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7149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7149A
CN114497149A CN202111339895.8A CN202111339895A CN114497149A CN 114497149 A CN114497149 A CN 114497149A CN 202111339895 A CN202111339895 A CN 202111339895A CN 114497149 A CN114497149 A CN 114497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gion
display device
light
color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98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胜龙
成秉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97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7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1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active inorganic nanostructures, e.g.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31Nanoparticles used in non-emissive layers, e.g. in packag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radiation-sensitive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30/00
    • H10K39/30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10K39/32Organic image sensors
    • H10K39/34Organic image sensors integrated with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9Tandem OLE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10K59/80521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包括显示区和透射区的下基板;位于显示区中的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具有与透射区对应的开口的中间层;位于中间层上方且具有与透射区对应的开口的对电极;包括与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一区、与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二区、与第三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三区和与透射区对应的第四区的上基板;位于第一区中的透光层;位于第二区中的第二颜色量子点层;位于第三区中的第三颜色量子点层;以及位于第四区中并且与透光层形成为一体的透光材料层。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0年11月12日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151117号的优先权和权益,为了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将其合并于此,就像在本文中充分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可视地显示数据。这种显示装置可以被用作诸如移动电话的小型产品的显示器,或者可以被用作诸如电视机的大型产品的显示器。
显示装置包括接收电信号并向外部发射用于显示图像的光的多个像素。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例如,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每个像素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二极管。一般来说,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通常包括形成在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和是显示元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并且有机发光二极管自身发光。在显示装置的应用已经多样化的同时,已经做出各种设计努力来改善显示装置的质量。
在本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理解本发明构思的背景,并且因此可能包含不形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装置可能具有相对低的发光效率。因此,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具有相对高的发光效率的显示装置。
另外的方面将在随后的详细描述中阐述,并且将部分地根据本公开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构思而获知。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下基板、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中间层、对电极、上基板、透光层、第二颜色量子点层、第三颜色量子点层和透光材料层。下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透射区。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在显示区中位于下基板上方。中间层包括堆叠在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中的每个上方的发射层。中间层具有与透射区对应的开口。对电极位于中间层上方。对电极具有与透射区对应的开口。上基板具有位于下基板上方并面对下基板的下表面。上基板包括与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一区、与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二区、与第三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三区以及与透射区对应的第四区。透光层在第一区中位于上基板和对电极之间。第二颜色量子点层在第二区中位于上基板和对电极之间。第三颜色量子点层在第三区中位于上基板和对电极之间。透光材料层在第四区中位于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透光材料层与透光层形成为一体。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下基板、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中间层、对电极、上基板、堤、透光层、第二颜色量子点层、第三颜色量子点层和透光材料层。下基板包括透射区。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位于下基板上方。中间层包括堆叠在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中的每个上方的发射层。中间层具有与透射区对应的开口。对电极位于中间层上方。对电极具有与透射区对应的开口。上基板具有位于下基板上方并面对下基板的下表面。上基板包括与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一区、与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二区、与第三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三区以及与透射区对应的第四区。堤位于上基板和对电极之间。堤具有与第一区对应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区对应的第二开口、与第三区对应的第三开口以及与第四区对应的第四开口。透光层填充第一开口。第二颜色量子点层填充第二开口。第三颜色量子点层填充第三开口。透光材料层填充第四开口。
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意在提供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构思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构思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包括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中间层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是包括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中间层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A、图8B、图8C和图8D是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在根据各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透射区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透射区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1是根据实施例的、部件位于其下方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第一反射层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3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第二反射层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4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第二反射层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第二反射层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6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第二反射层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7是包括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感测器电极层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8是根据实施例的沿图17的截面线XVIII-XV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9是根据实施例的图18的第一导电层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0是根据实施例的图18的第二导电层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1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感测器电极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2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感测器电极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3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感测器电极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并且
图24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感测器电极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各个实施例的透彻理解。如本文所用,术语“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可以被互换使用,并且是采用本文公开的发明构思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非限制性示例。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使用一个或多个等同布置实践各个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器件,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各个实施例。此外,各个实施例可以是不同的,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实施例的具体形状、配置和特性可以在另一实施例中使用或实施,而不脱离本发明构思。
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所示出的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一些实施例的不同细节的示例特征。因此,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各个图例的特征、部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方面等(下文中单独或统称为“元件”)可以被另外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而不脱离本发明构思。
在附图中交叉影线和/或阴影的使用通常被提供以阐明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因此,除非指明,否则无论是否存在交叉影线或阴影都不传达或指示对特定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所示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元件的任何其他特性、属性、性质等的偏好或要求。进一步,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的目的,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能被放大。因此,各个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不一定限于图中所示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实施例可以被不同地实施时,具体工艺顺序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执行。例如,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同样,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
当提及诸如层的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或者“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者直接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居间元件。然而,当提及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者“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居间元件。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术语和/或短语应以类似方式解释,例如“位于……之间”与“直接位于……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等。进一步,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的、电的和/或流体的连接。另外,X轴、Y轴和Z轴不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并且可以以更宽泛的意义进行解释。例如,X轴、Y轴和Z轴可以互相垂直,或者可以表示互相不垂直的不同方向。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和“选自由X、Y和Z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意组合,举例来说,诸如XYZ、XYY、YZ和ZZ。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来。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命名为第二元件,而不脱离本公开的教导。
空间上相对的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之下”、“下”、“上方”、“上”、“之上”“较高”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可以在本文中被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且由此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些)元件的关系。空间上相对的术语意在涵盖除图中描绘的定向之外装置在使用中、操作中或制造中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会随之被定向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术语“下方”可以涵盖上方和下方两种定向。另外,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以其他定向),并且因此,本文使用的空间上相对的描述语言应当进行相应的解释。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的目的在于描述一些实施例,并不意在限制。如本文所用,单数形式“一”和“该(所述)”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给出其他指示。另外,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附加。还应当注意,如本文所用,术语“基本上”、“大约”及其他类似术语被用作近似的术语而不是程度的术语,并且因此被用于考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的测量的、计算的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本文中参考是理想化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性图示的截面图、等距图、透视图、平面图和/或分解图来描述各个实施例。因此,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容差而导致的图示形状的变化是可以预期的。因此,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区域的特定图示形状,而是包括由于例如制造而导致的形状的偏差。为此,附图中图示的区域本质上可以是示意性的,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器件的区域的实际形状,且因此并不意在进行限制。
除非有其他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诸如那些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以理想化的或过于形式的意义来解释,除非本文明确进行了这种定义。
按照本领域中的惯例,以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的形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一些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块、单元和/或模块由可以使用基于半导体的制造技术或其他制造技术形成的诸如逻辑电路、分立部件、微处理器、硬连线电路、存储器元件和布线连接等的电子(或光学)电路物理地实现。在块、单元和/或模块由微处理器或其他类似硬件实现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使用软件(例如,微代码)进行编程和控制以执行本文讨论的各种功能,并且可以可选地由固件和/或软件进行驱动。还预期,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由专用硬件实现,或者实现为执行一些功能的专用硬件和执行其他功能的处理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编程的微处理器和相关联的电子线路)的组合。此外,一些实施例的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被物理地分离为两个或更多个交互的且分立的块、单元和/或模块,而不脱离本发明构思。进一步,一些实施例的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被物理地组合为更复杂的块、单元和/或模块,而不脱离本发明构思。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解释各个实施例。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参考图1,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发光的显示区DA和不发光的***区PA。包括在显示装置1中的下基板100(见图2)可以包括与显示区DA对应的区和与***区PA对应的区。
图1示出显示装置1的显示区DA是矩形的情况;然而,显示区DA的形状可以是诸如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的任何任意形状。
在显示区DA中,像素PX可以位于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扫描线和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数据线之间的交叉处。像素PX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像素电路以及连接到像素电路的发光二极管。
***区PA可以在显示区DA的外部,例如***区PA可以围绕显示区DA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区PA可以围绕整个显示区DA。用于将电信号传输到显示区DA的各种线可以位于***区PA中。用于控制施加到显示区DA的电信号的电路单元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区PA中。
***区PA可以包括位于其一侧的焊盘区。包括多个焊盘的焊盘单元可以位于焊盘区中。包括在焊盘单元中的多个焊盘可以通过分别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焊盘而接收通过印刷电路板输入的信号。为此,焊盘单元可以包括多个焊盘。多个焊盘可以被暴露而不被绝缘层覆盖,并且可以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等。
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位于其一侧的部件40(见图11)。部件40可以是使用(例如,检测、输出等)例如光或声音的电子元件。例如,电子元件可以是接收并使用光的传感器(像红外传感器)、接收光并捕获图像的照相机、输出并感测光或声音以测量距离或识别指纹等的传感器、输出光的小灯以及输出声音的扬声器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作为示例被示出,并且现在将被描述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然而,根据各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不限于此。例如,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可以是无机发光显示器或量子点发光显示器等。例如,包括在显示装置1中的显示元件的发射层可以包括有机材料或者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量子点、包括有机材料和量子点、或者包括无机材料和量子点。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
参考图2,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显示单元DU和位于显示单元DU上例如与显示单元DU相对的滤色器单元CU。显示单元DU可以包括多个像素。例如,显示单元DU可以包括第一像素PX1、第二像素PX2和第三像素PX3。第一像素PX1、第二像素PX2和第三像素PX3可以是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像素,并且可以设置在下基板100上。根据实施例,第一像素PX1可以发射第一颜色光La,第二像素PX2可以发射第二颜色光Lb,并且第三像素PX3可以发射第三颜色光Lc。例如,第一颜色光La可以是蓝色光,第二颜色光Lb可以是绿色光,并且第三颜色光Lc可以是红色光。
像素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例如,第一像素PX1可以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OLED1,第二像素PX2可以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OLED2,并且第三像素PX3可以包括第三发光二极管OLED3。第一像素PX1可以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O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OLE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OLED3。根据实施例,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OLED1、OLED2和OLED3可以发射第一颜色光La,例如蓝色光。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OLED1、OLED2和OLED3可以分别发射第一颜色光La、第二颜色光Lb和第三颜色光Lc。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OLED1、OLED2和OLED3可以发射第一颜色光La和第二颜色光Lb的混合,例如蓝色光和绿色光的混合。
滤色器单元CU可以包括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由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OLED1、OLED2和OLED3发射的光束可以穿过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并且因此,可以发射第一颜色光La、第二颜色光Lb和第三颜色光Lc。
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可以位于(例如,直接位于)上基板400上。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直接位于上基板400上”时,这可以意指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直接形成在上基板400上以制造滤色器单元CU。可以以使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分别面对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OLED1、OLED2和OLED3的方式将显示单元DU与滤色器单元CU结合。在图2中,显示单元DU和滤色器单元CU通过粘合层ADH彼此结合。粘合层ADH可以是但不限于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省略粘合层ADH。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图3中所示,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可以直接布置在显示单元DU上。当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直接布置在显示单元DU上”时,这可以意指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被直接堆叠在显示单元DU上并与显示单元DU集成为单个结构而不单独制造滤色器单元CU,如图3中所示。例如,滤色器单元CU可以通过与显示单元DU连续的工艺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可以位于封装层160(见图4)上。在“另一层”位于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与封装层160之间的一些情况下,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可以形成在该“另一层”上。该“另一层”可以是有机层、无机层、导电层或其复合层。
作为参考,图4和图5、图9至图16以及图21至图24以其中显示单元DU和滤色器单元CU如图2中所示那样彼此结合的显示装置1为基础,但是稍后要描述的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中滤色器部分如图3中所示那样被堆叠在显示单元DU上的结构。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下基板100、位于下基板100上的发光二极管、上基板400以及位于上基板400的面对下基板100的下表面上的滤色器部分。
下基板100可以包括玻璃、金属和/或聚合物树脂。在下基板100是柔性的或可弯曲的情况下,上基板400可以包括诸如聚醚砜、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和醋酸丙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的聚合物树脂。下基板100可以具有包括各自包括聚合物树脂的两层和位于这两层之间的包括无机材料(例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氮氧化硅等中的至少一种)的阻挡层的多层结构。以此方式,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包括第一像素电极311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位于下基板100上。电连接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薄膜晶体管210可以连同第一发光二极管一起位于下基板100上。如图4中所示,第一发光二极管电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210是指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像素电极311电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210。
第一薄膜晶体管210可以包括:包括非晶硅、多晶硅、有机半导体材料或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第一半导体层211、第一栅电极213、第一源电极215a和第一漏电极215b。第一栅电极213可以包括各种导电材料中的任一种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层叠结构中的任一种。例如,第一栅电极213可以包括钼(Mo)层和铝(Al)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栅电极213可以具有Mo/Al/Mo的层叠结构。可替代地,第一栅电极213可以包括氮化钛(TiNX)层、Al层和/或钛(Ti)层。第一源电极215a和第一漏电极215b可以包括各种导电材料中的任一种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层叠结构中的任一种。例如,第一源电极215a和第一漏电极215b中的每个可以包括Mo层、Al层和/或铜(Cu)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源电极215a和第一漏电极215b中的每个可以具有Ti/Al/Ti的层叠结构。
为了确保第一半导体层211和第一栅电极213之间的绝缘,栅绝缘层121可以位于第一半导体层211和第一栅电极213之间。栅绝缘层121可以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的无机材料。层间绝缘层131可以位于第一栅电极213上并且可以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的无机材料。第一源电极215a和第一漏电极215b可以位于层间绝缘层131上。包括这种无机材料的绝缘层可以经由化学气相沉积(CVD)或原子层沉积(ALD)形成。这同样适用于稍后描述的实施例及其修改例。
缓冲层110可以位于具有这种结构的第一薄膜晶体管210和下基板100之间,并且可以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的无机材料。缓冲层110可以提高下基板100的上表面的平滑度和/或防止或最小化杂质从下基板100等渗入第一薄膜晶体管210的第一半导体层211中。
平坦化层140可以位于第一薄膜晶体管210上。例如,当如图4中所示作为第一发光二极管的OLED位于第一薄膜晶体管210上方时,平坦化层140可以平坦化覆盖第一薄膜晶体管210的保护层的上部。平坦化层140可以包括诸如丙烯酸、苯并环丁烯(BCB)和/或六甲基二硅氧烷(HMDSO)等的有机材料。虽然在图4中平坦化层140是单层,但是可以对平坦化层140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平坦化层140可以是多层的堆叠。
第一发光二极管可以位于下基板100的平坦化层140上。在图4中,作为第一发光二极管的OLED位于平坦化层140上。位于第一像素PX1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可以是具有第一像素电极311、对电极330以及位于第一像素电极311和对电极330之间并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见图6)的中间层320的OLED。如图4中所示,第一像素电极311经由形成在平坦化层140中的开口与第一源电极215a和第一漏电极215b中的一个相接触,并且电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210。第一像素电极311可以包括由诸如氧化铟锡(ITO)、三氧化二铟(In2O3)或氧化铟锌(IZO)的透光导电氧化物形成的透光导电层以及由诸如Al或银(Ag)的金属形成的反射层,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像素电极311可以具有ITO/Ag/ITO的三层结构。
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的中间层320可以具有被图案化为与第一像素电极311相对应的形状。然而,如图4中所示,中间层320也可以位于定位在下基板100上的第二像素电极312和第三像素电极313上,并且因此,可以跨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311至313形成为一体。中间层320上的对电极330也可以跨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311至313形成为一体。对电极330可以包括由例如ITO、In2O3或IZO形成的透光导电层,并且还可以包括:包括诸如Al或Ag的金属的半透射层。例如,对电极330可以是包括镁(Mg)和Ag的半透射层。
像素限定层150可以位于平坦化层140上。像素限定层150通过包括与每个像素对应的开口,例如经由其暴露第一像素电极311的中心部分的开口,来限定每个像素。在如图4中所示的这种情况下,像素限定层150通过增大第一像素电极311的边缘和对电极330之间的距离来防止在第一像素电极311的边缘发生电弧等。像素限定层150可以包括例如聚酰亚胺或HMDSO的有机材料,但实施例不限于此。
中间层320可以包括低分子量或高分子量材料。当中间层320包括低分子量材料时,中间层320可以具有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射层(EM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中的至少一个的单层或多层堆叠结构,并且可以经由例如真空沉积而形成。当中间层320包括高分子量材料时,中间层320可以具有包括HTL和EML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HTL可以包括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并且EML可以包括诸如聚苯撑乙烯(PPV)类材料或聚芴类材料的高分子量材料,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中间层320可以经由丝网印刷、喷墨印刷、沉积或激光诱导热成像(LITI)等形成。中间层320不限于上述结构,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其他结构中的任一种。根据实施例,中间层320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EML和位于EML之间的电荷产生层(CGL)。稍后将参考图6和图7给出其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中间层320可以包括覆盖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311、312和313的一体形成的层。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中间层320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311、312和313中的每个而被图案化的层。在任何情况下,中间层320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见图6)。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可以被一体形成以覆盖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311、312和313,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对应于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311、312和313中的每个而被图案化。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可以发射第一波段的光。例如,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可以发射具有范围从大约450nm到大约495nm的波长的光。
至少因为上述OLED可能容易被外部湿气或外部氧气等损伤,所以OLED可以被封装层160覆盖并保护。封装层16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封装层和至少一个无机封装层。例如,封装层160可以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161、有机封装层16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163。
第一无机封装层161可以覆盖对电极320,并且可以包括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诸如盖层的其他层可以位于第一无机封装层161和对电极330之间。至少因为第一无机封装层161根据第一无机封装层161下方的结构而形成,并且因此具有不平坦的上表面,所以有机封装层162可以被形成为覆盖第一无机封装层161以便提供平坦的上表面。有机封装层162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乙烯磺酸酯、聚甲醛、聚芳酯和六甲基二硅氧烷当中的至少一种材料,但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二无机封装层163可以覆盖有机封装层162,并且可以包括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
即使当封装层160中发生裂缝时,至少由于上述多层结构,封装层160也可以允许裂缝不在第一无机封装层161和有机封装层162之间和/或有机封装层16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163之间连接。因此,可以防止或最小化外部湿气或氧气等经由其渗透到OLED中的路径的形成。
如图4中所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位于第二像素PX2中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如图4中所示,第二发光二极管可以是具有第二像素电极312、对电极330以及位于第二像素电极312和对电极330之间并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的中间层320的OLED。除了第二发光二极管之外,电连接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薄膜晶体管220也可以位于下基板100上。如图4中所示,第二发光二极管电连接到第二薄膜晶体管220是指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像素电极312电连接到第二薄膜晶体管220。第二薄膜晶体管220可以包括:包括非晶硅、多晶硅、有机半导体材料或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第二半导体层221、第二栅电极223、第二源电极225a和第二漏电极225b。第二像素电极312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20的描述可以与第一像素电极311和第一薄膜晶体管210的以上描述类似,并且因此可以被省略。
如图4中所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位于第三像素PX3中的第三发光二极管。如图4中所示,第三发光二极管可以是具有第三像素电极313、对电极330以及位于第三像素电极313和对电极330之间并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的中间层320的OLED。除了第三发光二极管之外,电连接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第三薄膜晶体管230也可以位于下基板100上。如图4中所示,第三发光二极管电连接到第三薄膜晶体管230是指第三发光二极管的第三像素电极313电连接到第三薄膜晶体管230。第三薄膜晶体管230可以包括:包括非晶硅、多晶硅、有机半导体材料或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第三半导体层231、第三栅电极233、第三源电极235a和第三漏电极235b。第三像素电极313和第三薄膜晶体管230的描述可以与第一像素电极311和第一薄膜晶体管210的以上描述类似,并且因此可以被省略。
上基板400可以位于下基板100上方,使得上基板400的下表面面对下基板100,例如面对下基板100的上表面。上基板400可以被定位为使得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311、312和313位于上基板400和下基板100之间。上基板400可以包括聚合物树脂。例如,上基板400可以包括诸如聚醚砜、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和/或醋酸丙酸纤维素的聚合物树脂。
上基板400可以具有包括各自包括聚合物树脂的两层和位于这两层之间的包括无机材料(例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等)的阻挡层的多层结构。以此方式,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上基板400可以具有柔性或可弯曲的特性。
上基板400具有与第一像素电极311对应的第一区A1、与第二像素电极312对应的第二区A2以及与第三像素电极313对应的第三区A3。表述“与……对应”是指当在垂直于上基板400的上表面的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观看时重叠。换句话说,当在垂直于上基板400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观看时,第一区A1与第一像素电极311重叠,第二区A2与第二像素电极312重叠,并且第三区A3与第三像素电极313重叠。
滤色器部分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位于上基板400的下表面上。滤色器部分可以包括分别与第一至第三像素PX1、PX2和PX3对应的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当在垂直于下基板100或上基板400的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观看时,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可以与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311、312和313重叠。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可以分别过滤分别由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相应地,显示装置可以显示全彩色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还可过滤来自周围环境的入射光束以防止或减少光反射。
根据实施例,在第一区A1中,第一滤色器部分400a可以包括位于上基板400和对电极330之间的透光层415以及位于上基板400和透光层415之间的第一滤色器层410。在第二区A2中,第二滤色器部分400b可以包括位于上基板400和对电极330之间的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以及位于上基板400和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之间的第二滤色器层420。在第三区A3中,第三滤色器部分400c可以包括位于上基板400和对电极330之间的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以及位于上基板400和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之间的第三滤色器层430。
第一滤色器层410可以仅透射具有范围从大约450nm到大约495nm的波长的光。第一滤色器层410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位于上基板400的下表面上。第一滤色器层410覆盖上基板400的与第一发光二极管对应的第一区A1。如图4中所示,第一滤色器层410具有暴露与第二像素电极312对应的第二区A2的第1-2开口412。第1-2开口412可以限定第二像素PX2的区域。第一滤色器层410还具有暴露与第三像素电极313对应的第三区A3的第1-3开口413。第1-3开口413可以限定第三像素PX3的区域。
第二滤色器层420可以仅透射具有范围从大约495nm到大约570nm的波长的光。第二滤色器层420可以包括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位于第一滤色器层410的下表面上的部分以及填充第一滤色器层410的第1-2开口412的部分。第二滤色器层420的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位于第一滤色器层410的下表面上的部分可以用作不透光的间隔壁。第二滤色器层420的填充第一滤色器层410的第1-2开口412的部分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位于上基板400的下表面上。如图4中所示,第二滤色器层420具有暴露与第一像素电极311对应的第一区A1的第2-1开口421。第2-1开口421可以限定第一像素PX1的区域。第二滤色器层420还具有暴露与第三像素电极313对应的第三区A3的第2-3开口423。
第三滤色器层430可以仅透射具有范围从大约630nm到大约780nm的波长的光。第三滤色器层430填充第一滤色器层410的第1-3开口413。第三滤色器层430也可以被理解为填充第二滤色器层420的第2-3开口423。
第一至第三滤色器层410、420和430可以减少外部光在显示装置中的反射。例如,当外部光到达第一滤色器层410时,仅具有如上所述的预定波长的光被第一滤色器层410透射,并且具有其他波长的光被第一滤色器层410吸收。相应地,入射在显示装置上的外部光当中仅具有如上所述的预定波长(或波长范围)的光被第一滤色器层410透射,并且透射光中的一部分被第一滤色器层410下方的对电极330或第一像素电极311反射,并发射回外部。因此,入射到第一像素PX1上的外部光中仅一部分被反射向外部,从而减少外部光的反射。该描述同样适用于第二滤色器层420和第三滤色器层430。
如在图4中可见,第二滤色器层420的第2-1开口421限定第一区A1,第一滤色器层410的第1-2开口412限定第二区A2,并且第一滤色器层410的第1-3开口413限定第三区A3。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图5中所示,黑矩阵510可以位于第一至第三滤色器层410、420和430之间。黑矩阵510可以通过具有分别与第一至第三区A1、A2和A3对应的开口来限定第一至第三像素PX1、PX2和PX3的区域。黑矩阵510可以包括与包括在将在后面描述的堤500中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例如,黑矩阵510可以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的无机材料。根据一些实施例,黑矩阵510可以包括光刻胶材料。在这种情况下,黑矩阵510可以通过诸如曝光和显影工艺的工艺容易地形成。
堤500可以位于滤色器层之间的重叠部分与下基板100之间。根据实施例,如图4中所示,堤500可以位于第一滤色器层410和第二滤色器层420之间的重叠部分与下基板100之间。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显示装置包括上述黑矩阵510时,堤500可以被定位为与黑矩阵510重叠。
堤500可以具有与第一区A1对应的第一开口501、与第二区A2对应的第二开口502以及与第三区A3对应的第三开口503。堤500的第一至第三开口501、502和503可以与像素限定层150的限定第一至第三像素PX1、PX2和PX3的区域的开口相对应。当堤500的第一至第三开口501、502和503与像素限定层150的限定第一至第三像素PX1、PX2和PX3的相应区域的开口相对应时,这意味着,当在与上基板400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观看时,堤500的第一至第三开口501、502和503的相应边缘的形状可以与像素限定层150的限定第一至第三像素PX1、PX2和PX3的相应区域的开口的边缘的形状相同或相似。
堤500可以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的无机材料。根据一些实施例,堤500可以包括光刻胶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堤500可以通过诸如曝光和显影工艺的工艺容易地形成。
透光层415填充堤500的第一开口501。包括在第一像素电极311上的中间层320中的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可以发射第一波段的光,例如具有范围从大约450nm到大约495nm的波长的光。在第一像素PX1中,第一波段的光在没有波长转换的情况下通过上基板400发射到外部。相应地,第一像素PX1可以没有量子点层。至少因为堤500的第一开口501中不需要量子点层,所以由透光树脂形成的透光层415可以位于第一开口501中。透光层415可以包括丙烯酸、BCB和/或HMDSO,但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一些实施例,与图4中不同,透光层415可以不位于堤500的第一开口501中。
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填充堤500的第二开口502。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可以将由第二像素电极312上的中间层320产生的第一波段的光转换为第二波段的光。例如,当由第二像素电极312上的中间层320产生具有范围从大约450nm到大约495nm的波长的光时,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可以将光转换为具有范围从大约495nm到大约570nm的波长的光。相应地,在第二像素PX2中,具有范围从大约495nm到大约570nm的波长的光可以通过上基板400发射到外部。
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填充堤500的第三开口503。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可以将由第三像素电极313上的中间层320产生的第一波段的光转换为第三波段的光。例如,当由第三像素电极313上的中间层320产生具有范围从大约450nm到大约495nm的波长的光时,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可以将光转换为具有范围从大约630nm到大约780nm的波长的光。相应地,在第三像素PX3中,具有范围从大约630nm到大约780nm的波长的光可以通过上基板400发射到外部。
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和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中的每个可以通过将量子点分散在树脂中而形成。量子点包括诸如硫化镉(CdS)、碲化镉(CdTe)、硫化锌(ZnS)和/或磷化铟(InP)的半导体材料,但实施例不限于此。量子点可以具有几纳米的尺寸,并且转换后的光的波长根据量子点和/或壳/核结构的尺寸而变化。任何合适的透光材料可以被用作在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和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中包括的树脂。例如,诸如丙烯酸、苯并环丁烯(BCB)和/或六甲基二硅氧烷(HMDSO)的聚合物树脂可以被用作分别用于形成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和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的材料。分别用于形成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和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的材料可以通过喷墨印刷分别被定位在堤500的第二开口502和第三开口503内。
虽然被描述为包括量子点,但是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和/或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可以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包括量子盘、量子棒和/或量子线核/壳量子结构等。
第一保护层IL1可以位于第一滤色器层410和透光层415之间、第二滤色器层420和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之间以及第三滤色器层430和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之间。第二保护层IL2可以被布置为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覆盖透光层415、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和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的下表面。第一保护层IL1和第二保护层IL2中的每个可以跨上基板400的整个表面形成为一体,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期间或显示装置的制造之后的使用过程期间,第一保护层IL1和第二保护层IL2可以防止滤色器层和量子点层被损伤。
第一保护层IL1和第二保护层IL2可以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的具有透光性质的无机绝缘材料。第一保护层IL1和第二保护层IL2可以包括: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乙烯磺酸酯、聚甲醛、聚芳酯和六甲基二硅氧烷当中的至少一种材料的层,但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4中所示,第一保护层IL1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覆盖第一至第三滤色器层410、420和430的相应下表面的有机材料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机材料层,第一保护层IL1可以具有平坦的下表面。
图6是包括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中间层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7是包括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中间层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考图6和图7,图1中的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包括上述薄膜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可以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上方。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可以分别包括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311、312和313,并且包括中间层320和对电极330。分别与第一至第三像素PX1、PX2和PX3对应的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可以位于对电极330上方。
包括在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中的中间层320可以具有其中各自包括EML的多个发光单元被依次堆叠的串联结构。多个发光单元中的每个是指包括HIL、HTL、ETL和EIL中的至少一个以及EML的单元。例如,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可以具有其中空穴传输层HTL、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和电子传输层ETL被依次堆叠的结构,并且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可以具有其中空穴传输层HTL、第二颜色发射层EMLb和电子传输层ETL被依次堆叠的结构。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注入层EIL。
由包括在中间层320中的多个EML发射的光束在穿过位于对电极330上方的第一至第三滤色器部分400a、400b和400c时被过滤并被发射到外部。
根据实施例,如图6中所示,中间层320可以包括各自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的多个第一颜色发光单元。虽然在图6中中间层320包括一个接一个被堆叠的三个第一颜色发光单元,但是包括在中间层320中的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的数量不限于图6的情况。当中间层320如上所述那样包括多个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时,与当中间层320包括一个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时相比,更大量的第一颜色光可以从中间层320发射,导致显示装置的发光效率的改善。
电荷产生层(CGL)可以位于第一颜色发光单元之间。提供电子或空穴的CGL可以提高相邻EML的发光效率。CGL可以包括提供电子的n型电荷产生层CGLn和提供空穴的p型电荷产生层CGLp。例如,如图6中所示,n型电荷产生层CGLn可以位于发光单元的电子传输层ETL上方,以将电子提供到电子传输层ETL,并且p型电荷产生层CGLp可以位于另一发光单元的空穴传输层HTL下方,以将空穴提供到空穴传输层HTL。CGL可以包括金属材料。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图7中所示,中间层320可以包括各自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颜色发光单元以及各自包括第二颜色发射层EMLb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颜色发光单元。虽然在图7中中间层320包括依次堆叠的三个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和一个第二颜色发光单元,但是包括在中间层320中的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的数量和包括在中间层320中的第二颜色发光单元的数量以及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二颜色发光单元的布局不限于图7的情况。例如,与图7不同,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可以位于第一颜色发光单元之间,或者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可以位于底部并且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可以顺序地堆叠在第二颜色发光单元上方。
此外,在结合图7描述的实施例中,CGL可以位于第一颜色发光单元之间、第二颜色发光单元之间和/或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二颜色发光单元之间。
当中间层320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和一个或多个第二颜色发射层EMLb时,与当中间层320仅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时相比,第二颜色发射层EMLb的低发光效率或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的低光转换效率可以被改善。此外,像素的EML之间的发光效率的差异以及像素的量子点层的光转换效率的差异可以被改善,从而控制每个像素的面积。这将在后面参考图8A至图8D进行描述。
图8A至图8D是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在根据各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布局的平面图。为方便起见,在图8A至图8D中,像素的面积被示出为作为与像素成比例的元件的、填充堤500的开口的透光层415、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和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的相应面积。
如图8A至图8D中所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具有分别与透射区TA以及第一像素PX1、第二像素PX2和第三像素PX3的相应区域相对应的开口的堤500。稍后将参考图9给出透射区TA的详细描述。
透光层415位于堤500的与第一像素PX1对应的开口中,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位于堤500的与第二像素PX2对应的开口中,并且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位于堤500的与第三像素PX3对应的开口中。在这种情况下,透光层415、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和第三颜色量子点层435各自的面积可以被理解为与第一像素PX1、第二像素PX2和第三像素PX3的相应面积成比例。
图8A示出当中间层320仅包括图6中的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时像素的面积。从图8A可以看出,透光层415的平面面积小于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的平面面积。这可以被理解为第一像素PX1的平面面积小于第二像素PX2的平面面积。这是考虑到第二像素PX2的发光效率或光转换效率小于第一像素PX1的发光效率或光转换效率的事实的布局。
另一方面,图8B至图8D示出当中间层320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EMLa和第二颜色发射层EMLb时像素的面积。从图8B至图8D可以看出,透光层415的平面面积等于第二颜色量子点层425的平面面积。这可以被理解为第一像素PX1的平面面积等于第二像素PX2的平面面积。因为中间层320进一步包括具有低发光效率或低光转换效率的颜色的发射层,所以可以相对减小发射该颜色的光的像素的面积。换句话说,像素的面积可以通过调整包括在中间层320中的发射层来控制。
如图8C和图8D中所示,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间隔件CS。间隔件CS可以将图2的显示单元DU和图2的滤色器单元CU之间的间隔保持和支持在一定距离或更大。间隔件CS可以具有小的脆性和一定程度的弹性以不被外力破坏。例如,间隔件CS可以包括诸如硅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BCB和/或HMDSO的聚合物树脂,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如上面参考图8C和图8D所述,随着像素的面积被控制,间隔件CS和透射区TA可以被更有效地布置。例如,如图8C中所示,随着具有相对低发光效率和相对低光转换效率的像素的面积减小,可以确保更宽的透射区TA。如图8D中所示,更宽的透射区TA可以通过将像素调整为具有有相同面积的矩形形状来确保。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透射区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透射区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在下文中,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如图9和图10中所示,显示装置中的每个可以进一步包括透射区TA。与显示区DA相比,透射区TA可以是具有相对高的透射率的区。通过包括周期性布置的透射区TA,显示装置可以被实现为透明显示装置。透明显示装置是指使用户能够识别由于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的光发射而显示的图像并且能够识别由显示装置通过透射区TA透射的光束的显示装置。换句话说,透明显示装置可以是在显示图像的同时使用户能够在视觉上识别被显示装置隐藏(或显示装置背后)的空间的显示装置。
根据实施例,可以没有电极位于透射区TA中。例如,中间层320和对电极330可以具有与透射区TA对应的开口。换句话说,中间层320和对电极330可以在透射区TA的边缘附近断开,并且因此,可以不存在于透射区TA中。位于中间层320下方的缓冲层110、栅绝缘层121、层间绝缘层131、平坦化层140和像素限定层150中的一些或每个可以具有与透射区TA对应的开口。因此,可以改善透射区TA中的透光率。
封装层160可以被布置为覆盖由于缓冲层110、栅绝缘层121、层间绝缘层131、平坦化层140、像素限定层150、中间层320和对电极330具有与透射区TA对应的开口而形成的沟槽。沟槽可以被填充有环氧树脂或粘合层ADH,但实施例不限于此。
上基板400可以包括与透射区TA对应的第四区A4。第一滤色器层410可以具有暴露第四区A4的第1-4开口。在第四区A4中,透光材料层445可以位于上基板400和下基板100之间。例如,透光材料层445可以位于第一保护层IL1和第二保护层IL2之间。透光材料层445可以包括具有高透光率的材料。
透光材料层445可以与透光层415同时形成。例如,透光材料层445所处的空间和透光层415所处的空间可以彼此连接并彼此一体形成。换句话说,堤500可以不具有分别与第一区A1和透射区TA对应的开口,而是可以具有与第一区A1和透射区TA两者对应的开口。与堤500的第一区A1和透射区TA两者对应的开口可以被填充有包括在透光层415中的材料。相应地,透光材料层445可以包括与包括在透光层415中的材料相同的材料。透光材料层445可以在形成透光层415的同时形成。
结合图10描述的显示装置与结合图9描述的显示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透光材料层445不与透光层415一体形成并且位于独立空间中。
如图10中所示,堤500可以具有分别与第一区A1和透射区TA对应的开口。例如,堤500可以具有与第一区A1对应的第一开口501和与第四区A4对应的第四开口504。堤500的第一开口501可以填充有透光层415,并且堤500的第四开口504可以填充有透光材料层445。
根据实施例,填充堤500的第四开口504的透光材料层445可以包括与包括在填充堤500的第一开口501的透光层415中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根据另一实施例,填充堤500的第四开口504的透光材料层445可以包括与包括在填充堤500的第一开口501的透光层415中的材料不同的材料。例如,填充堤500的第四开口504的透光材料层445可以包括填充物或透明树脂。
图11是根据实施例的、部件位于其下方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作为参考,图11示出部件40位于结合图9描述的显示装置下方,但是部件40可以位于结合图10描述的显示装置下方。
部件40可以位于上面参考图9和图10描述的显示装置中的每个的下方。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的透射区TA可以被提供为能够透射部件40的光和/或声音的区。
部件40可以是位于显示装置下方以与透射区TA重叠的电子器件。根据实施例,部件40可以是使用光和/或声音的电子器件。例如,部件40可以是诸如接近传感器的测量距离的传感器以及识别诸如指纹、虹膜或面部的用户身体的一部分的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部件40也可以是输出光的小灯,或者诸如照相机的捕获图像的图像传感器。
当部件40是使用光的电子器件时,部件40可以使用各种波段的光,诸如可见光、红外光以及紫外光。部件40可以是使用超声波或其他频段的声音的电子器件。根据实施例,部件40包括像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的子部件。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可以彼此集成,或者可以彼此物理地分离使得一对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可以构成一个部件40。为了防止对部件40的功能的限制,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能够透射从部件40向外部输出的或从外部朝向部件40行进的光或/和声音的透射区TA。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第一反射层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作为参考,图12示出参考图9描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反射层600,但是参考图10描述的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反射层600。
如图12中所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反射层600。通过包括周期性布置的透射区TA和位于透射区TA中的第一反射层600,显示装置可以被实现为镜面显示装置。镜面显示装置是指使用户能够识别根据在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工作时由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而显示的图像并且能够识别在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不工作时由第一反射层600反射的光的显示装置。换句话说,镜面显示装置可以是当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不工作时显示装置的前表面可以被识别为镜面的显示装置。
第一反射层600可以反射从显示装置的前表面(例如从上基板400上方)引入的光。例如,如图12中所示,从上基板400上方通过上基板400的上表面进入的光可以被第一反射层600朝向上基板400上方反射。与由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相比,由第一反射层600反射的光可以具有相对较小的光量和较弱的光强。相应地,只有当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不工作时,用户才可以用肉眼识别到由第一反射层600反射的光,并且当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工作时,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图像可以不受到由第一反射层600反射的光的干扰。
在与透射区TA对应的第四区A4中,第一反射层600可以位于上基板400和下基板100之间。例如,在第四区A4中,第一反射层600可以位于上基板400和透光材料层445之间。在第四区A4中,第一反射层600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一保护层IL1的下表面上,并且透光材料层445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覆盖第一反射层600的下表面。第一反射层600可以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诸如Ag。
图13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第二反射层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4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第二反射层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第二反射层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6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第二反射层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如图13至图16中所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反射层700。通过包括第二反射层700,显示装置可以被实现为双面显示装置。双面显示装置是指其中由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的一部分朝向显示装置的前表面发射而光的剩余部分被第二反射层700反射并朝向显示装置的后表面发射的显示装置。换句话说,双面显示装置可以是在其前表面和后表面都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
第二反射层700可以将由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的一部分朝向下基板100反射。例如,如图13中所示,由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二反射层700不位于其处的区发射到上基板400的外部,并且光的剩余部分可以被第二反射层700朝向下基板100反射并发射到下基板100的外部。
第二反射层700被定位为与第一区A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A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区A3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换句话说,在不与第二反射层700重叠的区中,由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穿过上基板400并发射到上基板400的外部,而在与第二反射层700重叠的区中,由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被第二反射层700朝向下基板100反射。
第二反射层700可以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诸如Ag。为了改善在显示装置的后表面上显示的图像的质量,第一至第三像素电极311、312和313可以包括透明电极材料。根据一些实施例,薄膜晶体管可以不位于被第二反射层700反射的光的路径中。
根据实施例,如图13中所示,第二反射层700可以在第一区A1中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上基板400的下表面上,并且第一滤色器层410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覆盖第二反射层700的下表面。另一第二反射层700可以在第二区A2中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上基板400的下表面上,并且第二滤色器层420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覆盖第二反射层700的下表面。又一第二反射层700可以在第三区A3中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上基板400的下表面上,并且第三滤色器层430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覆盖第二反射层700的下表面。换句话说,第二反射层700可以分别在第一区A1中位于上基板400和第一滤色器层410之间、在第二区A2中位于上基板400和第二滤色器层420之间、并且在第三区A3中位于上基板400和第三滤色器层430之间。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图14中所示,第二反射层700可以分别在第一区A1中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一滤色器层410的下表面上、在第二区A2中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第二滤色器层420的下表面上、并且在第三区A3中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三滤色器层430的下表面上。换句话说,第二反射层700可以分别在第一区A1中位于第一滤色器层410和第一保护层IL1之间、在第二区A2中位于第二滤色器层420和第一保护层IL1之间、并且在第三区A3中位于第三滤色器层430和第一保护层IL1之间。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图15中所示,在第一滤色器层410和第二滤色器层420之间的重叠部分处,第二反射层700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二滤色器层420的下表面上。换句话说,第二反射层700可以分别在第一区A1和第二区A2之间、第二区A2和第三区A3之间以及第三区A3和第一区A1之间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第二滤色器层420的下表面上。
图16示出其中包括透射区TA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上面参考图14描述的第二反射层700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可以同时执行上述透明显示装置的功能和上述双面显示装置的功能。例如,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是能够执行在其前表面和后表面上都显示图像的双面显示装置的功能以及能够同时识别由于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的光发射而显示的图像和由显示装置通过透射区TA透射的光束的透明显示装置的功能的显示装置。
虽然图16示出参考图9描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反射层700,但是图10的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反射层700。虽然图16示出其中显示装置包括上面参考图14描述的第二反射层700的情况,但是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面参考图13描述的第二反射层700或上面参考图15描述的第二反射层700。
图17是包括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感测器电极层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8是根据实施例的沿图17的截面线XVIII-XV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19是根据实施例的图18的第一导电层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0是根据实施例的图18的第二导电层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
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感测用户的触摸输入的感测器电极层SENL。参考图17,感测器电极层SENL包括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的感测器区TSA和围绕感测器区TSA的感测器***区TPA。包括下基板100的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图1的显示区DA和在显示区DA外部的图1的***区PA,并且感测器区TSA可以被理解为与显示区DA重叠,而感测器***区TPA可以被理解为与***区PA重叠。
感测器电极层SENL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电极,例如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和第二感测器电极820,作为图21的感测器电极800。例如,感测器电极层SENL可以包括第一感测器电极810、连接到第一感测器电极810的第一信号线815-1至815-4、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和连接到第二感测器电极820的第二信号线825-1至825-5。感测器电极层SENL可以根据互电容方法和/或自电容方法感测外部输入。
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可以被布置在Y轴方向上,并且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可以被布置在与Y轴方向交叉的X轴方向上。布置在Y轴方向上的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可以经由各自位于相邻的第一感测器电极810之间的第一连接电极811彼此连接,并且可以形成第一感测线810C1至810C4中的每条。布置在X轴方向上的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可以经由各自位于相邻的第二感测器电极820之间的第二连接电极821彼此连接,并且可以形成第二感测线820R1至820R5中的每条。第一感测线810C1至810C4以及第二感测线820R1至820R5可以彼此交叉。例如,第一感测线810C1至810C4可以垂直于第二感测线820R1至820R5。
第一感测线810C1至810C4和第二感测线820R1至820R5可以位于感测器区TSA中,并且可以通过形成在感测器***区TPA中的第一信号线815-1至815-4和第二信号线825-1至825-5连接到感测信号焊盘840。第一感测线810C1至810C4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一信号线815-1至815-4,并且第二感测线820R1至820R5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二信号线825-1至825-5。
图17示出第一信号线815-1至815-4连接到第一感测线810C1至810C4的顶部和底部中的每个。这种结构可以提高感测灵敏度。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信号线815-1至815-4可以仅连接到第一感测线810C1至810C4的顶部或底部。第一信号线815-1至815-4和第二信号线825-1至825-5的布局可以根据例如感测器区TSA的形状或尺寸或感测器电极层SENL的感测方法而变化。
感测器电极层SENL可以包括多个导电层。如图18中所示,感测器电极层SENL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单元DU上的第一导电层CML1和第二导电层CML2。第一绝缘层81可以位于第一导电层CML1和显示单元DU之间,第二绝缘层83可以位于第一导电层CML1和第二导电层CML2之间,并且第三绝缘层85可以位于第二导电层CML2上。
根据实施例,第一绝缘层81和第二绝缘层83可以是诸如氮化硅的无机绝缘层,并且第三绝缘层85可以是有机绝缘层。图18示出第一绝缘层81位于显示单元DU和第一导电层CML1之间。然而,根据另一实施例,可以省略第一绝缘层81,并且第一导电层CML1可以直接位于显示单元DU上。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绝缘层81和第二绝缘层83可以是有机绝缘层。
如图18和图19中所示,第一导电层CML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电极811。如图18和图20中所示,第二导电层CML2可以包括第一感测器电极810、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和第二连接电极821。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可以通过提供在与其上提供有第二感测器电极820的层相同的层上的第二连接电极821彼此电连接。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可以通过提供在与其上提供有第一感测器电极810的层不同的层上的第一连接电极811彼此电连接。将相邻的第一感测器电极810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电极811可以通过提供在第二绝缘层83中的接触孔CNT而连接到相邻的第一感测器电极810。
第一导电层CML1和第二导电层CML2可以包括金属。例如,第一导电层CML1和第二导电层CML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例如Mo、Al、Cu和Ti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可以具有包括上述材料的多层或单层结构。根据实施例,第一导电层CML1和第二导电层CML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Ti/Al/Ti的多层结构。
参考图20的放大图,每个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可以具有包括多个孔810H的网格结构(或格子结构)。多个孔810H中的每个可以被定位为与像素的发射区P-E重叠。类似地,每个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可以具有包括多个孔820H的网格结构(或格子结构)。多个孔820H中的每个可以被定位为与像素的发射区P-E重叠。
虽然图18至图20示出其中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和第一连接电极811位于不同层上的情况,但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和第一连接电极811可以位于同一层上(例如,位于第二导电层CML2中),并且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和第二连接电极821可以位于不同的层上且可以经由穿透第二绝缘层83的接触孔彼此接触。
另外,虽然在图18至图20中,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和第二感测器电极820被包括在第二导电层CML2中,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和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可以位于不同层上。例如,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和第二感测器电极820中的一个可以位于第一导电层CML1中,而另一个可以位于第二导电层CML2中。
图21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感测器电极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2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感测器电极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3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感测器电极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4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感测器电极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如图21至图24中所示,根据各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上面参考图17至图20描述的感测器电极层SENL。例如,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感测器电极层SENL的包括图17的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和第二感测器电极820的感测器电极800。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包括感测器电极800而被实现为触摸显示装置。触摸显示装置是指能够用作提供显示装置和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的输入设备中的一种并且用作提供显示装置和用户之间的输出接口的输出设备中的一种的显示装置。
感测器电极800可以被定位为围绕第一区A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A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区A3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实施例,如图21中所示,感测器电极800可以围绕第一区A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A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区A3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位于上基板400和第一保护层IL1之间。例如,感测器电极800可以围绕第一区A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A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区A3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在朝向上基板4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一保护层IL1的上表面上。根据截面图,这可以理解为感测器电极800分别在第一区A1和第二区A2之间、第二区A2和第三区A3之间以及第三区A3和第一区A1之间在朝向上基板4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一保护层IL1的上表面上。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图22中所示,感测器电极800可以围绕第一区A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A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区A3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位于第一保护层IL1和第一保护层IL2之间。例如,感测器电极800可以围绕第一区A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A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区A3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一保护层IL1的下表面上。根据截面图,这可以理解为感测器电极800分别在第一区A1和第二区A2之间、第二区A2和第三区A3之间以及第三区A3和第一区A1之间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一保护层IL1的下表面上。
根据另一实施例,包括在感测器电极800中的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和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可以具有不同的层叠结构。例如,如图23中所示,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可以围绕第一区A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A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区A3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位于上基板400和第一保护层IL1之间。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可以围绕第一区A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A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区A3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位于第一保护层IL1和第二保护层IL2之间。例如,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可以围绕第一区A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A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区A3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在朝向上基板4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一保护层IL1的上表面上。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可以围绕第一区A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A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区A3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一保护层IL1的下表面上。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和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可以被布置为与上述布置相反。换句话说,第一感测器电极810可以在朝向下基板1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一保护层IL1的下表面上,并且第二感测器电极820可以在朝向上基板400的方向上位于第一保护层IL1的上表面上。
图24示出其中包括透射区TA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上面参考图22描述的感测器电极800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可以同时执行上述透明显示装置的功能和上述触摸显示装置的功能。例如,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是能够执行提供显示装置和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的输入设备的功能以及能够同时识别由于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的光发射而显示的图像和由显示装置通过透射区TA透射的光束的透明显示装置的功能的显示装置。
虽然图24示出结合图9描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感测器电极800,但是结合图10描述的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感测器电极800。虽然图24示出其中显示装置包括上面参考图22描述的感测器电极800的情况,但是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面参考图21描述的感测器电极800或上面参考图23描述的感测器电极800。
虽然上面仅描述了显示装置,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根据显示装置的结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根据各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具有相对高的发光效率的显示装置。
尽管本文已经描述了特定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但是根据该描述,其他实施例和修改例将是显而易见的。相应地,本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限于所附权利要求以及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各种明显的修改和等同布置的较宽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下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透射区;
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三像素电极,在所述显示区中位于所述下基板上方;
中间层,包括堆叠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像素电极中的每个上方的发射层,所述中间层具有与所述透射区对应的开口;
对电极,位于所述中间层上方,所述对电极具有与所述透射区对应的开口;
上基板,具有位于所述下基板上方并面对所述下基板的下表面,所述上基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二区、与所述第三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三区以及与所述透射区对应的第四区;
透光层,在所述第一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对电极之间;
第二颜色量子点层,在所述第二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对电极之间;
第三颜色量子点层,在所述第三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对电极之间;以及
透光材料层,在所述第四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所述透光材料层与所述透光层形成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光材料层和所述透光层包括相同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和第二颜色发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间层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发射层和所述第二颜色发射层之间的电荷产生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在垂直于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观看时,所述第一区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区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反射层,在所述第四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透光材料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滤色器层,在所述第一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透光层之间,所述第一滤色器层具有暴露所述第二区的第1-2开口、暴露所述第三区的第1-3开口以及暴露所述第四区的第1-4开口;
第二滤色器层,在所述第二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层之间,所述第二滤色器层包括填充所述第1-2开口的部分和在朝向所述下基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滤色器层的下表面上的部分;以及
第三滤色器层,在所述第三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第三颜色量子点层之间,所述第三滤色器层填充所述第1-3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反射层,在所述第一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第一滤色器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反射层,在所述第一区中在朝向所述下基板的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滤色器层的所述下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反射层,在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在朝向所述下基板的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滤色器层的下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保护层,在朝向所述上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所述透光层的上表面;以及
感测器电极,围绕所述第一区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感测器电极在朝向所述上基板的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上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保护层,在朝向所述上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所述透光层的上表面;以及
感测器电极,围绕所述第一区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感测器电极在朝向所述下基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下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保护层,在朝向所述上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所述透光层的上表面;
第一感测器电极,围绕所述第一区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感测器电极在朝向所述上基板的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上表面上;以及
第二感测器电极,与所述第一感测器电极重叠,所述第二感测器电极在朝向所述下基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下表面上。
1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下基板,包括透射区;
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三像素电极,位于所述下基板上方;
中间层,包括堆叠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像素电极中的每个上方的发射层,所述中间层具有与所述透射区对应的开口;
对电极,位于所述中间层上方,所述对电极具有与所述透射区对应的开口;
上基板,具有位于所述下基板上方并面对所述下基板的下表面,所述上基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二区、与所述第三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三区以及与所述透射区对应的第四区;
堤,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对电极之间,所述堤具有与所述第一区对应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区对应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三区对应的第三开口以及与所述第四区对应的第四开口;
透光层,填充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颜色量子点层,填充所述第二开口;
第三颜色量子点层,填充所述第三开口;以及
透光材料层,填充所述第四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射层和第二颜色发射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在垂直于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观看时,所述第一区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区的面积。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反射层,在所述第四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透光材料层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滤色器层,在所述第一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透光层之间,所述第一滤色器层具有暴露所述第二区的第1-2开口、暴露所述第三区的第1-3开口以及暴露所述第四区的第1-4开口;
第二滤色器层,在所述第二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层之间,所述第二滤色器层包括填充所述第1-2开口的部分和在朝向所述下基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滤色器层的下表面上的部分;以及
第三滤色器层,在所述第三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第三颜色量子点层之间,所述第三滤色器层填充所述第1-3开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反射层,在所述第一区中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第一滤色器层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反射层,在所述第一区中在朝向所述下基板的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滤色器层的所述下表面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反射层,在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在朝向所述下基板的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滤色器层的下表面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保护层,在朝向所述上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所述透光层的上表面;以及
感测器电极,围绕所述第一区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感测器电极在朝向所述上基板的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上表面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保护层,在朝向所述上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所述透光层的上表面;以及
感测器电极,围绕所述第一区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感测器电极在朝向所述下基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下表面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保护层,在朝向所述上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所述透光层的上表面;
第一感测器电极,围绕所述第一区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感测器电极在朝向所述上基板的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上表面上;以及
第二感测器电极,与所述第一感测器电极重叠,所述第二感测器电极在朝向所述下基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下表面上。
CN202111339895.8A 2020-11-12 2021-11-12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4971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51117 2020-11-12
KR1020200151117A KR20220065139A (ko) 2020-11-12 2020-11-12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7149A true CN114497149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2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9895.8A Pending CN114497149A (zh) 2020-11-12 2021-11-1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73341A1 (zh)
KR (1) KR20220065139A (zh)
CN (1) CN1144971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0291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WO2024016441A1 (zh) * 2022-07-19 2024-01-25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85320B1 (ko) * 2013-06-18 2020-03-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200015868A (ko) * 2018-08-02 2020-0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KR102516058B1 (ko) * 2018-08-17 2023-03-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KR102655757B1 (ko) * 2018-11-23 2024-04-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00110505A (ko) * 2019-03-13 2020-09-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00110581A (ko) * 2019-03-15 2020-09-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색변환 기판 및 표시 장치
KR20200115761A (ko) * 2019-03-25 2020-10-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007084A (ko) * 2019-07-09 2021-01-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0291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WO2024016441A1 (zh) * 2022-07-19 2024-01-25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65139A (ko) 2022-05-20
US20220173341A1 (en)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105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10916592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EP3671854B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10004006A (ko) 표시장치
KR20190087689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2447815A (zh) 显示设备
US2022017334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EP3800667B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10103037A (ko)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KR20210014249A (ko) 표시 장치
US1169026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113257867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30050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12788161A (zh) 电子装置
US11730030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first wiring at a same layer as a lower metal lay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078929A (zh) 显示设备
CN11409391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14695482A (zh)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13903779A (zh) 显示设备
CN113571549A (zh) 显示装置
KR20210128554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KR20210119007A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9288075U (zh) 显示设备
US2024020415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30337509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