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4247A -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4247A
CN114344247A CN202111523356.XA CN202111523356A CN114344247A CN 114344247 A CN114344247 A CN 114344247A CN 202111523356 A CN202111523356 A CN 202111523356A CN 114344247 A CN114344247 A CN 114344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dextrin
hyaluronic acid
beta
stirr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33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亮
黄浩亮
邢媛媛
晁珍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5233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4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4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4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水凝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在避光条件下取HA‑β‑CD、F127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一次搅拌,然后加入α‑CD,进行二次搅拌,再加入DOX,进行三次搅拌,然后静置、冷冻干燥,即得目的产物。本发明首先通过F127与HA‑β‑CD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穿链,然后将阿霉素分散于水凝胶前驱体溶液中,接着通过α‑CD与F127的相互作用制得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超分子水凝胶可提高阿霉素负载量以及降低阿霉素分子毒副作用,还可以有效的延长药物分子的释放时间,增强组织渗透性和药效,改善了靶向性能,且原料易得,载药体系稳定,性质易于调控,生物相容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分子水凝胶载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霉素(Adriamycin,DOX)为蒽环类广谱抗肿瘤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阿霉素分子进入细胞核与DNA结合,从而抑制核酸的合成和有丝***。盐酸阿霉素具有广谱的抗实验性肿瘤的作用,对拓扑异构酶也有抑制作用,可适用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该药物对多种肿瘤均有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癌症,是卵巢癌的一线用药之一。但该药物有较大的毒副作用,阿霉素的急性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和心律不整。它也可引起嗜中性白血球缺乏症(neutropenia),以及完全的脱发。
透明质酸是一种线性大分子粘多糖,由交替连接的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两个糖单元组成。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高粘弹性,并且可以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已发现透明质酸受体CD44在上皮,造血和神经元细胞表面低水平表达,但在许多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另外,一些透明质酸基团例如羟基,羧基和N-乙酰基适合于化学修饰。因此,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有助于药物增稠,持续释放,透皮吸收并改善药物靶向性。将透明质酸修饰到基于环糊精的超分子水凝胶中,既可以增加超分子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也能提高水凝胶的粘附性,因此透明质酸在凝胶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专利CN109620967A构筑了一种靶向性的负载阿霉素的超分子水凝胶,该水凝胶中阿霉素分子共价修饰到环糊***体上,直接参与构筑水凝胶,其中以叶酸分子作为靶向基团。但现有技术中,阿霉素的负载率较低。开发生物相容性良好、载药率高的超分子水凝胶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阿霉素毒副作用大或阿霉素负载率较低等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了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该超分子水凝胶的原料组分包括:透明质酸修饰环糊精衍生物(HA-β-CD)、F127、α-环糊精(α-CD)和阿霉素(DOX)。
进一步的,所述HA-β-CD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取HA-ADH与对甲苯磺酰基环糊精衍生物(6-OTs-β-CD)分散于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然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经反应、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目的产物。
更进一步的,HA-ADH、6-OTs-β-CD、磷酸盐缓冲溶液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的添加量之比为(0.5-1.1)g:(0.5-3)g:100ml:(8-12)g。
更进一步的,所述HA-ADH、6-OTs-β-CD、磷酸盐缓冲溶液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的添加量之比为0.5g:1g:100ml:10g。
更进一步的,反应时间为24-30h,反应温度为80℃。
更进一步的,所述HA-ADH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取透明质酸钠、己二酸二酰肼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调节pH,然后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经反应、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目的产物。
更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质酸钠、己二酸二酰肼、去离子水以及EDC·HCl的添加量之比为0.2g:1g:50ml:0.2g。
更进一步的,加入EDC·HCl后,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0-25℃,反应时间为2-3h。
更进一步的,将pH调节至4.75,然后加入EDC·HCl。
更进一步的,所述6-OTs-β-CD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取β-环糊精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活化羟基,进行搅拌,接着滴加对甲苯磺酰氯的乙腈溶液,经反应、过滤得到滤液;
S2:调节所得滤液的pH为8,经一次静置、过滤得到固体,然后将固体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经二次静置、过滤、干燥得到目的产物。
更进一步的,步骤S1中,对甲苯磺酰氯的乙腈溶液中对甲苯磺酰氯与乙腈的质量体积比为30.2g:90ml,所述β-环糊精、去离子水、氢氧化钠、对甲苯磺酰氯的乙腈溶液的添加量之比为210g:(1050-2100)mL:34.4g:90ml。
更进一步的,步骤S1中,滴加对甲苯磺酰氯的乙腈溶液,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0-20℃,反应时间为2-2.5h。
更进一步的,步骤S1中,搅拌时间为0.5h。
更进一步的,步骤S2中,一次静置的温度为4~8℃,时间为12h。
更进一步的,步骤S2中,二次静置的温度为4~8℃,时间为3~4h。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了上述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避光条件下取HA-β-CD、F127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一次搅拌,然后加入α-CD,进行二次搅拌,再加入DOX,进行三次搅拌,然后静置、冷冻干燥,即得目的产物。
更进一步的,HA-β-CD、F127、α-CD、DOX、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之比为(0.2-0.4)g:0.2g:(0.4-0.8)g:0.16g:3mL。
更进一步的,一次搅拌过程中温度为60-70℃,时间为4-5h。
更进一步的,二次搅拌过程中温度为60-70℃,时间为4-5h。
更进一步的,三次搅拌时间为2h。
更进一步的,三次搅拌后,静置时间为12h。
为降低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毒副作用及预防耐药情况的发生,本发明改变阿霉素的剂型,延缓其在肿瘤组织的持续时间。本发明首先对β-环糊精进行化学修饰,利用对甲苯磺酰氯对羟基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出对甲苯磺酰基环糊精衍生物6-OTS-β-CD;然后将透明质酸衍生物HA-ADH与6-OTS-β-CD置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利用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反应的催化剂,进行取代反应,合成出HA-β-CD;最后以α-CD、F127、HA-β-CD、DOX为构筑基元构建得到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F127中的聚乙二醇(PEO)链段通过与环糊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及环糊精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使得体系形成了多聚准轮烷的结构。环糊精穿到PEO链段上,按照管道式结晶排列,构成了凝胶结构中的物理交联点。
本发明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合成路线请参见图1,首先通过F127与HA-β-CD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穿链,然后将抗癌药物阿霉素分子分散于水凝胶前驱体溶液中,接着通过α-CD与F127的相互作用而制备得到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本发明阿霉素通过非共价键的方式嵌入水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中。透明质酸能有效增稠,提高阿霉素负载率,且透明质酸的生物相容性特别优异。
本发明通过使用透明质酸共价修饰的β-环糊精与F127、以及α-环糊精构筑超分子水凝胶,阿霉素分子被包裹于该水凝胶网络中,不仅可以提高阿霉素的负载量和降低阿霉素分子毒副作用,还可以有效的延长药物分子的释放时间,增强组织渗透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超分子水凝胶中阿霉素通过非共价作用被包裹于水凝胶三维网络中,在不改变阿霉素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利用透明质酸分子的链状结构,将其与F127以及α-环糊精相互作用构筑出更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可以更好的将阿霉素分子包裹于水凝胶中,不仅可以提高阿霉素的负载量以及降低阿霉素分子毒副作用,还可以有效的延长药物分子的释放时间,增强组织渗透性和药效,为后续研究阿霉素分子的释放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2)本发明将透明质酸作为靶向基团引入到水凝胶中,改善了靶向性能,为后续研究药物分子的靶向性能提供方向;
(3)本发明超分子水凝胶原料易得,制备过程较简单,载药体系稳定,性质易于调控,生物相容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超分子水凝胶的合成路线图;
图2为前药分子HA-β-CD的核磁氢谱图;
图3为中间体HA-ADH的核磁氢谱图;
图4为实施例2制得的载药水凝胶体系扫描电镜图;
图5为实施例1-4中超分子水凝胶的模量随频率变化曲线图;
图6为实施例1-4制得的载药水凝胶的X射线衍射图;
图7为实施例1、3、4所制得的载药水凝胶DOX的释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原料或处理技术,则表明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市售原料或常规处理技术。
实施例1: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由α-CD、F127、HA-β-CD和阿霉素(DOX)制备得到,阿霉素通过非共价的方式嵌入水凝胶网络。
所使用的HA-β-CD的合成步骤为:
通过使透明质酸衍生物HA-ADH与对甲苯磺酰基修饰的环糊精衍生物6-OTs-β-CD进行反应,进一步合成中间体HA-β-CD,具体步骤为:
将0.5g透明质酸衍生物HA-ADH与1g环糊精衍生物6-OTs-β-CD溶于100mL 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待其溶解后,加入10g N-甲基吡咯烷酮(NMP),将其置于80℃条件下反应24小时。停止反应后将其放入透析袋中,用大量去离子水透析72小时,然后冻干后即可得到白色粉末HA-β-CD,其化学结构采用1H NMR进行表征,D2O做溶剂。通过核磁技术进行表征,如图2所示,可知HA-β-CD已经合成成功。用化学位移在4.99ppm处β-CD 6位上的-CH峰(e)与1.93ppm处透明质酸的-CH3峰(6′)的峰面积比值计算得到每100个透明质酸单元上平均修饰有36个β-CD分子。
其中,所用HA-ADH的合成步骤为:
通过己二酸二酰肼对透明质酸钠进行化学修饰,制备透明质酸衍生物HA-ADH,具体步骤为:
将0.2g透明质酸钠HA(Mw为90000~100000)与1g己二酸二酰肼ADH溶于50mL蒸馏水中,待其溶解后,通过加入0.1mol/L盐酸溶液将反应混合物pH调至4.75。接下来,加入0.2g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通过添加0.1mol/L盐酸溶液将反应混合物的pH维持在4.75,每10分钟检查一次。并使反应在25℃下进行2小时。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混合物pH调节到7淬灭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用纯水透析两天,12小时换一次水。透析所得液体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HA-ADH。其化学结构采用1HNMR进行表征,D2O做溶剂。通过核磁技术进行表征,如图3所示,能得出HA-ADH已经合成成功的结论。用化学位移在2.1-2.4ppm处ADH上的-CH2峰(a,d)与1.93ppm处透明质酸的-CH3峰(6′)的峰面积的比值来算出,每100个透明质酸单元上平均成功修饰有50个ADH分子。
所使用的6-OTs-β-CD的合成步骤为:
将210gβ-CD加入150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34.4g氢氧化钠,搅拌0.5h,得到活化的环糊精溶液,再将30.2g对甲苯磺酰氯溶于90mL乙腈中,并将其缓慢滴入环糊精溶液中,在15℃继续搅拌2h。静置后过滤得到滤液,调节pH为8,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后,在4℃冰箱静置12h,过滤得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重新分散在水中,在4℃冰箱静置3h,过滤、干燥得到6-OTs-β-CD。
该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为:
取0.2g HA-β-CD、0.2g F127于反应器中,加入3mL的去离子水,在60℃的温度下搅拌4h。然后将0.4gα-CD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在6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4h,整个过程在避光条件下进行,然后加入0.16g的DOX到水凝胶中,继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使体系缓慢冷却到室温,静置12h后,冷冻干燥12h,即得干燥的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用HA-β-CD采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HA-β-CD。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由α-CD、F127、HA-β-CD和DOX制备得到,阿霉素通过非共价的方式嵌入水凝胶网络。该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为:
取0.4g HA-β-CD、0.2g F127于反应器中,加入3mL的去离子水,在60℃的温度下搅拌4h。然后将0.4gα-CD加入到体系中,在6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4h,整个过程在避光条件下进行,然后加入0.16g的DOX到水凝胶中,继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使体系缓慢冷却到室温,静置12h后,冷冻干燥12h,即得干燥的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用HA-β-CD采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HA-β-CD。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由α-CD、F127、HA-β-CD和DOX制备得到,阿霉素通过非共价的方式嵌入水凝胶网络。该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为:
取0.2g HA-β-CD、0.2g F127于反应器中,加入3mL的去离子水,在60℃的温度下搅拌4h。然后将0.6gα-CD加入到体系中,在6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4h,整个过程在避光条件下进行,然后加入0.16g的DOX到水凝胶中,继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使体系缓慢冷却到室温,静置12h后,冷冻干燥12h,即得干燥的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用HA-β-CD采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HA-β-CD。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由α-CD、F127、HA-β-CD和DOX制备得到,阿霉素通过非共价的方式嵌入水凝胶网络。该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为:
取0.2g HA-β-CD、0.2g F127于反应器中,加入3mL的去离子水,在60℃的温度下搅拌4h。然后将0.8gα-CD加入到体系中,在6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4h,整个过程在避光条件下进行,然后加入0.16g的DOX到水凝胶中,继续搅拌2小时。搅拌结束后,使体系缓慢冷却到室温,静置12h后,冷冻干燥12h,即得干燥的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
如图4所示,为实施例2制得的载药水凝胶体系扫描电镜图。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实施例2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形貌,通过图4可以看出该超分子水凝胶为杂乱的絮状形貌,从物质的形态上说明了超分子水凝胶的成功制备。
如图5所示,为实施例1-4制得的四种超分子水凝胶的模量随频率变化曲线图。通过对水凝胶的动态扫描曲线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归纳出构筑基元浓度对凝胶强度的影响规律。随着频率的不断改变,超分子水凝胶的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体现出“类固体”的独有性质。通过对比各组水凝胶的G'和G"可以看出,随着α-CD浓度的增加,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的数量级由最初103Pa逐渐提升到105Pa,因此可以通过调节α-CD的浓度来调节超分子水凝胶的强度。
如图6所示,为实施例1-4制得的载药水凝胶的X射线衍射图,由于四种载药水凝胶均为多聚准轮烷结构,所以在图中统一称为Hydrogel。用去离子水将HA-β-CD与F127均匀混合后,在60℃条件下加入α-CD和DOX,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将体系静置冷却到室温,一段时间后可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超分子水凝胶。这是由于F127中的聚乙二醇(PEO)链段通过与环糊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及环糊精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致使体系形成了多聚准轮烷的结构。环糊精穿到PEO链段上,按照管道式结晶排列,构成了凝胶结构中的物理交联点。图6所示的XRD图谱证实了这种多聚准轮烷结构的形成,凝胶样品在2θ=19.5°、22.7°处出现了不同于HA-β-CD和α-CD的特征衍射峰,分别对应于六方晶胞的210面和300面,说明了环糊精按照管道式结晶排列。
如图7所示,为实施例1、3、4中不同α-CD含量的超分子水凝胶对药物阿霉素的体外释放曲线图,通过曲线图可以看出,三种不同比例的超分子水凝胶对抗癌药物阿霉素均有良好的控释效果,均没有出现暴释现象,并且释放时间可持续60小时以上。通过对比三种不同比例的超分子水凝胶释放比例,随着水凝胶的α-CD负载量增加,释放比例反而变小。这是因为水凝胶中存在的α-CD、β-CD利用空腔仍然可以通过主客体作用键合DOX分子,从而减缓了水凝胶中药物的释放率,这种作用能力与水凝胶中的α-CD的浓度有关,α-CD的浓度越大,DOX与环糊精的键合能力越强,导致高负载量的水凝胶中药物分子释放比率反而更慢。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超分子水凝胶体系中的α-CD的含量,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以达到合理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均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HA-ADH、6-OTs-β-CD、磷酸盐缓冲溶液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的添加量之比调整为1.1g:0.5g:100ml:8g。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均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HA-ADH、6-OTs-β-CD、磷酸盐缓冲溶液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的添加量之比调整为0.8g:3g:100ml:12g。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均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80℃条件下反应24小时改为80℃条件下反应30小时。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均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80℃条件下反应24小时改为80℃条件下反应28小时。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均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在25℃下进行2小时改为在10℃下进行3小时。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均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在25℃下进行2小时改为在15℃下进行2.5小时。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均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取0.2g HA-β-CD、0.2gF127于反应器中,加入3mL的去离子水,在60℃的温度下搅拌4h。然后将0.4gα-CD加入到体系中,在6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4h”改为“取0.2g HA-β-CD、0.2g F127于反应器中,加入3mL的去离子水,在70℃的温度下搅拌5h。然后将0.4gα-CD加入到体系中,在7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5h”。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均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取0.2g HA-β-CD、0.2gF127于反应器中,加入3mL的去离子水,在60℃的温度下搅拌4h。然后将0.4gα-CD加入到体系中,在6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4h”改为“取0.2g HA-β-CD、0.2g F127于反应器中,加入3mL的去离子水,在65℃的温度下搅拌4.5h。然后将0.4gα-CD加入到体系中,在65℃的条件下继续搅拌4.5h”。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均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HA-β-CD、F127、α-CD、DOX、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之比调整为0.3g:0.2g:0.4g:0.16g:3mL。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包括:HA-β-CD、F127、α-CD和DO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HA-β-CD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取HA-ADH与6-OTs-β-CD分散于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然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经反应、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目的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其特征在于,HA-ADH、6-OTs-β-CD、磷酸盐缓冲溶液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的添加量之比为(0.5-1.1)g:(0.5-3)g:100ml:(8-12)g;
所述HA-ADH、6-OTs-β-CD、磷酸盐缓冲溶液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的添加量之比为0.5g:1g:100ml:10g;
反应时间为24-30h,反应温度为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HA-ADH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取透明质酸钠、己二酸二酰肼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调节pH,然后加入EDC·HCl,经反应、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目的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己二酸二酰肼、去离子水以及EDC·HCl的添加量之比为0.2g:1g:50ml:0.2g;
加入EDC·HCl后,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0-25℃,反应时间为2-3h;
将pH调节至4.75,然后加入EDC·HC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6-OTs-β-CD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取β-环糊精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氢氧化钠,进行搅拌,接着滴加对甲苯磺酰氯的乙腈溶液,经反应、过滤得到滤液;
S2:调节所得滤液的pH为8,经一次静置、过滤得到固体,然后将固体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经二次静置、过滤、干燥得到目的产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甲苯磺酰氯的乙腈溶液中对甲苯磺酰氯与乙腈的质量体积比为30.2g:90ml,所述β-环糊精、去离子水、氢氧化钠、对甲苯磺酰氯的乙腈溶液的添加量之比为210g:(1050-2100)mL:34.4g:90ml;
步骤S1中,滴加对甲苯磺酰氯的乙腈溶液,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0-20℃,反应时间为2-2.5h;
步骤S1中,搅拌时间为0.5h。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避光条件下取HA-β-CD、F127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一次搅拌,然后加入α-CD,进行二次搅拌,再加入DOX,进行三次搅拌,然后静置、冷冻干燥,即得目的产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HA-β-CD、F127、α-CD、DOX、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之比为(0.2-0.4)g:0.2g:(0.4-0.8)g:0.16g:3mL。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搅拌过程中温度为60-70℃,时间为4-5h;
二次搅拌过程中温度为60-70℃,时间为4-5h;
三次搅拌时间为2h;
三次搅拌后,静置时间为12h。
CN202111523356.XA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344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3356.XA CN114344247A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3356.XA CN114344247A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4247A true CN114344247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3356.XA Pending CN114344247A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靶向性的透明质酸-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424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8286A (zh) * 2012-07-02 2012-10-03 南开大学 一种靶向传递金刚烷顺铂抗癌前药的超分子组装体及制备
CN107551275A (zh) * 2017-09-12 2018-01-09 山西大学 一种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负载盐酸阿霉素的方法
CN109620967A (zh) * 2019-01-25 2019-04-1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靶向性的负载阿霉素的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85872A1 (ko) * 2018-10-26 2020-04-30 주식회사 화이바이오메드 초분자 자기 조립 히알루론산 하이드로겔 제조 및 응용
CN111728939A (zh) * 2020-06-02 2020-10-0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肝素功能化的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8286A (zh) * 2012-07-02 2012-10-03 南开大学 一种靶向传递金刚烷顺铂抗癌前药的超分子组装体及制备
CN107551275A (zh) * 2017-09-12 2018-01-09 山西大学 一种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负载盐酸阿霉素的方法
WO2020085872A1 (ko) * 2018-10-26 2020-04-30 주식회사 화이바이오메드 초분자 자기 조립 히알루론산 하이드로겔 제조 및 응용
CN109620967A (zh) * 2019-01-25 2019-04-1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靶向性的负载阿霉素的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8939A (zh) * 2020-06-02 2020-10-0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肝素功能化的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holamali et al. Doxorubicin-loaded carboxymethyl cellulose/Starch/ZnO nanocomposite hydrogel beads as an anticancer drug carrier agent
Liu et al. Rapid gelling, self-healing, and fluorescence-responsive chitosan hydrogels formed by dynamic covalent crosslinking
Ma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jectable self-healing hydrogels based on oxidized alginate-hybrid-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s and carboxymethyl chitosan
Wang et al. Controlled release of anticancer drug using graphene oxide as a drug-binding effector in konjac glucomannan/sodium alginate hydrogels
Hajikhani et al. Intelligent superabsorbents based on a xanthan gum/poly (acrylic acid) semi-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for application in drug delivery systems
Rao et al. Polysaccharide based bionanocomposite hydrogels reinforced with cellulose nanocrystals: drug release and biocompatibility analyses
Schatz et al. Polysaccharide‐containing block copolymers: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an emerging family of glycoconjugates
Shingel Current knowledge on biosynthesis,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exopolysaccharide, pullulan
Guo et al. Preparation of cellulose-graft-poly (ɛ-caprolactone) nanomicelles by homogeneous ROP in ionic liquid
Suner et al. Hyaluronic acid and hyaluronic acid: Sucrose nanogels for hydrophobic cancer drug delivery
Elella et al. Synthesis of novel biodegradable antibacterial grafted xanthan gum
Nishimura et al. Amylose engineering: phosphorylase‐catalyzed polymerization of functional saccharide primers for glycobiomaterials
CN108676177B (zh) 一种以纳米淀粉粒子为骨架的智能水凝胶加工方法
Yang et al.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son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chitosan hydrogels, role of chitosan deacetylation degree
Wu et al. Water soluble complexes of chitosan‐g‐MPEG and hyaluronic acid
Mohamadhoseini et al. Alginate-based self-healing hydrogels assembled by dual cross-linking strategy: Fabr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El-Sayed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compatible hydrogel based on hydroxyethyl cellulose-g-poly (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CN111728939B (zh) 一种肝素功能化的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Pourbadiei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ual light/temperature-responsive supramolecular injectable hydrogel based on host-guest interaction between azobenzene and starch-grafted β-cyclodextrin: Melanoma therapy with paclitaxel
Evans et al. Optimized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chitosan cryogels for strength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s
Wu et al. Polysaccharide-based tumor microenvironment-responsive drug delivery systems for cancer therapy
Kadokawa Enzymatic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amylosic materials and amylose analog polysaccharides
Kumar et al.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N-vinyl-2-pyrrolidone onto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water-soluble levofloxacin
CN107955186B (zh) 一种低分子量聚乙烯醇自修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Yuyu et al. Enzymatically mediated Gleditsia sinensis galactomannan based hydrogel inspired by wound healing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