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2232A - 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2232A
CN114502232A CN202080068946.5A CN202080068946A CN114502232A CN 114502232 A CN114502232 A CN 114502232A CN 202080068946 A CN202080068946 A CN 202080068946A CN 114502232 A CN114502232 A CN 114502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ump
liquid flow
pump sec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89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2232B (zh
Inventor
铃木善悦
金泽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02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2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2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2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5/00Devices for applying media, e.g. remedies, on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Nozzl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具备:气体腔室,具有导入气体的气体导入部和喷出所述气体的气体喷出部;及多个液体流通管,穿过所述气体腔室的内部空间,并且具有配置在所述气体喷出部附近的吐出口,借助从所述气体喷出部喷出的所述气体来推动从所述多个液体流通管的所述吐出口分别吐出的液体,由此进行喷雾及混合来涂布在生物体组织上,作为所述多个液体流通管中的至少一个液体流通管的特定液体流通管具有由该特定液体流通管的轴向上的一部分构成的泵部,所述泵部在所述气体腔室内导入有所述气体的状态下被气压压缩而内容积缩小,且在停止向所述气体腔室内导入所述气体时弹性恢复,所述泵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凸部。

Description

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背景技术
作为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存在一种具备具有气体导入部及气体喷出部的气体腔室和穿过气体腔室的内部空间的多个液体流通管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各液体流通管具有配置在气体喷出部附近的吐出口。这种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构成为:借助从气体喷出部喷出的气体来推动从多个液体流通管的吐出口分别吐出的液体,由此进行喷雾及混合来涂布在生物体组织上。
在这种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中,有时从液体流通管的吐出口泄漏的液体的凝固物会生长。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液体流通管具备泵部(该文献的膨胀/收缩部),该泵部被由导入至气体腔室(该文献的喷嘴主体)内的气体产生的外部压力压缩而缩小,且在外部压力减小时恢复。
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通过使泵部在停止吐出液体及停止导入气体之后恢复,能够将液体从液体流通管的吐出口侧抽吸至泵部侧,其结果,能够抑制发生从液体流通管的吐出口泄漏的液体的凝固物生长的现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201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关于抑制液体从液体流通管的吐出口泄漏的结构,存在改进的空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抑制液体从液体流通管的吐出口泄漏的结构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具备:
气体腔室,具有导入气体的气体导入部和喷出所述气体的气体喷出部;及
多个液体流通管,穿过所述气体腔室的内部空间,并且具有配置在所述气体喷出部附近的吐出口,
借助从所述气体喷出部喷出的所述气体来推动从所述多个液体流通管的所述吐出口分别吐出的液体,由此进行喷雾及混合来涂布在生物体组织上,
作为所述多个液体流通管中的至少一个液体流通管的特定液体流通管具有由该特定液体流通管的轴向上的一部分构成的泵部,
所述泵部在所述气体腔室内导入有所述气体的状态下被气压压缩而内容积缩小,且在停止向所述气体腔室内导入所述气体时弹性恢复,
所述泵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凸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适当地抑制液体从液体流通管的吐出口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喷雾单元的俯视剖视图(沿着图1的II-II线切割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喷雾单元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切割的剖视图。
图5中,图5的(a)及图5的(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特定液体流通管的图,其中,图5的(a)是泵部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图5的(b)是表示构成特定液体流通管的整个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的俯视图。
图6中,图6的(a)及图6的(b)是沿着图5的(a)的VI-VI线切割的剖视图,其中,图6的(a)表示泵部被压缩的状态,图6的(b)表示泵部恢复后的状态。
图7中,图7的(a)及图7的(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特定液体流通管的泵部周边的结构的图,其中,图7的(a)是放大俯视图,图7的(b)是沿着图7的(a)的VIIb-VIIb线切割的剖视图。
图8中,图8的(a)及图8的(b)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特定液体流通管的泵部周边的结构的图,其中,图8的(a)是放大剖视图,图8的(b)是沿着图8的(a)的VIIIb-VIIIb线切割的剖视图。
图9中,图9的(a)及图9的(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特定液体流通管的泵部周边的结构的放大图,其中,图9的(a)是剖视图,图9的(b)是俯视图。
图10中,图10的(a)、图10的(b)及图10(c)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液体流通管的前端附近的结构的图,其中,图10的(a)是前端侧部件的立体图,图10的(b)是表示喷雾单元的前端部的主视图,图10(c)是沿着图10的(b)的Xc-Xc线切割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特定液体流通管的泵部周边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2中,图12的(a)及图12的(b)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液体流通管的前端附近的结构的图,其中,图12的(a)是前端侧部件的立体图,图12的(b)是沿着第1吐出管的轴向切割的剖视图,其相当于图10的(b)的Xc-Xc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用于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即,以下说明的部件的形状、尺寸、配置等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改进。
并且,在所有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以下,在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中,将吐出液体的一侧称为前端侧或前方,将与其相反的一侧称为基端侧或后方。并且,将水平且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横向,将横向中从正面侧观察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时的左侧称为左侧方向,将右侧称为右侧方向。然而,这些方向是为了方便而规定的,并不限定制造或使用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时的方向。
并且,若无特别说明,则各液体流通管的各部的形状的说明是对不是压缩状态的自然状态下的形状进行说明的。
〔第1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至图6的(b)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图2中的左侧为前方,图2中的右侧为后方。图3中摘取示出了从图2中的左侧观察的喷雾单元10的结构中喷雾单元10的前端部。图5的(a)是沿着第1液体流通管31的轴心切割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6的(b)中的任一个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具备:气体腔室20(图1、图2),具有导入气体的气体导入部22(图1)和喷出气体的气体喷出部24(图1、图3、图4);及多个液体流通管(例如,如图2所示,第1液体流通管31及第2液体流通管32这两个液体流通管),穿过气体腔室20的内部空间21(图2),并且具有配置在气体喷出部24附近的吐出口31a、32a(图1、图2)。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构成为:借助从气体喷出部24喷出的气体来推动从多个液体流通管(第1液体流通管31、第2液体流通管32)的吐出口31a、32a分别吐出的液体38、39(图3、图4),由此进行喷雾及混合来涂布在生物体组织上。
作为多个液体流通管(第1液体流通管31、第2液体流通管32)中的至少一个液体流通管的特定液体流通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液体流通管31)具有由该特定液体流通管(第1液体流通管31)的轴向上的一部分构成的泵部40(图2、图5的(a)、图5的(b))。
泵部40构成为:在气体腔室20内导入有气体的状态下被气压压缩而内容积缩小,且在停止向气体腔室20内导入气体时弹性恢复。
并且,泵部4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凸部(例如,图2、图5的(a)、图5的(b)、图6的(a)及图6的(b)所示的泵部肋45c)。
根据本实施方式,特定液体流通管(第1液体流通管31)具有泵部40,因此在停止向气体腔室20内导入气体而使泵部40从被压缩的状态恢复的过程中,能够将液体38从特定液体流通管的吐出口31a侧抽吸至泵部40侧。因此,能够抑制液体38从吐出口31a泄漏。
而且,能够借助内周面的凸部(泵部肋45c)来抑制泵部40内的液体38流向吐出口31a侧,因此能够更良好地抑制液体38从吐出口31a泄漏。
因此,能够抑制发生从吐出口31a泄漏的液体38的凝固物生长的现象。其结果,再重新将气体导入至气体腔室20内,并且从各液体流通管吐出液体38、39,而将进行喷雾及混合的液体38、39涂布到生物体组织上时,能够从特定液体流通管的吐出口31a顺畅地吐出液体38。
并且,在泵部40被气压完全压扁的情况下,能够使泵部4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彼此点接触或线接触(非面接触),因此能够抑制该一部分彼此粘附。因此,可获得泵部40的良好的恢复性。
如图1所示,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至少具备喷雾单元10。
如图2所示,喷雾单元10构成为:具备气体腔室20和***于气体腔室20的多个液体流通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液体流通管31及第2液体流通管32)。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除喷雾单元10以外还具备例如两个注射工具80、柱塞架83、空气过滤单元85、调节器90及供气管91。
各注射工具80具有注射器81和***于注射器81的柱塞82。
一个注射工具80以该注射工具80的注射器81的前端部与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基端部连通的方式与喷雾单元10连结。另一个注射工具80以该注射工具80的注射器81的前端部与第2液体流通管32的基端部连通的方式与喷雾单元10连结。
一个注射工具80例如用于将含有纤维蛋白原等的高粘度且容易凝固的液体38注射到第1液体流通管31中。
另一个注射工具80例如用于将含有凝血酶等的液体39注射到第2液体流通管32中。
柱塞架83用于保持两个注射工具80的柱塞82的基端部。使用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的技术人员使用柱塞架83来保持两个柱塞82的基端部,并将这两个柱塞82分别推入对应的注射器81中,由此能够将两个柱塞82彼此同步地推入各注射器81中。
通过将一个注射工具80的柱塞82推入到注射器81中,将液体38注射到第1液体流通管31中,并从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前端的吐出口31a吐出液体38。
通过将另一个注射工具80的柱塞82推入到注射器81中,将液体39注射到第2液体流通管32中,并从第2液体流通管32的前端的吐出口32a吐出液体39。
空气过滤单元85的下游端与气体腔室20的气体导入部22的基端部(上游端)连接。空气过滤单元85在内部具有去除从气体供给源供给的气体中的杂质的未图示的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单元85在该空气过滤单元85的上游端具有用于连接供气管91的连接部85a。
供气管91为挠性管。供气管91的基端部设置有内孔连接器等第1连接器92a,供气管91的前端部设置有凸模连接器等第2连接器92b。
第1连接器92a与调节器90的气体导出端连接。第2连接器92b与空气过滤单元85的连接部85a连接。由此,调节器90与空气过滤单元85经由调节器90彼此连接。
调节器90的气体导入端与储气瓶等未图示的气体供给源连接。
从气体供给源供给至调节器90的气体被调节器90减压至适合在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中使用的压力,并依次经由供气管91及空气过滤单元85,从气体导入部22导入至气体腔室20的内部空间21内。
导入至内部空间21内的气体从形成在气体腔室20的前端部的气体喷出部24喷出。气体喷出部24例如由一个或多个细孔构成,导入至内部空间21内的气体从气体喷出部24强力地吹出。
另外,在从气体导入部22向气体腔室20内导入气体的期间,内部空间21维持比大气压高的压力。
在使用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时,一边将气体导入至气体腔室20内,一边由技术人员操作柱塞架83,将两个注射工具80的注射器81推入各柱塞82中。
由此,能够一边从气体喷出部24喷出气体,一边从第1液体流通管31及第2液体流通管32的各吐出口31a、32a吐出液体38、39。
因此,能够通过借助从气体喷出部24喷出的气体来推动从各吐出口31a、32a分别吐出的液体38、39,进行喷雾及混合来涂布在生物体组织上。
如图2所示,喷雾单元10例如构成为:具备分别在以下说明的腔室主体50、基端侧部件60、前端侧部件70、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及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
其中,主要由腔室主体50及基端侧部件60构成气体腔室20,主要由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和前端侧部件70的一部分构成第1液体流通管31,主要由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和前端侧部件70的另一部分构成第2液体流通管32。
如图1及图2所示,腔室主体50为空心部件,例如形成为上下扁平且朝向前方逐渐变细的吊钟型。腔室主体50的内部空间构成内部空间21。
腔室主体50包括气体导入部22。气体导入部22形成为管状,例如从腔室主体50的顶面朝向上方(例如,后上方)突出。
腔室主体50例如形成为左右对称,并且在该腔室主体50中除气体导入部22以外的部分形成为上下也对称。
腔室主体50的前端部52具有彼此并排配置的两个***孔52a(图3、图4)。各***孔52a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前端部52,而使腔室主体50的内部空间(即,内部空间21)和腔室主体50的前方的空间彼此连通。
腔室主体50的基端部51具有向后方开口的基端侧开口51a。
如图2所示,基端侧部件60例如具有板状的主体部61、分别用于安装(连结)注射工具80的注射器81的左右一对注射器安装部62a、62b、分别安装有后述的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及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的基端部33a、34a的左右一对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63b以及分隔壁结构部65。
主体部61例如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长条的平板状,该主体部61的板面朝向前后方向。主体部61以封闭腔室主体50的基端侧开口51a的方式安装在基端部51上。
内部空间21由腔室主体50的内周面和主体部61的前表面划定。
左侧的注射器安装部62a从主体部61的左端部向后方突出,右侧的注射器安装部62b从主体部61的右端部向后方突出。
左侧的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从主体部61的左端部向前方突出,右侧的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b从主体部61的右端部向前方突出。各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63b配置在内部空间21内。
注射器安装部62a和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以将主体部61的左端部夹在中间的方式彼此同轴地配置,注射器安装部62b和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b以将主体部61的右端部夹在中间的方式彼此同轴地配置。
基端侧部件60上形成有左右一对贯穿孔64a、64b。
左侧的贯穿孔64a从注射器安装部62a的后端将该基端侧部件60前后贯穿至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的前端,右侧的贯穿孔64b从注射器安装部62b的后端将该基端侧部件60前后贯穿至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b的前端。
分隔壁结构部65为从主体部61的前表面的横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前方延伸的板状部分,该分隔壁结构部65的板面朝向左右方向。
分隔壁结构部65构成左右区划内部空间21的分隔壁部25。
分隔壁部25(分隔壁结构部65)的上侧配置有气体导入部22。气体导入部22的下游端左右横跨分隔壁结构部65。因此,从气体导入部22导入至内部空间21内的气体被分隔壁部25分配到内部空间21内的左半部区域和右半部区域。
如图2所示,前端侧部件70例如具有构成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前端部的第1吐出管71、构成第2液体流通管32的前端部的第2吐出管72及将第1吐出管71和第2吐出管72彼此连结的连结部73。
第1吐出管71及第2吐出管72分别形成为圆管状,彼此分开且彼此并列地配置。
连结部73例如将第1吐出管71的轴向上的中央部和第2吐出管72的轴向上的中央部彼此连结。
因此,例如,前端侧部件70的平面形状为H字状。
在第1吐出管71中,比连结部73更突向基端侧的部分为保持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前端部33b的保持部71a,比连结部73更突向前端侧的部分为突出部71b。
在第2吐出管72中,比连结部73更突向基端侧的部分为保持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的前端部34b的保持部72a,比连结部73更突向前端侧的部分为突出部72b。
第1吐出管71的前端的开口、即突出部71b的前端的开口构成吐出口31a。第2吐出管72的前端的开口、即突出部72b的前端的开口构成吐出口32a。
如上所述,腔室主体50的前端部52具有并排配置的两个***孔52a。
前端侧部件70的各突出部71b、72b从前端部52的后方***于左右的***孔52a。即,突出部71b***于左侧的***孔52a,突出部72b***于右侧的***孔52a。
各突出部71b、72b比前端部52的前表面稍微更朝向前方突出。
连结部73例如夹持在前端部52的后表面与分隔壁结构部65的前端面之间。由此,限制前端侧部件70相对于前端部52向后方位移(即,突出部71b、72b从各***孔52a向后方脱落)。
第1吐出管71及第2吐出管72各自的轴向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腔室20具有配置在吐出口31a附近的左侧的气体喷出部24和配置在吐出口32a附近的右侧的气体喷出部24。
左侧的气体喷出部24由左侧的***孔52a的前端的开口的位于突出部71b的周围的部分构成。
右侧的气体喷出部24由右侧的***孔52a的前端的开口的位于突出部72b的周围的部分构成。
如图3所示,各***孔52a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朝向各***孔52a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例如为四个)固定肋52b。各***孔52a的多个固定肋52b以规定间隔(例如等角间隔)配置在各***孔52a的周向上。
第1吐出管71的突出部71b被压入到左侧的***孔52a内,左侧的***孔52a的各固定肋52b与突出部71b的外周面压接。
第2吐出管72的突出部72b被压入到右侧的***孔52a内,右侧的***孔52a的各固定肋52b与突出部72b的外周面压接。
因此,突出部71b固定在左侧的***孔52a内,突出部72b固定在右侧的***孔52a内。
气体腔室20具有将导入至内部空间21内的气体引导至各气体喷出部24的气体流通通道23(图4)。
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腔室20具有将气体引导至左侧的气体喷出部24的左侧的气体流通通道23和将气体引导至右侧的气体喷出部24的右侧的气体流通通道23。
突出部71b的外周面与左侧的***孔52a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左侧的气体流通通道23,突出部72b的外周面与左侧的***孔52a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右侧的气体流通通道23。
即,各气体流通通道23为被固定肋52b分隔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四个)气体流通通道的集合体。
并且,气体流通通道23的前端的开口为气体喷出部24。即,左右的气体喷出部24分别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四个)开口的集合体。
如上所述,突出部71b、72b从***孔52a稍微朝向前方突出,因此各气体喷出部24配置在吐出口31a、31b附近。因此,能够借助从各气体喷出部24向外部喷出的气体来雾状地喷雾及混合从吐出口31a、32a吐出的液体38、39。
另外,连结部73例如覆盖第1吐出管71中与第2吐出管72侧相反的一侧的侧面,并且覆盖第2吐出管72中与第1吐出管71侧相反的一侧的侧面。
由此,连结部73与前端部52附近的腔室主体5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狭窄的间隙。
内部空间21的气体通过这些间隙而被引导至气体流通通道23。
构成气体腔室20的材料(即,构成腔室主体50、基端侧部件60及前端侧部件70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腔室主体50、基端侧部件60及前端侧部件70由例如树脂等形成。
气体腔室20的容积优选实质上不会因内部空间21内的气压而发生变动。因此,腔室主体50、基端侧部件60及前端侧部件70优选由硬质树脂构成。
如图2所示,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及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分别为管状部件。
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基端部33a例如通过从外部***于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中来安装在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上(被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保持)。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前端部33b例如通过从外部***于保持部71a中来安装在该保持部71a上(被保持部71a保持)。并且,注射器安装部62a的基端的开口和第1吐出管71的前端的吐出口31a经由贯穿孔64a、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及第1吐出管71彼此连通。第1液体流通管31由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第1吐出管71及基端侧部件60的贯穿孔64a构成。
同样地,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的基端部34a例如通过从外部***于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b中来安装在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b上(被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b保持)。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的前端部34b例如通过从外部***于保持部72a中来安装在该保持部72a上(被保持部72a保持)。并且,注射器安装部62b的基端的开口和第2吐出管72的前端的吐出口32a经由贯穿孔64b、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及第2吐出管72彼此连通。第2液体流通管32由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第2吐出管72及基端侧部件60的贯穿孔64b构成。
保持部71a、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及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配置在被分隔壁部25区划的内部空间21中的一个(左侧)区域,保持部72a、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及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b配置在被分隔壁部25区划的内部空间21中的另一个(右侧)区域。
如图2所示,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具有泵部40。
泵部40为被外部压力(内部空间21内的气压)压缩的压缩比率(内容积缩小的比例)比第1液体流通管31的泵部40以外的部分大的部分。
例如,泵部40的内径及外径(内径的平均值及外径的平均值)比第1液体流通管31的泵部40以外的部分的内径及外径大。
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及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例如分别由弹性体等挠性材料(例如为有机硅橡胶)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第1液体流通管31)在泵部40处局部薄地形成。因此,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尽管整体由相同的材料一体成型,但)在泵部40处局部柔软地构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子,在第1液体流通管31中,构成泵部40的部分也可以局部地由比其他部分柔软的材料构成。
如图5的(a)及图5的(b)所示,泵部40例如具有圆筒部45、与该圆筒部45的前端侧连接的锥形部46及与该圆筒部45的基端侧连接的锥形部46。
泵部40的圆筒部45例如具有圆筒状的主部45a和形成在主部45a的内周面上的泵部肋45c(肋、凸部)。
主部45a的内径及外径恒定,因此主部45a的壁厚恒定。
泵部肋45c在泵部40的周向上延伸。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泵部40的凸部为在泵部40的周向上延伸的肋(泵部肋45c)。
泵部40的圆筒部45所具有的泵部肋45c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泵部40的圆筒部45例如具有在泵部40的轴向上彼此分开的多个(例如为七个)泵部肋45c。即,在泵部40的轴向上的多个位置分别形成有肋(泵部肋45c)。
各泵部肋45c只要在泵部40的周向上延伸即可,不一定要在泵部40的周向上环绕360度。泵部肋45c可以形成为C环状,也可以为在泵部40的周向上间断地配置的多个肋的集合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泵部肋45c在泵部40的周向上环绕360度。
关于前端侧的锥形部46,例如,内径朝向前端侧锥形状缩小且外径朝向前端侧锥形状缩小,并且该锥形部46的壁厚朝向前端侧逐渐增大。
基端侧的锥形部46的内径例如朝向基端侧锥形状缩小。泵部40的锥形部46的外径在该锥形部46的前部(前端侧部分)朝向基端侧锥形状缩小,而在该锥形部46的后部(基端侧部分)恒定。例如,泵部40的锥形部46的壁厚在该锥形部46的前部恒定,而在该锥形部46的后部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圆筒部45的外周面形成为平滑的筒状。并且,前后的锥形部46的外周面也形成为平滑的筒状(整体或一部分为圆锥状的筒状)。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泵部40的外周面形成为平滑的筒状。
在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中,与泵部40相比,泵部40以外的部分被外部压力(内部空间21内的气压)压缩的压缩比率(内容积缩小的比例)小。
作为泵部40以外的部分,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具有位于比泵部40更靠前端侧的位置的非泵部35和位于比泵部40更靠基端侧的位置的非泵部36。
位于泵部40的前端侧的位置的非泵部35例如具有与泵部40的锥形部46的前端侧连接的直管状的直管部35a和与直管部35a的前端侧连接的前端部35b。
非泵部35例如形成为整个该非泵部35具有恒定的内径。
直管部35a形成为整体具有恒定的外径。
直管部35a的内径及外径等于泵部40的锥形部46的前端处的内径及外径。
前端部35b的基端的外径等于直管部35a的前端的外径。
前端部35b的外径在该前端部35b的后部(基端侧部分)朝向前端侧锥形状缩小,而在该前端部35b的前部(前端侧部分)恒定。
位于泵部40的基端侧的位置的非泵部36例如具有与泵部40的锥形部46的基端侧连接的直管状的直管部36a和与直管部36a的基端侧连接的基端部36b。
非泵部36例如形成为整个该非泵部36具有恒定的内径。
直管部36a形成为整体具有恒定的外径。
直管部36a的内径及外径等于泵部40的锥形部46的基端处的内径及外径。
基端部36b的外径在该基端部36b的后部(基端侧部分)等于直管部36a的外径,而在该基端部36b的前部(前端侧部分)相对小。
在此,如上所述,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前端部33b***有保持部71a,前端部33b被保持部71a保持。
同样地,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基端部33a***有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基端部33a被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保持。
前端部33b包括前端部35b的至少前端部,也可以包括整个前端部35b和直管部35a的前端部。
基端部33a包括基端部36b的至少基端部,也可以包括整个基端部36b和直管部36a的基端部。
前端部33b及基端部33a分别被保持部71a及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3a保持,因此实质上不会因外部压力(内部空间21内的气压)而压缩。
即,前端部33b即使形成为比直管部35a(或者,比直管部35a中除构成前端部33b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薄,也不会发挥泵部40的功能,因此不是泵部40。同样地,基端部33a即使形成为比直管部36a(或者,比直管部36a中除构成基端部33a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薄,也不会发挥泵部40的功能,因此不是泵部40。
即,泵部40与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中被其他部件直接保持的部分(前端部33b或基端部33a)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中的泵部40以外的既不是前端部33b也不是基端部33a的部分相比,泵部40局部薄地形成(平均壁厚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直管部35a的内径小于直管部36a的内径,直管部35a的外径小于直管部36a的外径。
并且,前端部35b的外径更小于直管部35a的外径。
因此,如图2所示,能够充分地确保前端部33b的外周面与腔室主体50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使内部空间21的气体经由气体流通通道23从气体喷出部24顺畅地喷出。
泵部40优选配置在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前端侧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适当地将液体38从特定液体流通管的吐出口31a侧抽吸至泵部40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前端侧的半部包括泵部40的至少前端部。
另外,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例如其整体形成为直管状(整体的外径及内径大致恒定)。
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其中,多个泵部40除外)的壁厚例如形成为比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的壁厚厚。例如,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的外径小于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外径,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的内径小于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内径。
接着,对动作进行说明。
在使用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时,将空气过滤单元85与气体导入部22连接,将供气管91的第2连接器92b与连接部85a连接且将第1连接器92a与调节器90连接,将调节器90与储气瓶等气体供给源连接。
并且,在喷雾单元10的注射器安装部62a上连结一个注射工具80的注射器81的前端部,在注射器安装部62b上连结另一个注射工具80的注射器81的前端部。另外,一个注射工具80的注射器81储存有含有纤维蛋白原等的高粘度的液体38,另一个注射工具80的注射器81储存有含有凝血酶等的液体39。
从气体供给源供给的气体被调节器90减压,经由供气管91及空气过滤单元85导入至气体腔室20的内部空间21内。由此,成为气体从各气体喷出部24喷出的状态。
然后,在使喷雾单元10的各吐出口31a、32a朝向对象生物体组织(例如,生物体内的器官等)的状态下,技术人员使用柱塞架83来统一保持两个注射工具80的柱塞82的基端部,将这两个柱塞82分别推入对应的注射器81中。
由此,液体38从一个注射工具80的注射器81注射到第1液体流通管31中,并且液体39从另一个注射工具80的注射器81注射到第2液体流通管32中。因此,液体38从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吐出口31a吐出,另一方面,液体39从第2液体流通管32的吐出口32a吐出。
即,在从各气体喷出部24喷出气体的同时,从各吐出口31a、32a吐出液体38、39。
由此,能够主要借助从吐出口31a附近的气体喷出部24喷出的气体来推动从吐出口31a吐出的液体38进行喷雾,并且主要借助从吐出口32a附近的气体喷出部24喷出的气体来推动从吐出口32a吐出的液体39进行喷雾。因此,能够混合雾状的液体38和液体39来涂布在对象生物体组织上。
形成为雾状进行喷雾及混合的液体38和液体39发挥接合剂(生物体接合剂)的功能。即,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由此使接合剂凝固。
然后,技术人员为了结束针对生物体组织的接合剂的涂布,停止将各柱塞82推入各注射器81中。
在此,在将气体导入至内部空间21内的期间,内部空间21内的气体的压力成为上升的状态。因此,至少在停止将各柱塞82推入各注射器81中之后,直至停止向气体腔室20内导入气体的期间,泵部40被内部空间21的内部的气压压缩,泵部40的内容积成为缩小的状态。
在泵部40被压缩的状态下,作为一例,如图6的(a)所示,在泵部40的横截面上,彼此对置的部分彼此接触或靠近。因此,泵部40的内容积比自然状态下的内容积缩小。
而且,随后停止向气体腔室20内导入气体。这样一来,内部空间21内的气体的压力降低,因此泵部40借助弹性恢复力恢复成自然状态的形状、即,如图6的(b)所示横截面形状为圆筒状的形状。因此,泵部40的内容积比压缩状态扩大。
因此,泵部40的内部会暂时成为负压,因此能够将液体38从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吐出口31a侧抽吸至泵部40侧。即,在停止向气体腔室20内导入气体,而使泵部40从被压缩的状态恢复到自然状态的过程中,液体38从吐出口31a侧抽吸至泵部40侧。
另外,被泵部40抽吸的液体38为比泵部40更靠吐出口31a侧的液体38,例如包括吐出口31a的外部的液体38(泄漏的液体38)或吐出口31a的近前的液体38。
能够借助泵部40将液体38从吐出口31a侧抽吸至泵部40侧,因此能够抑制液体38从吐出口31a泄漏。因此,能够抑制发生从吐出口31a泄漏的液体38的凝固物生长的现象。
因此,在重新将气体导入至气体腔室20内,并且从各液体流通管吐出液体38、39,将进行喷雾及混合的液体38、39涂布到生物体组织上时,能够从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吐出口31a顺畅地吐出液体38。
另外,在重新将气体导入至气体腔室20内,并且从各液体流通管吐出液体38、39时,泵部40成为压缩状态。因此,储存在泵部40内的液体38立即被推出到吐出口31a侧。因此,若重新开始通过柱塞82来注射液体38,则液体38以良好的响应性快速地从吐出口31a吐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泵部4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凸部(泵部肋45c),因此能够借助凸部来抑制泵部40内的液体38流向吐出口31a侧。即,当泵部40完成恢复到自然状态且抽吸力不起作用时,抽吸至泵部40侧的液体38的一部分会因其自重而欲流向吐出口31a的方向。然而,形成在内周面上的泵部肋45c限制液体38的流动,因此能够将液体38适当地保持在泵部40内。即,能够抑制液体38从吐出口31a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泵部40的特定液体流通管为使含有纤维蛋白原等的高粘度的液体38流通的第1液体流通管31。因此,能够借助液体38的粘性来抑制在通过使泵部40恢复到自然状态而将液体38抽吸至泵部40侧之后,液体38因其自重等而流向吐出口31a侧。
并且,凸部为在泵部40的周向上延伸的泵部肋45c,因此能够更良好地抑制液体38从吐出口31a泄漏,并且能够借助凸部来促进泵部40的恢复。
尤其,泵部肋45c在泵部40的周向上环绕360度,因此能够更良好地抑制液体38从吐出口31a泄漏,并且借助该泵部肋45c来促进泵部40的恢复的作用进一步增大。
并且,在泵部40的轴向上的多个位置分别形成有泵部肋45c,因此借助这些泵部肋45c,能够更良好地抑制液体38从吐出口31a泄漏,并且促进泵部40的恢复的作用进一步增大。
并且,泵部40的外周面形成为平滑的筒状,因此即使泵部40配置在逐渐变细的内部空间21的前端附近(前端部52附近),也能够通过泵部40与气体腔室20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使气体良好地流通。
〔第2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7的(a)及图7的(b)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的(a)及图7的(b)中示出了第2实施方式的泵部40周边,其中,图7的(a)是放大俯视图,图7的(b)是沿着图7的(a)的VIIb-VIIb线切割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在以下说明的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不同,而在其他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相同地构成。
如图7的(a)及图7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泵部肋45c为在泵部40的周向上间断地配置的多个肋451c的集合体。即,多个肋451c在泵部40的周向上间断地配置。
多个肋451c例如在泵部40的周向上等间隔(等角间隔)配置。
另外,在泵部40的周向上间断地配置的肋451c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定,作为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借助内周面的凸部(泵部肋45c)来抑制泵部40内的液体38流向吐出口31a侧,因此也能够抑制液体从吐出口31a泄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借助泵部肋45c来促进泵部40的恢复。
并且,多个肋451c在泵部40的周向上间断地配置,因此即使泵部40被气压完全压扁,也能够使液体38经由相邻的肋451c彼此的间隙而在第1液体流通管31的轴向上流动。
〔第3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8的(a)及图8的(b)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的(a)及图的(b)中示出了第3实施方式的泵部40周边,其中,图8的(a)是沿着第1液体流通管31的轴心切割的剖视图,图8的(b)是沿着图8的(a)的VIIIb-VIIIb线切割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在以下说明的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不同,而在其他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相同地构成。
如图8的(a)及图8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泵部4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泵部40的周向上延伸的外周侧肋45b。因此,进一步促进泵部40的恢复。
更详细而言,例如,圆筒部45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周侧肋45b。外周侧肋45b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泵部40的轴向上的多个位置(例如,七个位置)分别形成有外周侧肋45b。
各外周侧肋45b只要在泵部40的周向上延伸即可,不一定要在泵部40的周向上环绕360度。外周侧肋45b可以形成为C环状,也可以为在泵部40的周向上间断地配置的多个肋的集合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外周侧肋45b在泵部40的周向上环绕360度。
泵部肋45c与外周侧肋45b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如图8的(a)所示,在泵部40的轴向上,泵部肋45c和外周侧肋45b配置在彼此相同的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子,泵部肋45c和外周侧肋45b也可以在泵部40的轴向上配置在彼此不同的位置。
并且,泵部肋45c的数量和外周侧肋45b的数量可以彼此相等,也可以彼此不同。
泵部肋45c从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内周面突出的高度和外周侧肋45b从主部45a的外周面突出的高度可以彼此相等,也可以彼此不同。
〔第4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9的(a)及图9的(b)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9的(a)及图9的(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的第1液体流通管31的泵部周边的结构的放大图,其中,图9的(a)是沿着第1液体流通管31的轴心切割的剖视图,图9的(b)是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在以下说明的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不同,而在其他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相同地构成。
如图9的(a)及图9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液体流通管31具有在该第1液体流通管31的轴向上由彼此不同的部位分别构成的多个泵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液体流通管31例如具有第1泵部41和第2泵部42这两个泵部40。第2泵部42配置在比第1泵部41更靠第1液体流通管31的上游侧(基端侧)。
并且,在第1液体流通管31中,位于多个泵部40彼此之间的部分形成为直径比泵部40细的收缩部37。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液体流通管31具有多个泵部40。因此,与泵部40为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强的抽吸力将液体38从吐出口31a侧抽吸至泵部40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液体38从吐出口31a泄漏。
第1泵部41例如具有圆筒部45和与该圆筒部45的前端侧连接的锥形部46。并且,第2泵部42例如具有圆筒部45和与该圆筒部45的基端侧连接的锥形部46。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泵部41的圆筒部45例如具有在第1泵部41的轴向上彼此分开的多个(例如为三个)泵部肋45c。
同样地,第2泵部42的圆筒部45例如具有在第2泵部42的轴向上彼此分开的多个(例如为三个)泵部肋45c。
在第1液体流通管31中,位于第1泵部41与第2泵部42的边界的部位(收缩部37)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边界肋37b。
即,边界肋37b在位于第1泵部41与第2泵部42的边界的部分向径向内侧突出。
由此,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内径在收缩部37处局部缩小。即,收缩部37的直径比泵部40的直径细。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缩部37的内径小于夹着收缩部37而相邻的两个泵部40各自的收缩部37侧的端部的内径。即,收缩部37的内径小于第1泵部41的圆筒部45的基端处的内径,且收缩部37的内径小于第2泵部42的圆筒部45的前端处的内径。
另外,边界肋37b只要在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周向上延伸即可,不一定要在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周向上环绕360度。并且,边界肋37b可以为在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周向上间断地配置的多个肋的集合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边界肋37b在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周向上环绕360度。
收缩部37构成为:包括圆筒状的主部37a和比主部37a更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边界肋37b。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泵部41的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外径、收缩部37的主部37a的外径及第2泵部42的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外径彼此相等。
并且,第1泵部41的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内径、收缩部37的主部37a的内径及第2泵部42的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内径彼此相等。
另外,划定主部37a的内径的主部37a的内周面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内周面,而是从收缩部37去除边界肋37b时的假想的收缩部37的内周面。
换言之,边界肋37b为比第1泵部41及第2泵部42的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内周面更向第1泵部41及第2泵部42的径向内侧突出的部分。
因此,如图9的(a)所示,边界肋37b的突出高度(突出长度)H2为边界肋37b从第1泵部41及第2泵部42的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内周面的突出高度。
另一方面,第1泵部41的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为该泵部肋45c从第1泵部41的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内周面的突出高度。同样地,第2泵部42的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为该泵部肋45c从第2泵部42的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内周面的突出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泵部41的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和第2泵部42的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彼此相等,均为图9的(a)所示的H1。
在此,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H1小于边界肋37b的突出高度H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泵部4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泵部肋45c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在泵部4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肋(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外周侧肋45b)。并且,也可以在泵部40的外周面和内周面这两个面上形成有肋。
收缩部37借助(比泵部肋45c高的)边界肋37b来加强。因此,与泵部40相比,收缩部37被外部压力(内部空间21内的气压)压缩的压缩比率小。因此,各泵部40能够单独缩小及恢复,并且借助边界肋37b也能够促进各泵部40的恢复。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轴向上的边界肋37b的尺寸大于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的轴向上的泵部肋45c的尺寸。因此,借助边界肋37b更牢固地加强了收缩部37。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1泵部41和第2泵部42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彼此不同的恢复速度。即,既可以构成为第1泵部41比第2泵部42更快地恢复,也可以构成为第2泵部42比第1泵部41更快地恢复。
在构成为停止向气体腔室20内导入气体之后,第1泵部41比第2泵部42更快地恢复的情况下,首先,能够借助第1泵部41和第2泵部42中更靠近吐出口31a(前端侧)配置的第1泵部41,从吐出口31a侧快速地抽吸液体38之后,借助第2泵部42进一步将液体38抽吸至基端侧。
作为一例,通过使第2泵部42比第1泵部41更柔软地构成,能够在停止向气体腔室20内导入气体之后,使第1泵部41比第2泵部42更快地恢复。
作为使第2泵部42比第1泵部41更柔软地构成的方法,可举出由比第1泵部41更柔软的材料形成第2泵部42的方法、为了使第2泵部42比第1泵部41更柔软而使第2泵部42和第1泵部41各自的成型条件不同的方法及使第1泵部41的壁厚大于第2泵部42的壁厚的方法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泵部42的内容积可以大于第1泵部41的内容积。这里所说的内容积表示各泵部40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内容积。
通过使第2泵部42的内容积大于第1泵部41的内容积,能够借助第2泵部42更可靠地抽吸借助第1泵部41抽吸的液体38。
作为一例,通过使第2泵部42的圆筒部45的轴向上的长度尺寸长于第1泵部41的圆筒部45的轴向上的长度尺寸,能够使包括圆筒部45及锥形部46在内的整个第2泵部42的内容积大于包括圆筒部45及锥形部46在内的整个第1泵部41的内容积。
但是,也可以通过使第2泵部42中的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内径大于第1泵部41中的圆筒部45的主部45a的内径,而使第2泵部42的内容积大于第1泵部41的内容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1液体流通管31所具有的泵部的数量为两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子,第1液体流通管31也可以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量的泵部。
〔第5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0的(a)、图10的(b)及图10(c)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图10的(a)是前端侧部件70的立体图,图10的(b)是表示喷雾单元10的前端部52的主视图,图10(c)是沿着图10的(b)的Xc-Xc线切割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在以下说明的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或第2~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不同,而在其他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或第2~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相同地构成。
如上所述,吐出口31a形成在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前端。
如图10的(a)、图10的(b)及图10(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吐出口31a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形成为朝向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基端侧(第1吐出管71的基端侧)切开的切口形状部74。而且,第1液体流通管31(第1吐出管71)在切口形状部74的基端附近具有贯穿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内部和外部的贯穿孔75。贯穿孔75例如形成为其基端部为半圆形状的U字状或形成为V字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吐出口31a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形成为切口形状部74,因此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前端部具有相对于气体流通通道23的开口部(切口形状部74)。
由此,在气体通过气体流通通道23从气体喷出部24喷出时,气体通过切口形状部74导入至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前端部的内部。因此,能够借助导入至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内部的气体从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前端部吹出液体38,因此能够抑制液体38残留在吐出口31a附近。
而且,第1液体流通管31在切口形状部74的基端附近具有贯穿孔75,因此能够在通过将气体从贯穿孔75导入至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前端部而对液体38的流动进行加速之后,借助从切口形状部74导入的气体从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前端部吹出液体38。因此,提高液体38与吐出口31a的分离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液体38残留在吐出口31a附近。
第1吐出管71的周壁的一部分介于切口形状部74与贯穿孔75之间,因此即使在第1吐出管71上形成足够大小的开口部(切口形状部74及贯穿孔75),也能够充分地确保第1液体流通管31(第1吐出管71)的前端部的强度。即,位于切口形状部74与贯穿孔75之间的第1吐出管71的一部分发挥加强部的作用。
第1吐出管71的周向上的切口形状部74及贯穿孔75的尺寸例如可以彼此相等。
切口形状部74例如形成为在第1液体流通管31的轴向上长条的大致矩形。
如图10的(b)所示,第1吐出管71的周向上的切口形状部74的开口宽度优选朝向第1吐出管71的径向外侧逐渐扩大。由此,能够将气体从气体流通通道23经由切口形状部74更顺畅地导入至第1吐出管71内。
同样地,第1吐出管71的周向上的贯穿孔75的开口宽度优选朝向第1吐出管71的径向外侧逐渐扩大。由此,能够将气体从气体流通通道23经由贯穿孔75更顺畅地导入至第1吐出管71内。
而且,第1吐出管71的轴向上的贯穿孔75的开口宽度也优选朝向第1吐出管71的径向外侧逐渐扩大。尤其,在贯穿孔75的基端侧的端部,第1吐出管71的轴向上的贯穿孔75的开口宽度优选朝向第1吐出管71的径向外侧逐渐扩大。通过如此构成,能够将气体从气体流通通道23经由贯穿孔75更顺畅地导入至第1吐出管71内。
如图10的(b)所示,从正面观察时,第2液体流通管32(第2吐出管72)配置在从连接吐出口31a的中心和切口形状部74的中心的直线错开的位置。作为一例,从正面观察时,切口形状部74例如位于吐出口31a的周向上的左上方的位置。
由此,从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前端部吹出的液体38容易朝向与第2液体流通管32侧(第2吐出管72侧)不同的方向,因此能够抑制液体38附着在第2液体流通管32的前端部上。
〔第6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1、图12的(a)及图12的(b)对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在以下说明的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或第2~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不同,而在其他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或第2~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相同地构成。
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地,第1液体流通管31具有在该第1液体流通管31的轴向上由彼此不同的部位分别构成的多个泵部40。但是,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多个泵部40,第1液体流通管31还包括配置在比第2泵部42更靠特定液体流通管(第1液体流通管31)的上游侧的第3泵部4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泵部41与第2泵部42之间以及第2泵部42与第3泵部43之间分别配置有收缩部37。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泵部42不包括锥形部46,而由圆筒部45构成。
并且,第3泵部43例如与第2泵部42相同地具有圆筒部45和与圆筒部45的基端侧连接的锥形部46。
并且,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泵部4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泵部40的周向上延伸的外周侧肋45b。即,泵部40的外周面和内周面这两个面上形成有肋。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液体流通管31具备三个分别具有形成在内周面的泵部肋45c的泵部40,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液体38流向吐出口31a侧。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例如构成为:在停止向气体腔室20内导入气体之后,第1泵部41比第2泵部42更快地恢复,第2泵部42比第3泵部43更快地恢复。更详细而言,通过使第1泵部41的壁厚大于第2泵部42的壁厚,使第2泵部42比第1泵部41更柔软地构成。并且,通过使第2泵部42的壁厚大于第3泵部43的壁厚,使第3泵部43比第2泵部42更柔软地构成。
由此,能够在第1泵部41、第2泵部42及第3泵部43中,首先,借助更靠近吐出口31a(前端侧)配置的第1泵部41从吐出口31a侧快速地抽吸液体38,接着,借助第2泵部42将液体38抽吸至基端侧,并借助第3泵部43将液体38进一步抽吸至基端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1泵部41中的泵部肋45c及外周侧肋45b的突出高度大于第2泵部42中的泵部肋45c及外周侧肋45b的突出高度,使整个第1泵部41的平均壁厚大于整个第2泵部42的平均壁厚。同样地,通过使第2泵部42中的泵部肋45c及外周侧肋45b的突出高度大于第3泵部43中的泵部肋45c及外周侧肋45b的突出高度,使整个第2泵部42的平均壁厚大于整个第3泵部43的平均壁厚。
但是,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也可以通过使第1泵部41中的泵部肋45c及外周侧肋45b的配置密度高于第2泵部42中的泵部肋45c及外周侧肋45b的配置密度,使整个第1泵部41的平均壁厚大于整个第2泵部42的平均壁厚。同样地,也可以通过使第2泵部42中的泵部肋45c及外周侧肋45b的配置密度高于第3泵部43中的泵部肋45c及外周侧肋45b的配置密度,使整个第2泵部42的平均壁厚大于整个第3泵部43的平均壁厚。
并且,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也可以将第1泵部41的主部45a的壁厚设定为大于第2泵部42的主部45a的尺寸。并且,也可以将第2泵部42的主部45a的壁厚设定为大于第3泵部43的主部45a的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泵部41中,各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彼此相等。在第1泵部41中,各外周侧肋45b的突出高度彼此相等。并且,在第1泵部41中,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和外周侧肋45b的突出高度彼此相等,泵部肋45c的配置密度和外周侧肋45b的配置密度彼此相等。
同样地,在第2泵部42中,各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彼此相等。在第2泵部42中,各外周侧肋45b的突出高度彼此相等。并且,在第2泵部42中,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和外周侧肋45b的突出高度彼此相等,泵部肋45c的配置密度和外周侧肋45b的配置密度彼此相等。
同样地,在第3泵部43中,各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彼此相等。在第3泵部43中,各外周侧肋45b的突出高度彼此相等。并且,在第3泵部43中,泵部肋45c的突出高度和外周侧肋45b的突出高度彼此相等,泵部肋45c的配置密度和外周侧肋45b的配置密度彼此相等。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停止向气体腔室20内导入气体之后,第3泵部43比第2泵部42更快地恢复,第2泵部42比第1泵部41更快地恢复。更详细而言,也可以通过使第3泵部43的壁厚大于第2泵部42的壁厚,使第2泵部42比第3泵部43更柔软地构成。并且,也可以通过使第2泵部42的壁厚大于第1泵部41的壁厚,使第1泵部41比第2泵部42更柔软地构成。
而且,如图12的(a)及图12的(b)所示,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地,吐出口31a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形成为朝向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基端侧(第1吐出管71的基端侧)切开的切口形状部74。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形状部74为从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基端侧(第1吐出管71的基端侧)朝向吐出口31a侧扩展的形状。更详细而言,如图12的(a)所示形成为V字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吐出口31a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形成为朝向吐出口31a侧扩展的V字状的切口形状部74,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第1液体流通管31的最前端部(V字状的切口形状部74的前端部)处的气流的流量。因此,能够将气体从气体流通通道23经由切口形状部74更顺畅地导入至第1液体流通管31内。因此,能够借助导入至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内部(第1吐出管71内)的气体,从第1液体流通管31的前端部良好地吹出液体38,因此能够抑制液体38残留在吐出口31a附近,尤其吐出口31a的前端部。
另外,切口形状部74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基端部为半圆形状的U字状。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还包括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改进等方式。
例如,上述中,对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所具备的液体流通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中一个液体流通管(例如,第1液体流通管31)为具有多个泵部40的特定液体流通管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子,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液体流通管,特定液体流通管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并且,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100所具备的所有液体流通管也可以均为特定液体流通管。
但是,优选,使含有纤维蛋白原等的高粘度的液体流通的液体流通管为特定液体流通管。
并且,上述中,对第1液体流通管31通过组合多个部件(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前端侧部件70及基端侧部件60)来构成且第2液体流通管32也通过组合多个部件(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前端侧部件70及基端侧部件60)来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各液体流通管也可以由整体形成为一体的单一部件构成。
并且,上述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
本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技术思想。
(1)一种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具备:
气体腔室,具有导入气体的气体导入部和喷出所述气体的气体喷出部;及
多个液体流通管,穿过所述气体腔室的内部空间,并且具有配置在所述气体喷出部附近的吐出口,
借助从所述气体喷出部喷出的所述气体来推动从所述多个液体流通管的所述吐出口分别吐出的液体,由此进行喷雾及混合来涂布在生物体组织上,
作为所述多个液体流通管中的至少一个液体流通管的特定液体流通管具有由该特定液体流通管的轴向上的一部分构成的泵部,
所述泵部在所述气体腔室内导入有所述气体的状态下被气压压缩而内容积缩小,且在停止向所述气体腔室导入所述气体时弹性恢复,
所述泵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凸部。
(2)根据(1)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所述凸部为在所述泵部的周向上延伸的肋。
(3)根据(2)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所述肋在所述泵部的周向上环绕360度。
(4)根据(2)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多个所述肋在所述泵部的周向上间断地配置。
(5)根据(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所述泵部的轴向上的多个位置上分别形成有所述肋。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所述泵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平滑的筒状。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所述泵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所述泵部的周向上延伸的外周侧肋。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
所述吐出口形成在所述液体流通管的前端,
所述吐出口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形成为朝向所述液体流通管的基端侧切开的切口形状部,
所述液体流通管在所述切口形状部的基端附近具有贯穿该液体流通管的内部和外部的贯穿孔。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喷雾单元,20-气体腔室,21-内部空间,22-气体导入部,23-气体流通通道,24-气体喷出部,25-分隔壁部,31-第1液体流通管(液体流通管、特定液体流通管),31a-吐出口,32-第2液体流通管(液体流通管),32a-吐出口,33-第1液体流通管主体,33a-基端部,33b-前端部,34-第2液体流通管主体,34a-基端部,34b-前端部,35-非泵部,35a-直管部,35b-前端部,36-非泵部,36a-直管部,36b-基端部,37-收缩部,37a-主部,37b-边界肋,38、39-液体,40-泵部,41-第1泵部,42-第2泵部,43-第3泵部,45-圆筒部,45a-主部,45b-外周侧肋,45c-泵部肋(凸部、肋),451c-肋,46-锥形部,50-腔室主体,51-基端部,51a-基端侧开口,52-前端部,52a-***孔,52b-固定肋,60-基端侧部件,61-主体部,62a、62b-注射器安装部,63a、63b-液体流通管安装部,64a、64b-贯穿孔,65-分隔壁结构部,70-前端侧部件,71-第1吐出管,71a、72a-保持部,71b、72b-突出部,72-第2吐出管,73-连结部,74-切口形状部,75-贯穿孔,80-注射工具,81-注射器,82-柱塞,83-柱塞架,85-空气过滤单元,85a-连接部,90-调节器,91-供气管,92a-第1连接器,92b-第2连接器,100-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Claims (8)

1.一种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具备:
气体腔室,具有导入气体的气体导入部和喷出所述气体的气体喷出部;及
多个液体流通管,穿过所述气体腔室的内部空间,并且具有配置在所述气体喷出部附近的吐出口,
借助从所述气体喷出部喷出的所述气体来推动从所述多个液体流通管的所述吐出口分别吐出的液体,由此进行喷雾及混合来涂布在生物体组织上,
作为所述多个液体流通管中的至少一个液体流通管的特定液体流通管具有由该特定液体流通管的轴向上的一部分构成的泵部,
所述泵部在所述气体腔室内导入有所述气体的状态下被气压压缩而内容积缩小,且在停止向所述气体腔室导入所述气体时弹性恢复,
所述泵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
所述凸部为在所述泵部的周向上延伸的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
所述肋在所述泵部的周向上环绕3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
多个所述肋在所述泵部的周向上间断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
所述泵部的轴向上的多个位置上分别形成有所述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
所述泵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平滑的筒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
所述泵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所述泵部的周向上延伸的外周侧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其中,
所述吐出口形成在所述液体流通管的前端,
所述吐出口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形成为朝向所述液体流通管的基端侧切开的切口形状部,
所述液体流通管在所述切口形状部的基端附近具有贯穿该液体流通管的内部和外部的贯穿孔。
CN202080068946.5A 2019-10-08 2020-10-07 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Active CN114502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5460A JP7494459B2 (ja) 2019-10-08 2019-10-08 生体接着剤塗布具
JP2019-185460 2019-10-08
PCT/JP2020/037960 WO2021070852A1 (ja) 2019-10-08 2020-10-07 生体接着剤塗布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2232A true CN114502232A (zh) 2022-05-13
CN114502232B CN114502232B (zh) 2024-07-30

Family

I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1590A (ja) * 2007-11-08 2009-06-18 Terumo Corp 塗布具
JP2010075286A (ja) * 2008-09-24 2010-04-08 Terumo Corp 塗布具
JP2010125601A (ja) * 2008-11-25 2010-06-10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液体塗布具
JP2011020031A (ja) * 2009-07-14 2011-02-03 Terumo Corp 液状体供給具
JP2012100852A (ja) * 2010-11-10 2012-05-31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生体組織接着剤塗布用具
JP2018201726A (ja) * 2017-05-31 2018-12-27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生体組織接着剤塗布用具
CN113518589A (zh) * 2019-03-26 2021-10-19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1590A (ja) * 2007-11-08 2009-06-18 Terumo Corp 塗布具
JP2010075286A (ja) * 2008-09-24 2010-04-08 Terumo Corp 塗布具
JP2010125601A (ja) * 2008-11-25 2010-06-10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液体塗布具
JP2011020031A (ja) * 2009-07-14 2011-02-03 Terumo Corp 液状体供給具
JP2012100852A (ja) * 2010-11-10 2012-05-31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生体組織接着剤塗布用具
JP2018201726A (ja) * 2017-05-31 2018-12-27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生体組織接着剤塗布用具
CN113518589A (zh) * 2019-03-26 2021-10-19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58472A (ja) 2021-04-15
WO2021070852A1 (ja) 2021-04-15
TW202120030A (zh) 2021-06-01
JP7494459B2 (ja) 202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8858B2 (en) Connector and infusion set
EP2058022B1 (en) Sprayer
CN113518589B (zh) 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US20130146679A1 (en) Silicone Spray Tip
EP2248470A1 (en) Applicator
JP2017176713A (ja) 塗布具
CN107051764B (zh) 生物体组织粘合剂涂敷用具
US20100198255A1 (en) Spray head,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biological tissue adhesive
US20160113640A1 (en) Applicator
CN114502232B (zh) 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CN114502232A (zh) 生物体接合剂涂布工具
US10449295B2 (en) Syringe assembly
JP6933000B2 (ja) 生体組織接着剤塗布用具
JP2020036824A (ja) 生体組織接着剤塗布用具
CN110709016B (zh) 生物体组织粘合剂涂布用具及生物体用药液注入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