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3073A - 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3073A
CN114113073A CN202010887720.XA CN202010887720A CN114113073A CN 114113073 A CN114113073 A CN 114113073A CN 202010887720 A CN202010887720 A CN 202010887720A CN 114113073 A CN114113073 A CN 114113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gain
target solution
antigen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77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建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77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307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5144 priority patent/WO20220427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3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30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82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precipitate or turbid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6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 G01N33/537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with separation of immune complex from unbound antigen or antibody
    • G01N33/538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with separation of immune complex from unbound antigen or antibody by sorbent column, particles or resin strip, i.e. sorbent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57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kinetic measurement, i.e. time rate of progress of an antigen-antibody intera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目标溶液是否产生钩状效应进行快速地检测确认。

Description

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测领域,对待测溶液中抗原的浓度进行检测,通常采用免疫比浊法实现,包括散射免疫比浊法和透射免疫比浊法,无论是哪种检测方法,都要求在定量抗体的溶液中添加合适比例的抗原,这样才能保证足够快的反应速度,从而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最多,检测中获取的光信号也就越强。
但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如果加入的抗原比例不对,则无法得到预期的结果,尤其是当加入的抗原过多时,两者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反而会减少,导致会出现错误的结果,即发生特定蛋白的钩状效应。因此,如何对钩状效应(HOOK效应)进行有效检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能够对目标溶液是否产生钩状效应进行快速地检测确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判断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免疫比浊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用于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信号采集器,连接光电传感器,用于采集电信号;处理器,连接信号采集器,用于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免疫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用于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信号采集器,连接光电传感器,用于采集电信号;处理器,连接信号采集器,用于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显示器,连接处理器,用于在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时,显示检测结果以进行提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五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处理器与存储器电性耦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六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判断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通过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进行获取,进一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该目标溶液产生了钩状效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目标溶液是否产生钩状效应进行快速地检测确认,从而避免由于钩状效应导致计算错误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海德堡曲线示意图;
图2是实际浓度与测量浓度的反应曲线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判断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判断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基于透射免疫比浊检测的反应曲线图;
图6是基于散射免疫比浊检测的反应曲线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判断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免疫比浊检测中进行双通道增益处理后的反应曲线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免疫分析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免疫分析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免疫分析的提醒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免疫分析的提醒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免疫比浊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免疫分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样本分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医学检测领域,免疫浊度的检测,常规方法包括散射免疫比浊法和透射免疫比浊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光源对抗原抗体的反应溶液进行照射,在反应杯的另一端使用接收器采集透射光或散射光并将其转化为信号值,进而根据该信号值随着反应时间得到的曲线,即可计算出抗原溶液的浓度。
然而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会受到抗原抗体浓度比例的限制,在恒定剂量的抗体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原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的量会随着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到达峰值后,免疫复合物的量则随着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得到如图1所示的钟形曲线,也即是著名的海德堡曲线所表达的内容。
参阅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的高峰部分是抗原抗体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zone of equivalence),也称为平衡区,在此范围内,抗原抗体充分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最多,也就是沉淀物最多,抗原抗体的比例最为合适,称为最适比(optimalratio);在等价带的前后分别为抗体过剩区和抗原过剩区,在这两个范围内都会影响沉淀物的形成,这种现象称为带现象(zone phenomenon),出现在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prezone),出现在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postzone),不论是在前带还是后带的区域内,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测出的实际抗原浓度如图2的虚曲线所示,导致出现错误的结果。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假阴性结果,测量出图2中实曲线的理想浓度,通常需在免疫比浊检测方法上,融入抗原过剩的检测功能,常规的有检测前预反应,反应末端加入与待测物质一致的抗原,或者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识别方法等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反应时间长,试剂消耗量大的缺点。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以下实施例:
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判断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301: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
其中,目标溶液是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通常抗体溶液中抗体的浓度为已知。
可以理解的,免疫比浊检测需要利用光源对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进行照射,由于免疫复合物在稀释***中例如促聚剂的作用下,自液相析出,形成微粒,使反应溶液出现浊度,当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具有一定浊度的免疫复合物时,免疫复合物会对照射光进行部分吸收或折射,进一步在反应杯的另一端使用光电传感器中的接收器采集散射光或透射光,即可获取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光电传感器例如可以是光电二极管;光信号主要包括散射光信号和透射光信号。
S302: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其中,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光电传感器实现,光的变化引起光电传感器的电流变化,即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输出。其中,电信号可以包括电流值信号和电压值信号。
S303: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抗原和抗体的反应是持续的,到反应结束出现稳定浊度的免疫复合物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免疫复合物的量会随着增加,此时,由于免疫复合物量的增加,获取的光信号也会随之增加或减少,进一步对应的电信号也会发生变化,即可形成电信号随着反应时间变化的反应曲线。
其中,电信号的初始值是指目标溶液中抗原抗体刚开始结合反应时,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的电信号值的大小。当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时,通常是由于目标溶液中抗原的浓度过大导致,此时,相较于平衡区抗原抗体的浓度比例而言,相当于增加了抗原的浓度,不论对于散射免疫比浊检测还是透射免疫比浊检测而言,均会使得其反应曲线发生变化。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对反应曲线中反应起点电信号的值进行确认判断,在获取的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也即是抗原抗体反应曲线中反应起点对应的电信号的值满足预设要求时,即可确定目标溶液发生钩状效应(HOOK效应)。其中,钩状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的假阴性现象。
可选地,预设要求可以根据目标溶液中抗体的浓度进行设定,还需要根据两种不同免疫比浊检测方法分情况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判断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通过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进行获取,进一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该目标溶液产生了钩状效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目标溶液是否产生钩状效应进行快速地检测确认,从而避免由于钩状效应导致计算错误的情况发生。
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判断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401: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
其中,目标溶液是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S402:将光信号转化为电压值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通过将光信号转化成电压值信号进行后续的计算确认。
S403:在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免疫比浊检测为透射免疫比浊检测时,步骤S403可以为:在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可以理解的,透射免疫比浊检测是指当目标溶液的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时间内免疫复合物聚合出现浊度,当波长为340nm的入射光照射通过溶液时,可以被具有一定浊度的免疫复合物吸收和反射,引起透射光减少,随着反应的进行,免疫复合物的量越多,光线吸收就越多,可以用吸光度表示,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免疫复合物的量成正比,当抗体浓度一定时,吸光度与抗原浓度也成正比,通过测定吸光度对抗原浓度进行测量的方法,即为透射免疫比浊检测。此时在光线源相对于免疫复合物反应杯的另一端使用光电传感器采集透射光信号,即可根据入射光的强度大小和透射光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算法计算出吸光度,同时将透射光信号转化为电压值信号,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吸光度逐渐增加,光电传感器采集并转换得到的电信号则逐渐减小,此时电压值信号的大小与免疫复合物的量成反比。
参阅图5,图5是基于透射免疫比浊检测的反应曲线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表示对应反应时间点的电压值信号幅值(单位V),在使用透射免疫比浊检测方法对目标溶液进行检测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免疫复合物的量会随着增加,此时,由于免疫复合物量的增加,获取的光信号会减小,进一步对应的电压值信号会随之减小,具体为电压值信号与免疫复合物的量成反比,即可形成如图所示的反应曲线。
其中,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是指目标溶液中抗原抗体刚开始反应时,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压值信号的值的大小。当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时,通常是由于目标溶液中抗原的浓度过大导致,此时,相较于平衡区抗原抗体的浓度比例而言,相当于增加了抗原的浓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应动力学取决于分析物浓度,低浓度样品可以显示渐增信号,而高浓度样品可以显示在反应开始时的更快速信号增加,和反应结束时的更低速的信号增加,因此对于高浓度的抗原溶液,在与抗体溶液开始反应的初期,会出现剧烈的反应,这会导致在这个时段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速度加快,从而使得反应初期免疫复合物的量偏大,导致免疫复合物反应初期获取的电压值信号的值会出现偏小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对反应曲线中反应起点电压值信号的值进行确认判断,在获取的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也即是抗原抗体反应曲线中反应起点对应的电压值信号的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即可确定目标溶液发生钩状效应。而在获取的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表明目标溶液中抗原和抗体的浓度比例相对合适,也就没有发生钩状效应。
可选地,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4V,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预设阈值进行不同需求的设定,不限于上述参数大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免疫比浊检测为散射免疫比浊检测时,步骤S403可以为:在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可以理解的,散射免疫比浊检测是指一定波长的光(例如800nm左右)沿水平轴照射目标溶液时,遇到目标溶液的免疫复合物粒子,光线会被粒子颗粒折射,发生偏转,产生散射光,其中,散射光的强度与免疫复合物的量成正比,即待测抗原越多,形成的复合物也越多,散射光也越强,通过对散射光强度进行测量进而计算出抗原浓度的方法,即为散射免疫比浊检测。此时在光源相对免疫复合物反应杯的另一端使用光电传感器测定散射光的强度,即可根据散射光强度与免疫复合物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抗原浓度,同时将散射光信号转化为电压值信号,随着反应的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逐渐增多,使得光电传感器采集并转换得到的电压值信号也逐渐增多,此时电压值信号值的大小与免疫复合物的量成正比。
参阅图6,图6是基于散射免疫比浊检测的反应曲线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表示对应反应时间点的电压值信号幅值,在使用散射免疫比浊检测方法对目标溶液进行检测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免疫复合物的量会随着增加,此时,由于免疫复合物量的增加,获取的光信号也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对应的电信号发生变化,具体为电压值信号与免疫复合物的量成正比,即可形成如图所示的反应曲线。
其中,电信号的初始值是指目标溶液中抗原抗体刚开始结合反应时,光电传感器所获取的电信号值的大小。当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时,通常是由于目标溶液中抗原的浓度过大导致,此时,由于加入更多抗原至目标溶液内,溶液中的复合物粒子的数量随之增多,当入射光遇到粒子增多的目标溶液时,会增加散射光的强度,使得抗原抗体反应初期获取的电压值信号出现偏大的情况。并且,由于目标溶液中抗原浓度的增加,相较于平衡区抗原抗体的浓度比例而言,相当于增大了抗原的浓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应动力学取决于分析物浓度,低浓度样品可以显示渐增信号,而高浓度样品可以显示在反应开始时的更快速信号增加,和反应结束时的更低速的信号增加,对于高浓度的抗原溶液,在与抗体溶液开始反应的初期,会出现剧烈的反应,这会导致在这个时段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速度加快,从而使得反应初期免疫复合物的量偏大,导致免疫复合物反应初期获取的电压值信号的值进一步偏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对反应曲线中反应起点的电压值信号的值进行确认判断,在获取的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也即是抗原抗体反应曲线中反应起点对应的电压值信号的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即可确定目标溶液发生钩状效应。而在获取的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表明目标溶液中抗原和抗体的浓度比例相对合适,也就没有发生钩状效应。
可选地,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1V,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预设阈值进行不同需求的设定,不限于上述参数大小。
区别于现有技术,根据以上所述,通过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反应的光信号进行获取,进一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压值信号,并在透射免疫比浊检测和散射免疫比浊检测中以不同的预设阈值标准,对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进行确认,从而对目标溶液是否发生钩状效应进行快速检测,能够避免由于钩状效应导致计算错误的情况发生。
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判断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701: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
S702: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步骤S701至步骤S702与步骤S301至步骤S302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S703:对电信号进行第一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一增益信号;以及对电信号进行第二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二增益信号。
其中,对电信号进行增益处理是指将信号放大一定的倍数,增益系数即表示放大倍数,具体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值进行表示,例如输入信号10mV,输出信号1V,增益系数则为100个单位。
其中,第二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大于第一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
第一增益处理通常是将获取的电信号增益到便于计算分析的正常水平,利于抗原浓度的计算等,例如在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的光信号较弱时,进而转化得到的电信号也较小,此时将不利于计算分析,因此可以借助增益放大器对电信号进行第一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一增益信号,如图8中的曲线A所示,利于对抗原浓度进行准确计算。例如转化得到的电信号只在0.1V-0.5V之间,每个单位时间内电信号的变化值相对不明显,不利于计算,而进行第一增益处理后,例如增益至1V-5V,则相较于低电信号时能够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而第二增益处理则是将获取的电信号增益到便于进行数据比较的相对高水平,例如在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的光信号较弱时,进而转化得到的电信号也较小,此时将不利于数据比较,因此可以借助增益放大器对电信号进行高系数的第二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二增益信号,如图8中的曲线B所示,有利于进行后续的钩状效应检测。
S704:在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在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时,获取的信号值相较于平衡区下的信号值会发生变化,包括电信号的初始值和终点值等,而正常情况下获取的电信号的初始值可能较低,与预设要求之间的差距不够明显,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两者之间的差异,将电信号进行第二增益处理得到第二增益信号,同样对原预设要求进行相同倍数的放大,使得第二增益信号与预设要求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更有利于对两者进行比较判断,此时,若确定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例如第二增益信号大于或小于某阈值,则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进一步地,将获取的电信号进行增益处理后,由于预设要求同样需要进行倍数放大,此时更有利于在多次实验中对预设要求的具体阈值进行设定和修正。具体地说,在对预设要求进行实验设定时,此时电信号的初始值与预设要求的标准阈值都相对较小,多次实验后得到的预设要求的多个阈值之间的差距不大,例如差距在小数点后几位上,此时无法对预设要求进行较为准确的设定,通过增益处理即可解决这一问题,使得预设要求的设定变得更为准确,利于对目标溶液进行钩状效应检测。其中,对于不同的免疫比浊检测方法,预设要求的设定阈值会不同,以能够检测出是否发生钩状效应为准。
S705:在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利用第一增益信号,计算抗原溶液的抗原浓度。
当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不满足预设要求,也即表示目标溶液没有发生钩状效应,对应目标溶液中抗原抗体的比例适中,即可通过电信号-反应时间的反应曲线图,以及获取的电信号与免疫复合物的量以及待测抗原浓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对抗原浓度进行计算。具体地计算方法为本领域所熟知,在此不做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根据以上所述,通过对光电传感器获取的电信号进行双通道的增益处理,利用处理后的第二增益信号对目标溶液是否发生钩状效应进行快速检测确认,并在检测结果为未发生钩状反应时,利用第一增益信号对目标溶液中抗原溶液的抗原浓度进行计算。
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免疫分析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901: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
其中,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S902: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步骤S901至步骤S902与步骤S301至步骤S302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S903: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
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则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若后续继续对抗原浓度进行计算,则必然会导致得到错误的结果。因此,本实施例提出在检测出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具体可以在显示界面显示预设字符以进行提醒。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提醒,具体由于对不同的特定蛋白进行浓度检测的预设要求会不同,并且不同的特定蛋白在不同的检测池里进行。例如当特定蛋白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SAA的检测结果为产生钩状效应时,显示器上即可显示带有“@”字符的标识进行提醒,并以一个范围表示最终的浓度结果,例如显示“>300.00mg/L”。
可选地,当电信号的初始值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即表明目标溶液未产生钩状效应时,此时,同样会对用户进行显示提醒,但与上述钩状效应对应的显示提醒方式存在区别,例如当特定蛋白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RP的检测结果为正常时,显示器上即可显示最终的浓度结果,例如显示“197.37mg/L”;
显示提醒界面具体可参见下表:
参数 报警 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CRP 197.37 mg/L 0.00-10.00
SAA ↑@ >300.00 mg/L 0.00-10.00
其中,显示提醒界面可以在进行检测的仪器上进行显示,也可以通过在检测仪器上外接一个显示器进行显示提醒,在此不做限制。
通过以上方式,能够在获取的电信号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也即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时,及时对用户进行提醒。
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免疫分析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001: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
S1002: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S1003:对电信号进行第一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一增益信号;以及对电信号进行第二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二增益信号。
其中,第二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大于第一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
步骤S1001至步骤S1003与步骤S701至步骤S702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S1004:在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
由于第二增益信号比正常信号值更大,其初始值与预设要求的差异更为明显,在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满足不同检测方法对应的预设要求时,例如对于透射免疫比浊检测,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小于4V时,即可表明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此时需要对用户进行提醒,表明此次免疫比浊检测的结果有误,并在显示器上显示“@”、“>300.00mg/L”等参数进行显示提醒。
S1005:在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利用第一增益信号,计算抗原溶液的抗原浓度。
在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不满足不同检测方法对应的预设要求时,例如对于散射免疫比浊检测,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大于1V时,即可表明目标溶液未产生钩状效应。此时,同样会对用户进行显示提醒,但提醒的方式与产生钩状效应存在部分区别,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仅会显示计算的最终结果,而非范围或其他标识的参数。
通过以上方式,采用双增益通道对获取的电信号进行增益处理,利用增益处理后的第二增益信号对目标溶液是否产生钩状效应进行快速确认,并在其满足预设要求时,及时对用户进行提醒,在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则利用第一增益信号对目标溶液中的抗原溶液的抗原浓度进行计算。
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免疫分析的提醒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101: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
S1102: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步骤S1101至步骤S1102与步骤S301至步骤S30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1103: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
根据前述实施例可知,当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则表明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若后续继续对抗原浓度进行计算,则必然会导致得到错误的结果,此时可利用显示器进行提醒,例如显示有“@”、“>300.00mg/L”等参数,表明此次免疫比浊检测的结果有误。
通过以上方式,在电信号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也即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时,及时对用户进行提醒。
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免疫分析的提醒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201: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
S1202: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S1203:对电信号进行第一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一增益信号;以及对电信号进行第二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二增益信号。
其中,第二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大于第一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
S1204:在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
根据前述实施例可知,当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则表明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若后续继续对抗原浓度进行计算,则必然会导致得到错误的结果,此时可利用显示器进行提醒,例如显示有“@”、“>300.00mg/L”等参数,表明此次免疫比浊检测的结果有误。
S1205:在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利用第一增益信号,计算抗原溶液的抗原浓度。
当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则表明目标溶液未产生钩状效应,此时,同样会对用户进行显示提醒,但提醒的方式与产生钩状效应存在部分区别,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仅会显示计算的最终结果,而非范围或其他标识的参数。
通过以上方式,采用双增益通道对获取的电信号进行增益处理,利用增益处理后的第二增益信号对目标溶液是否产生钩状效应进行快速判断,并在其满足预设要求时,及时对用户进行提醒,在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则利用第一增益信号对目标溶液中的抗原溶液的抗原浓度进行计算。
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免疫比浊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免疫比浊检测装置10包括光电传感器11、第一增益放大器12、第二增益放大器13、信号采集器14、处理器15,其中,光电传感器11用于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光电传感器11具体可以为光电二极管。
其中,第一增益放大器12的一端连接光电传感器11,另一端连接信号采集器14,用于对光电传感器11输入的电信号进行第一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一增益信号;第二增益放大器13的一端连接光电传感器11,另一端连接信号采集器14,用于对光电传感器11输入的电信号进行第二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二增益信号。
信号采集器14连接第一增益放大器12和第二增益放大器13,用于采集增益放大器输入的增益以后的电信号;处理器15连接信号采集器14,用于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5还用于实现以下的方法步骤: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5还用于实现以下的方法步骤: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判断电信号的初始值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是,则进行提醒;若否,则根据电信号计算抗原溶液的抗原浓度。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免疫比浊检测装置10还包括光源、反应池等器件(图未示),光源用于提供入射光的照射,反应池用于容置目标溶液。
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免疫分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免疫分析装置20包括光电传感器21、信号采集器22、处理器23、显示器24,其中,光电传感器21用于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信号采集器22连接光电传感器21,用于采集光电传感器21输入的电信号;处理器23连接信号采集器22,用于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显示器24;显示器24连接处理器23,用于在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时,显示检测结果以进行提醒。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3还用于实现以下的方法步骤: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判断电信号的初始值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是,则进行提醒;若否,则根据电信号计算抗原溶液的抗原浓度。
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样本分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样本分析装置30包括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其中,处理器31与存储器32电性耦接,存储器3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31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下的方法:
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样本分析装置30还包括血球检测通道33和免疫检测通道34,其中,血球检测通道33和免疫检测通道34为互相独立的检测池,分别连接处理器31,血球检测通道33用于对待测溶液进行血常规等检测,免疫检测通道34用于对待测溶液进行免疫比浊等检测。
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41,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以实现如下的方法:
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根据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判断免疫比浊检测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所述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所述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将所述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在所述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信号为电压值信号;
所述在所述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包括:
在所述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免疫比浊检测为透射免疫比浊检测;
所述在所述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包括:
在所述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免疫比浊检测为散射免疫比浊检测;
所述在所述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包括:
在所述电压值信号的初始幅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电信号进行第一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一增益信号;以及
对所述电信号进行第二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二增益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
所述在所述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包括:
在所述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时,利用所述第一增益信号,计算所述抗原溶液的抗原浓度。
7.一种免疫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溶液由抗体溶液中加入抗原溶液形成,所述抗体溶液中的抗体与所述抗原溶液中的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将所述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在所述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包括:
在所述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在显示界面显示预设字符,以进行提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电信号进行第一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一增益信号;以及
对所述电信号进行第二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二增益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
所述在所述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包括:
在所述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进行提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利用第一增益信号,计算所述抗原溶液的抗原浓度。
11.一种免疫比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比浊检测装置包括:
光电传感器,用于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信号采集器,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电信号;
处理器,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器,用于在所述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免疫比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比浊检测装置还包括:
第一增益放大器,一端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器,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第一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一增益信号;
第二增益放大器,一端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器,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第二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二增益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增益处理的增益系数,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二增益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13.一种免疫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分析装置包括:
光电传感器,用于获取对目标溶液进行免疫比浊检测产生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信号采集器,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电信号;
处理器,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器,用于在所述电信号的初始值满足预设要求时,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
显示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溶液产生钩状效应时,显示检测结果以进行提醒。
14.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电性耦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分析装置包括血球检测通道和免疫检测通道。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87720.XA 2020-08-28 2020-08-28 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Pending CN1141130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7720.XA CN114113073A (zh) 2020-08-28 2020-08-28 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PCT/CN2021/115144 WO2022042706A1 (zh) 2020-08-28 2021-08-27 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7720.XA CN114113073A (zh) 2020-08-28 2020-08-28 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3073A true CN114113073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5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7720.XA Pending CN114113073A (zh) 2020-08-28 2020-08-28 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3073A (zh)
WO (1) WO20220427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8324A (zh) * 2023-05-25 2023-06-23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β2-微球蛋白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5110A (en) * 1985-12-23 1989-05-30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Method for enhancing analysis timing in kinetic nephelometry
WO2010004416A2 (en) * 2008-07-08 2010-01-14 Alifax Holding Spa Method and relative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diagnostic analyses
US20120094394A1 (en) * 2009-04-15 2012-04-19 Beckman Coulter, Inc. Homogeneous agglutination immunoassay method and kit for such method
EP2790019A1 (de) * 2013-04-10 2014-10-15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Products GmbH High Dose Hook Erkennung
US20160161480A1 (en) * 2013-08-15 2016-06-09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prozone effect of photometric assays
CN110609139A (zh) * 2018-06-14 2019-12-24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抗原浓度过量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1195A (ja) * 1999-02-03 2000-08-11 Toshiba Iyo System Engineering Kk プロゾーン判定方法、それ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分析装置
JP2005043350A (ja) * 2003-07-09 2005-0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免疫比濁計測方法及び計測装置
CN113113079B (zh) * 2021-02-25 2023-04-11 安徽桐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定量免疫层析试验中钩状效应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5110A (en) * 1985-12-23 1989-05-30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Method for enhancing analysis timing in kinetic nephelometry
WO2010004416A2 (en) * 2008-07-08 2010-01-14 Alifax Holding Spa Method and relative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diagnostic analyses
US20120094394A1 (en) * 2009-04-15 2012-04-19 Beckman Coulter, Inc. Homogeneous agglutination immunoassay method and kit for such method
EP2790019A1 (de) * 2013-04-10 2014-10-15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Products GmbH High Dose Hook Erkennung
US20160161480A1 (en) * 2013-08-15 2016-06-09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prozone effect of photometric assays
CN110609139A (zh) * 2018-06-14 2019-12-24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抗原浓度过量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信义等: "《生产***中的监控检测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s: 245 - 13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8324A (zh) * 2023-05-25 2023-06-23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β2-微球蛋白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42706A1 (zh)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41417A1 (en) Sample carrier for optical measurements
US7054759B2 (en) Concentration measuring method
CN110082319B (zh) 定标数据修正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US812136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 optimal dilution of a reagent
US7477404B2 (en) Method for analyzing a sample on a test element and analysis system for same
JPS5925460B2 (ja) ネフェロメトリック・イムノアッセイ法及び装置
US2023027314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chemical hematocrit determination by alternate current impedance phase angle determinations
CN114113073A (zh) 判断产生钩状效应的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Schapkaitz et al. Differences in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s using a modified Westergren method and an alternate method
JP2022046716A (ja) 免疫凝集反応を用いた濃度測定における被験物質濃度の適正性の判定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処理部を有する試料分析装置
CN109444060B (zh) 溶液浓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U2019333836B2 (en)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s and methods for the same
CN101629917B (zh) 一种测量物质有效原子序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88581B (zh) 一种特定蛋白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2692367B (zh) 纳米粒子辨识***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CN114578040A (zh) 样本检测方法、样本分析仪及其控制装置
CN113640253A (zh) 浊度检测方法
CN114878483A (zh) 一种样本分析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15179A (zh) 抗体浊度检测方法、装置以及***
US20210011011A1 (en) Optical Nano-Bio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8111938A (zh) 检测待检测样品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和装置
CN221445839U (zh) 一种呼吸机水质检测装置、呼吸机水箱及呼吸机
CN117664882A (zh) 基于反应曲线的长度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和装置
JPS6129738A (ja) 粒子解析装置及び粒子解析方法
CN113466180A (zh) 一种特定蛋白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