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8617A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8617A
CN114488617A CN202210136272.9A CN202210136272A CN114488617A CN 114488617 A CN114488617 A CN 114488617A CN 202210136272 A CN202210136272 A CN 202210136272A CN 114488617 A CN114488617 A CN 114488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area
emit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62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东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62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86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8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86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所述第二显示区复用为摄像预留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主光源、补充光源和颜色切换层;所述主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补充光源和所述颜色切换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补充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所述颜色切换层在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使得常规显示区域和摄像预留区即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均可以显示图像,增大了可显示区域的面积,有利于实现全屏显示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带摄像头的液晶显示屏一般通过在显示屏顶部开水滴或者通孔设置摄像头的方案来实现,而随着消费者对于大屏占比手机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实现更高屏占比且不破坏屏幕整体性,屏下摄像的方案应运而生。
然而屏下摄像头方案的全屏显示一致性还存在着问题:背光模组中对应屏下摄像区域背光源无光路通过,无法进行显示,降低了可显示区域的面积,影响全屏显示的一致性。如何通过优化结构实现全屏显示一致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屏下摄像区域无法显示导致全屏显示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所述第二显示区复用为摄像预留区;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主光源、补充光源和颜色切换层;所述主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补充光源和所述颜色切换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
所述补充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所述颜色切换层在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液晶盒和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液晶盒的一侧,用于为所述液晶盒提供背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第一显示区设置主光源,在摄像预留区即第二显示区设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的补充光源,使得常规显示区域和摄像预留区即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均可以显示图像,增大了可显示区域的面积,有利于实现全屏显示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设置颜色切换层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发光元件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利用颜色切换层在电流的控制下可进行状态切换,对应改变光路的通过状态,以使背光模组所在显示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摄像功能,还可以在显示时防止相邻发光元件之间发生光串扰,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虽然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器件结构,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的基本概念,拓展和延伸到其它的结构和附图,毋庸置疑这些都应该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剖线AA’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剖线AA’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剖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沿剖线BB’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补充光源中一个像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补充光源中一个像素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颜色切换层处于透明状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是颜色切换层处于全黑状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散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沿剖线AA’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3是图4中沿剖线BB’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基本概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有鉴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第二显示区复用为摄像预留区;背光模组包括主光源、补充光源和颜色切换层;主光源位于第一显示区,补充光源和颜色切换层位于第二显示区;补充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元件,颜色切换层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发光元件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第一显示区设置主光源,在摄像预留区即第二显示区设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的补充光源,使得常规显示区域和摄像预留区即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均可以显示图像,增大了可显示区域的面积,有利于实现全屏显示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设置颜色切换层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发光元件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利用颜色切换层在电流的控制下可进行状态切换,对应改变光路的通过状态,以使背光模组所在显示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摄像功能,还可以显示时防止相邻发光元件之间发生光串扰,提高显示效果。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示例性地,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剖线AA’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沿剖线AA’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示例性地,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AA2的像素密度小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像素密度,第二显示区AA2复用为摄像预留区;背光模组10包括主光源100、补充光源200和颜色切换层300;主光源100位于第一显示区AA1,补充光源200和颜色切换层300位于第二显示区AA2;补充光源200包括多个发光元件210,颜色切换层300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发光元件210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
参考图1至图3,背光模组10的显示区AA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中均设置有多个像素,且第二显示区AA2的像素密度小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像素密度,第一显示区AA1为常规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AA2可以设置摄像模组以实现摄像功能,即第二显示区AA2可以复用为摄像预留区。第一显示区AA1设置有主光源100,主光源100可以为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灯条,主光源100为第一显示区AA1提供背光,使得第一显示区AA1可以显示图像。第二显示区AA2设置有补充光源200,补充光源200包括多个发光元件210,补充光源200为第二显示区AA2提供背光,使得第二显示区AA2可以显示图像。如此常规显示区域和摄像预留区即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均可以显示图像,增大了可显示区域的面积,有利于实现全屏显示的一致性。
第二显示区AA2还设置有颜色切换层300,颜色切换层300位于相邻发光元件210之间的间隙区域,即颜色切换层300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发光元件210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颜色切换层300在电流的控制下可实现状态切换,示例性地,颜色切换层300可以实现全黑状态和透明状态的切换,从而对应改变光路的通过状态。具体地,参考图3,颜色切换层300处于透明状态时,外界的环境光可以通过颜色切换层300进入位于颜色切换层300下方的摄像模组600,以实现摄像功能;参考图2,显示时颜色切换层300处于全黑状态时,光线无法通过,此时颜色切换层300可作为黑矩阵,防止相邻发光元件210之间发生光串扰,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颜色切换层30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示例性地,颜色切换层300可以为整层结构且具有开口,发光元件210位于开口内;颜色切换层300也可以为独立的单个结构,位于相邻发光元件210之间。此外,第一显示区AA1与第二显示区AA2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主光源100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具***置、补充光源200中发光元件210的数量和分布均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图2和图3所示的背光模组10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具体光路,图2表示显示时的光路图,图3代表摄像时的光路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第一显示区设置主光源,在摄像预留区即第二显示区设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的补充光源,使得常规显示区域和摄像预留区即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均可以显示图像,增大了可显示区域的面积,有利于实现全屏显示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设置颜色切换层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发光元件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利用颜色切换层在电流的控制下可进行状态切换,对应改变光路的通过状态,以使背光模组所在显示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摄像功能,还可以在显示时防止相邻发光元件之间发生光串扰,提高显示效果。
参考图2和图3,可选地,多个发光元件210位于同一平面,且发光元件210所在平面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平行,彼此相邻且发光颜色不同的三个发光元件210形成一个像素。
本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元件210并排设置,且位于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上,其中,彼此相邻且发光颜色不同的三个发光元件210形成一个像素。发光元件210并排设置的方式,与常规发光元件210的制备工艺相匹配,无需改变原有工艺流程,可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背光模组10还包括多个混光结构400,混光结构400位于发光元件210靠近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的一侧;一个混光结构400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一个像素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混光结构400用于对同一像素中三个发光元件210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线进行混光。
为使背光模组10所在显示装置在白态时发白光,提供白光光源,一个像素上方可对应设置一个混光结构400,示例性地,混光结构400可以为具有会聚功能的透镜,以使同一像素中三个发光元件210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线经混光结构400后会聚实现混光,如此可缩短混光距离,有利于实现背光模组10的轻薄化。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沿剖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6是图4中沿剖线BB’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示例性地,参考图4至图6,可选地,补充光源200包括多个像素,一个像素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元件211、第二发光元件212和第三发光元件213;像素中第一发光元件211、第二发光元件212和第三发光元件212沿第一方向X顺序排布,第一方向X垂直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
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0叠层设置,即沿第一方向X,像素中的第一发光元件211、第二发光元件212和第三发光元件212顺序排布。相对于发光元件210并排设置的方式,发光元件210叠层设置的方式,一个像素的占用面积较小,则设置相同数量的发光元件210时,可减小所有发光元件210占用的总面积,而在所有发光元件210占用的总面积相同时,可设置更多的发光元件210或像素,有利于提高PPI。此外,发光元件210叠层设置时,利用同一像素中不同发光元件210的发光角度存在交叠区域,可自然实现不同颜色光线的混光,以提供白光光源,无需额外设置混光结构,可简化工艺流程,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元件211、第二发光元件212和第三发光元件213的发光颜色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示例性地,第一发光元件211可以为红色发光元件,发射红光,第二发光元件212可以为绿色发光元件,发射绿光,第三发光元件213可以为蓝色发光元件,发射蓝光。
可以理解的是,图5和图6所示的背光模组10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具体光路,图5表示显示时的光路图,图6代表摄像时的光路图。
图7是图5所示补充光源中一个像素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和图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沿第一方向X上,像素中第一发光元件211分别与第二发光元件212和第三发光元件213交叠,且第二发光元件212与第三发光元件213交叠。
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0可以为Micro LED等发光器件,即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沿第一方向X顺序排布,如此仅需将现有的发光器件叠加排布即可,方法相对简单。此外,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X上,像素中第一发光元件211分别与第二发光元件212和第三发光元件213交叠,且第二发光元件212与第三发光元件213交叠,使得同一像素中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210的发光角度存在交叠区域,可自然实现混光。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可以设置第一发光元件211、第二发光元件212和第三发光元件213的厚度不同。示例性地,人眼对绿色最不敏感,对红色最敏感,则可以设置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发光元件210的厚度最厚,而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发光元件210的厚度最薄,以提高显示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以上仅以一个像素包括三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210为例,非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为发出白光,一个像素还可以包括四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210,例如四个发光元件210可以分别发出红光、绿光、蓝光和白光。
参考图7,可选地,像素还包括滤光层,滤光层包括第一滤光层214和第二滤光层215,第一滤光层214与第二滤光层215的中心波长不同;第一滤光层214位于第一发光元件211与第二发光元件212之间,第二滤光层215位于第二发光元件212与第三发光元件213之间。
滤光层仅能透过与其中心波长相同的光线,保证光线向上传输,具有导光作用。具体地,以第一发光元件211为红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212为绿色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213为蓝色发光元件为例,第一滤光层214的中心波长与红光的中心波长相同,第一滤光层214仅允许红光通过,将第一滤光层214设置在红色发光元件和绿色发光元件之间,使得第一滤光层214可以通过红色发光元件发出的红光,反射绿色发光元件发出的绿光,保证红光向上传输;第二滤光层215的中心波长与红光和绿光混光形成的光线的中心波长相同,第二滤光层215仅允许红光和绿光混光形成的光线通过,将第二滤光层215设置于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之间,使得第二滤光层215可以透过红光和绿光混光形成的光线,反射单独的红光、绿光和蓝光,保证红光和绿光混光形成的光线向上传输,最终得到均匀的白光,提高混光效果。
图8是图5所示补充光源中一个像素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选地,第一发光元件211包括第一发光层201,第二发光元件212包括第二发光层202,第三发光元件213包括第三发光层203,第一发光层201与第二发光层202和第三发光层203的发光颜色均不相同;像素还包括连接层204,连接层204位于第一发光层201与第二发光层202之间,且位于第二发光层202与第三发光层203之间。
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0可以为有机发光元件,像素中第一发光元件211、第二发光元件212和第三发光元件212沿第一方向X顺序排布,可以理解为,第一发光层201、第二发光层202和第三发光层203沿第一方向X顺序排布,即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层叠层设置。此外,沿第一方向X上,像素中第一发光层201分别与第二发光层202和第三发光层203交叠,且第二发光层202与第三发光层203交叠,以使同一像素中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层的发光角度存在交叠区域,自然实现混光。
进一步,为避免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层直接接触,影响发光性能,同一像素中相邻发光层之间可以设置连接层204,通过连接层204将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层隔开并连接,连接层204的设置可以稳定像素结构,提高显示效果。其中,为保证发光元件210的正常发光,连接层204需为透明材料。参考图8,为实现发光元件210的相应功能,像素中还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205和电子传输层206,用于分别传输空穴和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复合从而发光。
图9是颜色切换层处于透明状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0是颜色切换层处于全黑状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参考图9和图10,可选地,颜色切换层300包括透明状态和全黑状态,发光元件210包括发光状态和关闭状态;颜色切换层300处于透明状态时,发光元件210处于关闭状态;颜色切换层300处于全黑状态时,发光元件210处于发光状态。
示例性地,参考图9和图10,改变施加在颜色切换层300上的电场方向可改变颜色切换层300的透过率和反射率,控制颜色切换层300的颜色状态,实现光线的选择性通过和导通。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6,拍摄时,颜色切换层300在电场作用下为透明状态,外界光线经过颜色切换层300进入摄像模组600成像,此时发光元件210为关闭状态,不出射光线;参考图2和图5,显示时,颜色切换层300在电场作用下为全黑状态,此时发光元件210为发光状态,如此可实现摄像预留区即第二显示区AA2的正常显示,实现全屏显示的一致性,颜色切换层300处于全黑状态时光线无法通过,可作为黑矩阵,防止相邻发光元件210之间发生光串扰,提高显示效果。
参考图2和图5,可选地,背光模组10还包括透明柔性线路板500;透明柔性线路板500位于发光元件210远离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的一侧;发光元件210和颜色切换层300分别与透明柔性线路板500电连接。
透明柔性线路板500与发光元件210电连接,为发光元件210传输电信号,控制发光元件210在发光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并在发光元件210处于发光状态时通过控制电信号的大小调节发光元件210的亮度。透明柔性线路板500还与颜色切换层300电连接,为颜色切换层300传输电信号,控制颜色切换层300切换颜色状态,例如控制颜色切换层300在透明状态和全黑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通过在发光元件210远离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的一侧,即在发光元件210和颜色切换层300的下方设置透明柔性线路板500,利用透明柔性线路板500控制发光元件210和颜色切换层300的状态,与第一显示区AA1中主光源100分别控制,不会相互影响,可简化线路布局。此外,由于透明柔性线路板500由透明材料形成,例如透明聚酰亚胺等,不会影响光路出入。
参考图2和图5,可选地,第二显示区AA2设置有摄像模组600,摄像模组600位于透明柔性线路板500远离发光元件210的一侧;发光元件210和颜色切换层300分别通过透明柔性线路板500与摄像模组600电连接。
摄像模组600包括摄像头,可实现摄像功能,发光元件210和颜色切换层300均通过透明柔性线路板500与摄像模组600电连接,摄像模组600分别控制颜色切换层300的颜色状态和发光元件210的发光状态,以实现第二显示区AA2的显示和摄像功能。利用摄像模组600同时控制颜色切换层300的颜色状态、发光元件210的发光状态,以及摄像模组600的工作状态,能够简化控制方法,可操作性较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透明柔性线路板500的具体结构和形状不作限定,只要保证发光元件210和颜色切换层300分别通过透明柔性线路板500与摄像模组600电连接即可。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散层的俯视示意图,示例性地,参考图2、图5和图11,可选地,背光模组10还包括铁框700和扩散层800;铁框7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部710和第二分部720,第一分部710位于第一显示区AA1且沿第二方向Y向第二显示区AA2延伸,第二分部720位于第一显示区AA1与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处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方向X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垂直,第二方向Y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平行;扩散层800包括凸起区域810和凹陷区域820,凸起区域810围绕凹陷区域820设置;沿第一方向X,凹陷区域820覆盖补充光源200中靠近第二分部720一侧的发光元件210,且凹陷区域820与第二分部720至少部分交叠。
背光模组10还包括铁框700,铁框700用于支撑和保护背光模组10中的其他结构,铁框7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部710和第二分部720,其中,第一分部710位于第一显示区AA1且沿第二方向Y向第二显示区AA2延伸,第二分部720位于第一显示区AA1与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处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即向上延伸。由于第二分部720位于第一显示区AA1与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处,且交界处不存在光源,导致显示时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边界明显,出现黑边问题。为解决黑边问题,本实施例在发光元件210靠近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的一侧设置有扩散层800,通过在发光元件210上方设置扩散层800,能够将第二显示区AA2中发光元件210发出的光线向第一显示区AA1扩散,提高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显示均一性。
具体地,扩散层800包括凸起区域810和凹陷区域820,如图11所示,凸起区域810围绕凹陷区域820设置,示例性地,扩散层800可以为具有凹凸结构的透镜,其中,沿第一方向X,凹陷区域820覆盖补充光源200中靠近铁框700的第二分部720一侧的发光元件210,以使补充光源200中靠近铁框700一侧的发光元件210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陷区域820向第二显示区AA2发散(具体光路图可参考图2和图5),为第一显示区AA1与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处提供光源,实现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亮度的过渡,从而解决铁框700第二分部720导致的黑边问题,提高摄像预留区(第二显示区AA2)与正常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AA1)的显示均一性。此外,考虑实际工艺,沿第一方向X,凹陷区域820需与铁框700的第二分部720至少部分交叠,以为凹陷区域820预留足够的工艺偏差,使得凹陷区域820覆盖补充光源200中靠近铁框700一侧的发光元件2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扩散层800的形状和结构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示例性地,扩散层800可以为图11所示的环形凹凸结构,其中,凹陷区域820可以为渐进式的凹陷结构,即沿第二方向Y,凹陷区域820的厚度可以是逐渐减小的;扩散层800的中间区域830可以为镂空结构,也可以为与凸起区域810厚度相同的凸起结构;参考图2和图5,凸起区域810可以沿第一方向X向下延伸,并与铁框700的第二分部720接触,以通铁框700将扩散层800支撑起来,使得扩散层800完全覆盖铁框800的第二分部820,保证显示无黑边。
参考图2和图5,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发光元件210并排设置的方式,发光元件210叠层设置时,占用面积较小,则位于发光元件210上方的扩散层800的面积也相对较小。
图12是图1中沿剖线AA’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3是图4中沿剖线BB’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参考图12和图1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背光模组10还可以包括:反射片11、导光板12、下扩散片13、棱镜14、上扩散片15等光学膜层。
可选地,发光元件210包括有机发光元件或无机发光元件。
发光元件210也可以为有机发光元件,有机发光元件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发光元件210可以为无机发光元件如MicroLED或Mini LED,无机发光元件具有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等优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该显示装置包括液晶盒20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背光模组位于液晶盒20的一侧,用于为液晶盒20提供背光。液晶盒20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1和彩膜基板23,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21和彩膜基板23之间的液晶层22,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层22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形成显示图像。由于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背光模组10,因而该显示装置具备背光模组10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组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所述第二显示区复用为摄像预留区;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主光源、补充光源和颜色切换层;所述主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补充光源和所述颜色切换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
所述补充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所述颜色切换层在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发光元件所在平面与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平行,彼此相邻且发光颜色不同的三个所述发光元件形成一个像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多个混光结构,所述混光结构位于所述发光元件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的一侧;
一个所述混光结构在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一个所述像素在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所述混光结构用于对同一所述像素中三个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线进行混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光源包括多个像素,一个所述像素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
所述像素中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沿第一方向顺序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像素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交叠,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还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第一滤光层和第二滤光层,所述第一滤光层与所述第二滤光层的中心波长不同;
所述第一滤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二滤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包括第三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第三发光层的发光颜色均不相同;
所述像素还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第二发光层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层与所述第三发光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切换层包括透明状态和全黑状态,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发光状态和关闭状态;
所述颜色切换层处于透明状态时,所述发光元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颜色切换层处于全黑状态时,所述发光元件处于发光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透明柔性线路板;
所述透明柔性线路板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颜色切换层分别与所述透明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位于所述透明柔性线路板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
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颜色切换层分别通过所述透明柔性线路板与所述摄像模组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铁框和扩散层;
所述铁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且沿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二显示区延伸,所述第二分部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交界处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扩散层包括凸起区域和凹陷区域,所述凸起区域围绕所述凹陷区域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凹陷区域覆盖所述补充光源中靠近所述第二分部一侧的所述发光元件,且所述凹陷区域与所述第二分部至少部分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包括有机发光元件或无机发光元件。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盒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液晶盒的一侧,用于为所述液晶盒提供背光。
CN202210136272.9A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4886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6272.9A CN114488617A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6272.9A CN114488617A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8617A true CN114488617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6272.9A Pending CN114488617A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8617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559A (zh) * 2009-12-18 2010-06-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
CN104810381A (zh) * 2014-01-24 2015-07-29 索尼公司 有机el元件、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CN210165347U (zh) * 2019-07-17 2020-03-20 东莞市欧谛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基色发光光源
CN111584582A (zh) * 2020-05-15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1638614A (zh) * 2020-06-01 2020-09-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1885226A (zh) * 2020-06-30 2020-11-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15004A (zh) * 2020-09-02 2020-12-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63345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31345A (zh) * 2021-03-24 2021-06-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376901A (zh) * 2021-06-07 2021-09-10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3744641A (zh) * 2021-08-19 2021-12-0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867050A (zh) * 2021-10-19 2021-12-3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559A (zh) * 2009-12-18 2010-06-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
CN104810381A (zh) * 2014-01-24 2015-07-29 索尼公司 有机el元件、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CN210165347U (zh) * 2019-07-17 2020-03-20 东莞市欧谛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基色发光光源
CN111584582A (zh) * 2020-05-15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1638614A (zh) * 2020-06-01 2020-09-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1885226A (zh) * 2020-06-30 2020-11-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15004A (zh) * 2020-09-02 2020-12-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63345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31345A (zh) * 2021-03-24 2021-06-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376901A (zh) * 2021-06-07 2021-09-10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3744641A (zh) * 2021-08-19 2021-12-0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867050A (zh) * 2021-10-19 2021-12-3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4263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one display region surrounding another displayer region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051803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8548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结构
US2023009663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81710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981391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high transparency
CN110148374B (zh) 显示面板
CN11188356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4856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082133A1 (en)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533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15710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09925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66674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方法
CN1127868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144984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087528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488617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483226B (zh) 顯示面板
US20230117888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580307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207252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04857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0922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7847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