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1912A -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1912A
CN114151912A CN202111321025.8A CN202111321025A CN114151912A CN 114151912 A CN114151912 A CN 114151912A CN 202111321025 A CN202111321025 A CN 202111321025A CN 114151912 A CN114151912 A CN 114151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
air conditioner
light intensity
temperature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10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1912B (zh
Inventor
刘仁东
韩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10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1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1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1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1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1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6Sleep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以睡眠模式运行过程中,监测室内环境温度及光强度值;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满足睡眠期条件,如果是,基于计时器开始计时,并根据计时器的计时结果确定睡眠时长;当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睡眠时长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其中,当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时,设定温度与睡眠时长成正相关,当睡眠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最大睡眠时长时,设定温度与睡眠时长成负相关。本发明能够避免睡眠模式下用户熟睡时室内环境温度较低而导致用户着凉,同时避免用户浅睡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影响室内舒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器通常可以设置睡眠模式,空调器以睡眠模式运行时,一般仅提高设定温度或限制空调器输出,以适当提高室内环境温度,避免房间温度太低而影响人体睡眠质量。但是,实际使用睡眠模式时,夜晚室外环境温度先降后升,人体从深睡状态到浅睡状态时新陈代谢逐渐增多,早上室内环境温度偏高,导致用户的舒适性较低,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能够使空调器在用户从入睡到熟睡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室内环境温度,避免室内环境温度较低而导致用户着凉;还可以使空调器在用户从熟睡到浅睡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室内环境温度,避免用户新陈代谢增多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影响室内舒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以睡眠模式运行过程中,监测室内环境温度及光强度值;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满足睡眠期条件,如果是,基于计时器开始计时,并根据所述计时器的计时结果确定睡眠时长;当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所述睡眠时长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其中,当所述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设定温度与所述睡眠时长成正相关,当所述睡眠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最大睡眠时长时,所述设定温度与所述睡眠时长成负相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即在睡眠时长较短时,控制设定温度随睡眠时长的增大而增大,可以使空调器在用户从入睡到熟睡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由于用户进入熟睡后因新陈代谢较少,避免室内环境温度持续不变而导致用户着凉,同时降低了空调能耗;通过在睡眠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即在睡眠时长较长时,控制设定温度随睡眠时长的增大而减小,可以使空调器在用户从熟睡到浅睡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室内环境温度,避免用户新陈代谢增多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影响室内舒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优选的,所述当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值时,基于所述睡眠时长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睡眠时长小于所述最大睡眠时长时,判断所述光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当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所述睡眠时长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和退出睡眠期;获取室内机的当前设定温度,基于所述睡眠状态调整所述当前设定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睡眠场景下降用户的睡眠状态划分为多个睡眠区间,以便通过调整设定温度精准控制各睡眠区间的环境温度,提升了室内温度控制的合理性。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睡眠状态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当前设定温度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入睡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降低第一温度;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浅睡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保持不变;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熟睡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二温度;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深睡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三温度;其中,所述第三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快速眼动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四温度;其中,所述第四温度小于所述第三温度;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退出睡眠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降低第五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入睡期控制降低室内环境温度有利于人体快速进入睡眠状态,通过在浅睡期、熟睡期或深睡期适度提高室内环境温度,避免用户体感温度较低而着凉,节约了空调能耗,同时保证了人体舒适度,通过在快速眼动期和退出睡眠期降低室内环境温度,提高了人体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入睡期时,控制室内机以低风挡运行;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中的任一睡眠状态时,控制室内机以静音风挡运行;所述静音风挡的转速小于所述低风挡的转速;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退出睡眠期时,控制室内机以低风挡运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入睡期控制室内机以低风挡运行,可以降低室内噪音,保证空调器冷量输出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在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在能够保证人体舒适度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了人体听感,避免空调噪音影响用户的睡眠;通过在睡眠退出期提升室内风机的转速,以提升空调器的冷量输出,避免室内环境温度较高而影响用户的舒适性。
优选的,在所述在空调器以睡眠模式运行过程中,监测室内环境温度及光强度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当所述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空调器的自动睡眠功能开启时,周期性检测当前的光强度值;当连续两次检测到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光强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自动进入睡眠模式运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室内光强度值持续较低时控制空调器自动进入睡眠模式,避免用户忘记开启睡眠模式导致夜晚室内温度过低,提升了室内温度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满足睡眠期条件的步骤,包括:周期性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当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所述温度差值均小于零时,确定满足睡眠期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室内环境温度持续低于设定温度时,确定满足睡眠期条件,以便在空调器完成室内降温时,再对空调器进行睡眠场景智能调整,保证了用户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室内环境温度持续低于设定温度可以间接表明用户的活动代谢量减小,提升了确定睡眠期开始时间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基于计时器的计时结果确定睡眠时长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地区的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时间补偿;获取计时器的计时结果,计算所述计时结果与所述时间补偿之和,得到所述睡眠时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的当前时间对计时器的计时结果进行修正,以使得到的睡眠时长符合自然睡眠习惯,提升了确定睡眠时长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光强度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最小光强度小于等于预设最大光强度时,计算预设时间内的光强度变化值,基于所述光强度变化值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及运行风挡;当所述光强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最大光强度时,或者,当所述睡眠时长大于等于最大睡眠时长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光强度值较大时,进一步基于光强度变化值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及运行风挡,以便根据室内所处的场景控制空调器运行,避免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通过在光强度值很大或睡眠时长过长时,控制空调器退出睡眠模式以快速降低室内环境温度,提高人体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光强度变化值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及运行风挡的步骤,包括:当所述光强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变化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机以第一预设风挡运行,控制所述室内机的设定温度降低第六温度,周期性检测当前光强度值,判断所述当前光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光强度阈值,如果否,控制所述空调器在第三预设时长后退出所述睡眠模式;当所述光强度变化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变化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机以第二预设风挡运行,控制所述室内机的设定温度降低第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在第四预设时长后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设定温度可以提高空调器制冷量,以应对室内热负荷增加,以免影响用户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在空调器以睡眠模式运行过程中,监测室内环境温度及光强度值;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满足睡眠期条件,如果是,基于计时器开始计时,并根据所述计时器的计时结果确定睡眠时长;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所述睡眠时长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其中,当所述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设定温度与所述睡眠时长成正相关,当所述睡眠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最大睡眠时长时,所述设定温度与所述睡眠时长成负相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判断得到用户进入睡眠期后,通过在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即在睡眠时长较短时,控制设定温度随睡眠时长的增大而增大,可以使空调器在用户从入睡到熟睡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由于用户进入熟睡后因新陈代谢较少,避免室内环境温度持续不变而导致用户着凉,同时降低了空调能耗;通过在睡眠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即在睡眠时长较长时,控制设定温度随睡眠时长的增大而减小,可以使空调器在用户从熟睡到浅睡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室内环境温度,避免用户新陈代谢增多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影响室内舒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空调器的控制器,参见如图1所示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02~步骤S106:
步骤S102:在空调器以睡眠模式运行过程中,监测室内环境温度及光强度值。
当空调器进入睡眠模式运行时,基于空调器的内置元器件如光敏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或WIF模块等检测房间的光强度值,以判断空调器是否进入夜晚场景,或者判断人体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步骤S104: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满足睡眠期条件,如果是,基于计时器开始计时,并根据计时器的计时结果确定睡眠时长。
当空调器进入睡眠模式运行后,周期性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判断用户是否进行睡眠期,由于用户进入睡眠期后新陈代谢会逐渐减小,当室内环境温度持续低于设定温度(可以是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或空调器默认的设定温度)时,判断用户已进入睡眠期,基于计时器开始计时,并根据计时结果确定用户的睡眠时长。
步骤S106:当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睡眠时长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
判断当前的光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诸如可以是90~100lx,优选值100lx),如果是,根据睡眠时长控制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当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从开始入睡到进入深度睡眠的所需时长,诸如取值范围可以是4~6h)时,设定温度与睡眠时长成正相关,当睡眠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最大睡眠时长(用户通常的总睡眠时长,诸如取值范围可以是8~9h)时,设定温度与睡眠时长成负相关。
基于调整后的设定温度控制空调器运行,由于用户的睡眠过程通过由浅睡到深睡再到浅睡,通过先提高设定温度再降低设定温度,从而使室内环境温度由较低到较高再到较低,符合用户的新陈代谢规律,使室内环境温度更贴合睡眠舒适温度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在判断得到用户进入睡眠期后,通过在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即在睡眠时长较短时,控制设定温度随睡眠时长的增大而增大,可以使空调器在用户从入睡到熟睡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由于用户进入熟睡后因新陈代谢较少,避免室内环境温度持续不变而导致用户着凉,同时降低了空调能耗;通过在睡眠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即在睡眠时长较长时,控制设定温度随睡眠时长的增大而减小,可以使空调器在用户从熟睡到浅睡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室内环境温度,避免用户新陈代谢增多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影响室内舒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考虑现有的空调器在以睡眠模式运行时,通常需要用户手动开启,而用户在房间初始环境下需要快速制冷,因此用不到睡眠模式或者忘记开启睡眠模式,为了避免用户在夜晚忘记开启睡眠模式,导致室内环境温度较低而着凉,在上述步骤S102之前,还可以包括:当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运行,且空调器的自动睡眠功能开启时,周期性检测当前的光强度值;当连续两次检测到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光强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器自动进入睡眠模式运行。
上述空调器可以设置有自动睡眠功能,当自动睡眠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空调器可以在夜晚场景下自动进入睡眠模式。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且开启自动睡眠功能时,每间隔1~3min获取当前的光强度值I,如果连续两次的光强度值I<0.5lx,则进入睡眠模式,当光强度值持续小于设定值时,房间光照不足,空调器判断房间进入夜晚场景;否则空调器按照原制冷模式运行。通过在室内光强度值持续较低时控制空调器自动进入睡眠模式,避免用户忘记开启睡眠模式导致夜晚室内温度过低,提升了室内温度的舒适性。
为了准确判断用户是否已进入睡眠期,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满足睡眠期条件的具体实施例:周期性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当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温度差值均小于零时,确定满足睡眠期条件。
空调器进入睡眠模式运行后,每间隔1~3min获取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T室内及设定温度T设温,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T=T室内-T设温,如果连续两次温差△T<0℃,表明室内环境温度持续低于设定温度,开始根据空调器运行时间修正设定温度;否则空调器按照原制冷模式运行。当温差持续小于零时,判断房间温度在用户允许的舒适范围内,且空调器完成房间降温过程,进入稳定阶段,可以按照睡眠场景智能调整房间设定温度。通过在室内环境温度持续低于设定温度时,确定满足睡眠期条件,以便在空调器完成室内降温时,再对空调器进行睡眠场景智能调整,保证了用户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室内环境温度持续低于设定温度可以间接表明用户的活动代谢量减小,提升了确定睡眠期开始时间的准确性。
为了提升确定用户睡眠时长的准确性,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计时器的计时结果确定睡眠时长的具体实施方式:获取空调器所在地区的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时间补偿;获取计时器的计时结果,计算计时结果与时间补偿之和,得到睡眠时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符合自己作息习惯的时间补偿表,即接收用户输入的夜晚各时刻对应的时间补偿值,根据空调器所在地区的当前时间查询用户输入的时间补偿表,得到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时间补偿值。
上述空调器设置有计时器及时钟,获取时钟的当前时间,获取计时器的计时结果,根据当前的实际时间修正计时结果,由于当前时间越晚用户开始睡眠的可能性越大,空调器所在地区的当前时间越晚,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时间补偿越大,诸如,当前时间为20时时,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时间补偿可以是0;当前时间为22时时,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时间补偿可以是0.5h;当前时间为24,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时间补偿可以是1h。计算计时结果t计时结果与时间补偿t时间补偿之和,得到睡眠时长,睡眠时长t=t计时结果+t时间补偿。通过根据实际的当前时间对计时器的计时结果进行修正,以使得到的睡眠时长符合自然睡眠习惯,提升了确定睡眠时长的准确性。
为了提升用户的睡眠舒适性,本实施例提供了当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值时,基于睡眠时长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的实施方式,具体可参照如下步骤(1)~步骤(3)执行:
步骤(1):当睡眠时长小于最大睡眠时长时,判断光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
每间隔1~3min获取空调器确定得到的睡眠时长,在睡眠时长未超过用户的最大睡眠时长时,获取当前的光强度值,并判断当前的光强度值所处的温度区间。
步骤(2):当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睡眠时长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
当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光强度值较小,确定当前仍处于睡眠场景,空调器按照睡眠模式运行,根据睡眠时长的长短确定用户当前所处的睡眠状态。室内光强度值受到室内灯光和室外光线的影响,可能会产生波动或者随着睡眠时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仍按照睡眠场景处理。
步骤(3):获取室内机的当前设定温度,基于睡眠状态调整当前设定温度。
根据用户通常的睡眠时间与睡眠状态,将上述睡眠状态划分为多个睡眠期,上述睡眠状态包括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和退出睡眠期,在各睡眠状态下分别调整室内机的当前设定温度,控制空调器以新的设定温度运行,从而对应调整室内环境温度。通过在睡眠场景下降用户的睡眠状态划分为多个睡眠区间,以便通过调整设定温度精准控制各睡眠区间的环境温度,提升了室内温度控制的合理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上述睡眠状态确定设定温度的补偿值,基于当前设定温度与补偿值之和确定新的设定温度,控制空调器以新的设定温度运行,上述睡眠区间的划分,可以参照如下表一所示的各睡眠状态下补偿值与风挡关系表所示:
表一各睡眠状态下补偿值与风挡关系表
Figure BDA0003345183000000101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基于睡眠状态调整空调器得到的当前设定温度时,可以参照如下1)~6)执行:
1)当睡眠状态为入睡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降低第一温度。
通过在入睡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降低,空调器在运行时为了使室内环境温度接近当前设定温度,控制制冷量增加使室内环境温度降低。入睡期降低室内环境温度有利于人体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室内空气一般比家具冷得快,降低室内环境温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床和被子的温度,提高人体舒适感。
2)当睡眠状态为浅睡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保持不变。
3)当睡眠状态为熟睡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二温度。
上述第二温度可以是0.5~1℃,在熟睡期的不同阶段,上述第二温度可以取不同的值。
4)当睡眠状态为深睡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三温度;其中,第三温度大于等于第二温度。
当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为浅睡期、熟睡期或深睡期时,由于浅睡期、熟睡期和深睡期人体已新陈代谢减缓,对室内环境温度的要求下降,通过适当增大当前设定温度,可以适度提高室内环境温度,避免用户体感温度较低而着凉,节约了空调能耗,同时保证了人体舒适度。
5)当睡眠状态为快速眼动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四温度;其中,第四温度小于第三温度。
上述第四温度可以是0~0.5℃,通过控制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四温度,由于第四温度小于第三温度,相对于深睡期,降低了当前设定温度,从而降低了室内环境温度。
快速眼动期时人体逐渐退出睡眠状态,人体新陈代谢增加,且快速眼动期往往对应着日出时分,太阳直射房间导致房间热负荷增多,通过降低室内环境温度有利于应对人体新陈代谢和房间热负荷的增多,保证人体舒适度。
6)当睡眠状态为退出睡眠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降低第五温度。
在退出睡眠期时,此时人体已醒来或处于半醒阶段,对房间温度较敏感,进一步降低当前设定温度以保证空调器的冷量输出,降低室内环境温度,以免影响人的体感。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空调器的运行噪音影响用户睡眠,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a~步骤c:
步骤a:当睡眠状态为入睡期时,控制室内机以低风挡运行。
上述低风挡即为室内风机的最小风挡,上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可以包括高风挡、中风挡和低风挡,通过在入睡期控制室内机以低风挡运行,可以降低室内噪音,保证空调器冷量输出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步骤b:当睡眠状态为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中的任一睡眠状态时,控制室内机以静音风挡运行。
上述静音风挡的转速小于低风挡的转速,上述静音风挡的转速为静音模式下室内风机的转速,浅睡、熟睡和深睡期人体已新陈代谢减缓,对室内温度的要求下降,通过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在能够保证人体舒适度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了人体听感,避免空调噪音影响用户的睡眠。
步骤c:当睡眠状态为退出睡眠期时,控制室内机以低风挡运行。
当睡眠状态为退出睡眠期时,人体已醒来或处于半醒阶段,对房间温度较敏感,通过控制室内风机以低风挡运行,提升室内风机的转速,以提升空调器的冷量输出,避免室内环境温度较高而影响用户的舒适性。
考虑到在睡眠时长小于最大睡眠时长,但光强度值不满足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可能存在提前退出睡眠场景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1)~(2):
(1)当光强度值大于等于预设最小光强度小于等于预设最大光强度时,计算预设时间内的光强度变化值,基于光强度变化值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及运行风挡。
上述预设最大光强度为正午时分室内的光强度值,该预设最大光强度值的取值范围可以是180~200lx,优选值为200lx。当光强度值大于等于预设最小光强度且小于等于预设最大光强度时,周期性计算当前的光强度值与预设时间之前的光强度值的差值,得到预设时间内的光强度变化值,根据光强度变化值可以判断室内光线是突然增大还是逐渐增大,从而进一步判断当前是否还是睡眠场景。
当光强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变化阈值时,控制室内机以第一预设风挡运行,控制室内机的设定温度降低第六温度,周期性检测当前光强度值,判断当前光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光强度阈值,如果否,控制空调器在第三预设时长后退出睡眠模式。
上述预设变化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以是15~25lx,优选值为20lx。如果光强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变化阈值,表明室内光强度值突然升高,可能是开灯或拉开窗帘的动作,与用户活动有关,不是睡眠场景的变化,由于开灯时人的活动量增多,拉开窗帘阳光照射量增多,导致室内热负荷增多,控制室内风机以第一预设风挡(诸如可以是低风挡或中风挡)运行,控制室内机的设定温度降低第六温度(诸如可以所述0.5~1℃,优选值为1℃),降低设定温度可以提高空调器制冷量,以应对室内热负荷增加,以免影响用户舒适性。
在控制室内机以第一预设风挡及降低第六温度后的设定温度(记为第三设温T三设,T三设=T设温-T六温)运行时,每间隔1~3min获取检测当前光强度值,如果当前光强度值小于上述预设光强度阈值(0.5lx),则判断室内再次进入睡眠场景,按原睡眠模式运行,即返回执行上述当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睡眠时长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的步骤。如果当前光强度值大于等于上述预设光强度值,控制空调器进入睡眠模式和制冷模式的过渡期,即控制室内机以第一预设风挡及第三设温运行第三预设时长(诸如可以是1h)后,退出睡眠模式,空调器按照原制冷模式的设定温度及设定风挡运行。
当光强度变化值小于等于预设变化阈值时,控制室内机以第二预设风挡运行,控制室内机的设定温度降低第七温度,控制空调器在第四预设时长后退出睡眠模式。
如果光强度值大于等于预设最小光强度小于等于预设最大光强度,且上述光强度变化值小于等于上述预设变化阈值,表明室内光强度已处于较高水平,且仍然在缓慢升高,可能是室外光线逐渐变亮,室内热负荷会逐渐增多,通过控制室内机以第二预设风挡(诸如可以是低风挡或中风挡)运行,控制室内机的设定温度降低第七温度(诸如可以所述0.5~1℃,优选值为1℃),降低后的设定温度记为第四设温T四设,T四设=T设温-T七温,降低了室内机的设定温度,提高了空调器制冷量的出风量,可以应对室内热负荷增加,提升了用户舒适性,当空调器以第二预设风挡和第四设温运行第四预设时长(诸如可以是1h)后,控制空调器退出睡眠模式,空调器按照原制冷模式的设定温度及设定风挡运行。
(2)当光强度值大于预设最大光强度时,或者,当睡眠时长大于等于最大睡眠时长时,控制空调器退出睡眠模式。
当光强度值大于预设最大光强度时,判断当前光强度值过大,控制空调器退出睡眠模式,按原制冷模式的设定温度和风挡控制空调器运行。当光强度值大于预设最大光强度时,光强度值与正午时分室内的数值相当,判断不是睡眠场景;而且当前光强度过大时,室内热负荷比较大,切换成原制冷模式有利于维持房间温度,以免影响人的体感。
当睡眠时长大于等于最大睡眠时长时,退出睡眠模式,空调器按照原制冷模式运行,快速降低室内环境温度。睡眠模式运行时间过长,空调器判断不是睡眠场景,自动退出睡眠模式,避免用户起床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影响用户舒适性。
通过在光强度值较大时,进一步基于光强度变化值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及运行风挡,以便根据室内所处的场景控制空调器运行,避免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通过在光强度值很大或睡眠时长过长时,控制空调器退出睡眠模式以快速降低室内环境温度,提高人体舒适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室内光强度值,可以自动识别是否处于睡眠场景,并在处于睡眠场景时控制空调器自动进入睡眠模式,根据用户的睡眠时长自动调节设定温度,进而可以调节室内环境温度,避免用户熟睡时过渡制冷,降低了室内噪音,降低了空调能耗,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对应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应用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实例,具体可参照如下步骤1~步骤11执行:
步骤1,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且开启自动睡眠功能时,每隔一分钟获取当前光强度值I,如果连续两次的光强度值I<0.5lx,则进入睡眠模式;否则空调器按照原制冷模式运行。
通过空调内置元器件,如光敏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或WIF模块等检测房间的光强度值,判断空调器是否进入夜晚场景,或者判断人体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当光强度值持续小于设定值时,房间光照不足,空调器判断房间进入夜晚场景。
步骤2,空调器进入睡眠模式后,按照原制冷模式运行,内风机维持原风挡运行,每隔一分钟获取室内温度T室内和设定温度T设温,计算温差△T=T室内-T设温,如果连续两次温差△T<0℃,设计时器初始值为0,基于计时器开始记录时间。
当温差持续小于设定值时,判断房间温度在用户允许的舒适范围内,且空调器完成房间降温过程,进入稳定阶段,可以按照睡眠场景智能调整房间设定温度。
步骤3,获取当前实际时间对应的时间补偿值,基于时间补偿值对计时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用户的睡眠时长。
根据当前实际时间或者客户睡眠***均值,进入睡眠模式时间平均值越晚。当前实际时间越晚,t时间补偿越大;进入睡眠模式和退出睡眠模式时间的平均值越晚,t睡眠习惯补偿越大。
步骤4,根据用户睡眠时长将睡眠模式划分为六个区间,分别对应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和退出睡眠,每个区间设有对应的设定温度的补偿值和内风机运行风挡。
将人体睡眠时间分为6个区间,精准控制每个区间的温度,贴合睡眠舒适温度区间,改善人的睡眠质量。
步骤5,获取睡眠时长对应的补偿值,基于该补偿值修正设定温度,得到第二设温T二设=T设温+补偿值,控制空调器按照第二设温和对应的运行风挡运行。
入睡期降低室内环境温度有利于人体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室内空气一般比家具冷得快,降低室内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床和被子的温度,提高人的体感;而低风档可以降低房间噪音,保证空调器冷量输出的同时提高人体听感。
浅睡、熟睡和深睡期人体已新陈代谢减缓,对室内温度的要求下降,适度提高室内温度也可以保证人体舒适度。风挡设为静音档,进一步改善人体听感。
快速眼动期时人体逐渐退出睡眠状态,人体新陈代谢增加;另一方面,快速眼动期往往对应着日出时分,太阳直射房间导致房间热负荷增多。降低房间温度有利于应对人体新陈代谢和房间热负荷的增多,保证人体舒适度。
退出睡眠期,此时人体已醒来或处于半醒阶段,对房间温度较敏感,进一步降低室内温度和风挡设为低风档以保证空调器的冷量输出,以免影响人的体感。
步骤6,每隔一分钟获取空调器运行时间t,如果睡眠时长t>9h,则退出睡眠模式,空调器按照睡眠模式之前的制冷模式运行。
睡眠模式运行时间过长,空调器判断不是睡眠场景,自动退出睡眠模式,空调器按照原制冷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和设定风挡运行。
步骤7,如果睡眠时长t≤9h,获取当前光强度值I2和一分钟前检测的光强度I1,并且计算光强度差值△I=I2-I1,判断室内光线是否突然增大或逐渐增大,判断当前是否还是睡眠场景。
步骤8,光强度I2>200lx时,当前光强度高于设定值,判断当前光强度过大,空调器退出睡眠模式,按原制冷模式的设定温度和风挡控制空调器运行。
光强度值与正午时分室内的数值相当,判断不是睡眠场景;而且当前光强度过大时,室内热负荷可能比较大,切换成原制冷模式有利于维持房间温度,以免影响人的体感。
步骤9,光强度I2<100lx时,空调器按当前睡眠模式运行;室内光强度I2受室内灯光和室外光线的影响,可能会波动或者随着运行时间变成逐渐增大,当光强度I2小于设定值时,仍按睡眠场景处理。
步骤10,光强度100lx≤I2≤200lx时,进一步判断△I的数值。如果△I>20lx,按照第三设温T三设和低风档控制空调器运行,其中T三设=T设温-1。并且每隔1min获取光强度值I,如果是光强度I<0.5lx,则进入原睡眠模式运行;否则,空调器运行1h后按原制冷模式的设定温度和风挡控制空调器运行。
室内光强度突然升高,可能是开灯或拉开窗帘的动作,与用户有关,不是睡眠场景,由于开灯时人的活动量增多,拉开窗帘阳光照射量增多,导致室内热负荷增多,降低设定温度,提高空调器制冷量可以应对室内热负荷增加,以免影响用户舒适性。如果光强度再次降到设定值100lx以下,则判断室内再次进入睡眠场景,按原睡眠模式运行;否则,空调器进入睡眠模式和制冷模式的过渡期,按T三设运行1h后退出睡眠模式。
步骤11,如果△I≤20lx,按照第四设温T四设和低风档控制空调器运行,其中T四设=T设温-1,空调器运行1h后按原制冷模式的设定温度和风挡控制空调器运行。
室内光强度缓慢升高,可能是室外阳光逐渐增大,室内热负荷增多,降低设定温度,提高空调器制冷量可以应对室内热负荷增加,以免影响用户舒适性,空调器进入睡眠模式和制冷模式的过渡期,按T四设运行1h后退出睡眠模式。
对应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空调器的控制器,参见如图2所示的空调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监测模块21,用于在空调器以睡眠模式运行过程中,监测室内环境温度及光强度值。
判断模块22,用于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满足睡眠期条件,如果是,基于计时器开始计时,并根据计时器的计时结果确定睡眠时长。
控制模块23,用于当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睡眠时长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其中,当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时,设定温度与睡眠时长成正相关,当睡眠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最大睡眠时长时,设定温度与睡眠时长成负相关。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在判断得到用户进入睡眠期后,通过在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即在睡眠时长较短时,控制设定温度随睡眠时长的增大而增大,可以使空调器在用户从入睡到熟睡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由于用户进入熟睡后因新陈代谢较少,避免室内环境温度持续不变而导致用户着凉,同时降低了空调能耗;通过在睡眠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即在睡眠时长较长时,控制设定温度随睡眠时长的增大而减小,可以使空调器在用户从熟睡到浅睡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室内环境温度,避免用户新陈代谢增多时室内环境温度较高影响室内舒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模块23,进一步用于当睡眠时长小于最大睡眠时长时,判断光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当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睡眠时长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其中,睡眠状态包括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和退出睡眠期;获取室内机的当前设定温度,基于睡眠状态调整当前设定温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模块23,进一步用于当睡眠状态为入睡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降低第一温度;当睡眠状态为浅睡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保持不变;当睡眠状态为熟睡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二温度;当睡眠状态为深睡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三温度;其中,第三温度大于等于第二温度;当睡眠状态为快速眼动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四温度;其中,第四温度小于第三温度;当睡眠状态为退出睡眠期时,控制当前设定温度降低第五温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睡眠状态为入睡期时,控制室内机以低风挡运行;当睡眠状态为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中的任一睡眠状态时,控制室内机以静音风挡运行;静音风挡的转速小于低风挡的转速;当睡眠状态为退出睡眠期时,控制室内机以低风挡运行。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运行,且空调器的自动睡眠功能开启时,周期性检测当前的光强度值;当连续两次检测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光强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器自动进入睡眠模式运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模块22,进一步用于周期性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当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温度差值均小于零时,确定满足睡眠期条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模块22,进一步用于获取空调器所在地区的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时间补偿;获取计时器的计时结果,计算计时结果与时间补偿之和,得到睡眠时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当光强度值大于等于预设最小光强度小于等于预设最大光强度时,计算预设时间内的光强度变化值,基于光强度变化值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及运行风挡;当光强度值大于预设最大光强度时,或者,当睡眠时长大于等于最大睡眠时长时,控制空调器退出睡眠模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第四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光强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变化阈值时,控制室内机以第一预设风挡运行,控制室内机的设定温度降低第六温度,周期性检测当前光强度值,判断当前光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光强度阈值,如果否,控制空调器在第三预设时长后退出睡眠模式;当光强度变化值小于等于预设变化阈值时,控制室内机以第二预设风挡运行,控制室内机的设定温度降低第七温度,控制空调器在第四预设时长后退出睡眠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控制装置,通过检测室内光强度值,可以自动识别是否处于睡眠场景,并在处于睡眠场景时控制空调器自动进入睡眠模式,根据用户的睡眠时长自动调节设定温度,进而可以调节室内环境温度,避免用户熟睡时过渡制冷,降低了室内噪音,降低了空调能耗,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对应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度来指令控制装置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盘、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器控制装置和空调器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空调器以睡眠模式运行过程中,监测室内环境温度及光强度值;
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满足睡眠期条件,如果是,基于计时器开始计时,并根据所述计时器的计时结果确定睡眠时长;
当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所述睡眠时长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其中,当所述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设定温度与所述睡眠时长成正相关,当所述睡眠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最大睡眠时长时,所述设定温度与所述睡眠时长成负相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值时,基于所述睡眠时长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睡眠时长小于所述最大睡眠时长时,判断所述光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
当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所述睡眠时长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和退出睡眠期;
获取室内机的当前设定温度,基于所述睡眠状态调整所述当前设定温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睡眠状态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当前设定温度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入睡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降低第一温度;
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浅睡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保持不变;
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熟睡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二温度;
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深睡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三温度;其中,所述第三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
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快速眼动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增大第四温度;其中,所述第四温度小于所述第三温度;
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退出睡眠期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定温度降低第五温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入睡期时,控制室内机以低风挡运行;
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中的任一睡眠状态时,控制室内机以静音风挡运行;所述静音风挡的转速小于所述低风挡的转速;
当所述睡眠状态为所述退出睡眠期时,控制室内机以低风挡运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空调器以睡眠模式运行过程中,监测室内环境温度及光强度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空调器的自动睡眠功能开启时,周期性检测当前的光强度值;
当连续两次检测到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光强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自动进入睡眠模式运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满足睡眠期条件的步骤,包括:
周期性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
当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所述温度差值均小于零时,确定满足睡眠期条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计时器的计时结果确定睡眠时长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地区的当前时间所对应的时间补偿;
获取计时器的计时结果,计算所述计时结果与所述时间补偿之和,得到所述睡眠时长。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光强度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最小光强度小于等于预设最大光强度时,计算预设时间内的光强度变化值,基于所述光强度变化值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及运行风挡;
当所述光强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最大光强度时,或者,当所述睡眠时长大于等于最大睡眠时长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光强度变化值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及运行风挡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光强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变化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机以第一预设风挡运行,控制所述室内机的设定温度降低第六温度,周期性检测当前光强度值,判断所述当前光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光强度阈值,如果否,控制所述空调器在第三预设时长后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当所述光强度变化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变化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机以第二预设风挡运行,控制所述室内机的设定温度降低第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在第四预设时长后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10.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在空调器以睡眠模式运行过程中,监测室内环境温度及光强度值;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满足睡眠期条件,如果是,基于计时器开始计时,并根据所述计时器的计时结果确定睡眠时长;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光强度值小于预设最小光强度时,基于所述睡眠时长调整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其中,当所述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设定温度与所述睡眠时长成正相关,当所述睡眠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最大睡眠时长时,所述设定温度与所述睡眠时长成负相关。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321025.8A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114151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1025.8A CN114151912B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1025.8A CN114151912B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1912A true CN114151912A (zh) 2022-03-08
CN114151912B CN114151912B (zh) 2023-10-20

Family

ID=8045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1025.8A Active CN114151912B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191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3264A (zh) * 2022-04-20 2022-08-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5200193A (zh) * 2022-07-29 2022-10-1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751656A (zh) * 2022-12-14 2023-03-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26384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94881A (ja) * 2009-10-29 2011-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5318483A (zh) * 2014-05-27 2016-02-1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和空调器睡眠模式控制装置
CN106196475A (zh) * 2016-07-27 2016-12-07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606754A (zh) * 2017-10-11 2018-01-19 宋彦震 基于用户深度睡眠的自动调温空调、空调***和控制方法
CN109059214A (zh) * 2018-08-15 2018-12-2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自动睡眠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64230A (zh) * 2020-08-06 2020-11-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94881A (ja) * 2009-10-29 2011-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5318483A (zh) * 2014-05-27 2016-02-1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和空调器睡眠模式控制装置
CN106196475A (zh) * 2016-07-27 2016-12-07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606754A (zh) * 2017-10-11 2018-01-19 宋彦震 基于用户深度睡眠的自动调温空调、空调***和控制方法
CN109059214A (zh) * 2018-08-15 2018-12-2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自动睡眠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64230A (zh) * 2020-08-06 2020-11-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3264A (zh) * 2022-04-20 2022-08-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4923264B (zh) * 2022-04-20 2024-02-0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WO2023226384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5200193A (zh) * 2022-07-29 2022-10-1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200193B (zh) * 2022-07-29 2023-07-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751656A (zh) * 2022-12-14 2023-03-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1912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51912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4748303B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和***
CN104848473B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和***
CN109506342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13639389B (zh) 空调器新风功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5650833A (zh) 空调睡眠模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805898A (zh) 空调器及其舒睡模式控制方法
CN10932337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923480A (zh) 新风***控制方法、装置及新风空调
CN111076351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0701754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39378A (zh) 一种空调器的睡眠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639379A (zh) 一种空调器的睡眠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639380B (zh) 一种空调器的睡眠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KR0177723B1 (ko) 에어콘의 취침운전 제어방법
CN114216252B (zh) 空调睡眠模式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75913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CN112050440A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3639376A (zh) 一种空调器的睡眠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639377A (zh) 一种空调器的睡眠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023427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895576B (zh) 一种空调智能控制睡眠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50443B (zh) 新风空调的净化控制方法
EP36746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N114279074B (zh) 一种睡眠唤醒控制方法、控制***、空调装置、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