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6466A - 树脂结构和线束 - Google Patents

树脂结构和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6466A
CN114336466A CN202111176182.4A CN202111176182A CN114336466A CN 114336466 A CN114336466 A CN 114336466A CN 202111176182 A CN202111176182 A CN 202111176182A CN 114336466 A CN114336466 A CN 114336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resin body
resin structure
wall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61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田景
石田健悟
小山由伎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336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64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or in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8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e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9Electronic box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4Fastening of cover or lid to bo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树脂结构和包括树脂结构以及穿过树脂结构行进的电线的线束。树脂结构具有***部,电线穿过该***部行进。树脂结构包括第一树脂体和第二树脂体,第二树脂体在装接方向上装接到第一树脂体以覆盖开口部。第一树脂体包括第一壁部和第一***部,其中,第一壁部形成垂直于装接方向的壁部的一部分,第一***部设置在第一壁部中并且形成***部的一部分。第二树脂体包括第二壁部和第二***部,其中,第二壁部形成壁部的另一部分,第二***部设置在第二壁部中并形成***部的另一部分。当第一树脂体与第二树脂体彼此装接时,***部设置在树脂结构的壁部中。

Description

树脂结构和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结构和线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树脂结构形成为将多个树脂本体互相装接,例如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气接线盒(例如,继电器盒)。例如,现有技术的一种电气接线盒包括保持电子部件等的主体外壳,以及装接到主体外壳的下部(或上部)处的下盖(或上盖)(参见,例如,JP2018-186614A)。
在现有技术的电气接线盒中,连接到各种电气部件的电线被***到电气接线盒中,并且在电气接线盒的内部和外部延伸,并且被布设为电连接到电气接线盒内部的电子部件等。电气接线盒内部的电线从由下盖和装接到下盖的底壁的附加引导部所界定的***部引出到外部。
在现有技术的电气接线盒中,与电气接线盒分开设置的附加引导部装接到下盖的底壁,使得电线在任意方向上被引出。然而,从成本和可加工性的角度,上述方法不是优选的,这是因为由于使用附加引导部而导致部件的数量增多。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的电气接线盒中,难以既保持能够朝向任意方向引出电线的构造,又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既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又能够朝向任意方向引出电线的树脂结构,并且提供一种使用该树脂结构的线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方面,树脂结构具有***部,该***部被构造成使得电线穿过***部行进,以在树脂结构的内部和外部延伸。所述树脂结构包括第一树脂体和第二树脂体,所述第一树脂体具有盒形状且具有开口部,所述第二树脂体被构造为在装接方向上装接至所述第一树脂体以覆盖所述开口部。第一树脂体包括第一壁部和第一***部,第一壁部形成垂直于装接方向的壁部的一部分,第一***部设置在第一壁部中并且形成***部的一部分。第二树脂体包括第二壁部和第二***部,第二壁部形成壁部的另一部分,第二***部设置在第二壁部中并形成***部的另一部分。当第一树脂体与第二树脂体彼此装接时,***部设置在树脂结构的壁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方面,线束包括树脂结构和***树脂结构中并穿过树脂结构行进的电线。所述树脂结构包括:***部,所述电线穿过所述***部行进以在所述树脂结构的内部和外部延伸;第一树脂体,所述第一树脂体具有盒形状且具有开口部;以及第二树脂体,所述第二树脂体被构造为在装接方向上装接到所述第一树脂体以覆盖所述开口部。第一树脂体包括第一壁部和第一***部,第一壁部形成垂直于装接方向的壁部的一部分,第一***部设置在第一壁部中并且形成***部的一部分。第二树脂体包括第二壁部和第二***部,第二壁部形成壁部的另一部分,第二***部设置在第二壁部中并形成***部的另一部分。当第一树脂体与第二树脂体彼此装接时,***部设置在树脂结构的壁部中。电线穿过***部行进以在树脂结构的内部和外部延伸。
根据以下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下方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树脂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树脂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下方观察的图1中所示的树脂结构的正面图;
图4是分解立体图,其中主体外壳和下盖的方向上下翻转;
图5A是沿着图3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5B是图5A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省略了车辆固定件的图示);
图6是从下方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的正面图(未示出下盖);
图7A是示出图1中的树脂结构的引出部的放大立体图,并且图7B是示出用图7A中的捆束带缠绕电线的步骤的视图(省略了车辆固定件的图示);以及
图8是从与图7A的角度不同的角度观看的引出部的放大立体图(省略了车辆固定件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树脂结构1。树脂结构1通常是继电器盒(电气接线盒),其要安装在车辆上并且容纳诸如继电器这样的电子部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树脂结构1包括主体外壳10、下盖20和上盖30。诸如继电器这样的电子部件(和其他部件,未示出)被容纳在主体外壳10中。下盖20要装接到主体外壳10的下端部,以闭合主体外壳10的下端开口部,并且上盖30要装接到主体外壳10的上端部,以闭合主体外壳10的上端开口部。主体外壳10、下盖20和上盖30一起形成树脂结构1。主体外壳10也称为“第一树脂体”,下盖20也称为“第二树脂体”。稍后将描述的引出部3也称为“***部”。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如附图1至8所示,定义“上下方向”、“周向”、“内外方向”、“上”、“下”、“内”和“外”。“上下方向”、“周向”和“内外方向”彼此垂直。当主体外壳10与下盖20以及主体外壳10与上盖30彼此装接时,“上下方向”沿着树脂结构1的装接方向。换句话说,装接方向是下盖20或上盖30装接到主体外壳10的方向。“周向”对应于主体外壳10的周壁11(稍后描述)和下盖20的周壁21(稍后描述)的周向,且“内外方向”对应于周壁11和周壁21的厚度方向。“内外方向”还对应于树脂结构的径向。在下文中,将依次描述形成树脂结构1的每个部件。
首先,将描述主体外壳10。如图2所示,主体外壳10一体地包括周壁11和底壁12,其中,周壁1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基本上矩形的筒状,底壁12与稍后描述的下盖20的底壁22一起形成树脂结构1的底壁2。
在具有基本上矩形框架形状的周壁11的上端缘部的外表面上,第一卡合部17a设置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本示例中四个位置,包括未示出的位置)处。在主体外壳10与上盖30的装接状态下(参见图1),多个第一卡合部17a分别与设置在上盖上的将在后面描述的多个卡合部33卡合。此外,在下端缘部的外表面上,第二卡合部17b分别设置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本示例中七个位置,包括未示出的位置)处。在主体外壳10与下盖20的装接状态下(参见图1),多个第二卡合部17b分别与设置在下盖20上的将在后面描述的多个卡合部23卡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周壁11的下端缘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具有基本上半筒状的第一引入部18,该第一引入部18沿着主体外壳10的周向中的长度方向而延伸,并且以弧形形状向上凹陷。第一引入部18与后文描述的下盖20的第二引入部24一起形成引入部4,该引入部4具有朝向树脂结构1的外部开口的基本筒状形状。
如图4所示,第三卡合部19设置在周壁11的外表面上。第三卡合部19将与稍后描述的车辆固定件40的卡合部42卡合,并且车辆固定件40要装接到主体外壳10。
如图2所示,底壁12包括延伸部13、卡合凹部14、第一引导部15和第一引出部16。延伸部13沿着主体外壳10的周向中的宽度方向具有预定长度,所述宽度方向垂直于长度方向,并且延伸部13从周壁11的下端缘与下端缘正交地突出以从周壁11的该下端缘沿着长度方向延伸预定距离。如图1和图2所示,延伸部13在从上下方向上的特定位置倾斜的同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如图2所示,卡合凹部14是凹入部,其与延伸部13连续地设置,沿着延伸部13延伸,并且向上凹入。卡合凹部14设置有凹陷部14a,并且具有与稍后描述的卡合突起25的突出部25a相对应的形状。卡合凹部14还包括:壁部14b,其面向凹陷部14a;以及底壁14c,其与包括凹陷部14a和壁部14b的壁部连续。
第一引导部15位于延伸部13与第一引出部16之间,相对于延伸部13以曲面向上凹入,并且具有沿着宽度方向的平滑的形状。第一引导部15具有沿长度方向的缘部15a和缘部15b(参见附图7A和7B)。
第一引出部16与第一引导部15连续地设置,并且具有基本上半筒状的形状,其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以弧形形状向上凹陷。如图5A和5B所示,第一引出部16和将在后面描述的第二引出部26形成引出部3,该引出部3具有朝向树脂结构1的外部开口的大致筒状。
接下来,将描述下盖20。如图2所示,下盖20一体地包括:周壁21,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和大致矩形的平坦板状的底壁22,其封闭周壁21的下端开口部。通过在与主体外壳10的底壁12对应的位置处切掉底壁22并且在该位置处不设置周壁21而形成下盖20。
在周壁21的上端缘部的外表面上,卡合部23设置在与主体外壳10的多个第二卡合部17b相对应的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在本示例中七个位置,包括未示出的位置)处。
如图1至4所示,第二引入部24设置在周壁21的上端缘部处,该第二引入部24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以弧形形状向下凹陷的基本上半筒状的形状。第二引入部24与主体外壳10的第一引入部18一起形成引入部4,该引入部4具有朝向树脂结构1的外部开口的大致筒状形状。
如图2和图4所示,底壁22包括卡合突起25、第二引出部26和第二引导部27。卡合突起25是如下突起:其设置在对应于卡合凹部14的位置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向上突出。卡合突起25设置有突出部25a,突出部25a在周向上突出,并且待被***卡合凹部14中,以面向卡合凹部14的凹陷部14a。
第二引出部26设置在对应于第一引出部16的位置处,并且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以弧形形状向下凹进的基本上半筒的形状。如图5A和5B所示,第二引出部26与第一引出部16一起形成引出部3,该引出部3具有朝向树脂结构1的外部开口的大致筒状。
第二引导部27在该第二引导部27的一部分被切除的状态下沿着长度方向从第二引出部26的自由端延伸。在第二引导部27中,供稍后描述的捆束带B***的孔部27a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切割侧的相反侧上的端缘处,并且向下突出的限制部27b设置在长度方向上的端缘处。孔部27a是在上下方向上穿透的孔。
接下来,将描述上盖30。如图2所示,上盖30一体地包括:周壁31,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和大致矩形的平坦板状的上壁32,其封闭周壁31的上端开口部。在周壁31的下端缘部的外表面上,卡合部33设置在与主体外壳10的多个第一卡合部17a相对应的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在本示例中四个位置,包括未示出的位置)处。
接下来,将描述车辆固定件4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树脂结构1还包括车辆固定件40。如图2和图4所示,车辆固定件40设置有:周壁41,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及卡合部42,其在与主体外壳10的第三卡合部19相对应的位置处位于周壁41的外表面上。车辆固定件40设置为与主体外壳10独立的部件,并且被构造为当树脂结构1安装在车辆上时防止树脂结构1相对于车辆移位。
在树脂结构1中,由于主体外壳10和车辆固定件40被设置为独立的部件,所以提高了车辆固定件40的设计自由度。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树脂结构1中,车辆固定件40被设计成具有高强度的结构。因此,在树脂结构1中,能够通过将具有高强度的车辆固定件40装接到主体外壳10来增加树脂结构1的强度。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WH。在树脂结构1中,电线W1被引入到树脂结构1中,并且从电线W1分支的电线W2将与容纳在树脂结构1中的电子部件和电线(未示出)电连接,并且电线W1从树脂结构1的内部引出到外部。树脂结构1和电线W1及W2是线束WH的部分。
如图6所示,将待引入到树脂结构1中的电线W1置于主体外壳10的第一引入部18上。此外,在树脂结构1内,电线W2经由连接器等电连接到预定的电子部件和电线(未示出)。然后,将已经穿过树脂结构1内部的电线W1和W2置于第一引出部16上。
如上所述,当电线W1和W2的布线完成时,将下盖20装接到主体外壳10。此时,由于主体外壳10具有底壁12,因此电线W1能够被放置在底壁12上,并且因此电线能够通过延伸部13在任意方向上引导(即,电线W1能够沿着延伸部13布设)。因此,电线W1、W2能够通过主体外壳10和下盖20在任意方向上引出,而无需像在现有技术的线束中那样通过设置附加的引导部来引导电线W1、W2。换句话说,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线束WH中,电线W1从引入部4引入到树脂结构1中的方向与电线W1通过引出部3从树脂结构1引出的方向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且电线W1沿着周向从树脂结构1引出到外部。
在上述操作完成之后(即,在主体外壳10与下盖20的装接状态下),放置在第一引入部18上的电线W1在被由第一引入部18和第二引入部24形成的引入部4覆盖的同时在任意方向上被引导。类似地,放置在第一引出部16上的电线W1在被由第一引出部16和第二引出部26形成的引出部3覆盖的同时在任意方向上被引导。此后,如图7B所示,使用捆束带B一体地缠绕引出部3和从引出部3引出的电线W1。
接下来,将描述上述捆束带B的缠绕操作。如图7A至图8所示,操作者沿着箭头Y3(即,从下侧向上侧)将捆束带B的一端部***到孔部27a中。***到孔部27a中的捆束带B的一端部经过缘部15a并进入第一引导部15。当捆束带B的***进一步继续时,所述一端部沿着第一引导部的曲面被引导,经过缘部15b,并且向下行进。
如上所述,***到孔部27a中的捆束带B由第一引导部15引导,并且具有如图7B所示的大致U形。此后,操作者抓握由第一引导部15引导的捆束带B的一端部,并且经由设置在另一侧上的紧固件将一侧和另一侧上的端部彼此结合。在缠绕了捆束带B之后,限制部27b防止捆束带B朝向引出部3的开口端侧脱离。
如上所述,由于树脂结构1包括第一引导部15并且捆束带B的一端部被***到孔部27a中,所以一端部被自然地向下(朝向操作者)引导,因此有助于缠绕操作。也就是说,由于捆束带B***到孔部27a中并且捆束带B缠绕在电线W1上以便沿着电线W1延伸,所以操作者手动地沿着电线W1缠绕捆束带B的步骤的数量减少。因此,与现有技术的树脂结构(电气接线盒)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树脂结构1的可操作性得到改善。
缘部15a被设计在***到孔部27a中的捆束带B能够进入第一引导部15的位置处。此外,由于第二引导部27在该第二引导部27的一部分被切除的状态下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因此第二引导部27不与经过缘部15b之后向下移动的捆束带B干涉。
接下来,将描述主体外壳10、下盖20和底壁2中的打开防止结构。打开防止结构包括卡合凹部14和卡合突起25,并且是防止底壁12和底壁22之间的卡合被解除的结构。具体地,卡合突起25***到卡合凹部14中,使得突出部25a面向卡合凹部14的凹陷部14a(即,打开防止结构具有所谓的迷宫结构)。
如图5B所示,如上所述,在***了电线W1和W2的树脂结构1中,来自电线W1和W2的载荷可能分别施加到主体外壳10的底壁12和下盖20的底壁22。具体地,由于电线W1和W2在树脂结构1内部被放置在底壁2上,所以上述载荷由于电线W1和W2的重量、安装在车辆上的树脂结构1的轻微振动等而施加到底壁12和底壁22。特别地,载荷在箭头Y10的方向上从电线W1和W2施加到主体外壳10,并且载荷在箭头Y20的方向上从电线W1和W2施加到下盖20。
打开防止结构防止主体外壳10在旋转方向(箭头Y11的方向)上的移位,通过该移位,主体外壳10由于箭头Y10的方向上的载荷而解除其与下盖20的装接状态。即,在打开防止结构中,当在箭头Y11的方向上产生力时,壁部14b的下端部与底壁22干涉,使得防止主体外壳10与下盖20的装接状态被解除。
类似地,打开防止结构防止下盖20在旋转方向(箭头Y21的方向)上的移位,通过该移位,盖20由于在箭头Y20的方向上的载荷而解除其与主体外壳10的装接状态。即,在打开防止结构中,当在箭头Y21的方向上产生力时,具有卡合突起25的突出部25a的壁部与具有卡合凹部14的凹陷部14a的壁部干涉,并且因此防止主体外壳10与下盖20的装接状态被解除。
根据本实施例的树脂结构1,主体外壳10包括底壁12和第一引出部16,并且下盖20包括底壁22和第二引出部26。底壁2包括底壁12和底壁22,并且引出部3设置在底壁2上并且包括第一引出部16和第二引出部26。也就是说,由于树脂结构1的引出部3包括主体外壳10和下盖20,因此通过根据期望确定引出部3的开口方向,引出部3能够在底壁2中沿任意方向开口,而无需像现有技术的树脂结构中那样装接附加的引导部。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树脂结构1既能够在任意方向上引出电线W1和W2,又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
此外,卡合突起25设置在下盖20的底壁22的缘部上,并且卡合凹部14设置在主体外壳10的底壁12的缘部上。主体外壳10和下盖20的缘部是底壁2的卡合部,并且如上所述的主体外壳10和下盖20两者的缘部通过将卡合突起25***到卡合凹部14中而彼此卡合。由于卡合部具有这样的凹凸配合结构,所以即使当外力施加到布置有引出部3的底壁2时,也防止主体外壳10和下盖20彼此分离(即,防止卡合部打开)。换句话说,树脂结构1的底壁2由主体外壳10和下盖20通过卡合突起25与卡合凹部14彼此卡合而形成。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树脂结构1中,通过卡合突起25***到卡合凹部14中的简单的结构防止上述两个缘部的分离,而不在卡合部处设置锁定结构(具体地,现有技术的树脂结构中的用于保持主体外壳和下盖的装接状态的结构)。
此外,卡合突起25具有突出部25a,突出部25a在与卡合突起25的突出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突出,且卡合凹部14具有对应于突出部25a地凹陷的凹陷部14a。当主体外壳10与下盖20彼此卡合时,突出部25a配合到凹陷部14a中(所谓的迷宫结构)。由于卡合部如上所述具有迷宫结构,因此即使当外力施加到布置有引出部3的底壁2时,也更适当地防止主体外壳10和下盖20的分离(即,卡合部的打开)。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树脂结构1中,与锁定结构设置在卡合部中的情况相比,上述结构(所谓的迷宫结构)防止水从卡合部进入到树脂结构1中。
根据本实施例的线束WH,主体外壳10包括底壁12和第一引出部16,并且下盖20包括底壁22和第二引出部26。底壁2包括底壁12和底壁22,并且引出部3设置在底壁2上并且包括第一引出部16和第二引出部26。也就是说,由于树脂结构1的引出部3由主体外壳10和下盖20形成,因此通过将引出部3的开口方向设置为期望方向,电线W1和W2能够在底壁2中沿任意方向***到树脂结构1中并从树脂结构1中引出,而无需像现有技术的树脂结构中一样装接附加引导部。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线束WH能够在减少部件的数量的同时,在任意方向上引出电线W1和W2。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根据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树脂结构(1)具有***部(例如,引出部3),该***部被构造为使得电线(W1、W2)穿过该***部行进以在树脂结构的内部和外部延伸。树脂结构(1)包括:第一树脂体(例如,主体外壳10),该第一树脂体具有盒形状并且具有开口部;和第二树脂体(例如,下盖20),该第二树脂体被构造为在装接方向上装接到第一树脂体以覆盖开口部。第一树脂体(例如,主体外壳10)包括:第一壁部(例如,底壁12),其形成垂直于装接方向的壁部(例如,底壁2)的一部分;以及第一***部(例如,第一引出部16),其设置在第一壁部中并且形成所述***部(例如,引出部3)的一部分。第二树脂体(例如,下盖20)包括:第二壁部(例如,底壁22),其形成壁部(例如,底壁2)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二***部(例如,第二引出部26),其设置在第二壁部中并形成***部(例如,引出部3)的另一部分。当第一树脂体(例如,主体外壳10)和第二树脂体(例如,下盖20)彼此装接时,***部(例如,引出部3)设置在树脂结构(1)的壁部(例如,底壁2)中。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树脂结构,第一树脂体包括第一壁部和设置在第一壁部中的第一***部,并且第二树脂体包括第二壁部和设置在第二壁部中的第二***部。树脂结构的壁部包括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并且树脂结构的***部设置在壁部中并且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也就是说,由于树脂结构的***部包括第一树脂体和第二树脂体,因此通过根据需要设置***部的开口方向,***部能够在壁部中在任意方向上开口,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的树脂结构中一样装接附加引导部。因此,在根据本构造的树脂结构中,能够在减少部件的数量的同时,在任意方向上引出电线。
第一树脂体(例如,主体外壳10)和第二树脂体(例如,下盖20)中的一者(例如,下盖20)可以在第一树脂体和第二树脂体中的所述一者的缘部处具有卡合突起(25)。第一树脂体(例如,主体外壳10)和第二树脂体(例如,下盖20)中的另一者(例如,主体外壳10)可以在所述另一者的缘部处具有卡合凹部(14)。第一树脂体(例如,主体外壳10)和第二树脂体(例如,下盖20)可以被构造为通过将卡合突起(25)***到卡合凹部(14)中而彼此卡合。
利用该构造,卡合突起设置在第一树脂体和第二树脂体的一者的缘部处,并且卡合凹部设置在第一树脂体和第二树脂体的另一者的缘部处。所述一者和另一者的缘部是所述壁部的卡合部,并且当卡合突起***到卡合凹部中时,一者的缘部与另一者的缘部彼此卡合。由于卡合部具有这样的凹凸配合结构,所以即使当外力施加到设置有***部的壁部时,也防止了第一树脂体和第二树脂体彼此分离(即,防止卡合部打开)。换句话说,树脂结构的壁部通过卡合突起和卡合凹部的卡合而包括第一树脂体和第二树脂体。因此,在根据本构造的树脂结构中,通过卡合突起***到卡合凹部中的简单的结构防止了上述一者的缘部与另一者的缘部的分离,而无需在卡合部中设置锁定结构(具体地,现有技术的树脂结构中的用于保持第一树脂体和第二树脂体的装接状态的结构)。
卡合突起(25)可以包括在与卡合突起突出的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25a)。卡合凹部(14)可以包括凹陷部(14a),该凹陷部对应于突出部(25a)地凹陷。突出部(25a)可以被构造为,当第一树脂体(例如,主体外壳10)与第二树脂体(例如,下盖20)彼此卡合时,该突出部(25a)配合到凹陷部(14a)中。
利用该构造,卡合突起具有在与突出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并且卡合凹部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对应于突出部地凹陷。当第一树脂体与第二树脂体彼此卡合时,突出部配合到凹陷部中(所谓的迷宫结构)。由于卡合部具有如上所述的迷宫结构,因此即使当外力施加到设置有***部的壁部时,也更适当地防止第一树脂体与第二树脂体的分离(即,卡合部的打开)。此外,在根据本构造的树脂结构中,与锁定结构设置在卡合部中的情况相比,通过上述结构(所谓的迷宫结构)防止水从卡合部进入到树脂结构中。
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线束(WH)包括树脂结构(1)和电线(W1、W2),电线(W1、W2)待被***到树脂结构(1)中并穿过树脂结构(1)行进。树脂结构(1)包括:***部(例如,引出部3),电线穿过该***部行进以在树脂结构(1)的内部和外部延伸;第一树脂体(例如,主体外壳10),其具有盒形状并且具有开口部;以及第二树脂体(例如,下盖20),该第二树脂体被构造为在装接方向上装接到第一树脂体,以覆盖开口部。第一树脂体(例如,主体外壳10)包括:第一壁部(例如,底壁12),其形成垂直于装接方向的壁部(例如,底壁2)的一部分;以及第一***部(例如,第一引出部16),其设置在第一壁部中并且形成***部(例如,引出部3)的一部分。第二树脂体(例如,下盖20)包括:第二壁部(例如,底壁22),其形成壁部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二***部(例如,第二引出部26),其设置在第二壁部中并形成***部的另一部分。当第一树脂体(例如,主体外壳10)和第二树脂体(例如,下盖20)彼此装接时,***部(例如,引出部3)设置在树脂结构(1)的壁部(例如,底壁2)中。电线(W1、W2)穿过***部(例如,引出部3)以在树脂结构(1)的内部和外部延伸。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线束,第一树脂体包括第一壁部和设置在第一壁部中的第一***部,并且第二树脂体包括第二壁部和设置在第二壁部中的第二***部。树脂结构的壁部包括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并且树脂结构的***部设置在壁部中并且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也就是说,由于树脂结构的***部包括第一树脂体和第二树脂体,因此通过将***部的开口方向确定为期望方向,电线能够在壁部中的任意方向上***到树脂结构中并从树脂结构中引出,而无需像在现有技术的线束(树脂结构)中一样装接附加引导部。因此,在根据本构造的线束中,在减少部件的数量的同时,电线能够在任意方向上被引出。

Claims (4)

1.一种树脂结构,所述树脂结构具有***部,所述***部被构造为使得电线穿过所述***部行进以在所述树脂结构的内部和外部延伸,所述树脂结构包括:
第一树脂体,该第一树脂体具有盒形,并且具有开口部;以及
第二树脂体,该第二树脂体被构造为在装接方向上装接至所述第一树脂体,以覆盖所述开口部,
其中,所述第一树脂体包括:第一壁部,该第一壁部形成垂直于所述装接方向的壁部的一部分;以及第一***部,该第一***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部中,并且形成所述***部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第二树脂体包括:第二壁部,该第二壁部形成所述壁部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二***部,该第二***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壁部中,并且形成所述***部的另一部分,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一树脂体与所述第二树脂体彼此装接时,所述***部设置在所述树脂结构的所述壁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树脂体和所述第二树脂体中的一者在所述第一树脂体和所述第二树脂体中的所述一者的缘部处具有卡合突起,
其中,所述第一树脂体和所述第二树脂体中的另一者在所述第一树脂体和所述第二树脂体中的所述另一者的缘部处具有卡合凹部,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树脂体和所述第二树脂体被构造为通过将所述卡合突起***到所述卡合凹部中而彼此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结构,
其中,所述卡合突起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与所述卡合突起突出的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突出,
其中,所述卡合凹部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对应于所述突出部地凹陷,并且
其中,所述突出部被构造为,当所述第一树脂体与所述第二树脂体彼此卡合时,所述突出部配合到所述凹陷部中。
4.一种线束,包括:
树脂结构;和
电线,该电线***到所述树脂结构中,并穿过所述树脂结构行进,
其中,所述树脂结构包括:***部,所述电线穿过所述***部行进以在所述树脂结构的内部和外部延伸;第一树脂体,所述第一树脂体具有盒形状并且具有开口部;以及第二树脂体,所述第二树脂体被构造为在装接方向上装接到所述第一树脂体,以覆盖所述开口部,
其中,所述第一树脂体包括:第一壁部,该第一壁部形成垂直于所述装接方向的壁部的一部分;以及第一***部,该第一***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部中并且形成所述***部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第二树脂体包括:第二壁部,该第二壁部形成所述壁部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二***部,该第二***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壁部中,并且形成所述***部的另一部分,
其中,当所述第一树脂体与所述第二树脂体彼此装接时,所述***部设置在所述树脂结构的所述壁部中,并且
其中,所述电线穿过所述***部行进,以在所述树脂结构的内部和外部延伸。
CN202111176182.4A 2020-10-12 2021-10-09 树脂结构和线束 Pending CN1143364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2003 2020-10-12
JP2020172003A JP7339225B2 (ja) 2020-10-12 2020-10-12 樹脂構造体、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6466A true CN114336466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4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6182.4A Pending CN114336466A (zh) 2020-10-12 2021-10-09 树脂结构和线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0978B2 (zh)
JP (1) JP7339225B2 (zh)
CN (1) CN11433646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7932B2 (ja) * 2020-10-12 2023-06-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樹脂構造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05323U (zh) * 1987-12-28 1989-07-17
JPH0727237U (ja) * 1993-10-12 1995-05-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嵌合構造
JP2010130705A (ja) * 2008-11-25 2010-06-10 Yazaki Corp 防水ボックス
JP2013063016A (ja) * 2012-10-26 2013-04-04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の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導出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4521A (ja) * 1998-06-15 2000-01-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の防水構造
JP6439672B2 (ja) * 2015-12-22 2018-12-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ケーブルの保持構造
JP6569121B2 (ja) * 2016-10-13 2019-09-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6691073B2 (ja) 2017-04-25 2020-04-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924387B2 (ja) * 2018-03-15 2021-08-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線の保持構造
JP6912443B2 (ja) * 2018-11-29 2021-08-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固定構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05323U (zh) * 1987-12-28 1989-07-17
JPH0727237U (ja) * 1993-10-12 1995-05-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嵌合構造
JP2010130705A (ja) * 2008-11-25 2010-06-10 Yazaki Corp 防水ボックス
JP2013063016A (ja) * 2012-10-26 2013-04-04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の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導出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39225B2 (ja) 2023-09-05
US11600978B2 (en) 2023-03-07
US20220115850A1 (en) 2022-04-14
JP2022063644A (ja)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37633B2 (en) Water drain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wire protection member
US9124079B2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US8815425B2 (en) Protection cover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battery-mounted fusible link unit
CN110065449B (zh) 电接线盒和保护构件的连接结构
CN111682471B (zh) 电连接盒
JP4544132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9309362B (zh) 保护装置
CN112238826B (zh) 保护器以及线束
US6724613B2 (en) Door-use feed protector and a circuit assembly arranging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CN114336466A (zh) 树脂结构和线束
EP2637900B1 (en) Electric wire fixing device
JP5746580B2 (ja) 結束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JP6914823B2 (ja) 電気接続箱
JP5432611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8110720B (zh) 供电装置
CN112582949B (zh) 夹持件及线束
CN112751290A (zh) 保护器及布线单元
JP2018182923A (ja)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230065391A1 (en) Harness component
CN113937688B (zh) 保护器及线束
JP7301594B2 (ja)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4173499A (zh) 树脂结构体
JP2005341659A (ja) 電気接続箱
JP3212935B2 (ja) 電気接続箱
WO2019159658A1 (ja) プロテクタ及びプロテクタ付き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