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9998B - 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9998B
CN114199998B CN202010985294.3A CN202010985294A CN114199998B CN 114199998 B CN114199998 B CN 114199998B CN 202010985294 A CN202010985294 A CN 202010985294A CN 114199998 B CN114199998 B CN 114199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ultrasonic
reflected wave
probes
unfu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52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9998A (zh
Inventor
张灵
周长忠
董斌
徐彩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852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9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9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9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9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9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22Details, e.g. general constructional or apparatus details
    • G01N29/26Arrangements for orientation or scanning by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head and the sensor
    • G01N29/265Arrangements for orientation or scanning by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head and the sensor by moving the sensor relative to a stationary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3Solids
    • G01N2291/0234Metals, e.g. stee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8Material parameters
    • G01N2291/0289Internal structure, e.g. defects, grain size, tex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10Number of transducers
    • G01N2291/106Number of transducers one or more transducer arr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26Scanned objects
    • G01N2291/267Welds
    • G01N2291/2675Seam, butt wel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取带有焊缝(11)的焊管样块(1),焊缝两侧坡口处设缺陷基准孔(12);2.取若干个具有收发功能并连接至探伤仪的超声波探头,组合形成L型串列探头(2)或X型串列探头(3);3.对L型串列探头和X型串列探头进行校验和定位;4.通过L型串列探头对焊管坡口处的未熔合和夹渣缺陷进行初步检测识别;5.初步识别到未熔合缺陷后,通过X型串列探头对初步识别的未熔合缺陷进行再次识别验证。本发明能通过L型串列探头初步检测识别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并通过X型串列探头进一步验证识别未熔合和夹渣缺陷,有效杜绝了相关的焊管质量风险。

Description

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管的焊缝内部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UOE(直缝埋弧焊管)等钢管在天然气输送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由于传输介质具有压力较高等高风险性,对UOE(直缝埋弧焊管)等钢管的质量要求很高,因此钢管间的焊缝是否达到要求是钢管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而不同规格UOE焊管中熔合区(即焊缝和母材交界区域)的常见缺陷是未熔合和夹渣。其中,未熔合是由于焊接规范不适合而导致电流过小或电弧过长、坡口角度过小、间隙过窄或钝边过大造成的。另外,焊条速度过快、焊接角度不当、焊条和焊道中杂物清理不干净也会造成此类在熔合区的不连续面积型缺陷。而夹渣是各层熔渣未彻底清除、焊件上有锈蚀、电流过小、运条不当、熔池不能充分搅拌等因素造成的体积型缺陷。夹渣缺陷往往不规则的分布于焊缝的各个位置,且很多夹渣会产生在熔合区位置。
通过金相解剖分析,未熔合常常伴随有夹渣缺陷并在边部有明显的沿着焊缝厚度方向的线状延伸,会在扩径和水压的应力下易产生小裂纹,而普通的熔合区夹渣缺陷一般在受应力情况下不会产生裂纹类线性缺陷,故天然气等输送管线上不允许存在未熔合缺陷,而熔合区夹渣是按照长度和宽度来评定是否可以放行,如果把在标准范围内的夹渣评定为未熔合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把未熔合缺陷评定为标准范围内的夹渣则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风险。故在检验焊缝内部质量时必须把两者分辨出来,但由于两者的位置接近,通过平板射线检测其形貌都为椭圆形和长条形,故现场探伤人员很难区分焊缝中的此形貌缺陷是未熔合还是夹渣。
目前,国内外针对埋弧焊焊缝熔合区未熔合和夹渣的辨别通常用X射线工业数字成像***上的图像来区分。由于焊缝夹渣属于体积型缺陷,与没有缺陷处有一定的厚度差,可通过射线透照可以发现夹渣类体积型缺陷。而对于未熔合缺陷,如果其在焊缝深度方向上自身高度较长时,其影像明显且形貌和夹渣类似,如果一些未熔合在焊缝深度方向上自身高度很短,就会造成射线影像不明显甚至没有。故通过射线来识别埋弧焊的未熔合和夹渣,可能把夹渣当成未熔合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可能存在把未熔合当成夹渣,或漏检未熔合缺陷等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能通过L型串列探头初步检测识别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并通过X型串列探头进一步验证识别未熔合和夹渣缺陷,达到精确识别未熔合缺陷和夹渣缺陷的目的,有效杜绝了相关的焊管质量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装置,能用于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快速检测,确保检测探头的静态稳定性和移动可靠性,从而提高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检测结果可靠性、精确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带有焊缝的焊管样块,且焊缝的两侧坡口处设置缺陷基准孔;
步骤2:取若干个具有收发功能并连接至探伤仪的超声波探头,若干个超声波探头能在同一平面内组合形成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或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
每组所述的L型串列探头包括两个超声波探头,该两个超声波探头所在的直线与焊缝的长度方向垂直;
每组所述的X型串列探头包括四个超声波探头,该四个超声波探头呈方阵排列在焊缝的上方和下方,使四个超声波探头与焊缝位于同一平面内;
步骤3:分别对L型串列探头和X型串列探头的超声波探头进行校验和定位;
步骤4:通过L型串列探头对焊管坡口处的未熔合和夹渣缺陷进行初步检测识别;
步骤5:通过X型串列探头对初步识别的未熔合或夹渣缺陷进行再次识别验证。
所述的缺陷基准孔作为基准当量位于焊缝的坡口高度的1/2,且缺陷基准孔与焊缝同长。
所述的缺陷基准孔的孔径,即基准当量为2mm。
所述的L型串列探头的校验定位方法是:
步骤3.11:L型串列探头的两个超声波探头标记为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并设置在焊管样块的表面;
步骤3.12:将第一探头设置为自发自收状态,第一探头的超声波发射角度与焊管样块所在平面呈45°夹角,沿垂直于焊缝长度的方向移动第一探头;
步骤3.13: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一探头的最高发射波,将第一探头固定于最高发射波位置;
步骤3.14:将第一探头设置为发射状态,将第二探头设置为接收状态,第一探头的超声波发射角度与焊缝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第二探头的超声波接收角度与第一探头的超声波发射角度一致;
步骤3.15:沿垂直于焊缝长度的方向移动第二探头,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二探头的最高反射波位置,并将第二探头固定在最高反射波位置,记录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
步骤3.16:通过探伤仪调整第二探头的反射波波幅,使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并在探伤仪上保存L型串列探头通道。
所述的第一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
所述的X型串列探头的校验定位方法是:
步骤3.21:X型串列探头的四个超声波探头标记为第九探头、第五探头、第十探头和第七探头;
步骤3.22:第九探头和第十探头分别对称设置在焊缝的上方和下方,第九探头和第十探头所在的直线与焊缝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九探头和第十探头均设置为自发自收状态;第九探头和第十探头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均与焊缝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且第九探头和第十探头与焊缝的垂直距离为1.5T-2.0T,T为焊管的母材壁厚;
步骤3.23:沿焊缝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九探头和第十探头,分别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九探头和第十探头的最高发射波,将第九探头和第十探头固定在最高发射波位置;
步骤3.24:将第九探头和第十探头设置为发射状态,将第五探头和第七探头设置为接收状态,第九探头和第十探头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均与焊缝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第五探头的超声波接收角度与第九探头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垂直,第七探头的超声波接收角度与第十探头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垂直;
步骤3.25:沿焊缝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五探头和第七探头,分别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五探头和第七探头的最高反射波位置,并分别将第五探头和第七探头固定在其最高反射波位置,记录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
步骤3.26:分别通过探伤仪调整第五探头和第七探头的反射波波幅,使第五探头和第七探头的反射波的波幅均≥第二波幅设定值,并在探伤仪上保存X型串列探头通道。
所述的第二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
所述的步骤4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4.1:将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分别连接至探伤仪的L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
步骤4.2:在每组L型串列探头中,将靠近焊管坡口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发射状态,远离焊管坡口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接收状态,且每组L型串列探头的两个超声波探头以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
步骤4.3:沿垂直于焊缝长度的方向同步移动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使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以45°角向焊缝发射超声波;
步骤4.4:通过探伤仪显示反射波的形态;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初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未熔合缺陷,并触发未熔合缺陷报警:
条件1-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42°-48°,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
条件1-I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单根笔直的反射波,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
条件1-III:在L型串列探头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光滑抛物线;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初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夹渣缺陷,并触发夹渣缺陷报警:
条件2-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30°-41°,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
条件2-I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多根反射波,且该多根反射波的波幅均<第一波幅设定值;
条件2-III:在型串列探头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马鞍形。
所述的步骤5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5.1:将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分别连接至探伤仪的X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
步骤5.2:在每组X型串列探头中,将两个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设置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发射状态,另两个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设置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接收状态,且每组X型串列探头的四个超声波探头以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
步骤5.3:沿焊缝的长度方向同步移动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使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以45°夹角向焊管坡口处未熔合或夹渣缺陷所在的区域发射超声波;
步骤5.4:通过探伤仪显示反射波的形态;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进一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未熔合缺陷,并触发未熔合缺陷报警:
条件3-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42°-48°,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二波幅设定值;
条件3-I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单根笔直的反射波,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二波幅设定值;
条件3-III:在X型串列探头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光滑抛物线;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进一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夹渣缺陷,并触发夹渣缺陷报警:
条件4-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30°-41°,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二波幅设定值;
条件4-I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多根反射波,且该多根反射波的波幅均<第二波幅设定值;
条件4-III:在X型串列探头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马鞍形。
一种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两端的把手、若干根设置在安装支架内并用于安装超声波探头的导轨、若干个设置在安装支架两侧并用于固定超声波探头的定位件;若干个超声波探头能沿导轨移动并通过定位件固定于安装支架上,组合形成用于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初步检测识别的L型串列探头或用于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再次识别验证的X型串列探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形态特征,采用超声波探头进行缺陷探测,通过反射波的不同角度、静态波形、动态包络线对未熔合和夹渣缺陷进行有效的初步检测和二次识别,检测效率高,检测方法简单。
2、本发明的装置通过L型串列探头对未熔合和夹渣缺陷进行初步检测识别,在检测到未熔合缺陷时进一步通过X型串列探头对其进行验证识别,通过不同组合的探头阵列进行二次识别,能有效避免未熔合缺陷与夹渣缺陷之间的误判,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3、本发明是基于夹渣和未熔合缺陷的不同波形、不同当量、特征等实现的,通过精确、高效的未熔合和夹渣缺陷识别,能挽救大量原本需要降级的管料,同时也杜绝了夹渣类危害性缺陷的漏出,具有手动探伤效率高、手动探伤操作方便、环保等优点。
本发明能通过L型串列探头初步检测识别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并结合X型串列探头进一步验证识别未熔合和夹渣缺陷,能通过二次检测识别最大程度上避免未熔合和夹渣的缺陷识别错误以及未熔合缺陷的漏检风险,从而减少了部分降级和切头管数量,有效杜绝了相关的焊管质量风险,尤其适用于10-40mm厚度焊接钢管的探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中步骤1中焊管样块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中步骤3中L型串列探头校正定位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中步骤3中X型串列探头校正定位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的工作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通过L型串列探头检测到的未熔合缺陷的反射波静态波形;
图6是本发明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通过L型串列探头检测到的夹渣缺陷的反射波静态波形;
图7是本发明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通过X型串列探头检测到的未熔合缺陷的反射波静态波形;
图8是本发明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通过X型串列探头检测到的夹渣缺陷的反射波静态波形;
图9是本发明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检测到的未熔合缺陷的反射波动态包络图;
图10是本发明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检测到的夹渣缺陷的反射波动态包络图。
图中,1焊管样块,11焊缝,12缺陷基准孔,2 L型串列探头,3 X型串列探头,4安装支架,41把手,42导轨,43定位件。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请参见附图1,步骤1:取带有焊缝11的焊管样块1,且焊缝11的两侧坡口处设置缺陷基准孔12。
优选的,所述的缺陷基准孔12位于焊缝11的坡口高度的1/2,缺陷基准孔12的直径为2mm,且缺陷基准孔12与焊缝11同长。
优选的,所述的焊管样块1的长度方向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一致,焊管样块1的长度为400mm,焊管样块1的宽度为400mm,焊管样块1的厚度与焊管壁厚一致。焊管样块1可直接在生产的焊管上切割,以确保其与实际生产的焊管的钢级和厚度相同,从而确保探测到的缺陷当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步骤2:取若干个具有收发功能并连接至探伤仪的超声波探头,若干个超声波探头能在同一平面内组合形成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或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3。
请参见附图2,每组所述的L型串列探头2包括两个超声波探头,该两个超声波探头所在的直线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垂直。
请参见附图3,每组所述的X型串列探头3包括四个超声波探头,该四个超声波探头呈方阵排列在焊缝11的上方和下方,使四个超声波探头与焊缝11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的超声波探头设置在探头套内并能在垂直于焊缝11的平面内转动,通常转动角度为-45°~45°,以满足在焊缝11两侧的探测。
优选的,超声波探头可采用现有技术的K1超声波探头,K1超声波探头在45°斜射到缺陷时,其反射角度也是45°,收到的反射信号最大,检测准确性较高。超声波探头频率设为4-5MHz,尺寸为10*10或12*12,前沿(探头入射点到探头最前端的区域称为前沿)为8-10mm,前沿小,有利于更贴近缺陷,则缺陷反射当量高,检测的灵敏度、可靠性高。探伤仪可采用与超声波探头相匹配的多通道超声波探伤仪,可连接八个超声波探头,并具有至少16个通道,具备一发一收和报警功能。
步骤3:分别对L型串列探头2和X型串列探头3的超声波探头进行校验和定位。
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L型串列探头2的校验定位方法是:
步骤3.11:L型串列探头2的两个超声波探头标记为第一探头A1和第二探头A2,并设置在焊管样块1的表面。
步骤3.12:将第一探头A1设置为自发自收状态,第一探头A1的超声波发射角度与焊管样块1所在平面呈45°夹角,沿垂直于焊缝11长度的方向移动第一探头A1。
步骤3.13: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一探头A1的最高发射波,此处第一探头A1探测ø2mm缺陷基准孔12的探测当量最高,将第一探头A1固定于最高发射波位置。
步骤3.14:将第一探头A1设置为发射状态,将第二探头A2设置为接收状态,第一探头A1的超声波发射角度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第二探头A2的超声波接收角度与第一探头A1的超声波发射角度一致,即第一探头A1的探头晶片与第二探头A2的探头晶片平行设置。
步骤3.15:沿垂直于焊缝11长度的方向移动第二探头A2,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二探头A2的最高反射波位置,并将第二探头A2固定在最高反射波位置,此处第二探头A2的接收当量最高,记录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包括各超声波探头的设置角度、设置位置、设置间距等)。
步骤3.16:通过探伤仪调整第二探头A2的反射波波幅,使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并在探伤仪上保存L型串列探头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反射波幅的调整方式为:在探伤仪上移动第二探头A2的闸门位置,将第二探头A2的反射波置于闸门中间位置,闸门宽度为10mm,闸门高度为探伤仪满屏的80%。
可在焊缝1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L型串列探头2,用于对焊缝11的左右两侧进行同步探测,提高探测效率,两侧的L型串列探头2的超声波探头关于焊缝11对称设置,且采用的校验定位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X型串列探头3的校验定位方法是:
步骤3.21:X型串列探头3的四个超声波探头标记为第九探头C1、第五探头B1、第十探头C3和第七探头B3。
步骤3.22: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分别对称设置在焊缝11的上方和下方,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所在的直线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均设置为自发自收状态。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均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且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与焊缝11的垂直距离为1.5T-2.0T,T为焊管的母材壁厚。
由于焊管的焊缝11包括两个坡口区域,通过焊缝11上方和下方的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分别对各自靠近的坡口区域进行探测,能减少检测距离即接收当量的损失,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度。
步骤3.23:沿焊缝1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分别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的最高发射波,此处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探测ø2mm缺陷基准孔12的探测当量最高,将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固定在最高发射波位置。
步骤3.24:将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设置为发射状态,将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设置为接收状态,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均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第五探头B1的超声波接收角度与第九探头C1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垂直,第七探头B3的超声波接收角度与第十探头C3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垂直。
步骤3.25:沿焊缝1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分别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的最高反射波位置,并分别将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固定在其最高反射波位置,此处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的接收当量最高,记录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包括各超声波探头的设置角度、设置高度、设置位置、设置间距等)。
步骤3.26:分别通过探伤仪调整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的反射波波幅,使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的反射波的波幅均≥第二波幅设定值,并在探伤仪上保存X型串列探头通道。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第五探头B1的反射波幅的调整方式为:在探伤仪上移动第五探头B1的闸门位置,将反射波置于闸门中间位置,闸门宽度为10mm,闸门高度为探伤仪满屏的80%。第七探头B3的反射波幅的调整方式与第五探头B1的反射波幅的调整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若沿焊缝11的长度方向设有多组X型串列探头3,每组X型串列探头3采用的校验定位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附图4,步骤4:通过L型串列探头2对焊管坡口处的未熔合和夹渣缺陷进行初步检测识别。
步骤4.1:将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分别连接至探伤仪的L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
步骤4.2:在每组L型串列探头2中,将靠近焊管坡口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发射状态,远离焊管坡口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接收状态,且每组L型串列探头2的两个超声波探头以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
步骤4.3:沿垂直于焊缝11长度的方向同步移动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使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以45°角向焊缝11发射超声波。
步骤4.4:通过探伤仪显示反射波的形态。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未熔合缺陷,并触发未熔合缺陷报警。
请参见附图5,图中界面波为坡口未缺陷处的波形,条件1-I:由于焊管坡口处未熔合是沿着熔合线的平行于壁厚方向的面积型缺陷,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中,若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42°-48°,即传递到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与探头晶片基本垂直,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即探头晶片接收到反射信号后变成电信号传递到探伤仪的能量十分集中,反射波波幅绝大部分都会超过探伤仪的满屏的80%。
条件1-II:由于未熔合缺陷十分规整,反射能量集中,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单根笔直的且波幅较高的反射波,波幅较高即为: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
请参见附图9,条件1-III:在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光滑抛物线。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夹渣缺陷,并触发夹渣缺陷报警。
请参见附图6,图中界面波为坡口未缺陷处的波形,条件2-I:由于焊管坡口处夹渣的形貌为不规则的多边形的体积型缺陷,发射波以45°角入射到夹渣缺陷后,其反射波角度发生变化,且都会小于45°,因此,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中,若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30°-41°,即传递到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无法与探头晶片垂直,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反射波波幅大大小于探伤仪的满屏的80%。
条件2-II:夹渣缺陷形貌不规则,缺陷中有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杂质,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往往为多根波幅较低的反射波,波幅较低即为:多根反射波的波幅均<第一波幅设定值。
请参见附图10,条件2-III:在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马鞍形。
通过以上L型串列探头2探测坡口处的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基于两者的接收当量、静态反射波形特征以及动态包络线不同,基本可以对未熔合和夹渣两种缺陷进行初步识别。
若坡口未熔合在壁厚方向尺寸小于缺陷基准孔12尺寸即2mm时,用L型串列探头2探测得到的未熔合和夹渣的反射波波幅接近,甚至未熔合反射波波幅可能小于夹渣反射波波幅,此时,由于反射波很低,其静态波形和动态包络线显示也不清晰,无法直接识别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因此,在L型串列探头2初步识别发现未熔合或夹渣缺陷后,可再通过X型串列探头3进行验证。
步骤5:通过X型串列探头3对初步识别的未熔合或夹渣缺陷进行再次识别验证。
步骤5.1:将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3分别连接至探伤仪的X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
步骤5.2:在每组X型串列探头3中,将两个垂直于焊缝11长度方向设置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发射状态,另两个垂直于焊缝11长度方向设置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接收状态,且每组X型串列探头3的四个超声波探头以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
步骤5.3:沿焊缝11的长度方向同步移动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3,使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以45°夹角向焊管坡口处未熔合或夹渣缺陷所在的区域发射超声波。
步骤5.4:通过探伤仪显示反射波的形态。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进一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未熔合缺陷,并触发未熔合缺陷报警。
请参见附图7,图中界面波为坡口未缺陷处的波形,条件3-I:虽然沿壁厚方向的焊管坡口处缺陷的尺寸较小,但沿焊缝11长度方向具有一定长度,且由于未熔合缺陷是面积型缺陷,其在焊缝11长度方向也是一个平面。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3中,若任一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发射的45°超声波碰到缺陷后,其对应的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42°-48°,即传递到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与探头晶片基本垂直,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二波幅设定值,由于第五探头B1与第七探头B3对称设置,第五探头B1接收到的反射波与第七探头B3接收到的反射波的角度一致,取两者任一的反射波进行分析即可。探头晶片接收到反射波后将其转变成电信号并传递到探伤仪,在探伤仪上显示的能量十分集中,即反射波波幅绝大部分都会超过探伤仪的满屏的80%。
条件3-II:由于未熔合缺陷十分规整,反射能量集中,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3中,若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单根笔直的且波幅较高的反射波,波幅较高即为:反射波的波幅≥第二波幅设定值。由于第五探头B1与第七探头B3对称设置,第五探头B1接收到的反射波与第七探头B3接收到的反射波的波形一致,取两者任一的反射波进行分析即可。
请参见附图9,条件3-III:在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3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光滑抛物线。由于第五探头B1与第七探头B3对称设置,第五探头B1的反射波动态包络线与第七探头B3的反射波动态包络线一致,取两者任一的反射波动态包络线进行分析即可。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进一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夹渣缺陷,并触发夹渣缺陷报警。
请参见附图8,图中界面波为坡口未缺陷处的波形,条件4-I:由于焊管坡口处夹渣在焊缝长度方向的形貌为不规则的多边形的体积型,发射波入射到夹渣缺陷后,其反射波角度发生变化,且都会小于45°,因此,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3中,若任一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发射的45°超声波碰到缺陷后,其对应的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30°-41°,即传递到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无法与探头晶片垂直,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二波幅设定值,反射波波幅大大小于探伤仪的满屏的80%。由于第五探头B1与第七探头B3对称设置,第五探头B1接收到的反射波与第七探头B3接收到的反射波的角度一致,取两者任一的反射波进行分析即可。
条件4-II:夹渣缺陷形貌不规则,缺陷中有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杂质,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往往为多根波幅较低的反射波,波幅较低即为:多根反射波的波幅均<第二波幅设定值。由于第五探头B1与第七探头B3对称设置,第五探头B1接收到的反射波与第七探头B3接收到的反射波的波形一致,取两者任一的反射波进行分析即可。
请参见附图10,条件4-III:在X型串列探头3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马鞍形。由于第五探头B1与第七探头B3对称设置,第五探头B1的反射波动态包络线与第七探头B3的反射波动态包络线一致,取两者任一的反射波动态包络线进行分析即可。
为了便于超声波探头的移动和固定,以提高手动检测识别的精确性和效率,可通过手动检测装置进行焊缝11的缺陷探测。该手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4、设置在安装支架4两端的把手41、若干根设置在安装支架4内并用于安装超声波探头的导轨42、若干个设置在安装支架4两侧并用于固定超声波探头的定位件43;若干个超声波探头能沿导轨42移动并通过定位件43固定于安装支架4上,组合形成用于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初步检测识别的L型串列探头2或用于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再次识别验证的X型串列探头3。若干个超声波探头沿导轨42滑动到其对应的最高发射波位置和/或最高反射波位置时,通过定位件43固定在安装支架4上,完成L型串列探头2和X型串列探头3的校验定位。手持把手41移动该手动检测装置,即可分别通过L型串列探头2和X型串列探头3对焊缝11进行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探测。
实施例1:
在生产的焊管上切割一段焊管,并按照焊管标准API SPEC 5L要求制作一块焊管样块1,焊管样块1沿焊缝长度方向400mm,宽度400mm,焊缝11位于焊管样块1中部,在焊缝11两侧的焊管坡口的中间1/2厚度处钻直径为2mm的缺陷基准孔12,该缺陷基准孔12为横通孔,作为焊管坡口缺陷基准当量。
采用8个K1超声波探头(标记为A1、A2、A3、A4、B1、B2、B3、B4),8个K1超声波探头即可组合成L型串列探头2,也可组合成X型串列探头3。每个K1超声波探头的参数为:探头频率4MHz,前沿8mm,在探头套内可-45°~45°转动,探头尺寸10*10。选用16通道超声波探伤仪,可同时连接8个K1超声波探头,且具备一发一收和报警功能。
将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设置在焊管样块1上,第一探头A1和第二探头A2作为一组L型串列探头2位于焊缝11的一侧,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作为一组L型串列探头2位于焊缝11的另一侧。第一探头A1和第三探头A3均靠近焊缝11设置并与焊管样块1所在平面呈45°夹角,沿垂直于焊缝11方向移动第一探头A1和第三探头A3,通过探伤仪找到其最高发射波并对应固定在最高发射波位置;沿垂直于焊缝11方向移动第二探头A2和第四探头A4,通过探伤仪找到其最高反射波并固定在对应固定在最高反射波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完成L型串列的校验定位,保存L型串列探头通道,记录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
将第一探头A1、第五探头B1、第二探头A2和第六探头B2设置在焊缝11的上方,第三探头A3、第七探头B3、第四探头A4和第八探头B4设置在焊缝11的下方,第一探头A1、第五探头B1、第三探头A3和第七探头B3作为一组X型串列探头3,第二探头A2、第六探头B2、第四探头A4和第八探头B4作为一组X型串列探头3。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向焊缝11发射45°超声波,并通过探伤仪分别找到其对应的最高发射波,从而将该四个超声波探头固定在最高发射波位置处。分别通过第五探头B1、第六探头B2、第七探头B3和第八探头B4接收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的发射波的反射波,并通过探伤仪分别找到其对应的最高反射波,从而将该四个超声波探头固定在最高反射波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完成X型串列的校验定位,保存X型串列探头通道,记录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
将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按照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连接至探伤仪的L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沿垂直于焊缝11长度的方向同步移动两组L型串列探头2,使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以45°角向焊缝11发射超声波。通过探伤仪观察发现第二探头A2接收到的反射波为45°,且该反射波静态波形为笔直反射波,且波幅超过探伤仪满屏的80%,移动时的动态包络线为抛物线,探伤仪触发未熔合缺陷报警。
将第一探头A1、第五探头B1、第二探头A2、第六探头B2、第三探头A3、第七探头B3、第四探头A4和第八探头B4按照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并置于触发报警的未熔合缺陷区域的上下方,8个超声波探头连接至探伤仪的X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以45°夹角向焊管坡口处未熔合缺陷所在的区域发射超声波。通过探伤仪观察发现,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45°,且该反射波静态波形为笔直反射波,且波幅超过探伤仪满屏的80%,移动时的动态包络线为抛物线,探伤仪触发未熔合缺陷报警。
实施例2:
在生产的焊管上切割一段焊管,并按照焊管标准API SPEC 5L要求制作一块焊管样块1,焊管样块1沿焊缝长度方向400mm,宽度400mm,焊缝11位于焊管样块1中部,在焊缝11两侧的焊管坡口的中间1/2厚度处钻直径为2mm的缺陷基准孔12,该缺陷基准孔12为横通孔,作为焊管坡口缺陷基准当量。
采用8个K1超声波探头(标记为A1、A2、A3、A4、B1、B2、B3、B4),8个K1超声波探头即可组合成L型串列探头2,也可组合成X型串列探头3。每个K1超声波探头的参数为:探头频率5MHz,前沿8mm,在探头套内可-45°~45°转动,探头尺寸10*10。选用16通道超声波探伤仪,可同时连接8个K1超声波探头,且具备一发一收和报警功能。
将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设置在焊管样块1上,第一探头A1和第二探头A2作为一组L型串列探头2位于焊缝11的一侧,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作为一组L型串列探头2位于焊缝11的另一侧。第一探头A1和第三探头A3均靠近焊缝11设置并与焊管样块1所在平面呈45°夹角,沿垂直于焊缝11方向移动第一探头A1和第三探头A3,通过探伤仪找到其最高发射波并对应固定在最高发射波位置;沿垂直于焊缝11方向移动第二探头A2和第四探头A4,通过探伤仪找到其最高反射波并固定在对应固定在最高反射波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完成L型串列的校验定位,保存L型串列探头通道,记录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
将第一探头A1、第五探头B1、第二探头A2和第六探头B2设置在焊缝11的上方,第三探头A3、第七探头B3、第四探头A4和第八探头B4设置在焊缝11的下方,第一探头A1、第五探头B1、第三探头A3和第七探头B3作为一组X型串列探头3,第二探头A2、第六探头B2、第四探头A4和第八探头B4作为一组X型串列探头3。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向焊缝11发射45°超声波,并通过探伤仪分别找到其对应的最高发射波,从而将该四个超声波探头固定在最高发射波位置处。分别通过第五探头B1、第六探头B2、第七探头B3和第八探头B4接收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的发射波的反射波,并通过探伤仪分别找到其对应的最高反射波,从而将该四个超声波探头固定在最高反射波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完成X型串列的校验定位,保存X型串列探头通道,记录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
将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按照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连接至探伤仪的L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沿垂直于焊缝11长度的方向同步移动两组L型串列探头2,使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以45°角向焊缝11发射超声波。通过探伤仪观察发现第二探头A2接收到的反射波为35°,且该反射波静态波形为较低的多条反射波,且波幅未超过探伤仪满屏的80%,移动时的动态包络线为马鞍形,探伤仪触发夹渣缺陷报警。
将第一探头A1、第五探头B1、第二探头A2、第六探头B2、第三探头A3、第七探头B3、第四探头A4和第八探头B4按照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并置于触发报警的未熔合缺陷区域的上下方,8个超声波探头连接至探伤仪的X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以45°夹角向焊管坡口处未熔合缺陷所在的区域发射超声波。通过探伤仪观察发现,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40°,且该反射波静态波形为较低的多条反射波,且波幅未超过探伤仪满屏的80%,移动时的动态包络线为马鞍形,探伤仪触发夹渣缺陷报警。
实施例3:
在生产的焊管上切割一段焊管,并按照焊管标准API SPEC 5L要求制作一块焊管样块1,焊管样块1沿焊缝长度方向400mm,宽度400mm,焊缝11位于焊管样块1中部,在焊缝11两侧的焊管坡口的中间1/2厚度处钻直径为2mm的缺陷基准孔12,该缺陷基准孔12为横通孔,作为焊管坡口缺陷基准当量。
采用8个K1超声波探头(标记为A1、A2、A3、A4、B1、B2、B3、B4),8个K1超声波探头即可组合成L型串列探头2,也可组合成X型串列探头3。每个K1超声波探头的参数为:探头频率5MHz,前沿10mm,在探头套内可-45°~45°转动,探头尺寸12*12。选用16通道超声波探伤仪,可同时连接8个K1超声波探头,且具备一发一收和报警功能。
将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设置在焊管样块1上,第一探头A1和第二探头A2作为一组L型串列探头2位于焊缝11的一侧,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作为一组L型串列探头2位于焊缝11的另一侧。第一探头A1和第三探头A3均靠近焊缝11设置并与焊管样块1所在平面呈45°夹角,沿垂直于焊缝11方向移动第一探头A1和第三探头A3,通过探伤仪找到其最高发射波并对应固定在最高发射波位置;沿垂直于焊缝11方向移动第二探头A2和第四探头A4,通过探伤仪找到其最高反射波并固定在对应固定在最高反射波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完成L型串列的校验定位,保存L型串列探头通道,记录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
将第一探头A1、第五探头B1、第二探头A2和第六探头B2设置在焊缝11的上方,第三探头A3、第七探头B3、第四探头A4和第八探头B4设置在焊缝11的下方,第一探头A1、第五探头B1、第三探头A3和第七探头B3作为一组X型串列探头3,第二探头A2、第六探头B2、第四探头A4和第八探头B4作为一组X型串列探头3。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向焊缝11发射45°超声波,并通过探伤仪分别找到其对应的最高发射波,从而将该四个超声波探头固定在最高发射波位置处。分别通过第五探头B1、第六探头B2、第七探头B3和第八探头B4接收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的发射波的反射波,并通过探伤仪分别找到其对应的最高反射波,从而将该四个超声波探头固定在最高反射波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完成X型串列的校验定位,保存X型串列探头通道,记录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
将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按照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连接至探伤仪的L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沿垂直于焊缝11长度的方向同步移动两组L型串列探头2,使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以45°角向焊缝11发射超声波。通过探伤仪观察发现第二探头A2接收到的反射波为38°,且该反射波静态波形为较低的多条反射波,且波幅未超过探伤仪满屏的80%,移动时的动态包络线为马鞍形,探伤仪触发夹渣缺陷报警。
将第一探头A1、第五探头B1、第二探头A2、第六探头B2、第三探头A3、第七探头B3、第四探头A4和第八探头B4按照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并置于触发报警的未熔合缺陷区域的上下方,8个超声波探头连接至探伤仪的X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第一探头A1、第二探头A2、第三探头A3和第四探头A4以45°夹角向焊管坡口处未熔合缺陷所在的区域发射超声波。通过探伤仪观察发现,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36°,且该反射波静态波形为较低的多条反射波,且波幅未超过探伤仪满屏的80%,移动时的动态包络线为马鞍形,探伤仪触发夹渣缺陷报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带有焊缝(11)的焊管样块(1),且焊缝(11)的两侧坡口处设置缺陷基准孔(12);
步骤2:取若干个具有收发功能并连接至探伤仪的超声波探头,若干个超声波探头能在同一平面内组合形成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和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3);
每组所述的L型串列探头(2)包括两个超声波探头,该两个超声波探头所在的直线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的L型串列探头(2)的两个超声波探头标记为第一探头A1和第二探头A2,并设置在焊管样块(1)的表面,每组L型串列探头(2)位于焊缝(11)的一侧;
每组所述的X型串列探头(3)包括四个超声波探头,该四个超声波探头呈方阵排列在焊缝(11)的上方和下方,使四个超声波探头与焊缝(11)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的X型串列探头(3)的四个超声波探头标记为第九探头C1、第五探头B1、第十探头C3和第七探头B3;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分别对称设置在焊缝(11)的上方和下方,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所在的直线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垂直于焊缝(11)长度方向设置;
步骤3:分别对L型串列探头(2)和X型串列探头(3)的超声波探头进行校验和定位;
步骤4:通过L型串列探头(2)对焊管坡口处的未熔合和夹渣缺陷进行初步检测识别;
步骤5:通过X型串列探头(3)对初步识别的未熔合或夹渣缺陷进行再次识别验证;
所述的步骤4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4.1:将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分别连接至探伤仪的L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
步骤4.2:在每组L型串列探头(2)中,将靠近焊管坡口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发射状态,远离焊管坡口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接收状态,且每组L型串列探头(2)的两个超声波探头以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
步骤4.3:沿垂直于焊缝(11)长度的方向同步移动至少一组L型串列探头(2),使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以45°角向焊缝(11)发射超声波;
步骤4.4:通过探伤仪显示反射波的形态;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初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未熔合缺陷,并触发未熔合缺陷报警:
条件1-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42°-48°,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
条件1-I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单根笔直的反射波,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
条件1-III:在L型串列探头(2)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光滑抛物线;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初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夹渣缺陷,并触发夹渣缺陷报警:
条件2-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30°-41°,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
条件2-I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多根反射波,且该多根反射波的波幅均<第一波幅设定值;
条件2-III:在L型串列探头(2)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马鞍形;
所述的步骤5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5.1:将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3)分别连接至探伤仪的X型串列探头通道,打开探伤仪的报警功能;
步骤5.2:在每组X型串列探头(3)中,将两个垂直于焊缝(11)长度方向设置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发射状态,另两个垂直于焊缝(11)长度方向设置的超声波探头设置为接收状态,且每组X型串列探头(3)的四个超声波探头以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设置;
步骤5.3:沿焊缝(11)的长度方向同步移动至少一组X型串列探头(3),使发射状态的超声波探头以45°夹角向焊管坡口处未熔合或夹渣缺陷所在的区域发射超声波;
步骤5.4:通过探伤仪显示反射波的形态;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进一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未熔合缺陷,并触发未熔合缺陷报警:
条件3-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42°-48°,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二波幅设定值;
条件3-I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单根笔直的反射波,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二波幅设定值;
条件3-III:在X型串列探头(3)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光滑抛物线;
当反射波的形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进一步判定为焊管坡口处的夹渣缺陷,并触发夹渣缺陷报警:
条件4-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角度为30°-41°,且该反射波的波幅<第二波幅设定值;
条件4-II: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静态波形为多根反射波,且该多根反射波的波幅均<第二波幅设定值;
条件4-III:在X型串列探头(3)的移动过程中,任一接收状态的超声波探头的反射波的动态包络线为马鞍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缺陷基准孔(12)作为基准当量位于焊缝(11)的坡口高度的1/2,且缺陷基准孔(12)与焊缝(11)同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缺陷基准孔(12)的孔径,即基准当量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L型串列探头(2)的校验定位方法是:
步骤3.12:将第一探头A1设置为自发自收状态,第一探头A1的超声波发射角度与焊管样块(1)所在平面呈45°夹角,沿垂直于焊缝(11)长度的方向移动第一探头A1;
步骤3.13: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一探头A1的最高发射波,将第一探头A1固定于最高发射波位置;
步骤3.14:将第一探头A1设置为发射状态,将第二探头A2设置为接收状态,第一探头A1的超声波发射角度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第二探头A2的超声波接收角度与第一探头A1的超声波发射角度一致;
步骤3.15:沿垂直于焊缝(11)长度的方向移动第二探头A2,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二探头A2的最高反射波位置,并将第二探头A2固定在最高反射波位置,记录L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
步骤3.16:通过探伤仪调整第二探头A2的反射波波幅,使反射波的波幅≥第一波幅设定值,并在探伤仪上保存L型串列探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X型串列探头(3)的校验定位方法是:
步骤3.22: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均设置为自发自收状态;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均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且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与焊缝(11)的垂直距离为1.5T-2.0T,T为焊管的母材壁厚;
步骤3.23:沿焊缝(1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分别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的最高发射波,将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固定在最高发射波位置;
步骤3.24:将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设置为发射状态,将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设置为接收状态,第九探头C1和第十探头C3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均与焊缝(11)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第五探头B1的超声波接收角度与第九探头C1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垂直,第七探头B3的超声波接收角度与第十探头C3的超声波发射角度垂直;
步骤3.25:沿焊缝(1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分别通过探伤仪找到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的最高反射波位置,并分别将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固定在其最高反射波位置,记录X型串列探头设置参数;
步骤3.26:分别通过探伤仪调整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的反射波波幅,使第五探头B1和第七探头B3的反射波的波幅均≥第二波幅设定值,并在探伤仪上保存X型串列探头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波幅设定值为探伤仪满屏的80%。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的手动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支架(4)、设置在安装支架(4)两端的把手(41)、若干根设置在安装支架(4)内并用于安装超声波探头的导轨(42)、若干个设置在安装支架(4)两侧并用于固定超声波探头的定位件(43);若干个超声波探头能沿导轨(42)移动并通过定位件(43)固定于安装支架(4)上,组合形成用于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初步检测识别的L型串列探头(2)和用于未熔合和夹渣缺陷再次识别验证的X型串列探头(3)。
CN202010985294.3A 2020-09-18 2020-09-18 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199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5294.3A CN114199998B (zh) 2020-09-18 2020-09-18 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5294.3A CN114199998B (zh) 2020-09-18 2020-09-18 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9998A CN114199998A (zh) 2022-03-18
CN114199998B true CN114199998B (zh) 2024-03-08

Family

ID=8064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5294.3A Active CN114199998B (zh) 2020-09-18 2020-09-18 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9998B (zh)

Citation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01155A (ja) * 1985-03-04 1986-09-0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超音波自動探傷における溶接欠陥判別方法
JPH0545554U (ja) * 1991-11-19 1993-06-18 株式会社トキメツク 超音波探傷装置
RU2044313C1 (ru) * 1992-11-03 1995-09-20 Алексе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Вощанов Способ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го контроля тавровых сварных соединений закладных деталей
JPH11248690A (ja) * 1998-03-06 1999-09-17 Hitachi Ltd 超音波探傷装置
JP2001215218A (ja) * 2000-02-02 2001-08-10 Imc:Kk 超音波探傷装置
JP2002098674A (ja) * 2000-09-22 2002-04-05 Sanyo Special Steel Co Ltd 金属材料中欠陥径の推定方法
CN1415958A (zh) * 2002-11-21 2003-05-07 鞍山美斯探伤设备有限公司 超声波焊缝探伤的探头布置方法
JP2003222617A (ja) * 2002-01-31 2003-08-0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超音波探傷における有害欠陥判定方法及びその判定結果の利用方法
JP2003322643A (ja) * 2002-04-30 2003-11-1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溶接鋼管溶接部の品質検査方法
US6795784B1 (en) * 1998-02-25 2004-09-21 Thermal Wave Imaging, Inc. Data integration and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materials
JP2007046945A (ja) * 2005-08-08 2007-02-22 Hitachi Ltd 超音波探傷方法及び装置
CN102207488A (zh) * 2011-03-29 2011-10-05 北京理工大学 横波tofd缺陷定位方法
JP2012042298A (ja) * 2010-08-18 2012-03-01 Toshiba Corp 異材溶接ロータ用超音波探傷装置
CN102483392A (zh) * 2009-06-03 2012-05-30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轨部段焊缝检查扫描仪
CN203287354U (zh) * 2013-04-22 2013-11-13 北京隆盛泰科石油管科技有限公司 钢管埋弧焊焊缝自动超声波检测方法所用的探头***
JP2013234886A (ja) * 2012-05-08 2013-11-21 Ihi Inspection & Instrumentation Co Ltd Tofd法による超音波探傷方法と装置
CN103472133A (zh) * 2013-09-27 2013-12-25 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超声波检验焊缝根部缺陷的方法
CN103529125A (zh) * 2013-10-09 2014-01-22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大壁厚钢管埋弧焊缝超声波检测方法
CN104155363A (zh) * 2014-08-11 2014-11-19 绵阳创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轨道焊缝探伤扫查仪
CN105987951A (zh) * 2015-01-28 2016-10-0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焊缝边部缺陷类型的探伤方法
JP6078732B1 (ja) * 2015-08-04 2017-02-15 本多電子株式会社 超音波プローブ
CN107449829A (zh) * 2017-08-09 2017-12-08 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对接焊缝无损检测验收方法
WO2018040117A1 (zh) * 2016-08-30 2018-03-08 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阵列探头的钢轨焊缝超声波成像检测方法及***
CN109425656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以识别埋弧焊管夹珠缺陷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WO2019116414A1 (ja) * 2017-12-11 2019-06-20 本多電子株式会社 超音波画像表示装置
CN110320270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氢致开裂试样中夹杂物和裂纹的探伤方法和装置
CN210626420U (zh) * 2019-07-11 2020-05-26 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式探伤扫查装置
CN111257426A (zh) * 2020-02-25 2020-06-09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火箭燃料贮箱焊缝的多模式全聚焦检测方法、***及介质
CN111307946A (zh) * 2019-11-20 2020-06-19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奥氏体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9385A1 (en) * 2004-09-16 2007-12-20 Nsk Ltd. Ultrasonic Flaw Detection Method For Roller Bearing,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laws
US7464596B2 (en) * 2004-09-24 2008-12-16 The Boeing Company Integrated ultrasonic inspection prob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pection of composite assemblies
US8387462B2 (en) * 2008-11-19 2013-03-05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sonic testing of weld zones
KR101921685B1 (ko) * 2017-03-30 2018-11-23 신동환 결함 검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결함 검출 방법
WO2019240984A1 (en) * 2018-06-14 2019-12-19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company Pipeline inspection assembly using synthetic weld flaws

Patent Citation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01155A (ja) * 1985-03-04 1986-09-0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超音波自動探傷における溶接欠陥判別方法
JPH0545554U (ja) * 1991-11-19 1993-06-18 株式会社トキメツク 超音波探傷装置
RU2044313C1 (ru) * 1992-11-03 1995-09-20 Алексе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Вощанов Способ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го контроля тавровых сварных соединений закладных деталей
US6795784B1 (en) * 1998-02-25 2004-09-21 Thermal Wave Imaging, Inc. Data integration and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materials
JPH11248690A (ja) * 1998-03-06 1999-09-17 Hitachi Ltd 超音波探傷装置
JP2001215218A (ja) * 2000-02-02 2001-08-10 Imc:Kk 超音波探傷装置
JP2002098674A (ja) * 2000-09-22 2002-04-05 Sanyo Special Steel Co Ltd 金属材料中欠陥径の推定方法
JP2003222617A (ja) * 2002-01-31 2003-08-0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超音波探傷における有害欠陥判定方法及びその判定結果の利用方法
JP2003322643A (ja) * 2002-04-30 2003-11-1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溶接鋼管溶接部の品質検査方法
CN1415958A (zh) * 2002-11-21 2003-05-07 鞍山美斯探伤设备有限公司 超声波焊缝探伤的探头布置方法
JP2007046945A (ja) * 2005-08-08 2007-02-22 Hitachi Ltd 超音波探傷方法及び装置
CN102483392A (zh) * 2009-06-03 2012-05-30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轨部段焊缝检查扫描仪
JP2012042298A (ja) * 2010-08-18 2012-03-01 Toshiba Corp 異材溶接ロータ用超音波探傷装置
CN102207488A (zh) * 2011-03-29 2011-10-05 北京理工大学 横波tofd缺陷定位方法
JP2013234886A (ja) * 2012-05-08 2013-11-21 Ihi Inspection & Instrumentation Co Ltd Tofd法による超音波探傷方法と装置
CN203287354U (zh) * 2013-04-22 2013-11-13 北京隆盛泰科石油管科技有限公司 钢管埋弧焊焊缝自动超声波检测方法所用的探头***
CN103472133A (zh) * 2013-09-27 2013-12-25 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超声波检验焊缝根部缺陷的方法
CN103529125A (zh) * 2013-10-09 2014-01-22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大壁厚钢管埋弧焊缝超声波检测方法
CN104155363A (zh) * 2014-08-11 2014-11-19 绵阳创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轨道焊缝探伤扫查仪
CN105987951A (zh) * 2015-01-28 2016-10-0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焊缝边部缺陷类型的探伤方法
JP6078732B1 (ja) * 2015-08-04 2017-02-15 本多電子株式会社 超音波プローブ
WO2018040117A1 (zh) * 2016-08-30 2018-03-08 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阵列探头的钢轨焊缝超声波成像检测方法及***
CN107449829A (zh) * 2017-08-09 2017-12-08 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对接焊缝无损检测验收方法
CN109425656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以识别埋弧焊管夹珠缺陷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WO2019116414A1 (ja) * 2017-12-11 2019-06-20 本多電子株式会社 超音波画像表示装置
CN110320270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氢致开裂试样中夹杂物和裂纹的探伤方法和装置
CN210626420U (zh) * 2019-07-11 2020-05-26 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式探伤扫查装置
CN111307946A (zh) * 2019-11-20 2020-06-19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奥氏体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方法
CN111257426A (zh) * 2020-02-25 2020-06-09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火箭燃料贮箱焊缝的多模式全聚焦检测方法、***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utomatic Submerged Arc Welding with Metal Powder Addition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Maintain Quality;phillip D.thomas;《Journal of ship production and design》;全文 *
X射线探伤技术对埋弧焊管焊缝检测中气孔缺陷的判定方法;董斌;杨剑峰;;焊管(12);全文 *
国家技术监督局.《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11345-1989》.1989,全文. *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管焊缝X射线图像缺陷识别方法;樊丁;胡桉得;黄健康;徐振亚;徐旭;;焊接学报(01);全文 *
对接焊缝中缺陷类型的超声识别;蔡红生, 汪毅, 王传玉;无损检测(09);全文 *
对接焊缝中面积型缺陷超声检测可靠性试验研究;郭宏川;;石油和化工设备(01);全文 *
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于建军;《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B022-2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9998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01606B1 (en) A method for testing pipeline welds using ultrasonic phased arrays
CN102636566B (zh) 筒形锻件内部径向缺陷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CN108562647B (zh) Pa-tofd结合的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超声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037135A (zh) 一种基于自制短横孔试块对6mm薄板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灵敏度确定法
CN109374755B (zh) 不锈钢油管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及标准试块
CN105203635A (zh) 小径管外表面纵向缺陷的表面波检测方法
CN207850998U (zh) 一种安放式管座角焊缝超声相控阵成像检测用模拟试块
CA1226933A (en) Method for the ultrasonic flaw detection of an electric welded pipe
CN103954687A (zh) 一种超声波探伤方法、超声波探伤装置及纵波横波爬波一体化超声波斜探头
CN105353035A (zh) 一种利用相控阵对tky管节点的检测方法
CN204719007U (zh) 钢管塔薄壁管焊缝检测缺陷对比试块
CN106053601B (zh) 一种检测铁素体中厚壁管对接焊缝根部未焊透的方法
CN111650281A (zh) 一种用于杆塔焊缝的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方法
EP0361890B1 (en) Non-destructive dimensional and flaw inspection of thin wall tube weldments
CN102841142A (zh) 基于超声波检测装置的焊缝检测方法
CN102636567B (zh) 筒形锻件斜入射超声波探伤方法
CN114199998B (zh) 用于焊管坡口未熔合和夹渣缺陷的手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529125A (zh) 大壁厚钢管埋弧焊缝超声波检测方法
CN109780453B (zh) 油气管线b型套筒角焊缝超声波检测用对比试块
CN101793871A (zh) 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的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方法
CN209247705U (zh) 不锈钢油管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标准试块
CN103487509A (zh) 超声手动纵-纵-纵波检测方法
CN203287354U (zh) 钢管埋弧焊焊缝自动超声波检测方法所用的探头***
CN110006998A (zh) 一种用于检测空心管件焊缝的检测***以及检测方法
JP2003322643A (ja) 溶接鋼管溶接部の品質検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