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5025A - 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 Google Patents

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5025A
CN114245025A CN202111375576.2A CN202111375576A CN114245025A CN 114245025 A CN114245025 A CN 114245025A CN 202111375576 A CN202111375576 A CN 202111375576A CN 114245025 A CN114245025 A CN 114245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color temperature
light
temperature value
h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55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5025B (zh
Inventor
张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55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50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5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5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5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5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8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lour balance, e.g. white-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打开补光灯,且将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第一色温值;调整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根据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调整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本申请通过将补光灯的色温值调整到与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接近,并在这个色温值下通过调整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接近,这种情况下在所处环境中拍摄的用户肤色比较真实好看,从而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Description

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背景技术
现在短视频和直播变得越来越普遍,而光线不好的环境会影响拍摄的效果。例如,一位美妆博主在一个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下直播,拍摄的自己的面部会变黑,不够好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补光。
相关技术中,当用户当前所在环境的光线不足时,用户可以手动调整补光灯来对当前环境进行补光,以将当前环境的光线调整到满意的程度。
然而,用户手动调整补光灯的操作比较繁琐,且用户只能通过主观观察当前环境的光线来进行调整,因而很有可能会达不到理想的拍摄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可以使光线满足用户需要,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补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所述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所述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打开所述补光灯,且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所述第一色温值;
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所述第二色温值为打开所述补光灯后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在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所述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色温差值后,根据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所述目标色调值是在所述第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用户肤色的色调值;
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
在本申请中,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该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即为自然光的色温值。在打开该补光灯后,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第一色温值,从而使得打开该补光灯后所处环境中的光不会变得更复杂,且此时该补光灯发出的光的颜色与自然光的颜色接近,从而可以较为真实的体现物体本身的颜色。之后,通过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即使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当前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温值比较接近,保证整个环境的光线的一致性。然后根据第二色温值获取目标色调值,目标色调值是在第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用户肤色的色调值,之后,通过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即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接近。这种情况下,用户在所处环境中光线下拍摄的用户肤色比较真实好看,从而可以获得较好的拍摄效果。
可选地,所述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包括: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通过图像传感器中的色温检测元件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像素数据,根据所述像素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色温值;或者,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通过光谱传感器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像素数据,生成光谱信息,根据所述光谱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色温值;或者,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对所处环境进行拍摄,生成原始图像,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色温值。
可选地,所述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包括:
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所述第一色温值后,获取所述第二色温值;
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色温差值,则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
在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二色温值,并返回所述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色温差值为止。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包括:
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所述目标色调值,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所述一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包括:
获取用户肤色类型;
从多个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用户肤色类型关联的对应关系作为第二对应关系,所述多个对应关系均是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且所述多个对应关系是与多个肤色类型一一关联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对应关系中每一个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所述一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所述一个对应关系关联的肤色类型的肤色的色调值;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所述目标色调值。
可选地,所述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色调差值,包括:
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
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
若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色调差值,则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
在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后,重新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并返回所述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所述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色调差值为止。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补光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所述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所述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设置模块,用于打开所述补光灯,且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所述第一色温值;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所述第二色温值为打开所述补光灯后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所述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色温差值后,根据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所述目标色调值是在所述第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用户肤色的色调值;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通过图像传感器中的色温检测元件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像素数据,根据所述像素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色温值;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通过光谱传感器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像素数据,生成光谱信息,根据所述光谱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色温值;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对所处环境进行拍摄,生成原始图像,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色温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整模块用于:
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所述第一色温值后,获取所述第二色温值;
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色温差值,则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
在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二色温值,并返回所述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色温差值为止。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所述目标色调值,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所述一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用户肤色类型;
从多个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用户肤色类型关联的对应关系作为第二对应关系,所述多个对应关系均是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且所述多个对应关系是与多个肤色类型一一关联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对应关系中每一个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所述一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所述一个对应关系关联的肤色类型的肤色的色调值;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所述目标色调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调整模块用于:
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
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
若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色调差值,则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
在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后,重新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并返回所述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所述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色调差值为止。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补光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补光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补光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予以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补光方法应用于光线不足时需要补光的场景下,通过先将补光灯的色温调整至与打开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接近,再调整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与目标色调值接近,从而在所处环境中光线下进行拍摄可以改善用户肤色,获得较好的拍摄效果。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补光方法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终端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
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该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也即,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该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的自然光的色温值。色温为一种用于描述光源颜色的物理量,定义为当光源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最接近时,将该黑体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该黑体能够吸收外来的全部电磁辐射,而不会有任何的反射与透射,并且该黑体在自身温度由低往高的过程中,分别能发出红色,橙色,黄色,白色,蓝色的可见光。
在终端获取第一色温值之前,先将终端和该补光灯进行连接,以使终端可以控制该补光灯,调整该补光灯的参数。终端和该补光灯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终端可以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白平衡结果,该白平衡结果中包括第一色温值。
具体地,步骤101的操作可以通过如下三种可能的方式实现。
第一种可能的方式,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终端通过图像传感器中的色温检测元件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像素数据,根据该像素数据确定第一色温值。
该图像传感器为一种感光元件,内置于终端的摄像头中,可以将光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该图像传感器可以为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者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
该色温检测元件为用于检测环境色温的器件。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穿过镜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中的色温检测元件后,入射到色温检测元件上的光线会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数模转换等处理,生成相应的像素数据。
该像素数据为用于反映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的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直接通过图像传感器的色温检测元件捕获到所处环境中的光线后,根据生成的像素数据确定第一色温值,整个过程不需其他器件介入,提高了色温确定效率。
终端根据该像素数据确定第一色温值的操作与相关技术中根据某个像素数据确定色温值的操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详细阐述。
第二种可能的方式,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终端通过光谱传感器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光谱信息,根据该光谱信息确定第一色温值。
该光谱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光源发出的复色光按照不同的波长分离出来,配合各种光电探测元件对谱线强度进行测量,获得光谱功率分布(即光谱信息),再根据该光谱功率分布计算出色温等光电性能参数。该光谱传感器可以内置于该补光灯中,也可以放置于所处环境中用户需要补光的位置,该光谱传感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与终端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该光谱信息用于反映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光谱传感器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光谱信息,能够得到更精确的环境光线信息,从而使终端能够计算出更加精确的第一色温值。
根据该光谱信息确定第一色温值的操作与相关技术中根据某个光谱信息确定色温值的操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详细阐述。
第三种可能的方式,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终端对所处环境进行拍摄,生成原始图像,根据该原始图像确定第一色温值。
该原始图像为RAW格式的图像,RAW意为“原始的、未经加工的”。顾名思义,RAW格式的文件是由相机感光元件接收的原始图像数据组成,同时还包含文件创建时的相机设置和图像处理参数。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拍摄的原始图像中包含了较多且较准确的可以反映所处环境中光线的信息,从而可以使终端根据原始图像计算出较为准确的第一色温值。
终端根据该原始图像确定第一色温值的操作与相关技术中根据某个原始图像确定色温值的操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102:终端打开该补光灯,且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第一色温值。
在终端打开该补光灯时,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第一色温值,以使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未打开该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一致,即该补光灯发出的光的颜色与未打开该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的光的颜色一致,从而可以保证打开该补光灯时,该补光灯发出的光与未打开该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的光没有很大的差别,即打开该补光灯后不会造成更加复杂的光。并且,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该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的自然光的色温值,所以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第一色温值,可以使得该补光灯发出的光的颜色与自然光的颜色接近,从而可以较为真实的体现物体本身的颜色。
进一步地,终端打开该补光灯后,该补光灯发出的光会影响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此时执行下面步骤103对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进行进一步调整。
步骤103:终端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
第二色温值为打开该补光灯后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预设色温差值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且预设色温差值可以设置的较小。若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说明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较小,即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比较接近,也即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当前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温值比较接近。若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温差值,说明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较大,即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不够接近,也即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当前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温值不够接近。
可选地,终端可以在打开该补光灯后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白平衡结果,该白平衡结果中包括第二色温值。
具体地,步骤103的操作可以为:终端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第一色温值后,获取第二色温值;终端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若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温差值,则终端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在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后,重新获取第二色温值,并返回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为止。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当前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温值是否足够接近。若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温差值,说明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当前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温值不够接近,则终端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在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后,再重新获取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调整后的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当前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温值是否足够接近,在不够接近时继续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如此,通过不断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直至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此时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当前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温值较为接近,从而使得整个环境的光线比较一致,此时终端执行下面步骤104。
其中,若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温差值,则终端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的操作可以为:若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温差值,且该补光灯的色温值小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则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调大。若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温差值,且该补光灯的色温值大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则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调小。
例如,预设色温差值为30K(开尔文)。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为2100K,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为2160K,则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为60K,大于预设色温差值,而该补光灯的色温值2100K小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2160K,所以此时终端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调大,然后重新获取第二色温值。调大后的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为2130K,重新获取第二色温值为2170K,将调整后的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重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得到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为40K,大于预设色温差值,且该补光灯的色温值2130K小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2170K,则终端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继续调大,然后重新获取第二色温值。调大后的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为2160K,重新获取到的第二色温值为2180K,将调整后的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重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得到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为20K,小于预设色温差值,说明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比较接近了,则不需再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
步骤104:在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后,终端根据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
目标色调值是在第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用户肤色的色调值。该色调值为在与黑体色温轨迹线相交的等色温线上的点与黑体色温轨迹线的距离。
具体地,步骤104的操作可以通过如下两种可能的方式实现:
第一种可能的方式,终端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
第一对应关系是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这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即对于大多数用户的肤色来说,在这个色温值下,使用第一对应关系中与这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能够将用户肤色拍摄的好看。
第一对应关系中不同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可以预先设置得到,如可以是通过事先在实验室里模拟的不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具体来讲,可以在同一色温值下,模拟在多个色调值下拍摄用户肤色,通过对比观察大多数用户肤色在该多个色调值下的拍摄效果,从该多个色调值中选择出在这个色温值下能使大多数用户肤色变得好看的一个色调值,这个色调值即为与这个色温值对应的能够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以此类推,通过实验模拟得到不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将模拟得到的不同色温值中的每个色温值对应的可以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作为第一对应关系。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即第二色温值),终端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可以确定出能够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即目标色调值。
例如,第二色温值为3000K,则可以从如下表1所示的第一对应关系(即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二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为20,则可以确定在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为3000K时,能够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为20,即目标色调值为20。
表1
色温值 色调值
2300K 10
2600K 30
3000K 20
4000K 30
…… ……
本申请实施例仅以上表1为例来对色温值和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上表1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具体地,若第一对应关系中存在与第二色温值相同的色温值,则终端从第一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二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作为目标色调值;若第一对应关系中不存在与第二色温值相同的色温值,则终端按照第一对应关系中的多个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从第一对应关系中的多个色温值中选择前两个色温值,根据前两个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以及前两个色温值在第一对应关系中对应的两个色调值确定目标色调值。
在这种情况下,若第一对应关系中存在与第二色温值相同的色温值,说明在第一对应关系中可以直接找到与第二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则此时终端直接从第一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二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作为目标色温值。
若第一对应关系中不存在与第二色温值相同的色温值,说明从第一对应关系中不能直接找到与第二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则终端需要计算得到与第二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即目标色调值。终端按照第一对应关系中的多个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从第一对应关系中的多个色温值中选择前两个色温值,可以选择出与第二色温比较接近的两个色温值,即第二色温值介于这两个色温值之间,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可知,与第二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介于与这两个色温值对应的两个色调值之间,从而终端根据这两个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这两个色温值在第一对应关系中对应的两个色调值确定目标色调值。
其中,终端根据前两个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以及前两个色温值在第一对应关系中对应的两个色调值确定目标色调值的操作可以为:终端确定前两个色温值的差值以及确定在第一对应关系中与前两个色温值对应的两个色调值之间的差值;终端将前两个色温值中对应的色调值较小的一个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除以前两个色温值的差值,得到色温差值比例;终端将在第一对应关系中与前两个色温值对应的两个色调值之间的差值乘以该色温差值比例,得到色调差值;终端将前两个色温值中对应的色调值较小的一个色温值所对应的色调值与该色调差值相加,得到目标色调值。
例如,第二色温值为3500K,第一对应关系如上表1所示,在第一对应关系中不存在与第二色温值相同的色温值,第一对应关系中的多个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为3500-2300=1200、3500-2600=900、3500-3000=500、4000-3500=500,终端按照此差值由小到大的顺序对第一对应关系中的多个色温值进行排序为:3000K、4000K、2600K、2300K,从中选择前两个色温值为3000K和4000K。终端确定前两个色温值的差值为1000K,确定在第一对应关系中与前两个色温值对应的两个色调值之间的差值为10。将前两个色温值中对应的色调值较小的一个色温值3000K与第二色温值的差值除以前两个色温值的差值1000K,得到色温差值比例为500÷1000=0.5。终端将在第一对应关系中与前两个色温值对应的两个色调值之间的差值乘以该色温差值比例:10×0.5=5,得到色调差值为5。终端将前两个色温值中对应的色调值较小的一个色温值3000K所对应的色调值与该色调差值相加:20+5=25,得到目标色调值为25。
第二种可能的方式,终端获取用户肤色类型;从多个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用户肤色类型关联的对应关系作为第二对应关系;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和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
该肤色类型是指用户的肤色可能出现的种类,例如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等种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该多个对应关系均是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且该多个对应关系是与多个肤色类型一一关联的对应关系,该多个对应关系中每一个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这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这个对应关系关联的肤色类型的肤色的色调值。比如,对于与黄皮肤关联的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这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黄皮肤的肤色的色调值。
该多个对应关系中不同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可以预先设置得到,如可以是通过事先在实验室里模拟的对于多个肤色类型的肤色,不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对应肤色的色调值。具体来讲,对于该多个肤色类型中的一个肤色类型,在同一色温值下,模拟在多个色调值下拍摄这个肤色类型的肤色,通过对比观察这个肤色类型的肤色在该多个色调值下的拍摄效果,从该多个色调值中选择出在这个色温值下能使这个肤色类型的肤色变得好看的一个色调值,这个色调值即为与这个色温对应的能够改善这个肤色类型的肤色的色调值。以此类推,通过实验模拟得到不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这个肤色类型的肤色的色调值,将模拟得到的不同色温值中的每个色温值对应的可以改善这个肤色类型的肤色的色调值作为与这个肤色类型关联的对应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该多个对应关系与该多个肤色类型一一关联,为不同的用户选择与自己的肤色对应的肤色类型提供了可能,用户在拍摄前先在终端中选择自己的肤色类型,然后终端确定出与该用户肤色类型关联的对应关系作为第二对应关系,从而使得第二对应关系是更加适用该用户的肤色的对应关系,如此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目标色调值为在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下能够针对性的改善该用户肤色的色调值,使得目标色调值的确定更加合适、准确。
其中,终端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和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的方式与终端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的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5:终端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
预设色调差值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且预设色调差值可以设置的较小。若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说明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较小,即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比较接近。若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调差值,说明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较大,即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不够接近。
如此,终端通过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以改变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使得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比较接近,这种情况下,在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下进行拍摄能够改善用户肤色,则此时不需再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
具体地,步骤105的操作可以为: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若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调差值,则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在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后,重新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并返回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为止。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是否足够接近。若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调差值,说明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不够接近,则终端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在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后,再重新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当前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是否足够接近,在不够接近时继续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如此,通过不断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直至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此时当前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比较接近,即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调值为在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温值下可以改善用户肤色的色调值,从而用户在所处环境中进行拍摄可以将用户的肤色拍的好看。
可选地,终端可以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白平衡结果,该白平衡结果中包括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
其中,若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调差值,则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的操作可以为:若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调差值,且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小于目标色调值,则终端将该补光灯的亮度调亮。若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调差值,且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大于目标色调值,则终端将该补光灯的亮度调暗。
例如:预设色调差值为5。第二色温值为3000K,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为10,目标色调值为20,则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为10,大于预设色温差值,而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10小于目标色调值20,所以此时终端将该补光灯的亮度调亮,然后重新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重新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为26,将重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得到重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26与目标色调值20之间的差值为6,大于预设色温差值,且重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26大于目标色调值20,则终端将该补光灯亮度调暗,然后重新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重新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为22,将重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得到重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为2,小于预设色温差值,说明重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比较接近了,则不需再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在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为3000K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当前色调值可以改善用户肤色。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补光方法可以应用于拍摄软件,也可以应用于补光软件。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补光方法应用于拍摄软件,则在打开该拍摄软件时,该拍摄软件就可以自动完成对所处环境的补光校正操作,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该拍摄软件进行拍摄,将可以拍摄出真实好看的图像。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补光方法应用于补光软件,则用户需要进行补光时通过打开该补光软件即可完成对所处环境的补光校正操作,之后可以再打开拍摄软件进行拍摄,将可以拍摄出真实好看的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该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即为自然光的色温值。在打开该补光灯后,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第一色温值,从而使得打开该补光灯后所处环境中的光不会变得更复杂,且此时该补光灯发出的光的颜色与自然光的颜色接近,从而可以较为真实的体现物体本身的颜色。之后,通过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即使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当前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温值比较接近,保证整个环境的光线的一致性。然后根据第二色温值获取目标色调值,目标色调值是在第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用户肤色的色调值,之后,通过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即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接近。这种情况下,用户在所处环境中光线下拍摄的用户肤色比较真实好看,从而可以获得较好的拍摄效果。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由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计算机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下文图3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参见图2,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01、设置模块202、第一调整模块203、确定模块204、第二调整模块205。
获取模块201,用于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该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设置模块202,用于打开该补光灯,且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第一色温值;
第一调整模块203,用于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第二色温值为打开该补光灯后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确定模块204,用于在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后,根据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目标色调值是在第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用户肤色的色调值;
第二调整模块205,用于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
可选地,获取模块201用于:
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通过图像传感器中的色温检测元件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像素数据,根据该像素数据确定第一色温值。
可选地,获取模块201用于:
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通过光谱传感器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像素数据,生成光谱信息,根据该光谱信息确定第一色温值。
可选地,获取模块201用于:
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对所处环境进行拍摄,生成原始图像,根据该原始图像确定第一色温值。
可选地,第一调整模块203用于:
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第一色温值后,获取第二色温值;
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
若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温差值,则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
在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后,重新获取第二色温值,并返回该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为止。
可选地,确定模块204用于:
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第一对应关系是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这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
可选地,确定模块204用于:
获取用户肤色类型;
从多个对应关系中获取与该用户肤色类型关联的对应关系作为第二对应关系,该多个对应关系均是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且该多个对应关系是与多个肤色类型一一关联的对应关系,该多个对应关系中每一个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这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这个对应关系关联的肤色类型的肤色的色调值;
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和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
可选地,第二调整模块205用于:
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
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
若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色调差值,则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
在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后,重新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并返回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为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未打开该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该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即为自然光的色温值。在打开该补光灯后,将该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第一色温值,从而使得打开该补光灯后所处环境中的光不会变得更复杂,且此时该补光灯发出的光的颜色与自然光的颜色接近,从而可以较为真实的体现物体本身的颜色。之后,通过调整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即使该补光灯的色温值与当前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的色温值比较接近,保证整个环境的光线的一致性。然后根据第二色温值获取目标色调值,目标色调值是在第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用户肤色的色调值,之后,通过调整该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即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目标色调值接近。这种情况下,用户在所处环境中光线下拍摄的用户肤色比较真实好看,从而可以获得较好的拍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在进行补光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与补光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上述实施例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计算机设备3包括:处理器30、存储器31以及存储在存储器31中并可在处理器3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2,处理器30执行计算机程序32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补光方法中的步骤。
计算机设备3可以是一个通用计算机设备或一个专用计算机设备。在具体实现中,计算机设备3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掌上电脑、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计算机设备3的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仅仅是计算机设备3的举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比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处理器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存储器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计算机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比如计算机设备3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3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3的外部存储设备,比如计算机设备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3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31用于存储操作***、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存储器3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并可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本申请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换句话说,可以是非瞬时性存储介质。
应当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所述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所述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打开所述补光灯,且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所述第一色温值;
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所述第二色温值为打开所述补光灯后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在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所述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色温差值后,根据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所述目标色调值是在所述第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用户肤色的色调值;
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包括: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通过图像传感器中的色温检测元件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像素数据,根据所述像素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色温值;或者,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通过光谱传感器捕获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生成光谱信息,根据所述光谱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色温值;或者,
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对所处环境进行拍摄,生成原始图像,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色温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包括:
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所述第一色温值后,获取所述第二色温值;
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色温差值,则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
在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后,重新获取所述第二色温值,并返回所述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最新获取的所述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色温差值为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包括:
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所述目标色调值,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所述一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大众肤色的色调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包括:
获取用户肤色类型;
从多个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用户肤色类型关联的对应关系作为第二对应关系,所述多个对应关系均是色温值与色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且所述多个对应关系是与多个肤色类型一一关联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对应关系中每一个对应关系中的每一个色温值对应的色调值是在所述一个色温值下能够改善所述一个对应关系关联的肤色类型的肤色的色调值;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所述目标色调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色调差值,包括:
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
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
若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色调差值,则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
在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后,重新获取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并返回所述将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所述最新获取的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色调差值为止。
7.一种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未打开补光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色温值,所述第一色温值为未打开所述补光灯时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设置模块,用于打开所述补光灯,且将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设置为所述第一色温值;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以使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温差值,所述第二色温值为打开所述补光灯后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温值;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补光灯的色温值与所述第二色温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色温差值后,根据所述第二色温值确定目标色调值,所述目标色调值是在所述第二色温值下能够改善用户肤色的色调值;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补光灯的亮度,以使所处环境中光线的色调值与所述目标色调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色调差值。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375576.2A 2021-11-19 2021-11-19 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Active CN114245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5576.2A CN114245025B (zh) 2021-11-19 2021-11-19 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5576.2A CN114245025B (zh) 2021-11-19 2021-11-19 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5025A true CN114245025A (zh) 2022-03-25
CN114245025B CN114245025B (zh) 2023-07-04

Family

ID=80750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5576.2A Active CN114245025B (zh) 2021-11-19 2021-11-19 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50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5510A (zh) * 2022-06-13 2022-07-12 东莞锐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目标图像采集的led光源自动校准方法及***
CN117042266A (zh) * 2023-10-10 2023-11-10 深圳市千岩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1569A (zh) * 2016-08-22 2016-1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补光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005360A (zh) * 2018-06-11 2018-1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摄环境的补光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00375005A1 (en) * 2019-05-21 2020-11-2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Light supplement module, light suppl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light supplement module
CN112312030A (zh) * 2019-08-01 2021-02-02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拍照补光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33399A (zh) * 2020-11-30 2021-02-0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拍摄补光方法、智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1569A (zh) * 2016-08-22 2016-1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补光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005360A (zh) * 2018-06-11 2018-1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摄环境的补光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00375005A1 (en) * 2019-05-21 2020-11-2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Light supplement module, light suppl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light supplement module
CN112312030A (zh) * 2019-08-01 2021-02-02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拍照补光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33399A (zh) * 2020-11-30 2021-02-0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拍摄补光方法、智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5510A (zh) * 2022-06-13 2022-07-12 东莞锐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目标图像采集的led光源自动校准方法及***
CN117042266A (zh) * 2023-10-10 2023-11-10 深圳市千岩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42266B (zh) * 2023-10-10 2024-02-23 深圳市千岩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5025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02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nfiguring a lighting arrangement
CN114245025B (zh) 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US678881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performing a white balance operation
CN109688396B (zh) 图像的白平衡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3452980B (zh) 图像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JP7500869B2 (ja)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補正方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30020826A1 (en) Automatic white balancing via illuminant scoring autoexposure by neural network mapping
Zapryanov et al. Automatic White Balance Algorithms forDigital StillCameras–a Comparative Study
CN106412449A (zh) 拍照补光的方法及设备
CN113676715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329217B (zh) 自动白平衡参数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654210B2 (en) Adaptive color imaging
CN115550575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9076199A (zh) 白平衡调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
CN114286000A (zh) 图像色彩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886608A (zh) 白平衡调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
CN109903248A (zh) 一种生成自动白平衡模型的方法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12399160B (zh) 色彩管理方法和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Tyukhova The assessment of high dynamic range luminance measurements with LED lighting
CN114051101A (zh) 一种人脸补光的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
Florin et al. A method to enhance colors in a digital image
Hasche et al. iPhone12 imagery in scene-referred computer graphics pipelines
Srivastava et al. White synthesis with user input for color balancing on mobile camera systems
Vera et al. Color image formation for multiscale gigapixel imaging
CN118233766A (zh)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