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9497A - 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9497A
CN114199497A CN202111269690.7A CN202111269690A CN114199497A CN 114199497 A CN114199497 A CN 114199497A CN 202111269690 A CN202111269690 A CN 202111269690A CN 114199497 A CN114199497 A CN 114199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wind
honeycomb
flow
air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96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娟娟
王建华
陈涛
贾李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Truc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Truc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Truc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Truc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96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94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9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9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2Wind tu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02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test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2Wind tunnels
    • G01M9/04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该风洞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收缩段、稳流段、渐扩段和蜂窝体阻尼段,动力段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通过设计两级蜂窝体结构风洞装置,经过两级蜂窝体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并通过调整两个蜂窝体之间距离,找到最佳位置,经过两级不同结构的蜂窝体稳流,实现对风场均匀性和流场质量的调整,满足在试验室有限空间条件下,模拟出适合多种机型试验所需的风场、风速和环境。风洞结构整体采用分段组合整体连接方式,便于在试验室有限空间组合和移动。

Description

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开发发动机功率不断提升,产生热负荷不断增大。换热***及高温部件热辐射直接导致发动机舱热环境变差,影响整车功率和性能。为缩短装车冷却***开发、整车匹配试验周期,提高冷却***性能。通过在发动机台架上模拟整车冷却***状态、模拟发动机在整车使用环境下冷却***性能,就需要建立一套在发动机试验室模拟整车条件下冷却试验模拟测试装置。
专利(CN101750204B)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风洞动力模拟实验的发动机模拟器,进气口位于外壳体上面,其下端与集气环相通,多个喷管均匀布设外壳体的内壁,喷管的前端与集气环相通;多个薄板纵横布设在圆形支撑环上构成支撑架,网布设在支撑架上,构成整流器,总压测量耙由多个总压测压管和悬臂支撑板组成,总压测压管由悬臂支撑板支撑,悬臂支撑板沿进气道的内圆周前后交错均匀分布,总压测量耙和静压测量孔的测压管沿测压管通道归集收拢成一束后从外壳体的后上部引出,静压测量孔与总压测压耙位于整流器的后面。本发明结构紧凑,各参数经过严格计算,各零、部件拆装方便,实验性能稳定、可靠,精度高、数据准确。
现有试验方法是通过大功率风机制造迎面风(环境风场),模拟发动机在整车道路环境下冷却***性能。由于风机营造出的模拟风场与实际环境风场出入较大,加上试验环境随机性较大,造成模拟出的迎面风场不均匀,直接影响发动机舱热环境和试验测试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经过两级不同结构的蜂窝体稳流,实现对风场均匀性和流场质量的调整,满足在试验室有限空间条件下,模拟出适合多种机型试验所需的风场、风速和环境。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收缩段、稳流段、渐扩段和蜂窝体阻尼段,所述动力段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蜂窝体阻尼段包括一级蜂窝体阻尼段、工作段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气流通过一级蜂窝体阻尼段后,将气流导直,使其平行于风洞的轴线,气流均匀性得到优化;进入二级蜂窝体阻尼段进一步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减弱尖跳流动,减少湍流横侧分量,将气流中的气体涡流进一步衰减。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蜂窝体阻尼段设有移动式蜂窝体,所述移动式蜂窝体采取外圆孔径小,靠中心部位孔径逐渐增大的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蜂窝体阻尼段采用固定蜂窝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蜂窝体阻尼段通过滚珠丝杆与步进电机相连,通过所述步进电机调整一级蜂窝体阻尼段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段与收缩段之间设有喷淋段和加热段。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段设有喷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段设有热交换器。
作为优选,所述稳流段和渐扩段之间设有导流段。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段设有导流片和导流片角度调整电机。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试验室空间受限,模拟迎面风的风洞装置不能做的太长、太大,若要在一个距离较短风洞结构内,模拟出一个理想的试验风场,极具挑战性。通过设计两级蜂窝体结构风洞装置(一级蜂窝体阻尼段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经过两级蜂窝体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并通过调整两个蜂窝体之间距离,找到最佳位置,经过两级不同结构的蜂窝体稳流,实现对风场均匀性和流场质量的调整,满足在试验室有限空间条件下,模拟出适合多种机型试验所需的风场、风速和环境。风洞结构整体采用分段组合整体连接方式,便于在试验室有限空间组合和移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风场均匀性设计:通过渐变孔径蜂窝体设计与二级蜂窝体结构设计的组合,可根据不同机型试验需求,通过调整两个蜂窝体之间距离,经过两级蜂窝体涡旋气流滤除,更好的导顺和拉均气流,使得模拟风场更加优化,气流速度、风场分布更趋均匀。满足不同机型对风场均匀性的需求;
2、风洞导流尾翼设计:由于试验室空间受限,风洞稳流段不能做的很长,当调至最大空气流量时风洞易产生射流,影响空气流场分布均匀性。通过模拟试验在渐扩段加装导流片,有效控制风洞在大流量时的射流。尾翼导流结构组成有,尾翼、回位弹簧、尾翼角度调节拉线、定位装置等组成;
3、高温风场模拟:通过导入发动机试验排气管废气余热(150℃—300℃),采用热交换器方式进行置换,通过热交换器对风洞入口端空气加热,通过控制发动机排气进入热交换器的进气量方法,控制风洞进气端温度。从而模拟出在高温状态下发动机在整车环境下冷却***状态;
4、喷淋风场模拟:通过在风洞入口处设计网格式水雾发生器、模拟雨水喷淋试验状态,通过计算机***控制喷淋***流量与压力,达到模拟喷淋试验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动力段;1.1、动力风扇;1.2、变频电机;2、喷淋段;2.1、喷淋装置;3、加热段(热交换);3.1、外循环接口;3.2、热交换器;4、收缩段;5、稳流段;6、导流段;6.1、导流片;6.2、导流片角度调整电机;7、渐扩段;8、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1、移动式蜂窝体;8.2、步进电机;8.3、导向轴;9、工作段;10、二级稳流;10.1、二级蜂窝体阻尼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1、收缩段4、稳流段5、渐扩段6和蜂窝体阻尼段,动力段1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4,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5,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6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
实施例一: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1、收缩段4、稳流段5、渐扩段6和蜂窝体阻尼段,动力段1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4,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5,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6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本实施例中,动力段1设有动力风扇1.1和变频电机1.2,通变频电机1.2驱动动力风扇1.1提供风源。
实施例二: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1、收缩段4、稳流段5、渐扩段6和蜂窝体阻尼段,动力段1设有动力风扇1.1和变频电机1.2,通变频电机1.2驱动动力风扇1.1提供风源,动力段1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4,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5,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6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本实施例中,蜂窝体阻尼段包括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工作段9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气流通过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后,将气流导直,使其平行于风洞的轴线,气流均匀性得到优化;进入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进一步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减弱尖跳流动,减少湍流横侧分量,将气流中的气体涡流进一步衰减。
实施例三: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1、收缩段4、稳流段5、渐扩段6和蜂窝体阻尼段,动力段1设有动力风扇1.1和变频电机1.2,通变频电机1.2驱动动力风扇1.1提供风源,动力段1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4,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5,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6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本实施例中,蜂窝体阻尼段包括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工作段9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气流通过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后,将气流导直,使其平行于风洞的轴线,气流均匀性得到优化;进入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进一步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减弱尖跳流动,减少湍流横侧分量,将气流中的气体涡流进一步衰减。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设有移动式蜂窝体8.1,移动式蜂窝体采取外圆孔径小,靠中心部位孔径逐渐增大的结构。
实施例四: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1、收缩段4、稳流段5、渐扩段6和蜂窝体阻尼段,动力段1设有动力风扇1.1和变频电机1.2,通变频电机1.2驱动动力风扇1.1提供风源,动力段1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4,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5,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6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本实施例中,蜂窝体阻尼段包括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工作段9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气流通过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后,将气流导直,使其平行于风洞的轴线,气流均匀性得到优化;进入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进一步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减弱尖跳流动,减少湍流横侧分量,将气流中的气体涡流进一步衰减。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设有移动式蜂窝体8.1,移动式蜂窝体采取外圆孔径小,靠中心部位孔径逐渐增大的结构;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采用固定蜂窝体10.1。
实施例五: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1、收缩段4、稳流段5、渐扩段6和蜂窝体阻尼段,动力段1设有动力风扇1.1和变频电机1.2,通变频电机1.2驱动动力风扇1.1提供风源,动力段1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4,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5,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6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本实施例中,蜂窝体阻尼段包括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工作段9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气流通过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后,将气流导直,使其平行于风洞的轴线,气流均匀性得到优化;进入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进一步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减弱尖跳流动,减少湍流横侧分量,将气流中的气体涡流进一步衰减。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设有移动式蜂窝体8.1,移动式蜂窝体采取外圆孔径小,靠中心部位孔径逐渐增大的结构;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采用固定蜂窝体10.1。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通过滚珠丝杆与步进电机8.2相连,步进电机8.2驱动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沿导向轴8.3移动,进一步调整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9之间的距离。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采用渐变孔径蜂窝体与二级蜂窝体阻尼段9组合,可根据不同机型试验需求,通过调整两个蜂窝体之间距离,经过两级蜂窝体涡旋气流滤除,更好的导顺和拉均气流,使得模拟风场更加优化,气流速度、风场分布更趋均匀。满足不同机型对风场均匀性的需求。
实施例六: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1、收缩段4、稳流段5、渐扩段6和蜂窝体阻尼段,动力段1设有动力风扇1.1和变频电机1.2,通变频电机1.2驱动动力风扇1.1提供风源,动力段1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4,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5,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6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本实施例中,蜂窝体阻尼段包括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工作段9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气流通过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后,将气流导直,使其平行于风洞的轴线,气流均匀性得到优化;进入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进一步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减弱尖跳流动,减少湍流横侧分量,将气流中的气体涡流进一步衰减。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设有移动式蜂窝体8.1,移动式蜂窝体采取外圆孔径小,靠中心部位孔径逐渐增大的结构;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采用固定蜂窝体10.1。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通过滚珠丝杆与步进电机8.2相连,步进电机8.2驱动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沿导向轴8.3移动,进一步调整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9之间的距离。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采用渐变孔径蜂窝体与二级蜂窝体阻尼段9组合,可根据不同机型试验需求,通过调整两个蜂窝体之间距离,经过两级蜂窝体涡旋气流滤除,更好的导顺和拉均气流,使得模拟风场更加优化,气流速度、风场分布更趋均匀。满足不同机型对风场均匀性的需求。动力段1与收缩段4之间设有喷淋段2和加热段3。
实施例七: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1、收缩段4、稳流段5、渐扩段6和蜂窝体阻尼段,动力段1设有动力风扇1.1和变频电机1.2,通变频电机1.2驱动动力风扇1.1提供风源,动力段1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4,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5,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6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本实施例中,蜂窝体阻尼段包括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工作段9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气流通过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后,将气流导直,使其平行于风洞的轴线,气流均匀性得到优化;进入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进一步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减弱尖跳流动,减少湍流横侧分量,将气流中的气体涡流进一步衰减。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设有移动式蜂窝体8.1,移动式蜂窝体采取外圆孔径小,靠中心部位孔径逐渐增大的结构;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采用固定蜂窝体10.1。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通过滚珠丝杆与步进电机8.2相连,步进电机8.2驱动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沿导向轴8.3移动,进一步调整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9之间的距离。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采用渐变孔径蜂窝体与二级蜂窝体阻尼段9组合,可根据不同机型试验需求,通过调整两个蜂窝体之间距离,经过两级蜂窝体涡旋气流滤除,更好的导顺和拉均气流,使得模拟风场更加优化,气流速度、风场分布更趋均匀。满足不同机型对风场均匀性的需求。动力段1与收缩段4之间设有喷淋段2和加热段3。喷淋段2设有喷淋装置2.1,加热段3设有热交换器3.2,热交换器3.2通过外循环接口3.1与发动机试验排气管连接。通过导入发动机试验排气管废气余热(150℃~00℃),采用热交换器3.2方式进行置换,通过热交换器3.2对风洞入口端空气加热,通过控制发动机排气进入热交换器3.2的进气量方法,控制风洞进气端温度。从而模拟出在高温状态下发动机在整车环境下冷却***状态。通过在风洞入口处设计网格式水雾发生器(喷淋装置2.1),模拟雨水喷淋试验状态,通过计算机***控制喷淋***流量与压力,达到模拟喷淋试验目的。
实施例七: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1、收缩段4、稳流段5、渐扩段6和蜂窝体阻尼段,动力段1设有动力风扇1.1和变频电机1.2,通变频电机1.2驱动动力风扇1.1提供风源,动力段1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4,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5,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6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本实施例中,蜂窝体阻尼段包括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工作段9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气流通过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后,将气流导直,使其平行于风洞的轴线,气流均匀性得到优化;进入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进一步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减弱尖跳流动,减少湍流横侧分量,将气流中的气体涡流进一步衰减。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设有移动式蜂窝体8.1,移动式蜂窝体采取外圆孔径小,靠中心部位孔径逐渐增大的结构;二级蜂窝体阻尼段10采用固定蜂窝体10.1。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通过滚珠丝杆与步进电机8.2相连,步进电机8.2驱动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沿导向轴8.3移动,进一步调整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9之间的距离。一级蜂窝体阻尼段8采用渐变孔径蜂窝体与二级蜂窝体阻尼段9组合,可根据不同机型试验需求,通过调整两个蜂窝体之间距离,经过两级蜂窝体涡旋气流滤除,更好的导顺和拉均气流,使得模拟风场更加优化,气流速度、风场分布更趋均匀。满足不同机型对风场均匀性的需求。动力段1与收缩段4之间设有喷淋段2和加热段3。喷淋段2设有喷淋装置2.1,加热段3设有热交换器3.2,热交换器3.2通过外循环接口3.1与发动机试验排气管连接。通过导入发动机试验排气管废气余热(150℃~00℃),采用热交换器3.2方式进行置换,通过热交换器3.2对风洞入口端空气加热,通过控制发动机排气进入热交换器3.2的进气量方法,控制风洞进气端温度。从而模拟出在高温状态下发动机在整车环境下冷却***状态。通过在风洞入口处设计网格式水雾发生器(喷淋装置2.1),模拟雨水喷淋试验状态,通过计算机***控制喷淋***流量与压力,达到模拟喷淋试验目的。稳流段5和渐扩段7之间设有导流段6,导流段6设有导流片6.1和导流片角度调整电机6.2,由于试验室空间受限,风洞稳流段不能做的很长,当调至最大空气流量时风洞易产生射流,影响空气流场分布均匀性。通过模拟试验在渐扩段7加装导流片6.1,有效控制风洞在大流量时的射流。尾翼导流结构组成有,尾翼、回位弹簧、尾翼角度调节拉线和定位装置等组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特征。本发明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是示例性的,本说明书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技术方案。相反,提供这些说明将使得本发明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用于描述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各方面公开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和数字仅仅是示例,因此,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不限于所示出的细节。在以下描述中,当相关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被确定为不必要地模糊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重点时,将省略详细描述。
在使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否则还可以具有另一部分或其他部分,所用的术语通常可以是单数但也可以表示复数形式。
应该指出,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出现并使用术语“第一”、“第二”、“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来描述各种不同的组件,但是这些成分和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成分和部分和另一个成分和部分。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并且类似地,第二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一部件,顶部和底部的部件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彼此对调或转换;一端和另一端的部件可以彼此性能相同或者不同。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例如,当位置顺序被描述为“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下一个”时,除非使用“恰好”或“直接”这样的词汇或术语,此外则可以包括它们之间不接触或者接触的情形。如果提到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上”,则并不意味着在图中第一元件必须位于第二元件的上方。所述部件的上部和下部会根据观察的角度和定向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附图中或在实际构造中,如果涉及了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上”的情况可以包括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下方”的情况以及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上方”的情况。在描述时间关系时,除非使用“恰好”或“直接”,否则在描述“之后”、“后续”、“随后”和“之前”时,可以包括步骤之间并不连续的情况。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彼此组合或者拼接,并且可以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充分理解的以各种不同地构造来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或者可以以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起执行。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段、收缩段、稳流段、渐扩段和蜂窝体阻尼段,所述动力段产生的风源经过收缩段,气流密度聚增形成气体混流进入稳流段,气流均匀性得到改善,进入渐扩段气流速度降低,气流进一步进入蜂窝体阻尼段进行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体阻尼段包括一级蜂窝体阻尼段、工作段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气流通过一级蜂窝体阻尼段后,将气流导直,使其平行于风洞的轴线,气流均匀性得到优化;进入二级蜂窝体阻尼段进一步破碎涡旋、导顺和拉均气流,减弱尖跳流动,减少湍流横侧分量,将气流中的气体涡流进一步衰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蜂窝体阻尼段设有移动式蜂窝体,所述移动式蜂窝体采取外圆孔径小,靠中心部位孔径逐渐增大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蜂窝体阻尼段采用固定蜂窝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蜂窝体阻尼段通过滚珠丝杆与步进电机相连,通过所述步进电机调整一级蜂窝体阻尼段和二级蜂窝体阻尼段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段与收缩段之间设有喷淋段和加热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段设有喷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设有热交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段和渐扩段之间设有导流段。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段设有导流片和导流片角度调整电机。
CN202111269690.7A 2021-10-29 2021-10-29 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 Pending CN1141994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9690.7A CN114199497A (zh) 2021-10-29 2021-10-29 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9690.7A CN114199497A (zh) 2021-10-29 2021-10-29 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9497A true CN114199497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6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9690.7A Pending CN114199497A (zh) 2021-10-29 2021-10-29 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94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28880A (zh) * 2024-03-22 2024-04-26 南京沃姆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洞试验用导流设备及导流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204A (zh) * 2009-12-08 2010-06-23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用于高速风洞动力模拟实验的发动机模拟器
JP2011038804A (ja) * 2009-08-06 2011-02-24 Isuzu Motors Ltd 模型の圧力損失調整用構造体、流体試験用模型及び模型の圧力損失調整方法
CN202533242U (zh) * 2012-02-21 2012-11-14 南开大学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式风蚀风洞
CN104019958A (zh) * 2013-08-23 2014-09-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风洞整流装置
CN204008059U (zh) * 2014-09-02 2014-12-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一种空间紧密型低速环境风洞试验装置
CN104280204A (zh) * 2014-09-28 2015-01-14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洞
CN206656846U (zh) * 2017-05-08 2017-11-2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新型农用小型直流式低速风洞
CN209372359U (zh) * 2019-03-23 2019-09-10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试验段直流阵风风洞
CN110702419A (zh) * 2019-10-11 2020-01-17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发动机进气***防冰符合性试验***及方法
CN213985612U (zh) * 2020-12-30 2021-08-17 恒菱机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试验段直流检定风洞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38804A (ja) * 2009-08-06 2011-02-24 Isuzu Motors Ltd 模型の圧力損失調整用構造体、流体試験用模型及び模型の圧力損失調整方法
CN101750204A (zh) * 2009-12-08 2010-06-23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用于高速风洞动力模拟实验的发动机模拟器
CN202533242U (zh) * 2012-02-21 2012-11-14 南开大学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式风蚀风洞
CN104019958A (zh) * 2013-08-23 2014-09-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风洞整流装置
CN204008059U (zh) * 2014-09-02 2014-12-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一种空间紧密型低速环境风洞试验装置
CN104280204A (zh) * 2014-09-28 2015-01-14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洞
CN206656846U (zh) * 2017-05-08 2017-11-2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新型农用小型直流式低速风洞
CN209372359U (zh) * 2019-03-23 2019-09-10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试验段直流阵风风洞
CN110702419A (zh) * 2019-10-11 2020-01-17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发动机进气***防冰符合性试验***及方法
CN213985612U (zh) * 2020-12-30 2021-08-17 恒菱机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试验段直流检定风洞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28880A (zh) * 2024-03-22 2024-04-26 南京沃姆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洞试验用导流设备及导流方法
CN117928880B (zh) * 2024-03-22 2024-05-28 南京沃姆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洞试验用导流设备及导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7948B (zh) 一种进气总压和对涡旋流耦合畸变发生器及畸变试验方法
CN111175053B (zh) 航空发动机进气畸变模拟装置
CN107060892B (zh) 一种气液耦合的涡轮叶片冷却单元
CN114199497A (zh) 发动机台架试验风场环境模拟风洞结构
CN100582712C (zh) 先进旋涡燃烧室流动特性实验***
CN103061867A (zh) 一种气液式中冷器
CN211854205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229639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总压畸变生成装置设计方法
ES2652517B1 (es) Intercambiador para tunel de viento
CN113565573A (zh) 内部冷却通道仿蜂窝排布的涡轮叶片及燃气轮机
CN110641273A (zh) 一种车用主动进气格栅
JP3225678U (ja) インバータの放熱構成
Offergeld et al. VoCoRec-A novel two-stage volumetric conical receiver
CN108344040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688247U (zh) 机房空调及其风道结构
CN211189787U (zh) 一种带有非对称叶栅结构的高效紧凑型混合器
CN215057766U (zh) 一种燃气涡轮用回热器
CN211290302U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741865U (zh) 用于测试汽车整车散热性能的试验辅助装置及测试***
CN113153536A (zh) 一种燃气涡轮用回热器
CN109595124B (zh) 一种错位负压抽吸式聚风装置
CN201225950Y (zh) 先进旋涡燃烧室流动特性实验装置
CN110559900A (zh) 一种带有非对称叶栅结构的高效紧凑型混合器
CN221126057U (zh) 内置涡流发生器型液冷板
Busch et al. VoCoRec: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Two-Stage Volumetric Conical Re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