学 一种利用楼宇外立面对建筑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310607A (ja) * 2007-06-15 2008-12-25 Sekisui Chem Co Ltd 建築物の図面作成システム
CN201152031Y (zh) * 2008-04-18 2008-11-19 马力 一种规划建筑单位
CN109933818A (zh) * 2017-12-15 2019-06-25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间距自动分析***
CN110796304A (zh) * 2019-10-25 2020-02-14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楼栋排布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63290A (zh) * 2020-04-30 2020-08-21 深圳集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栋排布方法及装置
CN112529075A (zh) * 2020-12-10 2021-03-19 重庆大学 一种利用楼宇外立面对建筑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1514A (zh) * 2023-03-10 2023-05-05 成都欢聚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栋间距自动测量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97650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单元式玻璃幕墙施工方法及***
CN108564645B (zh) 房屋模型的渲染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3592886B (zh) 建筑图纸的审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428749B (zh) 一种图像标注任务的预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3562A (zh) 智能审图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800506B (zh) 变电站安全净距校验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2000A (zh) 一种cad图纸中感烟探测器动态排布的方法
CN109992876B (zh) 建筑物的消防疏散路径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528625A (zh) 一种楼栋间距校验方法及装置
AU201320394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on of building wall area
CN112507431A (zh) 基于bim模型的智能审图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906228A (zh) 建筑信息模型的生成
CN114387347A (zh) 确定外参标定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4700225A (zh) 房产测绘管理***
CN114444168A (zh) 建筑图纸中墙柱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35289A (zh) 空间分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U201520588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on of building wall area
US11094121B2 (en) Mobile application for signage design solution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CN103679323A (zh) 立体建筑模型管理***及其方法
CN113808192B (zh) 一种户型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3186A (zh) 工程图纸中对象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764344A (zh) 一种基于边缘识别卡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
CN111578949B (zh) 室内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1882534A (zh) 一种识别线型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20210023210A (ko) 치수 품질 검사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