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3897A - 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3897A
CN114183897A CN202111372167.7A CN202111372167A CN114183897A CN 114183897 A CN114183897 A CN 114183897A CN 202111372167 A CN202111372167 A CN 202111372167A CN 114183897 A CN114183897 A CN 114183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central control
delta
indoo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21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盛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uan Beijinsi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huan Beijinsi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huan Beijinsi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huan Beijinsi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21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38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3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3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动检测控制暖通***的控制方法,包括:中控单元控制供暖装置以室内预设温度开始供暖,当供暖时长到达预设供暖时长时,中控单元控制温湿度检测器对室内温度进行周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室内预设温度对比判定是否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合格,若室内实际温度不合格,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并根据差值对供暖装置功率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在供暖时长达到预设时间时对室内的实际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供暖装置的初始功率进行调节,能够有效避免了供暖效率低导致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不足同时使***能耗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在当代社会几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家用及商用电器,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品质的今天,对我们的舒适感、健康、满意度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莫大影响的暖通空调***几乎已经完全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也正是因为它的不可或缺,美国能源署调查发现暖通***的能耗占据了整个建筑物能耗的40%到60%。
同时,由于暖通空调***自身的复杂非线性、时变、强耦合、强干扰和大时滞等特性,导致对其进行精确的建模和理想的最优控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目前仍被广泛采用的人为设定值与PID控制方式在很多时候既无法使被控室内人员感到舒适,同时也使***始终处于一种高能耗的状态之下。这也意味着针对暖通***运行效率上的一点点提升,其所带来的能源利用率的提升都相当可观。在保证室内人员的最大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到最低这一看似矛盾的要求一直以来都是研究暖通***控制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在保证室内人员的最大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中控单元通过室外温度检测器检测的室外实际温度确定室内预设温度并控制供暖装置以室内预设温度对室内进行供暖,中控单元在供暖装置供暖时控制温湿度检测器对室内温度进行周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室内预设温度进行对比以判定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合格,若室内实际温度不合格,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与室内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将供暖装置的功率调节至对应值;
步骤S2,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空气质量检测器针对该温度下室内的实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若室内空气质量合格,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若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中控单元控制通风装置启动以进行通风、在通风时长达到预设值时控制空气质量检测器对通风后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通风后的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若通风后的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中控单元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对通风装置转速进行调节或判定通风装置是否出现故障;
步骤S3,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空气质量合格时,中控单元不启动或关闭所述通风装置、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属于温度下降区间,若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不属于该区间,中控单元计算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下降区间中下降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所述供暖装置的功率进行二次调节;
步骤S4,当所述中控单元对所述供暖装置的功率进行二次调节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通风后的室内湿度是否合格并在判定通风后的室内湿度不合格时启动加湿装置、将加湿装置功率调节至对应值以调节室内湿度,当中控单元判定需将加湿装置功率调节至对应值以使通风后的室内湿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污染物浓度检测器检测在该湿度和温度下的室内污染物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启动空气净化装置以净化室内空气。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中控单元控制供暖装置开始供暖时,中控单元通过室外温度检测器检测的室外温度确定室内预设温度D0并控制供暖装置以室内预设温度D0对室内供暖;当供暖时长长达t时,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室内实际温度D并将D与D0进行对比以判定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合格,
若D>D0时,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高,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高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
若D=D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合格;
若D<D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低,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低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高时,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高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设定△D=D0-D;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1、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2和第三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3,其中,△D1<△D2,0.4<α1<α2<0.7;
当△D≤△D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1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1<△D≤△D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2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D2时,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停止供暖直至室内实际温度达到预设值;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i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i以增加供暖装置的初始功率W时,增加后的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记为Wb’,设定Wb’=W×αi;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低时,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低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设定△D=D-D0;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1、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2和第三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3,其中,△D1<△D2,0.4<λ1<λ2<λ3<0.7;
当△D≤△D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1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1<△D≤△D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2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D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三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3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u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u以增加供暖装置的初始功率W时,增加后的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记为Wa’,设定Wa’=W×(λ+λu)。增加功率,增加过程中监控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室内空气质量Z0;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高并根据温度差值调节所述供暖装置初始功率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检测该温度下室内空气实际质量Z并根据检测结果与预设室内空气质量Z0对比判定室内空气实际质量Z是否进行通风;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空气质量Z合格并不启动所述通风装置通风;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空气质量Z不合格、计算Z与Z’之间的质量差值△Z并根据质量差值△Z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调节至对应值进行通风,设定△Z=Z-Z’;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质量差值△Z1、第一质量差值△Z2、第一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1和第二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2;其中,△Z1<△Z2,0.3<β1<β2<0.6;
当△Z≤△Z1时,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启动所述通风装置进行通风;
当△Z1<△Z≤△Z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二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2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进行调节;
当△Z>△Z2,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三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3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j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j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进行调节时,设定j=1,2,3,调节后的通风装置转速记为S’=S×βj;
当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到室内实际温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空气质量检测器检测调节通风装置转速S’后的空气质量并记为Z’,中控单元将检测到的空气质量Z’与预设空气质量Z0对比判定空气质量是否合格;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完成并关闭通风装置;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后的空气质量不合格并初步判定所述通风装置出现故障。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初步判定所述通风装置出现故障时,所述中单元计算Z’与Z0之间的通风质量差值△Z’并根据△Z’判定通风装置故障原因;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通风质量差值△Z’1、第二通风质量差值△Z’2,其中,△Z’1<△Z’2;
当△Z’≤△Z’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转子轴承缺油发出缺油报警提示;
当△Z’1<△Z’≤△Z’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扇叶并发出损坏报警提示;
当△Z’>△Z’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电容损坏并发出报警提示;
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转子轴承缺油时,中控单元将所述通风装置调节至最低功率进行通风直至空气质量达到预设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温度下降区间T0,设定T0(Tmin,D0),其中,Tmin为最低下降温度;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转子轴承缺油且将通风装置调节至最低功率进行通风直至空气质量达到预设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T并根据检测结果是否属于温度下降区间判定是否对供暖装置功率再次调节;
若T∈T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符合标准并不对供暖装置功率再次调节;
Figure BDA0003362684270000051
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不符合标准,中控单元计算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T与最低下降温度Tmin之间下降差值△T并根据下降差值△T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再次调节,设定△T=Tmin-T;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下降差值△T1、第二下降差值△T2、第一供暖装置运行功率再次调节系数γ1、第二供暖装置运行功率再次调节系数γ2和第三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3,其中,△T1<△T2,0.2<γ1<γ2<γ3<0.4;
当△T≤△T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1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再次调节;
当△T1<△T≤△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2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再次调节;
当△T>△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3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再次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k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αi对供暖装置运行功率W’进行调节时,设定k=1,2,3,调节后的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记为W”,设定W”=W’×(1+γk)。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室内湿度H0,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低并根据温度差值调节所述供暖装置初始功率时,中控单元控制温湿度检测器实时检测增加温度时的室内实际湿度H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判定是否启动所述加湿装置;
若H≥H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启动所述加湿装置进行加湿;
若H<H0,所述中控单元计算预设室内湿度与室内实际湿度之间的湿度差值△H并根据湿度差值△H将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调节至对应值进行加湿;所述中控单元还设有第一湿度差值△H1、第二湿度差值△H2、第一加湿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ω1、第二加湿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ω2和第三加湿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ω3;其中,△H1<△H2,0<ω3<0.3<ω2<ω1<0.8;
当△H≤△H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3对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2对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
当△H>△H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1对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o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对所述空气调节单元功率G进行调节时,设定o=1,2,3,调节后的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记为G’,设定G’=G×ωo。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污染物浓度N0;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和室内实际湿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检测该湿度和温度下的污染物浓度N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进行净化;
若N<N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合格并不进行净化;
若N≥N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不合格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启动以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启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且净化时长到达预设净化时长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进行检测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污染物浓度并记为N’,中控单元根据N’与N0对比判定是否调节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
若N’≤N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合格并不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若N’>N0且N’<N,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不合格,中控单元计算N’与N0之间的污染物浓度差值△N并根据△N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设定△N=N-N’;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污染物浓度差值△N1、第二污染物浓度差值△N2、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1、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2和第三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3,其中,△N1<△N2,0.4<ρ1<ρ2<ρ3<0.8;
当△N≤△N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1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当△N1<△N≤△N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2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当△N>△N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3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v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v,设定v=1,2,3,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记为J’,设定J’=J×ρv。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空气净化装置功率最低功率Jmin;当所述中控单元以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净化时,中控单元将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与空气净化装置功率最低功率Jmin进行对比判定空气净化装置是否出现故障;
若J’≥Jmin,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运行正常;
若J’<Jmin,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出现故障并发出装置故障警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控制供暖装置开始预供暖时,中控单元通过上传的室外温度确定室内预设温度D0并控制供暖装置以室内预设温度D0对室内供暖;当供暖时长长达t时,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对室内实际温度D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室内预设温度D0对比判定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合格,本发明通过中控单元在供暖时长达到预设时间时对室内的实际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供暖装置的初始功率进行调节,能够有效避免了供暖效率低导致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不足同时使***能耗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不合格并对所述供暖装置功率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差值△D并根据差值△D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本发明中控单元通过室内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准确的对所述供暖装置的功率的调节,能够有效避免了因室内人员的舒适度不足在调节供暖装置的功率时供暖装置的功率不匹配导致***能耗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高并根据温度差值调节所述供暖装置初始功率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检测该温度下室内空气实际质量Z并根据检测结果与预设室内空气质量Z0对比判定是否进行通风并在通风后室内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检测室内温度达到预设值时的空气质量判定所述通风装置是否出现故障,本发明通过中控单元判定温度过高并对供暖装置的功率进行降低时,同时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判定是否进行通风或检测室内温度达到预设值时的空气质量判定所述通风装置是否出现故障,能够有效避免了将室内温度调节后再去进行通风使空气质量符合标准进行导致***能耗增加的同时,使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室内人员的舒服度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初步判定所述通风装置出现故障时,所述中单元计算Z’与Z0之间的通风质量差值△Z’并根据△Z’判定通风装置故障原因;本发明通过中控单元计算通风后的空气质量和预设空气质量之间的差值判定通风通风装置的故障原因,能够有效避免了通风装置损坏使空气质量无法符合标准导致室内温度下降且空气质量不合格使***能耗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温度下降区间T0,设定T0(Tmin,D0),其中,Tmin为最低下降温度;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转子轴承缺油且将通风装置调节至最低功率进行通风直至空气质量达到预设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T并根据检测结果是否属于温度下降区间判定是否对供暖装置功率再次调节;本发明通过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对供暖装置功率再次调节,能够有效避免了在通风完成后室内温度不合格且供暖效率低导致室内人员舒适度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室内湿度H0,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低并根据温度差值调节所述供暖装置初始功率时,中控单元控制温湿度检测器实时检测增加温度时的室内实际湿度H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判定是否启动所述加湿装置;本发明通过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温湿度检测器检测增温时的室内实际湿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进行调节,能够有效避免了在供暖时温度增加使室内湿度不符合标准导致室内人员舒适度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和室内实际湿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检测该湿度和温度下的污染物浓度N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进行净化;本发明通过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检测该湿度和温度下的污染物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进行净化,能有效避免了在污染物浓度合格并进行净化导致***能耗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启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且净化时长到达预设净化时长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进行检测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污染物浓度并记为N’,中控单元根据N’与N0对比判定是否调节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本发明通过所述中控单元在净化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因空气净化装置功率不合格导致净化时长延长使室内人员舒适度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以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净化时,中控单元将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与空气净化装置功率最低功率Jmin进行对比判定空气净化装置是否出现故障;本发明通过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与空气净化装置功率最低功率空气净化装置是否出现故障;能够有效避免了因空气净化装置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完成空气净化使室内人员舒适度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墙体1;
壳体5,其设置在所述墙体1上,用以承载所述各装置;
供暖单元,包括供暖装置2,其设置在所述壳体5内壁上,用以供暖;
调节单元,其包括通风装置3、空气净化装置4和加湿装置41;其中,所述通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墙体1内,用以室内通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4设置在所述壳体5内远离供暖装置2的一侧,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所述加湿装置41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4相邻的一侧,用以对室内湿度进行调节;
检测单元,包括温湿度检测器21、室外温度检测器(图中未画出)、空气质量检测器31和污染物浓度检测器42;其中所述温湿度检测器21设置在所述壳体5底端表面,用以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31其设置在所述壳体5内远离所述空气净化装置4的一侧,用以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42其设置在所述壳体5内远离所述加湿装置41的一侧,用以检测室内污染物浓度;所述室外温度检测器(图中未画出)其设置在所述墙体1外表面,用以检测室内温度;
中控单元(图未画出),用以根据室外温度检测器、温湿度检测器21、空气质量检测器31和污染物浓度检测器42检测的数据分别对供暖单元、通风装置和空气调节单元进行调节。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1,中控单元通过室外温湿度检测器21检测的室外实际温度确定室内预设温度并控制供暖装置以室内预设温度对室内进行供暖,中控单元在供暖装置供暖时控制温湿度检测器21对室内温度进行周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室内预设温度进行对比以判定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合格,若室内实际温度不合格,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与室内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将供暖装置的功率调节至对应值;
步骤S2,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空气质量检测器31针对该温度下室内的实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若室内空气质量合格,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21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若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中控单元控制通风装置启动以进行通风、在通风时长达到预设值时控制空气质量检测器31对通风后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通风后的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若通风后的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中控单元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对通风装置转速进行调节或判定通风装置是否出现故障;
步骤S3,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空气质量合格时,中控单元不启动或关闭所述通风装置、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21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属于温度下降区间,若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不属于该区间,中控单元计算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下降区间中下降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所述供暖装置的功率进行二次调节;
步骤S4,当所述中控单元对所述供暖装置的功率进行二次调节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21检测通风后的室内湿度是否合格并在判定通风后的室内湿度不合格时启动加湿装置、将加湿装置功率调节至对应值以调节室内湿度,当中控单元判定需将加湿装置功率调节至对应值以使通风后的室内湿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污染物浓度检测器42检测在该湿度和温度下的室内污染物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启动空气净化装置以净化室内空气。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中控单元控制供暖装置开始供暖时,中控单元通过室外温湿度检测器21检测的室外温度确定室内预设温度D0并控制供暖装置以室内预设温度D0对室内供暖;当供暖时长长达t时,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21检测室内实际温度D并将D与D0进行对比以判定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合格,
若D>D0时,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高,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高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
若D=D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合格;
若D<D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低,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低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
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不合格并对所述供暖装置功率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差值△D并根据差值△D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本发明中控单元通过室内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准确的对所述供暖装置的功率的调节,能够有效避免了因室内人员的舒适度不足在调节供暖装置的功率时供暖装置的功率不匹配导致***能耗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高时,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高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设定△D=D0-D;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1、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2和第三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3,其中,△D1<△D2,0.4<α1<α2<0.7;
当△D≤△D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1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1<△D≤△D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2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D2时,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停止供暖直至室内实际温度达到预设值;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i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i以增加供暖装置的初始功率W时,增加后的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记为Wb’,设定Wb’=W×αi;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低时,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低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设定△D=D-D0;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1、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2和第三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3,其中,△D1<△D2,0.4<λ1<λ2<λ3<0.7;
当△D≤△D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1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1<△D≤△D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2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D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三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3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u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u以增加供暖装置的初始功率W时,增加后的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记为Wa’,设定Wa’=W×(λ+λu);
本发明中控单元通过室内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准确的对所述供暖装置的功率的调节,能够有效避免了因室内人员的舒适度不足在调节供暖装置的功率时供暖装置的功率不匹配导致***能耗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室内空气质量Z0;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高并根据温度差值调节所述供暖装置初始功率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31检测该温度下室内空气实际质量Z并根据检测结果与预设室内空气质量Z0对比判定室内空气实际质量Z是否进行通风;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空气质量Z合格并不启动所述通风装置通风;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空气质量Z不合格、计算Z与Z’之间的质量差值△Z并根据质量差值△Z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调节至对应值进行通风,设定△Z=Z-Z’;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质量差值△Z1、第一质量差值△Z2、第一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1和第二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2;其中,△Z1<△Z2,0.3<β1<β2<0.6;
当△Z≤△Z1时,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启动所述通风装置进行通风;
当△Z1<△Z≤△Z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二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2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进行调节;
当△Z>△Z2,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三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3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j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j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进行调节时,设定j=1,2,3,调节后的通风装置转速记为S’=S×βj;
当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21检测到室内实际温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空气质量检测器31检测调节通风装置转速S’后的空气质量并记为Z’,中控单元将检测到的空气质量Z’与预设空气质量Z0对比判定空气质量是否合格;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完成并关闭通风装置;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后的空气质量不合格并初步判定所述通风装置出现故障;
本发明通过中控单元判定温度过高并对供暖装置的功率进行降低时,同时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判定是否进行通风或检测室内温度达到预设值时的空气质量判定所述通风装置是否出现故障,能够有效避免了将室内温度调节后再去进行通风使空气质量符合标准进行导致***能耗增加的同时,使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室内人员的舒服度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初步判定所述通风装置出现故障时,所述中单元计算Z’与Z0之间的通风质量差值△Z’并根据△Z’判定通风装置故障原因;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通风质量差值△Z’1、第二通风质量差值△Z’2,其中,△Z’1<△Z’2;
当△Z’≤△Z’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转子轴承缺油发出缺油报警提示;
当△Z’1<△Z’≤△Z’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扇叶并发出损坏报警提示;
当△Z’>△Z’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电容损坏并发出报警提示;
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转子轴承缺油时,中控单元将所述通风装置调节至最低功率进行通风直至空气质量达到预设值;
本发明通过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21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对供暖装置功率再次调节,能够有效避免了在通风完成后室内温度不合格且供暖效率低导致室内人员舒适度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温度下降区间T0,设定T0(Tmin,D0),其中,Tmin为最低下降温度;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转子轴承缺油且将通风装置调节至最低功率进行通风直至空气质量达到预设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21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T并根据检测结果是否属于温度下降区间判定是否对供暖装置功率再次调节;
若T∈T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符合标准并不对供暖装置功率再次调节;
Figure BDA0003362684270000161
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不符合标准,中控单元计算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T与最低下降温度Tmin之间下降差值△T并根据下降差值△T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再次调节,设定△T=Tmin-T;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下降差值△T1、第二下降差值△T2、第一供暖装置运行功率再次调节系数γ1、第二供暖装置运行功率再次调节系数γ2和第三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3,其中,△T1<△T2,0.2<γ1<γ2<γ3<0.4;
当△T≤△T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1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再次调节;
当△T1<△T≤△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2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再次调节;
当△T>△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3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再次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k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αi对供暖装置运行功率W’进行调节时,设定k=1,2,3,调节后的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记为W”,设定W”=W’×(1+γk);
本发明通过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温湿度检测器21检测增温时的室内实际湿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进行调节,能够有效避免了在供暖时温度增加使室内湿度不符合标准导致室内人员舒适度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室内湿度H0,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低并根据温度差值调节所述供暖装置初始功率时,中控单元控制温湿度检测器21实时检测增加温度时的室内实际湿度H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判定是否启动所述加湿装置;
若H≥H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启动所述加湿装置进行加湿;
若H<H0,所述中控单元计算预设室内湿度与室内实际湿度之间的湿度差值△H并根据湿度差值△H将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调节至对应值进行加湿;所述中控单元还设有第一湿度差值△H1、第二湿度差值△H2、第一加湿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ω1、第二加湿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ω2和第三加湿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ω3;其中,△H1<△H2,0<ω3<0.3<ω2<ω1<0.8;
当△H≤△H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3对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2对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
当△H>△H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1对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o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对所述空气调节单元功率G进行调节时,设定o=1,2,3,调节后的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记为G’,设定G’=G×ωo。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污染物浓度N0;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和室内实际湿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42检测该湿度和温度下的污染物浓度N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进行净化;
若N<N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合格并不进行净化;
若N≥N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不合格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启动以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
本发明通过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42检测该湿度和温度下的污染物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进行净化,能有效避免了在污染物浓度合格并进行净化导致***能耗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启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且净化时长到达预设净化时长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42进行检测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污染物浓度并记为N’,中控单元根据N’与N0对比判定是否调节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
若N’≤N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合格并不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若N’>N0且N’<N,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不合格,中控单元计算N’与N0之间的污染物浓度差值△N并根据△N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设定△N=N-N’;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污染物浓度差值△N1、第二污染物浓度差值△N2、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1、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2和第三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3,其中,△N1<△N2,0.4<ρ1<ρ2<ρ3<0.8;
当△N≤△N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1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当△N1<△N≤△N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2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当△N>△N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3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v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v,设定v=1,2,3,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记为J’,设定J’=J×ρv;
本发明通过所述中控单元在净化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因空气净化装置功率不合格导致净化时长延长使室内人员舒适度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空气净化装置功率最低功率Jmin;当所述中控单元以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净化时,中控单元将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与空气净化装置功率最低功率Jmin进行对比判定空气净化装置是否出现故障;
若J’≥Jmin,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运行正常;
若J’<Jmin,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出现故障并发出装置故障警报;
本发明通过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与空气净化装置功率最低功率空气净化装置是否出现故障;能够有效避免了因空气净化装置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完成空气净化使室内人员舒适度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使***能耗降低。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自动检测控制暖通***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中控单元通过室外温度检测器检测的室外实际温度确定室内预设温度并控制供暖装置以室内预设温度对室内进行供暖,中控单元在供暖装置供暖时控制温湿度检测器对室内温度进行周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室内预设温度进行对比以判定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合格,若室内实际温度不合格,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与室内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将供暖装置的功率调节至对应值;
步骤S2,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空气质量检测器针对该温度下室内的实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若室内空气质量合格,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若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中控单元控制通风装置启动以进行通风、在通风时长达到预设值时控制空气质量检测器对通风后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通风后的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若通风后的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中控单元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对通风装置转速进行调节或判定通风装置是否出现故障;
步骤S3,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空气质量合格时,中控单元不启动或关闭所述通风装置、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属于温度下降区间,若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不属于该区间,中控单元计算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下降区间中下降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所述供暖装置的功率进行二次调节;
步骤S4,当所述中控单元对所述供暖装置的功率进行二次调节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通风后的室内湿度是否合格并在判定通风后的室内湿度不合格时启动加湿装置、将加湿装置功率调节至对应值以调节室内湿度,当中控单元判定需将加湿装置功率调节至对应值以使通风后的室内湿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污染物浓度检测器检测在该湿度和温度下的室内污染物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启动空气净化装置以净化室内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中控单元控制供暖装置开始供暖时,中控单元通过室外温度检测器检测的室外温度确定室内预设温度D0并控制供暖装置以室内预设温度D0对室内供暖;当供暖时长长达t时,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室内实际温度D并将D与D0进行对比以判定室内实际温度是否合格,
若D>D0时,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高,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高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
若D=D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合格;
若D<D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低,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低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高时,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高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设定△D=D0-D;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1、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2和第三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3,其中,△D1<△D2,0.4<α1<α2<0.7;
当△D≤△D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1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1<△D≤△D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2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D2时,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停止供暖直至室内实际温度达到预设值;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i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αi以增加供暖装置的初始功率W时,增加后的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记为Wb’,设定Wb’=W×αi;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D过低时,中控单元计算室内实际温度D与预设室内温度D0之间的过低差值△D并根据△D将所述供暖装置供率调节至对应值,设定△D=D-D0;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过低温度差值△D1、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1、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2和第三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3,其中,△D1<△D2,0.4<λ1<λ2<λ3<0.7;
当△D≤△D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一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1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1<△D≤△D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二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2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D>△D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三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3对供暖装置功率W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u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调节系数λu以增加供暖装置的初始功率W时,增加后的供暖装置初始功率记为Wa’,设定Wa’=W×(λ+λu)。增加功率,增加过程中监控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室内空气质量Z0;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高并根据温度差值调节所述供暖装置初始功率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检测该温度下室内空气实际质量Z并根据检测结果与预设室内空气质量Z0对比判定室内空气实际质量Z是否进行通风;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空气质量Z合格并不启动所述通风装置通风;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空气质量Z不合格、计算Z与Z’之间的质量差值△Z并根据质量差值△Z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调节至对应值进行通风,设定△Z=Z-Z’;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质量差值△Z1、第一质量差值△Z2、第一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1和第二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2;其中,△Z1<△Z2,0.3<β1<β2<0.6;
当△Z≤△Z1时,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启动所述通风装置进行通风;
当△Z1<△Z≤△Z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二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2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进行调节;
当△Z>△Z2,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三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3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j通风装置转速调节系数βj对所述通风装置转速S进行调节时,设定j=1,2,3,调节后的通风装置转速记为S’=S×βj;
当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到室内实际温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空气质量检测器检测调节通风装置转速S’后的空气质量并记为Z’,中控单元将检测到的空气质量Z’与预设空气质量Z0对比判定空气质量是否合格;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完成并关闭通风装置;
若Z’>Z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后的空气质量不合格并初步判定所述通风装置出现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初步判定所述通风装置出现故障时,所述中单元计算Z’与Z0之间的通风质量差值△Z’并根据△Z’判定通风装置故障原因;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通风质量差值△Z’1、第二通风质量差值△Z’2,其中,△Z’1<△Z’2;
当△Z’≤△Z’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转子轴承缺油发出缺油报警提示;
当△Z’1<△Z’≤△Z’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扇叶并发出损坏报警提示;
当△Z’>△Z’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电容损坏并发出报警提示;
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转子轴承缺油时,中控单元将所述通风装置调节至最低功率进行通风直至空气质量达到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温度下降区间T0,设定T0(Tmin,D0),其中,Tmin为最低下降温度;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通风装置转子轴承缺油且将通风装置调节至最低功率进行通风直至空气质量达到预设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温湿度检测器检测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T并根据检测结果是否属于温度下降区间判定是否对供暖装置功率再次调节;
若T∈T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符合标准并不对供暖装置功率再次调节;
Figure FDA0003362684260000041
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不符合标准,中控单元计算通风后的室内实际温度T与最低下降温度Tmin之间下降差值△T并根据下降差值△T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b’再次调节,设定△T=Tmin-T;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下降差值△T1、第二下降差值△T2、第一供暖装置运行功率再次调节系数γ1、第二供暖装置运行功率再次调节系数γ2和第三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3,其中,△T1<△T2,0.2<γ1<γ2<γ3<0.4;
当△T≤△T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1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b’再次调节;
当△T1<△T≤△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2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b’再次调节;
当△T>△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γ3对调节后的供暖装置功率Wb’再次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k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调节系数αi对供暖装置运行功率Wb’进行调节时,设定k=1,2,3,调节后的供暖装置运行功率记为Wb”,设定Wb”=Wb’×(1+γk)。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室内湿度H0,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低并根据温度差值调节所述供暖装置初始功率时,中控单元控制温湿度检测器实时检测增加温度时的室内实际湿度H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判定是否启动所述加湿装置;
若H≥H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启动所述加湿装置进行加湿;
若H<H0,所述中控单元计算预设室内湿度与室内实际湿度之间的湿度差值△H并根据湿度差值△H将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调节至对应值进行加湿;所述中控单元还设有第一湿度差值△H1、第二湿度差值△H2、第一加湿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ω1、第二加湿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ω2和第三加湿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ω3;其中,△H1<△H2,0<ω3<0.3<ω2<ω1<0.8;
当△H≤△H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3对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2对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
当△H>△H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1对所述加湿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o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调节系数ω对所述空气调节单元功率G进行调节时,设定o=1,2,3,调节后的空气调节单元功率记为G’,设定G’=G×ωo。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设有预设污染物浓度N0;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和室内实际湿度合格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检测该湿度和温度下的污染物浓度N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进行净化;
若N<N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合格并不进行净化;
若N≥N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不合格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启动以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启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且净化时长到达预设净化时长时,中控单元控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器进行检测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污染物浓度并记为N’,中控单元根据N’与N0对比判定是否调节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
若N’≤N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合格并不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若N’>N0且N’<N,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污染物浓度不合格,中控单元计算N’与N0之间的污染物浓度差值△N并根据△N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设定△N=N-N’;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污染物浓度差值△N1、第二污染物浓度差值△N2、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1、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2和第三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3,其中,△N1<△N2,0.4<ρ1<ρ2<ρ3<0.8;
当△N≤△N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1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当△N1<△N≤△N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2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当△N>△N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3对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所述第v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v,设定v=1,2,3,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记为J’,设定J’=J×ρv。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空气净化装置功率最低功率Jmin;当所述中控单元以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进行净化时,中控单元将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功率J’与空气净化装置功率最低功率Jmin进行对比判定空气净化装置是否出现故障;
若J’≥Jmin,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运行正常;
若J’<Jmin,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调节后的空气净化装置出现故障并发出装置故障警报。
CN202111372167.7A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1838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2167.7A CN114183897A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2167.7A CN114183897A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3897A true CN114183897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2167.7A Pending CN114183897A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389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0507A (zh) * 2022-09-21 2022-10-21 山西万家寨水控水利机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装置的新型一体化电机
CN116398932A (zh) * 2023-04-25 2023-07-07 华能(天津)能源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供热管路智能管理方法及***
CN116447730A (zh) * 2023-06-09 2023-07-18 连云港凯瑞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自动控制方法及***
CN117249617A (zh) * 2023-10-09 2023-12-19 东莞市俊志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传感的制冷单元控制***
CN117249617B (zh) * 2023-10-09 2024-07-26 青岛库曼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传感的制冷单元控制***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7783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利用通风***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JP2011021881A (ja) * 2010-10-29 2011-02-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354206A (zh) * 2011-07-25 2012-02-15 山东建筑大学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数据融合的空调故障诊断***及方法
CN104976726A (zh) * 2015-07-24 2015-10-1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带加湿装置的空调和空调加湿控制方法
US20170234557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Goodman Manufacturing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ir temperature control using a target time based control plan
CN108731198A (zh) * 2018-04-20 2018-11-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换新风的控制方法
CN108895719A (zh) * 2018-07-19 2018-1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机组及其供暖控制方法
CN111397079A (zh) * 2020-03-24 2020-07-10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窗户启闭与空调***的联动控制方法
CN111539559A (zh) * 2020-04-08 2020-08-14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公用建筑用环境控制及运行保障平台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7783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利用通风***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JP2011021881A (ja) * 2010-10-29 2011-02-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354206A (zh) * 2011-07-25 2012-02-15 山东建筑大学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数据融合的空调故障诊断***及方法
CN104976726A (zh) * 2015-07-24 2015-10-1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带加湿装置的空调和空调加湿控制方法
US20170234557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Goodman Manufacturing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ir temperature control using a target time based control plan
CN108731198A (zh) * 2018-04-20 2018-11-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换新风的控制方法
CN108895719A (zh) * 2018-07-19 2018-1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机组及其供暖控制方法
CN111397079A (zh) * 2020-03-24 2020-07-10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窗户启闭与空调***的联动控制方法
CN111539559A (zh) * 2020-04-08 2020-08-14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公用建筑用环境控制及运行保障平台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0507A (zh) * 2022-09-21 2022-10-21 山西万家寨水控水利机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装置的新型一体化电机
CN115220507B (zh) * 2022-09-21 2022-12-16 山西万家寨水控水利机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装置的新型一体化电机
CN116398932A (zh) * 2023-04-25 2023-07-07 华能(天津)能源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供热管路智能管理方法及***
CN116398932B (zh) * 2023-04-25 2024-01-23 华能(天津)能源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供热管路智能管理方法及***
CN116447730A (zh) * 2023-06-09 2023-07-18 连云港凯瑞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自动控制方法及***
CN116447730B (zh) * 2023-06-09 2023-11-24 连云港凯瑞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自动控制方法及***
CN117249617A (zh) * 2023-10-09 2023-12-19 东莞市俊志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传感的制冷单元控制***
CN117249617B (zh) * 2023-10-09 2024-07-26 青岛库曼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传感的制冷单元控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83897A (zh) 一种自动检测控制的暖通***及控制方法
US10386087B2 (en) Method of defrosting an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or unit
US64740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 recovery in an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CA2737852C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545660B (zh) 室内温度湿度的独立控制***
US11397016B2 (e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rmostat and rooftop unit of climate control system
JP6253459B2 (ja) 空調用換気装置
CN106839284A (zh) 风管机空调***及其的室内风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059624B (zh) 新风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243999B (zh) 用于空调新风***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CN112696737A (zh) 一种空调和自动窗联合控制室内新风量的方法
CN209147369U (zh) 一种空气处理***的监控装置
KR20090115443A (ko) 지능형 환경 제어 시스템
CN112050441B (zh) 新风空调的净化控制方法
CN110686326A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方法及洁净空调***
CN111765610B (zh) 一种室内湿度控制方法
CN116221799A (zh) 一种室内恒温智能控制***
CN213810850U (zh) 一种居民区供热调节***
CN112050447B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6045468B (zh) 一种新风***的控制方法、装置、新风***和存储介质
CN112556035A (zh) 新风空调一体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050443A (zh) 新风空调的净化控制方法
CN112050442B (zh) 新风空调的净化控制方法
KR20190119950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112050444B (zh) 新风空调的净化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