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1648B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1648B
CN114401648B CN202180005238.1A CN202180005238A CN114401648B CN 114401648 B CN114401648 B CN 114401648B CN 202180005238 A CN202180005238 A CN 202180005238A CN 114401648 B CN114401648 B CN 114401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duct
air duct
air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52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1648A (zh
Inventor
顾令东
张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yua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01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1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1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1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一种吹风机(100)。吹风机包括壳体(10)、风机(20)和热源(30)。壳体(10)内设有主风道(11)和辅助风道(12),辅助风道(12)包括间隔的多个子风道,主风道(11)的进风口(111)和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独立设置;风机(20)设置在主风道(11)中,用于在主风道(11)和多个子风道中形成气流;热源(30)设置在壳体(10)中,至少一个子风道形成的气流经过热源(30)。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方式涉及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一种形成高速气流,并能将气流加热后吹出以干燥头发等物体的装置。吹风机一般包括风机和辅助风机工作的辅助部件。辅助部件例如为电路板、电池等部件,这些部件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热量而影响吹风机的安全运行。在相关技术中,电路板和电池这些辅助部件可能设置在吹风机的出风风道中,使得吹风机形成的气流对辅助部件散热。如此,使得出风风道的风阻增大,影响吹风机的出风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包括壳体、风机和热源。壳体内设有主风道和辅助风道,所述辅助风道包括间隔的多个子子风道,所述主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辅助风道的进风口独立设置;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主风道中,用于在所述主风道、所述多个子风道中形成气流;所述热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再生一个所述子风道形成的气流经过所述热源。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中,辅助风道可以对热源散热,不仅提高了热源的散热效率,还不会影响主风道的吹风效率;还有,辅助风道可以增加风机的进风量,提高了吹风机的吹风效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散热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手柄与电芯的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手柄与电芯的又一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手柄与电芯的另一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手柄与电池组件的关系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手柄与电池组件的又一关系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手柄与电池组件的另一关系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热辐射源与主风道的关系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热辐射源与主风道的另一关系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吹风机100包括壳体10、风机20和热源30。壳体10内设有主风道11和辅助风道12。辅助风道12包括间隔的多个子风道。主风道11的进风口111和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独立设置。风机20设置在主风道11中,用于在主风道11和多个子风道中形成气流。热源30设置在壳体10中,至少一个子风道形成的气流经过热源30。
如此,辅助风道12可以对热源30散热,不仅提高了热源30的散热效率,还不会影响主风道11的吹风效率;还有,辅助风道12可以增加吹风机100的进风量,提高了吹风机100的吹风效率。
壳体10可以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电绝缘材料的示例可以包括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酯、聚烯烃、聚苯乙烯、聚氨酯、热塑性塑料、硅树脂、玻璃、玻璃纤维、树脂、橡胶、陶瓷、尼龙和木材。壳体10也可以由涂有电绝缘材料的金属材料制成,或者由电绝缘材料与涂有或未涂有电绝缘材料的金属材料的组合制成。例如,电绝缘材料可以构成壳体10的内层,而金属材料可以构成壳体10的外层。
请参阅图1,在一个示例中,壳体10上还可以设有输入组件13,输入组件13可用于供用户操作吹风机100,例如控制吹风机100的开关,调节风力的大小,调节出风的温度等。输入组件可包括实体按键、虚拟按键、触摸屏中的至少一者。输入组件可包括实体按键、虚拟按键、触摸屏中的至少一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吹风机100也可省略输入组件,可以通过与吹风机100通信的终端对吹风机100进行控制,终端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载智能设备、个人计算机等。具体地,壳体10内可容纳各种电气、机械和机电组件,例如风机20、热源30和电源适配器(未示出)等。
本申请的一个例子中,多个子风道可以包括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间隔设置。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的特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的流向可以相同或至少部分相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还可包括主体14和手柄15,主体14与手柄15相连接。主体14形成有主风道11,主体14形成有辅助风道12的至少一部分,热源30至少部分位于主体14中。
如此,手柄15的设置便于用户握持吹风机100。主体14上形成有辅助风道12的至少一部分,有利于将辅助风道12与主体14上的主风道11连通,使得辅助风道12可以增加吹风机100的进风量,提高吹风机100的吹风效率,且热源30产生的热量能够被流经辅助风道12的风带走,从而避免热源30温度过高影响吹风机100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14和手柄15可以是一体连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14和手柄15也可以是单独的部件。例如,手柄15可从主体14拆卸。在一个示例中,手柄15中可放置用于为吹风机100供电的电源(如一个或多个电池)。在另一个示例中,吹风机100的电力可通过安装在壳体10上的线缆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后提供。主体14和手柄15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具有曲线的形状例如椭圆,还可以是矩形,在此不对主体14和手柄15的形状做限制。
更进一步地,主体14内形成有主风道11,主体14中的主风道11大致可呈圆柱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主风道11还可以呈其它形状,例如漏斗形状,Y形状等各种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主体14形成有辅助风道12的至少一部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辅助风道12的下游与主风道11的上游接通。如此,流入辅助风道12的风会与主风道11的风产生汇合,从而提升吹风机100的出风量。
更具体地,主风道11的上游位于进风侧211的附近。辅助风道12的上游位于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附近,辅助风道12的中游位于主体14和手柄15交接的区域,辅助风道12的下游位于主风道11的上游附近。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风道12的下游位于主风道11的上游,风机设置在主风道11中,当风机20开始运转时,吹风机100启动时,主风道11的进风侧211产生负压,也即在主风道11的上游处形成负压将外部的空气吸入主风道11中。由于辅助风道12的下游位于主风道11的上游,因此相当于在辅助风道12的下游形成负压,空气具有从辅助风道12中流向主风道11的运动趋势,继而将位于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处的空气吸入辅助风道12中。因此可以看出,从主风道11冲吹出的气流,一部分直接来自于主风道11上游的进风口111,另一部分实际上来自于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形成在手柄15远离主体14的端部。如此,可避免主风道11的风流入手柄15远离主体14的端部从而减弱主风道11的风。此外,还可使得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远离主风道11的进风口111,避免二者距离过近导致形成的负压区域重叠,造成空气紊乱,降低进风效率。
更具体地,主风道11的进风口111可设置在主体14上。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可设置手柄15上远离主体14的端部处。主风道11的进风口111和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独立设置互不影响。在风机20启动时,风机20的进风侧211会形成负压,吹风机100会分别从主风道11的进风口111和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吸入空气。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风机20位于壳体10的主风道11中,风机20用于为主风道11和辅助风道12的多个子风道中产生气流。风机20可以包括驱动部21和叶轮22。叶轮22可以包括多个扇叶。当叶轮22由驱动部21驱动时,叶轮22的旋转可以将环境空气通过主风道11的进风口111和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送入主风道11和辅助风道12中以产生气流,推动所产生的气流通过主风道11和辅助风道12中并将气流从出风口112排出。驱动部21可以由支架支撑或容纳在护罩中。风机20可以包括无刷风机20,可以在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调节叶轮22的旋转速度。例如,可以通过预设程序、用户输入或传感器数据来控制叶轮22的旋转速度。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风机20也可以设置在辅助风道12中。
在吹风机100的吹风过程中,在驱动部21与叶轮22的作用下,吹风机100会通过主风道11的进风口111将大量的空气吸入至主体14的主风道11中,空气在进入吹风机100的主风道11后从可沿着主风道11从吹风机100的出风口112吹出,大量空气经过吹风机100直接吹向被施用对象;与此同时,空气也会从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进入至手柄15处的辅助风道12中,随后空气则流入主体14中的辅助风道12部分,设置在辅助风道12中的热源30会对辅助风道12的风进行加热。如此,可提高从吹风机100的出风口112吹出的空气的温度,提高被施用对象的温度体感。
需要指出的是,进入辅助风道12的风能够带走壳体10中部分热源30的热量以对热源30进行散热处理,避免吹风机100的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利用辅助风道12的风带走的热量,还能够提升吹风机100出风的温度。容易理解的是,根据前文所述,辅助风道12本身的进风、导风均和主风道11相互隔离,也即辅助风道12本身完全不影响主风道11。使得相对于未设置辅助风道12的吹风机而言,额外增加了对部分热源30进行散热的辅助风道12。本实施例中的吹风机100在保持主风道11正常出风量的同时,通过额外的辅助风道12增加了内部散热效率,并且带走的热量汇入主风道11后提高了出风温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主体14和手柄15共同形成有辅助风道12。如此,辅助风道12中的风可以从手柄15流入至主体14内。
也即是说手柄15中形成有辅助风道12的一部分,主体14中还形成有辅助风道12的另一部分。其中,位于主体14中的辅助风道12与主风道11隔离设置,以避免主风道11与辅助风道12在中途交汇、连通,如果主风道11的风进入辅助风道12则影响吹风机100的出风量,如果辅助风道12的风在汇合前被吸入主风道11中则导致经过部分热源30的风量减少,从而影响散热效率。
如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主体14中可形成有辅助风道12,手柄15中未形成辅助风道12。在这样的情况下,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可设置在主体14和手柄15连接处,在吹风机100启动时,吹风机100会从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吸入空气,使得空气可从主体14的辅助风道12流通。在某些实施例中,手柄15中未形成辅助风道12,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也可以直接设置在主体14的侧壁上,也即主体14同时通过进风侧211和开设在其侧壁上的进风口进风。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风道121与主风道11交叉,并与主风道11隔离设置,第一子风道121的下游与主风道11的上游接通。如此,第一子风道121与主风道11交叉,使得第一子风道121不会与主风道11干涉。另外,第一子风道121的风能够提升主风道11的出风量,使得吹风机100的出风量更大。
具体地,在吹风机100启动时,进入第一子风道121的风会与主风道11的风在主风道11的上游产生交汇,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和主风道11的风一同通过主风道11从出风口112流出,如此,第一子风道121的风能够提升主风道11的出风量,使得吹风机100的出风量更大。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具有中心轴线110,主风道11沿中心轴线110延伸设置,壳体10包括内壁101和外壁102,内壁101形成有主风道102,内壁101和外壁102之间具有环绕中心轴线110的环形区域103,环形区域103形成有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
如此,第一子风道121通过环形区域103可以使得第一子风道121和主风道11交叉设置,并且环形区域103可以增大热源30的散热面积,提高热源30的散热效率。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风道11位于内壁101中,辅助风道12位于手柄15处,辅助风道12的轴线可与中心轴线110垂直设置。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主风道11沿中心轴线110延伸设置,第一子风道121跨越主风道11。如此,第一子风道121跨越主风道11可以使得第一子风道121与主风道11交叉,避免发生第一子风道121与主风道11干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子风道122的下游与主风道11的上游接通。第二子风道122的风和主风道11的风一同通过主风道11从出风口112流出从而提升吹风机的出风量。
具体地,第二子风道122的上游靠近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第二子风道122的下游靠近主风道11的上游。也即是说,进入第二子风道122的风会与主风道11的风在主风道11的上游汇聚,第二子风道122的风和主风道11的风一同通过主风道11从出风口112流出,如此,二者汇聚后可提升主风道11的出风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热源30至少部分设置在辅助风道12中,并将辅助风道12间隔以形成多个子风道。如此,多个子风道的风在流经位于辅助风道12的热源30时能够从热源30的多个面带走热量以散热冷却,提高了热源30的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1,在一个示例中,热源30可设置在辅助风道12中以将辅助风道12间隔形成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分割形成的第一子风道121与第二子风道122可以分别位于热源30相背的两个面。其中,热源30可以是电池,也可以是电路板或稳压模块等,热源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如此,流经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的风能分别从热源30的两个面带走热源30的热量以进行降温处理,避免热源30温度过高影响吹风机100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的风带走的热量还可提升吹风机100出风的温度,提高被施用对象的温度体感。
更具体地,请参阅图1,第一风道121与第二风道122间隔设置,其中,辅助风道12中的多个子风道可以被壳体10中的热源30间隔形成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结构件对辅助风道12进行分割。示例性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挡板沿与壳体10的中心轴线110平行的方向放置在主体14或手柄15内部,在挡板上开设两个对应的出风孔,辅助风道12的风通过两出风孔后被分隔成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将挡板沿与壳体10的中心轴线110垂直的方向放置主体14或手柄15内部,挡板可与主体14或手柄15共同将辅助风道12间隔形成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辅助风道12的风流经挡板时被分隔进入第一子风道121或第二子风道122。
在图1的示例中,风通过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进入壳体10的辅助风道12后分成两路,一路流经第一子风道121,第一子风道121的风从手柄15处流向主体14,其中主体14中的第一子风道121与主风道11间隔设置,第一子风道121的风通过主体14后流至主风道11的上游;另一路流经第二子风道122,流经第二子风道122的风从手柄15处流向主体14,最后流至主风道11的上游。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子风道121与第二子风道122在主风道11的上游汇聚,如此,可与主风道11的风一同经过出风口112向外部吹风,可提高吹风机100的出风量从而提升吹风机100的工作效率。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风道121在主体14和手柄15的连接处具有分流结构16,分流结构16导引气体从连接处并沿着热源30向热源30远离手柄15的一侧汇聚。
如此,风在流经位于主体14部分的部分第一子风道121时,能够带走位于主体14的部分热源30的热量。
具体地,主体14的截面可以为环形结构,当风通过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进入手柄15处的第一子风道121部分,风沿着手柄15流向主体14,当风流经主体14中靠近手柄15的一侧时,则会沿着主体14的分流结构16时分为两路或者三路或者多路,最后汇聚于主风道11的上游。第一子风道121与主风道11交叉,具体地,主体14中的第一子风道121部分是主体14的环形结构,主体14中的主风道11沿主体11的轴向方向延伸。同时第一子风道121的风沿着热源30流动时还能对热源30进行散热。
请结合图1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热源30可包括至少部分设置在主体14中的电路板31,电路板31上设有第一导流结构311,第一子风道121贯穿第一导流结构311。换言之,电路板31将主体14分隔为两个腔室,通过第一导流结构311将两个腔室连通,第一子风道121中的风进入主体后进入其中一个腔室(图1所示位于电路板31左侧的腔室),通过第一导流结构311后进入另一个腔室(图1所示位于电路板31右侧的腔室),相当于先吹过电路板31的左侧面,再进入其右侧方进行散热。
如此,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可以经过第一导流结构311回流至主风道11的上游,使得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和第二子风道122的风和/或主风道11的风汇聚从而一并从出风口流出。
具体地,电路板31可用于控制风机20的工作,示例性地,电路板31可以控制风机20的启动与停止,还可控制风机20的叶轮22的旋转速度等。电路板31可安装在主体14上,也可安装在手柄15处。电路板31可以呈矩形状,也可呈圆形状,还可呈环形状。示例性地,当电路板31安装在主体14内时,电路板31可将辅助风道12间隔形成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当风流经电路板31上的第一导流结构311时,第一导流结构311可以将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导引至主风道11的上游,从而将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和主风道11的风汇合并从以提升风力。若电路板31未形成有第一导流结构311,进入第一子风道121的空气则会一直沿着第一子风道121进行循环流动无法向外散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结构311可包括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形成在电路板31远离手柄的一侧,第一缺口用于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如此,主体14处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可以经过第一缺口回流至主风道11的上游。由于第一缺口位于电路板31上远离手柄15的一侧,也即从手柄15中流入主体14的气流需流经整个电路板31的图1所示左侧面才能通过第一缺口进入图1所示电路板31右侧的区域,保证了气流能够充分流经电路板31的表面,以达到最大的散热面积,实现最高的散热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结构311可包括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电路板31。第一通孔用于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如此,主体14处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可以经过第一通孔回流至主风道11的上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结构311可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第一管孔用于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如此,主体14部分的第一子风道121可通过第一管孔回流至主风道11的上游。
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31上的第一导流结构311,以上三种方式是可以相互结合或单独设置的,例如,电路板31上可形成有第一缺口和第一通孔;电路板31上形成第一缺口的同时电路板31上还穿设有第一管道,电路板31上可形成有第一缺口和第一通孔且还穿设有第一管道;电路板31上仅形成有第一缺口等多种情况。
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吹风机100还可包括与电路板31间隔设置的散热件40。散热件40设有第二导流结构401,第一子风道121贯穿第二导流结构401。
如此,散热件40能够对电路板31进行散热,同时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可以通过第二导流结构401回流至主风道11的上游,使得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和第二子风道122的风和/或主风道11的风汇聚从而一并从出风口流出,从而提升吹风机100的风力。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流结构401可包括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形成在电路板31远离手柄的一侧,第二缺口用于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如此,主体14处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可以经过第二缺口回流至主风道11的上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流结构401可包括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散热件40,第二通孔用于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如此,主体14处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可以经过第二通孔回流至主风道11的上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流结构可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第二管孔用于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如此,主体14部分的第一子风道121可通过第二管孔回流至主风道11的上游。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散热件40的第二导流结构401,以上三种方式是可以相互结合的,例如,散热件40上可形成有第二缺口和第二通孔,以及散热件40上形成第二缺口的同时散热件40上还穿设有第二管道等等。
请参阅图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吹风机100可包括电池组件50,其中电池组件50设置在手柄15中,电池组件50和手柄15共同形成辅助风道12的一部分。
如此,电池组件50能够为吹风机100供电,同时电池组件5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被流经辅助风道12的风带走,从而实现电池组件50的散热。
具体地,电池组件50还可将手柄15处的辅助风道12间隔分成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如此,成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的风在流经位于辅助风道12的电池组件50时能够从带走电池组件50的热量。在图7仅示出了电池组件50设置在手柄15中,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组件50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4中。
请参阅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电池组件50可以包括电芯51和电管理板52。电管理板52和电芯51电连接。电芯51的外表面511和手柄15的内表面151可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电管理板52和手柄15的内表面151可形成第二子风道122的一部分。
如此,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的风能够带走电芯51和/或电管理板52所产生的热量。
电管理板52可以检测电芯51在充放电等使用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温度、容量、甚至其他环境参数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电池使用安全,电管理板52还能控制电芯51的充放电、提高电芯51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芯51的效率等。
电芯51主要为吹风机100提供电力,电芯51可以是锂离子电池,或其它可充电电池。电芯51可以是矩形状,还可以是圆柱形状,例如18650锂电池、软包电池等。电芯5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电芯51可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或串并联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为便于电芯51的充电,主体14或手柄15上可设有充电接口。可以理解的是,充电接口可以是有线的充电接口,也可以是无线充电接口,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为便于电池组件50的拆卸,可以在手柄15上设置有电池盖,电池盖是可移除的,便于电芯51的取出和安装。更具体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手柄15远离主体14的一端设置端盖,端盖本身可以采用固定或者可拆卸的方式与手柄15相互安装,端盖上开设有通风区域,通风区域可以为在端盖上开设的多个圆孔、条形孔、缺口、镂空纹路、网状结构等,作为辅助风道12的实际进风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端盖上还设置有电学接口,该接口可作为电芯51的充电接口,或者构成与吹风机100的内部电路进行通信的数据接口等,电学接口可以与前述的通风区域组合,例如类似多个同心圆环、相交的矩形框线、不规则曲线等形状延伸的镂空结构,这些镂空结构部分或者全部贯通端盖,贯通的部分构成前述的通风区域,在端盖上沿着镂空结构、或者沿着部分镂空结构、或远离镂空结构设置金属线圈、触点等结构构成前述的电学接口。
请参阅图7,当电芯51与电管理板52贴合放置时,电管理板52的外表面和手柄15内表面形成第二子风道122的一部分。如此,从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进入第一子风道121的风在流经电芯51时,能够带走电芯51产生的热量以对电芯51进行散热处理。从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进入第二子风道122的风在流经电管理板52时,能够带走电管理板52所产生的热量以对电芯51进行散热降温处理。
请参阅图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多个电芯51贴合设置在手柄15时,一侧电芯51和手柄15的内表面151可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另一侧的电芯51和手柄15的内表面151可形成第二子风道122的一部分。如此,空气从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进入辅助风道12,在流经电芯51时可从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带走两侧电芯51所产生的热量。
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0,在一个示例中,电管理板52与电芯51间隔设置在手柄15中时,电管理板52和电芯51可共同形成第三子风道123,辅助风道12包括第三子风道123。
如此,电管理板52与电芯51间隔设置使得从手柄15的进风口125进入第三子风道123的风在流经电芯51和电管理板52时,能够带走电芯51和电管理板52产生的热量以对电芯51和电管理板52进行散热处理,随后与主风道11的风在主风道11的上游汇合后向出风口处流出,第三子风道123的风带走电芯51和电管理板52处的热量能够提升吹风机100出风的温度。
具体地,电管理板52或电芯51其中一个的外表面与手柄15的内表面151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另一个与手柄15的内表面151形成第二子风道122的一部分。也即是,间隔设置的电管理板52和电芯51可将手柄15处的辅助风道12分割成第一子风道121、第二子风道122和第三子风道123。
在另一个示例中,电芯5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芯51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电芯51共同形成第三子风道123,第三子风道123与主风道11的上游连通。
如此,多个电芯51间隔设置,使得从手柄15的进风口125进入第三子风道123的风在流经多个电芯51时,能够带走多个电芯51的热量。
请参阅图11,当多个电芯51间隔设置在手柄15中,相邻的两个电芯51共同形成第三子风道123,两侧的电芯51的外表面511可分别与手柄15的内表面151形成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的一部分。具体地,多个电芯51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较大,第三子风道123的数量可多个,如此,从手柄15的进风口进入第三子风道123的风在流经电芯51时,可带走电芯51所产生的热量,随后与主风道11的风在主风道11的上游汇合后向出风口处流出,可利用第三子风道123的风带走的电芯51热量提升吹风机100出风的温度。
请参阅图12,在另一个示例中,手柄15中安装有多个电芯51和电管理板52,电管理板52和电芯51可共同形成第三子风道123,相邻的两个电芯51可共同形成第三子风道123,相邻的两个电管理板52也共同形成第三子风道123。第三子风道123的风在流经电芯51和/或电管理板52时,能够带走电池组件50产生的热量以对电池组件50进行散热处理。
请结合图9和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热源30包括主体14中的电路板31和散热件40,散热件40与电路板31间隔设置,其中,第三子风道123可以通过散热件40和电路板31之间的空间与主风道11的上游连通,从而与主风道11的风一同流出吹风机100外部;第三子风道123也可与第一子风道121的连通,使得第三子风道123的风可以流至第一子风道121内;第三子风道123还可与第二子风道122的连通,使得第二子风道122的风可以流至第一子风道121内。以上三种第三子风道123的连通方式是可以相互结合的。
如此,第三子风道123的风可与第一子风道121、第二子风道122和主风道11中的至少一个中的风汇合后并从主风道11向出风口流出提升吹风机100的出风量,同时能带走电路板31的热量以提升出风温度。
具体地,电路板31和散热件40间隔设置在主体14中,电池组件50安装在手柄15中以将辅助风道12分割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第二子风道122和第三子风道123,电管理板52与电芯51间隔设置,电芯51的外表面511与手柄15的内表面151形成第一子风道121的一部分,电管理板52的外表面与手柄15的内表面151形成第二子风道122的一部分,电管理板52和电芯51可共同形成第三子风道123。第三子风道123的上游位于手柄15的进风口处,第三子风道123的下游位于手柄15主体14的连接处。
其中,第三子风道123可以通过散热件40和电路板31之间的空间与风道12的上游连通,从而与主风道11的风一同流出吹风机100外部;第三子风道123也可以第一子风道121的连通,使得第三子风道123的风可以流至第一子风道121内;第三子风道123还可以第二子风道122的连通,使得第二子风道122的风可以流至第一子风道121内。以上三种第三子风道123的连通方式是可以相互结合的,也即是第三子风道123可第一子风道121、第二子风道122和主风道11任意一个或多个的风汇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吹风机100的电芯51选用圆柱形的18650锂电池,三个电芯51并联设置在手柄15处,相邻两个电芯51的外表面511可与手柄15的内表面151围成子风道,分别是第一子风道121、第二子风道122和第三子风道123。此时三个电芯51的外表面511共同形成第四子风道124。此时,电管理板52安装在任意两个电芯51之间。同样地,第三子风道123和第四子风道124可以与第一子风道121、第二子风道122连通,如此,进入第三子风道123和第四子风道124的风能够通过第一子风道121、第二子风道122最终向外部流出。
请参阅图14,在另一实施例中,电管理板52与电芯51间隔并相互面对设置在手柄15中,电管理板52、电芯51和手柄15共同形成有部分辅助风道12。
如此,电管理板52和电芯51不对辅助风道12进行分割,使得手柄15部分的辅助风道12的风量更聚集以便于对电管理板52和电芯51进行散热。
具体地,手柄15的部分横截面为矩形以方便电管理板52贴设在手柄15的一侧,电芯51贴设在手柄15内部的另一侧,从而可形成手柄15处的单路辅助风道12,当风从手柄15的进风口进入辅助风道12后能够带走电管理板52和电芯51产生的热量,随后流入主体14中的辅助风道12,最后辅助风道12的风与主风道11的风在主风道11的上游汇合一并从吹风机100主风道11的出风口吹出。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热源30自主体14延伸述手柄15内。位于手柄15中的部分热源30间隔部分辅助风道12,以形成多个子风道。
如此,流经多个子风道的风能分别从热源30的多个面带走热源30的热量以进行多个面的降温处理,使热源30能够得到充分散热。
更具体地,当电路板31自主体14延伸述手柄15内放置,且多个子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121和部分第二子风道122时,位于手柄15中的部分电路板31可将手柄15中的辅助风道12间隔形成部分第一子风道121和部分第二子风道122。手柄15中的辅助风道12被部分电路板31分割形成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被分割后的第一子风道121与第二子风道122与电路板31所在的平面平行,也即是说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分别位于电路板31的两个面。流经第一子风道121和第二子风道122的风能分别从电路板31的两个面带走电路板31的热量以进行双面的降温处理,使电路板31能够得到充分散热。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热源30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子风道121中的热辐射源32,热辐射源32的热辐射方向与主风道11的出风方向一致。
如此,热源30主要利用热辐射原理来进行热传导,使得大部分的热能直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被传导到被施用对象上以减少能量损失。此外,热源3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被第一子风道121的气流带走汇入主风道11,最终传递被施用对象上。
具体地,热辐射源32可与风机20结合使用,使得风机20产生的气流进一步加速水从物体的蒸发。优选地,热辐射源32可以采用发射红外辐射的卤素灯。红外辐射源可以发射具有预设波长范围和功率密度的红外能量以加热物体。红外能量携带的热量以辐射传热的方式直接传递至物体,使得与传统的对流传热方式相比,传热效率得到了提高(例如,基本上没有热量以辐射传热的方式被周围的空气吸收,而传统的热传导方式一大部分的热量被周围空气吸收后被带走)。另外,红外热量可以穿透发干直到毛外皮的皮层,因此使头发干燥得更快,并且使头发松弛和柔软。红外能量还被认为有利于头皮健康,并通过增加头皮的血流量来刺激头发生长。
请参阅图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热辐射源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热辐射源32与主风道11间隔设置。如此,多个热辐射源32可以提升吹风机100的对物体进行干燥的效率,且主风道11的风不流经热辐射源32可以使得主风道11的风整体气动损失低,主风道11产生的风阻少,有利于减小吹风机100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热辐射源32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在图16A的示例中,热辐射源32的数量是两个,两个热辐射源32布置在主风道11的下半侧。在图16B的示例中,热辐射源32的数量是三个,三个热辐射源32布置在主风道11的下半侧。在图16C的示例中,热辐射源32的数量是四个,四个热辐射源32布置在主风道11的下半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热辐射源3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如图16A所示,单个热辐射源32布置在主风道11的下半侧。可以理解的是,热辐射源32的数量还可以是五个或五个以上,布置在主风道11的下半侧。另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热辐射源32也可布置在主风道11的上半侧、左半侧、右半侧、左上半侧、左下半侧、右上半侧、右下半侧,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热辐射源32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为圆环形或扇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热辐射源32环绕主风道11。如此,多个热辐射源32环绕主风道11设置可以避免吹风机100的出风口112的热量集中在同一侧,还可使得吹风机100结构紧凑。
具体地,在图17和图18A-D的示例中,热辐射源32横截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在图18A的示例中,热辐射源32的数量是两个,两个热辐射源32呈间隔180度围绕主风道11布置。在图18B的示例中,热辐射源32的数量是三个,三个热辐射源32呈间隔120度围绕主风道11布置。在图18C的示例中,热辐射源32的数量是四个,四个热辐射源32呈间隔90度围绕主风道11布置。在图18D的示例中,热辐射源32的数量是五个,五个热辐射源32呈间隔72度围绕主风道11布置。可以理解的是,热辐射源32的数量还可以是五个以上,围绕主风道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另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多个热辐射源32中,相邻两个热辐射源32之间间隔的角度可以是不同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19,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热源30还可包括电热丝33,电热丝33设置在辅助风道12中。
如此,当风机20开始工作时,空气从辅助风道12的进风口125吸入,当辅助风道12的风通过电热丝33时,发热的电热丝33会对辅助风道12的风进行加热以使得从吹风机100的出风口112流出的风为热风。
具体地,由于铁铬铝合金和镍铬合金电热丝33传递热量的速度较快,且耐热性较高,因此电热丝33可以选用铁铬铝合金或镍铬合金材料制成。当电热丝33与电芯51接通时,电热丝33会通电变热,风机20启动后辅助风道12的风流经发热的电阻丝时会被加热,从而使得吹风机100的出风口112吹出的是热风。可以理解的是,在风机20启动后,电热丝33也可与电芯51断开连接,辅助风道12的风流经未发热的电热丝33,从而使得辅助风道12的风从出风口112吹出时温度不变。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需要对电热丝33进行通电加热。
请参阅图20,在一个示例中,电热丝33也可以放置在辅助风道12的下游,如此,发热的电阻丝能够对流经辅助风道12的下游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得从吹风机100的出风口112流出的风为热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水平”、“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4)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主风道和辅助风道,所述辅助风道包括间隔的多个子风道,所述主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辅助风道的进风口独立设置;
风机,设置在所述主风道中,用于在所述主风道和所述多个子风道中形成气流;
热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至少一个所述子风道形成的气流经过所述热源;
所述多个子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将所述辅助风道间隔形成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跨越所述主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与所述主风道交叉,并与所述主风道隔离设置,所述第一子风道的下游与所述主风道的上游接通;
所述第二子风道的下游与所述主风道的上游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道的下游与所述主风道的上游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中心轴线,所述主风道沿所述中心轴线延伸设置,所述壳体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外壁形成有所述主风道,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具有环绕所述中心轴线的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形成有所述第一子风道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中心轴线,所述主风道沿所述中心轴线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子风道跨越所述主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辅助风道中,并将所述辅助风道间隔以形成所述多个子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连接所述主体的手柄,所述主体形成有所述主风道,所述主体形成有所述辅助风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热源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所述手柄共同形成有所述辅助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在所述主体和所述手柄的连接处具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导引气体从所述连接处并沿着所述热源向所述热源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汇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所述热源包括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第一导流结构,所述第一子风道贯穿所述第一导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子风道的一部分;和/或,
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包括贯穿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子风道的一部分;和/或,
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包括穿设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管孔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子风道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包括与所述电路板间隔设置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有第二导流结构,所述第一子风道贯穿所述第二导流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散热件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子风道的一部分;和/或,
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包括贯穿所述散热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子风道的一部分;和/或,
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包括穿设在所述散热件上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管孔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子风道的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中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手柄共同形成所述辅助风道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芯和与所述电芯电连接的电管理板,所述电芯的外表面和所述手柄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子风道的一部分,所述电管理板和所述手柄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子风道的一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管理板与所述电芯间隔设置,所述电管理板和所述电芯共同形成第三子风道;和/或,
所述电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芯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电芯共同形成第三子风道,所述第三子风道与所述主风道的上游连通,所述辅助风道包括所述第三子风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的电路板和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与所述电路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子风道通过所述散热件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空间与所述主风道的上游连通;和/或,
所述第三子风道与所述第一子风道接通;和/或,
所述第三子风道与所述第二子风道接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管理板与所述电芯间隔并相互面对设置,所述电管理板和所述电芯均设置在所述手柄上,所述电管理板、所述电芯和所述手柄共同形成有部分所述辅助风道。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自所述主体延伸至所述手柄内,位于所述手柄中的部分所述热源间隔部分所述辅助风道,以形成所述多个子风道的一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6-18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道的进风口形成在所述手柄远离所述主体的端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包括设置在所述子风道中的热辐射源,所述热辐射源的热辐射方向与所述主风道的出风方向一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热辐射源与所述主风道间隔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热辐射源环绕所述主风道。
23.根据权利要求1-18任意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包括设置在所述辅助风道中的电热丝。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位于所述辅助风道的下游。
CN202180005238.1A 2021-06-18 2021-06-18 吹风机 Active CN114401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01085 WO2022261989A1 (zh) 2021-06-18 2021-06-18 吹风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1648A CN114401648A (zh) 2022-04-26
CN114401648B true CN114401648B (zh) 2024-01-12

Family

ID=81229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5238.1A Active CN114401648B (zh) 2021-06-18 2021-06-18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1648B (zh)
WO (1) WO2022261989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32619U (zh) * 2014-08-21 2014-12-24 宁波市镇海米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风量吹风机
CN109259408A (zh) * 2018-09-30 2019-01-25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
CN111418984A (zh) * 2019-01-10 2020-07-17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驱动电吹风
KR20210026753A (ko) * 2019-09-02 2021-03-10 주식회사 에스티아이 팬 모듈을 갖는 전기 장치
CN213128427U (zh) * 2020-07-30 2021-05-07 深圳市索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散热风道的小体积电吹风
CN112869327A (zh) * 2020-12-26 2021-06-01 上海派爱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机的风道***
CN215382004U (zh) * 2021-06-18 2022-01-04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吹风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32619U (zh) * 2014-08-21 2014-12-24 宁波市镇海米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风量吹风机
CN109259408A (zh) * 2018-09-30 2019-01-25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
CN111418984A (zh) * 2019-01-10 2020-07-17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驱动电吹风
KR20210026753A (ko) * 2019-09-02 2021-03-10 주식회사 에스티아이 팬 모듈을 갖는 전기 장치
CN213128427U (zh) * 2020-07-30 2021-05-07 深圳市索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散热风道的小体积电吹风
CN112869327A (zh) * 2020-12-26 2021-06-01 上海派爱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机的风道***
CN215382004U (zh) * 2021-06-18 2022-01-04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吹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1648A (zh) 2022-04-26
WO2022261989A1 (zh) 2022-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305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batteries in a battery powered blow dryer
US20210345751A1 (en) Battery operated hair dryer
CN215382004U (zh) 吹风机
CN215899070U (zh) 干燥设备
CN206755316U (zh) 一种蓝牙音响空气净化取暖器
CN108677844B (zh) 吹风机
WO2017088329A1 (zh) 一种直流有刷轴流吹风机
CN114401648B (zh) 吹风机
CN111134435A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15649649U (zh) 干燥设备
CN113015460B (zh) 电池操作的毛发干燥器
CN217407421U (zh) 烘干机
CN212036419U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10667442U (zh) 隔热材料演示仪
CN212177456U (zh) 送风装置
CN112336039A (zh) 一种便携式双层风道吹风机
CN220771379U (zh) 一种固定于桌底的暖风机
EP3632258A1 (en) Battery-operated hair dryer
CN217357565U (zh) 暖风机
CN219088600U (zh) 一种电吹风散热结构及电吹风机
CN214509934U (zh) 一种便携式双层风道吹风机
CN215382028U (zh) 一种均匀出风的导风装置、吹风设备及吹风梳子
CN217243023U (zh) 吹风机
CN219661130U (zh) 一种高速吹风机
CN213820195U (zh) 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