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9512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9512A
CN114179512A CN202111060704.4A CN202111060704A CN114179512A CN 114179512 A CN114179512 A CN 114179512A CN 202111060704 A CN202111060704 A CN 202111060704A CN 114179512 A CN114179512 A CN 114179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unit
recording medium
width direction
hea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07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知野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179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5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ve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fan for blowing or sucking ai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输送路径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记录部,其一边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扫描移动一边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喷出油墨,来实施记录;待机部,其供记录部在非记录状态下待机;干燥机构,其具有热源和送风部,并对被输送至输送路径中的记录部的下游侧的、被实施了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吹送暖风,热源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待机部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液体施加到记录介质上来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例如,已知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那样,具备使施加到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的干燥单元。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具体的干燥方式可以列举出,红外线加热器、暖风加热器、加热辊、电热板等。
但是,存在如下这样的课题,即,有时因记录装置的结构、所使用的油墨等液体的规格,干燥单元所具有的热源发出来的热量会传递给施加到记录介质之前的液体,从而对施加液体的液体喷出头的喷出特性产生影响等使记录品质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716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输送路径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记录部,其一边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扫描移动一边向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液体,来实施记录;待机部,其供所述记录部在非记录状态下待机;干燥机构,其具有热源和送风部,并被输送至所述输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部的下游侧的、被实施了记录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吹送暖风,所述热源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所述待机部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从侧面观察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表示输送路径的侧视图。
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5为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4而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另外,在附图中所附记的坐标中设为,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Z方向为上方、Y轴方向为前后方向、+Y方向为前方、X轴方向为左右方向、+X方向为左方向、X-Y平面为水平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为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
记录装置100为,基于从所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电子设备或外部存储介质接收的印刷数据或记录规格,将作为液体的油墨向以卷筒状态而被供给的记录介质1喷出,从而实施记录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记录装置100具备:记录部10、支承部20、供给部30、输送部40、切断部50、干燥机构60、待机部70、作为液体贮存部的油墨贮存部80、控制部90等。
记录部10具备:记录头11、滑架12、导向轴13、滑架电机等。滑架电机省略了图示。
记录头11具有将记录用的油墨作为油墨滴而喷出的多个喷嘴。记录头11被搭载在滑架12上,并随着在X轴方向上进行往返移动的滑架12而在X轴方向、也就是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扫描移动。
导向轴13在X轴方向上延伸,并对滑架12以能够滑动接触的状态进行支承。滑架电机成为使滑架12沿着导向轴13往返移动时的驱动源。
记录装置100通过控制部90的控制,而反复进行一边使搭载了记录头11的滑架12沿着导向轴13移动一边从记录头11喷出油墨滴的动作、和使记录介质1在输送方向上移动的动作,从而在记录介质1上记录所希望的图像。在此,当将从记录头11喷出油墨滴并在记录介质1上实施记录的区域作为记录区域时,记录区域中的记录介质1的输送方向为,与记录头11进行扫描移动的X轴方向交叉的Y轴方向。
例如,在油墨中,作为由浓油墨组合物组成的油墨组,有在蓝绿色、品红、黄色这三色的油墨组之上加上了黑色的四色的油墨组等。此外,例如,有加上了由淡化了各自的颜色材料的浓度的淡油墨组合物组成的浅蓝绿色、浅品红、浅黄色、浅黑色等的油墨组的八色的油墨组等。
作为喷出油墨滴的方式,作为优选例而使用压电方式。压电方式为,通过压电元件(Piezo元件)对被贮存于压力室中的油墨施加与记录信息信号相对应的压力,从而使油墨滴从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中喷射,来实施记录的方式。
另外,喷出油墨滴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使油墨以液滴状进行喷射,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群的其他的记录方式。
支承部20为,与记录头11对置,并在记录区域中对在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的记录介质1从其下方进行支承的板状体。为了对记录介质1的翘起进行按压,支承部20也可以具备将记录介质1吸附在对记录介质1进行支承的支承面上的吸气孔。
供给部30能够对卷筒状的记录介质1进行收纳。供给部30具备以可旋转的方式而对卷筒状的记录介质1进行支承的支承轴31。支承轴31通过在控制部90的控制之下进行驱动的驱动电机,而能够与输送部40的驱动相配合地对记录介质1进行放卷或收卷。驱动电机省略了图示。
输送部40具备多个输送辊41,并对记录介质1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输送路径43进行输送。输送辊41为通过控制部90而被驱动控制的驱动辊,也可以具备在与输送辊41之间夹着记录介质1并随着输送辊4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从动辊42。
输送路径43被构成为,除了包括将记录介质1从供给部30依次向记录部10、切断部50进行输送的正向路径之外,还包含将记录介质1反转的反转路径43r。
参照图3而对输送路径43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在此,将记录介质1从供给部30起依次向记录部10、切断部50且直到从切断部50排出的输送辊41设为输送辊41a至41h。此外,将从动于输送辊41a、41b、41e至41h的从动辊42分别设为从动辊42a、42b、42e至42h,并且将从动于输送辊41c、41d的从动辊42设为从动辊42cd。
输送辊41a为,将记录介质1从供给部30朝向输送辊41b送出的输送辊41。
输送辊41b为将记录介质1朝向输送辊41c送出的输送辊41,并在与从动辊42b之间夹持记录介质1,且在为了使被切断部50切断了的先头侧的记录介质1反转而在反转路径43r上进行输送时,能够使被切断并回卷了的尾侧的记录介质1的顶端部等待。
输送辊41c、41d为,对从供给部30被输送来的记录介质1以及进行反转并被输送来的记录介质1进行输送的输送辊41。从动辊42cd为,在与输送辊41c、41d这两个输送辊41之间夹着记录介质1,并从动于输送辊41c、41d而进行旋转的从动辊42,并且为了构成用于使记录介质1反转的反转路径43r,由与其他的从动辊42相比较大直径的辊构成。
输送辊41d为,将记录介质1朝向输送辊41e送出的输送辊41。
输送辊41e为,在支承部20的上游侧,且在与从动辊42e之间对记录介质1进行夹持并输送的输送辊41。
输送辊41f为,在支承部20的下游侧,且在与从动辊42f之间对记录介质1进行夹持并输送的输送辊41。
输送辊41g为,在切断部50的上游侧,且在与从动辊42g之间对记录介质1进行夹持并输送的输送辊41。
输送辊41h为,在切断部50的下游侧,且在与从动辊42h之间对记录介质1进行夹持并输送的输送辊41,并能够对被切断部50切断了的先头侧的记录介质1、即完成了一个记录面的记录且被切断了的记录物2进行保持,或者对被切断且完成了记录的记录物2进行排出。
切断部50具备剪切器51等,并且在控制部90的控制之下,对完成了记录的记录介质1进行切断,并且在未通过输送辊41h进行保持的情况下,将被切断了的记录物2排出至堆叠器54。
堆叠器54被设置在记录装置100的前面,且能够对从切断部50被排出来的记录物2进行堆叠并收纳。
反转路径43r为,相对于将记录介质1的先头侧作为前而从输送辊41c起依次向输送辊41d、输送辊41e的方向进行输送的正向路径,为了将被切断部50切断了的记录介质1进行反转,从而如在图3中由虚线的箭头方向所示的那样,将被切断了的记录介质1的尾侧作为前而从输送辊41e起向输送辊41c、输送辊41d进行输送,并返回至输送辊41e的路径。也就是说,反转路径43r为将记录介质1的先头侧与尾侧以相反的方式来进行输送的路径。
即,记录装置100在输送路径43中的记录部10的上游侧,具备能够将记录介质1反转的反转路径43r。
在被切断部50切断了的记录物2未排出至堆叠器54并进行反转从而在背面上实施记录时,在控制部90的控制之下,首先,对于被切断了的尾侧的记录介质1,通过反转输送辊41a至41g,从而将其顶端部回卷至输送辊41b,接下来,对被保持在输送辊41h上的记录物2,通过反转输送辊41h、41g、41f、41e,从而经由反转路径43r而输送至输送辊41c。接下来,一边使输送辊41c至41h在正向方向上进行旋转一边对记录物2进行输送,从而在记录部10中,在记录物2的背面上实施记录。
如图4所示,干燥机构60具有热源61和送风部62,并且通过对被输送至输送路径43中的输送至记录部10的下游侧的、被实施了记录的记录介质1的记录面吹送暖风,从而使记录介质1干燥。
热源61被配置在作为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X侧,待机部70被配置在作为其反对侧的-X侧,即,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此外,热源61在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输送路径43的外侧,送风部62在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热源61的更外侧。
另外,热源61也可以在X轴方向上不一定被设置在与待机部70对置的位置,只要设置在隔着输送路径43而与设置有待机部7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即可。此外,如果热源61被设置在隔着输送路径43而与设置有待机部7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则也可以被配置在分别与图4中所示的示例相反的位置。也就是说,也可以设为,热源61被配置在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的-X侧,待机部70被配置在作为其反对侧的+X侧。
在热源61上,作为优选例而使用在自身温度控制性上优良的PTC加热器。在此,PTC是指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作为优选例,在送风部62中使用了送风扇。
此外,如图4所示,干燥机构60具备送风管63,该送风管63与送风部62连通且延伸至输送路径43上,并将暖风吹送到记录面上。热源61被设置在送风管63的内部,并且送风部62所送出的风通过热源61,作为暖风而从送风管63被吹送到记录介质1的记录面上。
送风管63以从输送路径43的一端侧、也就是+X侧起朝向中央以前部变细的形状来延伸,以使暖风吹送到被输送至记录区域的下游侧的记录介质1的记录面上。在延伸至输送路径43上的送风管63的下侧设置有暖风的排出口,且向记录介质1的方向吹送暖风。
由于送风管63为前部变细的形状,因此越接近顶端,从送风管63被送出来的暖风的速度越快。也就是说,送风管63被构成为,即使在远离热源61的范围内,也能够有效地实施干燥。
此外,在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也就是X轴方向上的输送路径43的外侧,在与送风部62对置的位置,设置有对输送路径43侧的空气进行抽吸并排出的排气部65。在排气部65上设置有吸气管66,该吸气管66与排气部65连通且延伸至输送路径43上,并对被吹送到记录介质1的记录面上的暖风进行抽吸。
吸气管66以从输送路径43的另一端侧、也就是-X侧起朝向中央延伸,以能够使从送风管63被送出来的暖风在被吹送到记录介质1的记录面上的同时被抽吸。在延伸至输送路径43的吸气管66上设置有暖风的吸气口,且对被吹送到记录介质1的记录面上的暖风进行抽吸。排气部65将抽吸来的暖风向记录装置100的外部放出。也就是说,通过热源61以及送风部62而被送出来的暖风从记录装置100的一端侧起朝向另一端侧流动并被排出。
待机部70构成供记录部10在非记录状态下待机的位置。待机部70具有对记录部10的喷出功能进行维护的维护功能,并且能够通过使记录头11移动至待机位置来实施记录头11的维护。具体而言,作为维护,例如,消除记录头11所具有的喷嘴的堵塞,或者实施为了改善油墨的喷出特性的冲洗、油墨的抽吸。也就是说,待机部70作为维护功能,具有被冲洗的油墨的回收功能、油墨的抽吸功能等。此外,待机部70作为维护功能,还可以具备对附着于喷嘴面上的油墨进行擦拭的擦拭功能、在非记录时对记录头11的喷嘴的开口面进行压盖以防止喷嘴周边的油墨的干燥的压盖功能。
油墨贮存部80具备对油墨进行贮存的罐。从油墨贮存部80向记录头11,通过油墨供给机构来供给油墨。油墨供给机构由油墨供给通道、油墨泵等构成,所述油墨供给通道为罐和记录头11进行连通的管道等,所述油墨泵供送油墨供给通道的油墨。油墨供给机构的图示省略了。
油墨贮存部80被配置在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也就是-X侧。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油墨贮存部80被配置在待机部70的下方处。
另外,代替对油墨进行贮存的罐,油墨贮存部80还可以为,具备能够供墨盒进行安装的盒托架的结构。
如图3所示,记录部10、干燥机构60以及包括从动辊42cd的反转路径43r被配置于,在记录装置100被设置为使用状态时的侧视观察中,至少各自的一部分在相同的高度上重叠的位置。由于为了对记录介质1进行反转并输送而具备的从动辊42cd为较大直径的辊,因此反转路径43r在高度方向上需要较大的空间。记录部10以及干燥机构60被配置为,在高度方向上,至少各自的一部分与从动辊42cd所占有的空间在相同的高度上重叠。
控制部90具备实施运算的CPU和RAM、ROM等存储介质,并实施记录装置100整体的集中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90基于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记录规格,来对记录部10、支承部20、供给部30、输送部40、切断部50、干燥机构60等进行控制,并在记录介质1上形成所希望的记录图像,从而制作记录物2。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记录装置100具备输送部40,其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输送路径43对记录介质1进行输送;记录部10,其一边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扫描移动一边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1喷出油墨,来实施记录;待机部70,其供记录部10在非记录状态下待机;干燥机构60,其具有热源61和送风部62,并对被输送至输送路径43中的记录部10的下游侧的、被实施了记录的记录介质1的记录面吹送暖风。热源61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待机部70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在记录装置100中,由于热源61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待机部70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因此热源61的发出来的热量在非记录状态下难以被传递给在待机部70待机的记录部10。其结果为,抑制了因热源61所发出来的热量而导致记录部10的油墨的粘度发生变化等对喷出油墨的喷出特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从而抑制了记录品质降低的情况。
此外,热源61在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输送路径43的外侧,送风部62在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热源61的更外侧。热源61由于被配置在与送风部62相比更靠近输送路径43的记录介质1的位置,因此针对于记录介质1能够更有效率地来传递热量,也就是说能够更有效率地实施干燥。此外,由于送风部62被配置在与热源61相比更靠外侧,因此抑制了记录装置100的侧面被热源61加热的情况。
此外,干燥机构60具备与送风部62连通且延伸至输送路径43上并将暖风吹送到记录面上的送风管63。由于具备与送风部62连通且向记录面吹送暖风的送风管63,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记录介质1的干燥,此外,由于能够利用送风管63而使暖风变得在记录装置100内难以分散,因此抑制了因暖风的热量而导致记录部10的油墨的粘度发生变化等对喷出油墨的喷出特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从而抑制了记录品质降低的情况。
此外,在宽度方向上的与送风部62对置的位置,设置有对输送路径43侧的空气进行抽吸并排出的排气部65,因此,能够将通过干燥机构60而被吹送到了已实施记录的记录介质1的记录面的暖风向记录装置100的外部进行排出。其结果为,抑制了因干燥机构60所发出来的热量而导致记录部10的油墨的粘度发生变化等对记录部10的喷出特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从而抑制了记录品质降低的情况。
此外,由于具备吸气管66,该吸气管66与排气部65连通且延伸至输送路径43上,并对被吹送到记录面上的暖风进行抽吸,因此暖风变得在记录装置100内难以分散。其结果为,抑制了由因暖风的热量而导致记录部10的油墨的粘度发生变化等对喷出油墨的喷出特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从而抑制了记录品质降低的情况。
此外,在记录装置100中,热源61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并且贮存油墨的油墨贮存部80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因此,热源61的发出来的热量变得难以被传递到油墨贮存部80。其结果为,抑制了因热源61所发出来的热量而导致贮存于油墨贮存部80中的油墨的粘度发生变化等油墨出现变质的情况,从而抑制了记录品质降低的情况。
此外,待机部70具有对记录部10的喷出功能进行维护的冲洗、抽吸、擦拭功能等维护功能,并且由于待机部70被配置在远离热源61的位置,因此抑制了维护功能受到来自热源61的热量的影响的情况。
此外,在输送路径43中的记录部10的上游侧,具备能够将记录介质1反转的反转路径43r,且记录部10、干燥机构60以及包括从动辊42cd的反转路径43r被配置于,在被设置为使用状态时的侧视观察中,至少各自的一部分在相同的高度上重叠的位置。因此,与记录部10、干燥机构60以及反转路径43r分别被配置在不同的高度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以使记录装置100的高度更加紧凑地构成。
另外,虽然在记录介质1的输送路径43的说明中,对输送辊41c、41d为通过控制部90而被驱动控制的驱动辊,并且用于构成反转路径43r的较大直径的从动辊42cd为以从动于输送辊41c、41d的方式而进行旋转的从动辊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设为如下方式,即,将较大直径的从动辊42cd由通过控制部90而被驱动控制的驱动辊来构成,并且将输送辊41c、41d由以从动于该较大直径的驱动辊的方式而进行旋转的从动辊来构成。
2.实施方式2
作为实施方式2,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对如图4所示那样,热源61在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也就是X轴方向上被配置在输送路径43的外侧,送风部62在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热源61的更外侧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以使送风部62在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输送路径43的外侧,热源61在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送风部62的更外侧的方式来构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热源61隔着送风部62而被配置在远离待机部70的位置,因此热源61所发出来的热量在非记录状态下难以传递给在待机部70待机的记录部10。其结果为,抑制了因热源61所发出来的热量而导致对记录部10的喷出特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从而抑制了记录品质降低的情况。
3.实施方式3
作为实施方式3,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设为在热源61上使用在自身温度控制性上良好的PTC加热器作为优选例,此外,并没有特别地对热源的做功量的控制进行说明。作为热源61,并不限定于如这样的PTC加热器。
例如,记录装置100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来构成,即,能够根据被喷出到记录介质1上的油墨的量,来对作为干燥机构60的干燥能力即做功量的输出进行控制。
控制部90能够通过参照作为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印刷数据,来掌握被喷出到记录介质1上的油墨的量。例如,在被喷出到记录介质1上的油墨的量很少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比较容易地干燥,因此对干燥机构60并未要求较高的负载。相反地,在被喷到至记录介质1上的油墨的量较多的情况下,要求能够进行充足干燥的做功量的负载。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90基于参照印刷数据所获得的油墨量的信息,对热源61以及送风部62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便能够充分地实施干燥。具体而言,油墨量越多,则热源61的发热量越多,且送风部62的风量越多。即,记录装置100根据被喷出到记录介质1上的油墨的量来对干燥机构60的做功量进行控制。另外,关于基于油墨量的热源61以及送风部62的驱动规格,优选为,事先考虑印刷环境的温度、湿度来进行充分的评价并决定。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具备根据被喷到记录介质1上的油墨的量来对干燥机构60的做功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90,因此能够实施送出记录介质1的干燥所需的充足的暖风的控制。其结果为,不会有超过需要的暖风被送风出来的情况,因此抑制了因干燥机构60所发出来的热量而导致记录部10的油墨的粘度发生变化等、因干燥机构60所发出来的热量而对记录部10的喷出特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从而抑制了记录品质降低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对以在被缠绕成卷筒状的状态下来进行供给的记录介质1为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为单张式的记录介质。在将单张式的记录介质作为对象的情况下,供给部具备供给机构,该供给机构包括用于将记录介质向记录部10一张张地进行供给的分离器。此外,也可以不具备切断部50。
符号说明
1…记录介质;2…记录物;10…记录部;11…记录头;12…滑架;13…导向轴;20…支承部;30…供给部;31…支承轴;40…输送部;41、41a~41h…输送辊;42、42a、42b、42cd、42e~42h…从动辊;43…输送路径;43r…反转路径;50…切断部;51…剪切器;54…堆叠器;60…干燥机构;61…热源;62…送风部;63…送风管;65…排气部;66…吸气管;70…待机部;80…油墨贮存部;90…控制部;100…记录装置。

Claims (10)

1.一种记录装置,具备:
输送部,其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输送路径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
记录部,其一边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扫描移动一边向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液体,来实施记录;
待机部,其供所述记录部在非记录状态下待机;
干燥机构,其具有热源和送风部,并对被输送至所述输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部的下游侧的、被实施了记录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吹送暖风,
所述热源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所述待机部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热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输送路径的外侧,所述送风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热源的更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送风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输送路径的外侧,所述热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送风部的更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干燥机构具备送风管,该送风管与所述送风部连通且延伸至所述输送路径上,并将所述暖风吹送到所述记录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与所述送风部对置的位置设置有排气部,该排气部对所述输送路径侧的空气进行抽吸并排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具备吸气管,该吸气管与所述排气部连通且延伸至所述输送路径上,并对被吹送到所述记录面上的所述暖风进行抽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具备液体贮存部,所述液体贮存部对所述液体进行贮存,
所述液体贮存部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待机部具有对所述记录部的喷出功能进行维护的维护功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在所述输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部的上游侧具备反转路径,该反转路径能够将所述记录介质反转,
所述记录部、所述干燥机构以及所述反转路径被配置于,在被设置为使用状态时的侧视观察中,至少各自的一部分在相同的高度上重叠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被喷出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液体的量来对所述干燥机构的做功量进行控制。
CN202111060704.4A 2020-09-14 2021-09-10 记录装置 Pending CN1141795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3573A JP7517007B2 (ja) 2020-09-14 2020-09-14 記録装置
JP2020-153573 2020-09-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512A true CN114179512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39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0704.4A Pending CN114179512A (zh) 2020-09-14 2021-09-10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7893B2 (zh)
JP (1) JP7517007B2 (zh)
CN (1) CN114179512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37511A (ja) 2008-12-15 2010-06-24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5505592B2 (ja) 2009-01-29 2014-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465081B2 (ja) 2010-04-30 2014-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2206368A (ja) 2011-03-29 2012-10-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6221567B2 (ja) 2013-09-26 2017-11-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媒体搬送装置
JP6511778B2 (ja) 2014-11-10 2019-05-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676890B2 (ja) * 2015-06-26 2020-04-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9171639A (ja) 2018-03-28 2019-10-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燥装置及び乾燥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80750A1 (en) 2022-03-17
JP2022047663A (ja) 2022-03-25
US11607893B2 (en) 2023-03-21
JP7517007B2 (ja) 2024-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439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28220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564429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US6682190B2 (en) Controlling media curl in print-zone
JP200929213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H0427515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631709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US20130002749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2056242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0411451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100522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of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312742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
JP5573450B2 (ja) 記録装置
US6808259B2 (en) Controlling media curl in print-zone
JP667761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キャリッジの移動制御方法
JP7206799B2 (ja) 印刷装置
US11607893B2 (en) Recording device
JP50850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006977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786428B2 (ja) 記録装置
JPH0531871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200715273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27155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211606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結露防止方法
JP200216657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