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8055B -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 Google Patents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8055B
CN114128055B CN202080051236.1A CN202080051236A CN114128055B CN 114128055 B CN114128055 B CN 114128055B CN 202080051236 A CN202080051236 A CN 202080051236A CN 114128055 B CN114128055 B CN 114128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wall
side wall
spring
electric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12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8055A (zh
Inventor
魏绫那
田端正明
松井元
小林浩
天川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28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8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8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8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1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having a circ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端子(12),与对方端子(50)连接,其中,具备筒部(17)和弹簧片(19),在所述筒部(17)内***所述对方端子(50),所述弹簧片(19)配置在所述筒部(17)内,所述筒部(17)具有弹簧侧壁(30)、连接壁(31)、与连接壁(31)和弹簧侧壁(30)双方相连的第一侧壁(32)、与弹簧侧壁(30)相连的第二侧壁(33)、及张开抑制部(38),所述弹簧片(19)将***到所述筒部(17)内的所述对方端子(50)从所述弹簧侧壁(30)侧朝向所述连接壁(31)按压,所述端子(12)具备将所述弹簧片(19)与所述连接壁(31)连结的连结部(39),在所述筒部(17)设有张开抑制部(38),该张开抑制部(38)相对于所述连结部(39)从与所述弹簧片(19)将所述对方端子(50)朝向所述连接壁(31)按压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接触。

Description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与阳端子连接的阴端子,已知有日本特开2003-331966号公报所记载的阴端子。该阴端子具有供阳端子***的方筒部。在方筒部内配置有弹性接触片。通过***到方筒部内的阳端子被弹性接触片向方筒部的内壁按压,从而阳端子与阴端子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19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来,要求搭载于车辆的阴端子小型化。在尝试使阴端子小型化时,例如,考虑将构成方筒部的各个壁部用一张金属板材构成。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在阳端子被弹性接触片向方筒部的内壁按压时,方筒部有可能因弹性接触片的弹性力而张开变形。
为了抑制方筒部发生张开变形的情况,考虑通过重叠金属板材来形成构成方筒部的壁部。认为通过重叠金属板材,从而方筒部的强度提高,能够抑制张开变形。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重叠金属板材,从而阴端子大型化,因此不为优选。
本公开是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小型化的端子相关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涉及一种端子,与对方端子连接,其中,具备筒部和弹簧片,在所述筒部内***所述对方端子,所述弹簧片配置在所述筒部内,所述筒部具有弹簧侧壁、连接壁、与所述连接壁和所述弹簧侧壁双方相连的第一侧壁、及与所述弹簧侧壁相连的第二侧壁,所述弹簧片将***到所述筒部内的所述对方端子从所述弹簧侧壁侧朝向所述连接壁按压,所述端子具备将所述弹簧片与所述连接壁连结的连结部,在所述筒部设有张开抑制部,该张开抑制部相对于所述连结部从与所述弹簧片将所述对方端子朝向所述连接壁按压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使端子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剖视图。
图2是图6中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表示端子的立体图。
图4是图7中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筒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端子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端子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张开抑制部和连结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张开抑制部和连结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本公开涉及一种端子,与对方端子连接,其中,具备筒部和弹簧片,在所述筒部内***所述对方端子,所述弹簧片配置在所述筒部内,所述筒部具有弹簧侧壁、连接壁、与所述连接壁和所述弹簧侧壁双方相连的第一侧壁、及与所述弹簧侧壁相连的第二侧壁,所述弹簧片将***到所述筒部内的所述对方端子从所述弹簧侧壁侧朝向所述连接壁按压,所述端子具备将所述弹簧片与所述连接壁连结的连结部,在所述筒部设有张开抑制部,该张开抑制部相对于所述连结部从与所述弹簧片将所述对方端子朝向所述连接壁按压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接触。
张开抑制部通过与连接于连接壁的连结部接触,能够抑制连接壁发生张开变形的情况。
(2)优选为,在所述连接壁形成有凹部,所述张开抑制部配置在所述凹部内。
由于张开抑制部配置在设置于连接壁的凹部内,因此能够减小张开抑制部从连接壁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高度尺寸。由此,作为整体能够使端子小型化。
(3)优选为,所述张开抑制部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壁的外表面形成为齐平。
能够抑制端子大型化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连接壁发生张开变形的情况。
(4)优选为,所述连结部与所述连接壁中的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端缘相连地设置,所述张开抑制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相连地设置。
由于连结部靠近第二侧壁设置,且在第二侧壁设置张开抑制部,因此连结部和张开抑制部配置于接近的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使张开抑制部与连结部接触。
(5)优选为,与所述筒部相连地设有与电线连接的电线连接部,所述电线连接部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夹持部,在所述夹持部的外侧配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按压的加压部。
通过利用加压部将夹持部朝向电线按压,能够将电线与端子连接。由此,不需要用于使筒部压接于电线的砧座或压接器等大规模的夹具,因此能够降低端子与电线的连接工序所花费的成本。
(6)优选为,所述外壳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部沿着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滑动。
由于能够通过使外壳相对于夹持部滑动这样的简单方法使电线与端子连接,因此能够提高端子与电线的连接作业的效率。
(7)本公开提供一种带端子的电线,具备: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及电线,与所述端子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9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10具备电线11和与电线11连接的端子12。端子12与电线11的延伸方向(由箭头Y所示的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如图2所示,端子12与对方端子50连接。在以下的记载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箭头Z所示的方向设为上方、将箭头Y所示的方向设为前方、将箭头X所示的方向设为左方来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多个相同的构件,有时仅对一部分构件标注标号,并省略其他构件的标号。
[电线11]
如图1所示,电线11沿前后方向(延伸方向的一例)延伸配置。电线11利用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绝缘包覆层14包围芯线13的外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芯线13由一根金属线构成。另外,芯线13也可以是多根金属细线绞合而成的绞线。构成芯线13的金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任意的金属。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芯线13由铜或铜合金构成。
[端子12]
如图3所示,端子12具备金属制的端子主体15和能够相对于端子主体15相对地滑动移动的滑动部16(外壳的一例)。
[端子主体15]
端子主体15通过将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构成端子主体15的金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任意的金属。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主体15由铜或铜合金构成。在端子主体15的表面也可以形成有镀层。构成镀层的金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锡、镍、银等任意的金属。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主体15实施了镀锡。
如图4所示,端子主体15具有:筒部17,能够供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对方端子50***;及电线连接部20,位于筒部17的后方并与电线11连接。电线连接部20具有向后方延伸出的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12是被称为所谓的阴端子的端子,对方端子50是被称为所谓的阳端子的端子(参照图2)。
[筒部17]
如图2所示,筒部17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筒部17的前端部以能够供对方端子50***的方式开口。筒部17具有弹簧侧壁30、与弹簧侧壁30相对的连接壁31、将弹簧侧壁30与连接壁31连结的第一侧壁32、及与弹簧侧壁30相连的第二侧壁33。在筒部17的内部配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簧片19。弹簧片19与弹簧侧壁30的内表面重叠配置。
弹簧片19具有基端部19A和从基端部19A向前方延伸的弹簧主体19B。基端部19A与弹簧侧壁30的后端部重叠。基端部19A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形成为与弹簧侧壁3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大致相同。弹簧主体19B从筒部17中的后端部朝向前方延伸。
如图2所示,弹簧主体19B在从上方观察时形成为向右方突出的山形。弹簧主体19B中的山形的顶点部分与连接壁31的内表面在左右方向上的间隔被设定为小于对方端子50的左右方向的厚度。由此,***到筒部17内的对方端子50按压弹簧片19而使之弹性变形。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弹簧片19通过弹性力而将对方端子50朝向连接壁31按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片19将对方端子50向右方(按压方向的一例)按压。通过将对方端子50夹在连接壁31与弹簧片19之间,从而使对方端子50与端子12电连接。
如图5所示,弹簧侧壁30的下端缘与连接壁31的下端缘通过第一侧壁32而连结。在弹簧侧壁30的上端缘连接有第二侧壁33。第二侧壁33从弹簧侧壁30的上端缘向右方延伸。第一侧壁32与第二侧壁33相对。
[电线连接部20]
如图4所示,在筒部17的后方设有呈方筒状的电线连接部20。在电线连接部20的上壁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夹持部的一例),在电线连接部20的下壁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有下侧夹持部18B(夹持部的一例)。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呈向前后延伸的细长形状。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形成为大致相同。
在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在比后端部靠前方的位置设有向下方突出的上侧保持突部23A。在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的后端部设有向上方突出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下侧保持突部23B和上侧保持突部23A设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错开的位置。
通过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和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咬入形成于芯线13的表面的氧化被膜而将氧化被膜剥离,由此使芯线13的金属表面露出。通过该金属表面与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接触,由此芯线13与端子主体15电连接。
[滑动部16]
如图3所示,滑动部16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滑动部16根据需要通过切削加工、铸造、冲压加工等公知的方法形成。构成滑动部16的金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任意的金属。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部16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由不锈钢构成。在滑动部16的表面也可以形成有镀层。构成镀层的金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锡、镍、银等任意的金属。
如图4所示,滑动部16的内部形状的截面形成为与端子主体15中的设有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区域的外部形状的截面相同或稍大。由此,如图6及图7所示,滑动部16配置于端子主体15中的设有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区域的外方。
如图3所示,在滑动部16的侧壁,在前后方向的靠近前端部的位置开口有临时卡止承受部26。另外,在滑动部16的侧壁,在比临时卡止承受部26靠后方的位置开口有正式卡止承受部27。临时卡止承受部26和正式卡止承受部27能够与设置于端子主体15的侧壁的卡止突起28弹性地卡止。
如图3所示,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与滑动部16的临时卡止承受部26卡止的状态成为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如图4所示,在该状态下,滑动部16的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从端子主体15的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后端缘向后方分离。在该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大于芯线13的直径。
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与滑动部16的正式卡止承受部27卡止的状态成为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卡止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如图1所示,在该状态下,滑动部16的上侧加压部25A从上侧夹持部18A的上方与上侧夹持部18A接触。另外,滑动部16的下侧加压部25B从下侧夹持部18B的下方与下侧夹持部18B接触。
如上所述,滑动部16能够在外嵌于端子主体15中设有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区域的状态下,在上述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
如图1所示,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上侧加压部25A从上方按压上侧夹持部18A,从而上侧夹持部18A向下方变形。另外,通过下侧加压部25B从下方按压下侧夹持部18B,从而下侧夹持部18B向上方变形。由此,在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空间,将芯线13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进行配置,并且,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芯线13被发生了弹性变形的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方向夹持。即,上侧夹持部18A通过被上侧加压部25A向下方按压而从上方与芯线13接触,下侧夹持部18B通过被下侧加压部25B向上方按压而从下方与芯线13接触。由于上侧加压部25A从上向下按压上侧夹持部18A,所以从上向下的方向为按压方向。由于下侧加压部25B从下向上按压下侧夹持部18B,因此从下向上的方向为按压方向。
如图1所示,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的上侧保持突部23A从上方按压芯线13,下侧夹持部18B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从下方按压芯线13。这样,芯线13通过被上侧保持突部23A和下侧保持突部23B按压而被保持为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状态。另外,芯线13与端子12也通过上侧保持突部23A和下侧保持突部23B而电连接。
如图1所示,在滑动部16的前端部设有从滑动部16的上壁向上方突出的夹具接触部46。夹具45从后方与夹具接触部46接触,滑动部16通过被该夹具45向前方按压,从而滑动部16能够向前方移动。另外,上述夹具45与模具、用于使该模具工作的设备相比,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器具。因此,能够抑制由夹具45引起的成本的增加。
如图3所示,在滑动部16的靠近后端部的位置,在左右侧壁设有向滑动部16的内侧突出的一对引导部47。引导部47形成为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宽度变窄。通过芯线13与引导部47的内表面滑动接触,芯线13被引导向滑动部16的内部。
[张开抑制部38]
如图8所示,在连接壁31的后端部的上端缘形成有凹部37。凹部37在从右方观察时形成为长方形。凹部37是通过切除连接壁31的一部分而形成的。
形成于第二侧壁33的后端部的右端缘的张开抑制部38以向下方弯曲的形状收容在凹部37内。张开抑制部38从第二侧壁33中的连接壁31侧的侧缘向沿着连接壁31的壁面的方向(下方)弯曲。换言之,张开抑制部38与第二侧壁33相连地设置。凹部37的内部形状形成为与张开抑制部38的外部形状相同或稍大。连接壁31的右侧面与张开抑制部38的右侧面形成为齐平。
如图8及图9所示,在连接壁31的上端缘,在凹部37的前方的位置形成有连结部39。连结部39从连接壁31的上端缘向左方延伸。连结部39配置成沿着第二侧壁33的下表面。在连结部39的左端缘连接有弹簧片19的基端部19A。由此,连接壁31与弹簧片19通过连结部39而连结。
如图8及图9所示,连结部39在从连接壁31的上端缘向左方延伸后向后方弯曲地延伸,进一步向下方弯曲而与弹簧片19的基端部19A相连。换言之,连结部39与连接壁31中的靠近第二侧壁33的端缘相连地设置。连结部39在从上方观察时形成为大致曲柄状。
如图8所示,连结部39的右侧缘的后端部与张开抑制部38相对。张开抑制部38的向下方突出的突出尺寸设定为与连结部39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相同或稍大。由此,能够增大张开抑制部38与连结部39的接触面积。在对连接壁31施加有使连接壁31向右方张开变形的方向的力时,张开抑制部38从右方与连结部39的右侧缘的后端部接触。由此,抑制了连接壁31向右方张开变形的情况。
[电线11与端子12的连接工序]
接着,对电线11与端子12的连接工序的一例进行说明。电线11与端子12的连接工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记载。
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形成端子主体15和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从后方组装滑动部16。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为临时卡止状态。虽然未详细图示,但滑动部16和端子主体15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公知的卡止构造而保持为临时卡止状态。
通过用公知的方法对绝缘包覆层14进行剥皮加工而使电线11的芯线13露出。
当电线11被从滑动部16的后端部向前方压入时,芯线13的前端部从滑动部16的后端部被导入到滑动部16的内部。当电线11被进一步向前压入时,芯线13的前端部向端子主体15的内部进入而到达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空间内。
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临时卡止状态的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大于芯线13的外径尺寸。
接着,使滑动部16向前方滑动移动。滑动部16通过夹具45而相对于端子主体15相对地向前方移动,达到正式卡止状态。
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正式卡止状态的状态下,滑动部16的上侧加压部25A从上方与端子主体15的上侧夹持部18A抵接而向下方进行按压。另外,滑动部16的下侧加压部25B从下方与端子主体15的下侧夹持部18B抵接而向上方进行按压。由此,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夹持。
如图1所示,通过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与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夹住,从而形成于芯线13的表面的氧化被膜被剥离,构成芯线13的金属表面露出。通过该金属表面与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接触,由此电线11与端子12电连接。
在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夹持的状态下,芯线13通过被上侧夹持部18A的上侧保持突部23A与下侧夹持部18B的下侧保持突部23B夹住而被保持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状态。由此,能够牢固地保持芯线13,因此在对电线11作用有牵拉力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电线11与端子12的保持力。如此完成带端子的电线10。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端子12,与对方端子50连接,其中,具备筒部17和弹簧片19,在筒部17内***对方端子50,弹簧片19配置在筒部17内,筒部17具有弹簧侧壁30、连接壁31、与连接壁31和弹簧侧壁30双方相连的第一侧壁32、及与弹簧侧壁30相连的第二侧壁33,弹簧片19将***到筒部17内的对方端子50从弹簧侧壁30侧朝向连接壁31按压,端子12具备将弹簧片19与连接壁31连结的连结部39,在筒部17设有张开抑制部38,该张开抑制部38相对于连结部39从与弹簧片19将对方端子50朝向连接壁31按压的按压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方)相反的一侧接触。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10具备上述端子12和与端子12连接的电线11。
张开抑制部38通过与连接于连接壁31的连结部39接触,能够抑制连接壁31发生张开变形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连接壁31形成有凹部37,张开抑制部38配置在凹部37内。
由于张开抑制部38配置在设置于连接壁31的凹部37内,因此能够减小张开抑制部38从连接壁31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高度尺寸。由此,作为整体能够使端子12小型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张开抑制部38的外表面与连接壁31的外表面形成为齐平。由此,能够抑制端子12大型化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连接壁31发生张开变形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连结部39与连接壁31中的靠近第二侧壁33的端缘相连地设置,张开抑制部38与第二侧壁33相连地设置。
由于连结部39靠近第二侧壁33设置,且在第二侧壁33设有张开抑制部38,因此连结部39和张开抑制部38配置于接近的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使张开抑制部38与连结部39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筒部17相连地设有与电线11连接的电线连接部20,电线连接部20具有夹持电线11的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在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外侧配置有滑动部16,滑动部16具有将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朝向电线11按压的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
通过利用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将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朝向电线11的芯线13按压,能够将电线11的芯线13与端子12连接。由此,不需要用于将筒部压接于电线11的外周的砧座或压接器等大规模的夹具,因此能够降低端子12与电线11的连接工序的成本。
根据本实施方式,滑动部16配置成能够相对于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沿着电线11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滑动。
由于能够通过使滑动部16相对于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滑动这样的简单方法使电线11与端子12连接,因此能够提高端子12与电线11的连接作业的效率。
<其他实施方式>
(1)凹部37也可以通过使连接壁31的厚度局部变薄而形成。
(2)张开抑制部38的厚度也可以形成得比端子12的其他部分薄。
(3)电线11与端子12的连接构造不被限定。例如,端子也可以为具有压接于电线11的外周的筒的结构,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
(4)端子12也可以为具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夹持部的结构。
标号说明
10:带端子的电线;
11:电线;
12:端子;
13:芯线;
14:绝缘包覆层;
15:端子主体;
16:滑动部(外壳);
17:筒部;
18A:上侧夹持部;
18B:下侧夹持部;
19:弹簧片;
19A:基端部;
19B:弹簧主体;
20:电线连接部;
23A:上侧保持突部;
23B:下侧保持突部;
25A:上侧加压部;
25B:下侧加压部;
26:临时卡止承受部;
27:正式卡止承受部;
28:卡止突起;
30:弹簧侧壁;
31:连接壁;
32:第一侧壁;
33:第二侧壁;
37:凹部;
38:张开抑制部;
39:连结部;
45:夹具;
46:夹具接触部;
47:引导部;
50:对方端子。

Claims (6)

1.一种端子,与对方端子连接,其中,
具备筒部和弹簧片,
在所述筒部内***所述对方端子,所述弹簧片配置在所述筒部内,
所述筒部具有弹簧侧壁、连接壁、与所述连接壁和所述弹簧侧壁双方相连的第一侧壁、及与所述弹簧侧壁相连的第二侧壁,
所述弹簧片将***到所述筒部内的所述对方端子从所述弹簧侧壁侧朝向所述连接壁按压,
所述端子具备将所述弹簧片与所述连接壁连结的连结部,
在所述筒部设有张开抑制部,该张开抑制部相对于所述连结部从与所述弹簧片将所述对方端子朝向所述连接壁按压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接触,
在所述连接壁形成有凹部,所述张开抑制部配置在所述凹部内,
所述连结部的所述连接壁侧的侧缘的后方的端部与所述张开抑制部相对,所述张开抑制部的向所述第一侧壁侧突出的突出尺寸设定为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按压方向的厚度尺寸相同或稍大,所述后方是所述对方端子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张开抑制部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壁的外表面形成为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连结部与所述连接壁中的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端缘相连地设置,
所述张开抑制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相连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其中,
与所述筒部相连地设有与电线连接的电线连接部,
所述电线连接部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夹持部,
在所述夹持部的外侧配置有外壳,
所述外壳具有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按压的加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外壳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部沿着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滑动。
6.一种带端子的电线,具备: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及
电线,与所述端子连接。
CN202080051236.1A 2019-07-18 2020-06-29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Active CN114128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2786 2019-07-18
JP2019132786A JP7152993B2 (ja) 2019-07-18 2019-07-18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PCT/JP2020/025477 WO2021010147A1 (ja) 2019-07-18 2020-06-29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8055A CN114128055A (zh) 2022-03-01
CN114128055B true CN114128055B (zh) 2024-04-02

Family

ID=74209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1236.1A Active CN114128055B (zh) 2019-07-18 2020-06-29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6419A1 (zh)
JP (1) JP7152993B2 (zh)
CN (1) CN114128055B (zh)
WO (1) WO20210101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8201B2 (ja) * 2020-12-23 2023-08-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3872A (en) * 1981-05-11 1983-11-08 Amp Incorporated Preloa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3157924A (ja) * 2001-11-22 2003-05-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雌側端子金具
JP2003331966A (ja) * 2002-05-15 2003-11-2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US6729895B1 (en) * 2002-06-17 2004-05-04 Clyde W. Brya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6054166A (ja) * 2004-07-12 2006-02-23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雌型端子
CN1756000A (zh) * 2004-09-29 2006-04-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一种端子接头以及使用这种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JP2006216324A (ja) * 2005-02-02 2006-08-1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JP2006216315A (ja) * 2005-02-02 2006-08-1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JP2007173182A (ja) * 2005-12-26 2007-07-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CN101055953A (zh) * 2006-04-12 2007-10-1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弹顶式母端子
WO2008120632A1 (ja) * 2007-03-29 2008-10-0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該コネクタ端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JP2010251205A (ja) * 2009-04-17 2010-11-04 Yazaki Corp 雌型端子
JP2013229221A (ja) * 2012-04-26 2013-11-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WO2014034419A1 (ja) * 2012-09-03 2014-03-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メス端子
JP2014222650A (ja) * 2013-05-14 2014-11-27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雌型端子
CN105428870A (zh) * 2014-09-17 2016-03-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
CN105723569A (zh) * 2013-11-13 2016-06-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配件
CN109546403A (zh) * 2017-09-21 2019-03-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
JP2019079674A (ja) * 2017-10-24 2019-05-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7429B2 (ja) * 2012-05-17 2015-07-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5757430B2 (ja) * 2012-05-30 2015-07-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3872A (en) * 1981-05-11 1983-11-08 Amp Incorporated Preloa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3157924A (ja) * 2001-11-22 2003-05-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雌側端子金具
JP2003331966A (ja) * 2002-05-15 2003-11-2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US6729895B1 (en) * 2002-06-17 2004-05-04 Clyde W. Brya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6054166A (ja) * 2004-07-12 2006-02-23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雌型端子
CN1756000A (zh) * 2004-09-29 2006-04-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一种端子接头以及使用这种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JP2006100232A (ja) * 2004-09-29 2006-04-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2006216324A (ja) * 2005-02-02 2006-08-1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JP2006216315A (ja) * 2005-02-02 2006-08-1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JP2007173182A (ja) * 2005-12-26 2007-07-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CN101055953A (zh) * 2006-04-12 2007-10-1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弹顶式母端子
WO2008120632A1 (ja) * 2007-03-29 2008-10-0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該コネクタ端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JP2010251205A (ja) * 2009-04-17 2010-11-04 Yazaki Corp 雌型端子
JP2013229221A (ja) * 2012-04-26 2013-11-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WO2014034419A1 (ja) * 2012-09-03 2014-03-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メス端子
JP2014222650A (ja) * 2013-05-14 2014-11-27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雌型端子
CN105723569A (zh) * 2013-11-13 2016-06-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配件
CN105428870A (zh) * 2014-09-17 2016-03-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
CN109546403A (zh) * 2017-09-21 2019-03-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
JP2019079674A (ja) * 2017-10-24 2019-05-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8055A (zh) 2022-03-01
JP7152993B2 (ja) 2022-10-13
US20220376419A1 (en) 2022-11-24
JP2021018885A (ja) 2021-02-15
WO2021010147A1 (ja)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6523B2 (en) Pressing terminal and terminal pressing device
CN111684661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CN113875091B (zh)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CN111684662A (zh) 带端子的电线
CN113574738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JP7158349B2 (ja)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CN114128055B (zh)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CN115244788A (zh) 端子以及带端子的电线
CN114008868B (zh)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CN113678320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CN113785444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WO2021241294A1 (ja)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JP7113796B2 (ja)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CN113646970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CN114175404B (zh)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CN114270629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CN114641902B (zh) 接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