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3816A - 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3816A
CN114403816A CN202111564092.2A CN202111564092A CN114403816A CN 114403816 A CN114403816 A CN 114403816A CN 202111564092 A CN202111564092 A CN 202111564092A CN 114403816 A CN114403816 A CN 114403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conduction
point
pulse wav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640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硕
张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640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3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3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3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07Evaluating blood vessel condition, e.g. elasticity, complian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传导路径是指由窦房结起搏点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一测量点的路径,所述第二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二测量点的路径;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路径差;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其中,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用于反映动脉血管的硬化程度。

Description

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的硬度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可以反映动脉的硬度。所谓PWV,指的是脉搏波在动脉***的两个既定点间的传播速度。PWV与弹性系数(弹性系数高,弹性低)的平方根成正比,由于动脉弹性的降低,因此脉搏波在动脉***的传播速度加快。近年来,由于PWV与动脉僵硬度的这种正相关性,即动脉血管的硬化程度越高,脉搏波传导速度就越快;再加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量方法简便易行而又没有创伤,所以,被广泛应用来作为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的一个指标。而一些便捷的测量设备却存在PWV的测量结果具有一定误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包括:确定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传导路径是指由窦房结起搏点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一测量点的路径,所述第二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二测量点的路径;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路径差;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其中,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用于反映动脉血管的硬化程度。
如此,由于第一传导时间差恰好抵消了窦房结起搏点至心脏射血点的脉搏波的传导时间,即抵消了干扰项,因此能够提高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量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脉硬度监测装置,包括:时间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传导路径是指由窦房结起搏点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一测量点的路径,所述第二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二测量点的路径;路径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路径差;传导速度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其中,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用于反映动脉血管的硬化程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脉硬度监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传导路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动脉硬度监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脉硬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脉硬度监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01至步骤103:
步骤101,电子设备确定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传导路径是指由窦房结起搏点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一测量点的路径,所述第二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二测量点的路径;
步骤102,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路径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如下实施例的步骤305至步骤307计算第一路径差。
步骤103,电子设备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其中,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用于反映动脉血管的硬化程度。
可以理解地,窦房结起搏点可以理解为心房入口,心脏射血点可以理解为心房出口。为便于理解,如图2所示,假设A点为窦房结起搏点,B点为心脏射血点,C点为测量点(例如为可穿戴设备佩戴处),在C点可测量到脉搏波动。那么,脉搏波的传导时间可通过脉搏波由B点至C点的传导时间(Pulse Transmit Time,PTT)来反映。可穿戴设备能够较为精确地测量到由A点到C点的脉搏波动的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此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然而该值包括了血液在心脏传输和在血管传输这两部分,而心脏传输的部分是反映不了血管本身的硬化程度的,因此相当于干扰项。
有鉴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脉搏波在第一传导路径的传导时间与在第二传导路径的传导时间之间的差值(即第一传导时间差),以及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二传导路径之间的第一路径差;基于此,至少根据第一传导时间差和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如此,由于第一传导时间差恰好抵消了窦房结起搏点至心脏射血点的脉搏波的传导时间,即抵消了干扰项,因此,能够提高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量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动脉硬度监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301至步骤308:
步骤301,电子设备发送测量指令给第一测量设备和第二测量设备;其中,所述测量指令用于指示监测所述脉搏波出现波峰时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设备和所述第二测量设备为可穿戴设备。例如,可穿戴设备为手腕上的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等)或脚上的可穿戴设备(例如含光电容积模组的鞋)。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可以是独立于第一测量设备和第二测量设备的其他设备,比如,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其他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或电视机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第一测量设备和第二测量设备中的任一设备。
步骤302,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测量设备基于所述测量指令在所述第一测量点测量到的所述脉搏波的第一波峰信息;
步骤303,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测量设备基于所述测量指令在所述第二测量点测量到的所述脉搏波的第二波峰信息;
步骤304,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波峰信息和所述第二波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波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波峰的出现时间,所述第二波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波峰的出现时间。可以理解地,由于波峰的出现时间通过可穿戴设备即可精确测量得到,比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均具有测量脉搏波的波峰出现时间(也即峰值出现时间)的功能。而该峰值信息的测量不需要用户的其他肢体来配合完成,例如不需要手指触摸手环或手表,因此,基于所述第一波峰信息和所述第二波峰信息,能够实现动脉硬度的长时间的持续监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这样实现步骤204:从所述第一波峰信息中获取第K次出现波峰时对应的第一出现时间;其中,K大于0;从所述第二波峰信息中获取第K次出现波峰时对应的第二出现时间;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出现时间和所述第二出现时间,确定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如此,能够更为准确地确定第一传导时间差,从而提高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量准确度。
可以理解地,如图2所示,自A点起搏至C点测量到波动的时间为脉搏波动的时间(Pulse Arrived Time,PAT),可用(脉搏波出现峰值的时间-心电波出现峰值的时间)来反映,即(PPG的峰值-ECG的峰值),PAT通过单一的可穿戴设备能较为精确测量。自A点起搏至血液由B点射出的时间称为PEP(Pre Ejection Period),脉搏波由B点至C点的传导时间称为PTT(Pulse Transmit Time)。
脉搏波动的时间(PAT)可以用测量点出现峰值(PPG)的时间与心电图(ECG)出现峰值的时间的差值来反映。例如,第一测量点为手腕,第二测量点为脚底,如下公式1所示:
Figure BDA0003421276630000051
脉搏波动的时间(PAT)也可以用自A点起搏至血液由B点射出的时间(PEP)与脉搏波由B点至C点的传导时间(PTT)的和来反映。例如,第一测量点为手腕,第二测量点为脚底,如下公式2所示:
Figure BDA0003421276630000061
基于公式(1)和公式(2)可得,两个可穿戴设备的组合测出的脉搏峰值的时间之差,就是两处脉搏的传导时间之差,即如下公式(3)所示:
PTT(手)-PTT(脚)=PAT(手)-PAT(脚)=PPG(peak)-PPG(peak) (3);
其中,PPG(peak)是指在手腕处测量到的脉搏波的峰值出现时间,PPG(peak)是指在脚底处测量到的脉搏波的峰值出现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出现时间和所述第二出现时间,确定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也就是说,对于确定第一传导时间差所依据的峰值的个数不做限定,可以仅基于第K次出现波峰时对应的出现时间来确定第一传导时间差,也就是将第一出现时间与第二出现时间的时间差作为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或者,还可以基于多次出现波峰时对应的出现时间来确定第一传导时间差,举例而言,第一传导时间差ΔT可以通过如下公式(4)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421276630000062
其中,
Figure BDA0003421276630000063
表示从所述第一波峰信息中获取第N次出现波峰时对应的出现时间,
Figure BDA0003421276630000064
表示从所述第二波峰信息中获取第N次出现波峰时对应的出现时间。
步骤305,电子设备获取测量对象的性别和身高;
步骤306,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性别和身高,获取对应的人体血管模型;
步骤307,电子设备根据所述人体血管模型、所述第一测量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测量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差。
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人,如果身高和性别一致,那么自窦房结起搏点到心脏射血点再到测量点(如手腕处)的血管长度是固定的。因此,根据测量对象的身高和性别,获取对应的人体血管模型,基于该人体血管模型,即可确定出自窦房结起搏点经心脏射血点至测量点的位置的传导路径的大小;因此,容易得到第一传导路径和第二传导路径的长度,进而容易得到二者的差值,即第一路径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步骤305和步骤301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可以先执行步骤301至步骤304,然后再执行步骤305至步骤307;也可以先执行步骤305至步骤307,再执行步骤301至步骤304。还可并行确定第一传导时间差和第一路径差。
步骤308,电子设备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确定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其中,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用于反映动脉血管的硬化程度。
所谓至少根据第一传导时间差和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是指对于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依据不做限定,可以是仅基于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来确定该脉搏波传导速度。例如,将第一路径差除以第一传导时间差得到的计算值作为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
当然,也可以是基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同测量点测量得到的多个传导时间差和对应的多个路径差来确定该脉搏波传导速度。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如下步骤401至步骤403实现步骤308:
步骤401,电子设备确定所述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三传导路径的第二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三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三测量点的路径;
步骤402,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三传导路径的第二路径差;
步骤403,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二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一路径差和所述第二路径差,确定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计算第一路径差除以第一传导时间差,得到第一结果;计算第二路径差除以第二传导时间差,得到第二结果;然后将所述第一结果和所述第二结果的均值作为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如下步骤501至步骤503实现步骤308:
步骤501,电子设备确定所述脉搏波的第三传导路径与第四传导路径的第三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三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三测量点的路径,所述第四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四测量点的路径;
步骤502,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三传导路径与所述第四传导路径的第三路径差;
步骤503,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三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一路径差和所述第三路径差,确定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计算第一路径差除以第一传导时间差,得到第一结果;计算第三路径差除以第三传导时间差,得到第三结果;然后将所述第一结果和所述第三结果的均值作为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
为了便于随时查看测量结果,了解测量对象的血管的硬化程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至少一次确定的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确定所述动脉血管的硬化风险等级;根据所述硬化风险等级与安全风险等级的关系,显示所述硬化风险等级。
例如,显示硬化风险等级和安全风险等级,以及二者的关系;又如,当所述硬化风险等级高于安全风险等级时,显示该硬化风险等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主动或被动显示所述硬化风险等级。例如,电子设备接收查看指令,响应于所述查看指令,根据所述硬化风险等级与安全风险等级的关系,显示所述硬化风险等级。又如,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所述硬化风险等级高于安全风险等级时,主动显示所述硬化风险等级,并提醒测量对象注意防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医学参考范围;显示至少一次确定的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和/或所述至少一次确定的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与所述医学参考范围的关系;如此,使得测量对象能够一目了然自身血管的健康状况。
当然,电子设备也可以主动或被动显示上述内容。例如,电子设备接收查看指令,响应于该查看指令,显示上述内容。又如,电子设备在检测到脉搏波传导速度高于医学参考范围时,主动显示上述内容,并提醒用户注意防范。
动脉的硬度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可以反映动脉的硬度。所谓PWV,指的是脉搏波在动脉***的两个既定点间的传播速度,根据Moens-Korteweg方程,PWV与弹性系数(弹性系数高,弹性低)的平方根成正比,由于动脉弹性的降低,脉搏波在动脉***的传播速度加快。由于PWV与动脉僵硬度的这种正相关性(动脉硬化程度越高,脉搏波传导速度就越快),再加上它的测量方法简便易行而又没有创伤,所以,被广泛应用来作为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的一个指标。
有大型的检测设备可以用来检测动脉硬化,但此设备成本高、体积大,不便于使用者的日常监护。在可穿戴设备方面,一些智能手表中包含了测量动脉硬度的功能。
但是智能手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其测量需要采到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信号,只有手指接触手表,使手腕与心脏形成完整通路才能满足要求,因此不便于24小时持续监测
2)其测量得到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是包含血液在心脏传输和在血管传输两部分。但是心脏传输的部分是反映不了动脉血管本身的硬化程度的,因此该部分相当于干扰项。
产生上述两点的原因如图2所示:A点是窦房结起搏点(可理解为心房入口),B点是心脏射血点(可理解为心室出口),C点是可穿戴设备佩戴处(可测量脉搏波动)。脉搏波的传导时间可通过脉搏波由B点至C点的传导时间(PTT)来反映。自A点起搏至C点测量到波动的时间为脉搏波动的时间(PAT),可用脉搏波出现峰值的时间-心电波出现峰值的时间来反映(PPG的峰值-ECG的峰值),这个值用单一的可穿戴设备能较为精确测量,但ECG的值不便于24小时持续监测。自A点起搏至血液由B点射出的时间(PEP)不应被计入脉搏波传导时间内,但是一些测量方案,仅仅通过记录PAT的值来反映脉搏波传导速度。
基于此,下面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测量(心脏至手腕处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心脏至脚踝处的脉搏波传导时间)或者(心脏至左手腕处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心脏至右手腕处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对脉搏波在人体内的传导速度进行分析。此方案通过两个可穿戴设备的组合,绕过了对ECG值的获取,从而抵消掉了PEP带来的测量误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手腕处的可穿戴设备(如手环)和脚上的可穿戴设备(如含光电容积模组的鞋)配合使用,也可以在左右手腕各佩戴一个智能设备,绕过不可精确测量的值及不能长时间监测的值,测出脉搏波的传导时间,进而为使用者估算脉搏波传导速度,监测动脉硬度。如此,一方面,能够实现24小时持续监测;另一方面,抵消掉误差项,因此测量准确度高。
手腕上可穿戴设备和脚上可穿戴设备测量到脉搏波峰值的时间差为deltaT,此值为(PPG(peak)-PPG(peak)),PPG(peak)和PPG(peak)均是可测量的值。心脏到手腕处的距离和心脏到脚的距离差为deltaL,此值可通过人体模型获得,deltaL/deltaT的值可作为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值,用来反映动脉硬度,作为健康监测的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PPG测量***实现细节:在穿戴设备上集成3颗器件,分别为LED、PD、AFE,其中:1)LED为光电二极管,负责发射绿光(红色血液对于绿光的吸收效果最佳,因此可以反映血液搏动变化);2)PD为光敏二极管,负责将空间中的光信号探测出来并转化为电信号;3)AFE为模拟前端芯片,负责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实际测量中,LED先发射绿光,绿光透过人体皮肤达到血管,并在血管中感知到红色血液的搏动变化,同时将这种变化通过反射的方式再次透过人体皮肤,返回穿戴设备。返回穿戴设备的带有搏动变化信息的光可以很容易被光敏二极管PD捕捉到,PD可以将这种微弱变化的光信号转化为微弱变化的电信号。对于微弱变化的电信号,AFE模拟前端芯片通过芯片自带的滤波、放大功能,将信号进行纯化处理,并且送往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最终通过对信号波形的分析处理,还原完整的PPG(脉搏波)波形,一旦得到完整的PPG模型,自然可以很容易得到周期波形信号峰值对应的时间戳,即上述方案提到的deltaT。(注:上述的器件业界已有成熟可商用厂家,包括但不限于如Osram的LED、Liteon的PD,TI的AFE,因此方案可行性是很高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用户界面实现细节,用户界面需要用户首先在手机上输入自己的年龄和性别,其次通过手机自带蓝牙功能与可穿戴设备实现连接,在可穿戴设备侧或者手机侧点击发起主动检测测量(或后台可被动监测),通过上述方案详述的方法可以得到脉搏波传导速度,并在手机侧给用户呈现:①具体的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值,如7.5m/s;②用户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医学上的典型值相比的差异;③用户对应动脉硬化的风险等级(高/中/低)。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或者,将不同实施例中步骤组合为新的技术方案。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脉硬度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
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动脉硬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600包括:
时间差确定模块601,用于确定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传导路径是指由窦房结起搏点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一测量点的路径,所述第二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二测量点的路径;
路径差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路径差;
传导速度确定模块603,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其中,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用于反映动脉血管的硬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差确定模块601,包括发送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一确定单元;其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测量指令给所述第一测量设备和所述第二测量设备;其中,所述测量指令用于指示监测所述脉搏波出现波峰时的时间;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测量设备基于所述测量指令在所述第一测量点测量到的所述脉搏波的第一波峰信息;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测量设备基于所述测量指令在所述第二测量点测量到的所述脉搏波的第二波峰信息;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峰信息和所述第二波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波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波峰的出现时间,所述第二波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波峰的出现时间;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波峰信息中获取第K次出现波峰时对应的第一出现时间;其中,K大于0;从所述第二波峰信息中获取第K次出现波峰时对应的第二出现时间;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出现时间和所述第二出现时间,确定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设备和所述第二测量设备为可穿戴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径差确定模块602,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第四获取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其中,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测量对象的性别和身高;第四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性别和身高,获取对应的人体血管模型;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体血管模型、所述第一测量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测量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导速度确定模块603,用于:确定所述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三传导路径的第二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三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三测量点的路径;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三传导路径的第二路径差;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二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一路径差和所述第二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导速度确定模块603,用于:确定所述脉搏波的第三传导路径与第四传导路径的第三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三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三测量点的路径,所述第四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四测量点的路径;确定所述第三传导路径与所述第四传导路径的第三路径差;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三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一路径差和所述第三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脉硬度监测装置还包括等级确定模块和第一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等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一次确定的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确定所述动脉血管的硬化风险等级;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硬化风险等级与安全风险等级的关系,显示所述硬化风险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脉硬度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医学参考范围;显示至少一次确定的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和/或所述至少一次确定的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与所述医学参考范围的关系。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动脉硬度监测装置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形式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在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语音通信数据和视频通信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对象A和/或对象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对象A,同时存在对象A和对象B,单独存在对象B这三种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模块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传导路径是指由窦房结起搏点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一测量点的路径,所述第二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二测量点的路径;
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路径差;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其中,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用于反映动脉血管的硬化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传导时间差,包括:
发送测量指令给第一测量设备和第二测量设备;其中,所述测量指令用于指示监测所述脉搏波出现波峰时的时间;
获取所述第一测量设备基于所述测量指令在所述第一测量点测量到的所述脉搏波的第一波峰信息;
获取所述第二测量设备基于所述测量指令在所述第二测量点测量到的所述脉搏波的第二波峰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波峰信息和所述第二波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波峰的出现时间,所述第二波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波峰的出现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波峰信息和所述第二波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包括:
从所述第一波峰信息中获取第K次出现波峰时对应的第一出现时间;其中,K大于0;
从所述第二波峰信息中获取第K次出现波峰时对应的第二出现时间;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出现时间和所述第二出现时间,确定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设备和所述第二测量设备为可穿戴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路径差,包括:
获取测量对象的性别和身高;
根据所述性别和所述身高,获取对应的人体血管模型;
根据所述人体血管模型、所述第一测量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测量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包括:
确定所述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三传导路径的第二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三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三测量点的路径;
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三传导路径的第二路径差;
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二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一路径差和所述第二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包括:
确定所述脉搏波的第三传导路径与第四传导路径的第三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三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三测量点的路径,所述第四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四测量点的路径;
确定所述第三传导路径与所述第四传导路径的第三路径差;
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三传导时间差、所述第一路径差和所述第三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至少一次确定的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确定所述动脉血管的硬化风险等级;
根据所述硬化风险等级与安全风险等级的关系,显示所述硬化风险等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医学参考范围;
显示至少一次确定的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和/或所述至少一次确定的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与所述医学参考范围的关系。
10.一种动脉硬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时间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脉搏波的第一传导路径与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传导时间差;其中,所述第一传导路径是指由窦房结起搏点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一测量点的路径,所述第二传导路径是指由所述窦房结起搏点到所述心脏射血点、再由所述心脏射血点到第二测量点的路径;
路径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与所述第二传导路径的第一路径差;
传导速度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传导时间差和所述第一路径差,确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其中,所述脉搏波传导速度用于反映动脉血管的硬化程度。
CN202111564092.2A 2021-12-20 2021-12-20 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403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4092.2A CN114403816A (zh) 2021-12-20 2021-12-20 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4092.2A CN114403816A (zh) 2021-12-20 2021-12-20 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3816A true CN114403816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68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64092.2A Pending CN114403816A (zh) 2021-12-20 2021-12-20 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3816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8508A1 (en) * 2001-10-24 2003-04-24 Colin Corporation Arteriosclerosis-degree evaluating apparatus
TW200515898A (en) * 2003-10-22 2005-05-16 Surewin Technology Corp Pulse wave analysis device
CN102178516A (zh) * 2011-04-13 2011-09-1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基于外周动脉脉搏波信号获取主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方法
CN103002798A (zh) * 2010-07-20 2013-03-2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测定装置
CN105007809A (zh) * 2013-02-26 2015-10-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脉搏波传播时间测量装置
CN105310724A (zh) * 2015-09-28 2016-02-10 何宗彦 一种测量脉搏波传播速度的方法及***
JP2016077426A (ja) * 2014-10-14 2016-05-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脈波伝搬速度算出システム、脈波伝搬速度算出方法及び脈波伝搬速度算出プログラム
CN206964622U (zh) * 2017-01-16 2018-02-06 吉林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动脉硬化检测装置
CN107920761A (zh) * 2015-08-25 2018-04-17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对象的脉搏相关的信息的设备和***
CN108742572A (zh) * 2018-07-02 2018-11-06 余海波 血压监测装置、方法及***
CN109009062A (zh) * 2018-07-06 2018-12-18 苏州小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体重秤及其测量血流速度的方法
CN109222941A (zh) * 2018-11-09 2019-01-18 中科数字健康科学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脉搏波传播时间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
CN110680307A (zh) * 2019-11-05 2020-0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运动环境下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动态血压监测方法
CN110881967A (zh) * 2018-09-10 2020-03-17 深圳市迈迪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创多节段外周动脉血管弹性功能检测方法及其仪器
CN113499047A (zh) * 2021-06-30 2021-10-15 湖北智奥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血压连续监测装置、存储介质及***
CN113598737A (zh) * 2021-09-08 2021-11-05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血压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8508A1 (en) * 2001-10-24 2003-04-24 Colin Corporation Arteriosclerosis-degree evaluating apparatus
TW200515898A (en) * 2003-10-22 2005-05-16 Surewin Technology Corp Pulse wave analysis device
CN103002798A (zh) * 2010-07-20 2013-03-2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测定装置
CN102178516A (zh) * 2011-04-13 2011-09-1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基于外周动脉脉搏波信号获取主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方法
CN105007809A (zh) * 2013-02-26 2015-10-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脉搏波传播时间测量装置
JP2016077426A (ja) * 2014-10-14 2016-05-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脈波伝搬速度算出システム、脈波伝搬速度算出方法及び脈波伝搬速度算出プログラム
CN107920761A (zh) * 2015-08-25 2018-04-17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对象的脉搏相关的信息的设备和***
CN105310724A (zh) * 2015-09-28 2016-02-10 何宗彦 一种测量脉搏波传播速度的方法及***
CN206964622U (zh) * 2017-01-16 2018-02-06 吉林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动脉硬化检测装置
CN108742572A (zh) * 2018-07-02 2018-11-06 余海波 血压监测装置、方法及***
CN109009062A (zh) * 2018-07-06 2018-12-18 苏州小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体重秤及其测量血流速度的方法
CN110881967A (zh) * 2018-09-10 2020-03-17 深圳市迈迪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创多节段外周动脉血管弹性功能检测方法及其仪器
CN109222941A (zh) * 2018-11-09 2019-01-18 中科数字健康科学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脉搏波传播时间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
CN110680307A (zh) * 2019-11-05 2020-0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运动环境下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动态血压监测方法
CN113499047A (zh) * 2021-06-30 2021-10-15 湖北智奥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血压连续监测装置、存储介质及***
CN113598737A (zh) * 2021-09-08 2021-11-05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血压预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4456B (zh) 血压估计设备和方法以及可穿戴装置
JP5549092B2 (ja) 血圧値測定装置及び血圧値測定方法
CN109480800B (zh) 用于估计生物信息的设备和方法及血压监视装置
US2021008525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io-information
KR20200021208A (ko) 혈압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US1161754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able presentation of sensor data
CN112426141A (zh) 血压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23030152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lood pressure
US2023025550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io-information
KR20190043453A (ko) 혈압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US1174452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lood pressure
US2022023307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lood pressure
CN108742572A (zh) 血压监测装置、方法及***
CN113907727B (zh)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的逐拍血压测量***和方法
KR20220107909A (ko) 혈압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US2023003898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io-information
CN114403816A (zh) 动脉硬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US1196923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io-information
EP382480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haracteristic point of oscillometric envelope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bio-information
CN112107303A (zh) 校准生物信息估计模型的设备和方法及生物信息估计设备
KR20160150347A (ko) 스마트 기기 및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인터렉션 기반 심혈관 평가 시스템 및 심혈관 평가 프로그램
US11426124B2 (en) Determining the arterial structure of the hand
Zazula et al. Short-term photoplethysmography embedded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WO202114157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able presentation of sensor data
CN118415601A (zh) 脉搏波速度测量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