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4206B - 光纤的拉出装置、光纤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的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的拉出装置、光纤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的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4206B
CN114174206B CN202080048650.7A CN202080048650A CN114174206B CN 114174206 B CN114174206 B CN 114174206B CN 202080048650 A CN202080048650 A CN 202080048650A CN 114174206 B CN114174206 B CN 114174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predetermined
end portion
spool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86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4206A (zh
Inventor
罗声杨
松永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74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4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4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4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30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constituted by fibre optics or optical waveguides
    • G01M11/33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constituted by fibre optics or optical waveguides with a light emitter being disposed at one fibre or waveguide end-face, and a light receiver at the other end-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0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18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rotate
    • B65H49/20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18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rotate
    • B65H49/34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positive rotation of packa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07Details of measur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30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constituted by fibre optics or optical waveguides
    • G01M11/31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constituted by fibre optics or optical waveguides with a light emitter and a light receiver being disposed at the same side of a fibre or waveguide end-face, e.g. reflectometers
    • G01M11/3109Reflectometers detecting the back-scattered light in the time-domain, e.g. OTD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57Bobbins; Re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71Terminating devices ; Cable clamps
    • G02B6/44785Cable c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30Forces; Stresses
    • B65H2515/31Tensile 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2Optical fibres or optical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从卷筒(10)拉出光纤(1),具备:第一拉出部(50),其保持光纤(1)的一端部(E1),在卷筒(10)向规定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从一端部(E1)侧拉出,之后在卷筒(10)向与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使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10)上;第二拉出部(70),其在第一拉出部(50)从一端部(E1)侧拉出了光纤(1)的规定部位之后,保持光纤(1)的另一端部(E2),在第一拉出部(50)使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10)上时,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从另一端部(E2)侧拉出。

Description

光纤的拉出装置、光纤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的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的拉出装置、光纤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光纤的制造工序中,从输送性等观点出发,将光纤卷绕于卷筒。另外,对于这样卷绕于卷筒的光纤,使用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光时域反射仪)等进行各种检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针对卷绕于卷筒的光纤的特性测量装置。
关于下述专利文献1的特性测量装置,在从卷筒放出的光纤的一端连接有供光源连接的光纤,在从卷筒放出的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供光检测器连接的光纤。另外,该特性测量装置使从光源射出的光向从卷筒放出的光纤的一端入射,并基于光检测器接收的光量等来测量卷绕于卷筒的光纤的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025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特性测量装置那样,在对卷绕于卷筒的光纤进行特性测量时,作为进行该测量的准备,需要将光纤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从卷筒拉出一定程度的长度。通常,由操作者来进行将光纤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从卷筒拉出的操作。因此,需要一种光纤的拉出装置,用于将光纤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从卷筒拉出。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的拉出装置、光纤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的检查方法,用于将光纤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从卷筒拉出。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的拉出装置,其从卷绕有光纤并能够绕旋转轴旋转的卷筒拉出所述光纤,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拉出部,其保持所述光纤的一端部,在所述卷筒向规定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规定部位从所述一端部侧拉出,之后在所述卷筒向与所述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将使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以及第二拉出部,其在所述第一拉出部从所述一端部侧拉出了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之后,保持所述光纤的另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拉出部使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时,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另一规定部位从所述另一端部侧拉出。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的拉出方法,其从卷绕有光纤并能够绕旋转轴旋转的卷筒拉出所述光纤,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步骤:第一保持步骤,保持所述光纤的一端部;第一拉出步骤,在所述第一保持步骤后,在所述卷筒向规定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规定部位从所述一端部侧拉出;第二保持步骤,在所述第一拉出步骤后,保持所述光纤的另一端部;以及第二拉出步骤,在所述第二保持步骤后,在所述卷筒向与所述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使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并且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另一规定部位从所述另一端部侧拉出。
关于该光纤的拉出装置、以及光纤的拉出方法,保持光纤的一端部,在卷筒向规定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将卷绕于卷筒的光纤的规定部位从一端部侧拉出。接着,保持光纤的另一端部。另外,在卷筒向与上述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将卷绕于卷筒的光纤的另一规定部位从另一端部侧拉出。此时,由于使拉出的光纤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上,因此卷筒对这样返回的光纤进行卷收。也就是说,卷筒将从一端部侧拉出的光纤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卷收。另外,卷筒将卷绕的光纤向另一端部侧放出。另外,将卷绕于卷筒的光纤的另一规定部位从另一端部侧拉出。卷筒如上述这样卷收的光纤是从一端部侧拉出的光纤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因此,根据该光纤的拉出装置、以及光纤的拉出方法,能够将光纤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从卷筒拉出。另外,关于该光纤的拉出装置、以及光纤的拉出方法,由于在卷筒旋转的状态下拉出光纤,因此能够抑制在拉出的光纤上产生扭转。此外,卷筒例如可以利用在拉出光纤时在拉出的光纤上产生的张力进行旋转。
可以是,上述光纤的拉出装置还具备卷筒驱动部,其使所述卷筒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卷筒驱动部在所述第一拉出部从所述一端部侧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时,使所述卷筒向所述规定的方向旋转,在所述第一拉出部使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时,使所述卷筒向与所述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与不具备使卷筒旋转的卷筒驱动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在拉出光纤时在光纤上产生的张力。
可以是,所述第一拉出部及所述第二拉出部的至少一方将所述光纤向不与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拉出。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与向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拉出光纤的情况相比,例如能够抑制非意图地从卷筒拉出光纤并在拉出的光纤上产生扭转。
可以是,所述第一拉出部以使得在从所述卷筒拉出的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以使得在向所述卷筒返回的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上产生的张力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使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所述第二拉出部以使得在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规定部位。
根据该光纤的拉出装置,能够抑制当拉出光纤时光纤松弛而导致该光纤钩挂于其它部件等。另外,根据该光纤的拉出装置,能够抑制当拉出光纤时在光纤上产生的张力过度地增大。
可以是,所述第一拉出部及所述第二拉出部的至少一方通过卷收所述光纤而拉出所述光纤。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与第一拉出部、第二拉出部以不卷收光纤的方式拉出光纤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光纤的拉出装置大型化。
在第一拉出部及第二拉出部的至少一方通过卷收光纤而拉出光纤的情况下,可以是,所述第一拉出部及所述第二拉出部的至少一方具有由在规定的轴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夹持片构成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利用所述一对夹持片在所述规定的轴向上夹持所述光纤的端部,在夹持所述端部的状态下绕所述规定的轴旋转而在以所述规定的轴为基准的外周面上卷收所述光纤,从而拉出所述光纤。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所述一对夹持片具有缺口,该缺口至少在所述一对夹持片夹持了所述一端部的状态下在以所述规定的轴为基准的所述夹持部的所述外周面上形成从所述规定的轴向上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槽。
就该光纤的拉出装置而言,关于在以规定的轴为基准的夹持部的外周面卷绕的光纤,该光纤横贯上述槽,在以规定的轴为基准的夹持部的外周面与卷绕于该外周面的光纤之间的一部分形成有间隙。因此,就该光纤的拉出装置而言,与没有在夹持部上形成槽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将卷收于夹持部的光纤把持,能够使对拉出的光纤的处理容易进行。例如,当在卷筒与夹持部之间对光纤进行切断时,在对卷收于夹持部的光纤上的横贯槽的部位进行了把持之后,解除夹持部对光纤的夹持,从而能够对拉出的光纤以环形的状态进行选取。
可以是,上述光纤的拉出装置还具备位置检测部,其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的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一拉出部基于所述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另外,可以是,上述光纤的拉出装置还具备另一位置检测部,其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的位置的另一信号,所述第二拉出部基于所述另一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光纤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的测量步骤,即:在利用上述的光纤的拉出方法从卷绕有光纤的卷筒拉出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侧及所述另一端部侧之后,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连接于测量装置,并利用该测量装置对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特性进行测量。
可以是,在所述测量步骤中,在从所述卷筒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侧及所述另一端部侧之后,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的至少一方切断而获得所述光纤的一部分,之后,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测量装置。
(三)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的拉出装置、光纤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的检查方法,用于将光纤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从卷筒拉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概要地示出的主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卷筒概要地示出的侧视图。
图3是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的拉出装置概要地示出的图。
图4是将图3所示的第一拉出部放大表示的图。
图5是从轴向观察图4所示的第一拉出部的图。
图6是表示光纤的拉出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以与图4同样的方法示出第一拉出部卷收光纤的状态的图。
图8是以与图5同样的方法示出第一拉出部卷收光纤的状态的图。
图9是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拉出部概要地示出的图。
图10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9所示的第一拉出部的图。
图11是以与图10同样的方法示出第一拉出部卷收光纤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光纤的拉出装置、以及光纤的拉出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例示的实施方式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并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改进。此外,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存在为了容易理解而改变各部件的尺寸进行表示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概要地示出的主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卷筒概要地示出的侧视图。此外,在图1、图2中,上侧表示上方侧,下侧表示下方侧。卷筒10是将光纤向规定的卷绕方向卷绕的部件。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卷筒10具有:轴11、第一凸缘12以及第二凸缘13。
轴11是沿着旋转轴10a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轴11的外径沿着旋转轴10a大致恒定。在轴11的一端部形成有从轴11的外周面向径向的外方突出的肋14。该肋14在轴11的整周延伸。
第一凸缘12及第二凸缘13是从轴的外周面向径向的外方突出的板状部件。第一凸缘12及第二凸缘13的外形为以旋转轴10a为中心的大致圆形。第一凸缘12与第二凸缘13在旋转轴10a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分离。第二凸缘13位于轴11上的肋14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第一凸缘12在旋转轴10a方向上位于肋14与第二凸缘13之间。旋转轴10a方向上的第一凸缘12与第二凸缘13的距离比旋转轴10a方向上的第一凸缘12与肋14的距离大。在第一凸缘12上形成有连通口16,该连通口16使以该第一凸缘12为基准的第二凸缘13侧与肋14侧连通。本实施方式的连通口16为从第一凸缘12的外缘向轴11侧延伸的缺口。此外,连通口16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沿第一凸缘12的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作为构成卷筒10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树脂。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11上的第一凸缘12与第二凸缘13之间的部位、以及第一凸缘12与肋14之间的部位,卷绕有光纤1。具体而言,在轴11上的第一凸缘12与第二凸缘13之间的部位,以规定的卷绕方向卷绕有光纤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从该部位放出光纤1的一端部E1。因此,轴11上的第一凸缘12与第二凸缘13之间的部位可以理解为:卷绕有光纤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E1侧并放出光纤1的一端部E1的第一卷绕部11a。另外,光纤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经由连通口16向轴11上的第一凸缘12与肋14之间的部位导出,并在该部位以上述规定的卷绕方向卷绕。从该部位放出光纤1的另一端部E2。因此,轴11上的第一凸缘12与肋14之间的部位可以理解为:卷绕有光纤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E2侧并放出光纤1的另一端部E2的第二卷绕部11b。这里,在图1、图2中记载了旋转轴10a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的卷筒10,光纤1的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因自重而下垂。此外,如上所述,轴11是沿着旋转轴10a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因此光纤1沿着以旋转轴10a为中心的规定的卷绕方向卷绕于卷筒10。这样的卷筒10通过向绕旋转轴10a的规定方向旋转、例如是向如图2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能够使卷绕的光纤1向一端部E1侧放出。另外,该卷筒10通过向绕旋转轴10a的与上述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例如是向如图2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能够使卷绕的光纤1向另一端部E2侧放出。
此外,卷筒10可以是,能够卷绕光纤1,通过向绕旋转轴10a的规定的方向旋转,从而向一端部侧放出光纤1,通过向绕旋转轴10a的与上述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向另一端部侧放出光纤1。例如,第一卷绕部11a与第二卷绕部11b可以不被第一凸缘12分隔。例如,可以取代肋14而在轴11的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凸缘12。
另外,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没有特别限定。光纤1例如可以是由纤芯和包层构成的光纤裸线,也可以是光纤裸线的外周被包覆层包围的光纤。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进行说明。
图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光纤的拉出装置概要地示出的图。如图3所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作为主要结构,具备:卷筒驱动部30、位置检测部40、第一拉出部50、第二拉出部70、控制部CO以及存储部ME。
控制部CO例如由微控制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LSI(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集成电路、NC(Numerical Control:数字控制)装置构成。另外,控制部CO在使用NC装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机械学习器,也可以不使用机械学习器。如以下说明的那样,光纤1的拉出装置20的若干结构通过控制部CO进行控制。
另外,在控制部CO上连接有存储部ME。存储部ME构成为,能够存储信息并读出该存储的信息。在该存储部ME中存储有后述的控制部CO对拉出装置20进行的控制中所需的信息,控制部CO适当参照存储部ME中存储的信息。作为存储部ME,例如可举出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磁盘等。
卷筒驱动部30是使卷筒10绕旋转轴10a旋转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卷筒驱动部30具备:轴31、轴承部32、电动机33,在旋转轴10a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卷筒10绕旋转轴10a旋转。轴31为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部件,轴31的外径与卷筒10的圆筒状的轴11的内径大致相同。轴31***卷筒10的轴11的内部空间,在该轴31上固定卷筒10。因此,轴31沿旋转轴10a延伸,旋转轴10a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轴31绕旋转轴10a旋转,从而卷筒10也绕旋转轴10a旋转。轴31被轴承部32支撑为能够绕旋转轴10a旋转。在轴31上连接有电动机33。轴31利用该电动机33绕旋转轴10a旋转。电动机33按照来自控制部CO的控制信号,对轴31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卷筒10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此外,卷筒驱动部30只要能够使卷筒10绕旋转轴10a旋转即可。例如可以是,卷筒驱动部30还具备将电动机33的驱动力向轴31传递的动力传递部。
位置检测部40是检测旋转轴10a方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一端部E1的位置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部40具备传感器41和图像处理部42,所述传感器41具有射出光的发光面和接收从发光面射出的光的受光面。传感器41沿着与旋转轴10a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在卷筒10的下方以光纤1的一端部E1位于发光面与受光面之间的方式配置。因此,从发光面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被一端部E1遮挡或者反射,一端部E1向传感器41的受光面投影。另外,传感器41和与旋转轴10a垂直且通过第一凸缘12的面、以及与旋转轴10a垂直且通过第二凸缘13的面相交。在这样的位置检测部40中,传感器41将向受光面投影的一端部E1的投影像,作为一维的图像向图像处理部42输出。图像处理部42基于该图像来检测旋转轴10a方向上的一端部E1的位置,并将表示该检测的位置的信号向控制部CO输出。这样,位置检测部40检测旋转轴10a方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一端部E1的位置。作为图像处理部42的结构,例如可举出与控制部CO同样的结构,控制部CO也可以兼用为图像处理部42。
此外,位置检测部40只要能够检测旋转轴10a方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一端部E1的位置即可。例如,位置检测部40也可以采用具备传感器和传感器移动部的结构,所述传感器与上述传感器41同样地具有受光面和发光面,所述传感器移动部使该传感器沿旋转轴10a方向移动,并且输出表示传感器的位置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当传感器横贯一端部E1时,从发光面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被一端部E1遮挡或者反射,该传感器的受光量发生变化。因此,例如,传感器移动部向控制部CO输出传感器的受光量比规定的量小或者大时的表示传感器的位置的信号。利用这样的位置检测部40,也能够检测一端部E1的位置。另外,位置检测部40也可以取代传感器41而具备对卷筒10下方进行拍摄的摄像机。在这种情况下,摄像机将拍摄的图像向图像处理部42输出。图像处理部42基于从摄像机输入的图像来检测旋转轴10a方向上的一端部E1的位置,并将表示该检测的位置的信号向控制部CO输出。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旋转轴10a垂直且水平方向上的一端部E1的位置预先存储于存储部ME。
第一拉出部50是保持一端部E1并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从一端部E1侧拉出并使拉出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10上的部件。另外,第二拉出部70是保持另一端部E2并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从另一端部E2侧拉出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拉出部50及第二拉出部70采用同样的结构。因此,以下对第一拉出部50进行说明,并适当地对第二拉出部70省略说明。
图4是将图3所示的第一拉出部50放大表示的图。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拉出部50具备:夹持部51、支撑部55、驱动部56。另外,第一拉出部50能够利用未图示的移动装置配置于比传感器41靠向下方的期望的位置、未图示的处理装置等附近。控制部CO能够使该移动装置将第一拉出部50配置于期望的位置。作为移动装置,例如可举出把持支撑部55的机械臂等。
夹持部51由在轴51a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夹持片52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轴51a与旋转轴10a大致平行地延伸,一对夹持片52各自具有主体部52a和抵接部52b。各主体部52a为以轴51a为中心的圆形的板状部件,这些主体部52a的外径大致相同。各抵接部52b为安装于主体部52a上的与另一主体部52a对置侧的面上且呈片状的弹性部件。各抵接部52b的外形为以轴51a为中心的圆形,这些抵接部52b的外径大致相同,且比主体部52a的外径小。因此,在各夹持片52上的与另一夹持片52对置侧的面上形成有沿着外缘的凹部61。也就是说,可以理解为各夹持片52在与另一夹持片52对置侧的面上具有凹部61。另外,这些抵接部52b在轴51a方向上相互重合。此外也可以是,各夹持片52不具有凹部61。另外,轴51a的延伸方向没有限定,例如,轴51a也可以与旋转轴10a大致垂直且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作为构成主体部52a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铝等金属,作为构成抵接部52b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橡胶。
图5是从轴51a方向观察图4所示的第一拉出部50的图。如图5所示,各夹持片52具有缺口60,该缺口60从主体部52a的外缘延伸到比抵接部52b的外缘靠向轴51a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轴51a方向观察时,各夹持片52上的缺口60的外缘大致一致。此外,各夹持片52也可以不具有缺口60。
另外,如图4所示,在各夹持片52上,固定有圆柱状的轴53,该轴53从主体部52a起在另一个夹持片52侧的相反侧沿着轴51a延伸。各轴53以能够绕轴51a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支柱54,在这些轴53上,安装有未图示的扭矩传感器,该扭矩传感器测量在该轴53上产生的扭矩,并且向控制部CO输出与测量值对应的信号。此外,该扭矩传感器也可以只安装于一个轴53上。
支撑部55是支撑夹持部51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55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支撑部55的上表面55S是与轴51a大致平行的平面。上述的各支柱54以能够在支撑部55的上表面55S上移动的方式安装。具体而言,各支柱54在上表面55S上安装为能够在如下两状态之间切换,即:各支柱54沿与轴51a平行的方向移动而使一对夹持片52的抵接部52b相互抵接的状态、以及一对夹持片52的抵接部52b分离的状态。通过这样将各支柱54安装于支撑部55,从而利用支撑部55支撑夹持部51。此外,夹持部51与支撑部55分离。
本实施方式的驱动部56是使各夹持片52沿轴51a移动、并使夹持部51绕轴51a旋转的部件。驱动部56具备一对动作缸57、一对电动机58。一个动作缸57使一个支柱54沿轴51a移动,另一个动作缸57使另一个支柱54沿轴51a移动。一个电动机58使一个夹持片52绕轴51a旋转,另一个电动机58使另一个夹持片52绕轴51a旋转。一对动作缸57以两个支柱54位于该一对动作缸之间并且与轴51a大致平行的方式安装于支撑部55的上表面55S上。一个杆57r的前端固定于一个支柱54,另一个杆57r的前端固定于另一个支柱54。各动作缸57通过使杆57r移动而使固定有该杆57r的前端的支柱54沿轴51a移动。另外,第一拉出部50能够利用一对动作缸57使夹持部51在如下两状态之间切换,即:一对夹持片52的抵接部52b相互抵接的状态、以及一对夹持片52的抵接部52b分离的状态。一对动作缸57按照来自控制部CO的控制信号,调节杆57r的推出量,在一对夹持片52的抵接部52b相互抵接的状态、和一对夹持片52的抵接部52b分离的状态之间切换。此外,动作缸57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未连接动作缸57的杆57r的支柱54固定于支撑部55。
在一个电动机58上连接有固定于一个夹持片52的轴53,该电动机58使该轴53绕轴51a旋转,从而使一个夹持片52绕轴51a旋转。在另一个电动机58上连接有固定于另一个夹持片52的轴53,该电动机58使该轴53绕轴51a旋转,从而使另一个夹持片52绕轴51a旋转。一对电动机58同步驱动,一个夹持片52与另一个夹持片52同步并向相同的旋转方向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旋转。也就是说,利用一对电动机58,使夹持部51绕轴51a旋转。因此,夹持部51一边抑制从轴51a方向观察时的一对夹持片52上的缺口60的外缘偏移一边绕轴51a旋转。一对电动机58按照来自控制部CO的控制信号,调节轴53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从而调节夹持部51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此外,电动机58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电动机58通过由齿轮等构成的传动部件,与固定于一个夹持片52的轴53以及固定于另一个夹持片52的轴53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拉出部70在卷筒10上的第二卷绕部11b的下方,以光纤1的另一端部E2位于夹持部51上的一对夹持片52之间的方式配置。此外,夹持部51上的一对夹持片52最大程度分离的状态下的一对夹持片52之间的距离比卷筒10的第二卷绕部11b的旋转轴10a方向的宽度大。因此,即使另一端部E2的位置沿旋转轴10a方向移动,也能够使另一端部E2位于一对夹持片52之间。此外,第二拉出部70与第一拉出部50同样地,能够利用移动装置配置于期望的位置、未图示的处理装置等附近。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1的检查方法进行说明。具体而言,是对将光纤1的一端部E1侧及另一端部E2侧从卷筒10拉出的方法、以及光纤1的检查方法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1的检查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方法具备:第一保持步骤ST1、第一拉出步骤ST2、第二保持步骤ST3、第二拉出步骤ST4。另外,光纤1的检查方法具备测量步骤ST5,在测量步骤ST5中,将通过这些步骤从卷筒10拉出了一端部E1侧及另一端部E2侧的光纤1的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与测量装置连接,利用该测量装置对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特性进行测量。
(第一保持步骤ST1)
在本步骤中,对利用图3所示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中的第一拉出部50对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一端部E1进行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CO使位置检测部40检测旋转轴10a方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一端部E1的位置。另外,控制部CO基于存储部ME中存储的信息以及从位置检测部40输入的信号,控制未图示的移动装置,使第一拉出部50移动,以使得光纤1的一端部E1位于夹持部51上的一对夹持片52的抵接部52b之间。这样进行移动的第一拉出部50上的轴51a与卷筒10的旋转轴10a大致保持平行。接着,控制部CO控制第一拉出部50的动作缸57,使夹持部51上的一对夹持片52的抵接部52b相互抵接。该夹持部51利用一对夹持片52在轴51a方向上夹持一端部E1。这样,第一拉出部50利用夹持部51保持光纤1的一端部E1。因此,可以理解为第一拉出部50基于表示旋转轴10a方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一端部E1的位置的信号来保持一端部E1。
(第一拉出步骤ST2)
在本步骤中,以卷筒10向规定的方向旋转的状态,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从一端部E1侧拉出。
控制部CO控制卷筒驱动部30中的电动机33,使卷筒10以规定的速度绕旋转轴10a旋转。卷筒10的旋转方向即规定的方向是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向一端部E1侧放出的方向。
另外,控制部CO控制第一拉出部50的电动机58,使夹持部51旋转规定的次数。夹持部51夹持一端部E1。因此,通过夹持部51旋转,从而如图7所示那样,在以轴51a为基准的夹持部51的外周面卷绕光纤1。也就是说,第一拉出部50在卷筒10向上述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将光纤1卷收于夹持部51的该外周面,并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从一端部E1侧拉出。此时,第一拉出部50向与卷筒10的旋转轴10a不平行的方向,也就是与旋转轴10a大致垂直的方向拉出光纤1。当夹持部51旋转了规定的次数时,控制部CO控制卷筒驱动部30中的电动机33,使卷筒10停止旋转。此外,该规定的次数设定为能够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拉出的次数。这里,在将光纤1中的从卷筒10拉出的部位的条长设定为L,将夹持部51的直径设定为D,将夹持部51的转速设定为n的情况下,L大致为D×π×n。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这样利用夹持部51卷收光纤1时,控制部CO基于从对在轴53上产生的扭矩进行测量的未图示的扭矩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来控制电动机58,以使得该测量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在卷收的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倾向于随着在轴53上产生的扭矩增大而增大。因此,控制部CO通过如上述那样控制电动机58,从而能够使在夹持部51卷收的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第一拉出部50以使得在从卷筒10拉出的光纤1的上述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将光纤1的上述规定部位拉出。此外,控制部CO可以控制电动机58,使夹持部51以规定的速度旋转。
在此,如上所述,夹持部51的夹持片52在与另一夹持片52对置侧的面上具有沿着外缘的凹部61。另外,通过使一对夹持片52的抵接部52b相互抵接来夹持一端部E1,从而在以轴51a为基准的夹持部51的外周面形成由凹部61构成的槽62。因此,第一拉出部50能够使卷收于夹持部51的光纤1收纳于该槽62内。此外,可以理解为:在各夹持片52上的与另一夹持片52对置侧的面上,具有至少在夹持一端部E1的状态下在夹持部51上的以轴51a为基准的外周面形成槽62的凹部61。
另外,如上所述,一对夹持片52具有缺口60,该缺口60从主体部52a的外缘延伸到比抵接部52b的外缘靠向轴51a侧。另外,夹持部51一边抑制从轴51a方向观察时的一对夹持片52上的缺口60的外缘偏移一边旋转。因此,如图8所示,至少在夹持了一端部E1的状态下,在以轴51a为基准的夹持部51的外周面上,利用缺口60形成从轴51a方向上的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槽63。也就是说,可以理解为一对夹持片52具有形成这样的槽63的缺口60。另外,卷收于夹持部51的光纤1横贯该槽63。
(第二保持步骤ST3)
在本步骤中,利用第二拉出部70对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另一端部E2进行保持。控制部CO与第一保持步骤ST1中的第一拉出部50的动作缸57同样地控制第二拉出部70的动作缸57。另外,使夹持部51中的一对夹持片52保持光纤1中的因自重而下垂的另一端部E2。因此,可以理解为第二拉出部50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另一端部E2。
(第二拉出步骤ST4)
在本步骤中,以卷筒10向与第一拉出步骤ST2中的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使在第一拉出步骤ST2中拉出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10上,并且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从另一端部E2侧拉出。
控制部CO控制卷筒驱动部30中的电动机33,使卷筒10以规定的速度绕旋转轴10a旋转。卷筒10的旋转方向是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向另一端部E2侧放出的方向。
另外,控制部CO控制第一拉出部50的电动机58,使夹持部51旋转规定的次数。该旋转方向是第一拉出步骤ST2中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转速比第一拉出步骤ST2中的转速小。因此,在第一拉出步骤ST2中拉出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10上。此时,旋转的卷筒10对利用第一拉出部50从一端部E1侧拉出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进行卷收。另外,当第一拉出部50中的夹持部51旋转了规定的次数时,控制部CO控制卷筒驱动部30中的电动机33,使卷筒10停止旋转。
当这样使光纤1从第一拉出部50返回到卷筒10上并且使卷筒10卷收光纤1时,控制部CO基于从未图示的扭矩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来控制电动机58,以使得在从第一拉出部50返回的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第一拉出部50以使得在向卷筒10返回的光纤1的上述规定部位的一部分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使光纤1的上述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10上。
另外,控制部CO控制第二拉出部70的电动机58,使夹持部51绕轴51a旋转。夹持部51夹持另一端部E2。因此,通过夹持部51旋转,从而与第一拉出步骤ST2中的第一拉出部50的夹持部51同样地,在以轴51a为基准的夹持部51的外周面卷绕光纤1。也就是说,第二拉出部70在夹持部51的该外周面上卷收光纤1,并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从另一端部E2侧拉出。此时,第二拉出部70向与卷筒10的旋转轴10a不平行的方向,也就是与旋转轴10a大致垂直的方向拉出光纤1。当第一拉出部50中的夹持部51旋转了规定的次数时,控制部CO控制第二拉出部70的电动机58,使夹持部51停止旋转。
当这样利用第二拉出部70的夹持部51卷收光纤1时,控制部CO基于从未图示的扭矩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来控制电动机58,以使得在卷收的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第二拉出部70以使得在光纤1的上述另一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将光纤1的上述另一规定部位拉出。
另外,与第一拉出部50的夹持部51同样地,在第二拉出部70的夹持部51夹持另一端部E2的状态下,在以轴51a为基准的夹持部51的外周面形成由凹部61构成的槽62。另外,第二拉出部70能够使卷收于夹持部51的光纤1收纳于该槽62内。
这里,在本步骤中,卷筒10卷收的光纤1是在第一拉出步骤ST2中利用第一拉出部50从一端部E1侧拉出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关于第二拉出步骤ST4结束后的卷筒10,与开始拉出光纤1之前相比而言,是从一端部E1侧拉出了光纤1的状态。这样,将光纤1的一端部E1侧及另一端部E2侧从卷筒10拉出。
此外,就从卷筒10拉出的光纤1中的一端部E1侧的长度而言,其是从拉出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长度减去在将光纤1的另一端部E2侧拉出时返回的光纤1的长度而算出的长度。对于这样从卷筒10拉出的一端部E1侧的长度及另一端部E2侧的长度,例如可根据卷筒10与后述的处理装置的距离、以及该处理装置进行的处理等来适当设定。该一端部E1侧的长度与另一端部E2侧的长度可以不同,也可以大致相同。
(测量步骤ST5)
在本步骤中,测量光纤1的特性。首先,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使这样拉出的光纤1的两端部位于未图示的处理装置的附近。具体而言,控制部CO控制未图示的移动装置,使第一拉出部50及第二拉出部70移动到处理装置的附近。此时,控制部CO控制第一拉出部50的电动机58及第二拉出部70的电动机58,使夹持部51旋转,以使得卷收于夹持部51的光纤1从该夹持部51放出。此外,控制部CO与第一拉出步骤ST2、第二拉出步骤ST4同样地,控制这些电动机58,以使得在从第一拉出部50及第二拉出部70的夹持部51放出的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另外,当第一拉出部50及第二拉出部70移动到处理装置的附近时,控制部CO停止这些电动机58的旋转。处理装置例如在卷筒10与第一拉出部50的夹持部51之间将光纤1的一端部E1切断,并将从光纤1分离的该光纤1的一部分、例如是几m程度的较短的光纤作为第一样本选取。这样选取的第一样本例如输送到第一测量装置,该第一测量装置使用第一样本来测量光纤的结构参数、光学参数。另外,处理装置在这样获得了第一样本后,对卷绕于卷筒10的较长的光纤1的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进行除去包覆层、使端面成为平坦面的加工等规定的处理,并将这些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连接于未图示的第二测量装置。另外,连接有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的第二测量装置对较长的光纤1的特性进行测量。作为该第二测量装置,例如可举出OTDR。另外,处理装置在选取了上述较短的光纤后,选取在夹持部51中剩下的光纤,并将该光纤作为第二样本保管。因此,可以理解为:当从卷筒10拉出光纤1的一端部E1侧及另一端部E2侧后,处理装置切断光纤1的一端部E1,并作为光纤1的一部分获得第一样本及第二样本,之后,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连接于第二测量装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光纤1的检查。
此外,处理装置只要在从卷筒10拉出光纤1的一端部E1侧及另一端部E2侧之后,将光纤1的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连接于第二测量装置即可。例如,处理装置可以切断光纤1的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的至少一方而获得光纤1的一部分,之后,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连接于第二测量装置。另外,利用处理装置获得的光纤1的一部分可以不是样本。另外,处理装置可以不是获得光纤1的一部分,而是直接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连接于第二测量装置。另外,也可以是由操作者来选取作为光纤1的一部分的第一样本、第二样本,并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一端部E1及另一端部E2连接到第二测量装置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方法具备:第一保持步骤ST1、第一拉出步骤ST2、第二保持步骤ST3、第二拉出步骤ST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具备第一拉出部50、第二拉出部70。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1的拉出装置20,如上述那样,能够将光纤1的一端侧即一端部E1侧以及另一端侧即另一端部E2侧从卷筒10拉出。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1的拉出装置20,由于在卷筒10旋转的状态下拉出光纤1,因此能够抑制在拉出的光纤1上产生扭转。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还具备使卷筒10绕旋转轴10a旋转的卷筒驱动部30。当第一拉出部50从一端部E1侧拉出光纤1的规定部位时,卷筒驱动部30使卷筒10向规定的方向旋转。另外,当第二拉出部70从另一端部E2侧拉出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时,卷筒驱动部30使卷筒10向与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与不具备使卷筒10旋转的卷筒驱动部30的情况相比而言,能够降低在拉出光纤1时在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中,第一拉出部50及第二拉出部70向不与卷筒10的旋转轴10a平行的方向拉出光纤1。因此,与向与旋转轴10a平行的方向拉出光纤1的情况相比,例如能够抑制非意图地从卷筒10拉出光纤1并在拉出的光纤1上产生扭转。此外,基于抑制扭转的观点,优选向与卷筒10的旋转轴10a大致垂直的方向拉出光纤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中,第一拉出部50以使得在从卷筒10拉出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光纤1的规定部位。另外,第一拉出部50以使得在向卷筒10返回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使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10上。另外,第二拉出部70以使得在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能够抑制当拉出光纤1时光纤1松弛而导致该光纤1钩挂于其它部件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能够抑制当拉出光纤1时在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过度地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中,第一拉出部50及第二拉出部70通过卷收光纤1来拉出光纤1。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与第一拉出部50、第二拉出部70以不卷收光纤1的方式拉出光纤1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光纤1的拉出装置20大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中,第一拉出部50及第二拉出部70具有由在轴51a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夹持片52构成的夹持部51。夹持部51利用一对夹持片52在轴51a方向上夹持一端部E1。另外,夹持部51通过在夹持光纤1的端部E1、E2的状态下绕轴51a旋转而将光纤1卷收在以轴51a为基准的外周面上,从而拉出光纤1。另外,一对夹持片52具有缺口60。缺口60至少在一对夹持片52夹持了一端部E1的状态下,在以轴51a为基准的夹持部51的外周面上形成从轴51a方向上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槽63。因此,卷绕于夹持部51的上述外周面的光纤1横贯上述槽63,在夹持部51的上述外周面与卷绕于该外周面的光纤1之间的一部分形成有间隙。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与没有在夹持部51上形成有槽63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将卷收于夹持部51的光纤1把持,能够使利用第一拉出部50、第二拉出部70拉出的光纤1的处理容易进行。例如,当在卷筒10与夹持部51之间对光纤1进行切断时,在对卷收于夹持部51的光纤1上的横贯槽63的部位进行了把持之后,解除夹持部51对光纤1的夹持,从而能够对拉出的光纤1以环形的状态进行选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中,控制部CO基于从位置检测部40输入的信号,使第一拉出部50移动,并使该第一拉出部50保持光纤1的一端部E1。因此,第一拉出部50基于表示旋转轴10a方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一端部E1的位置的信号来保持一端部E1。另外,第二拉出部70以使得另一端部E2位于一对夹持片52之间的方式配置,控制部CO使该第二拉出部70保持光纤1的另一端部E2。因此,光纤1的拉出装置20能够自动地从卷筒10拉出光纤1的一端部E1侧及另一端部E2侧。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及图10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等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以外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纤1的拉出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具备:第一保持步骤ST1、第一拉出步骤ST2、第二保持步骤ST3、第二拉出步骤ST4。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中的第一拉出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拉出部50的结构不同。
图9是概要地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拉出部的图,是从上方侧观察第一拉出部的图。另外,图10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9所示的第一拉出部的图,是从后述的规定的轴151a方向观察的图。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拉出部150具备:夹持部151、支撑部155、驱动部156、基座部159。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拉出部15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利用未图示的移动装置配置于比传感器41靠向下方的期望的位置。控制部CO能够使该移动装置将第一拉出部150配置于期望的位置。作为移动装置,例如可举出把持基座部159的机械臂等。
夹持部151由在与规定的轴151a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夹持片152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轴151a与旋转轴10a大致平行地延伸,一对夹持片152各自具有主体部152a和抵接部152b。各主体部152a是大致半圆柱状的部件,其沿轴151a方向延伸,与另一主体部152a对置侧是平面。这些主体部152a上的与另一主体部152a对置侧的平面大致平行。各抵接部152b是片状的弹性部件,其安装于主体部152a上的与另一主体部152a对置侧的平面。各抵接部152b的外形是在轴151a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这些抵接部152b的较短的方向的宽度比主体部152a上的安装抵接部152b的平面的宽度小。另外,在夹持片152上的与另一夹持片152对置侧的面上形成有沿着外缘的凹部161。另外,这些抵接部152b在一对夹持片152对置的方向上相互重合。作为构成主体部152a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铝等金属,作为构成抵接部152b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橡胶。
支撑部155是支撑夹持部151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55为沿着与轴151a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支撑部155的一侧的面155S为与轴151a大致垂直的平面。夹持部151的一个夹持片152固定于支撑部155的面155S上。另外,另一夹持片152以能够在支撑部155的面155S上移动的方式安装。具体而言,另一夹持片152在面155S上安装为能够在如下两状态之间切换,即:另一夹持片152沿一对夹持片152对置的方向移动而使一对夹持片152的抵接部152b相互抵接的状态、以及一对夹持片152的抵接部152b分离的状态。这样,夹持部151被支撑部155支撑。另外,在支撑部155上,在一对夹持片152所在侧的相反侧固定有沿着轴151a延伸的圆柱状的轴153。在该轴153上安装有未图示的扭矩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测量在该轴153上产生的扭矩,并且向控制部CO输出与测量值对应的信号。
本实施方式的驱动部156是使上述另一夹持片152沿一对夹持片152对置的方向移动、并使夹持部151绕轴151a旋转的部件。驱动部156具备:动作缸57,其使上述另一夹持片152沿一对夹持片152对置的方向移动;以及电动机158,其使支撑夹持部151的支撑部155绕轴151a旋转。动作缸157安装于支撑部155的面155S上。动作缸157中的杆157r的前端固定于上述另一夹持片152。该动作缸157通过使杆157r移动而使上述另一夹持片152沿一对夹持片152对置的方向移动。另外,第一拉出部150能够利用该动作缸157使夹持部151在如下两状态之间切换,即:一对夹持片152的抵接部152b相互抵接的状态、以及一对夹持片152的抵接部152b分离的状态。动作缸157按照来自控制部CO的控制信号进行该切换。
在电动机158上连接有固定于支撑部155的轴153。电动机158使该轴153绕轴151a旋转,从而使夹持部151绕轴151a旋转。电动机158固定于基座部159。电动机158按照来自控制部CO的控制信号调节绕轴151a的轴153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从而调节绕轴151a的夹持部51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持步骤ST1中,控制部CO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控制未图示的移动装置。另外,控制部CO控制移动装置使第一拉出部150移动,以使得光纤1的一端部E1位于夹持部51上的一对夹持片152的抵接部152b之间。接着,控制部CO控制第一拉出部150的动作缸157,使夹持部151上的一对夹持片152夹持一端部E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拉出步骤ST2中,在卷筒10向规定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控制部CO控制第一拉出部150的电动机158,使夹持部151旋转规定的次数。夹持部151夹持了一端部E1,因此如图11所示那样,在以轴151a为基准的夹持部51的外周面卷绕光纤1。也就是说,第一拉出部150在卷筒10向上述规定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将光纤1卷收于夹持部151的该外周面,并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从一端部E1侧拉出。另外,当夹持部151旋转了规定的次数时,控制部CO控制卷筒驱动部30中的电动机33,使卷筒10停止旋转。
在此,如上所述,在夹持部151的夹持片152上的与另一夹持片152对置侧的面上形成有沿着外缘的凹部161。另外,如图11所示,至少在夹持了一端部E1的状态下,在以轴151a为基准的夹持部151的外周面上利用凹部161形成有从轴151a方向上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槽163。也就是说,可以理解为:一对夹持片152分别具有凹部161,该凹部161至少在夹持了一端部E1的状态下,在以轴151a为基准的夹持部151的外周面上形成从轴151a方向上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槽163。另外,卷收于夹持部151的光纤1横贯该槽163。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纤1的拉出装置20,与不在夹持部151上形成槽163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对卷收于夹持部151的光纤1进行把持,能够使利用第一拉出部150拉出光纤1的处理容易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这样利用夹持部151卷收光纤1时,控制部CO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基于从对在轴153上产生的扭矩进行测量的未图示的扭矩传感器输入的信号,以使得该测量值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控制电动机158。另外,第一拉出部50以使得在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光纤1。此外,控制部可以控制电动机158使夹持部151以规定的速度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拉出步骤ST4中,在卷筒10向与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控制部CO控制第一拉出部150的电动机158使夹持部151旋转规定的次数。另外,第一拉出部150使在第一拉出步骤ST2中拉出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10上。卷筒10将利用第一拉出部150从一端部E1侧拉出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卷收。另外,当第一拉出部150中的夹持部151旋转了规定的次数时,控制部CO控制卷筒驱动部30中的电动机33,使卷筒10停止旋转。
当这样使光纤1从第一拉出部150返回到卷筒10上并且使卷筒10卷收光纤1时,第一拉出部5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使光纤1以使得在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返回。
第二拉出部7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将卷绕于卷筒10的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从另一端部E2侧拉出。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光纤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的拉出装置20,也能够将光纤1的一端侧即一端部E1侧及另一端侧即另一端部E2侧从卷筒10拉出。
以上,对本发明以上述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拉出部50、150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所述第一拉出部50、150通过在卷筒10旋转的状态下卷收光纤1而从一端部E1侧拉出光纤的规定部位,并使拉出的光纤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上。另外,以第二拉出部70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所述第二拉出部70通过在卷筒10旋转的状态下卷收光纤1而从另一端部E2侧拉出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但是,第一拉出部只要能够在卷筒10旋转的状态下从一端部E1侧拉出光纤的规定部位,并使拉出的光纤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上即可。另外,第二拉出部只要能够在卷筒10旋转的状态下,从另一端部E2侧拉出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即可。例如,也可以使第一拉出部构成为,通过向规定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光纤1的规定部位从一端部E1侧拉出,通过向与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拉出的光纤1的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卷筒10上。另外,也可以使第二拉出部构成为,通过向规定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从另一端部E2侧拉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卷筒10与第一拉出部之间的光纤可以架设于一个以上滑轮上,卷筒10与第二拉出部之间的光纤也可以架设于一个以上滑轮上。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第一拉出部及第二拉出部的移动方向的自由度,并且能够抑制光纤的拉出装置大型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拉出部50、150为例进行了说明,所述第一拉出部50、150使用了扭矩传感器,以使得在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光纤1及返回光纤1。另外,以第二拉出部70为例进行了说明,所述第二拉出部70使用了扭矩传感器,以使得在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光纤1。但是,第一拉出部、第二拉出部也可以使用扭矩传感器以外的其它传感器等,以使得在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光纤1、返回光纤1。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拉出部50具备测量电动机58的旋转速度的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部CO可以基于从该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向电动机58施加的电压、电流等来控制电动机58。另外,也可以是,第一拉出部、第二拉出部以与在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无关的方式拉出光纤1、返回光纤1。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光纤1的拉出装置20的结构简化。另外,也可以通过卷筒驱动部30调节卷筒10的旋转速度,从而使得在光纤1上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拉出部50、150和第二拉出部70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所述第一拉出部50、150和所述第二拉出部70利用夹持部51、151夹持光纤1的端部,从而保持该端部。但是,第一拉出部、第二拉出部只要能够保持光纤1的端部即可,第一拉出部、第二拉出部的保持光纤1的端部的结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由操作者将光纤1的端部安装于第一拉出部、第二拉出部。在这种情况下,光纤的拉出装置可以不具备位置检测部40,能够简化光纤的拉出装置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光纤的拉出装置20为例进行了说明,所述光纤的拉出装置20具备位置检测部40,该位置检测部40检测旋转轴10a方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一端部E1的位置。但是,光纤的拉出装置还可以具备另一位置检测部,所述另一位置检测部检测旋转轴10a方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另一端部E2的位置。作为该另一位置检测部的结构,例如可举出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部40相同的结构,另一位置检测部向控制部CO输出表示旋转轴10a方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另一端部E2的位置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拉出部70可以利用移动装置配置于期望的位置。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控制部CO能够基于从另一位置检测部输入的信号使第二拉出部70移动,并使该第二拉出部70保持光纤1的另一端部E2。换言之,第二拉出部70能够基于表示旋转轴10a方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另一端部E2的位置的信号来保持另一端部E2。因此,这样的光纤的拉出装置能够与第二拉出部70的初始位置无关而自动地,将光纤1的一端部E1侧及另一端部E2侧从卷筒10拉出。另外,光纤的拉出装置也可以不具备如下的位置检测部,该位置检测部用于检测一端部E1、另一端部E2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备卷筒驱动部30的光纤的拉出装置2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光纤的拉出装置也可以不具备卷筒驱动部30。在这种情况下,以能够绕旋转轴10a旋转的方式支撑卷筒10。另外,第一拉出部50在第一拉出步骤ST2中,利用在光纤1的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使卷筒10绕旋转轴10a旋转,并且从一端部E1侧拉出光纤1的规定部位。第二拉出部70在第二拉出步骤ST4中,利用在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使卷筒10绕旋转轴10a旋转,并且从另一端部E2侧拉出光纤1的另一规定部位。
本发明是将光纤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从卷筒拉出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光纤的拉出方法、光纤的检查方法,用于光纤制造后检查(性能测量),并可用于实际处理光纤的通信等领域。

Claims (33)

1.一种光纤的拉出装置,其从卷绕有光纤并能够绕旋转轴旋转的卷筒拉出所述光纤,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拉出部、第二拉出部、位置检测部及控制部,
所述第一拉出部及所述第二拉出部均能够移动,且各自具备:
夹持部,其由在规定的轴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夹持片构成;
支撑部,其支撑所述夹持部;以及
驱动部,其使所述一对夹持片沿所述规定的轴向移动,并使所述夹持部绕所述规定的轴旋转,
所述位置检测部检测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光纤的一端部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使所述第一拉出部移动至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所在位置,利用所述第一拉出部的所述夹持部保持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在所述卷筒向规定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规定部位从所述一端部侧拉出,之后使所述第二拉出部移动至所述光纤的另一端部所在位置,利用所述第二拉出部的所述夹持部保持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端部,在所述卷筒向与所述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使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并且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另一规定部位从所述另一端部侧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卷筒驱动部,其使所述卷筒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卷筒驱动部在所述第一拉出部从所述一端部侧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时,使所述卷筒向所述规定的方向旋转,
在所述第一拉出部使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时,使所述卷筒向与所述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出部及所述第二拉出部的至少一方将所述光纤向不与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拉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出部以使得在从所述卷筒拉出的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以使得在向所述卷筒返回的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上产生的张力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使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
所述第二拉出部以使得在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规定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出部以使得在从所述卷筒拉出的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以使得在向所述卷筒返回的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上产生的张力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使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
所述第二拉出部以使得在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规定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出部及所述第二拉出部的至少一方通过卷收所述光纤而拉出所述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出部及所述第二拉出部的至少一方通过卷收所述光纤而拉出所述光纤。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出部及所述第二拉出部的至少一方通过卷收所述光纤而拉出所述光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利用所述一对夹持片在所述规定的轴向上夹持所述光纤的端部,在夹持所述端部的状态下绕所述规定的轴旋转而在以所述规定的轴为基准的外周面上卷收所述光纤,从而拉出所述光纤。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利用所述一对夹持片在所述规定的轴向上夹持所述光纤的端部,在夹持所述端部的状态下绕所述规定的轴旋转而在以所述规定的轴为基准的外周面上卷收所述光纤,从而拉出所述光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夹持片具有缺口,
所述缺口至少在所述一对夹持片夹持了所述一端部的状态下在以所述规定的轴为基准的所述夹持部的所述外周面上形成从所述规定的轴向上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夹持片具有缺口,
所述缺口至少在所述一对夹持片夹持了所述一端部的状态下在以所述规定的轴为基准的所述夹持部的所述外周面上形成从所述规定的轴向上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5、7~9、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部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的位置的信号,
所述第一拉出部基于所述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部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的位置的信号,
所述第一拉出部基于所述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部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的位置的信号,
所述第一拉出部基于所述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部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的位置的信号,
所述第一拉出部基于所述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部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的位置的信号,
所述第一拉出部基于所述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一端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2、5、7~9、11、12、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另一位置检测部,其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的位置的另一信号,
所述第二拉出部基于所述另一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另一位置检测部,其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的位置的另一信号,
所述第二拉出部基于所述另一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
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另一位置检测部,其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的位置的另一信号,
所述第二拉出部基于所述另一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
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另一位置检测部,其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的位置的另一信号,
所述第二拉出部基于所述另一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另一位置检测部,其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的位置的另一信号,
所述第二拉出部基于所述另一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的拉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另一位置检测部,其输出表示所述旋转轴向上的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的位置的另一信号,
所述第二拉出部基于所述另一信号保持因自重而下垂的所述另一端部。
24.一种光纤的拉出方法,其从卷绕有光纤并能够绕旋转轴旋转的卷筒拉出所述光纤,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步骤:
第一保持步骤,保持所述光纤的一端部;
第一拉出步骤,在所述第一保持步骤后,在所述卷筒向规定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规定部位从所述一端部侧拉出;
第二保持步骤,在所述第一拉出步骤后,保持所述光纤的另一端部;以及
第二拉出步骤,在所述第二保持步骤后,在所述卷筒向与所述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使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并且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另一规定部位从所述另一端部侧拉出。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纤的拉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拉出步骤中,以使得在从所述卷筒拉出的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
在所述第二拉出步骤中,以使得在向所述卷筒返回的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上产生的张力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使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的所述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卷筒上,并且以使得在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规定部位产生的张力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规定部位。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光纤的拉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拉出步骤中,通过卷收所述光纤而从所述一端部侧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规定部位。
27.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光纤的拉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拉出步骤中,通过卷收所述光纤而从所述另一端部侧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规定部位。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纤的拉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拉出步骤中,通过卷收所述光纤而从所述另一端部侧拉出所述光纤的所述另一规定部位。
29.一种光纤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下的测量步骤,即:在利用权利要求24、25、2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的拉出方法从卷绕有光纤的卷筒拉出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侧及所述另一端部侧之后,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连接于测量装置,并利用该测量装置对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特性进行测量。
30.一种光纤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下的测量步骤,即:在利用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纤的拉出方法从卷绕有光纤的卷筒拉出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侧及所述另一端部侧之后,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连接于测量装置,并利用该测量装置对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特性进行测量。
31.一种光纤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下的测量步骤,即:在利用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纤的拉出方法从卷绕有光纤的卷筒拉出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侧及所述另一端部侧之后,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连接于测量装置,并利用该测量装置对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特性进行测量。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光纤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测量步骤中,在从所述卷筒拉出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侧及所述另一端部侧之后,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的至少一方切断而获得所述光纤的一部分,之后,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测量装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光纤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测量步骤中,在从所述卷筒拉出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侧及所述另一端部侧之后,将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的至少一方切断而获得所述光纤的一部分,之后,将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光纤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测量装置。
CN202080048650.7A 2019-09-30 2020-09-29 光纤的拉出装置、光纤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的检查方法 Active CN1141742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0412 2019-09-30
JP2019-180412 2019-09-30
PCT/JP2020/036808 WO2021065867A1 (ja) 2019-09-30 2020-09-29 光ファイバの引き出し装置、光ファイバの引き出し方法、及び光ファイバの検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4206A CN114174206A (zh) 2022-03-11
CN114174206B true CN114174206B (zh) 2024-02-02

Family

ID=7533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8650.7A Active CN114174206B (zh) 2019-09-30 2020-09-29 光纤的拉出装置、光纤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的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1814A1 (zh)
JP (1) JP7485686B2 (zh)
CN (1) CN114174206B (zh)
WO (1) WO2021065867A1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5104U (zh) * 1990-07-20 1992-03-24
JPH08210948A (ja) * 1995-02-07 1996-08-2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光ファイバ高速繰り出し試験装置
JPH09329718A (ja) * 1996-06-13 1997-12-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繰り出し装置
JP2003073031A (ja) * 2001-08-31 2003-03-12 Hitachi Cable Ltd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の繰出・巻取装置
JP2003515143A (ja) * 1999-11-17 2003-04-22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ファイバの試験および測定の自動化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445522A (zh) * 2002-03-14 2003-10-0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测量光纤特性的方法及重绕光纤的方法
JP2007070078A (ja) * 2005-09-08 2007-03-22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ケーブル巻回方法およびケーブルドラム
CN101161578A (zh) * 2006-10-12 2008-04-16 株式会社吴羽 带收纳容器的卷线筒
JP2012071952A (ja) * 2010-09-29 2012-04-12 Nke Corp 線材の巻取り・繰出し装置
CN103193106A (zh) * 2012-01-05 2013-07-10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防止卷绕于线轴的线材松弛的装置及方法
CN104276450A (zh) * 2013-07-02 2015-01-14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卷绕用的光纤终端固定件以及光纤卷绕方法
CN105492357A (zh) * 2013-08-30 2016-04-13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卷绕用线轴以及光纤
CN106304845A (zh) * 2015-04-24 2017-01-04 大塚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测定装置以及光学测定方法
CN108100754A (zh) * 2018-01-05 2018-06-01 常州市沃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倒盘机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5104U (zh) * 1990-07-20 1992-03-24
JPH08210948A (ja) * 1995-02-07 1996-08-2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光ファイバ高速繰り出し試験装置
JPH09329718A (ja) * 1996-06-13 1997-12-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繰り出し装置
JP2003515143A (ja) * 1999-11-17 2003-04-22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ファイバの試験および測定の自動化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073031A (ja) * 2001-08-31 2003-03-12 Hitachi Cable Ltd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の繰出・巻取装置
CN1445522A (zh) * 2002-03-14 2003-10-0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测量光纤特性的方法及重绕光纤的方法
JP2007070078A (ja) * 2005-09-08 2007-03-22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ケーブル巻回方法およびケーブルドラム
CN101161578A (zh) * 2006-10-12 2008-04-16 株式会社吴羽 带收纳容器的卷线筒
JP2012071952A (ja) * 2010-09-29 2012-04-12 Nke Corp 線材の巻取り・繰出し装置
CN103193106A (zh) * 2012-01-05 2013-07-10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防止卷绕于线轴的线材松弛的装置及方法
CN104276450A (zh) * 2013-07-02 2015-01-14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卷绕用的光纤终端固定件以及光纤卷绕方法
CN105492357A (zh) * 2013-08-30 2016-04-13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卷绕用线轴以及光纤
CN106304845A (zh) * 2015-04-24 2017-01-04 大塚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测定装置以及光学测定方法
CN108100754A (zh) * 2018-01-05 2018-06-01 常州市沃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倒盘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贺 ; 惠晶 ; 陈俊 ; .光纤着色精密卷取排线控制***.电气传动.2009,第39卷(第03期),第58-6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65867A1 (ja) 2021-04-08
US20220341814A1 (en) 2022-10-27
JPWO2021065867A1 (zh) 2021-04-08
CN114174206A (zh) 2022-03-11
JP7485686B2 (ja) 2024-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32485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cable bead
US20040193303A1 (en) Wire winding machine with remote pedestal control station and remote programming capability
JP2011515700A (ja) 光ファイバの連続的測定システム
CN114174206B (zh) 光纤的拉出装置、光纤的拉出方法、以及光纤的检查方法
US6533211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textile machine for producing cheeses
US20170321351A1 (en) Method for Handling a Thread End and a Winding Station
JP6429693B2 (ja) コード検査方法及びコード検査装置
CN110515167B (zh) 用于光缆制造的铝带接合设备
JPH0430211Y2 (zh)
US6851641B1 (en) Dual head wire winding machine with single wire transfer arm
US6796523B1 (en) Wire winding machine with wire clamping and cutting assembly
EP0970926B1 (en) Producing optical fibre
US20120067997A1 (en) Optical Fiber Spool Inspection System
CN205397684U (zh) 一种通过现场绕制线圈进行索体检测的装置
CN105675712A (zh) 一种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及方法
JPH0592867A (ja) 巻枠巻回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406774B2 (ja) 線材貯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5310369A (ja) 巻状態モニタ方法
CN215248412U (zh) 一种验布机
US5772137A (en) Yarn monitor for automatic cross winding and assembly machines
KR102237102B1 (ko) 콘크리트 전주 철근 검사 장비
JP2635890B2 (ja) 画像処理による距離計測方法
JPS5919417Y2 (ja) ワイヤロ−プ磁気探傷器用検知コイルのコイル巻機
JPH05310370A (ja) 巻状態モニタ方法
JP2006226714A (ja) コイル先端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