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0390B -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0390B
CN114430390B CN202210109744.1A CN202210109744A CN114430390B CN 114430390 B CN114430390 B CN 114430390B CN 202210109744 A CN202210109744 A CN 202210109744A CN 114430390 B CN114430390 B CN 114430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message
forwarding device
identifier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097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30390A (zh
Inventor
夏崇镨
黄石井
赵中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097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0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0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0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30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0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3Provisions for forwarding or routing, e.g. lookup t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设备向互联网协议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光域中的光网元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上与所述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所述光网元为在光域中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获得所述转发设备和所述光网元间的跨域链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是于2017年12月29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CN201711479278.1、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骨干网通常包括由路由器组成的IP域和由波分设备(亦称为光网元)组成的光域。在IP骨干网部署业务的过程中,所部署的业务需经过IP域的路由器以及光域中的波分设备进行处理。在IP骨干网中,IP域中的控制器仅能够获得第一链路。该第一链路为IP域中与所部署的业务相关的链路。光域中的控制器仅能够获得第二链路。该第二链路为光域中与所部署的业务相关的链路。为了实现在IP骨干网中所部署的业务,该第一链路和该第二链路之间需要通过IP域与光域之间的跨域链路进行关联。但是,通常的IP域与光域是分域规划和独立运维,比如该IP域与光域之间的链路是通过预先规划获得的,并将规划的链路的信息配置于IP域中的路由器以及光域中相应的光网元。这样,IP域和光域在规划、部署、运维等方面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和运维成本较高的问题。此外,上述通过预先规划完成业务部署的方法在大规模业务部署的过程中,会存在配置效率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有助于根据所获取的跨域链路提高业务配置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设备向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光域中的光网元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上与所述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所述光网元为在光域中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获得所述转发设备和所述光网元间的跨域链路。
上述方法中,第一控制设备可通过触发IP域的转发设备在光域中查找与所述IP域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确定在光域中光网元与所述IP域的转发设备存在连接关系。所述第一控制设备通过上述方法,能够获知所述光域中的光网元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之间的跨域链路。这样,在配置跨域业务的过程中,无需人工预先规划和配置所述跨域链路,有助于提高配置跨域业务的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获得所述转发设备和所述光网元间的跨域链路包括: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获得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表示所述转发设备和所述光网元间的跨域链路,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IP域中的转发设备接收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转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在光域中查找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转发设备向所述光域广播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上述方法中,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可在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的触发下,向光域中广播发送所述第二消息,以自动查找光域中与所述IP域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这样,在配置跨域业务的过程中,无需人工预先规划和配置所述跨域链路,有助于提高配置跨越业务的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可以是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Discovery Protocol,LLDP)消息、邻居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NDP)消息或网络拓扑发现协议(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Protocol,NTDP)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可包括所述IP域的转发设备的标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光域中的光网元接收IP域中的转发设备广播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所述光域中查找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光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上与所述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所述光网元向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上述方法中,光域中的转发设备可在接收到IP域的转发设备广播发送的第一消息后,向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以便所述控制设备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消息获知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与所述光域中的转发设备间的跨域链路。这样,在配置跨域业务的过程中,无需人工预先规划和配置所述跨域链路,有助于提高配置跨越业务的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LLDP消息、NDP消息或NTDP消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光域中的光网元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上与所述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所述光网元为在光域中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获得所述光网元和所述IP域中的所述转发设备间的跨域链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还可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提供方法或步骤的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IP域中的转发设备,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在光域中查找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光域广播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IP域的转发设备还可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提供方法或步骤的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域中的转发设备,所述光域中的转发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IP域中的转发设备广播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所述光域中查找与IP域中的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域中的转发设备,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域中的转发设备上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发送模块,用于向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域的转发设备还可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提供方法或步骤的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网络设备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场景示意图。图1所示的场景为IP域与光域相结合的网络场景。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R1为IP域中的第一转发设备。R1可以为第一链路的起点。R2为IP域中的第二转发设备。R2可以为所述第一链路的终点。所述第一链路在图1中用link1进行标识。所述第一链路为IP域中的链路。N1为光域中的第一光网元。N2为光域中的第二光网元。N3为光域中的第三光网元。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网元具体可以是光域中具有转发功能的设备。N1为第二链路的起点。N3为所述第二链路的终点,且为第三链路的起点。N2为所述第三链路的终点。所述第二链路在图1中用link 2进行标识。所述第三链路在图1中用link 3进行标识。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为所述光域中的链路。由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组成的光域中的链路承载了IP域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映射到光域中的链路。所述光域中的链路与所述IP域中的第一链路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是所述光域中的链路与所述IP域中的第一链路间的对应关系。R1与N1间的链路为跨域链路。R2与N2间的链路为跨域链路。所述跨域链路有助于完成跨域业务。所述跨域业务可以是跨IP域和光域中的业务,即IP域与光域协同完成某一业务。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图1中的C1、C2和C3可用于标识独立的控制设备。C1用于管理和控制C2和C3。C1用于获取跨域链路。C2用于管理和控制IP域中的转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可以是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或高层交换机。C3用于管理和控制光域中的光网元。C2与C3之间无法通信,且C2无法与光域中的交换机进行通信。C3无法与IP域中的转发设备进行通信。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C1、C2和C3可集成于一台控制设备或控制模块。集成后的控制设备或控制模块能够分别与光域中的光网元以及IP域中的转发设备进行交互,实现对光网元和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或控制模块可以为网络管理设备或者为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SDN)架构下的控制器。
实施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中的第一控制设备为图1中的C1。图2中的第二控制设备为图1中的C2。图2中的第三控制设备为图1中的C3。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进行说明。
S201,第一控制设备向第二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IP域中的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
举例说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用于获取跨域链路。所述跨域链路有助于完成需要IP域和光域协同的业务。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为IP域中的控制设备。所述第一消息可遵循代表性状态传输配置(representation state transfer configuration,restconf)协议。所述第一控制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进行通信,且能够管理和控制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所述在光域中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可以是在光域中能够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通信且相邻的设备。换句话说,所述在光域中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可以是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存在物理连接的设备。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C1向C2发送所述第一消息。C2向其管理的R1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以指示R1查找在光域中与R1相邻的设备。C2向其管理的R2发送所述第二消息,以指示R2查找在光域中与R2相邻的设备。C2所管理的转发设备包括R1和R2。
S202,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向第一转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举例说明,如果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与其管理的转发设备之间采用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和所述第一控制设备之间采用的通信协议相同,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无需进行报文格式转换,直接将来自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与其管理的转发设备之间采用网络配置协议(networkconfiguration protocol,netconf)。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在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后,可根据其与所管理的转发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封装并发送。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C2可向其管理的转发设备,比如图1中的R1和R2,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S203,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在光域中查找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
举例说明,所述第二消息可以是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Protocol,LLDP)消息、邻居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NDP)消息或网络拓扑发现协议(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Protocol,NTDP)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第一消息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生成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MAC地址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上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端口。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可包括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标识和/或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端口标识。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端口标识可以是不同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MAC地址的标识信息。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R1根据C2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一邻居发现消息。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包括R1的MAC地址。R1的MAC地址用于标识R1发送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R2根据C2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邻居发现消息。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包括R2的MAC地址。R2的MAC地址用于标识R2发送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
S204,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向所述光域广播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举例说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可通过所述第一转设备所标识的端口,向所述光域广播发送所述第二消息。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R1通过R1的MAC地址所标识的端口,广播发送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光域中与R1有物理连接的光网元能够收到R1广播发送的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R2通过R2的MAC地址所标识的端口,广播发送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光域中与R2有物理连接的光网元能够收到R2广播发送的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
S205,第一光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后,生成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光网元,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光网元上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
举例说明,所述第一光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后,获得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可以是机架(shelf)号、槽位(slot)号和端口(port)号的组合。或者所述第二标识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标识,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所述第一光网元上能够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可以是所述第一光网元的支路板上的业务端口。所述第一光网元所生成的第三消息符合所述第一光网元与所述第三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R1向光域广播发送的第一邻居发现消息只会被物理上与R1有连接关系的光网元接收到。N1接收到R1广播发送的第一邻居发现消息。N1获得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或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中包括的R1的MAC地址。N1还获得N1的标识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的标识。R2向光域广播发送的第二邻居发现消息只会被物理上与R2有连接关系的光网元接收到。N2获得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或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中包括的R2的MAC地址。N2还获得N2的标识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的标识。
S206,所述第一光网元向第三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举例说明,所述第三消息可根据netconf进行发送。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N1可将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N1的标识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的标识上送至C3。或者N1可将R1的MAC地址、N1的标识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的标识上送至C3。N2可将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N2的标识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的标识上送至C3。N2可将R2的MAC地址、N2的标识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的标识上送至C3。
可选地,S205和S206还可被替换为所述第三控制设备监听所述第一光网元的端口,获得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二消息。或者S205和S206还可被替换为所述第三控制设备监听所述第一光网元的端口,获得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MAC地址。
S207,所述第三控制设备向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举例说明,所述第三控制设备可根据restconf协议发送所述第三消息。在图1所示的网络场景中,C3将从N1获得的R1的MAC地址、N1的标识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的标识发送至C1。C3将R2的MAC地址、N2的标识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的标识发送至C1。
S208,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获得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一光网元间的跨域链路。
举例说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获得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一光网元间的跨域链路。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C1根据接收到的来自C3的参数,可获知N1与R1之间存在跨域链路,且N2与R2之间存在跨域链路。C1根据来自C3的参数获得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R1的MAC地址、N1的标识以及N1上接收到所述第一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的标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用于表示R1与N1之间的跨域链路。C1根据来自C3的参数获得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R2的MAC地址、N2的标识以及N2上接收到所述第二邻居发现消息的端口的标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用于表示R2与N2之间的跨域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中,第一控制设备可通过触发第一转发设备向光域广播发送第三消息,确定在光域中第一光网元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存在连接关系。所述第一控制设备通过上述方法,能够获知光域中的光网元与IP域中的转发设备之间的跨域链路,比如光网元的标识、光网元的端口的标识以及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端口的标识。这样,在配置跨域业务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可通过实施例一中的方法获取IP域和光域间的跨域链路,无需人工预先规划和配置,有助于提高配置跨域业务的效率。
实施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中的第一控制设备为集成有图1中的C1、C2和C3的设备。下面结合图1和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进行说明。
S301,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向第一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
举例说明,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控制设备具有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控制设备、第二控制设备和第三控制设备的功能。所述第一控制设备与其管理的IP域内的转发设备之间采用netconf通信协议。
S302,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在光域中查找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
举例说明,所述第二消息可以是LLDP消息、NDP消息或NTDP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方法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S203。
S303,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向所述光域广播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S303的内容可参见实施例一中S204的内容。
S304,第一光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后,生成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光网元,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光网元上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
S304的内容可参见实施例一中S205的内容。
S305,所述第一光网元向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所述第一光网元向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消息的方法可参见实施例一种S206的相应内容。
可选地,S304和S305还可被替换为所述第三控制设备监听所述第一光网元的端口,获得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二消息。或者S304和S305还可被替换为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监听所述第一光网元的端口,获得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MAC地址。
S306,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的MAC、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获得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一光网元间的跨域链路。
S306的内容可参见实施例一中S208的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中,第一控制设备能够分别管理光域内的光网元和IP域内的转发设备。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可直接触发第一转发设备向光域广播发送第二消息,能够获知光域中的光网元与IP域中的转发设备之间的跨域链路,比如光网元的标识、光网元的端口的标识以及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端口的标识。这样,在配置跨域业务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可通过实施例二中的方法获取IP域和光域间的跨域链路,无需人工预先规划和配置,有助于提高配置跨域业务的效率。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控制设备可以是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控制设备,还可以是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控制设备、第二控制设备和第三控制设备集成之后的设备。该控制设备可以实现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控制设备、第二控制设备和第三控制设备集成之后的设备的功能,或该控制设备可以实现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控制设备的功能。所述控制设备还可以是图1中的C1、C2和C3集成之后的设备。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包括:发送模块401、接收模块402和获得模块403。
所述发送模块401用于向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光域中的光网元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上与所述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所述光网元为在光域中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获得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获得所述光网元和所述IP域中的所述转发设备间的跨域链路。
举例说明,所述获得模块4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MAC地址,获得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表示所述光网元间和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跨域链路,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MAC地址。
可选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IP域中的控制模块和光域中的控制模块。所述IP域中的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模块401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并向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消息。所述光域中的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并向所述接收模块402转发所述第二消息。所述发送模块401向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所述发送模块401向所述IP域中的控制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IP域中的控制模块向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消息。所述接收模块402接收来自所述光域中的光网元的第二消包括:所述光域中的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光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并向所述接收模块402转发所述第二消息。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可以是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第一转发设备。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还可以是图1中的R1或R2。该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可以实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第一转发设备的功能。下面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域中的转发设备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域中的转发设备包括:接收模块501、生成模块502和发送模块503。所述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生成模块502用于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在光域中查找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发送模块503用于向所述光域广播发送所述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为LLDP消息、NDP消息或NTDP消息。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光域中的转发设备可以是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第一光网元。所述光域中的转发设备还可以是图1中的N1或N2。该光域中的转发设备可以实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第一光网元的功能。下面结合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域中的转发设备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域中的转发设备包括:接收模块601、生成模块602和发送模块603。所述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IP域的转发设备广播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所述光域中查找与IP域中的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所述生成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域中的转发设备。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域中的转发设备上与所述IP域的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所述发送模块603用于向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LLDP消息、NDP消息或NTDP消息。
图7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控制设备与图4的控制设备可以是相同的设备。该控制设备可以实现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控制设备、第二控制设备和第三控制设备集成之后的设备的功能,或该控制设备可以实现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控制设备的功能。下面结合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中的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通信接口703。所述处理器701、所述存储器702和所述通信接口703通过通信总线704连接。所述存储器70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701根据从所述存储器702中读取的程序所包括的可执行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控制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步骤。所述处理器701可通过通信接口703收发消息或报文,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相应内容。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与图5的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可以是相同的设备。该IP域中的转发设备可以实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第一转发设备的功能。下面结合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域中的转发设备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中的IP域中的转发设备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通信接口803。所述处理器801、所述存储器802和所述通信接口803通过通信总线804连接。所述存储器80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801根据从所述存储器802中读取的程序所包括的可执行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第一转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步骤。所述处理器801可通过通信接口803收发消息或报文,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相应内容。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域中的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光域中的转发设备与图6的光域中的转发设备可以是相同的设备。该光域中的转发设备可以实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第一光网元的功能。下面结合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域中的转发设备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中的光域中的转发设备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和通信接口903。所述处理器901、所述存储器902和所述通信接口903通过通信总线904连接。所述存储器90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901根据从所述存储器902中读取的程序所包括的可执行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第一光网元所执行的方法步骤。所述处理器901可通过通信接口903收发消息或报文,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相应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网络设备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控制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网络设备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第一转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网络设备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第一光网元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实现上述功能的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为random-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为RAM)、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为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为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为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为EEPROM)、只读光盘(英文全称为compactdisk 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为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压缩碟(英文全称为compact disk,英文缩写为CD)、激光碟、数字视频光碟(英文全称为digital video disk,英文缩写为DVD)、软盘或者蓝光碟。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6)

1.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互联网协议IP域中的转发设备接收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转发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在光域中查找与所述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
所述转发设备向所述光域广播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光域中的光网元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上与所述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获得所述光网元和所述IP域中的所述转发设备间的跨域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消息、邻居发现协议NDP消息或网络拓扑发现协议NTDP消息。
3.一种互联网协议IP域中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查找在光域中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在光域中查找与所述IP域中的转发设备相邻的设备;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光域广播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光域中的光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光网元上与所述转发设备通信的端口,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所述转发设备的MAC地址,获得所述光网元和所述IP域中的所述转发设备间的跨域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P域中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消息、邻居发现协议NDP消息或网络拓扑发现协议NTDP消息。
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网络设备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09744.1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430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9744.1A CN114430390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9278.1A CN109995649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CN202210109744.1A CN114430390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9278.1A Division CN109995649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0390A CN114430390A (zh) 2022-05-03
CN114430390B true CN114430390B (zh) 2023-04-04

Family

ID=670665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9278.1A Active CN109995649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CN202210109744.1A Active CN114430390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9278.1A Active CN109995649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6110B2 (zh)
EP (1) EP3723328B1 (zh)
CN (2) CN109995649B (zh)
WO (1) WO20191288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7580B (zh) * 2020-11-27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
CN114938345B (zh) * 2022-06-07 2023-09-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发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9451A1 (zh) * 2012-04-24 2013-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域端到端路由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子路由计算实体
WO2016180068A1 (zh) * 2015-05-11 2016-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域控制器、单域控制器、软件定义光网络***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8541B2 (en) * 2000-12-01 2004-08-1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ynamic data tunnelling
GB2373131A (en) * 2001-03-09 2002-09-11 Marconi Comm Lt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7099580B1 (en) * 2001-11-02 2006-08-29 Cien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network topology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492787B2 (en) * 2002-03-29 2009-02-17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medium for migration across link technologies
JP3895360B2 (ja) * 2003-02-03 2007-03-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ネットワーク、光エッジルータ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1516045B (zh) * 2003-02-03 2011-07-27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信息传送网络***、分组交换机以及分组线路交换机
CN1558618A (zh) * 2004-01-20 2004-12-2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光因特网中光网元支持不同网络模型通道互连的方法
US7433362B2 (en) * 2004-11-05 2008-10-07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NET NSAP addressing
US7773539B2 (en) * 2006-06-01 2010-08-1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IP+optical management domains
US8223668B2 (en) * 2006-12-14 2012-07-17 Rockstar Bidco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routing inform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nectivity across multiple network areas
CN101483638A (zh) * 2008-01-10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标签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20556A (zh) * 2009-02-26 201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协议消息发布和路由计算的方法、装置和***
US8953433B1 (en) * 2012-02-23 2015-02-10 Juniper Networks, Inc. Fast re-route for optical networks
WO2013134937A1 (zh) * 2012-03-14 2013-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建立连接请求的方法、交换机、服务器及***
US9521138B2 (en) * 2013-06-14 2016-12-13 Go Daddy Operating Company, LLC System for domain control validation
CN104253765B (zh) * 2013-06-28 2017-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交换方法、装置以及接入交换机和交换***
ES2641458T3 (es) * 2013-09-03 2017-1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de descubrimiento de enlace y un controlador SDN
CN103688497B (zh) * 2013-09-26 2016-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域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3841186B (zh) * 2014-02-25 2018-05-01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私有云的分组方法及***
CN108566451B (zh) * 2014-03-11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接入控制器及网络节点
EP3163812B1 (en) * 2014-07-18 2018-10-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oss-layer path establishment
US20160150459A1 (en) * 2014-11-19 2016-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support heterogeneous network data path discovery
CN107615719B (zh) * 2015-07-03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中路径计算的方法、装置及***
EP3280102B1 (en) * 2016-02-16 2019-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path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80006894A1 (en) * 2016-06-29 2018-01-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ortable device for cabling assistance
CN106534369B (zh) * 2016-12-19 2019-10-18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654438B (zh) * 2017-06-20 2023-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中建立转发路径的方法、控制器及***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9451A1 (zh) * 2012-04-24 2013-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域端到端路由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子路由计算实体
WO2016180068A1 (zh) * 2015-05-11 2016-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域控制器、单域控制器、软件定义光网络***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16110B2 (en) 2022-11-29
EP3723328A4 (en) 2020-11-11
EP3723328B1 (en) 2024-02-07
WO2019128819A1 (zh) 2019-07-04
CN114430390A (zh) 2022-05-03
US20200336405A1 (en) 2020-10-22
CN109995649B (zh) 2022-02-25
CN109995649A (zh) 2019-07-09
EP3723328A1 (en) 2020-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002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role-based configuration of a port of a network element
EP3125476B1 (en)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964940B (zh)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294281B (zh) 基于业务功能链sfc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561033B (zh) Overlay网络中组播复制的方法及装置
EP4207685A1 (en) Message head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405307B2 (en) Information transfer method and device
CN107769939B (zh) 数据通信网中网元管理方法、网管、网关网元及***
US1148983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llecting access control list
US2012009959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pseudo wire
CN108712338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30390B (zh) 一种用于获取跨域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32227A (zh) 更新路由信息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591892B (zh) 一种平滑重启流程的启动方法和装置
US9935822B2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link in a label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636008B (zh) 网络拓扑信息采集方法、网络拓扑构建***和边界路由器
CN107567065B (zh) 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数据透明传输方法和***
CN107786441B (zh) 一种通信方法、OpenFlow交换机及通信***
CN113765800B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503484A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CN111630814B (zh) 由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自动设立符合动态路由协议的会话的方法
CN108123864B (zh) Evpn隧道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8206746B (zh) 一种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726916B (zh) 一种配置网络设备ip地址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165244A1 (zh) 报文的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