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8907A -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8907A
CN114268907A CN202111558507.5A CN202111558507A CN114268907A CN 114268907 A CN114268907 A CN 114268907A CN 202111558507 A CN202111558507 A CN 202111558507A CN 114268907 A CN114268907 A CN 114268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reset
position information
mobile terminal
tr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85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烜
郑忠民
贺晓东
彭巍
何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85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89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8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89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位置信息,以使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若是,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其中,所述找回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执行预设的追踪任务;本申请能够帮助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在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高,如果移动终端不小心丢失,且无法找回,将会对个人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和损失。目前移动终端常用的丢失追踪方法,主要是在发现移动终端丢失后,通过获取定位信息来寻找丢失的移动终端,但传统的丢失追踪方法在移动终端丢失后很难找回。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以帮助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位置信息,以使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
若是,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其中,所述找回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执行预设的追踪任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实时和/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
若所述地理位置不符合预设的位置状态变化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实时和/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
若所述地理位置不符合预设的位置状态变化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终端未进入所述找回模式时,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发出的丢失追踪指令,则进入所述找回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配置有备用电池,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低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备用电池向所述第一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追踪任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
验证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合法性,若不合法,则锁定所述第一终端;及
若收到关机指令,则启动预设的关机加密验证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
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值,若所述距离值在预设距离阈值内,则所述第一终端输出报警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丢失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所述第一终端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位置信息,以使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
追踪模块,被配置为若是,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其中,所述找回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执行预设的追踪任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如以上技术方案中的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技术方案中的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按照预设周期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位置信息,根据多个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当确定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时,第一终端执行预设的追踪任务,以帮助用户找回第一终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丢失追踪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示例性场景。在该场景中,两个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基站等方式实现通讯连接,进而两个移动终端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作为主控制端,另一个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如此当执行方法的终端发生丢失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帮助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第一终端与作为主控制端的第二终端通讯连接,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S20,其中:
在步骤S10中,第一终端按照预设周期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位置信息,以使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示例性的,第一终端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周期或者预先设置的时间周期,周期性地向第二终端发送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可理解,由于第二终端能够周期性地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因此可以对第一终端的位置进行监控,进而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发生丢失;当然,第一终端也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判断自身是否发生丢失。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阅读器或电话手表等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可以是孩子或老年人所佩戴的电话手表,第二终端可以是监护人所使用的智能手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0之前还包括:若第一终端的定位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则开启定位功能,以得到第一位置信息;和/或向运营商定位服务***发送定位请求指令,定位请求指令用于启动运营商基站定位服务,以得到第一位置信息。
为了确保方法的可靠性,需确保第一位置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如果第一终端在检测到自身的定位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时,则可以开启定位功能,如此通过定位功能得到的第一位置信息,能确保准确性。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可以具备GPS定位功能,因此第一终端在发送第一位置信息之前和在发送第一位置信息的过程中,若检测到自身的GPS定位功能没有打开,则可以自行开启,以确保第一位置信息的准确性;另外需说明,本示例性中的GPS定位功能需要依赖相应的软硬件模块支持,例如北斗定位模块,但因其已是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当然,确保第一位置信息的准确性,还可以通过如下实施方式。第一终端可以向运营商定位服务***发送定位请求指令,使得基站能够根据该定位请求指令,启动运营商基站定位服务并将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返回给第一终端,如此第一终端即可得到第一位置信息,可理解,本实施方式也可以确保第一位置信息的准确性。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置有有效的SIM卡,若第一终端的定位功能处于关闭状态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开启时,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获取基站返回的第一位置信息,再周期性地发送获取到的第一位置信息。另外需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是指基站子***(BSS,Base StationSubsystem)的简称,基站定位的原理为:终端测量不同基站的下行导频信号,得到不同基站下行导频的TOA(Time of Arrival,到达时刻)或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根据该测量结果并结合基站的坐标,一般采用三角公式估计算法,就能够计算出终端的位置。运营商定位服务***获取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后,将第一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
示例性的,在第一终端发送第一位置信息之前或者在发送第一位置信息的过程中,若检测到自身的定位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则自行开启定位功能。若开始失败,则向运营商定位服务***发送定位请求指令,以获取基站返回的位置信息,并将此位置信息作为第一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可理解,由于第一位置信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作为控制端的第二终端可以以此判断第二终端是否发生丢失,和/或,第一终端自行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判断自身是否发生丢失。
在步骤S10中,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能够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如前文所述,根据周期性的第一位置信息,两个终端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可以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发生丢失,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可以根据预设的逻辑策略,确定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时长;若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则确定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处于持续静止状态指的是广义上的持续静止,例如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完全没有发生变化,又例如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的变化幅度非常小,小到可以视为第一终端的位置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
具体的,第一终端在周期性地发送第一位置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判断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是否一直处于不变的状态或者处于变化幅度非常小的状态,若此状态的持续时长超过了用户预先设定的时间阈值或者***默认设置的时间阈值,则第一终端可以确定自身已发生丢生。类似的,第二终端在周期性地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的过程中,根据如前文所述的手段,也可以确定第一终端是否发生丢失。另外需说明,处于持续静止状态时的第一位置信息,可以视为第一终端丢失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终端为穿戴手表等易随身携带的终端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需求对穿戴手表配置参数,例如,可通过第二终端设置预设运动状态检测条件,用于对第一终端的运动状态检测,运动状态检测包括第一终端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设时间阈值,当持续静止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认为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与携带者分离。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预先设置预设运动状态检测条件,预设运动状态检测条件包括检测进行运动状态检测的时间段,以及在该时间段内,若该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统计的静止状态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则确定该易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被摘除,示例性的,如果是儿童穿戴了一穿戴手表,如果第二终端检测到穿戴手表处于持续静止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虽然可以确定穿戴手表与携带者(儿童)分离,但是,由于携带者是儿童,获取穿戴手表的第一位置信息主要是确定儿童是否安全,根据现实的场景,往往有很多时间可以确认是安全的。例如,上学的孩子,在周一到周五的早8:30到11:30以及下午14:00到16:00等,这段时间是安全的,这样可以对该时间段内的时间不进行检测,对除该时间之外的时间进行检测,该时间段为本发明实施例设置的检测进行运动状态检测的时间段。例如对于上学的儿童,上学放学的时间段早上6:00到8:30,中午12:00到14:00,16:00到18:00等。所述状态检测时间段可以由云端自动生成,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需求对配置参数进行设定,具体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终端为家用办公电脑等不易携带的终端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需求对家用办公电脑配置参数,例如,可通过第二终端设置预设运动状态检测条件,用于对家用办公电脑的运动状态检测,运动状态检测包括家用办公电脑处于持续静止状态超时的预设时间阈值,当持续静止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认为家用办公电脑可能发生丢失。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预先设置预设运动状态检测条件,预设运动状态检测条件包括检测进行运动状态检测的时间段,以及在该时间段内,若该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统计的静止状态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则确定该不易携带的终端可能被偷丢失。示例性的,由于家用办公电脑一般是放置在固定位置,用户不会轻易挪动,因此,进行运动状态检测的时间段可以设置为0:00-24:00,在该时间段内,统计的静止状态时间不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则确定家用办公电脑可能发生失窃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终端的实时和/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若地理位置不符合预设的位置状态变化信息,则确定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
如前文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位置信息的时间周期,可以是用户预设设定或者***默认设置。示例性的,当第一终端为穿戴手表等易随身携带的终端时,可以设置每20分钟获取一次穿戴手表的第一位置信息,在本示例中,当商务人员穿戴该穿戴手表时,如果商务人员没有出差的工作需要,那么,只需预先设置商务人员常见的上下班区域,如果第一终端的实时和/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落在该上下班区域内,则说明穿戴手表没有遗失;如果商务人员有出差的工作需要,那么,只需预先设置商务人员常见的出差区域,如果第一终端的实时和/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落在该出差区域内,则说明穿戴手表没有遗失。因此,若第一终端的实时和/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没有出现预设的位置区域,则说明穿戴手表可能发生遗失。
在另一示例中,如果该穿戴手表被儿童穿戴时,可以预先设置多个地理区域,例如,设置第一安全地理区域、第二安全区域以及危险区域。在本示例中,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可以为儿童的常见活动区域,例如常见活动区域可以包括学校、家、以及学校和家的路线区域,第二安全区域可以设置为学校和家的路线区域附近1公里的较近区域,第三安全区域可以设置为超出学校和家的路线区域1公里的较远区域;当第二终端周期获取穿戴手表实时和/或最近记录的若干地理位置时,若第二终端得到的若干地理位置均在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则说明穿戴手表不丢失,儿童安全;若第二终端得到的若干地理位置中有部分地理位置出现在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则说明儿童在较近区域内活动,此时可以设置预设超时提醒时长,若第二终端得到儿童在较近区域内的活动时间超过预设超时提醒时长,则可发出提醒信号;若第二终端得到的若干地理位置中有部分地理位置出现在危险区域,则确定穿戴手表处于丢失状态,儿童处在不安全区域。
在步骤S20中,若确定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其中,找回模式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执行预设的追踪任务。具体的,若第一终端自行确定处于丢失状态,则进入找回模式;若第二终端确定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则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指令信息,以使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未进入找回模式时,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发出的丢失追踪指令,则进入找回模式。可理解,第一终端的找回模式,不仅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进入,也可以是第二终端主动发出丢失追踪指令进入,由此提供用户的便利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追踪任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向第二终端发送与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验证第一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合法性,若不合法,则锁定移动终端;以及,若收到关机指令,则启动预设的关机加密验证模式。
具体的,第一终端在进入找回模式后,可以周期性地通过第一终端的相机进行拍摄,例如通过第一终端的前置相机和/或后置相机进行拍摄,并将所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与该图像信息对应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示例性的,如拾遗人或偷窃者捡到丢失的第一终端后,第一终端周期性地将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场景拍下,第二终端接收到图像信息后,可以根据图像信息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如果相机拍摄得到的图像信息一直是同一个画面,那么可判断出该第一终端一直处于静止状态,第一终端处于丢失在某一处位置且无人拾获,用户即可根据步骤S10中得到第一位置信息去寻找即可;如果相机拍摄得到的图像信息有多张不同的画面,那么可判断第一终端被人拾起;那么第一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识别人脸,当识别到人脸时,获取人脸照片,并将人脸照片发送到第二终端,通过人脸识别,可以实现只有在识别到人脸时才进行拍照,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无效的拍照导致第一终端电量损耗,延长了手机的开机时间,同时在获得人脸照片后,可以确定非法使用者,用户可根据步骤S10中得到第一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选择报警等手段追踪手机。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在进入找回模式后,验证第一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合法性,若不合法,则锁定第一终端。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可以预先将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即通常所说的手机序列号、手机“串号”,用于在移动电话网络中识别每一部独立的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相当于移动电话的身份证)号码和第一终端的用户身份信息绑定,形成第一绑定信息,并将第一绑定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如此,若非法使用者更换第一终端的SIM卡(可简单理解为更换通信号码),则第一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第一绑定信息,确定SIM卡不是之前绑定的SIM卡(也即更换后的通信号码不是之前绑定的通信号码),则第一终端可以确定通信号码不合法,属于非法使用,以对第一终端进行锁定。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还可以检测自身的IMEI号码是否被修改,如果第一终端的IMEI号码被修改,则锁定移动终端。
另外,偷窃者一般会第一时间对第一终端进行关机操作,以防止被定位追踪到,但因偷窃者在短时间内难以通过外部工具拆卸第一终端(特别是不可拆卸电池的终端)进行关机,因而可能会输入关机验证信息进行匹配验证,现在的终端通常可用触摸按键来强制关机,因此,在一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在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后,若收到关机指令,则启动预设的关机加密验证模式。若关机加密验证不通过,第一终端无法关机,这样就可以保持对被盗的第一终端的追踪,从而提高被盗智能手机的找回几率。当身份验证不通过时,则判定当前使用者并非真实用户而是非法使用者,第一终端自动开启防盗模式。在防盗模式下,第一终端显示关机界面及动画,并随后关闭屏幕,这让使用者误认为第一终端已经进行关机操作而实质上第一终端处于运行状态,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关机的假象也给真实用户争取了机会和时间,避免非法使用者暴力关机。
在一实施方式中,关机加密验证可以为密码信息、触摸动作信息、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在当所述关机加密验证的验证次数超过所述预设验证次数限制阈值时,则限制关机加密验证,具体可例如需要预设时间后才能继续进行关机加密验证,并发送提示信息给第二终端,避免一些真实用户设置了比较简单的密码而被破解,简单的密码可例如“123456”、“111111”等。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若第二终端接收到提示信息后,可向第一终端发送加密指令,对第一终端内的隐私数据进行加密。用户的隐私数据包括用户文件和预设应用的使用数据,比如用户的文本文档、视频、图片、通讯录、微信应用的使用数据、网上银行数据等。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或喜好,设置需要加密保护隐私数据的用户文件的存储位置(比如特定文件夹地址)和应用(比如微信、网上银行),这样用户就可以定制需要保护的隐私数据,提高隐私数据保护的针对性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配置有备用电池,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检测到第一终端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低电量阈值时,控制备用电池向第一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具体的,第一终端配置有备用电池,当第一终端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低电量阈值(也即第一终端的主电池的电量过低)时,则此时第一终端的可工作时长过短,非常不利于对第一终端进行追踪,例如,。因此,第一终端在进入找回模式后,若检测到剩余电量低于预设低电量阈值,则控制备用电池向第一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备用电池可以为太阳能电池。
示例性的,由于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后,会向第二终端发送与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如果第一终端的主电池没电后,无法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者图像信息,将无法追踪第一终端,备用电池可保证第一终端的基本通信功能;或者,当非法用户为防止被定位追踪到,而第一终端又启动了预设的关机加密验证模式,此时非法用户可能会选择让第一终端持续亮屏,让第一终端的电池耗尽,因此,第一终端配置有备用电池,当检测到第一终端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低电量阈值时,控制备用电池向第一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提高追踪的成功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之后,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计算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值,若此距离值在预设距离阈值内,则第一终端输出报警信号。
具体的,第一终端在进入找回模式后,第二终端还可以将自身位置信息(即第二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如此,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二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值,若此距离值在预设距离阈值内,则表明第二终端在第二终端的附近范围内,则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蜂鸣器输出报警信号,如此真实用户在听到蜂鸣器的声音后,可根据蜂鸣器的声音的方向来源去寻找第一终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通过开启定位功能,以得到第二位置信息;和/或向运营商定位服务***发送定位请求指令,定位请求指令用于启动运营商基站定位服务,以得到第二位置信息。
示例性的,在确定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时,第二终端可以将第二位置信息周期性地发给给第一终端(此时间周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或者***默认设置),第一终端在获取到第二位置信息之后,根据该第二位置信息与最新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确定自身与第二终端两者之间的距离值,若此距离之小于8米,则可以确定此时第二终端在附近范围内,则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蜂鸣器输出报警信息,例如,以最大音量循环播放预先设置好的音频文件,直至检测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两者之间的距离值大于或等于8米为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请参阅图4,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装置200,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丢失确定模块210,被配置为所述第一终端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位置信息,以使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
追踪模块220,被配置为若是,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其中,所述找回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执行预设的追踪任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丢失确定模块210中的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实时和/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若所述地理位置不符合预设的位置状态变化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丢失确定模块210中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实时和/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若所述地理位置不符合预设的位置状态变化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丢失追踪装置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220,指令接收模块220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未进入所述找回模式时,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发出的丢失追踪指令,则进入所述找回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丢失追踪装置还包括备用电池模块230,备用电池模块230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配置有备用电池,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低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备用电池向所述第一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追踪模块220中的追踪任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
验证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合法性,若不合法,则锁定所述第一终端;及
若收到关机指令,则启动预设的关机加密验证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丢失追踪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240,报警模块240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
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值,若所述距离值在预设距离阈值内,则所述第一终端输出报警信号。
上述装置的实施可以参阅前文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100包括处理器110与存储器120。存储器1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0,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
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电子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位置信息,以使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
若是,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其中,所述找回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执行预设的追踪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时长;
若处于持续静止状态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实时和/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
若所述地理位置不符合预设的位置状态变化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处于丢失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未进入所述找回模式时,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发出的丢失追踪指令,则进入所述找回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配置有备用电池,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低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备用电池向所述第一终端的主电池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追踪任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
验证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合法性,若不合法,则锁定所述第一终端;及
若收到关机指令,则启动预设的关机加密验证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
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值,若所述距离值在预设距离阈值内,则所述第一终端输出报警信号。
8.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丢失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所述第一终端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位置信息,以使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
追踪模块,被配置为若是,所述第一终端进入找回模式;其中,所述找回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执行预设的追踪任务。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
CN202111558507.5A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Pending CN1142689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8507.5A CN114268907A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8507.5A CN114268907A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8907A true CN114268907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28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8507.5A Pending CN114268907A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890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663A (zh) * 2006-11-15 2007-07-25 深圳凯虹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丢失追踪功能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
JP2013176000A (ja) * 2012-02-27 2013-09-05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携帯端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066050A (zh) * 2014-06-12 2014-09-24 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通信终端丢失的方法、通信终端及服务器
CN105472552A (zh) * 2014-09-12 2016-04-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
CN106604232A (zh) * 2017-01-04 2017-04-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追踪方法、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CN106897594A (zh) * 2017-01-04 2017-06-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终端的远程定位方法、***及终端
CN108683997A (zh) * 2018-03-30 2018-10-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保护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19453A (zh) * 2019-08-14 2019-11-29 谢启银 一种移动终端遗失找回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663A (zh) * 2006-11-15 2007-07-25 深圳凯虹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丢失追踪功能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
JP2013176000A (ja) * 2012-02-27 2013-09-05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携帯端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066050A (zh) * 2014-06-12 2014-09-24 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通信终端丢失的方法、通信终端及服务器
CN105472552A (zh) * 2014-09-12 2016-04-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
CN106604232A (zh) * 2017-01-04 2017-04-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追踪方法、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CN106897594A (zh) * 2017-01-04 2017-06-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终端的远程定位方法、***及终端
CN108683997A (zh) * 2018-03-30 2018-10-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保护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19453A (zh) * 2019-08-14 2019-11-29 谢启银 一种移动终端遗失找回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723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unauthorized user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51520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security of a mobile terminal
US10129756B2 (en) Proactive security for mobile devices
EP211595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tracking and/or recover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881310B2 (en) Remotely initiating lost mode on a computing device
US1186405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use of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6572439B (zh) 终端追踪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203094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tol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3782576A (zh) 用于检测和处理丢失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US10181058B2 (en) Techniques for recovering missing devices
WO2016115760A1 (zh)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EP316629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use of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7177789A1 (zh) 移动终端防盗窃方法及装置
WO2016180165A1 (zh) 一种***踪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268907A (zh)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CN115329314A (zh) 人脸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WO201711196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electronic device during low power and following hardware change
CN115718924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gbonifo et al. Design of a mobile smartphone anti-theft system
Abdallah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droid Security App against Mobile Theft using GPS and S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