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3878B -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3878B
CN114313878B CN202111400669.6A CN202111400669A CN114313878B CN 114313878 B CN114313878 B CN 114313878B CN 202111400669 A CN202111400669 A CN 202111400669A CN 114313878 B CN114313878 B CN 114313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transmission
point
path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06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3878A (zh
Inventor
唐炜
孙宇
谭啸
顾金凤
郎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4006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3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3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38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7679 priority patent/WO202308786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3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3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所述平台包括装有全向轮的六边形模块体、工作台面板、连接件、伸缩杆支架、Wi‑Fi模块和自锁滚轮,所述方法步骤如下:采用多运动学建模策略,完成控制用运动学模型库的建立;在上位机操作界面中配置工作环境;通过RFID获取传输物料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反馈给上位机;采用改进蚁群算法规划全局传输路径;采用改进人工势场法规划局部传输路径;在规划后的传输路径上,实现多运动学模型的动态切换,并解算出相关全向轮对应的转速及转向。本发明的物料传输平台装拆方便,不同运动学模型的动态切换使传输更加平稳,并能提高路径规划的收敛速度,降低局部最优概率,传输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传输,特别是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与物流中的快速普及为传统物流行业注入了“智能”基因,但是在生产实际中大多数传输***仍然停留在人工或者半自动传输阶段,整体自动化水平并不高;同时,全向轮因其相对于其他轮式结构的无法代替的独特特性,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全向轮的物流传输机构研究越来越成为物流传输领域的一个热点;不同的运动学建模策略适用于不同的***;传统蚁群算法与人工势场法在路径规划过程中易出现收敛速度慢、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
罗继军提出了一种双链防滑格挡式分拣机,通过链轮与链条啮合作用使货物稳定传输,但当某个啮合环节出现故障时,货物会造成堆积,严重影响分拣效率。倪桥设计了一种自动化翻盘式分拣机,该***分拣方向固定,灵活性低,且采用翻盘形式,货物尺寸与重量存在限制,否则易造成货物的碰撞损坏。曹现刚采用多机械臂协同控制的策略对带式输送机上的货物进行分拣,多机械臂的使用增加了***成本,若某个机械臂发生故障,其他机械臂的负担将加重,易导致***崩溃。王洪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算法与动态窗口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该方法虽然实现了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但由于采用多目标运输的方式,算法复杂程度相应提高,时效性较低。李孟锡提出一种基于启发信息扩展节点的A*算法与混合蚁群算法相结合的路径规划方法,但没有对存在障碍物的情况深入研究,算法的适应性不高。何少佳将粒子群算法与蚁群算法相结合,降低前期蚂蚁搜索路径的时间,但在路径寻优能力上还有待改进,且算法运行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
通过现有技术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大多数传输***难以满足多样化的传输需求,传输效率不高且一次性投入成本巨大;在路径规划方面,大多数改进后的路径规划算法仍会出现搜索结果不稳定、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不能保证路径最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从而实现全方位的自动化传输且工作台面积与高度能满足不同的传输需求,提高路径规划算法的收敛速度,降低陷入局部极小值概率,缩短传输路径,减少传输时间。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料传输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嵌入式安装有万向轮的六边形模块体,可无限拼接扩展,工作台面板随之扩大或缩小,模块体与工作台面通过连接件相接;所述工作台上的六边形单元模块盒上的轮系呈正三角布局,模块盒呈类蜂巢排列布局方式;所述运动学模型的实时切换使传输更加平稳;所述物料传输***采用改进蚁群算法与人工势场法的路径规划方法,可使算法搜索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收敛速度,降低陷入局部极小值概率,相应提高传输平台的传输效率。
模块盒下表面内侧固定若干连接杆,用于固定模块体上表面嵌入的电机;所述模块盒上表面开有若干通过螺栓连接的安装孔,用于模块的安装与拆卸;所诉模块盒上物料尺寸固定,表面积不大于模块盒表面积,且能覆盖三个全向轮。
工作台下方装有六个高度可调节的支架,通过法兰连接板与工作台面板连接,位于四角的支架下方装有可自锁的滚轮,实现整个传输平台的位置调整。
控制***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上位机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协议与各个模块体控制器进行通讯,工作台装有用于连接物联网的Wi-Fi模块,可在移动终端上远程监测物料传输过程;待传输物料贴有RFID电子标签,可利用平台入口处的RFID接收器提取该传输物料的地理位置信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多运动学建模策略,完成控制用运动学模型库的建立;
(2)上位机中配置总单元模块数目,包括六边形模块的边长及X、Y轴方向数目,规定物料传输速度;
(3)通过RFID获取传输物料的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反馈给上位机;
(4)采用改进蚁群算法规划全局传输路径;
(5)采用改进人工势场法规划局部传输路径;
(6)在规划后的传输路径上,实现多运动学模型的动态切换,并解算出相关全向轮对应的转速及转向。
该物料传输平台通过Wi-Fi模块接入物联网,可通过移动终端对物料整个传输过程进行远程监测。
所述步骤(1)中,对两个模块参与传输时相邻轮子存在不对称分布的情况下建立运动学模型的步骤为:
(1.1)选取中心点o(l)建立世界坐标系,x(l)轴从下到上依次增大,y(l)轴从左到右依次增大,vox(l)表示vo(l)在x(l)轴上的分速度,voy(l)表示vo(l)在y(l)轴上的分速度,vo(l)表示点o(l)的线速度,wo(l)表示点o(l)的角速度,θ(l)表示vo(l)与x(l)轴夹角,其中l=1,2,3,表示物料传输时参与的模块个数;x(l)o(l)y(l)为世界坐标系;Xq(l)Oq(l)Yq(l)为全向轮本体坐标系;o(l)为三轮各自中心连线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几何中心,也是世界坐标系的原点;Oq(l)为各全向轮中心点,也是本体坐标系的原点;x(l)、y(l)分别为世界坐标系的x轴、y轴;Xq(l)、Yq(l)分别为本体坐标系的X轴、Y轴;vo(l)、wo(l)分别为点o(l)的线速度和点o(l)的角速度;θ(l)为vo(l)与x(l)轴之间的夹角;vox(l)、voy(l)分别为vo(l)在x(l)、y(l)轴上的速度分量;vqx(l)、vqy(l)分别为vo(l)在Xq(l)、Yq(l)轴上的速度分量;wq(l)为q号全向轮的角速度;R为全向轮的等效半径;r(l)为点o(l)到等边三角形(由三轮各自中心连线构成)各边的垂直距离;l为物料传输时参与的模块个数,l=1,2,3;q为全向轮序号,q=1,2,3;
(1.2)建立三个全向轮速度v1(2)、v2(2)、v3(2)在本体坐标系xq(2)轴、yq(2)轴的速度分量vx(2)、vy(2)与世界坐标系中线速度vo(2)的关系:
式中r(2)表示点o(2)到等边三角形(由三轮各自中心连线构成)各边的垂直距离,为常量;
(1.3)由vqy(2)=wq(2)R(q=1,2,3)解算出各轮转速wq(2)与角速度wo(2)之间的关系式:
式中R表示全向轮的等效半径;
(1.4)将公式(4)写成矩阵形式,即逆运动学方程:
所述步骤(1)中,对三个模块参与传输时相邻轮子都不对称分布的情况下建立运动学模型的步骤为:
逆运动学方程:
基于3个全向轮的转速计算点o(l)的速度,形成正运动学方程:
所述步骤(4)改进蚁群算法的全局路径规划具体流程如下:
(4.1)环境建模:地形图采用矩形栅格化的0/1方式,0表示可通过位置,1表示障碍物位置,左上角方块为起始点位置,右下角方块为目标点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x轴、y轴数值分别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递增,自定义栅格为20×20比例,即x=y=i,其中i∈[1,20]且i∈N,并放置一代蚂蚁,其中当某一六边形模块发生故障时,将其视为障碍物用1表示,若障碍物不满一个栅格仍视为占满一个栅格;
(4.2)改进蚁群算法的启发函数:通过引入当前模块位置与下一模块位置之间的距离和下一模块位置与目标模块位置距离之和,并且加入权重因子λ1和λ2对启发函数进行改进,使得算法搜索过程更有针对性,并降低陷入局部极小值概率,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式中m为物料当前模块位置,n为物料可能传输的下个模块位置,D为物料传输目标点位置,η′mn为改进后的距离启发函数,dnD为n与D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且考虑到本平台结构的独特性,设定λ12=2,且λ1、λ2>0;
(4.3)改进蚁群算法的信息素启发因子与距离期望函数因子,考虑到早期路径中信息素含量过低,增加了蚂蚁搜索路径的盲目性,而后期由于信息素积累过多,又缩小了路径的可选择范围,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信息素启发因子与距离期望函数因子在不同时刻重要程度的不同,设计因子自适应更新策略,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式中K为算法总迭代次数,k为当前迭代次数,α为初始信息素启发因子,β为初始距离期望函数因子,其中u为常量,考虑到本平台结构的独特性,设定u=2e/3。
(4.4)确定当前可行模块道路集,引入轮盘赌算法建立并更新传输模块间的优化概率模型,优化后的概率模型具体表达式为:
式中Aj表示物料下一步可达到的模块集合,为优化后的传输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为改进后的距离启发函数;
(4.5)更新传输路径上的信息素含量,具体表达式为:
τmn(t+1)=(1-ρ)τmn(t)+Δτmn(t) (13)
式中ρ为信息素挥发系数,Δτmn为两相邻模块释放的信息素的和,为两相邻模块的信息素增量,Lj为蚂蚁j经过的路径长度,Q为信息素增强系数;
(4.6)计算当前迭代得到的可行解,并与前代所得到的可行解进行对比,记录最优解,待迭代次数结束后,规划出物料传输的全局最短路径。
在局部路径规划中,增设模糊斥力点以改进传统人工势场法,额外产生的斥力可使物料逃离局部极小值点,具体模糊斥力点的增设过程如下:
(5.1)首先以物品中心r为圆心,障碍物作用的最大距离ρ0为半径画圆R1;构造同时经过距离r最近障碍物点F与起点O的直线l1;记录l1与x轴的夹角θ;判定落在圆R1内的障碍物个数c;若c=1执行步骤(5.2),若c=i(i=2,3,4...)则执行步骤(5.3);
(5.2)障碍物个数为1个;求出物品与F之间距离L1;随后以r为圆心,L1为半径画圆R2;将l1以圆心r为基准,正或逆时针旋转θ角度构造直线l2;l2与圆R2的交点中距离F较远的节点为模糊斥力点Q;
(5.3)障碍物个数为多个;记录距离物品中心r最近的2个障碍物之间的距离L2、之间的中心点f及物品轮廓最大尺寸h(已知参数);同时求出F与r之间的距离Lmin;以r为圆心,Lmin为半径画圆R3;
若h<L2,则构造经过f与r的直线l3,l3与圆R3的交点中距离F较远的节点为模糊斥力点Q;
若h≥L2,则构造经过F与r的直线l4,将l4以圆心r为基准,正或逆时针旋转θ角度构造直线l5;l5与圆R3的交点中距离F较远的节点为模糊斥力点Q。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储存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工作台可根据物料传输量的需求扩展且高度可调,模块定位准确,***适用于不同环境,实现全自动化,装有用于连接物联网平台的Wi-Fi模块,可在移动终端上远程监测,装有RFID电子标签,自动提取传输物料的地理位置信息,实现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
2、上位机中实现不同运动学模型的实时切换,并解算各个轮子速度及转向,使传输更加平稳;
3、路径规划方面,提出改进的蚁群算法与人工势场法,相比传统算法,提高收敛速度,降低陷入局部极小值概率,相应缩短了传输路径,减少了传输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传输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全向轮模块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两个模块参与传输时相邻轮子存在不对称分布情况下的运动学模型解算示意图;
图5为三个模块参与传输时相邻轮子都不对称分布情况下运动学模型解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改进蚁群算法下的全局路径规划具体流程图;
图7为单个障碍物时模糊斥力点示意图;
图8为多个障碍物时模糊斥力点示意图,其中图8a为h<L2时的示意图,图8b为h≥L2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传统蚁群算法与改进蚁群算法的运动轨迹对比图,其中图9a为传统蚁群算法运动轨迹,图9b为改进蚁群算法运动轨迹;
图10为本发明传统蚁群算法与改进蚁群算法的收敛曲线对比图;
图11为改进前后人工势场法局部最优时路径规划对比图,其中图11a为h<L2时的示意图,图11b为h≥L2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模型包括装有全向轮的六边形模块体1、工作台面板2、连接件3、伸缩杆支架4、Wi-Fi模块5和自锁滚轮6,工作台由多个六边形模块体1拼接构成,平台可无限扩展拼接,六边形模块体1上有用于与连接件3连接时定位的开槽,连接件3上设有用于与模块盒11连接时定位的缺口,当将六边形模块体1安装到工作台面板2上时,将开槽与连接件3上的缺口插接,模块盒11的沿圆周方向的开口两侧各设有两个安装孔16,六边形模块体1与连接件3通过螺栓连接,定位过程简便,定位准确且能够防止六边形模块体1的上下窜动,伸缩杆支架4通过法兰板与工作台面板2连接,伸缩杆支架4可伸缩,用于调节工作台的高度,Wi-Fi模块5可连接物联网平台,在移动终端上远程监测,自锁滚轮6使整个平台具有良好的移动性与稳定性。
六边形模块体1包括模块盒11、连接杆12、托盘13、RFID模块14、全向轮15和安装孔16,模块盒11内侧与连接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三根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有托盘13,六边形模块体1中心装有RFID模块14,可自动提取传输物料的地理位置信息,实现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方法具体流程为:
采用多运动学建模策略,完成控制用运动学模型库的建立;上位机中配置总单元模块数目,包括六边形模块的边长及X、Y轴方向数目,规定物料传输速度;通过RFID获取传输物料的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反馈给上位机;采用改进蚁群算法规划全局传输路径;采用改进人工势场法规划局部传输路径;在规划后的传输路径上,实现多运动学模型的动态切换,并解算出相关全向轮对应的转速及转向。
该物料传输平台通过Wi-Fi模块接入物联网,可通过移动终端对物料整个传输过程进行远程监测。
如图4所示,对两个模块参与传输时相邻轮子存在不对称分布情况下建立运动学模型:
x(l)o(l)y(l)为世界坐标系;Xq(l)Oq(l)Yq(l)为全向轮本体坐标系;o(l)为三轮各自中心连线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几何中心,也是世界坐标系的原点;Oq(l)为各全向轮中心点,也是本体坐标系的原点;x(l)、y(l)分别为世界坐标系的x轴、y轴;Xq(l)、Yq(l)分别为本体坐标系的X轴、Y轴;vo(l)、wo(l)分别为点o(l)的线速度和点o(l)的角速度;θ(l)为vo(l)与x(l)轴之间的夹角;vox(l)、voy(l)分别为vo(l)在x(l)、y(l)轴上的速度分量;vqx(l)、vqy(l)分别为vo(l)在Xq(l)、Yq(l)轴上的速度分量;wq(l)为q号全向轮的角速度;R为全向轮的等效半径;r(l)为点o(l)到等边三角形(由三轮各自中心连线构成)各边的垂直距离;l为物料传输时参与的模块个数,l=1,2,3;q为全向轮序号,q=1,2,3;三个全向轮速度v1(2)、v2(2)、v3(2)在本体坐标系xq(2)轴、yq(2)轴的速度分量vx(2)、vy(2)与世界坐标系中线速度vo(2)的关系式如下:
式中r(2)表示点o(2)到等边三角形(由三轮各自中心连线构成)各边的垂直距离,为常量;
由vqy(2)=wq(2)R(q=1,2,3)解算出各轮转速wq(2)与角速度wo(2)之间的关系式:
式中R表示全向轮的等效半径;
上式写成矩阵形式,即逆运动学方程:
如图5所示,对三个模块参与传输时相邻轮子都不对称分布的情况下建立运动学模型:
逆运动学方程:
基于3个全向轮的转速计算点o(l)的速度,形成正运动学方程: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改进蚁群算法流程图:
初始化参数包括环境建模:地形图采用矩形栅格化的0/1方式,0表示可通过位置,1表示障碍物位置,左上角方块为起始点位置,右下角方块为目标点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x轴、y轴数值分别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递增,自定义栅格为20×20比例,即x=y=i,其中i∈[1,20]且i∈N,并放置一代蚂蚁,其中当某一六边形模块发生故障时,将其视为障碍物用1表示,若障碍物不满一个栅格仍视为占满一个栅格;
通过引入当前模块位置与下一模块位置之间的距离和下一模块位置与目标模块位置距离之和,并且加入权重因子λ1和λ2对启发函数进行改进,使得算法搜索过程更有针对性,并降低陷入局部极小值概率,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式中m为物料当前模块位置,n为物料可能传输的下个模块位置,D为物料传输目标点位置,η′mn为改进后的距离启发函数,dnD为n与D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且考虑到本平台结构的独特性,设定λ12=2,且λ1、λ2>0;
考虑到早期路径中信息素含量过低,增加了蚂蚁搜索路径的盲目性,而后期由于信息素积累过多,又缩小了路径的可选择范围,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设计因子自适应更新策略,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式中K为算法总迭代次数,k为当前迭代次数,α为初始信息素启发因子,β为初始距离期望函数因子,其中u为常量,考虑到本平台结构的独特性,设定u=2e/3;
确定当前可行模块道路集,引入轮盘赌算法建立并更新传输模块间的优化概率模型,优化后的概率模型具体表达式为:
式中Aj表示物料下一步可达到的模块集合,为优化后的传输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为改进后的距离启发函数;
判断一代蚂蚁是否完成路径,若没完成回到候选道路集确定阶段,若完成,选出一代蚂蚁中的最佳路径;
一代蚂蚁最佳路径确定后,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没达到则更新传输路径上的信息素含量,具体表达式为:
τmn(t+1)=(1-ρ)τmn(t)+Δτmn(t)
式中ρ为信息素挥发系数,Δτmn为两相邻模块释放的信息素的和,为两相邻模块的信息素增量,Lj为蚂蚁j经过的路径长度,Q为信息素增强系数;
若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选择最佳路径,完成最短全局路径规划。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单个障碍物时模糊斥力点示意图:
以物品中心r为圆心,障碍物作用的最大距离ρ0为半径画圆R1;构造同时经过距离r最近障碍物点F与起点O的直线l1;记录l1与x轴的夹角θ;判定落在圆R1内的障碍物个数c;
障碍物个数为1个,求出物品与F之间距离L1;以r为圆心,L1为半径画圆R2;将l1以圆心r为基准,正或逆时针旋转θ角度构造直线l2。l2与圆R2的交点中距离F较远的节点为模糊斥力点Q,图中为逆时针旋转。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多个障碍物时模糊斥力点示意图:
障碍物个数为多个,记录距离物品中心r最近的2个障碍物之间的距离L2、之间的中心点f及物品轮廓最大尺寸h(已知参数);同时求出F与r之间的距离Lmin;以r为圆心,Lmin为半径画圆R3。
如图8(a)所示,若h<L2,则构造经过f与r的直线l3,l3与圆R3的交点中距离F较远的节点为模糊斥力点Q。
如图8(b)所示,若h≥L2,则构造经过F与r的直线l4,将l4以圆心r为基准,正或逆时针旋转θ角度构造直线l5。l5与圆R3的交点中距离F较远的节点为模糊斥力点Q,如图8(b)所示,图中为逆时针旋转。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传统蚁群算法与改进蚁群算法的运动轨迹对比图:
传统蚁群算法运动轨迹拐点较多,13个,运行时间约为13.2秒,且在图中坐标(8,10)处,从两障碍物中心穿越,在本传输平台上属于不合理路径,应当排除;相比其缺点,本发明改进的蚁群算法运动轨迹拐点较少,7个,运行时间约为8.1秒,拐点数目减少46.1%,搜索效率提高38.7%。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传统蚁群算法与改进蚁群算法的收敛轨迹对比图:
传统蚁群算法收敛曲线,波动较大,收敛速度慢且在60迭代次数左右时才趋于稳定,同时该算法出现陷入局部极小值情况,最短路径约为35;相比其缺点,本文发明改进的蚁群算法,波动较小,收敛速度快且在31迭代次数左右时完成收敛,且最短路径约为30,使全局路径的长度缩短14.3%,收敛速度提升51.7%,整个传输平台的传输效率随之提高。
如图11(a)可知,当物品陷入局部最优且h<L2时,引入模糊斥力点使物品从两障碍物间穿过,逃离局部极小值点,同时也能使物品运输避障的路径达到最优,即所经过的路径最短。
由图11(b)可知,同等条件下当h≥L2时,物品会从障碍物一侧绕过,有效避开障碍物。

Claims (3)

1.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多运动学建模策略,完成控制用运动学模型库的建立;
(2)上位机中配置总单元模块数目,包括六边形模块的边长及X、Y轴方向数目,规定物料传输速度;
(3)通过RFID获取传输物料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反馈给上位机;
(4)采用改进蚁群算法规划全局传输路径;
(5)采用改进人工势场法规划局部传输路径;
(5.1)首先以物品中心r为圆心,障碍物作用的最大距离ρ0为半径画圆R1;构造同时经过距离r最近障碍物点F与起点O的直线l1;记录l1与x轴的夹角θ;判定落在圆R1内的障碍物个数c;若c=1执行步骤(5.2),若c=i(i=2,3,4...)则执行步骤(5.3);
(5.2)障碍物个数为1个;求出物品与F之间距离L1;随后以r为圆心,L1为半径画圆R2;将l1以圆心r为基准,正或逆时针旋转θ角度构造直线l2;l2与圆R2的交点中距离F较远的节点为模糊斥力点Q;
(5.3)障碍物个数为多个;记录距离物品中心r最近的2个障碍物之间的距离L2之间的中心点f及物品轮廓最大尺寸h;同时求出F与r之间的距离Lmin;以r为圆心,Lmin为半径画圆R3;
若h<L2,则构造经过f与r的直线l3,l3与圆R3的交点中距离F较远的节点为模糊斥力点Q;
若h≥L2,则构造经过F与r的直线l4,将l4以圆心r为基准,正或逆时针旋转θ角度构造直线l5;l5与圆R3的交点中距离F较远的节点为模糊斥力点Q;
(6)在规划后的传输路径上,实现多运动学模型的动态切换,并解算出相关全向轮对应的转速及转向;
该物料传输平台通过Wi-Fi模块接入物联网,可通过移动终端对物料整个传输过程进行远程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两个模块参与传输时相邻轮子存在不对称分布的情况下建立运动学模型的步骤为:
(1.1)选取中心点o(l)建立世界坐标系,x(l)轴从下到上依次增大,y(l)轴从左到右依次增大,vox(l)表示vo(l)在x(l)轴上的分速度,voy(l)表示vo(l)在y(l)轴上的分速度,vo(l)表示点o(l)的线速度,wo(l)表示点o(l)的角速度,θ(l)表示vo(l)与x(l)轴夹角,其中l=1,2,3,表示物料传输时参与的模块个数;x(l)o(l)y(l)为世界坐标系;Xq(l)Oq(l)Yq(l)为全向轮本体坐标系;o(l)为三轮各自中心连线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几何中心,也是世界坐标系的原点;Oq(l)为各全向轮中心点,也是本体坐标系的原点;x(l)、y(l)分别为世界坐标系的x轴、y轴;Xq(l)、Yq(l)分别为本体坐标系的X轴、Y轴;vo(l)、wo(l)分别为点o(l)的线速度和点o(l)的角速度;θ(l)为vo(l)与x(l)轴之间的夹角;vox(l)、voy(l)分别为vo(l)在x(l)、y(l)轴上的速度分量;vqx(l)、vqy(l)分别为vo(l)在Xq(l)、Yq(l)轴上的速度分量;wq(l)为q号全向轮的角速度;R为全向轮的等效半径;r(l)为点o(l)到等边三角形各边的垂直距离;l为物料传输时参与的模块个数,l=1,2,3;q为全向轮序号,q=1,2,3;
(1.2)建立三个全向轮速度v1(2)、v2(2)、v3(2)在本体坐标系xq(2)轴、yq(2)轴的速度分量vx(2)、vy(2)与世界坐标系中线速度vo(2)的关系:
式中r(2)表示点o(2)到等边三角形各边的垂直距离,为常量;
(1.3)由vqy(2)=wq(2)R(q=1,2,3)解算出各轮转速wq(2)与角速度wo(2)之间的关系式:
式中R表示全向轮的等效半径;
(1.4)将公式(4)写成矩阵形式,即逆运动学方程:
所述步骤(1)中,对三个模块参与传输时相邻轮子都不对称分布的情况下建立运动学模型:
逆运动学方程:
基于3个全向轮的转速计算点o(l)的速度,形成正运动学方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
(4.1)环境建模:地形图采用矩形栅格化的0/1方式,0表示可通过位置,1表示障碍物位置,左上角方块为起始点位置,右下角方块为目标点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x轴、y轴数值分别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递增,自定义栅格为20×20比例,即x=y=i,其中i∈[1,20]且i∈N,并放置一代蚂蚁;
(4.2)改进蚁群算法的启发函数,通过引入当前模块位置与下一模块位置之间的距离和下一模块位置与目标模块位置距离之和,并且加入权重因子λ1和λ2对启发函数进行改进,使得算法搜索过程更有针对性,并降低陷入局部极小值概率,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式中m为物料当前模块位置,n为物料可能传输的下个模块位置,D为物料传输目标点位置,η′mn为改进后的距离启发函数,dnD为n与D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且考虑到本平台结构的独特性,设定λ12=2,且λ1、λ2>0;
(4.3)改进蚁群算法的信息素启发因子与距离期望函数因子,考虑到早期路径中信息素含量过低,增加了蚂蚁搜索路径的盲目性,而后期由于信息素积累过多,又缩小了路径的可选择范围,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设计因子自适应更新策略,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式中K为算法总迭代次数,k为当前迭代次数,α为初始信息素启发因子,β为初始距离期望函数因子,其中u为常量,考虑到本平台结构的独特性,设定u=2e/3;
(4.4)确定当前可行模块道路集,引入轮盘赌算法建立并更新传输模块间的优化概率模型,优化后的概率模型具体表达式为:
式中Aj表示物料下一步可达到的模块集合,为优化后的传输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为改进后的距离启发函数;
(4.5)更新传输路径上的信息素含量,具体表达式为:
τmn(t+1)=(1-ρ)τmn(t)+Δτmn(t) (13)
式中ρ为信息素挥发系数,Δτmn为两相邻模块释放的信息素的和,为两相邻模块的信息素增量,Lj为蚂蚁j经过的路径长度,Q为信息素增强系数;
(4.6)计算当前迭代得到的可行解,并与前代所得到的可行解进行对比,记录最优解,待迭代次数结束后,规划出物料传输的全局最短路径。
CN202111400669.6A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Active CN114313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0669.6A CN114313878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PCT/CN2022/117679 WO2023087863A1 (zh) 2021-11-19 2022-09-08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策略与路径规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0669.6A CN114313878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3878A CN114313878A (zh) 2022-04-12
CN114313878B true CN114313878B (zh) 2024-04-19

Family

ID=81046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0669.6A Active CN114313878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3878B (zh)
WO (1) WO20230878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3878B (zh) * 2021-11-19 2024-04-1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CN116620802B (zh) * 2023-07-19 2023-10-24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室内施工智能物料运输***的运输方法
CN117437382B (zh) * 2023-12-19 2024-03-19 成都电科星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部件的更新方法及***
CN118131783B (zh) * 2024-05-10 2024-07-0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融合算法的多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21253U (zh) * 2016-11-04 2017-07-11 新疆大学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定位装置
CN107643752A (zh) * 2017-05-09 2018-01-30 清研华宇智能机器人(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行人轨迹预测的全向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CN108444482A (zh) * 2018-06-15 2018-08-24 东北大学 一种无人机自主寻路避障方法及***
CN109516120A (zh) * 2019-01-14 2019-03-26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三轮驱动的全向传送***及工作方法
CN111694364A (zh) * 2020-06-30 2020-09-22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应用于智能车路径规划的基于改进蚁群算法与动态窗口法的混合算法
WO2020187457A1 (en) * 2019-03-20 2020-09-24 Asti Mobile Robotics, S.A.U Autonomous omnidirectional drive unit
CN112591410A (zh) * 2020-11-27 2021-04-0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全向轮的物料传输***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1457B (zh) * 2014-09-25 2019-03-01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静态路径规划方法
CN108827309B (zh) * 2018-06-29 2021-08-17 炬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及具有它的吸尘器
CN209306382U (zh) * 2019-01-14 2019-08-27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三轮驱动的全向传送***
CN110928295B (zh) * 2019-10-16 2022-08-2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融合人工势场与对数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CN114313878B (zh) * 2021-11-19 2024-04-1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21253U (zh) * 2016-11-04 2017-07-11 新疆大学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定位装置
CN107643752A (zh) * 2017-05-09 2018-01-30 清研华宇智能机器人(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行人轨迹预测的全向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CN108444482A (zh) * 2018-06-15 2018-08-24 东北大学 一种无人机自主寻路避障方法及***
CN109516120A (zh) * 2019-01-14 2019-03-26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三轮驱动的全向传送***及工作方法
WO2020187457A1 (en) * 2019-03-20 2020-09-24 Asti Mobile Robotics, S.A.U Autonomous omnidirectional drive unit
CN111694364A (zh) * 2020-06-30 2020-09-22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应用于智能车路径规划的基于改进蚁群算法与动态窗口法的混合算法
CN112591410A (zh) * 2020-11-27 2021-04-0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全向轮的物料传输***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光学动作捕捉的室内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吴文辉,唐炜;机械与电子;20200731;第38卷(第7期);71-7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3878A (zh) 2022-04-12
WO2023087863A1 (zh)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13878B (zh) 一种面向物料传输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路径规划方法
CN112650229B (zh) 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CN107883962A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在三维环境下的动态航路规划方法
CN106681334A (zh)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搬运小车调度控制方法
Yang et al. LF-ACO: An effective formation path planning for multi-mobile robot
CN111323016A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CN113867368A (zh) 一种基于改进海鸥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Yao et al. Wireless positioning and path tracking for a mobile platform in greenhouse
CN112539750B (zh) 一种智能运输车路径规划方法
CN107784472A (zh) 一种面向仓储式肉鸡养殖的多堆垛机协同给料优化方法
CN115509239A (zh) 一种基于空地信息共享的无人车路径规划方法
Liao et al. AGV path planning model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Gao et al. Multi-lane convoy control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based on distributed graph and potential field
CN117232517A (zh) 用于电力行业仓储场景的多移动工业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CN116203965A (zh) 一种基于agv的改进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算法
Zhang et al. Hybrid path planning model for multiple robots considering obstacle avoidance
CN114442628B (zh)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
CN117419739B (zh) 一种输煤***巡检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优化方法
Wang et al. Towards optimization of path planning: An RRT*-ACO algorithm
Liu et al. Energy efficient path planning for indoor wheeled mobile robots
CN111353621A (zh) 一种基于冷热度原理改进蚁群算法的agv路径规划方法
Gao et al. Logistics route optimization 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a et al. Robot path planning using fusion algorithm of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nd genetic algorithm
Zhou et al. Routing optimization of intelligent vehicle in automated warehouse
Zhan et al. Path planning of service robot 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