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7410A - 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7410A
CN114237410A CN202111650069.5A CN202111650069A CN114237410A CN 114237410 A CN114237410 A CN 114237410A CN 202111650069 A CN202111650069 A CN 202111650069A CN 114237410 A CN114237410 A CN 114237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main board
touch control
vibration motor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00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春艳
宋小来
李计考
潘丰信
赵崇征
闫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00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74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7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74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触控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触控主板、缓冲层和触控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触控主板的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设于所述触控主板朝向所述触控支架的一侧;所述触控板还包括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位于所述触控主板的中部;所述振动马达设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相邻设置。既能够避免触控板的厚度过大而影响可靠性和整体的结构强度,又能够避免整体振感不均匀而影响振动反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触控板(touch pad)作为笔记本电脑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需求量极大。其中,集成有触摸(touch)和触觉反馈(haptics)的压力触控板(force touch pad)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压力触控板的两大重要衡量指标为振感效果和压感效果,其中关于振感部分,由于触控板需要同整机的外壳连接,结构方面的因素对振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目前需要提供一种振感效果较好的触控板。
由于当前的电子设备通常在电路板的中央位置设有电子元器件,尤其是设有电池,占据较大区域,所以振动马达无法设于最中央位置,进而容易导致整体振感不均匀,影响振动反馈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以实现较好的振感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触控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触控主板、缓冲层和触控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触控主板的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设于所述触控主板朝向所述触控支架的一侧,所述触控板还包括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位于所述触控主板的中部;所述振动马达设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相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马达与设于所述触控主板中部的所述电子元器件的中心连线平行于所述触控主板的长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马达的长边与所述触控主板的长边相垂直,所述振动马达的短边与所述触控主板的短边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可以为一体的环状结构,或者缓冲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缓冲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片的个数为4~10个,且所述缓冲片沿着所述触控主板的边缘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片的数量为六个,其中在所述触控主板的两个长边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缓冲片,在所述触控主板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缓冲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主板的尺寸为4寸~10寸,所述触控主板的长边的长度为所述触控主板的短边的长度的1.2倍~1.8倍;
所述缓冲片的宽度为2mm~6mm,长度为4mm~16mm;所述缓冲片的厚度为0.4mm~1.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板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粘设于所述触控主板背离所述振动马达的一侧,所述基板上设有涂层。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控板;
外壳,所述触控板连接于所述外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板的触控支架通过螺柱连接于所述外壳。
上述触控板包括触控主板、缓冲层、触控支架及振动马达,在触控主板识别到触控操作时,触控主板生成触控信号,并且振动马达产生振动,以实现振感反馈。由于将电子元器件置于触控主板的中部且将振动马达置于电子元器件的一侧,既能够避免触控板的厚度过大而影响可靠性和整体的结构强度,又能够避免整体振感不均匀而影响振动反馈效果。
上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触控板,能够通过触控板实现触摸输入和振动反馈,并且,上述触控板具有较好的振感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与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触控板;10、触控主板10;20、缓冲层;21、缓冲片;30、触控支架;40、振动马达;50、电子元器件;60、基板;70、粘结层;80、螺柱;
1、电子设备;210、外壳;211、开孔;220、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板,触控板可装设于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也可为独立的设备且***接到电子设备上。
请参照图1和图2,触控板100包括依次设置的触控主板10、缓冲层20和触控支架30,以及连接于触控主板10的振动马达40。
触控主板10用于识别触控操作并生成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以便于电子设备相应于触控操作执行对应的动作。触控主板10上可设有触控传感器,且触控传感器的类型可为电阻式、电容式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所述缓冲层20设于触控主板10和触控支架30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
振动马达40设于触控主板10朝向触控支架30的一侧,振动马达40用于产生振动,以实现振感反馈。
触控支架30为触控主板10提供固定基础,用于将触控板100装设于电子设备的外壳210上,电子设备的外壳210通常为电子设备的下壳体,下壳体上还可设置有键盘等元件。触控支架30可设有镂空结构,以减轻其重量,本申请对触控支架3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
上述触控板100包括触控主板10、缓冲层20、触控支架30及振动马达40,在触控主板10识别到触控操作时,触控主板10生成触控信号,并且振动马达40产生振动,以实现振感反馈。
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板100还包括电子元器件50,电子元器件50位于触控主板10的中部,振动马达40设于电子元器件50的一侧且与电子元器件50相邻设置。其中,电子元器件50可设于触控主板10上且电连接于触控主板10,或者,电子元器件50未设于触控主板10上,但占据触控主板10的中央空间;电子元器件50可为多种类型的元器件,例如电池等,占据较大的区域,因此振动马达40无法设于触控主板10的中央位置,以避免整个触控板100的厚度过大而影响可靠性和整体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子元器件50置于触控主板10的中部且将振动马达40置于电子元器件50的一侧,既能够避免触控板100的厚度过大而影响可靠性和整体的结构强度,又能够避免整体振感不均匀而影响振动反馈效果。
如图2所示,触控主板10呈矩形,包括长边和短边,触控主板10的长边沿X方向延伸,短边沿Y方向延伸;振动马达40也包括长边和短边。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马达40的长边与触控主板10的长边相垂直,振动马达40的短边与触控主板10的短边相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马达40的长边朝向触控主板10的短边,振动马达40的短边朝向触控主板10的长边,有利于向触控主板10的整面传递振感,以进一步提升振感强度。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振动马达40的长边与触控主板10的长边也可形成一定的夹角,不限于90度,例如,夹角为70度至90度之间;同样的,振动马达40的短边与触控主板10的短边也可形成一定的夹角,不限于此90度,例如,夹角为70度至90度之间,只要振动马达40的长边朝向触控主板10的短边、振动马达40的短边朝向触控主板10的长边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马达40与设于触控主板10中部的电子元器件50的中心连线平行于触控主板10的长边。由于电子元器件50设于触控主板10的中部,特别是可设于触控主板10的中央位置,沿着触控主板10的短边方向,振动马达40也设于触控主板10的中部,能够进一步提升振感的均匀性,形成整面较好的振感。
可选的,振动马达4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例如,振动马达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振动马达40分别设于电子元器件50的相对两侧,如此可实现分区振动。
可选的,触控主板10包括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但不限于此,触控主板10还可进一步包括补强板。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2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缓冲片21,多个缓冲片21可以整体形成分离的环形。较佳的,缓冲片21沿着触控主板10的***设置,缓冲效果较好。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可以为一体的环状结构,即不间隔设置。
可选的,触控板10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图未示),压力传感器用于识别触控操作的作用力和作用位置,且压力传感器可为贴片式、压电式等,在此不作限制。触控主板10和压力传感器可配合确定触控操作的作用位置和作用力大小,以便控制振动马达40对应振动。可以理解,触控板100也可仅依据触控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振动马达40发生振动。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于触控主板10的四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片21的个数为4~10个,且缓冲片21沿着触控主板10的边缘设置。通过设置4个以上沿着触控主板10的边缘设置的缓冲片21,能够起到较好的振动缓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片21的数量为六个,其中在触控主板10的两个长边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缓冲片21,在触控主板10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缓冲片21,如此,既保证具有良好的振感,同时具有稳定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主板10的尺寸为4寸~10寸,触控主板10的尺寸即为触控主板10的对角线的尺寸;触控主板10的长边的长度为触控主板10的短边的长度的1.2倍~1.8倍。
可选的,缓冲片21的宽度为2mm~6mm,长度为4mm~16mm。例如,缓冲片21的尺寸为2x4mm、4x6mm、4x8mm、6x16mm等。较佳的,缓冲片21的尺寸为4x6mm至4x8mm之间。满足上述范围,缓冲片21的尺寸较为合适,既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又能够避免振感发生过多的损失。可以理解,缓冲片21的尺寸依据触控主板10的尺寸进行设置,触控主板10的尺寸越大,则缓冲片21的尺寸越大。
可选的,缓冲片21的厚度为0.4mm~1.2mm。进一步地,缓冲片21的厚度为0.6mm~0.8mm。满足上述范围,缓冲片21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且能够避免过度增加机构的整体厚度。
请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板100还包括基板60,基板60粘设于触控主板10背离振动马达40的一侧,即基板60与触控主板10之间设有粘结层70。基板60作为触控板100的盖板,能够对触控主板10等元件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的,触控主板10背离基板60的一面通过粘结的方式连接于触控支架30。
可选的,基板60上设有涂层。涂层可为防***层,以避免指纹留于触控板上,但不限于此;例如,基板60可为玻璃、塑料、陶瓷等透明材质,基板60上设有不透明涂层,防止基板60下方的结构被观察到。
请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板100的触控支架30通过螺柱80连接于外壳210,相应的,触控支架30上设有螺柱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控支架30的固定工序简单,外壳210的刚性强度高,可靠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并且,螺柱80与外壳210的接触面较小,振感的传递损失较小,从而触摸振感较好。
可选的,外壳210上开设收容部,触控板100设于收容部内,触控支架30的四角可分别通过螺柱80固定连接于外壳。
如图4所示,外壳210在对应电子元器件50和振动马达40的位置开设有开孔211,开孔211的空间较小,从而外壳210的刚性强度较高;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触控支架30通过折耳固定于外壳210的方式,本申请的外壳210无需设置较大的开孔,避免影响外壳210的刚性强度,且减少了振感的传递损失。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请参照图5,电子设备1包括如第一方面的触控板100以及外壳210,触控板100连接于外壳210。电子设备1可为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设备或其他内置触控板100的电子设备,但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还可进一步包括键盘220、显示屏等其他功能部件,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包括触控板100,能够通过触控板100实现触摸输入和振动反馈;上述触控板100具有较好的振动反馈效果,能够提供较佳的振感,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请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板100的触控支架30通过螺柱80连接于外壳2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210的刚性强度高,可靠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并且,螺柱80与外壳210的接触面较小,振感的传递损失较小,从而触摸振感较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触控主板(10)、缓冲层(20)和触控支架(30),以及连接于所述触控主板(10)的振动马达(40),所述振动马达(40)设于所述触控主板(10)朝向所述触控支架(30)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还包括电子元器件(50),所述电子元器件(50)位于所述触控主板(10)的中部,所述振动马达(40)设于所述电子元器件(50)的一侧且与所述电子元器件(50)相邻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40)与设于所述触控主板(10)中部的所述电子元器件(50)的中心连线平行于所述触控主板(10)的长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40)的长边与所述触控主板(10)的长边相垂直,所述振动马达(40)的短边与所述触控主板(10)的短边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振动马达(40)40的长边与触控主板(10)的长边也可形成一定的夹角,夹角为70度至90度之间;振动马达(40)的短边与触控主板(10)的短边也可形成一定的夹角,夹角为70度至90度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40)的数量可为两个,两个振动马达(40)分别设于电子元器件(50)的相对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主板(10)包括电路板,还包括一补强板。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主板(10)的尺寸为4寸~10寸,所述触控主板(10)的长边的长度为所述触控主板(10)的短边的长度的1.2倍~1.8倍。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还包括基板(60),所述基板(60)粘设于所述触控主板(10)背离所述振动马达(40)的一侧,所述基板(60)上设有涂层。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板;
外壳(210),所述触控板连接于所述外壳(2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的触控支架(30)通过螺柱(80)连接于所述外壳(210)。
CN202111650069.5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2374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0069.5A CN114237410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0069.5A CN114237410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7410A true CN114237410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44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0069.5A Pending CN114237410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74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0725A1 (zh) * 2022-07-25 2024-02-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0725A1 (zh) * 2022-07-25 2024-02-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43179B1 (ja) 電子機器
US6229695B1 (en) Palm-sized computer with a frame to hold device plates
KR10188100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파손 방지 구조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US20120028679A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3096330A1 (en) Bonded keyboard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20130265504A1 (en)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060089645A (ko) 전자장치
EP2781994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a touch module
US9817478B2 (en) Vibr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265505A1 (en)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176585B2 (en) Touch panel support
US20090085889A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 touch key
CN113748395B (zh) 包括双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CN215117465U (zh) 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US931712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402093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6133619B2 (ja) 振動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携帯端末
CN114237410A (zh) 一种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US20140152596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540616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428567A (zh) 触控板及终端设备
CN108810208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180071057A (ko) 햅틱 피드백 장치 및 햅틱 피드백 기능을 갖는 전자 기기
US20190089352A1 (en) Proximity sensor connection mechanism
JPWO2019093233A1 (ja) タッチ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