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8820B - 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8820B
CN114318820B CN202011063729.5A CN202011063729A CN114318820B CN 114318820 B CN114318820 B CN 114318820B CN 202011063729 A CN202011063729 A CN 202011063729A CN 114318820 B CN114318820 B CN 114318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eam
liquid level
liquid storage
stor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37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8820A (zh
Inventor
姚亮
许智波
罗伟标
冯凡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37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88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8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8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8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8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其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加热件,设置于储液腔内,当储液腔内的液位位于预设液位,加热件的一部分高于液位,另一部分低于液位。本发明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通过一个加热件即可在产生蒸汽的同时再次加热蒸汽,有效提升蒸汽发生装置喷出蒸汽的温度,并且可产生“白烟”的蒸汽效果,便于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产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挂烫机等蒸汽产品的蒸汽发生装置,喷出的蒸汽通常为饱和蒸汽,蒸汽温度小于100℃,其熨烫效果一般,且蒸汽外化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加热件,设置于储液腔内,当储液腔内的液位位于预设液位,加热件的一部分高于液位,另一部分低于液位。
本发明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腔和加热件。其中,储液腔内可存储液体,加热件设置在储液腔内,并可为储液腔供热。特别地,当储液腔内的液位位于预设液位时,会使得一部分加热件位于液位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液位的上方。也即,在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储液腔内液体的液位处于加热件的中部,使得加热件的一部分位于液位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液位以上。
特别地,在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位于液位以下的加热件可用于加热液体,进而产生蒸汽,位于液位以上的加热件可用于加热蒸汽,进而形成过热蒸汽。也即,本发明利用同一个加热件即可促发蒸汽并加热蒸汽,一个加热件既可加热液体产生蒸汽,又可再次加热蒸汽产生过热蒸汽,有效提升蒸汽发生装置喷出蒸汽的温度,并且简化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简化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程序,降低产品成本。
此外,由于过热蒸汽的温度要高于常温蒸汽,在相同环境温度的情况下,过热蒸汽的液化效果也要远远好于常温蒸汽。因此,本发明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可实现蒸汽外化的视觉效果,使得过热蒸汽液化为“白烟蒸汽”,一方便提升该蒸汽发生装置使用时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区分高温蒸汽所在的位置,避免出现烫伤用户的情况。具体地“白烟蒸汽”即为蒸汽液化后,多个小液珠聚集后的效果,本发明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可有效提升“蒸汽外化”效果。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蒸汽发生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通道,通道的进口与储液腔相连通,通道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通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通道。其中,通道的进口与储液腔相连通,通道上还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与通道相连通。在蒸汽发生装置使用过程中,储液腔内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到通道的内部,并在通道内部液化为小液珠,形成“白烟”的蒸汽效果;而后,液化后的蒸汽通过开口排出,并以“白烟”的形式喷出通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道位于储液腔的外部,通道的进口高于预设液位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道位于储液腔的外部,通道的一端与储液腔相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开口并用于排气。特别地,通道的进口高于预设液位设置,并且通道的进口是要高于位于预设液位以上的部分加热件设置,进而使得蒸汽在经过位于预设液位以上的部分加热件加热形成过热蒸汽后,才从通道的进口进入到通道内部,保证了进入到通道内部的蒸汽为过热蒸汽,进而保证了“白烟”的蒸汽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2m,并小于或等于1.5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2m,并小于或等于1.5m。也即,蒸汽在通道内部需要经过0.2m到1.5m的距离后,才会从开口排出。0.2m到1.5m的长度设计,保证了储液腔内部产生的蒸汽会在通道内部完全液化为小液珠,并形成“白烟”的蒸汽效果,进而保证经过开口排出的蒸汽均为“白烟”蒸汽。
具体地,通道的长度指的是通道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也即蒸汽需要在通道内流过的距离。具体地,通道的长度可以为0.2m、0.5m、0.8m、1.0m、1.2m、1.5m等,可根据储液腔的大小或产品型号进行设计,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加热件位于预设液位下方的部分的高度与加热件的总高度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件位于预设液位下方的部分的高度与加热件的总高度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也即,在蒸汽发生装置使用过程中,在蒸汽发生装置的高度方向上,要保证液位位于加热件的高度的1/2到3/4处。
值得注意的是,加热件位于液位以下的部分用于加热液体并产生蒸汽,加热件位于液位以上的部分用于加热蒸汽并产生过热蒸汽。因此,通过限定加热件位于预设液位下方的部分的高度与加热件的总高度的比值,也即限定了蒸汽的产生量和再加热蒸汽的部分加热件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通过限定加热件位于预设液位下方的部分的高度与加热件的总高度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可保证常温蒸汽的产生量与位于预设液位上方用于加热常温蒸汽加热件相匹配,保证了液体产生的蒸汽均可被再次加热,同时保证了蒸汽发生装置产生尽可能多的蒸汽,一方面提升了蒸汽发生装置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蒸汽量,另一方面保证了过热蒸汽的液化效果,进而保证了“白烟”的蒸汽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储液腔内的当前液位;控制器,与检测装置电连接,并被配置为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检测装置与控制器配合使用,并可用于检测储液腔内的当前液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获取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后,判断储液腔内的当前液位是否位于预设液位,并根据控制结果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具体地,控制器可在当前液位位于预设液位时控制加热件工作,并在当前液位没有位于预设液位时控制加热件停止工作。此外,控制器也可在当前液位没有位于预设液位时发出警报提示用户。进一步地,控制器也可在当前液位没有位于预设液位时控制为储液腔供水,以使得储液腔内的液位位于预设液位。
具体地,检测装置可采用温控器,并设置在预设液位附近,通过检测温度的方式获取储液腔内的液位。具体地,温控器可检测储液腔内部的温度。在当前液位位于预设液位的情况下,位于液位以下加热液体的部分加热件和位于液位以上处于干烧状态的加热件的占比处于预设范围,储液腔内的温度也就处于一定的温度区间,此时温控器处于连通状态,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工作。在当前液位低于预设液位的情况下,位于液位以上处于干烧状态的加热件的占比提高,导致储液腔内的温度升高并高于温度区间的上限值,此时温控器处于断开状态,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停止工作。在当前液位低于预设液位的情况下,位于液位以上处于干烧状态的加热件的占比减小,导致储液腔内的温度降低并低于温度区间的下限值,此时温控器处于断开状态,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停止工作。
具体地,检测装置可采用液位传感器,并设置在预设液位附近,并直接检测储液腔内的液位。具体地,在当前液位位于预设液位的情况下,液位传感器处于连通状态,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工作。在当前液位低于预设液位的情况下,液位传感器处于断开状态,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停止工作。在当前液位高于预设液位的情况下,液位传感器处于断开状态,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停止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加热件一部分高于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设置,一部分低于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件一部分高于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设置,一部分低于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设置。也即,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位于加热件的中部。如此设计,使得检测装置与控制器配合使用,进而保证储液腔内的预液位处于加热件的中部,使得一部分加热件位于液位以下,一部分加热件位于液位以下,保证了过热蒸汽的产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加热件位于检测位置以下的部分的高度,与加热件的总高度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位于加热件的中部;加热件位于检测位置下方的部分的高度与加热件的总高度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也即,在蒸汽发生装置的高度方向上,要保证检测装置位于加热件的高度的1/2到3/4处。更具体地,要保证检测装置的高度平齐于预设液位的高度。
特别地,在蒸汽发生装置使用过程中,当储液腔的内液体充足,且液位处于加热件的高度的1/2到3/4时,可保证加热件的一部分位于液位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液位以上,进而保证了良好的“白烟”效果,此时控制加热件正常工作。当储液腔的内液体不足,且液位低于加热件的高度的1/2到3/4时,此时蒸汽发生装置无法产生“白烟”的蒸汽效果,控制加热件停止工作。
也即,基于检测装置与加热件的配合使用,保证了加热件始终一部分处于液位以下,一部分处于液位以上,保证了蒸汽发生装置可产生果然蒸汽和“白烟”的蒸汽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加热件包括加热管,至少部分加热管呈螺旋状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件为加热管,并且,至少部分加热管呈螺旋状延伸。在蒸汽发生装置使用过程中,使得一部分螺旋状加热管位于液位以下,一部分螺旋状加热管位于液位以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加热件相对于储液腔的底壁横向设置;或加热件相对于储液腔的底壁倾斜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件可以相对于储液腔的底壁横向设置,也可以相对于储液腔的底壁倾斜设置。如此设计,在储液腔内的液位位于预设液位时,可使得一部分加热件位于液位的下方加热液体,另一部分加热件位于液位的上方加热蒸汽,保证了过热蒸汽的产生。此外,加热件相对于储液腔的底壁横向设置或倾斜设置,保证了位于液位上方的部分加热件在不同位置与蒸汽充分接触,进而保证了对于蒸汽的再次加热效果,提升过热蒸汽的温度,增强“白烟”蒸汽的蒸汽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加热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加热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件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体地,可设置有一个加热件,并且通过一个加热件产生蒸汽和加热蒸汽。具体地,可设置有至少两个加热件,且每一个加热件均可产生蒸汽和加热蒸汽,以提升蒸汽的出气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储液腔内的预设液位为产品设计之初预先设计的,保证在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储液腔的内液位达到预设液位。具体地,预设液位可以是一个预设值,也可以是一个预设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合理设计具体的预设液位数据。具体地,储液腔内的液位即使用过程中,储液腔内液体的实际液位,也即储液腔内液体的上端面。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蒸汽发生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蒸汽发生装置。因此,具有上述蒸汽发生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供液装置,与储液腔相连通,供液装置被配置为储液腔供液,并控制储液腔的当前液位处于预设液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供液装置,且供液装置与蒸汽发生装置配合使用,并可为储液腔供液。具体地,供液装置与储液腔相连通,且供液装置内存储有液体。在蒸汽发生装置使用过程中,加热件加热储液腔内的液体并不断排出蒸汽。与此同时,供液装置不断地为储液腔提供液体,进而保证了储液腔内的液位始终位于预设液位,一方面保证了加热件始终可以一部分位于液位以上,一部分位于液位以下,保证了过热蒸汽和“白烟”蒸汽的蒸汽效果。此外,由于供液装置的设置,可实现蒸汽发生装置的自动进液,在保证储液腔内的液位始终位于预设液位的同时,避免人工补液的弊端,便于用户操作。
也即,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供液装置保证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储液腔内的液位处于预设液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供液装置包括:供液腔,供液腔上设置有供液口,供液腔通过供液口与储液腔相连通,加热件一部分高于供液口设置,一部分低于供液口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供液装置包括供液腔。其中,供液腔的内部存储有液体,且供液腔通过供液口与储液腔相连通,并可通过供液口为储液腔供液。特别地,加热件一部分高于供液口设置,一部分低于供液口设置。也即,供液腔的供液口位于加热件的中部,基于连通器原理,储液腔内的液位平齐于供液口设置。也即,基于上述对供液口和加热件的位置限定,保证了衣物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储液腔内的液位处于加热件的中部,也即保证了加热件一部分高于液位另一部分低于液位,保证了过热蒸汽和“白烟”蒸汽的蒸汽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基座,储液腔和供液腔设置于基座上;供液通道,与供液口和储液腔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基座和供液通道。其中,储液腔和供液腔设置在基座上,保证了储液腔和供液腔的稳定安装。此外,供液通道连通供液口和储液腔设置,使得供液腔内的液体可通过供液通道进入到储液腔内,保证了衣物处理装置工作过程中为储液腔的持续供液。具体地,供液通道可设置在基座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液阀,与储液腔相连通;上盖组件,设置于储液腔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液阀和上盖组件。其中,上盖组件盖设在储液腔上,排液阀与储液腔相连通。当储液腔内存有剩余液体,且用户不需要使用时,可通过排液阀将液体排出,避免长时间存放滋生细菌。上盖组件盖设在储液腔上。
具体地,本发明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可以为挂烫机等。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中储液腔和加热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中储液腔和加热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中温控器和加热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中温控器和加热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中储液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储液腔的***视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储液腔,104加热件,106通道,108开口,110检测装置,112基座,114供液腔,116供液口,118供液通道,120排液阀,122上盖组件,124控制器,126电源线,128盖体,130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腔102和加热件104。
其中,储液腔102内可存储液体,加热件104设置在储液腔102内,并可为储液腔102供热。特别地,当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位于预设液位时,会使得一部分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的上方。也即,在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储液腔102内液体的液位H处于加热件104的中部,使得加热件104的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上。
特别地,在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位于液位H以下的加热件104可用于加热液体,进而产生蒸汽,位于液位H以上的加热件104可用于加热蒸汽,进而形成过热蒸汽。也即,本实施例利用同一个加热件104即可促发蒸汽并加热蒸汽,一个加热件104既可加热液体产生蒸汽,又可再次加热蒸汽产生过热蒸汽,有效提升蒸汽发生装置喷出蒸汽的温度,并且简化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简化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降低产品成本。
此外,由于过热蒸汽的温度要高于常温蒸汽,在相同环境温度的情况下,过热蒸汽的液化效果也要远远好于常温蒸汽。因此,本发明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可实现蒸汽外化的视觉效果,使得过热蒸汽液化为“白烟蒸汽”,一方便提升该蒸汽发生装置使用时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区分高温蒸汽所在的位置,避免出现烫伤用户的情况。具体地“白烟蒸汽”即为蒸汽液化后,多个小液珠聚集后的效果,本发明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可有效提升“蒸汽外化”效果。
也即,本实施例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通过一个加热件104即可在产生蒸汽的同时再次加热蒸汽,有效提升蒸汽发生装置喷出蒸汽的温度,并且可产生“白烟”的蒸汽效果,便于用户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腔102、加热件104、通道106和开口108。
其中,储液腔102内可存储液体,加热件104设置在储液腔102内,并可为储液腔102供热。特别地,当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位于预设液位时,会使得一部分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的上方。也即,在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储液腔102内液体的液位H处于加热件104的中部,使得加热件104的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上。
此外,如图8和图9所示,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通道106。其中,通道106的进口130与储液腔102相连通,通道106上还设置有开口108,并且开口108与通道106相连通。在蒸汽发生装置使用过程中,储液腔102内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到通道106的内部,并在通道106内部液化为小液珠,形成“白烟”的蒸汽效果;而后,液化后的蒸汽通过开口108排出,并以“白烟”的形式喷出通道106。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8所示,通道106位于储液腔102的外部,通道106的一端与储液腔102相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开口108,开口108用于排气。特别地,通道106的进口130高于预设液位设置,并且通道106的进口130是要高于位于液位H以上的部分加热件104设置,进而使得蒸汽在经过位于液位H以上的部分加热件104加热形成过热蒸汽后,才从通道106的进口130进入到通道106内部,保证了进入到通道106内部的蒸汽为过热蒸汽,进而保证了“白烟”的蒸汽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通道106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2m,并小于或等于1.5m。也即,蒸汽在通道106内部需要经过0.2m到1.5m的距离后,才会从开口108排出。0.2m到1.5m的长度设计,保证了储液腔102内部产生的蒸汽会在通道106内部完全液化为小液珠,并形成“白烟”的蒸汽效果,进而保证经过开口108排出的蒸汽均为“白烟”蒸汽。
具体地,通道106的长度指的是通道106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也即蒸汽需要在通道106内流过的距离。具体地,通道106的长度可以为0.2m、0.5m、0.8m、1.0m、1.2m、1.5m等,可根据储液腔102的大小或产品型号进行设计。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具有如实施例一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论述。
实施例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腔102和加热件104。
其中,储液腔102内可存储液体,加热件104设置在储液腔102内,并可为储液腔102供热。特别地,当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位于预设液位时,会使得一部分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的上方。也即,在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储液腔102内液体的液位H处于加热件104的中部,使得加热件104的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上。
此外,如图4所示,加热件104位于预设液位下方的部分的高度与加热件104的总高度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也即,如图4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下方的部分的高度为L1,加热件104的总高度为L2,满足1/2≤L1/L2≤3/4。
值得注意的是,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以下的部分用于加热液体并产生蒸汽,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以上的部分用于加热蒸汽并产生过热蒸汽。因此,通过限定部分位于液位H下方的部分的高度L1与加热件104的总高度L2的比值,也即限定了蒸汽的产生量和再加热蒸汽的部分加热件104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通过限定加热件104位于预设液位下方的部分的高度L1与加热件104的总高度L2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可保证常温蒸汽的产生量与位于预设液位上方用于加热常温蒸汽加热件104相匹配,保证了液体产生的蒸汽均可被再次加热,同时保证了蒸汽发生装置产生尽可能多的蒸汽,一方面提升了蒸汽发生装置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蒸汽量,另一方面保证了过热蒸汽的液化效果,进而保证了“白烟”的蒸汽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具有如实施例一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论述。
实施例四: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腔102、加热件104、检测装置110和控制器124。
其中,储液腔102内可存储液体,加热件104设置在储液腔102内,并可为储液腔102供热。特别地,当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位于预设液位时,会使得一部分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的上方。也即,在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储液腔102内液体的液位H处于加热件104的中部,使得加热件104的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上。
此外,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110和控制器124。其中,检测装置110与控制器124配合使用,并可用于检测储液腔102内的当前液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124;控制器124获取到检测装置110的检测结果后,判断储液腔102内的当前液位是否位于预设液位,并根据控制结果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
具体地,控制器124可在当前液位位于预设液位时控制加热件104工作,并在当前液位没有位于预设液位时控制加热件104停止工作。此外,控制器124也可在当前液位没有位于预设液位时发出警报提示用户。进一步地,控制器124也可在当前液位没有位于预设液位时控制为储液腔102供水,以使得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位于预设液位。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检测装置110可采用温控器,并设置在预设液位附近,通过检测温度的方式获取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具体地,温控器可检测储液腔102内部的温度。当储液腔102内液位H位于预设液位时,位于液位H以下加热液体的部分加热件104和位于液位H以上处于干烧状态的加热件104的占比处于一定范围,储液腔102内的温度也就处于一定的温度区间,此时温控器处于连通状态,控制器124控制加热件104工作。当储液腔102内液位H低于预设液位时,位于液位H以上处于干烧状态的加热件104的占比提高,导致储液腔102内的温度升高并高于温度区间的上限值,此时温控器处于断开状态,控制器124控制加热件104停止工作。当储液腔102内液位H高于预设液位时,位于液位H以上处于干烧状态的加热件104的占比减小,导致储液腔102内的温度降低并低于温度区间的下限值,此时温控器处于断开状态,控制器124控制加热件104停止工作。
具体地,检测装置110可采用液位传感器,并设置在预设液位附近,并直接检测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具体地,当前液位H位于预设液位时,液位传感器处于连通状态,控制器124控制加热件104工作。当储液腔102内液位H低于预设液位时,液位传感器处于断开状态,控制器124控制加热件104停止工作。当储液腔102内液位H高于预设液位时,液位传感器处于断开状态,控制器124控制加热件104停止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加热件104一部分高于检测装置110的检测位置设置,一部分低于检测装置110的检测位置设置。也即,检测装置110的检测位置位于加热件104的中部。如此设计,使得检测装置110与控制器124配合使用,进而保证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处于加热件104的中部,使得一部分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以下,一部分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以下,保证了过热蒸汽的产生。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检测装置110的检测位置位于加热件104的中部;加热件104位于检测位置下方的部分的高度与加热件104的总高度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也即,在蒸汽发生装置的高度方向上,要保证检测装置110位于加热件104的高度的1/2到3/4处。更具体地,要保证检测装置110的高度平齐于预设液位的高度。
特别地,在蒸汽发生装置使用过程中,当储液腔102的内液体充足,且液位H处于加热件104的高度的1/2到3/4时,可保证加热件104的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上,进而保证了良好的“白烟”效果,此时控制加热件104正常工作。当储液腔102的内液体不足,且液位H低于加热件104的高度的1/2到3/4时,此时蒸汽发生装置无法产生“白烟”的蒸汽效果,控制加热件104停止工作。
也即,基于检测装置110与加热件104的配合使用,保证了加热件104始终一部分处于液位H以下,一部分处于液位H以上,保证了蒸汽发生装置可产生果然蒸汽和“白烟”的蒸汽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具有如实施例一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论述。
实施例五: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腔102和加热件104。
其中,储液腔102内可存储液体,加热件104设置在储液腔102内,并可为储液腔102供热。特别地,当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位于预设液位时,会使得一部分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的上方。也即,在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储液腔102内液体的液位H处于加热件104的中部,使得加热件104的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下,另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上。
此外,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加热件104为加热管,并且,至少部分加热管呈螺旋状延伸,使得一部分螺旋状加热管位于液位H以下,一部分螺旋状加热管位于液位H以下。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加热件104可以相对于储液腔102的底壁横向设置,也可以相对于储液腔102的底壁倾斜设置。
如此设计,在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位于预设液位时,可使得一部分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的下方加热液体,另一部分加热件104位于液位H的上方加热蒸汽,保证了过热蒸汽的产生。此外,保证了加热件104相对于储液腔102的底壁横向设置或倾斜设置,保证了位于液位H上方的部分加热件104在不同位置与蒸汽充分接触,进而保证了对于蒸汽的再次加热效果,提升过热蒸汽的温度,增强“白烟”蒸汽的蒸汽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加热件10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体地,可设置有一个加热件104,并且通过一个加热件104产生蒸汽和加热蒸汽。具体地,可设置有至少两个加热件104,且每一个加热件104均可产生蒸汽和加热蒸汽,以提升蒸汽的出气量。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具有如实施例一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论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储液腔102内的预设液位为产品设计之初预先设计的,保证在蒸汽发生装置工作过程中,储液腔102的内液位H达到预设液位。(具体地,当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处于如图4和图6所在的位置时,储液腔102的内液位H达到预设液位)。具体地,预设液位可以是一个预设值,也可以是一个预设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合理设计具体的预设液位数据。
进一步地,预设液位可以是一个位置区间内的某一个位置。例如,预设液位可以实际在加热件104的中部,并且使得预设液位与加热件104底部之间的距离,与加热件104总高度的比值在1/2到3/4之间。也即,位于预设液位下方的部分加热件104的高度L1与加热件104的总高度L2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
实施例六: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
本实施例提出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因此,具有上述蒸汽发生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实施例七: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和供液装置。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供液装置与蒸汽发生装置配合使用,并可为储液腔102供液。具体地,供液装置与储液腔102相连通,且供液装置内存储有液体。在蒸汽发生装置使用过程中,加热件104加热储液腔102内的液体并不断排出蒸汽。与此同时,供液装置不断地为储液腔102提供液体,进而保证了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始终位于预设液位,保证了加热件104始终可以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上,一部分位于液位H以下,保证了过热蒸汽和“白烟”蒸汽的蒸汽效果。此外,由于供液装置的设置,可实现蒸汽发生装置的自动进液,在保证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始终位于预设液位的同时,避免人工补液的弊端,便于用户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供液装置包括供液腔114。其中,供液腔114的内部存储有液体,且供液腔114通过供液口116与储液腔102相连通,并可通过供液口116为储液腔102供液。特别地,加热件104一部分高于供液口116设置,一部分低于供液口116设置。也即,供液腔114的供液口116位于加热件104的中部,基于连通器原理,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平齐于供液口116设置。
也即,基于上述对供液口116和加热件104的位置限定,保证了衣物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处于加热件104的中部,也即保证了加热件104一部分高于液位H另一部分低于液位H,保证了过热蒸汽和“白烟”蒸汽的蒸汽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基座112和供液通道118。其中,储液腔102和供液腔114设置在基座112上,保证了储液腔102和供液腔114的稳定安装。此外,供液通道118连通供液口116和储液腔102设置,使得供液腔114内的液体可通过供液通道118进入到储液腔102内,保证了衣物处理装置工作过程中为储液腔102的持续供液。具体地,供液通道118可设置在基座112上。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液阀120和上盖组件122。其中,上盖组件122盖设在储液腔102上,排液阀120与储液腔102相连通。当储液腔102内存有剩余液体,且用户不需要使用时,可通过排液阀120将液体排出,避免长时间存放滋生细菌。上盖组件122盖设在储液腔102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出的蒸汽发生装置可以为挂烫机等。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衣物处理装置,具有如实施例一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论述。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产生白烟蒸汽的挂烫机。其中,挂烫机具有供液腔114、供液通道118、储液腔102、基座112、通道106和开口108。如图2所示,供液腔114通过连通式原理向储液腔102内部供水;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供液腔114配置有一个或两个加热件104,加热件104可采用螺旋状加热管,螺旋状加热管的轴线大致与储液腔102的底部平行,卧式布置在储液腔102内部。正常工作时,加热件104部分淹没预设液位H下进行煮水,部分在预设液位H上干烧。
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中液位H处于加热件104的中部,液体没过一部分加热件104设置;图5中液位H处于加热件104的上方,液体没过全部加热件104设置。如图4所示,白烟蒸汽原理为:底部的加热件104煮水产生蒸汽,蒸汽通过上部干烧的加热件104加热产生过热,过热蒸汽通过通道106冷凝产生白烟蒸汽。进一步地,经验证,蒸汽发生装置工作时,储液腔102内的液位H没过加热件104在蒸汽发生装置的高度方向上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的高度区间,产生白烟蒸汽效果较好。
此外,本实施例在储液腔102侧壁周向与加热件104距离最近的位置设置温控器。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中液位H达到温控器设置的位置,此时加热件104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图7中液位H在温控器以下,此时温控器控制加热件104停止工作。进一步地,温控器高度设置在加热件104在蒸汽发生装置的高度方向上二分之一处,可以实现有效控温。
本实施例提出的衣物处理装置,储液腔102具有一个或两个螺旋状加热管,螺旋状加热管的轴线大致与液腔的底部平行,螺旋状加热管部分设置于液位H下进行煮水,部分设置于液位H上进行干烧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再通过通道106冷凝产生白烟蒸汽。
本实施例通过一个加热件104就可以实现白烟蒸汽,成本较低,且外化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工作时,储液腔102内部液位为H,经验证,液位H没过螺旋状加热管外直径高度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的高度区间(即如图4所示的位置),且温控器高度设置在对应螺旋状加热管直径的二分之一处(即如图6所示的位置)。
此外,如图9所示,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盖体128,盖体128盖设在储液腔102上,避免储液腔102内部热量流失。
具体实施例中,在蒸汽发生装置使用过程中,可在储液腔102内存储水等液体,此时液位为H即为水位线,也即实际使用状态下储液腔102内的水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
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内,当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位位于预设液位,所述加热件的一部分高于所述液位,另一部分低于所述液位;
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
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储液腔内的当前液位;
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工作,所述控制器可在所述当前液位位于所述预设液位时控制所述加热件工作,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当前液位没有位于所述预设液位时控制所述加热件停止工作;
所述加热件相对于所述储液腔的底壁横向设置;或
所述加热件相对于所述储液腔的底壁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道,所述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通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位于所述储液腔的外部,所述通道的进口高于所述预设液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2m,并小于或等于1.5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预设液位以下的部分的高度,与所述加热件的总高度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一部分高于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设置,一部分低于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检测位置以下的部分的高度,与所述加热件的总高度的比值大于或小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3/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加热件包括加热管,至少部分所述加热管呈螺旋状延伸。
9.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液装置,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供液装置被配置为所述储液腔供液,并控制所述储液腔的当前液位处于所述预设液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包括:
供液腔,所述供液腔上设置有供液口,所述供液腔通过所述供液口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加热件一部分高于所述供液口设置,一部分低于所述供液口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座,所述储液腔和所述供液腔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供液通道,与所述供液口和所述储液腔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液阀,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
上盖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液腔上。
CN202011063729.5A 2020-09-30 2020-09-30 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4318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729.5A CN114318820B (zh) 2020-09-30 2020-09-30 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729.5A CN114318820B (zh) 2020-09-30 2020-09-30 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8820A CN114318820A (zh) 2022-04-12
CN114318820B true CN114318820B (zh) 2023-11-28

Family

ID=8103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3729.5A Active CN114318820B (zh) 2020-09-30 2020-09-30 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882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2911A2 (en) * 1999-10-14 2001-04-18 Koagas Nihon Co., Ltd. Air-heated/hot-water type vaporizer and air-heated/hot-water type gas producing plant
JP2007029330A (ja) * 2005-07-26 2007-02-08 Sankosha Engineering:Kk 衣服仕上げ機
CN101769528A (zh) * 2008-12-31 2010-07-07 涂春生 小型常压式高节能蒸气炉
CN105755786A (zh) * 2016-05-09 2016-07-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挂烫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43723U (zh) * 2016-03-28 2016-08-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次加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挂烫机
CN205443724U (zh) * 2016-03-28 2016-08-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挂烫机
CN106400437A (zh) * 2016-09-30 2017-02-15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挂烫机和挂烫机控制方法
CN109652970A (zh) * 2017-10-12 2019-04-1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烫头及具有其的衣物护理机
CN111441161A (zh) * 2020-03-30 2020-07-24 德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CN211575078U (zh) * 2020-01-22 2020-09-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发生器和衣物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2911A2 (en) * 1999-10-14 2001-04-18 Koagas Nihon Co., Ltd. Air-heated/hot-water type vaporizer and air-heated/hot-water type gas producing plant
JP2007029330A (ja) * 2005-07-26 2007-02-08 Sankosha Engineering:Kk 衣服仕上げ機
CN101769528A (zh) * 2008-12-31 2010-07-07 涂春生 小型常压式高节能蒸气炉
CN205443723U (zh) * 2016-03-28 2016-08-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次加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挂烫机
CN205443724U (zh) * 2016-03-28 2016-08-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挂烫机
CN105755786A (zh) * 2016-05-09 2016-07-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挂烫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00437A (zh) * 2016-09-30 2017-02-15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挂烫机和挂烫机控制方法
CN109652970A (zh) * 2017-10-12 2019-04-1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烫头及具有其的衣物护理机
CN211575078U (zh) * 2020-01-22 2020-09-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发生器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1441161A (zh) * 2020-03-30 2020-07-24 德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8820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66122B1 (en) Laundry machine
CN101563496B (zh) 用于提供过热水的设备
CN111700486B (zh) 一种蒸箱及其控制方法
KR20060120819A (ko) 압력센서를 구비한 드럼 세탁기용 증기발생장치 및 그제어방법
CN101221063A (zh) 水位传感器、蒸汽发生器、加热炊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70743A (zh) 用于处理衣服的设备
KR20090079560A (ko) 스팀발생기를 구비한 세탁장치
EP1873298B1 (en)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CN2899653Y (zh) 电蒸锅蒸汽发生器的自动循环给水装置
CN114318820B (zh) 蒸汽发生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04746321A (zh) 挂烫机及其控制方法
KR200243907Y1 (ko) 스팀 세차기
CN108221331A (zh) 蒸汽喷出器和蒸汽熨斗
CN113373654B (zh) 一种蒸汽洗的洗衣装置的控制方法
KR200282477Y1 (ko) 스팀 세척기
CN213178852U (zh) 一种热水器与蒸汽加热设备的联动***及蒸箱
KR100541191B1 (ko) 시루떡 증숙용 스팀발생장치
KR20070049706A (ko) 스팀발생장치
CN204023262U (zh) 熨斗装置
KR200282504Y1 (ko) 스팀세차기
CN114568924B (zh) 蒸汽发生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家用电器
CN111561783A (zh) 一种热水器与蒸汽加热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蒸箱
CN219756327U (zh) 一种自反馈控制的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加热设备
CN113154350A (zh) 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0368276Y1 (ko) 시루떡 증숙용 스팀발생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