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6056A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6056A
CN114126056A CN202010888941.9A CN202010888941A CN114126056A CN 114126056 A CN114126056 A CN 114126056A CN 202010888941 A CN202010888941 A CN 202010888941A CN 114126056 A CN114126056 A CN 114126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time period
carrier
uplink transmission
uplink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89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丹
曲秉玉
张旭
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89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60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6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领域,解决了终端设备接入两个到终端设备的距离不同的站址,终端设备向两个站址发送时间有差异而影响上行切换的问题。具体方案为: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第二时间段确定,切换间隙是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终端设备向异站址的两个载波发送上行传输的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上行传输中,不同终端设备在时频资源上可以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multiple access),即来自同一小区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之间互不干扰。为了保证上行传输的正交性,避免小区内(intra-cell)的终端设备之间的干扰,网络设备要求来自同一时域资源,但不同频域资源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基本上是对齐的。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适当地控制每个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控制来自不同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对齐。
如果终端设备在一个站址的服务小区中配置了两种载波:辅助上行链路(supplementary uplink,SUL)载波和正常上行链路(normal uplink,NUL)载波,SUL和NUL的频段不同,上行覆盖不同,例如:SUL频段上行覆盖范围大,NUL频段上行覆盖范围小。基站会为这两个载波配置相同的定时提前值,且NUL载波和SUL载波共用一个定时调整命令。因为对于同一个传输路径,不同频段的传播时延都是相同的,有助于提升时域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协议规定,SUL载波和NUL载波属于同一个定时调整组,网络设备采用一个定时调整命令字(timing adjustment command,TAC)同时对一个小区中的SUL载波和NUL载波进行定时调整。而且,SUL载波和NUL载波同站部署时,载波间的上行切换时间也是固定不变的,且取决于终端设备的能力。
虽然目前终端设备接入的不同载波都是同站址部署的,例如SUL载波和NUL载波是同站址部署的,但是未来网络部署中,为了节省成本,也可能终端设备接入的不同载波是异站址部署的,例如将NUL载波和SUL载波异站址部署,将一个SUL频段作为多个NUL频段的补充上行频段。而异站址部署时,两个站址到终端设备的距离可能不同,那么两个站址为终端设备下发的定时提前值也会不同,SUL载波和NUL载波存在时间差,此时,终端设备在两个站址对应的不同载波间发送上行传输时,如果仍然按照终端设备的能力上报的固定的上行切换时间进行上行切换时,可能会导致上行切换失败。例如,当SUL载波和NUL载玻存在时间差时,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可能不够终端设备完成上行切换,终端设备实际所需的上行切换时间长于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上行传输的可靠性将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终端设备接入两个到终端设备的距离不同的站址,终端设备向两个站址发送时间有差异而影响上行切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方法包括: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第二时间段确定,切换间隙是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
由此,在本申请中,当终端设备接入的两个载波频段异站址部署时,或者说终端设备接入不同载波的网络设备时,如果终端设备分别向不同的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时,用于上行切换的切换间隙不是固定的,终端设备并不是根据网络侧配置的切换间隙执行上行切换,终端设备可以自己根据两个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和网络侧配置的切换间隙确定用于切换的第一时间段,即用于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是可调整的,这样,当由于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与两个站址间的距离差发生变化,针对两个站址的发送时间差也会随之变化时,如果预留固定的切换间隙时,容易出现前一个上行传输在载波上还未发送完时就开始执行上行切换,可能导致上行切换失败,从而导致上行业务中断,而本申请可以通过两个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调整载波切换的第一时间段,使得调整后得到的第一时间段可以随当前终端设备与两个站址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可以更好地支持终端设备移动性,防止上行切换失败。进一步地,当调整得到的第一时间段小于配置的切换间隙时,还可以降低上行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当第一上行传输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前一个上行传输,且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可以理解为,当终端设备发送完第一上行传输,即将要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前,如果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说明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小,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切换间隙的时长可能不够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那么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这样,当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小时,通过适当的延长载波间切换的时间,可以使得终端设备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上行切换后再发送第二上行传输,从而可以提升上行切换的成功率,以及提升上行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上行传输,第三上行传输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在第三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在第三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其中,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第三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可以理解为,当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说明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切换间隙的时长足够执行上行切换,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将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值作为执行上行切换的第三时间段。这样当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大时,通过适当的缩短载波间切换的时间,使得第三上行传输可以提前开始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从而降低上行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当第一上行传输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且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可以理解为,如果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说明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切换间隙的时长足够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那么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这样,当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大时,通过适当的缩短载波间切换的时间,使得第一上行传输可以提前开始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从而可以降低上行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上行传输,第四上行传输是第一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在第四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在第四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其中,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四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可以理解为,当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说明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小,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切换间隙的时长可能不够执行上行切换,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将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作为执行上行切换的第四时间段。这样,当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小时,通过适当的延长载波间切换的时间,可以使得终端设备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上行切换后再发送第四上行传输,从而可以提升上行切换的成功率,以及提升上行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在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不发送上行传输。即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可以执行不发送上行传输的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对于网络设备来说,网络设备在调用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传输时,可以根据该无线帧边界之差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时刻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DCI用于调度第二上行传输;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包括:在第二时刻且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其中,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差值不小于第三阈值,第三阈值为预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前的预备时间。这样,在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之前,可以有灵活的时间完成上行切换,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前的准备,提升上行传输的成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是由SIB1指示的。例如第一上行载波为SUL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为NUL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发送第一上行传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定时提前TA和第二TA;第一TA对应第一上行载波,第二TA对应第二上行载波;根据第一TA和第一下行载波的接收定时确定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根据第二TA和第一下行载波的接收定时确定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根据第一TA和第二TA的差值确定第二时间段。即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可以根据第一TA和第二TA的差值确定。当终端设备与两个站址的距离不同时,第一TA与第二TA不同,说明两个上行载波的帧边界存在时间差,如果预留固定的载波间的切换时间,可能出现一个上行传输还未发送完时就执行上行切换,导致上行切换失败。而根据第一TA与第二TA的差值确定了帧边界之差时,可以根据帧边界之差调整载波间的切换时间,从而可以防止上行切换失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切换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第二时间段确定,切换间隙是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当第一上行传输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前一个上行传输,且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上行传输,第三上行传输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切换单元,还用于在第三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三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其中,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第三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当第一上行传输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且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上行传输,第四上行传输是第一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切换单元,还用于在第四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四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其中,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四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在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不发送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DCI用于调度第二上行传输;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时刻且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其中,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差值不小于第三阈值,第三阈值为预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前的预备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是由SIB1指示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定时提前TA和第二TA;第一TA对应第一上行载波,第二TA对应第二上行载波;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TA和第一下行载波的接收定时确定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根据第二TA和第一下行载波的接收定时确定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根据第一TA和第二TA的差值确定第二时间段。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使得该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被执行。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上行切换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第一上行载波为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采用的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为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采用的载波;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一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第二时间段确定,切换间隙是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而本申请中,当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确定的无线帧边界之差时,如果要调度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传输时,该可以根据无线帧边界之差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以免与终端设备向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产生冲突。另外,在终端设备接入的两个载波频段异站址部署时,当由于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与两个站址间的距离差发生变化,针对两个站址的发送时间差也会随之变化时,如果预留固定的切换间隙时,容易出现前一个上行传输在载波上还未发送完时就开始执行上行切换,可能导致上行切换失败,从而导致上行业务中断。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在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时,终端设备确定用于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可以随两个载波的帧边界之差变化,而帧边界之差随着终端设备与两个站址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可以更好地支持终端设备移动性,防止上行切换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所应用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上述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上述第二网络设备。当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段不期待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当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时,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可以理解,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可以为异站址的载波。例如,第一上行载波为NUL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为SUL载波。或者,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是配置为载波聚合的两个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这样,当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小时,通过适当的延长载波间切换的时间,可以使得终端设备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上行切换,从而可以提升上行切换的成功率,以及提升上行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一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一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三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一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后,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三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一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其中,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三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当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大时,通过适当的缩短载波间切换的时间,使得待发送的上行传输可以提前开始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从而降低上行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这样,当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大时,通过适当的缩短载波间切换的时间,使得第一上行传输可以提前开始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从而可以降低上行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一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四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例如,第二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后,第二网络设备在第四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其中,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四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可以理解为,当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说明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小,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切换间隙的时长可能不够执行上行切换,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将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作为执行上行切换的第四时间段。这样,当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小时,通过适当的延长载波间切换的时间,可以使得终端设备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上行切换后,从而可以提升上行切换的成功率,以及提升上行传输的可靠性。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第一上行载波为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采用的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为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采用的载波;指示单元,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一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第二时间段确定,切换间隙是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单元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三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一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其中,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三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单元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四时间段不期待在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其中,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四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使得该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如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被执行。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UL用于补充上行覆盖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两个上行载波的小区类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上行定时提前的计算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内部执行射频链切换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1和载波2上发送上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存在时间差的载波1和载波2上发送上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的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UL和SUL频段异站址部署的网络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UL和SUL频段异站址部署的网络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站址CA场景或UMTS EN-DC场景下的网络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用于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的计算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用于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的计算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传输存在时域重叠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域重叠时更改上行传输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域重叠时更改时域资源位置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示例的给出了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概念的说明以供参考。如下所示:
SUL:为了增强上行覆盖,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networks,5G)新通信协议(new radio,NR)引入了SUL。5G NR的主要工作频段在C-band3.5GHz,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典型频段1.8GHz、700MHz相比,5G NR的工作频率更高,上行信号传输的穿透损耗和距离损耗更大,5G NR的上行覆盖比下行覆盖小14dB左右。因此,会降低小区边缘用户接入小区的成功率。而LTE的频段由于频率较低,作为SUL能够一定程度上地补充上行覆盖,如图1所示,同一站址下,NUL和NR DL(downlink,下行链路)对应高频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而该站址下NUL的覆盖范围较小,当为该站址部署了补充上行载波SUL时,能够增强该站址的上行覆盖。5G NR针对SUL载波与TDD载波(NUL载波)组合,定义了一种全新的小区类型,该小区(TDD+SUL小区)包括一个下行载波(TDD下行载波)和两个上行载波(TDD上行载波和SUL载波),SUL载波工作的频率2高于TDD上行载波工作的频率1,如图2所示。
上行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接收到下行传输的起始时间与发送上行传输的时间之间的一个负偏移,可以理解为为终端设备确定的上行传输的发送时间,以控制不同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对齐。具体说来,上行传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时频上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即来自同一小区的不同UE的上行传输之间互不干扰。为了保证上行传输的正交性,避免小区内(intra-cell)干扰,基站(gNode B,gNB)要求来自同一时域资源(如时隙(slot))但不同频域资源(如不同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的不同UE的信号到达gNB的时间基本上是对齐的。gNB只要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指示的时域范围内接收到UE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就能够正确地解码上行数据,因此,上行同步要求来自同一时域资源的不同UE的信号到达gNB的时间都落在CP之内。其中,gNB通过适当地控制每个UE的定时偏移,可以控制来自不同UE的上行信号到达gNB的时间。对于离gNB较远的UE,由于有较大的传输延迟,就要比离gNB较近的UE提前发送上行数据。
对于gNB来说,gNB可以通过测量UE的上行传输来确定每个UE的定时提前值。因此,只要UE有上行传输,gNB就可以用上行传输估计定时提前值。理论上,UE发送的任何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确认字符(acknowledge character,ACK)/非确认字符(acknowledge character,NACK)/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等)都可用于测量定时提前。再例如,在随机接入过程中,gNB可以通过测量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来确定定时提前值,并通过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的定时提前命令向UE下发初始定时调整。UE在RRC连接态下,上行信号到达gNB的定时可能会随时间变化。其原因可包括:
1)高速移动的UE,与gNB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导致UE与gNB之间的传输时延不断变化;
2)UE晶偏移导致长时间的偏移累积,进而导致上行定时出错;
3)UE切换传输路径;
4)UE移动导致多普勒频移。
因此,gNB需要随着时间变化发送动态信令调整UE的定时提前值。
上行定时提前的确定方式:如图3所示,UE的上行定时提前是以下行定时提前作为基准,提前NTA与NTA*offset之和的时间,可以表示为(NTA+NTA*offset)Tc。其中,NTA为UE根据网络侧发送的定时调整命令累积确定的TA,例如网络侧可以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控制信令来调整UE的发送定时。NTA*offset为上行发送时刻相对于下行接收时刻的偏移量,用于确保TDD模式中的UE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同频点的上行发送到下行接收的切换。NR和LTE共存时,NTA*offset由RRC信令n-TimingAdvanceOffset配置,保证基站能够采用一个接收窗口来同时接收NR和LTE的上行信号。如果没有配置高层信令,UE可以根据默认值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其中,Tc=1/(Δfmax·Nf),Nf=4096。
如果UE在一个服务小区中配置了两个载波(SUL载波,NUL载波),那么两个载波会配置相同的NTA offset,且NUL载波和SUL载波共用一个定时调整命令(NTA)。因为对于同一个传输路径,不同频段的传播时延都是相同的。这有助于提升时域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协议规定,SUL载波和NUL载波属于同一个定时调整组,基站可以采用一个TAC,并同时对一个小区中的SUL载波和NUL载波进行定时调整。
上行切换: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在不同频率的上行载波间的切换,以在切换后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传输。
射频链切换(Tx chain switching/uplink switching):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完成上行切换的一种硬件实现。为了增大上行容量,使能小区中心的UE在3.5G频段支持UL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协议引入了射频链切换技术,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的每个射频链可以包括与调整解调器连接的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 toanalog converter,DAC)、锁相环、射频模块、功率放大器(pwer amplifier,PA)和收发机等。例如,一个3.5GHz的射频链可以包括DAC 0、锁相环0、射频0、PA0和收发机0,另一个3.5GHz的射频链可以包括DAC 1、锁相环1、射频1、PA1和收发机1,1.8GHz的射频链可以包括DAC 1、锁相环1、射频1、PA2和收发机2。收发器1所在射频链和收发机2所在的射频链可以共用一个电源,收发机0所在的射频链连接一个电源。参考图4,具有两个射频链的UE接入小区后,一个射频链固定在3.5GHz,另一个射频链可以在3.5GHz和SUL1.8GHz两个频段切换。因此存在两个状态:
状态一:3.5GHz频段上有一个射频链,SUL 1.8GHz频段上有一个射频链。UE可在两个频段上发送上行传输,但是两个频段上行传输的时域不重叠;
状态二:3.5GHz频段上有两个射频链,SUL 1.8GHz频段上有零个射频链。UE只能在3.5GHz频段上发送上行传输。
当UE从状态一切换到状态二时,存在射频链切换时间,包括硬件上的锁相环切换,PA以及DAC切换等。
对于切换流程,首先,UE可以向网络设备(例如gNB)上报射频链切换能力(例如通过uplinkTxSwitchRequested-r16字段上报),当网络设备确定UE具有射频链切换能力时,网络设备可以向UE配置上行传输切换间隙(例如通过uplinkTxSwitchingPeriod-r16字段配置)。其中,是由UE能力uplinkTxSwitchingPeriod-r16指示的。在上行传输切换间隙内,UE可以执行射频链的切换,即执行从一个载波切换到另一个载波。
示例性的,UE在载波1上发送第一上行传输,在载波2上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如图5所示。接收第一上行传输和第二上行传输的网络设备是同站址的网络设备,或者接收第一上行传输和第二上行传输的网络设备是同一个网络设备,载波1和载波2的帧边界是对齐的,即载波1和载波2没有时间差。第一上行传输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前一个上行传输。在上行传输切换间隙(NTx1-Tx2)内,UE在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上都不发送上行传输。上行传输切换间隙预留给UE用于切换上行射频链。
现有技术中,SUL载波和NUL载波是同站部署的,SUL频段上行覆盖范围大,NUL覆盖范围小,上行切换间隙是固定的,且取决于UE的能力,但这仅适用于同站址,如图5所示,SUL载波和NUL载波是同站部署时,载波1和载波2的帧边界对齐,NTx1-Tx2为上行切换间隙。但是,未来网络部署中,为了节省成本,可能将NUL载波和SUL载波异站址部署。即一个低频基站的频段作为多个高频基站频段的补充上行频段。然而异站址部署时,如果UE移动时,两个基站到UE的距离可能不同,那么两个基站为UE下发的定时提前不同。如图6所示,异站址部署时,UE在载波1和载波2上的定时提前不同,载波1和载波2的帧边界并未对齐,帧边界存在时间差,如果预留固定的上行切换间隙,在第一上行传输还未发送完时就执行上行切换,可能导致上行切换失败,进而导致UE业务中断。
本申请针对异站址部署场景,当UE接入两个位置不同的基站时,对应的两个上行载波不同步而影响上行切换的问题。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一种移动通信***的架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移动通信***包括核心网设备71、至少两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如图7中的接入网设备721和接入网设备722)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73。终端设备73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相连,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71连接。
图7中,核心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7只是示意图,该移动通信***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7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例如LTE***、5G移动通信***中的新无线(new radio,NR)***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该移动通信***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无线接入设备,无线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5G移动通信***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未来移动通信***中的基站或WiFi***中的接入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如UE。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无人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应用上述移动通信***,为了解决上述UE向两个基站发送的上行定时提前有差异而影响上行切换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上行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第二时间段确定,切换间隙是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接入不同载波的网络设备时,如果终端设备要发送上行传输至不同的网络设备时,用于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不是固定的,终端设备并不是根据网络侧配置的切换间隙执行上行切换,终端设备可以自己根据两个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和网络侧配置的切换间隙确定第一时间段,即用于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是可调整的,由此,终端设备在向两个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切换时,可以根据调整的切换间隙执行上行切换,以提升上行切换的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S81:终端设备接入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上行载波,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上行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二上行载波所工作的频段不同。例如,第一上行载波为高频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为低频载波,或,第一上行载波为低频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为高频载波。或者,第一上行载波为NUL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为SUL载波。或者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是配置为载波聚合的两个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上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第二上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
S82: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当第一网络设备调度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时,终端设备便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上行传输。
S83:在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执行从第一上行载波到第二上行载波的上行传输切换,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第二时间段确定,切换间隙是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
如果终端设备还接收到了第二网络设备调度第二上行传输的指示,那么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二上行传输之前,需先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二上行载波。在执行载波切换前,终端设备需先确定载波间切换的上行切换时间。考虑到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存在时间差,可能影响上行切换失败,此时需要先根据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以及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上报的切换间隙重新确定第一时间段,以在第一时间段内完成上行切换。
例如,在载波间存在时间差的情况下,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上报的切换间隙可能不够终端设备完成上行切换,因此,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时间段要长于该切换间隙,以便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段内顺利执行上行切换。
S84: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
相应的,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二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不发送上行传输。例如,在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不发送上行传输。相应的,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也不期待在第一时间段接收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
这是考虑到,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终端设备上报的切换间隙可能不够终端设备完成上行切换,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将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作为此时的上行切换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
这是考虑到,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说明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大,终端设备上报的切换间隙的时长足够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那么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将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作为上行切换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进一步执行从第二上行载波到第一上行载波的上行传输切换。则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85:在第三时间段内,终端设备执行从第二上行载波到第一上行载波的上行传输切换,第三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第二时间段确定,切换间隙是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时间段内终端设备不发送上行传输。例如,在第三时间段内,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不发送上行传输。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三时间段内也不期待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传输。
第三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的确定方式类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三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三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
S86:在第三时间段之后,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上行传输。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第三上行传输。
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一上行传输之前,向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这样,对于网络设备侧,还可以根据第二时间段对终端设备进行数据调度,为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配置合适的时频资源。
由此,在本申请中,当终端设备接入的两个载波频段异站址部署时,如果终端设备分别向不同的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时,用于上行切换的切换间隙不是固定的,终端设备并不是根据网络侧配置的切换间隙执行上行切换,终端设备可以自己根据两个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和网络侧配置的切换间隙确定用于切换的第一时间段,即用于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是可调整的。也即,本申请可以通过两个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调整载波切换的第一时间段,使得调整后得到的第一时间段可以随当前终端设备与两个站址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可以更好地支持终端设备移动性,防止上行切换失败。
与终端设备侧对应的,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切换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方法包括:
S91: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上行载波。
当终端设备要接入第一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该终端设备配置适于终端设备能力的第一上行载波。该第一上行载波可以为高频载波,也可以为低频载波。
S92: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第二上行载波为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采用的载波。
相应的,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如果终端设备在接入第一网络设备的同时,也接入了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二上行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工作频率不同。当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存在时间差时,为了防止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上报的切换间隙执行上行切换失败,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时间段,该第二时间段指示无线帧边界之差,终端设备在确定上行切换时间时,还可以参考第二时间段。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说,在调度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传输时,还可以参考第二时间段为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时频资源,以在该时频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载波为NUL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为SUL载波。或者,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是配置为载波聚合的两个载波。
S93: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上行传输。
相应的,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S94: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第一网络设备不期待在第一时间段在第一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
相应的,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执行上行切换,且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其原理可以参见上述S84的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其原理可以参见上述S84的说明。
该实施例描述的第一网络设备侧的方法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终端设备侧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与终端设备侧对应的,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切换方法,如图10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方法包括:
S11: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上行载波。
与S91类似的,该第二上行载波可以为高频载波,也可以为低频载波。
S12: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第一上行载波为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采用的载波。
相应的,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载波为NUL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为SUL载波。或者,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是配置为载波聚合的两个载波。
S12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S92。
S13:第二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第二网络设备不期待在第一时间段内在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
相应的,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执行上行切换。该上行切换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二上行载波,因此,在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不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传输,第二网络设备自然也就不期待在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
与S84类似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
S14: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传输。
相应的,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
该实施例描述的第二网络设备侧的方法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终端设备侧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将针对上述本申请提供的上行传输方法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901、终端设备接入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成本,同时改善上行容量,未来网络部署会将NUL和SUL频段异站址部署,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同时接入基站A和基站B,终端设备可采用两个上行频段发送上行传输。UE通过NUL载波向基站A发送上行传输,UE通过SUL载波向基站B发送上行传输。或者,一个低频基站的频段作为多个高频基站频段的补充上行频段,如图13所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NUL载波分别向多个基站A发送上行传输,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SUL载波向基站B发送上行传输。该SUL载波作为上述多个NUL载波的补充上行载波。然而,基站A和基站B到终端设备的距离不同,传输路径不同,那么基站A和基站B为终端设备下发的定时提前(包括NTA和/或NTA_offset)也不同。
可选的,基站A和基站B工作在两个不同的频段,基站A的工作频段高于基站B的工作频段。即基站A对应的载波a的频率高于基站B对应的载波的频率。换句话说,载波a为高频载波,载波b为低频载波。基站B和基站A的工作频段组合包括但不限于:1.8GHz和3.5GHz,1.8GHz和2.6GHz,1.8GHz和2.3GHz,1.8GHz和2.1GHz,1.8GHz和700MHz,1.8GHz和4.9GHz,2.3GHz和4.9GHz,2.6GHz和4.9GHz,3.5GHz和4.9GHz。
按照图9和图10的举例,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是由***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SIB)1指示的,即由同一个SIB指示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可以适用于异站址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和进化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陆地无线接入-新空口双连接(EUTRA-NR(Evolved-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w radio)dual connection,EN-DC)场景。在异站址CA场景下,可以将两个基站的相同频段或者不同频段的频谱资源聚合起来给终端设备使用,提高终端设备的速率。在进化的UMTS EN-DC场景下,通过终端设备与两个基站保持连接,可以增强小区覆盖,解决小区边缘用户的覆盖问题。
这两种场景下,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同时接入基站A和基站B,通过载波a向基站A发送第一上行传输,通过载波b向基站B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基站A还可以通过载波c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传输,基站B还可以通过载波d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下行传输。
因此,应用图12、图13或图14所示的网络架构,终端设备可以在基站A和基站B分别对应的载波a和载波b上分别发送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站A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基站B为第二网络设备;或者,上述基站A为第二网络设备,基站B为第一网络设备。
相应的,上述载波a可以为下文提及的第一上行载波,上述载波b可以为下文提及的第二上行载波;或者,上述载波a可以为下文提及的第二上行载波,上述载波b可以为下文提及的第一上行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均以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为例进行说明。
902、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一上行载波,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二上行载波。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又或者,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的上行发送定时是以下行接收定时作为基准,提前NTA与NTA offset之和的时间。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传输是以对应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接收时间作为基准,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传输是以对应第二网络设备的下行接收时间作为基准。同时,由于终端设备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距离和传输路径不同,两个网络设备分别指示的NTA和/或NTA offset可能不同。因此,终端设备在配置的切换间隙执行上行切换,(即上行传输由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二上行载波,或者上行传输由第二上行载波切换到第一上行载波,或者上行载波由第一上行载波切换到在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上并发的状态,或者上行载波由在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上并发的状态切换到仅在第一上行载波上传输等)可能存在切换失败,例如终端设备在配置的切换间隙内还未完成上行切换时,第二上行传输已经开始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并未在要切换至的载波上成功发送。
如图5和图6所示,图5和图6中每个最小方框对应的时域资源为一个时隙。图5示出的是,同站部署的NUL载波和SUL载波由于根据同一个下行接收定时作为基准,且NTA与NTA offset都相同,所以两个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间没有时间差。图6表示异站部署的NUL载波和SUL载波,由于下行接收定时不同和/或NTA、NTA offset不同,NUL载波和SUL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间有时间差。
因此,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TA,与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二上行载波的第二TA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一TA和第二TA的差值确定第二时间段。该第二时间段相当于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这样,对于终端设备来说,终端设备可以在确定上行切换的时间段时,不再只根据配置的切换间隙确定,还可以参考第二时间段确定上行切换的时间段。对于网络设备来说,网络设备在调用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传输时,可以根据该无线帧边界之差确定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第一TA和第二TA,并根据第一TA和第一下行载波的帧边界确定第一上行载波的帧边界,根据第二TA和第二下行载波的帧边界确定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从而确定出第一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其中,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服务小区,或者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由SIB1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异站址CA场景或进化的UMTS EN-DC场景下,终端设备确定第二时间段的方式可以为:根据第二下行载波与第一下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以及第一TA和第二TA确定。其中,第一下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第二下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终端设备根据第一TA和第一下行载波帧边界确定第一上行载波的帧边界,并根据第二TA和第二下行载波帧边界确定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从而确定出第一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帧边界之差,可以理解为两个上行载波的时间差。该边界可以是时隙(slot)的边界或子帧(subframe)的边界。
在确定了两个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后,以下实施例中,将以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一上行传输,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第二上行传输,第二上行载波的上行无线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上行无线帧边界,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的上行帧边界时间差为t1,接收第一上行传输的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上行传输的是第二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是异站址的为例继续进行说明。因此,该方法还包括:
903、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了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DCI用于调度第一上行传输,那么第一上行传输将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即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如果第一TA对应第一上行载波,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TA和第一下行载波的接收定时确定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
在确定了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904、终端设备确定用于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该上行切换包括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二上行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DCI,DCI用于调度第二上行传输,且第二上行传输需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那么终端设备首先要执行上行切换,以便在第二上行载波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上行传输是第一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在发送第二上行传输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先确定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
该第一时间段可以理解为一段持续时间,或者理解为间隙(gap)。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说明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小,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切换间隙的时长可能不够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那么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
其中,终端设备要能够顺利执行上行切换,第二时间段势必要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这是考虑到作为帧边界之差的第二时间段不能太长,若第二时间段太长,可能导致终端设备在两个上行载波间不能完成上行切换。
示例性的,如图15中的(a)所示,t1表示第二时间段,t2表示第一时间段,NTx1-Tx2表示切换间隙,n1表示第一阈值。当t1≤n1时,t2=NTx1-Tx2+n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可以是预定义的或是通过高层参数配置的。
905、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执行上行切换,且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
即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二上行载波。
906、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TA对应第二上行载波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TA和第二下行载波的接收定时确定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在上行切换后的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时刻且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其中,步骤904中确定的第一时刻与步骤906中的第二时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第三阈值为终端设备预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前的预备时间。
示例性的,第三阈值可以为第二上行传输的准备过程时间(PUSCH preparationprocedure time);或者,第三阈值可以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处理过程时间(PDSCH processing procedure time);或者,第三阈值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计算时间,即DCI触发的非周期CSI承载在PUSCH上。举例来说,第二上行传输的预备时间Tproc,2可以表示为:
Tproc,2=max((N2+d2,1+d2)(2048+144)·κ2·TC+Text+Tswitch,d2,2)
其中,N2的取值根据UE能力以及子载波间隔μ确定,如表1和表2所示。如果分配给PUSCH的第一个符号只包含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那么d21=0,否则d2,1=1;κ为常数且κ=64;如果优先级索引较大的PUSCH与优先级索引较低的PUCCH重叠,优先级索引较大的PUSCH的d2取值根据UE上报的值确定,否则d2=0。Tc=1/(Δfmax·Nf),Δfmax=480·103Hz;Nf=4096;Tswitch表示切换间隙。如果通过调度DCI触发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切换,d2,2等于BWP切换时间,否则d2,2=0。Text的取值与共享频谱信道接入有关。
表1 PUSCH定时能力1的PUSCH准备时间
μ N2
0 10
1 12
2 23
3 36
表2 PUSCH定时能力2的PUSCH准备时间
μ N2
0 5
1 5.5
2 11(频率范围1)
终端设备在发送完第二上行传输后,如果终端设备还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DCI,此时的DCI用于调度第三上行传输,那么第三上行传输将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由此,终端设备确定还需要再从第二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一上行载波,以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上行传输。第三上行传输即为第二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因此,终端设备首先要确定上行切换的第三时间段,因此,该方法还包括:
907、终端设备确定用于上行切换的第三时间段,该上行切换包括从第二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一上行载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说明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切换间隙的时长足够执行上行切换,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将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值作为执行上行切换的第三时间段。
示例性的,如图15中的(b)所示,t1表示第二时间段,t3表示第三时间段,NTx1-Tx2表示切换间隙,n2表示第二阈值。当t1≥n2时,t3=NTx1-Tx2-n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可以是预定义的或是通过高层参数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阈值的取值可以为大于或等于0的正数。
908、终端设备在第三时间段内执行上行切换,且在第三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
即终端设备在第三时间段内,从第二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一上行载波。
909、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上行传输。
步骤909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步骤906,即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上行传输的实现方式与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的实现方式类似。
由此,本申请提供的上行传输方法中,当终端设备接入的两个载波频段异站址部署时,可以通过调整载波切换的预留时间,更好地支持移动性,还可以防止上行切换失败导致的上行业务中断。进一步地,还可以降低上行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
上述实施例一是以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且终端设备先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第一上行传输为例进行说明的。下面的实施例二将以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先于第一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但是终端设备先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第二上行传输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如图16所示,该方法包括:
131、终端设备接入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
步骤131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步骤901。
132、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一上行载波,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二上行载波。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又或者,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
步骤132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步骤902。
133、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DCI,DCI用于调度第二上行传输,那么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
如果第二TA对应第二上行载波,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TA和第二下行载波的接收定时确定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
在确定了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上行传输的发送定时,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
134、终端设备确定用于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该上行切换包括从第二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一上行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刻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DCI,DCI用于调度第一上行传输,且第一上行传输需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那么终端设备首先要执行上行切换,以便在第一上行载波发送第一上行传输。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上行传输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在发送第一上行传输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先确定上行切换的第一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说明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切换间隙的时长足够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那么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时间段为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
示例性的,如图17中的(a)所示,t1表示第二时间段,t2表示第一时间段,NTx1-Tx2表示切换间隙,n2表示第二阈值。当t1≥n2时,t2=NTx1-Tx2-n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可以是预定义的或是通过高层参数配置的。第二阈值可以为大于或等于0的正数。
135、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执行上行切换,且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
即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从第二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一上行载波。
136、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
步骤136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步骤906,即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的方式与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的实现方式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步骤136中,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且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步骤134中的第一时刻与步骤136中的第二时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第三阈值为终端设备预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前的预备时间。第三阈值的说明可以参见步骤906中的说明。
如果终端设备还接收到了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DIC,此时的DCI用于调度第四上行传输,且第四上行传输需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那么,终端设备确定还需要再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二上行载波,以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上行传输,可以理解,第四上行传输是第一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因此,终端设备首先要确定上行切换的第四时间段,因此,该方法还包括:
137、终端设备确定用于上行切换的第四时间段,该上行切换包括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二上行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说明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的帧边界之差较小,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切换间隙的时长可能不够执行上行切换,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将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作为执行上行切换的第四时间段。
示例性的,如图17中的(b)所示,t1表示第二时间段,t4表示第四时间段,NTx1-Tx2表示切换间隙,n1表示第一阈值。当t1≤n2时,t4=NTx1-Tx2+n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可以是预定义的或是通过高层参数配置的。
138、终端设备在第四时间段内执行上行切换,且在第四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
即终端设备在第四时间段内,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二上行载波。
139、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上行传输。
步骤139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步骤906,即终端设备发送第四上行传输的方式与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的实现方式类似。
由此,本申请提供的上行传输方法中,当终端设备接入的两个载波频段异站址部署时,可以通过调整载波切换的预留时间,更好地支持移动性,还可以防止上行切换失败导致的上行业务中断。进一步地,还可以降低上行传输时延,改善上行容量。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将NUL和SUL频段异站址部署,即一个低频基站的频段作为多个高频基站频段的补充上行频段时,两个基站到UE的距离可能不同,那么两个基站为UE下发的定时提前不同,这种情况下,还有导致UE在载波a和载波b上发送的上行传输可能会时域重叠。例如,若UE在两个上行载波上发送定时不相同,UE的上行传输在NUL载波和SUL载波间切换时,位于不同上行载波且时间上相邻的信道/信号的时隙之间不对齐,即有符号重叠。而基站并不知道UE向两个基站发送上行传输的重叠资源。因此,上行传输的可靠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况且,时域重叠时,UE的瞬时传输功率可能会高于UE配置的最大传输功率,出现UE发送上行传输失败。而且,时域重叠时,也会影响UE执行载波间的射频链切换。
针对时域重叠的导致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该方法中,可以对重叠时域资源上的传输规定传输的丢弃顺序,即可以丢弃一个载波上将要传输的上行传输,保证一个载波上的上行信道/或信号的传输,提升上行容量。或者,可以更改一个载波上的信道/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从而避免两个载波上的上行传输的时域重叠,保证两个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信号的传输,提升上行容量。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如图18所示,该方法包括:
151、终端设备接入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
步骤151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步骤901的实现方式。
152、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时间差,该时间差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一上行载波,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二上行载波。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又或者,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的上行发送定时是以下行接收定时作为基准,提前NTA与NTA offset之和的时间。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传输是以对应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接收时间作为基准,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传输是以对应第二网络设备的下行接收时间作为基准。同时,由于终端设备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距离和传输路径不同,两个网络设备分别指示的NTA与NTA offset可能不同。因此,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传输可能时域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的时间差视为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时域重叠的时域资源对应的时长,该时间差可以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
如图19所示,图19中每个最小方框对应的时域资源为一个时隙。图19中的(a)示出的是同站部署的NUL载波和SUL载波根据同一个下行接收定时作为基准,且NTA与NTA offset都相同,所以两个上行载波之间没有时间差。图19中的(b)示出的是异站部署的NUL载波和SUL载波由于下行接收定时不同和/或NTA、NTA offset不同,两个上行载波之间有若干个符号的时间差,两个上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传输存在时域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时间差可以以绝对时长指示,或以无线帧边界之差对应的符号数指示。
示例性的,若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则两个载波下每个符号表示的绝对时间不同。例如对于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载波,1ms包含14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子载波间隔为30kHz的载波,1ms包含28个OFDM符号。当两个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时,上报重叠时域资源的绝对时间更为精确。
如果上报无线帧边界之差对应的符号数,可以上报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低频载波对应的符号数,或者上报子载波间隔较小的载波对应的符号数;或者,可以上报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中的高频载波对应的符号数,或者上报子载波间隔较大的载波对应的符号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指示信息的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中的一个主导网络设备。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为基站时,主导基站的确定可以是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提前约定的,例如,核心网连接到哪一个基站上,该基站即为主导基站。再例如,载波频率较高的基站为主导基站,或者载波频率较低的基站为主导站,其中载波频率指的是上行载波频率。又例如,终端设备在时间上先接入的基站为主导基站,或者终端设备在时间上后接入的基站为主导基站。主导基站的确定还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下发标识信息告知终端设备哪一个基站为主导基站。标识信息可以为高层参数配置信息或者MAC CE(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或者物理层指示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分别上报时间差,例如可通过时间差对应的时域资源符号数或绝对时间的形式上报。
153、终端设备确定向第一网络设备待发送的第一上行传输占用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时频资源,并确定向第二网络设备待发送的第二上行传输占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第二时频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第一TA和第二TA,第一TA用于确定向第一网络设备待发送的第一上行传输在第一载波上的发送定时,第二TA用于确定向第二网络设备待发送的第二上行传输在第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上行传输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前一个传输。
在确定了第一上行传输对应的第一TA和第二上行传输对应的第二TA后,可以根据第一TA和待发送的第一上行传输的内容确定第一上行传输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并根据第二TA和待发送的第二上行传输的内容确定第二上行传输占用第二时频资源。
而后,可以执行步骤154或步骤155或步骤156。
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步骤154或步骤155之前,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的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指示在重叠的时域资源上丢弃上行传输,或更改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以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丢弃上行传输或更改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或者,终端设备直接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事先约定的传输规则丢弃上行传输,或更改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
154、若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资源部分重叠,则终端设备丢弃第一上行传输或第二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率高于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率时,若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资源部分重叠,则终端设备丢弃第二时频资源上的第二上行传输。
考虑到高频载波的频域资源丰富,能够提升上行容量,当优先传输高频载波(第一上行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信号时,有利于提升上行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率高于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率时,若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资源部分重叠,则终端设备丢弃第一时频资源上的第一上行传输。
考虑到低频载波能够保证网络覆盖范围,当优先传输低频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信号时,有利于保证网络覆盖范围。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上行传输和第二上行传输可以为以下信道/信号中的一种: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传输的优先级顺序丢弃第一上行传输第二上行传输中优先级低的上行传输;其中,优先级顺序包括:PRACH的优先级大于PUCCH,PUCCH的优先级大于SRS,SRS的优先级大于PUSCH。
这样,可以优先保证PRACH和PUCCH传输,从而保证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流程,保证PUCCH上承载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以及应答/否定应答(acknowledgment/negative acknowledgment,A/N)的传输,减少不必要的下行重传。
或者,可以保证PUCCH上承载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CSI)/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的传输。其次,保证SRS的传输,可以方便网络设备根据两个上行载波的信道质量选择质量最好的上行载波发送传输。
示例性的,若一个上行载波上传输的PUCCH和另一个上行载波上传输的SRS在时域上重叠,优先传输PUCCH,丢弃另一个上行载波上传输的SRS;若一个上行载波上传输的SRS和另一个上行载波上传输的PUSCH在时域上重叠,优先传输SRS,丢弃另一个上行载波上传输的PUSCH;若一个上行载波上传输的PUCCH和另一个上行载波上传输的PUSCH在时域上重叠,优先传输PUCCH,丢弃另一个上行载波上传输的PUSCH。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上行传输为PUCCH,第二上行传输为非PUCCH时,丢弃第二上行载波。这样,可以保证PUCCH传输可靠性,从而保证PUCCH上承载的HARQ-A/N的传输,减少不必要的下行重传。或者,可以保证PUCCH上承载的CSI/SR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上行传输为SRS,第二上行传输为非SRS时,丢弃第二上行传输。这样,可以保证SRS传输,由于SRS用于检测上行信道质量,根据SRS的检测结果,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信道质量更好的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155、若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资源部分重叠,则终端设备更改第一上行传输和第二上行传输中的至少一个占用的时域资源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上行传输和第二上行传输中只有一个上行传输为PUCCH时,更改PUCCH的格式;当第一上行传输和第二上行传输都为PUCCH时,更改第一上行传输和/或第二上行传输的格式;
其中,更改PUCCH的格式为将长格式PUCCH改为短格式PUCCH。也就是说,更改后的PUCCH占用的时域资源小于更改前的PUCCH占用的时域资源。
在协议中,PUCCH格式1、3和4为长格式PUCCH,在时域上占4~14个OFDM符号;PUCCH格式0和2为短格式PUCCH格式,在时域上占1~2个OFDM符号。因此,当一个载波上长格式PUCCH与另一个载波的信号/信道时域资源重叠,可以将长格式PUCCH改为短格式PUCCH发送。
由此,可以避免两个载波异站部署时,一个载波上的PUCCH和另一个异频载波上的传输在时域上重叠,保证PUCCH传输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两个载波上的传输重叠导致的UE瞬时传输功率超过最大传输功率。
示例性的,图20中的(a)示出的是,在NUL载波上传输的上行传输为PUCCH格式1占用的时域资源,和在SUL载波上传输的上行传输为PUCCH格式3占用的时域资源,且时域资源重叠,因此,参考图20中的(b),可以将PUCCH格式3更改为PUCCH格式2,PUCCH格式2占用的时域资源更少。这样,可以避免NUL载波和SUL载波上的PUCCH的时域资源重叠,保证PUCCH传输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两个载波上的传输重叠导致的UE瞬时传输功率超过最大传输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上行传输和第二上行传输中只有一个上行传输为SRS时,更改SRS占用的时域资源位置;当第一上行传输和第二上行传输都为SRS时,更改第一上行传输或第二上行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位置。
该SRS的传输类型包括周期SRS、半静态SRS和非周期SRS。其中,非周期SRS为DCI动态触发的,半静态SRS为MAC CE动态触发的。当一个载波上的SRS与另一个载波的传输时域重叠,且该重叠资源上发送的SRS为半静态SRS或非周期SRS,可以将该SRS信号更换时域资源位置后进行发送。当该重叠资源上发送的是周期SRS,可以丢弃该重叠资源上的SRS。
示例性的,图21中的(a)示出的是,在NUL载波上传输的上行传输为SRS1占用的时域资源,和在SUL载波上传输的上行传输为SRS2占用的时域资源,且时域资源重叠,因此,参考图21中的(b),可以更改SRS2占用的时域资源位置,更改后,SRS1占用的时域资源与SRS2占用的时域资源不重叠。
156、终端设备指示对于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的上行切换能力,当第一上行传输在时域上先于第二上行传输发送时,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的重叠时域资源后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开始发送第二上行传输。该可用符号可以为非承载DMRS的符号。
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将第二上行传输的起始位置延迟到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的重叠时域资源后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开始发送。也就是说,将第二上行传输延迟发送,避免与第一上行传输发生时域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个可用符号可以是终端设备发送完第一上行传输后,并执行完射频链切换后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射频链切换可以理解为从第一上行载波切换至第二上行载波。
示例性的,由于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这两个异步载波的时间差可能会导致一个上行载波上的上行传输尚未完成时,终端设备就需要执行切换射频链,这样会导致上行传输失败。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延迟切换射频链。当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完成后,再执行射频链切换,延迟了射频链切换的时间,自然也就延迟了第二上行载波上的第二上行传输。第二上行传输占用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可以是延迟射频链切换完成后的第一个可用符号。
其中,切换射频链的方式可以为:
方式一、“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各一个射频链”切换到“第二上行载波两个射频链或者第一上行载波0个射频链”;
方式二:“第一上行载波两个射频链或第二上行载波0个射频链”切换到“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各一个射频链”。
其中,在方式一下,由于异步载波时间差的存在,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第一上行传输没有传输完成即需要切换载波,若第一上行载波上未完成的传输为PUCCH,则终端设备完成该PUCCH发送之后再执行切换射频链,终端设备还需向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上报延迟切换射频链的时间。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两个上行载波上待传输的上行信道/信号时域重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丢弃一个上行传输,或更改一个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或延迟后一个上行传输,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向两个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时域重叠,避免终端设备的瞬时传输功率高于其最大传输功率,还可以减少对射频链切换的影响,提升射频链切换成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终端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190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22所示,该终端设备190可以包括:接入单元1901、发送单元1902、确定单元1903和切换单元1904。
其中,接入单元1901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190执行上述步骤131和步骤151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发送单元1902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190执行上述步骤132、步骤133、步骤136、步骤139、步骤152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确定单元1903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190执行上述步骤134、步骤137、步骤153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切换单元1904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190执行上述步骤135、步骤138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终端设备190还可以包括丢弃单元和更改单元,丢弃单元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190执行上述步骤154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更改单元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190执行上述步骤155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90,用于执行上述天线增益调整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实现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确定单元1903和切换单元1904执行的步骤。存储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等。通信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其他设备的通信,例如与无线接入设备的通信,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发送单元1902执行的步骤。
其中,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存储模块可以是存储器。通信模块具体可以为射频电路、蓝牙芯片、Wi-Fi芯片等与其他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处理模块为处理器,存储模块为存储器,通信模块为收发器时,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图23所示结构的终端设备2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行传输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行传输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上行传输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上行传输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240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该网络设备240可以为上述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如图24所示,该网络设备240可以包括:配置单元2403、接收单元2401和指示单元2402。
其中,配置单元2403可以用于支持网络设备240执行上述S91和S11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接收单元2401可以用于支持网络设备240执行上述S92、S93、S12、S13和S14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指示单元2402可以用于支持网络设备240执行上述S94和S13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240,用于执行上述上行传输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实现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可以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上述配置单元2403执行的步骤。存储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等。通信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其他设备的通信,例如与终端设备的通信,可以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接收单元2401和指示单元2402执行的步骤。
其中,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存储模块可以是存储器。通信模块具体可以为射频电路、蓝牙芯片、Wi-Fi芯片等与其他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处理模块为处理器,存储模块为存储器,通信模块为收发器时,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设备240可以为具有与图23所示结构的终端设备200类似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行传输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行传输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行的上行传输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上行传输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该***可以包括上述网络设备和上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上行传输方法。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其中,
在第一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切换间隙是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所述第一上行传输是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前一个上行传输,且所述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和。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上行传输,所述第三上行传输是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
在第三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在所述第三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所述第一上行传输是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且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上行传输,所述第四上行传输是所述第一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
在第四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在所述第四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四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不发送上行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时间段。
8.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所述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采用的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所述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采用的载波;
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一时间段不期待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或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所述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切换间隙是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所述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一时间段不期待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三时间段不期待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一时间段不期待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四时间段不期待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四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和。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上行载波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传输,在第二上行载波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上行传输;
切换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
所述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切换间隙是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所述第一上行传输是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前一个上行传输,且所述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和。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上行传输,所述第三上行传输是第二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
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在第三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所述第一上行传输是所述第二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且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上行传输,所述第四上行传输是所述第一上行传输的后一个上行传输;
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在第四时间段内上行切换,且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四时间段内不发送上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四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和。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用于: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不发送上行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任一项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时间段。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为第二上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之差;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所述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采用的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所述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采用的载波;
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一时间段不期待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或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时间段由切换间隙和所述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切换间隙是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切换时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所述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第一阈值的和。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还用于:
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三时间段不期待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先于所述第二上行载波的无线帧边界,且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第二阈值的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还用于:
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行切换,在第四时间段不期待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接收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四时间段为所述切换间隙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和。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88941.9A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41260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8941.9A CN114126056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8941.9A CN114126056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6056A true CN114126056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59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8941.9A Pending CN114126056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6056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3567A (zh) * 2022-04-29 2022-09-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276775A (zh) * 2022-08-08 2022-11-01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185365A1 (zh) * 2022-04-01 2023-10-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186127A1 (zh) * 2022-04-02 2023-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3240409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切换、上行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24032471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4067288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WO2024065474A1 (en) * 2022-09-29 2024-04-04 Apple Inc. Pdsch processing time enhancement to support uplink transmit switching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365A1 (zh) * 2022-04-01 2023-10-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186127A1 (zh) * 2022-04-02 2023-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5053567A (zh) * 2022-04-29 2022-09-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053567B (zh) * 2022-04-29 2024-03-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3240409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切换、上行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5276775A (zh) * 2022-08-08 2022-11-01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276775B (zh) * 2022-08-08 2024-01-30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4032471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4065474A1 (en) * 2022-09-29 2024-04-04 Apple Inc. Pdsch processing time enhancement to support uplink transmit switching
WO2024067288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4928B (zh) 无线通信中的带宽部分激活、去激活和切换
CN114126056A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275185B (zh) 发送上行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65394B (zh) 上行链路信道动态波形切换
US11252741B2 (en) Nested system operation
JP6651650B2 (ja) Srs切り替え、送信及び拡張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070889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727983B2 (en) Variable length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TTI)
EP3332501B1 (en) Configurable subframe structure for bi-directional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9076569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5278695A (zh) 未许可频谱中的免授权上行链路传输
US11424899B2 (en) User equipment, PDSCH A/N transmitting method thereof,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and PDSCH A/N rece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155915A1 (en) User equipment, pdsch a/n transmitting method thereof,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and pdsch a/n rece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12175258A (ja) 移動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200128586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637100A (zh) 用于时分双工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04591B (zh) 调度uci传输方案
US11637730B2 (en) Controlling a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based on doppler parameters
US20230276438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in full-duplex systems
WO202306632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292294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in full-duplex systems
CN117135747A (zh) 无线通信***中用于波束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