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6354B - 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6354B
CN114286354B CN202111681838.8A CN202111681838A CN114286354B CN 114286354 B CN114286354 B CN 114286354B CN 202111681838 A CN202111681838 A CN 202111681838A CN 114286354 B CN114286354 B CN 114286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interface
network element
rrbmcf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818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6354A (zh
Inventor
肖振宇
崔欢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6818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6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6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6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6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6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属于移动通信网络架构领域。本发明基于5G现有架构进一步演进,修改了部分网络协议栈的功能,实现了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本发明将AAU中的部分功能虚拟化与DU合并,留下AD、DA、RF功能形成RU网元;分离CU网元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将CU控制平面与核心网的AMF进行功能重组,与原核心网控制面组成新的网络控制面;将CU数据平面和核心网的UPF进行功能重组,与DU一起形成新的网络用户面。本发明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接入网和核心网融合,深度扁平化,实现了用于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改善了网络的灵活性,降低了网络的处理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网络架构领域,具体是一种接入网络与核心网络融合的网络架构技术,该架构应用于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组网与运维。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沿着技术体系和业务体系两条线路演进。首先,业务体系是从2G的语音、短消息,3G的多媒体,4G的移动互联网到5G的物联网业务演进。其次,技术体系演进:2G的电路交换,3G的电路交换加分组交换,4G的全IP化扁平结构,5G引入了SDN/NFV、网络切片、基于微服务的架构(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SBA)、接入网引入了CU/DU分离的技术。技术体系的演进都是为了支持当前或未来的业务。未来6G的潜在业务有:泛在覆盖(地表全域,空间立体)、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远程工业控制等)、全息通信等。SDN(Software define Network)表示软件定义网络,NFV(Network FunctionVirtualization)表示网络功能虚拟化,CU(Centralized Unit)表示集中单元,DU表示分布式单元。
为了满足6G未来的泛在覆盖,工业互联网的潜在需求,需要探索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架构,为B5G和6G网络提供技术支持。当前5G网络对泛在覆盖的支持主要有以下工作。ITU(国际电信联盟)开展了NGAT_SAT立项,在ITU-R M.2083中提出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应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访问服务的需求;在ITU-R M.2460中提出将卫星***整合下一代通信***的关键因素。2017年,欧洲城Sat5G联盟,探索卫星采用5G的可行性方案,主要在卫星中采用SDN/NFV技术、研究卫星/5G多链路和异构传输技术、融合卫星通信和5G网络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卫星/5G网络一体化的管理和运维技术、5G安全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扩展等方面展开研究。3GPP展开了非地网络的研究。其中,Release 16(TR38.821)主要研究接口、协议和资源控制,并提出了两类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s)的架构。第一类为透明弯管转发模式,5G基站gNB不上星,位于地面卫星网络的NTN网关站,卫星不具备星上处理能力,对于移动性管理,数据路由等功能必须回传到地面,因此往返时延较高。第二类为可再生模式,卫星完全或部分搭载5G基站gNB,接入网和核心网管理平面位于地面,因此,对于路由,移动性管理等功能处理时延较高,并且部署成本较高。当前5G网络对工业互联网的支持有如下工作。在3GPP Release 16中提出了New Radio(NR)对eMBB(增强移动宽带)和URLLC(高可靠低时延连接)复用进行增强,NR进一步支持时延敏感网络。3GPP Release 17提出了5G网络未来工厂应用层研究、NB-IoT(Narrow Bandwidth-Internet of Things)和eMTC(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增强、IIoT(Industrial IoT)和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增强。例如5G网络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在手术室内部署完整的gNB,核心网位于云端,对于核心网到接入网的时延是不能进一步降低的。
另一方面,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在近些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会在B5G和6G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基于5G现有架构进一步演进,修改了部分网络协议栈的功能,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将接入网和核心网融合,深度扁平化。本发明通过融合接入网与核心网的控制平面以及数据平面,改善网络的灵活性,降低网络的处理时延。
本发明的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5G网络架构中的AAU单元剥离可以软件化和虚拟化的功能,只留下AD(模拟数字转换)、DA(数字模拟转换)和RF(射频)功能,将AAU变成射频单元RU(RadioUnit);将AAU剥离出的功能软件化,并与DU(Distributed Unite)单元整合。
步骤二、将当前5G网络的集中单元CU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分别为CU-CP和CU-UP;分离后CU-CP的主要功能有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的功能、PDCP(PacketData Control Protocol)与用户和网络控制相关的功能,CU-UP的功能有SDAP(ServiceData Adaptation Protocol)和PDCP的用于用户数传输的功能。具体地,控制平面CU-CP的功能组成为RRC和PDCP-C;数据平面CU-UP的功能组成为PDCP-U和SDAP。
步骤三、将CU-CP与核心网接入移动性管理网元AMF(Access Mobility Function)进行融合,并重新定义为网元RRBMCF(Radio Resource and Bear Management ControlFunction)和新的AMF;新的AMF的功能由原有AMF功能和CU-CP中的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的功能组成;网元RRBMCF的功能为CU-CP中除去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功能外的剩余功能。
步骤四、将CU-UP与核心网的用户平面功能进行融合,将CU-UP重新定义为网元PDUSF,将融合前CU-UP与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User Plane Function)的接口取消,将重新获得的DU与PDUSF、UPF组成新的数据平面(用户平面),并重新设计数据平面的通用接口以及协议栈。
步骤五、定义RRBMCF与控制平面内其他网元的内部接口,该接口基于微服务的原则进行设计,采用统一的协议栈。具体地,取消原CU与核心网的接口,为RRBMCF网元设计接口NR1,用户的NAS类消息通过接口NR1进行携带,为RRBMCF网元设计标准串行总线接口SBI与UPF通信;NR1接口和SBI接口都是基于协议HTTP/2.0的接口。
步骤六、定义RRBMCF与数据平面网元的接口,该接口基于微服务的原则进行设计,采用统一的协议栈;设计的RRBMCF网元与数据平面内网元的接口,包括:RRBMCF网元与DU网元的接口C1,RRBMCF网元与PDUSF网元的接口C2。
步骤七、定义RRBMCF与移动用户的接口,该接口在原有的空口NR、N1以及卫星SRI接口协议栈基础上进行强化,简化设计;具体地,定义RRBMCF网元与移动用户UE的接口NRS1;NRS1接口的协议栈包括NR-CP(5GNR的控制面)、N1以及SRI(卫星无线电接口)接口协议栈。
步骤八、定义数据平面内PDUSF网元的接口,该接口采用基于微服务的准则进行简化设计。具体地,DU与PDUSF之间采用标准微服务接口,PDUSF与UPF之间采用SBI接口。
步骤九、利用演进的统一6G网络架构在空天地网络上进行按需部署,完成一体化网络的设计。
具体地,步骤九中,将演进的6G网络架构在空天地网络上部署的一个方式为:每颗卫星都搭载可编程的设备;在卫星域的网络部署中,分布式部署多个子网,每个子网中一颗卫星为中心节点部署6G网络架构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子网中的其他卫星作为RU进行工作;卫星与地面信关站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相应地,基于上述方法实现的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包括:包括射频单元RU、融合网络的控制面SBCP以及融合网络的用户面SBUP;其中,
射频单元RU,是将接入网的有源天线单元AAU中软件化和虚拟化的功能分离出来,只留下的AD、DA和RF形成;AD表示模拟数字转换模块,DA表示数字模拟转换模块,RF表示射频模块;
融合网络的用户面SBUP由DU、PDUSF和UPF组成;分布式单元DU融合从AAU中分离出的功能;PDUSF表示分组数据单元与会话功能单元;将接入网的集中单元CU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为CU-CP和CU-UP,控制平面CU-CP的功能组成为RRC和PDCP-C,数据平面CU-UP的功能组成为PDCP-U和SDAP;将CU-UP作为网元PDUSF;UPF表示用户平面功能单元,RRC表示无线资源控制协议,SDAP表示服务数据适配协议,PDCP表示分组数据控制协议,PDCP-C和PDCP-U分别为PDCP的控制面和用户面;
融合网络的控制面SBCP包括RRBMCF和原5G网络的核心网的控制面网元,其中,RRBMCF网元获取方式是:将CU-CP与接入移动性管理网元AMF进行功能融合,重新获得网元RRBMCF和新的AMF;新的AMF的功能由CU-CP中的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功能,以及融合前的AMF功能组成;网元RRBMCF中为CU-CP中除去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功能外的剩余功能组成;RRBMCF表示无线资源承载与管理控制单元;
移动用户UE通过NR1接口与控制面的网元RRBMCF和AMF进行信令交互;
控制面的网元RRBMCF与用户面的DU和PDUSF之间存在服务化接口;
控制面的网元AMF与用户面的UPF和DU之间存在服务化接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发明实现了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采用接入网与核心网络融合的技术,简化了信令流程,统一了网络架构;(2)本发明的网络架构及其实现方法,提出接入网的AAU/DU/CU的演进方案,重新设计并定义了用户与控制面的接口NRS1;本发明方法提出CU-CP与AMF的融合方案以及CU-UP与数据面的融合方案,重新设计并定义了用户与数据面的接口;本发明方法实现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将接入网和核心网融合,深度扁平化,通过融合接入网与核心网的控制平面以及数据平面,改善网络的灵活性,降低网络的处理时延。(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部署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网络构架实现方法中对接入网AAU的演进方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网络构架实现方法中对接入网CU的演进方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网络构架实现方法中CU与核心网控制平面的融合方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网络构架实现方法中CU与核心网数据平面的融合方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用于空天地一体网络的控制平面协议栈;
图7本发明用于空天地一体网络NRS1接口传输NAS类消息;
图8是本发明用于空天地一体网络的数据平面协议栈;
图9是本发明用于空天地一体网络的部署方案。
其中,图中的字符含义说明如下: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RU:Radio Unit,射频处理模块;DU:分布式单元:
PDUSF:Packet Data Unit and Session Function,分组数据单元与会话功能单元;
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平面功能单元;DN:数据网络;AUSF:用户认证功能单元;
RRBMCF:Radio Resource Bear and Management Control Function,无线资源承载与管理控制单元;AMF:接入与移动性管理模块;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模块;NEF:网络开放功能单元;NRF:网络存储功能单元;PCF:策略控制功能单元;
UDM:统一数据管理功能单元;AF:应用功能单元;AD/DA:模数转换/数模转换模块;
RF:Radio Frequency,射频模块;FFT/IFFT:快速付里叶变换/逆快速付里叶变换模块;
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模块;MAC:媒体接入层;MIMO:多入多出模块;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
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
PDCP:Packet Data Control Protocol,分组数据控制协议;PDCP-C为控制面,PDCP-U为用户面;
CU-CP:Centralized Unit-Control Plane,集中单元的控制面;
CU-UP:Centralized Unit-User Plane,集中单元的用户面;
VNF:Virtualization Network Function,虚拟网络功能;
NAS-SM:NAS-Session Management,会话管理信令;
NAS-MM:NAS-Mobility Management,移动行管理信令;
NR-PHY:NR的物理层;SRI:卫星无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基于5G现有架构进一步演进,修改了部分网络协议栈的功能,实现了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包括RU、SBCP以及SBUP。其中,SBCP是融合网络的控制面,SBUP是融合网络的用户面。图1展示了融合网络的逻辑连接。RU是改动AAU形成的网元。基于NFV技术将AAU中的部分BBU功能虚拟化,留下的AD、DA、RF功能形成RU网元。AAU中被分离出的虚拟化的功能和DU合并,组成新的DU网元。分离CU网元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为CU-CP和CU-UP,控制平面CU-CP的功能组成为RRC和PDCP-C,数据平面CU-UP的功能组成为PDCP-U和SDAP。将CU-UP作为网元PDUSF。融合网络的用户面SBUP由DU、PDUSF和UPF组成。CU-CP与核心网的AMF进行功能重组融合,重新获得网元RRBMCF和新的AMF,再和原核心网控制面的其他网元一起组成新的网络控制面。如图1所示,SBCP包括RRBMCF、AMF、SMF、AUSF、NEF、NRF、PCF、UDM和AF。新的AMF的功能由CU-CP中的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功能,以及融合前的AMF功能组成;网元RRBMCF中为CU-CP中除去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功能外的剩余功能组成。
如图1所示,重新定义用户与网络控制面的接口、与数据面的接口、控制平面内部的接口,基于HTTP/2.0协议定义基于微服务的接口,实现网络的可定制化,简化信令交互的流程,以及数据传输的时延。UE与控制面网元RRBMCF和AMF有信令交互,因此他们之间存在逻辑接口,该接口在NR1接口上透传。RRBMCF负责无线资源的控制与管理,因此与用户面的DU和PDUSF存在服务化的接口。AMF负责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因此,与用户面的UPF和DU存在服务化接口。用户面的DU集成原5G AAU的高层功能和原5G DU的功能。UPF负责用户数据的转发。SMF负责用户数据的路由决策。
图1中的NEF、NRF、PCF、UDM和AF均是原5G的网元,功能未改变。RLC负责无线链路的控制、接入等。MAC负责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复用解复用等。MIMO负责数据流的并行处理。RRC负责无线资源的控制,用户移动性管理、切换等。
在5G网络中,RAN(无线接入网)主要有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DU和CU组成,如图2中左侧图所示。为了灵活充分的利用网络的资源,Open-RAN提出将DU进行软件化和虚拟化,将DU完全微服务化,从而进一步开放RAN的功能和接口,为用户的功能定制提供可能。本发明在Open-RAN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RAN的功能,提出接入与核心网深度融合的架构方案,以适用于6G。本发明实施例的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实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9个步骤。
步骤一、分离AAU中可以软化虚拟化的功能,只留下AD/DA/RF功能,AAU简化成射频单元RU(Radio Unit)。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AAU的功能分离方案中,将AAU中低PHY(物理层)中的FFT/IFFT分离出来,只留下AD/DA和RF功能,并组成新的单元为RU(Radio Unit);利用NFV技术分离出来的FFT和IFFT功能通过SDN技术在通用的可编程平台上虚拟成网元功能,可以按需与分布式单元DU进行合并。
步骤二、将RAN的CU网元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为CU-CP和CU-UP。
当前5G网络的CU没有完全分离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因此,本发明分离5G集中单元CU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如图3所示,原有的CU的功能组成为RRC,PDCP和SDAP,本发明利用NFV和SDN技术将CU的控制面与数据分离为CU-CP和CU-UP。
分离后CU-CP的主要功能有RRC、PDCP和网络控制相关的功能。如图3所示,CU-CP的功能组成为RRC和PDCP-C,完成的主要功能是无线资源控制,移动性管理,PDU(Packet DataUnit,分组数据单元)的无线承载控制等。分离后CU-UP的功能有SDAP和PDCP的用于用户数传输的功能。如图3所示,CU-UP的功能组成为PDCP-UP和SDAP,完成的主要功能是QoS流的路由,PDU的头部压缩,重组编号等。
步骤三、将CU-CP与核心网控制面网元AMF进行功能融合。
如图4所示,将CU-CP中与移动性管理,接入控制相关的功能与AMF网元进行融合组成新的AMF,将CU-CP剩下的作为无线资源控制与管理的网元并命名为RRBMCF。网元RRBMCF的主要功能有RRC部分功能,以及控制面PDCP-C的功能。AMF与RRBMCF的接口是Nrrbmcf,协议栈为HTTP/2.0。
步骤四、将CU-UP与核心网的数据平面功能融合。
如图5所示,CU-UP中包含了PDCP-UP和SDAP功能,该部分功能主要是分组数据单元相关的功能,本发明定义这一部分功能为新的网元PDUSF,网元PDUSF主要完成的网络功能是原CU-CP的SDAP和PDCP-UP的功能,专门用于处理与PDU和SDU相关的业务。将融合前CU-UP与UPF的接口取消,并重新为网元PDUSF设计通用的接口以及协议栈;重新定义的DU与PDUSF、UPF组成新的数据平面。
步骤五、设计RRBMCF网元与控制平面内其他网元的接口。
本架构中的RRBMCF网元是基于微服务的技术,因此,它与控制面内部网元的接口是统一的基于HTTP/2.0的接口。在原CU中,CU与核心网的接口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与AMF的接口N2,一个是与UPF的接口N3。融合之后,用于回传控制信令的N2接口取消,用户的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也即核心网信令)类消息不需要再通过N2接口透传,直接通过新的接口NR1进行携带。其次,用于CU-UP与UPF的N3接口取消,采用基于标准的串行总线接口(SBI),协议为HTTP/2.0。
步骤六、设计RRBMCF网元与数据平面内网元的接口。
本发明中,设计RRBMCF网元与数据平面的DU网元的接口C1,与PDUSF网元的C2接口。RRBMCF通过C1接口与DU进行连接,传输对用户的资源分配,无线承载的管理信令。当用户UE接入网络时,RRBMCF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资源分配,包括分配带宽、频点、功率、无线资源块等,然后为用户的每个PDU分配无线承载;RRBMCF完成后,通过C2接口告知PDUSF进行PDU的编号,加密,解密,重排序和重复检测,QoS流的路由等功能。
步骤七、定义RRBMCF网元与移动用户UE的接口NRS1。
RRBMCF网元和AMF网元都是基于微服务的技术,因此他们之间的接口采用统一的HTTP/2.0协议。为了支持在空天地一体化网路中用户与控制面的交互,在卫星场景下,需要兼容原原有的SRI接口。因此,本发明定义新的用户与控制面的接口为NRS1,该接口的协议栈包括NR-CP、N1以及SRI接口协议栈,用于空天地一体网络时的控制面协议栈如图6所示。N1是5GNR的N1接口。SRI为卫星无线电接口,当本发明网络架构部署在卫星上时,启用SRI接口,否则不启用。图6中的N11和N6是5G原核心网的内部接口。图6中RRBMCF中从L1至APP是ISO模型的协议栈。如图7所示,NAS类的消息如msg等在NRS1接口传递到RRBMCF网元,并由网元RRBMCF传递给AMF、SMF等网元。图7中的N15、N20、N11、NLg是原5G核心网内部的服务化接口。所定义的NRS1接口,在原有的空口NR、N1以及卫星SRI接口协议栈基础上进行强化,简化设计。
步骤八、定义DU与PDUSF的接口,以及PDUSF与UPF的接口。
在新的架构中,如图8所示,DU负责处理与用户无线信号处理等相关的任务,并将消息发送给PDUSF网元进行加密,编号等操作;DU与PDUSF的接口在本架构中是基于微服务的接口,因此采用标准的微服务接口。在本架构中,PDUSF与UPF的接口采用SBI接口,协议为HTTP/2.0。
步骤九、利用演进的统一6G网络架构在空天地网络上进行按需部署,完成一体化网络的设计。
本发明的面向6G空天地一体网络架构是基于微服务的架构,在实际部署中采用局部集中,广域分布式的方案。在卫星域的网络部署中,每颗卫星都需要搭载可编程的设备以便实现SDN的技术;每颗卫星都作为RU进行工作,在卫星网络中部署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有很多中方式:1)借助GEO(地球静止轨道卫星)/MEO(中高轨卫星)的相对稳定的拓扑优势,来部署网络的控制面,LEO(低轨卫星)作为RU进行工作,并与地面的信关站连接以便与地面进行数据交换;2)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君部署在LEO上,但是采用局部集中,广域分布式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分层异构的部署方案。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在实际网络中的部署方法。在卫星网络中,网络的部署方案可以采用局部集中式,广域分布式的方式。如图9所示,在图中卫星域中,以一颗卫星为中心节点,同轨道和相邻轨道的卫星组成一个网络,因为单颗卫星的覆盖范围较大,因为一个网络中5颗卫星已经能够覆盖较大的区域,中心节点的卫星上部署网络架构的控制面和数据面,如AMF,RRBMCF,SMF,UPF,DU等虚拟网元功能,其余的卫星作为RU进行工作。同理,其余的卫星组成也按照此方式进行部署,子网与子网之间是呈现分布式的方案。在地面中,同样采用类似的部署方案。在一体化的网络,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的交互通过地面信关站完成,因此,在信关站处,需要部署数据平面的相关的网元,例如UPF等来完成的数据的转发。

Claims (6)

1.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5G网络中接入网的AAU中软件化和虚拟化的功能分离出来,只留下AD、DA和RF,将AAU变为射频单元RU;将AAU中分离出的功能整合到DU中;其中,AAU表示有源天线单元,AD表示模拟数字转换模块,DA表示数字模拟转换模块,RF表示射频模块,DU表示分布式单元;
步骤二、将5G网络中接入网的CU网元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为CU-CP和CU-UP;其中,控制平面CU-CP的功能组成为RRC和PDCP-C;数据平面CU-UP的功能组成为PDCP-U和SDAP;其中,RRC表示无线资源控制协议,SDAP表示服务数据适配协议,PDCP表示分组数据控制协议,PDCP-C和PDCP-U分别为PDCP的控制面和用户面;CU表示集中单元;
步骤三、将CU-CP与核心网的接入移动性管理网元AMF进行功能融合,重新获得网元RRBMCF和新的AMF;RRBMCF表示无线资源承载与管理控制单元;其中,新的AMF的功能由CU-CP中的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功能,以及融合前的AMF功能组成;网元RRBMCF中为CU-CP中除去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功能外的剩余功能组成;
步骤四、将CU-UP与核心网的用户平面功能融合,将CU-UP作为网元PDUSF,取消融合前CU-UP与UPF的接口,将新的DU与PDUSF、UPF组成新的用户平面,并重新设计用户平面的通用接口以及协议栈;其中,PDUSF表示分组数据单元与会话功能单元;UPF表示用户平面功能单元;
步骤五、定义RRBMCF网元与控制平面内其他网元的接口,包括:取消原CU与核心网的接口,为RRBMCF网元设计接口NR1,用户的NAS类消息通过接口NR1进行携带,为RRBMCF网元设计标准串行总线接口与UPF通信;
步骤六、设计RRBMCF网元与数据平面内网元的接口,包括:为RRBMCF网元与DU网元设计接口C1,为RRBMCF网元与PDUSF网元设计接口C2;
步骤七、定义RRBMCF网元与移动用户UE的接口NRS1;NRS1接口的协议栈包括NR-CP、N1以及SRI接口协议栈;NR-CP是5GNR的控制面;SRI为卫星无线电接口;
步骤八、定义DU与PDUSF的接口,以及PDUSF与UPF的接口;DU与PDUSF的接口采用标准微服务接口,PDUSF与UPF的接口采用标准串行总线接口;
步骤九、利用演进的6G网络架构在空天地网络上按需部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利用NFV技术将AAU中的FFT/IFFT功能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FFT和IFFT功能通过SDN技术在通用可编程平台上虚拟成网元功能,按需与分布式单元DU进行合并;其中,FFT表示快速付里叶变换,IFFT表示逆快速付里叶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网元AMF与RRBMCF的接口是Nrrbmcf,协议栈为HTTP/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为RRBMCF网元设计的NR1接口和标准串行总线接口都是基于协议HTTP/2.0的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九中,将演进的6G网络架构在空天地网络上部署的一个方式为:每颗卫星都搭载可编程的设备;在卫星域的网络部署中,分布式部署多个子网,每个子网中一颗卫星为中心节点部署6G网络架构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子网中的其他卫星作为RU进行工作;卫星与地面信关站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6.基于上述任一所述权利要求的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单元RU、融合网络的控制面SBCP以及融合网络的用户面SBUP;其中,
射频单元RU,是将接入网的有源天线单元AAU中软件化和虚拟化的功能分离出来,只留下的AD、DA和RF形成;AD表示模拟数字转换模块,DA表示数字模拟转换模块,RF表示射频模块;
融合网络的用户面SBUP由DU、PDUSF和UPF组成;分布式单元DU融合从AAU中分离出的功能;PDUSF表示分组数据单元与会话功能单元;将接入网的集中单元CU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为CU-CP和CU-UP,控制平面CU-CP的功能组成为RRC和PDCP-C,数据平面CU-UP的功能组成为PDCP-U和SDAP;将CU-UP作为网元PDUSF;UPF表示用户平面功能单元,RRC表示无线资源控制协议,SDAP表示服务数据适配协议,PDCP表示分组数据控制协议,PDCP-C和PDCP-U分别为PDCP的控制面和用户面;
融合网络的控制面SBCP包括RRBMCF和原5G网络的核心网的控制面网元,其中,RRBMCF网元获取方式是:将CU-CP与接入移动性管理网元AMF进行功能融合,重新获得网元RRBMCF和新的AMF;新的AMF的功能由CU-CP中的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功能,以及融合前的AMF功能组成;网元RRBMCF中为CU-CP中除去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功能外的剩余功能组成;RRBMCF表示无线资源承载与管理控制单元;
移动用户UE通过NR1接口与控制面的网元RRBMCF和AMF进行信令交互;
控制面的网元RRBMCF与用户面的DU和PDUSF之间存在服务化接口;
控制面的网元AMF与用户面的UPF和DU之间存在服务化接口。
CN202111681838.8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 Active CN114286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1838.8A CN11428635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1838.8A CN11428635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6354A CN114286354A (zh) 2022-04-05
CN114286354B true CN114286354B (zh) 2023-12-08

Family

ID=80879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81838.8A Active CN11428635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63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0191A1 (en) * 2022-06-28 2024-01-04 Apple Inc.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Stateless Design for a Cellular Network
CN115833916B (zh) * 2022-11-30 2024-06-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卫星基站切换方法、装置、卫星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6155366B (zh) * 2023-04-13 2023-06-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高通量卫星***路由寻址方法
CN116567754B (zh) * 2023-07-06 2023-10-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7329B1 (en) * 2020-02-26 2020-11-03 At&T Mobility Ii Llc Facilitation of dynamic edge computations for 6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12994775A (zh) * 2021-02-04 2021-06-18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geo卫星接入网与5g核心网的方法
CN113346938A (zh) * 2021-05-20 2021-09-03 天地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边缘计算资源融合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0550B2 (en) * 2015-07-17 2024-03-26 Origin Wireles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monitoring to ensure security
US20200322868A1 (en) * 2015-07-17 2020-10-08 Origin Wireles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topology of wireless sens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7329B1 (en) * 2020-02-26 2020-11-03 At&T Mobility Ii Llc Facilitation of dynamic edge computations for 6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12994775A (zh) * 2021-02-04 2021-06-18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geo卫星接入网与5g核心网的方法
CN113346938A (zh) * 2021-05-20 2021-09-03 天地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边缘计算资源融合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6354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86354B (zh) 一种面向6g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
Parvez et al. A survey on low latency towards 5G: RAN, core network and caching solutions
Darwish et al. LEO satellites in 5G and beyond networks: A review from a standardization perspective
CN112994775B (zh) 一种融合geo卫星接入网与5g核心网的方法
WO2020098627A1 (zh) 一种卫星通信的方法、装置及***
CN110401972A (zh) 在多网络切片的网络中路由消息的方法、设备及***
JP2021523638A (ja) 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782337B1 (en) Maintaining and distributing state due to temporary failures in a shared bandwidth network
CN115397037A (zh) 建立双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51836A (zh) 中继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WO2023283787A1 (zh)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5247A (zh) 一种基于星上upf与5g基站用户面深度融合方法及***
González et al. Multicasting over 6g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a softwarization-based approach
Kim et al. Space mobile networks: Satellite as core and access networks for B5G
Zhu et al. Creating efficient integrated satellite-terrestrial networks in the 6G era
Völk et al. Emergency 5G Communication on‐the‐Move: Concept and field trial of a mobile satellite backhaul for public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lief
CN115804124A (zh) 具有多个订用标识的用户终端的通信
Allen et al. Next-generation connectivity in a heterogenous railway world
CN114884555B (zh) 一种基于卫星网络的地面通信方法及通信***
CN101742473A (zh) 数据传输方法
CN113348652B (zh) 标记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Rihan et al. RAN Functional Split Options for Integrated Terrestrial and Non-Terrestrial 6G Networks
Luglio et al. Scenarios and implementation use-cases for satellite-based NB-IoT
RU2787012C2 (ru) Систем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спутниковой связи
US2024015570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